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补片在疝和腹壁外科的应用
复合补片在巨大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

个 孔 引 出 。将 所 有 预 置悬 吊缝 线 引 导
公 司 生 产 ) 和 笔 者 自行 研 制 的 多 功 能 缝 合 。
至 皮 肤 外 拉 紧 , 查 补 片 已完 全 展 开 、 检 腹
合 针 治 疗 1 6例 巨 大 腹 壁 切 口疝 患 者 . 13 手 术 方 法 :本 组 1 _ 6例 巨 大 腹 壁 切 壁 与 补 片之 间无 肠 壁 或 大 网膜 夹 人 腹 壁 取得 满意 疗 效 。现 报 道 如 下 。 口疝 修 补 均 采用 硬膜 外 麻 醉 + 麻 。 完 与补 片 已 贴 紧 无 误 时,将 所 有 悬 吊线 一 全 行 全 开 放 式腹 腔 内修 补 方 法 , 原 切 口 2 : 距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一
打 结 把 补 片 安 全 固定 于腹 壁 .再 以 疝
3 c 沿 原 切 口切 开 皮 肤 、 下 组 织 和 疝 环 边 缘 与 补 片 的 聚丙 烯 层 做 适 当 的间 断 m 皮
11 一 般 资 料 : 组 1 . 本 6例 , 1 男 3例 , 3 囊 , 意 避 免 损 伤 疝 囊 内粘 连 的 肠 管 。 女 注 并 缝 合 固定 ,在 补 片 前 放 置 引流 管 做 负 压 例 ; 龄 4 ~ 2岁 , 中 大 于 6 年 88 其 0岁 1 2例 不 需要 对疝 囊进 行 过 多 游 离 和 切 除 多 余 引 流 。然 后 , 将 疝 囊 f 膜 ) 补 片 的 聚 再 腹 与
面 , 体 聚 四 氟 乙 烯 面 涂上 几 丁糖 。用 多 吸 收 , 均住 院 1 . 。 访 3 3 膨 平 56天 随 ~ 5个 月 ,
对 于 多 段 骨 折 手 术 时 机 及 固定 方 法
可重塑生物补片在疝及腹壁外科的应用和展望

可重塑生物补片在疝及腹壁外科的应用和展望刘文博;高茗【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7)004【总页数】4页(P378-381)【关键词】非交联生物补片;合成生物补片;改性生物补片;可重塑【作者】刘文博;高茗【作者单位】100000 北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综述与讲座·外科的发展已经从切除(resection)、修补(repair)、替代(replacement)进入到第4个“R—再生(regeneration)时代。
在疝与腹壁外科领域,理想的补片应具备如下特点:(1)使用方便,力学稳定;(2)炎症反应轻,腹腔内植入异常黏连少;(3)耐受感染或主动抗感染;(4)可降解、吸收、重塑[1]。
其中耐受感染、可重塑是当前补片的主要发展趋势,代表性材料是动物源性的非交联生物补片(non-crosslinked biologics)、合成生物补片(synthetic biologics)以及改性或载药非交联生物补片。
笔者就相关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动物源性的非交联生物补片制备技术是将来源于人尸或动物的组织,经严格脱细胞处理去除组织中含有的各种异种异体蛋白、DNA、抗原而保留下具有完整外观形态、组织学超微结构的不溶性支架(acellular tissue matrix, ACTM)作为修复材料[2]。
根据组织来源的不同ACTM可大体分为两类:(1)惰性组织(inert tissue,IT)源产品,以人尸/猪的真皮(acellular dermis matrix, ADM)、牛/猪/马的心包、牛/猪的腹膜等为代表。
来源组织属机体内生物惰性组织,成分几乎仅为结构蛋白(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无黏连蛋白、生长因子和蛋白聚糖类等生物活性成分。
(2)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源产品,其拥有完整的活体组织ECM的三维超微结构和黏连蛋白类、生长因子类、糖胺聚糖类等生物活性成分。
腹股沟疝与补片的临床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庞国义今天为大家讲的题目是:Lichtenstein手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腹股沟疝的概况腹沟疝是我国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它的患病率是每千人能达到3%到5%,60岁以上的高达1%到5%。
按照这个数字计算,我国每年患病人数能达到300万到500万,而美国每年有100万人接受腹沟疝手术,其中80%是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我国目前腹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每年能达到10到15万人,基层医院经典修补手术的量与无张力修补手术量持平或更多于无张力手术。
这与基层的基本经济状况有关,也与病人和医生对无张力疝手术接受的理念不同有关。
二、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手术的方式:成人腹沟疝是不能自愈的,手术是唯一的方法。
手术的方式有传统的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
传统的疝修补术手术的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沟管后壁,强调一个缝字。
它包括疝囊高位结扎术,或者是加强修补腹沟管管壁的手术。
加强前壁的手术有Fezguscn 法,加强后壁的手术有Bassin法,Halsted法,Mcvay法和Shouldice。
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是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无张力疝修补强调一个补字,我们用补片来修补腹壁的缺损,包括腹膜前铺网法,也叫Stoppa手术,又称巨大网片加强内脏囊手术。
第二个是平片修补术。
再就是第三个是网塞充填修补法。
第四个是疝环充填式无缝合修补法,或者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法。
第五个是普理灵三合一无张力修补法。
我们这里讲的是平片修补法和疝环无张力修补。
三、Lichtenstein与疝外科自从Lichtenstein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概念之后,使用人工材料使得疝手术变得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而令人瞩目,建立在人工材料基础上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ichtenstein对疝外科的主要贡献和观点是:第一,疝修补手术可以作为门诊手术安全地进行;二,此手术必须有专门经验的外科医生进行,而不能把它归为小手术;第三,这种手术除了可以减少费用外,使用局麻可以避免全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术后不适很轻,可以尽早回家,无限制活动,可以很快恢复工作和劳动。
生物补片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补片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是腹外疝在临床上最多见病症类型,约占全部腹外疝发病率80-90%。
目前,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非生物人工合成补片或生物补片搭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愈率达到了95%以上。
但进过相关实验研究,采用的人工合成补片多为聚丙烯和聚酯类补片,手术后人体的应激反应大,并且会影响男性患者的生育功能,因此近年来,腹股沟疝多应用生物补片进行手术。
生物补片已经是是疝气和腹壁外科最为常用的修补材料之一,相比与传统非生物材料补片在腹壁疝修补具有极大的优势,能够有效的重建腹股沟疝手术创伤后的腹壁、防止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出现术后补片炎性包裹组织粘黏现象和精索粘连症状、性生活障碍、生育障碍,但由于造价昂贵,术后仍然会出现会出现发炎、脓肿等现象,因此暂时还没完全替代非生物材料补片。
在手术治疗原理上,生物补片采用诱导细胞再生从而恢复原有功能的方法进行,整个手术恢复过程大致分为5个阶段:(1)植入、排异阶段,生物补片的材料相对于非生物材料补片的材料性质与患处周围性质接近,可以被周围组织进行吸收和降解,因此能够在植入后迅速渡过排异反应期,避免出现强烈的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
(2)融合阶段。
由于生物补片能被吸收和降解,在渡过排异期后,补片中的生物因子能引导周围组织的创口部分原有组织中的细胞因子迅速增长,并逐渐覆盖和连接整个补片。
(3)生长阶段。
在完全覆盖生物补片后,周围组织细胞根据以往的功能逐渐进行生长,并将生物补片进行完全吸收、降解形成完整的腹膜。
(4)功能恢复阶段。
此时已经重新生长的腹壁新生细胞进行代偿运动和功能重启阶段,逐渐从正常细胞分化为腹壁功能专用细胞,接管各项功能。
(5)完全恢复阶段。
待专用细胞分化完毕,所用功能恢复,一部分细胞会继续将创口痕迹和发育痕迹进行修复,最终让患部恢复原有功能与外表形状。
相对于合成材料会导致体内留有非生物不可降解材料外,生物补片能够溶于体内,降低炎性反应和排异反应,促进身体组织的自我修复,帮助患处恢复创口原状。
应用SIS补片治疗段腹股沟疝

发展历史
第一代产品的脱细胞方案十分严酷,生物活性成分 丢失殆尽,产品特性接近单纯胶原支架,植入后异 物反应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第二代产品特征为“组织特性增强的ECM材料”, 改进了脱细胞工艺,保留了10%~30%的粘连蛋白、 生长因子和蛋白聚糖类含量,同时临床终产品的结 构设计、使用方法也进行了优化,从而减少了植入 后浆液肿、修复区失弹性的发生率; 第三代产品特征为“高生物活性ECM材料”,脱细 胞方法较前两代有大的革新,保留了天然ECM中 60%以上的生物活性成分,此外还注重提高抗感染 性、降低修复区失弹性的发生率。
操作经验
1.材料不水化 2.下缘固定于腹股沟韧带反折-髂耻束
后再展平。 3.术中不放引流
平均补片固定时间:5分钟
术后主要观察指标
1、疼痛; 2、术后体温; 3、术后血清肿 4、舒适感; 5、复发。
术后疼痛情况
5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8h 24h 1w
随 访
失 访 1 复发
31
30
1
13
18
0
31
0
0
0
26 45
46 65 >6 5 合 计
102
85
17
33
68
2
99
2
1
3
3
4
0
377
351
26
138
214
25
338
31
8
10
2
15
3
342 852
320 786
22 66
143 327
168 486
无张力补片在腹壁切口疝中的运用

无张力补片在腹壁切口疝中的运用(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医院湖北十堰442714)【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03-01 腹壁切口疝是开腹手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采用传统方法修复后复发机率高,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采用无张力补片修复缺损后疗效显著改善提高。
我院自1999年5月至2010年5月间使用无张力补片修复腹壁切口疝20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0例腹壁切口疝,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5-67岁,其中60岁以上15例,占75%,体重60-85kg,平均78kg,合并糖尿病4例,前列腺增生5例,过度肥胖2例。
本组病人腹壁缺损为5-12cm,2例曾3次经传统手术修补后复发,第4次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后痊愈。
2、手术方法:本组20例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生物补片,均采用高位连续硬膜外麻醉,补片大小选择应根据腹壁缺损范围而定,原则是补片应比实际缺损大3至5cm为佳。
术前常规行胃肠减压,沿原切口梭形切除瘢痕组织,逐层精细解剖分离粘连寻找疝囊,检查疝环大小,还纳疝内容物,对巨大疝囊应适当修剪折叠缝合缩小疝囊,充分游离腹横筋膜及腹直肌后鞘间的间隙,超过疝环边缘达5cm,彻底止血,放置适当大小的补片,将腹直肌前后鞘与补片间断缝合固定,保持补片平整,无皱缩卷曲,逐层缝合腹壁各层组织,不要残留死腔。
3、术后处理:手术结束用腹带束扎腹部,严密监测,呼吸循环变化,警惕并发腹腔室间隙综合症,适当运用抗生素,同时治疗合并症。
早期适当下床活动,常规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4、结果:本组20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有3例术后发生血肿及皮下积液,经穿刺抽吸局部压迫、理疗等处理完全吸收。
2例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经及时引流、换药痊愈出院。
随访6月至2年尚无复发病例。
2例病人诉手术区感觉迟钝不适,半年后症状消失。
5.讨论: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其中4类人群易发生术后切口疝:(1)感染切口发生切口疝机率偏高;(2)肥胖病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易发生切口疝;(3)合并糖尿病或前列腺增生的病人易发;(4)患有结缔组织病者易发。
补片修补在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在2 0 0 1—2 0 0 6年亦
多次报道证实补片修补对于嵌顿疝急诊手 术是安全可 行的 ,
伤 口及补片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很低 的。
D e r i c i 等 对该 院 1 9 9 8 年1 月至 2 0 0 2年 2月 的 1 1 3例
嵌顿疝患者进行 回顾性非随机 的研究 , 将患者分 为补片修 复 组( 3 3例 ) 和非 补片修 复组 ( 8 0例) , 并进 行 了随访 ( 平均 随 访时间为 2年 ) 。结果显示在手术 过程 、 住院天数 、 术后 死亡
修补嵌顿疝 的患者及 2 1 例使用 B a s s i n i 法 修补 的患 者, 证 实 L i c h t e n s t e i n 修补法对 于嵌 顿疝足够 安全 , 并 且伤 口感染 等并
发症的发生率要更低 。
随着腹腔镜技术 的成熟 与发 展 , 结 合腹 腔镜 的优 势 , 其 诊断更准确 , 创伤更小 , 恢复快 , 术中可 以同时排除其他合 并 疝, 腹腔镜下 无张力疝 修补术 已在非 嵌顿性腹 股沟疝得 到了 广泛应用 。 目前临床 上使用 最多 的包括 经腹 腔腹 膜前修 补 术( T A P P ) 和完全腹膜 外补片修 补术 ( T E P ) 。 T A P P及 T E P在 嵌 顿 性 腹 股 沟 疝 中 均 有 一 些 应 用。 I s h i h a r a 等 1 3 3 1 9 9 6年即报道了对该 院的 6例嵌顿疝 患者使用 了T A P P法 修 补 嵌 顿 疝 , 所 有 患 者 术 后 恢 复 均 可 。L e i b l
可T A P P , 但是 T A P P要求 术者有 一定 的腹腔镜 操作 的技术 , 这对急诊手术 医师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N g 等” 报 道 了“ n o t o u c h a p p r o a c h ” 的联合 途径 , Ho f ma n 等 也报道 了类似的联
生物补片腹股沟疝手术中临床应用,

观察指标(回顾性)
1、复发 2、术后发热 3、术后疼痛评分 4、术后并发症(感染、血肿、浆液肿) 5、术后住院时间 6、术后活动情况 7、异物感评分
手术
麻醉选择 手术方式
麻醉选择
全麻:脊柱病变、血小板低、患者要求; 硬膜外:通常的选择; 局麻:心肺情况、其他原因
362例患者其中全麻16(4.4%)例,硬 膜外麻醉322(88.9%)例,局麻24 (6.7%)例。
向局部四周多方位浸润性注射(20ml)
局部浸润麻醉
1、切口处皮丘(皮下浸润)10ml 2、腹股沟管10ml 3、耻骨结节5ml 4、内环周围10ml、外上(髂腹下神经、髂腹
股沟神经经过处) 10ml +10ml 5、切开皮肤皮下至腹外斜肌外,腱膜下 6、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后,在内环
各个年龄段情况
年龄段 <25 总数 19 男性 19 女性 0 左侧 10 右侧 9 双侧 0
26-45 46-65 >66
44
163 136
38
154 126
6
9
10
15
54
58
29
98
65
0
11
13
合计 362 337 25 137 201 24
年龄段 <25 斜疝 19 直疝 0 股疝 0 嵌顿疝 0 复合疝 0 失访数 1 复发 0
年龄≤25岁的患者术后异物感较其它各年 龄组轻微,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年龄≤25岁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相对 更短(P<0.05)
讨论
外科手术多为破坏性手术,腹股沟疝手术是外 科中少有的修复性手术
腹股沟疝手术的目的: 修补缺损 改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35 ·
[5] Millikan KW, Cummings B, Doolas A. The Millikan modified mesh-plug hernioplasty[J]. Arch Surg, 2003, 138(5):525-529.
1 生物补片的种类 目前应用于疝和腹壁外科的生物补片按其物种来源可
分为两大类,一种来源于人尸体皮肤去细胞基质材料,另 一种是动物(主要为猪和牛)的皮肤和组织器官的去细胞 基质。目前常用于疝和腹壁外科修复重建的生物补片种 类及某些特点见表 1[1]。至 2006 年 5 月共有 8 种生物补片 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临床腹壁修 补,其中临床的应用资料多见于 surgisis、alloderm、percomal 和 tutopatch 生物补片。在生物补片中,临床上应用观 察研究最多的为 alloderm,、surgisis 和 permacol 补片。而目 前在国内可供临床使用的仅有 renov(基本同 alloderm 补片) 和 surgisis 两种补片。以下对这两种补片的一些特点进行 介绍。 1.1 surgisis 补片 亦称 biodesign 补片[2]。这一产品来源 于猪小肠黏膜下组织,是一种非交联的异种生物补片,1987 年由美国 Purdue 大学研制成功,1999 年通过美国 FDA 鉴 定,准入临床应用。这一产品在美国广泛用于疝和腹壁缺 损修复,巳积累了一定临床资料。由于这一产品进入中国 及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尚缺乏这方面的相关资料。surgisis
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6-0435-04
生物补片在疝和腹壁外科的应用
李基业
【摘要】 生物补片用于修补腹壁疝及缺损已 10 余年,积累 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多数术者认为生物补片为外科医生 修复腹壁疝和腹壁缺损、特别是有污染和感染的病人提供 了重要的工具。大部分临床结果表明生物补片修补疝和 腹壁缺损近期效果良好,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对于生物补片种类与治疗效果关系,补片放置方法与治疔 效果的关系,污染、感染情况下与清洁状况下使用生物补 片效果差别,需要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关键词】 生物补片;腹壁疝;腹壁缺损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志码:A
作者单位:中国人பைடு நூலகம்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48
E-mail: jiye304@
Keywords biologic mesh;ventral hernia;abdominal wall defect;repair
近 10 年来,生物补片在疝和腹壁外科呈现出良好的应 用前景,取得了初步的治疗经验。与合成材料相比,这种材 料具有改善与周围组织整合的能力,感染、侵蚀、粘连的发 生率较低。目前,有关生物补片的使用方法及其治疗效果 报道各异,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探讨。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 做一评述。
Application of biologic mesh in hernia and abdominal wall surgery LI Ji-y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 Biologic meshes have been used to repair abdominal wall hernia and defect for more than 10 years, and a number of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he use of biologic mesh has been accumulated. The majority of surgeons have the opinion that biologic mesh provides an important and new tool for repair of hernia and defect of the abdominal wall, especially for the contaminated and infected fields. Most of the clinical results showed the short-term outcome of the repair of hernia and defect using biologic mesh is satisfactory, and long--term outcome need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should be conducted to make sure the relationship of both the types of biologic mesh and the mesh placement to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t effect of biologic mesh for repairing hernia and defect with and without contaminated and infected fields.
[6] 江志鹏,陈双. 超普疝装置(UHS)修补腹股沟疝的操作方法 [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2):126-127.
[7] Kugel RD.The Kugel repair for groin hernias[J].Surg Clin North Am,2003,83(5):1119-1139. (2012-03-27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