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和腹壁外科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腹外疝PPT

腹外疝PPT

内面观
脐韧带与陷窝
解剖标志的确认-危险三角 死亡三角
两个重要的间隙
Retzius间隙 Bogros间隙
两条重要的神经
肌耻骨孔(MPO)
腹股沟管解剖
内口:腹股沟管深环(内环或腹环)。 外口:腹股沟管浅环(外环或皮下环)。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横筋膜。 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内容物:精索或子宫圆韧带。
(2)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它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
2. 手术治疗:
(1) 不具有手法复位指征者。 (2) 嵌顿性疝原则上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防止疝内容物坏死 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 (3) 绞窄性疝的内容物已坏死,更需手术。 (4) 手术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疝内容物的活力,然后根据病情 确定处理方法。
临床表现
腹壁切口处膨隆,有肿块出现。 较大的切口疝有腹部牵拉感。 多数切口疝无完整疝囊,疝内容物
常可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而成为 难复性疝 。 切口疝的疝环一般比较宽大,很少 发生嵌顿。
治疗
治疗原则是手术修补,手术要点是切除疤痕、 显露疝环、回纳疝内容物、缝合修补。
对于较大的切口疝,可用人工高分子修补材料 或自体筋膜组织进行修补。
腹股沟疝 流行病学
腹外疝是普外科领域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美国腹外疝的发病率每年超过70万人 4.6/1000 我国的腹外疝发病率会超过每年一百万人 3/1000 男女比率约为15:1 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患者约占60%~80%
分型
2012年修订时没有达成统一共识
Gilbert分型1988 Nyhus分型1991 Rutkow和Robbius分型1993

外科学PPT课件 腹外疝 斜疝直疝股疝

外科学PPT课件 腹外疝 斜疝直疝股疝
Halsted法: 提起精索,在其后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肌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并 将腹外斜肌腱膜也在精索后方缝合。
McVay法: 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适用于后壁严 重薄弱、股疝。
Shouldice法:将腹横筋膜自耻骨结节处向上切开,直至内环,然后将切开的两叶予 以重叠缝合,先将外下叶缝于内上叶的深面,再将内上叶的边缘缝于 髂耻束上,以再造合适的内环,发挥其括约肌作用,然后按Bassini 法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于腹股沟韧带深面。适用于较大的成人 腹股沟斜疝或直疝。
该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 筋膜比周围薄,故易发生疝。
由该处发生的疝称为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区新的解剖理论
肌耻骨孔﹙Fruchaud孔﹚
• 内侧缘为腹直肌外缘,外侧缘为髂腰肌,上缘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 状下缘,下缘为耻骨梳韧带
• 该部位无横纹肌支持 • 腹横筋膜承受着腹腔内压力 • 该部位有精索和股血管通过
分类
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
管深环(内环)突出,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腹 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
腹股沟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
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很少进入阴
囊。
双侧腹股沟直疝
股沟管解剖
内口: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横筋膜而形成的 一个卵圆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深环(内环 或腹环)。
有张力
Ⅱ型 1.5 ~3.0cm ﹙约二指尖﹚ 薄弱且张力降低
Ⅲ型 ≥3.0cm ﹙大于两指﹚
薄弱无张力或已萎缩
Ⅳ型 复发疝
腹股沟管
完整 不完整 缺损
鉴别诊断
• 睾丸鞘膜积液 :无蒂,透光阳性,不能触及睾丸。 • 交通性鞘膜积液 :透光阳性,渐大或渐小。 • 精索鞘膜积液 :在腹股沟管内,牵拉同侧睾丸可见包块移动。 • 隐睾 :包块较小,挤压胀疼,同侧阴囊内睾丸缺如。 • 急性肠梗阻 :肠管被嵌顿,可伴发急性肠梗阻。肠梗阻时要想到疝 。

腹壁疝的治疗PPT参考幻灯片

腹壁疝的治疗PPT参考幻灯片
At a strain of 16N an ideal mesh should show an elasticity of at least 25% in vertical stretching and 15% in horizontal stretching to achieve almost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在16N 的压力下,理想的补片纵轴能够表现出25%的延 展,横轴能够表现出15%的延展以适应腹壁生理 性变化
Conclusions : since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s known to stretch the vertical plane of the abdomen twice more than the horizontal plane,
mesh implantation with the rigid axis oriented vertically would predispose patients to deleterious physiologic sequelae. 结论: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腹壁的纵轴延展性为横轴的2倍,如 果放置补片的时候将补片刚性的轴顺着腹壁纵轴来放置对患者的腹壁生理调节会产生不利影响
➢ 网孔大 组织易长入
➢ 柔软 病人术后舒适
➢ 聚丙烯材料 抗张强度好
17
➢六边形孔 ➢多方弹性 ➢重量仅38g/sqm
Coviden TEC-TECR
Parietex™ MESH 聚酯2D编织平片
➢ 组织反应小 ➢ 生物长入佳 ➢ 褶皱率低 ➢ 柔软 病人术后舒适 ➢ 少发生积液 ➢ 切开无脱落颗粒 ➢ 顺应性好 ➢ 耐受力40 kg (chain) & 70 kg (weft)

腹外疝优秀课件

腹外疝优秀课件

突出途径 疝块外形 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 囊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 状
疝块不再突出
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 囊 半球形,基底较宽
疝块仍可突出
Company Logo
精索与疝囊旳关系
精索在疝囊后方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旳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关系
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
腹股沟区解剖
皮肤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筋膜
皮肤,

皮下组织



浅筋膜



腹内斜肌 和 腹横肌
腹横筋膜 和 腹膜外脂肪 以及 壁层腹膜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腹股沟管解剖
腹股沟管解剖
❖ 内口:腹股沟中点上方2cm处腹壁下动脉外侧, 男性精索和女性子宫圆韧带穿过腹横筋膜而形成 旳卵圆形间隙。
Company Logo
腹 外疝
腹外疝



斜疝


直疝


股疝



其他腹外疝
Company Logo
腹股沟疝 发病机制
❖一,先天性解剖异常 ❖二,后天腹壁单薄或 缺损
Company Logo
腹股沟疝 ❖临床体现和诊疗
❖ 腹股沟疝旳基本症状是患处出现一肿块, ❖ 早期症状不明显,肿块明显时,易诊疗。 ❖ 1.易复性斜疝:
❖ ⑴、肿块在站立、活动、行走,腹
❖ 内压升高时出现,呈梨形. ❖ ⑵、偶有下坠感或胀痛。
Company Logo

疝的发病、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疝的发病、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改善生活习惯
戒烟、保持大便通畅、避 免剧烈咳嗽等,有助于减 轻腹压,缓解症状。
疝的手术治疗
疝囊高位结扎术
将疝囊提到腹膜腔内,高位结扎,适 用于婴幼儿和儿童的腹股沟疝。
修补术
无张力修补术
使用人工材料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修 补,具有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 点。
通过修补腹股沟管后壁,增强腹壁肌 肉的强度,适用于成人腹股沟疝。
超声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明确疝囊的位置 、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X线检查
对于较大的疝,X线检查有助 于了解疝内容物是否为肠管。
CT检查
CT检查可更准确地判断疝的 类型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
择提供依据。
疝的鉴别诊断
01
02
03
脂肪瘤
脂肪瘤通常质地软、边界 清楚,而疝的质地通常较 软、边界不清。
淋巴结肿大
避免过度肥胖,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内,以减少腹腔压力和疝气的发生风 险。
避免重体力劳动
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特 别是需要突然用力和憋气的活动。
保持排便通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便秘和慢性咳嗽等增加腹腔压力 的因素。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这 些疾病会增加腹腔压力,导致疝气的 发生。
淋巴结肿大通常伴随炎症 反应,而疝通常无炎症反 应。
肠道肿瘤
肠道肿瘤引起的肿块通常 伴随肠道症状,如腹痛、 腹泻等,而疝通常无肠道 症状。
03 疝的治疗
疝的非手术治疗
疝气带
通过压迫腹股沟管,减少 疝内容物突出,适用于年 龄较小、腹壁肌肉发育不 全的婴幼儿。
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等症状,可适当 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药 物治疗,但并不能根治疝 气。

腹壁疝ppt

腹壁疝ppt
2018/5/18
弓状下缘 腹内斜肌 精索
腹股沟韧带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中山一院 17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2018/5/18
腹横筋膜
腹横肌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中山一院
18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直 疝
2018/5/18
中山一院
27
斜疝
直疝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示意
2018/5/18
中山一院
28
先天性斜疝
睾丸下降后,未闭锁的鞘状突 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后天性斜疝及直疝
与腹股沟区解剖缺损、腹内斜 肌和腹横肌发育不全弓状下缘 位置偏高有关
2018/5/18
中山一院
29
先天与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后壁 上壁
2018/5/18
下壁
中山一院
25
上壁腹内斜肌、腹 横肌的弓状下缘 后壁腹横筋 膜和腹膜 外口 内口
下壁腹股沟韧 带和腔隙韧带
2018/5/18
腹股沟管解剖
中山一院
26
斜 疝
由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 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 沟管,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可进入阴 囊。 75%~90% 由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 (Hesselbach三角)直接由后向前突 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疝囊
疝内容物
疝环
2018/5/18
腹外疝病理解剖
中山一院
8
易复性 能自由进出 难复性 粘连、巨大疝、滑动性疝 (山体滑坡) 嵌顿性 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还纳

现代腹股沟疝治疗进展PPT课件

现代腹股沟疝治疗进展PPT课件
3型:腹股沟斜疝,内环口大于二指,腹横筋膜和 腹股沟管后壁不完整;或疝囊进入阴囊;
4型:腹股沟直疝,缺损大于二指,腹横筋膜和 腹股沟管后壁不完整;
5型:腹股沟直疝,缺损小于二指,腹横筋膜和 腹股沟管后壁不完整.
6型:马鞍疝(同时合并直疝和斜疝) 7型:股疝
耻 骨 肌 孔 (

MPO
二、疝修补材料学进展
植入人体的理想生物材料的八 点要求:
• ①在组织液中不引起物理变化且无化学活
性,②具有一定的顺应性,③不存在炎症 和异物反应,④无致癌性,⑤不产生过敏 或致高敏,⑥能耐受机械扭曲,⑦能被随 意剪裁,⑧可消毒。
曾作为疝修补材料被应用的有:
• 1、金属材料 • 细银丝、钽纱网、不锈钢丝、钴铬合金等 • 2、非金属材料 • 福蒂森网(经拉伸和皂化的醋酯长丝)、 • 聚乙烯纱布、尼龙、硅胶、矽状网、 • 铁氟龙、碳纤维、聚四氟乙烯等 • 3、生物材料 • 鼠、牛、鹿、鲸等动物的肌腱 • 病人自身的筋膜、皮肤等
目前国内上市的补片
10家公司二十余种 美国巴德公司 (单丝聚丙烯) 美国强生公司 (双丝聚丙烯) 德国贝朗公司 (单丝聚丙烯) 美国外科公司 (多丝聚丙烯) 美国艾瑞公司 (单丝聚丙烯) 美国戈尔公司 (e-PTFE) 国产补片(善释) (单丝聚丙烯) 通用公司 (法国 编帜和非编织聚丙烯) 意大利赫美公司(单丝聚丙烯) 法国软组织补片
recurrence rate
• Rapid return to
normal activities
• Cost effective
• 手术前后不适感更小 • 有效修补 • 最小的复发率 • 快速恢复正常活动 • 经济/效益比例
• 回顾历史 • 解剖学进展 • 材料学进展 • 疝修补实用技术

《外科学腹外疝》课件

《外科学腹外疝》课件

除了肿块外,腹外疝患者还可 能出现腹部的紧绷感、下坠感
等症状。
腹外疝的并发症
腹外疝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肠梗阻、肠 穿孔、肠坏死等。
肠穿孔和肠坏死是严重的并发症,通 常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当腹外疝的内容物为肠管时,可能导 致肠梗阻的发生,表现为腹痛、腹胀 、呕吐等症状。
其他并发症还包括腹膜炎、腹腔脓肿 等,也可能出现于腹外疝患者。
03
腹外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外疝的诊断
01
02
03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是否有腹外疝的 典型症状,如腹股沟区肿 块、疼痛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腹部和腹股沟区 的体征,如肿块、压痛等 ,以及腹部肌肉紧张度。
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 查,进一步确诊腹外疝的 存在和类型。
腹外疝的鉴别诊断
腹股沟疝与鞘膜积液的鉴别
《外科学腹外疝》ppt课件
目 录
• 腹外疝概述 • 腹外疝的症状与体征 • 腹外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腹外疝的治疗 • 腹外疝的预防与康复
01
腹外疝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 通过腹膜壁的薄弱点向体表突出 形成的肿块。
分类
腹外疝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 切口疝、脐疝等多种类型,其中 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类型。
长期慢性咳嗽可增加腹压,诱 发腹外疝,应积极治疗呼吸道
疾病。
保持排便通畅
便秘可增加腹压,诱发腹外疝 ,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 持排便通畅。
控制体重
肥胖者腹部压力大,更易发生 腹外疝,应适当控制体重。
避免重体力劳动
重体力劳动可增加腹部压力, 诱发腹外疝,应避免过度劳累

腹外疝的康复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