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疝的治疗
腹透患者中腹壁疝的发病及治疗

腹透患者中腹壁疝的发病及治疗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腹透患者中疝气的发病情况以及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并探讨自动化腹膜透析(APD)在这类患者疝气术后的应用。
方法将42例腹透过程中出现疝气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次序编号,按随机单盲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疝修补术后采用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对照组则用常规腹膜透析(DAPD)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伤口愈合和疝气复发等情况。
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伤口愈合、疝气复发、退出腹透改善程度更明显,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透析中病人合并存在腹壁疝气者进行疝修补术,术后使用APD是一种简单有效且痛苦小的过渡治疗方式,患者可以成功回归腹透治疗。
【关键词】腹膜透析;疝气;治疗;自动化腹膜透析【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084-02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随着腹透患者人数的增加,疝气作为腹透患者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
相当一部分的患者选择行疝气修补术以达到治疗疝气并重新回归腹膜治疗的目的[2]。
本研究旨在回顾腹透患者中疝气的发病情况以及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并探讨自动化腹膜透析(APD)在这类患者疝气修补术后的应用。
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本科室行规律腹透的患者,笔者对21例腹壁疝患者采用(APD)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腹壁疝患者42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NS诊断标准:腹壁疝气早期的临床表现较隐匿,随着疝囊增大可出现腹壁可腹性肿块,站立位明显,平卧位可回纳[3],男性患者以腹股沟斜疝为主(14例),女性患者以脐疝为主(10例),患者平均腹透龄为10.6月(2.6-33.0),其中18例患者(45.2%)在腹透6月后出现疝气.年龄20~70(5±10.5)岁,病程25~113(6.8±2.2)天,体重50~80(63±15.2)kg,其中腹股沟斜疝20例,脐疝15例,腹壁切口疝5例,腹股沟斜疝合并脐疝2例。
腹壁疝的手术记录

腹壁疝的手术记录
腹壁疝是指腹壁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缺陷,使内脏器官穿出腹壁形成隆起。
手术是治疗腹壁疝的有效方法。
手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疝的类型、大小和位置。
手术一般选择腹壁镜下手术或传统开放手术,根据疝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过程中,医生先在疝的位置切开皮肤和腹壁,将脂肪和内脏器官推回腹腔。
然后,医生会用缝合线或网片修补腹壁缺陷,以加强腹壁的支撑作用,最后缝合切口。
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休息等。
术后一定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腹壁疝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在手术前后需要仔细注意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摘要:目的:总结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52例腹壁切口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随访结果。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行单纯缝合修补20例,复发2例(10%);行人工合成生物材料修补32例,复发1例(3.12%)。
结论:腹壁切口疝一旦形成,须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腹壁切口疝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直接缝合法补片修补术围手术期处理【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07-02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12%[1]。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自愈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现总结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52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式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的方式与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材料。
男28例,女24例。
年龄25~82岁,平均64.8岁。
均有腹部手术史。
切口疝距上次手术的时间,术后6月以内28例,术后6~12个月15例,术后12月以上9例。
切口疝分类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8月制订的分类标准[2]:小切口疝(疝环最大距离3cm者尽可能选择补片修补法,特别是存在诸如肥胖、咳嗽等可能引起疝复发的因素时。
目前常用的人工补片包括聚丙烯类、膨化聚四氟乙烯。
对于补片的放置,膨化聚四氟乙烯可置于腹膜内侧,先以补片缘与腹膜周围间断缝合,再将疝环缘与补片间断缝合,而聚丙烯可置于腹壁鞘前或腹壁肌鞘后。
补片应超过疝环缘3~5cm,要注意修剪,使放置平整。
对于巨大腹壁切口疝,由于腹膜内容物长期突入疝囊内,腹腔容量减少,手术贸然将疝内容物回纳入腹腔,可能造成呼吸、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
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可通过疝囊复位后加压包扎的方法来逐步扩大腹腔容积,采用合成材料补片修补,应尽可能少切除腹壁组织,使术后腹腔容积的改变不会过大而影响呼吸。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进展

.
综 述 .
腹 壁 切 口疝 的 治 疗 进 展
谭 嗣伟 梁存 河 陈 志雨
腹 壁切 口疝 是 发 生 在 腹 部手 术 切 口位 置 的 疝 , 腹 腔 内 是
3 促发因素 : . 包括引起腹压增 高的各种原因 。如慢性咳 嗽、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慢性便秘 、 重体 力劳动 、 腹水 、 妊娠等 均可在以上局部 与全身 因素的作用下 , 促使切 口疝的发生和
部位缝线张力 的下降。因此 , 切 口与 横切 口相 比 , 口疝 纵 切
发 生 的潜 在 危 险 增 加 , 数 文献 支 持 这 一 理 论 ;4 手 术 缝 合 多 () 材 料 和技 术 与 切 口并 发 症 息 息 相 关 。 近 期 一 份 数 据 分 析 结
素治疗 , 待阴性后再 手术 。急症手术时 , 如患者全身状况差 ,
不 应 同时 处 理 切 口疝 。 如 患者 全 身 情 况 稳 定 , 无 腹 腔 严 重 又
加重 。
组织或器官经 由手术切 口的潜在 间隙或 薄弱 区域 突 出于 体
表 所形 成 的腹 壁 包 块 。 欧洲 疝 学 会 … 的定 义 为 : 临 床 体 检 在 或 影像 检 查 中可 看 到 或 可触 及 的原 切 口下 的 腹 壁 缺 损 , 伴 可 或 不伴 腹 壁 包 块 。 中华 外 科 学 会 疝 和 腹壁 外 科 学组 “ 壁 切 腹 口疝手 术 治 疗 方 案 草 案 ” 将 切 口疝 分 型 为 : 环 最 大 径 <3 疝
四 、 壁切 口疝 的治 疗 腹
、
流行 病 学 资 料
腹 壁 切 口疝 的 发生 率 约 为 2 ~1% , 中 中 线 切 口疝 % 1 其 的发 生 率 可 能 达 到 1% 一 0 , 感染 切 口的切 口疝 发 生 率 1 , % 而 2
成人腹壁切口疝治疗体会

腹壁切 口疝 的分类 1根据疝环缺损大小分为 : 1 小切 口疝 : . () 疝环最大距离
、
裂 ; 口过长 切断肋 问神经过多 、 切 术后 留置引流时间过 长、 局 部形成窦道等也均可减弱伤 口的愈合作用 , 而显 著增加切 从
能切断肋 间神经 和腹壁 神经使 得腹 直肌强度 降低 。假 若切 口为横切 口其走 向与纤 维方 向一 致 , 不会切 断纤 维组织 , 在 缝合时缝线环绕筋膜纤维 , 这样 在腹 壁收缩时缝 线受到 的侧
向张力大大 降低 , 不会 对切 口造成损 伤 。因此 在不影 响手
大 , 自愈的可能 。切 口疝 , 无 尤其是 巨大 切 L疝疝 内容 物 常 I
直肌严重破坏、 萎缩导致腹壁薄弱或 因创 伤所致腹壁 的完整
> 1 m。 0c
2 根据缺损部位分为 : 1 中线切 口疝 ( . () 包括 脐上 中线切 口疝 、 脐下中线 切 口疝 和脐上 下 中线 切 口疝 ) ( ) ;2 侧腹 壁切 口疝 ( 括 肋缘 下切 口疝、 股 沟 区切 口疝 和肋 髂 间切 口 包 腹 疝 ) 。 二 、 壁切 口疝 的病 因 腹
口疝发生率 。高原等 报道低年 资医师手术后切 口疝 的
3c ( ) m;2 中切 口疝 : 疝环最 大距 离 ~5c ( ) m; 3 大切 1疝 : 3 疝环最大距离 ~1 m;4 巨大切 口疝 : 0c ( ) 疝环缺 损最大距 离
~
发生率 明显高于高年资医师 ( 9 1 ) 这与手 术技 能和经验 5 :3 , 有关 。手术缝合材料 的选择 正确 与否与切 口并发 症发 生率 高低也有关 , 期 一份 Me 近 t 析结 果 提示 , a分 关腹 缝 合 筋膜 时, 使用 可吸收缝 线发 生切 口疝 的危 险度为 0 6 , .8 使用 连续 缝合发生切 L疝 的相对危险度 为0 7 , 使用不 吸收缝线连 I .3 故 续缝合是预 防切 口疝发生 的两 个保护 因素” 。国外 经验是 关腹时使用 不吸收缝线 连续 缝合 , 针脚距切缘 1c 这样使 m。 用 的缝线长度应是切 口的 4倍 。 4 疾病本 身因素 : . 多次腹壁手术 患者 腹壁组织 特别是腹
疝气的治疗方法

疝气的治疗方法疝气,是指腹腔内脏器(如肠管、膀胱等)通过腹壁的腹股沟区域或脐部的疝孔脱出,形成疝囊,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
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是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加强锻炼、避免过度用力等方法来减轻疝气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治愈疝气。
对于一些轻度的疝气患者,保守治疗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穿戴特制的疝气带来减轻疝气症状,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缓解方法,不能长期依赖。
此外,保守治疗还包括控制体重、避免便秘、避免过度用力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减轻疝气的症状。
而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疝气最常用的方法。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来修补疝气部位的缺损,从而使脏器回到腹腔内,防止疝囊再次脱出。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疝气病例可能不太适用。
开放手术则是传统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疝气,手术效果较好。
除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逐渐被引入临床。
例如,一些医院开展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气的无张力修补术,该手术方式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术后疼痛减轻,恢复快,效果较好。
此外,一些专家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治疗理念,如腹腔镜下经腹膜修补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环形成术等,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为疝气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总的来说,疝气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手术治疗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避免盲目跟风。
同时,在手术治疗后,患者也需要注意术后的护理和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的疝气治疗方法对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腹壁切口疝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腹壁切口疝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腹壁切口疝(incisionalhernia)指腹部手术切口处发生的疝,无真正疝囊。
腹壁切口疝多见于腹部纵切口区,尤其是中切口或腹直肌旁切口。
疝的发病率占1.7%一期愈合切口很少发生在左右。
切口感染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可达10%~30%。
切口疝的发生是由切口愈合不良和腹部压力异常增加引起的。
任何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和可能增加腹部压力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切口疝。
腹壁薄弱或慢性疾病容易诱发切口疝,因此在老年或肥胖患者中更为常见。
事实上,腹壁切口疝的症状更为明显,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患者可以在家庭成员的帮助下识别疾病的疾病,做出判断,并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一般来说,腹壁切口疝在及时治疗后不会出现其他疾病。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强调患者在手术后的健康和饮食治疗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补充营养,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饮食疗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还可以补充营养,加强患者的身体,增强免疫力,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
腹壁切口疝是指原腹部手术切口的疝。
切口疝的发生是由切口愈合不良和腹部压力异常增加引起的。
任何影响切口愈合和增加腹部压力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切口疝。
除腹部手术切口的基本要素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一、全身因素老年、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营养不良、腹水、黄疸、全身严重感染、休克、类固醇激素的使用都会影响切口愈合。
2.腹压增加因素咳喘、排便困难、排尿困难、负重等因素都会增加腹压。
3.局部切口因素切口关闭缝合技术非常重要。
切口感染、消化道瘘等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
切口感染是切口疝的主要原因。
感染后,切口二期愈合,疤痕组织多,腹壁缺损程度不同,切口腹壁强度明显降低。
据统计,切口感染后切口疝的发生率为一期愈合切口5~10倍。
4、其他因素腹壁虚弱或慢性疾病增加腹内压容易诱发切口疝,因此在老年或肥胖患者中更为常见。
其他与原手术的其他因素是术中麻醉效果差,腹壁强行对拢或缝合时腹壁各层组织不准确对合。
腹壁切口疝诊断与治疗PPT

诊断性穿刺:抽取腹壁切口疝内容物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观察疝气位置、大小、形态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如腹股沟疝、脐疝、白线疝等相鉴别:避免过度饮食,减轻腹部压力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腹部肌肉,减轻症状
保守治疗:通过药物、理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
肠梗阻: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出血:止血、输血、手术止血等
神经损伤:对症治疗,如止痛、理疗等
疝复发:再次手术修复疝
切口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
注意事项与特殊情况下的处理策略
术后感染:预防感染,及时处理伤口
术后疼痛:使用止痛药,减轻疼痛
术后用药: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
术后复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预防措施
术前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风险
术后预防措施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便秘
MRI检查:通过MRI检查腹壁切口疝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血管造影检查:通过血管造影检查腹壁切口疝的血供情况
内镜检查:通过内镜检查腹壁切口疝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鉴别诊断与排除其他疾病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既往病史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腹部形态、触诊、听诊等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与预防复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边形孔 ➢多方弹性 ➢重量仅38g/sqm
Coviden TEC-TECR
Parietex™ MESH 聚酯2D编织平片
➢ 组织反应小 ➢ 生物长入佳 ➢ 褶皱率低 ➢ 柔软 病人术后舒适 ➢ 少发生积液 ➢ 切开无脱落颗粒 ➢ 顺应性好 ➢ 耐受力40 kg (chain) & 70 kg (weft)
谢性疾病等
➢ 局部因素
•
切口感染是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据统计,切口感染
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是一期愈合切口的5—10倍,直切口多于
横切口。
➢ 促发因数 张力增加及受力不均;骤升性高压或持续高压;
切口疝形成的关键原因重视伤口愈合
切口疝的发生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有密切关系
➢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 ➢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0% ➢伤口裂开者甚至可高至30% ➢切口感染引起的腹部切口疝占全部病例的50%左右
南通市中医院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合成材料修补法 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法有三种
南通市中医院
人工材料的类型及选择
➢ 生物材料 Coviden Permacol™生物补片
➢ 聚丙烯材料 Coviden Surgipro™ Mesh聚丙烯网片
➢ 烯网
Coviden Parietene™ Mesh聚丙烯网片或轻量聚丙
➢ 腹部手术切口疝不能自愈,均需手术治疗。对于全身 情况差.心肺功能不全或有其它内科合并症的病人, 要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后再选择手术时机。
➢ 手术方式有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 ➢ 外科手术是治愈切口疝的唯一办法。
切口疝修补方法的选择和复发率
➢ 直接缝合缺损法:切除疝囊及其周围的瘢痕组织,利用坚实而健康的肌腱膜 缝合关闭缺损,适用于腹壁缺损小于3cm的切口疝; 复发率可达 31%∼49%
腹膜内(Inlay & IPOM)修补法 注意防止粘连的发生
(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随着腹腔内防粘连补片的问世 切口疝变成了“开关”手术!
南通市中医院
Coviden Permacol™生物补片 Permacol™ Biological Implant
Cross-linking增加了耐久性和强度
➢ 自体组织移植修补法:利用自体的皮肤、筋膜作为修补材料,因其易感染, 手术范围大而对取材部位不利,目前已被淘汰
➢ 开腹无张力网片修补又称合成材料修补法:利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复发率 0%∼10%
➢ 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通过腹腔镜技术后入路利用人工合成补片材料修补 腹壁缺损。 复发率1%∼9%
➢ 聚脂材料 Coviden Parietex™ MESH 聚酯3D编织平片 ➢ 膨化聚四氟乙烯
➢ 防粘连材料 Coviden PCO Mesh Parietex™ Composite Mesh聚酯防粘连 补片
组织相容性 舒适感和顺应性
强度(抗张拉力的持续时间) 耐受感染的能力
疝修补材料应用相关并发症
➢聚丙烯补片是可以抵御感染的,对未用丝线固定的早期感染可不急 于把补片取出,有的需3个月后行感染部分的补片清除.
➢膨化聚四氟乙烯不能耐受感染,一旦感染补片必须完全取出,否则, 感染不能消除.因组织不能长入,补片很容易取出.
缝线的选择推荐使用单股缝线
➢ 单股聚丙烯线Coviden Surgipro™ Suture ➢ 单股可吸收线Coviden Maxon™ Suture ➢ 减少丝线的使用是关键
腹部切口疝的治疗
腹壁切口疝
➢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2%-11% .无自愈可能其发生率, 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腹部切口疝的危害
➢ 腹部不适 ➢ 影响美观和运动 ➢ 肠粘连不全梗阻 ➢ 嵌顿疝
南通市中医院
切口疝形成因素
➢ 全身因素
•
年龄偏大、慢性消耗性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营
养不良、过度肥胖、腹水、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发代
Polyester-聚酯
南通市中医院
Polypropylene- 聚内烯
Coviden TET
Parietex™ MESH 聚酯3D编织平片
• TET Parietex™ MESH3D编织聚酯平片
• 3D编织结构 大网孔 不易褶皱 不易复发 • 柔软 病人术后舒适 • 组织长入性高 不易复发
• 价格适中
➢移动、补片感染、粘连形成和补片腐蚀进入内脏等都是补片的潜在 并发症。
➢聚丙烯补片不能单放入腹腔内,否则容易引起腹腔内粘连形成和补 片腐蚀. TEP手术要注意腹膜有无缺损。TAPP手术时需妥善关闭腹膜。 补片感染与无菌操作不当和术中损伤胃肠道有关,需严格消毒和预防 肠道损伤. 补片感染的处理方法因补片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
依据腹壁缺损的大小
大切口疝5-10CM
中切口疝3-5CM 小切口疝<3CM
中线切口疝-----77%
➢脐上中线 ➢脐下中线 ➢脐上下中线
侧腹壁切口疝-----17%
➢肋缘下区 ➢腹股沟区 ➢肋髂间区
髂部疝----------6%
腹部切口疝的手术治疗
开放手术方法
小切口疝
建议使用1-0的聚丙烯线连续缝合关闭疝 环缺损,所用缝线的长度和切口长度比最 好为4:1
中切口疝 可用直接缝合方法,但在拉拢对合组织有
张力时,需使用修补材料修补
大切口疝 包括巨大切口疝最好采用修补材料修补
手术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修补的材料
覆盖式(Onlay)修补法
南通市中医院
腹膜前修补式(Underlay)修补术
Porcine dermis
Extraction of fat
Extraction of Cells,
RNA, DNA
3D Collagen structure maintained
Cross-linking for resistance
Manufacturing time = 6 weeks
Will Coming Soon
缝线 Sutures
网 片
Coviden Surgipro™ Mesh
聚丙烯网片
Surgipro 补片 • 价格便宜 易于展平 聚丙烯材料 抗张强度好
Coviden Parietene™ Mesh
聚丙烯网片或轻量聚丙烯网
Light
➢ 网孔大 组织易长入 ➢ 柔软 病人术后舒适 ➢ 聚丙烯材料 抗张强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