【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小学】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 练习有答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一 基础题BC 图①B CABCB图②B B A CA 图③A图形①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②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二 技能题(1)图形1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位置。
(2)图形2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位置。
(3)图形2绕点A 顺时针旋转( )度到图形4所在位置。
1234A三 能力题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 和图形C 。
(1)图形A 向下平移3个方格得到图形B 。
(2)图形A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C 。
【试题答案】一 基础题BC 图①B CABCB图②B B A CA 图③A图形①是以点(B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②是以点(A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③是以点(D )为中心旋转的。
二 技能题(1)图形1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4)所在位置。
(2)图形2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1)所在位置。
(3)图形2绕点A 顺时针旋转(180)度到图形4所在位置。
1234A三 能力题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 和图形C 。
(1)图形A 向下平移3个方格得到图形B 。
(2)图形A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C 。
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18《A Healthy Life》同步习题 教

Unit 11 A Healthy Life【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一、单项选择:() 1. A: I often write _____ to his grandparents.B: You are so kind.A. a letterB. a homeworkC. a book() 2. A: 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_____, Math or English?B: Math.A. goodB. betterC. best()3. A: What’s the next class?B: _____.A. Social StudiesB. Social StudyC. social study() 4.A: What is Jimmy doing?B: He is _____ the table.A. setB. setsC. setting() 5.A: Does your mom like cook?B: Yes, she does. She is happy_____ for me.A. cookB. cooksC. to cook二、阅读理解:Do you have any clothes that you don’t want to wear any more? Give them to Alex. Alex is a 13-year-old boy from the USA. Four years ago, when Alex was leaving summer camp, he found a lot of clothes other kids had thrown away. Alex decided to put them to good use. He gave them to poor children. He began to collect old clothes. So far(迄今为止), he has got about 2.5 tons of clothes!() If you have old clothes, you can give it to _________.A. Your mom.B. Your teacher.C. Alex.()How old is Alex?A. He is twelve.B. He is thirteen.C. He is fifteen.() Where is Alex from?A. He is from China.B. He is from the USA.C. He is from Japan.() Alex often gives a lot of clothes to ______.A. his friendB. his parentsC. poor people()What’s the meaning of “ good use”?A. 好主意B. 好用途C. 好味道【试题答案】一、ACACC二、CBBCB。
九年级语文教案 蒹葭9篇

九年级语文教案蒹葭9篇蒹葭 1【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伊人溯洄唏湄跻坻涘窈窕荇寤寐参差琴瑟芼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访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草来栽培。
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
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
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
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
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
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直直地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
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挖出一株来。
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
家里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还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资;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白桦林的低语》《杨震暮夜却金》学习指导及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杨震暮夜却金》学习指导及练习本文是关于《白桦林的低语》《杨震暮夜却金》学习指导及练习,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二.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生字撮cuō它当量词用时读zuǒ栎lì树的一种,俗称“柞树”荆jing莱lái谒yè晔yè遗:在本句中读wèi,当“赠与”讲。
还读yí,当“丢失”讲。
2.形似字毯tǎn毛毯地毯毡zhān毡子毡靴愧kuì愧疚愧色槐huái槐树槐花密mì密度密码蜜mi蜜腺蜜液3.词语低语:低声说话。
这是具有抒情特点。
摇曳:摇荡。
多用来形容细而长的物体。
衷肠:内心的话。
低吟浅唱:轻声地吟唱。
这是亲昵打招呼的意思。
4.作者范晔:南北朝时代南朝史学家。
他博学经史,善为文章,精通音乐。
著有《后汉书》。
此书与班固的《汉书》,司马迁的《史记》、陈寿的《三国志》并称为“四史”。
(二)阅读能力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白桦林、守林人的内含,把握文章的抒情脉络。
2.反复吟诵,准确深刻理解杨震却金的教育意义。
(三)写作能力目标学会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来抒发赞美之情的写作方法,能写短小的抒情散文。
(四)思想教育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能够对“高尚”有更多更深的理解,自觉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三.教师建议《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文章,因此老师建议你们用“朗读法”学习课文,这样能更好理解课文。
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才能很好地感悟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文章中的“情”有时是讲不出来的,却能读出来。
《杨震暮夜却金》是同学们入初中以来所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一定把它学好学透,打牢文言文的基础,也为今后的学习文言文做好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
因为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所以老师建议你们用“五字解读法”来学习文言文,所指“五字解读法”是指“读”、“解”、“译”、“析”、“练”。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日本平家蟹》、《蜘蛛》人教四年制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日本平家蟹》、《蜘蛛》人教四年制【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日本平家蟹》、《蜘蛛》二. 说明的结构有人常认为顺序和结构是一回事,其实这是两个概念:说明顺序具体是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文章的结构则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形式。
而理清说明顺序要以说明内容为体,从分析结构入手。
为此研究结构形式很有必要。
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①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②阐述说明对象(主体部分),③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①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②纵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或制作过程),③纵横交错式。
就主体部分来说,由于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不同,形成下面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①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如《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②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③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如《向沙漠进军》;④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情形: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如《苏州园林》即是总——分式。
我们应该明白,辨析、判定结构的方式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阅读的要义还在于领悟结构方式,准确恰当运用对内容表达的积极效果。
《日本平家蟹》(一)学习难点《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与本文大不相同,同是说明文,前两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可感的实物,而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科学道理。
要初步体会其中的差异。
(二)课文分析第一部分(1~3段)传奇故事引出话题。
本文从日本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写起,概括地叙述了战争的过程。
这样的开头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那些武士真的在海底吗?他们变成了螃蟹吗?好奇心是走进科学殿堂的钥匙,作者用巧妙的方式将这把钥匙交到了读者的手中。
文章还引用了平家物语中的一段记述,人物对话的引入增加了这段历史的可读性。
系动词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系动词二. 重点、难点:连系动词的用法专项训练三. 具体内容:连系动词本身意义不完整,它只有与其后的表语一起构成系表结构,才能表达完整的含义。
从意义上讲,连系动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某种相对静止的特征或状态,如:be, look, seem, feel, sound, taste, smell, appear, stand, remain, stay, keep等。
另一类表示某种状态的变化演变过程。
如:become, get, grow, turn, go, fall等。
1.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静止类的连系动词的才艺展示吧:(1)be意为“是,在,存在,成为”等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2)look意为“看上去,显得……”She looked a little tired. 她看起来有点疲倦。
(3)seem意为“好像,似乎,仿佛”She seemed an honest woman. 她看上去是个老实人。
(4)feel意为“感觉到,摸起来”This skirt feels soft. 这条裙子摸起来很柔软。
(5)sound意为“听起来”Her idea sounded great. 她的主意听起来很不错。
(6)taste意为“尝起来有……的味道”The food tastes good. 那些食物味道很好。
(7)smell意为“闻上去……”The flowers smell sweet. 这些花芳香袭人。
(8)appear意为“看起来(好像)”It appears a true story. 这似乎是个真实的故事。
(9)stand意为“处于某种状态”The door stood open. 门开着。
(10)remain意为“仍然、保持”The weather still remained cold in April. 虽然时节已进入四月,天气仍然还很冷。
九年级英语 Unit 5 English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

Unit 5 English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I. 用适当的介词填空:1. English is used _______ the native language in Australia.2. We are native speakers ________ English.3. A knife is used ______ cutting things.4. Millions _______ people are learning to speak English in China.5. Chinese is one ______ the official languages in the United Nations.6. Spring comes ______ winter.7. Today some of the mobile phones can be used to take pictures ______ a camera.8. Thank you _______ coming to see me.9. First we have to fill _____ a form.10. 50% of all business deals are made ______ English.II. 完成句子。
1. 杯子里没有水,是吗?There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 他住在北京,是吗?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 你知道这本书和那本书有什么不同吗?Do you kn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is book and that book?4. 你能跟上我吗?Can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me?5. 除去食物和饮料,在衣物的命名上也存在差异。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七年级秋词其一采桑子 重阳登高知识精讲 试题

黔西北州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秋词〔其一〕采桑子重阳登高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秋词〔其一〕采桑子重阳登高二、教学目的〔一〕语文根底知识目的1.生字寂寥.liáo 春朝.zhāo 分.外fèn 不似.sì寥廓.kuò碧霄.xiāo 啸哀..xiāoāi 渚.清zhǔ霜鬓.bìn 潦.倒liáo2.词语寂寥:寂寞凄凉。
春朝:本指春天的早晨,这里泛指春天。
排云:凌云。
排,冲破。
碧霄:蓝天。
寥廓:广阔高远。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黄花:这里指菊花。
霜:指的是烂漫的秋色。
猿啸哀:指猿猴的叫声凄厉。
落木:树叶。
万里:指离家万里,飘泊在外。
百年:指一生。
繁霜鬓:鬓发斑白如繁霜。
潦倒:衰颓,失意。
3.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诗现存800余首。
刘禹锡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HY(1893-1976),人。
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八岁时写过一首题为咏蛙的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露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
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一共产主义小组。
1923年4月,他分开,赴、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25年春,他回老家指导农民运动。
后来发动秋收起义,上,指导工农红HY与HY阀展开斗争。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今属〕,生于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入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7岁学诗,15岁扬名。
代表作有闻官HY收、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楼等。
4.词和词牌〔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一、按照拼音写汉字。
kuān chǎng wúxiàn jǐn xiùhūn mí()()()()
kūn chóng lājīdiàn táng zémà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大门()的空气()的松柏
()的豪情()的课本()的绿阴
鸟()虫()鼓鼓()()()气冲冲
花草()生兴致()()情不自()
三、正确填写“的”、“地”、“得”。
可爱()小动物动听()声音静静()观察
装()鼓鼓的敏捷()捉住彩色()石子
四、课外阅读。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内容里,书籍占着重要的地位。
他被人们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要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才捧书阅读,避免把书弄脏。
成年以后,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的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
对于稀有的好书,他就亲自动手翻印,装订成册。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
..着一盒修书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画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
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一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出现污损、破散的情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
..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
但是,归还时,如果书面上有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那他是会不高兴的。
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书再转回来。
鲁迅先生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需要的人。
每次把书送出去时,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妥帖
..。
这种花在书本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1、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历久常新:
蹂躏:
2、文章围绕鲁迅是一个“的人”这个主题,一共写了4件事,分别是、、、。
3、写出文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陈列——()乐意——()妥帖——()
4、用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试题答案】
一、按照拼音写汉字。
kuān chǎng wúxiàn jǐn xiùhūn mí(宽敞)(无限)(锦绣)(昏迷)
kūn chóng lājīdiàn táng zémà
(昆虫)(垃圾)(殿堂)(责骂)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绿色)的大门(芬芳)的空气(苍劲)的松柏
(少年)的豪情(绿色)的课本(清凉)的绿阴
鸟(栖)虫(居)鼓鼓(囊)(囊)(怒)气冲冲
花草(丛)生兴致(勃)(勃)情不自(禁)
三、正确填写“的”、“地”、“得”。
可爱(的)小动物动听(的)声音静静(地)观察
装(得)鼓鼓的敏捷(地)捉住彩色(的)石子
四、课外阅读。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内容里,书籍占着重要的地位。
他被人们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要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才捧书阅读,避免把书弄脏。
成年以后,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的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
对于稀有的好书,他就亲自动手翻印,装订成册。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
..着一盒修书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画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
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一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出现污损、破散的情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
..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
但是,归还时,如果书面上有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那他是会不高兴的。
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书再转回来。
鲁迅先生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需要的人。
每次把书送出去时,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妥帖
..。
这种花在书本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1、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历久常新:很长时间都是新的。
蹂躏:文中指把书搞得乱七八糟的。
2、文章围绕鲁迅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这个主题,一共写了4件事,分别是(1)幼年的鲁迅,看书前把手洗干净;(2)成年以后鲁迅把好书亲自装订成册;(3)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1万多册历久常新的书;(4)鲁迅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但是对不爱惜书的借阅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愿意把书再转回来。
3、写出文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陈列——(摆放)乐意——(愿意)妥帖——(妥当)
4、用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小明宁愿考不好也不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