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的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腹壁疝的治疗

腹壁疝的治疗
南通市中医院
➢六边形孔 ➢多方弹性 ➢重量仅38g/sqm
Coviden TEC-TECR
Parietex™ MESH 聚酯2D编织平片
➢ 组织反应小 ➢ 生物长入佳 ➢ 褶皱率低 ➢ 柔软 病人术后舒适 ➢ 少发生积液 ➢ 切开无脱落颗粒 ➢ 顺应性好 ➢ 耐受力40 kg (chain) & 70 kg (weft)
谢性疾病等
➢ 局部因素

切口感染是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据统计,切口感染
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是一期愈合切口的5—10倍,直切口多于
横切口。
➢ 促发因数 张力增加及受力不均;骤升性高压或持续高压;
切口疝形成的关键原因重视伤口愈合
切口疝的发生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有密切关系
➢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 ➢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0% ➢伤口裂开者甚至可高至30% ➢切口感染引起的腹部切口疝占全部病例的50%左右
南通市中医院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合成材料修补法 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法有三种
南通市中医院
人工材料的类型及选择
➢ 生物材料 Coviden Permacol™生物补片
➢ 聚丙烯材料 Coviden Surgipro™ Mesh聚丙烯网片
➢ 烯网
Coviden Parietene™ Mesh聚丙烯网片或轻量聚丙
➢ 腹部手术切口疝不能自愈,均需手术治疗。对于全身 情况差.心肺功能不全或有其它内科合并症的病人, 要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后再选择手术时机。
➢ 手术方式有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 ➢ 外科手术是治愈切口疝的唯一办法。
切口疝修补方法的选择和复发率
➢ 直接缝合缺损法:切除疝囊及其周围的瘢痕组织,利用坚实而健康的肌腱膜 缝合关闭缺损,适用于腹壁缺损小于3cm的切口疝; 复发率可达 31%∼49%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培训课件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培训课件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切口疝的发生率达10%,随着 肥胖患者日益增多,切口疝的患者 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文献报道切口 疝“单纯疝修补成型术”的复发率 可达50%,使用人工材料修补后复 发率也有10%,到目前为止切口疝 的治疗效果仍不满意。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2
美国腹壁疝的状况
美国:每年超过2,000,000例腹部手术 其中2%-11%的手术术后会发生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4
切口疝发生的原因
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切口疝发生 的根本原因,而肥胖,切口感染或裂开, 手术后切口内血肿或浆液肿,关闭切口 的不良缝合技术(缝合材料和缝合技 术),可利用腹壁组织不充分,手术后 腹胀,肝硬化中度腹水,营养不良,肺 部并发症等均可诱发切口疝的形成。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5
切口的类型对切口疝的发生也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7
切口疝的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愈切口疝的唯一办法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8
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直接缝合法:切除疝囊及其周围的瘢痕组织,利用 坚实而健康的肌腱膜缝合关闭缺损,适用于腹壁缺损小 于3cm的切口疝;
②自体组织移植修补法:利用自体的皮肤、筋膜作为 修补材料,因其易感染,手术范围大而对取材部位不利 目前已被淘汰;
③合成材料修补法:利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④腹腔镜修补法:通过腹腔镜技术后入路利用人工合 成补片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9
组织对组织修补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10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合成材料修补法。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11
覆盖式(Onlay)修补法
Mesh Sutures Rectus Muscle

2024版腹外疝最新ppt课件

2024版腹外疝最新ppt课件

01定义02分类腹外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或盆壁的缺损或薄弱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包块。

根据疝囊的位置和突出方向,腹外疝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等。

定义与分类发病原因及机制腹壁强度降低腹壁肌肉发育不良、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等因素导致腹壁强度降低。

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等因素导致腹内压力增高,使腹腔内脏器或组织易于向体表突出。

遗传因素部分腹外疝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腹股沟区或阴囊部出现可复性肿块,站立或行走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推送可还纳;可伴有局部胀痛或牵涉痛;如出现嵌顿,则肿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还纳。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

进一步确诊需借助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

对于不典型或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行诊断性穿刺或腹腔镜检查。

0102可显示疝囊内肠袢、气体及液平面,对诊断腹外疝有重要意义。

可显示疝入肠管的形态及位置,有助于明确腹外疝的诊断。

腹部平片钡剂灌肠造影CT平扫可清晰显示疝囊、疝内容物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腹外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CT增强扫描可进一步显示疝内容物的血供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MRI平扫可多序列、多方位成像,清晰显示疝囊、疝内容物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腹外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MRI增强扫描可进一步显示疝内容物的血供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腹部超声可实时动态观察腹外疝的形态、大小及疝内容物的性质,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等优点,是腹外疝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可进一步提高超声对腹外疝的诊断准确性,尤其对于复杂性和复发性腹外疝具有重要价值。

01药物治疗使用镇痛药、消炎药等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

02疝带治疗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或等待手术的患者,通过外部加压,防止疝内容物突出。

03适应症适用于症状较轻、无嵌顿或绞窄的腹外疝患者,以及因各种原因暂时无法手术的患者。

腹股沟直疝(疝气)讲课PPT课件

腹股沟直疝(疝气)讲课PPT课件

疝气的分类
腹股沟直疝: 最常见的疝 气类型,发 生在腹股沟
区域
斜疝:发生 在腹部侧面, 通常在肚脐
附近
股疝:发生 在大腿根部,
较少见
切口疝:发 生在手术切 口部位,常 见于腹部手
术后
脐疝:发生 在肚脐部位, 常见于新生
儿和儿童
阴疝:发生 在阴囊部位,
较少见
腹股沟直疝的发病机制
腹壁薄弱:先天 性或后天性腹壁 薄弱是腹股沟直 疝发病的基础
腹股沟直疝(疝气)讲课 PPT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腹股沟直疝(疝气)的基本概念 3 腹股沟直疝(疝气)的诊断与鉴别 4 腹股沟直疝(疝气)的治疗方法 5 腹股沟直疝(疝气)的预防与康复 6 腹股沟直疝(疝气)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并发症的诊断与鉴别
疝气:腹股沟直疝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 股沟区疼痛、肿胀、包块等
肠梗阻:腹股沟直疝可能导致肠梗阻,表 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
肠坏死:腹股沟直疝可能导致肠坏死,表 现为腹痛、腹胀、发热等
睾丸炎:腹股沟直疝可能导致睾丸炎,表 现为睾丸疼痛、肿胀、发热等
尿潴留:腹股沟直疝可能导致尿潴留,表 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
手术效果:可以有效地修复疝气,防止复发 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注意事项:术后需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术后恢复: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期,期间需要定期复查
腹股沟直疝(疝气)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方法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便秘 保持良好的体重,避免肥胖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腹壁切口疝诊断与治疗PPT

腹壁切口疝诊断与治疗PPT

诊断性穿刺:抽取腹壁切口疝内容物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观察疝气位置、大小、形态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如腹股沟疝、脐疝、白线疝等相鉴别:避免过度饮食,减轻腹部压力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腹部肌肉,减轻症状
保守治疗:通过药物、理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
肠梗阻: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出血:止血、输血、手术止血等
神经损伤:对症治疗,如止痛、理疗等
疝复发:再次手术修复疝
切口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
注意事项与特殊情况下的处理策略
术后感染:预防感染,及时处理伤口
术后疼痛:使用止痛药,减轻疼痛
术后用药: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
术后复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预防措施
术前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风险
术后预防措施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便秘
MRI检查:通过MRI检查腹壁切口疝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血管造影检查:通过血管造影检查腹壁切口疝的血供情况
内镜检查:通过内镜检查腹壁切口疝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鉴别诊断与排除其他疾病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既往病史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腹部形态、触诊、听诊等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与预防复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腹壁疝诊断与治疗PPT

腹壁疝诊断与治疗PPT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站 立或坐立,适 当进行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
虑。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 疗相关疾病。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了解病情恢复 情况
随访:术后1年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自我监测:注意观察腹壁疝的症状和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腹壁疝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腹壁疝概述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并发症及处理 预防与保健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腹壁疝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腹壁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薄弱或缺损处向外突出形成的包块 分类:根据疝囊与腹壁的关系,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白线疝等 病因: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腹壁缺损等 症状:腹部包块、疼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疝修补术、疝成形术等
发病原因
腹壁薄弱:先天性 或后天性因素导致 腹壁薄弱,如先天 性腹壁发育不良、 后天性腹壁损伤等
腹内压增高:如长 期咳嗽、便秘、肥 胖、妊娠等,导致 腹内压增高,使腹 壁薄弱处向外突出
腹壁肌肉松弛:随 着年龄增长,腹壁 肌肉逐渐松弛,导 致腹壁薄弱处向外 突出
手术损伤:手术过 程中对腹壁的损伤 ,导致腹壁薄弱处 向外突出
家属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提供心理支持: 家属应给予患者 关心和鼓励,帮 助患者保持积极 心态
协助康复训练: 家属可以协助患 者进行康复训练, 提高康复效果
监督用药:家属 应监督患者按时 按量服药,确保 治疗效果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1.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组织,彻底止血, 减少切口张力,保证切口愈合,以免术后 复发。 2.疝囊外组织很薄,切开皮肤时要注意避 免损伤疝内容物。 3.如果遇到巨大的切口疝,腹膜和腹直肌 后鞘由于瘢痕收缩,缺损较大,往往修复 缝合有张力。这时,应在开始分离过程中 保留切口两缘腹直肌前、后鞘间瘢痕组织 的连续性,待修复缝合时,把两侧前鞘做 翻转鞘膜瓣以修复后鞘缺损。
腹壁切口疝的解剖位置
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
根据疝环缺损的大小分为: (1)小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 (2)中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一5cm (3)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5—10cm (4)巨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 ≥10cm 根据疝环缺损的部位分为: (1)中线切口疝(包括脐上中线切口疝, 脐下中线切口疝和脐上下中线切口疝) (2)侧腹壁切口疝(包括肋缘下切口疝, 腹股沟区切口疝和肋髂间切口疝)

4、对于大块组织缺损者,可用人工材料修补腹壁 递大圆针4号线间断缝合 5、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后鞘,将腹直肌复位固定, 缝合前鞘 递中圆针4号线依次缝合 6、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必要时加用减张缝 合 递中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递组 织钳钳夹酒精棉球消毒皮肤,中三角针1号线缝合 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

发病机制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为2%一11%,其发病常与切口感染、 手术操作不当、腹内压增高和其它全身性因素如: 营养不良、黄疸、肥胖、使用类固醇激素等有关

症状表现
1.手术瘢痕处,腹压增加时可见包块突出, 平卧后消失。 2.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腹壁缺损。

术后处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 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 日。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日, 拆线后再下床活动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幻灯片课件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幻灯片课件
9
切口疝术前准备要点
认真进行术前准备
吸烟、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 术前行肠道准备, 术前半小时静滴抗生素
重视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预防
腹带加压捆扎锻炼 人工气腹法
10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选择
需采用人工材料行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 主要是大或巨大切口疝和有张力的中切口疝 复发切口疝更适于腹腔镜手术
14
15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要点
腹腔粘连的分离
分离范围应达疝环外侧 5cm 以上
粘连位于腹壁顶部“天 花板”上
从腹壁外按压, 改善显露 30°镜或可弯头镜 变换视野
16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要点
腹腔粘连的分离
紧贴腹壁 “宁伤腹壁, 勿伤肠管”
破损及时修补
全层损伤无肠内容溢出, 缝合肠管后网片修补
*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
3
腹壁切口疝手术原则
小切口疝:建议使用1-0 的prolene 线连续缝合关 闭疝环缺损。
中切口疝:可用直接缝合方法,但在拉拢对合组织 有张力时,需使用修补材料修补。
大和巨大切口疝:最好采用修补材料修补。
4
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方式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 修补术相关技术要点
1
腹壁切口疝
发生率可达2% ~11% 占腹外疝的第3 位 高龄患者增多, 腹壁切口
疝患者明显增多
2
腹壁切口疝
据疝环缺损的长径分类 (1)小切口疝: < 3cm (2)中切口疝: 3~5cm (3)大切口疝:5~10cm (4)巨大切口疝: ≥10cm
腹腔镜充气下测量 补片的长轴应与腹壁缺损的长轴一致, 固定时确切定位
20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ritoneum
Subcutaneous Tissues Anterior Rectus Sheath
Posterior Rectus Sheath Bowel/Intestine
精选ppt课件
12
精选ppt课件
13
腹膜前修补式(Underlay)修补术
缝线 Sutures
网片
精选ppt课件
14
腹膜内(Inlay)修补法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精选ppt课件
18
精选ppt课件19Βιβλιοθήκη 精选ppt课件20
精选ppt课件
21
精选ppt课件
22
精选ppt课件
23
精选ppt课件
24
精选ppt课件
25
精选ppt课件
26
精选ppt课件
27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2
切口疝修补的注意事项
精选ppt课件
33
①严格无菌操作,近可能避免损伤疝内 容物尤其是肠管,止血要彻底;
②游离间隙时尽可能使用电刀,电刀的 使用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渗出,尽 可能少去除腹壁组织,一方面减少切 口张力,另一方面可避免术后腹腔减 容引起的呼吸运动障碍和呼吸衰竭, 如疝内容物巨大可在不影响肠管血运 的前提下适当切除部分大网膜。
③合成材料修补法:利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④腹腔镜修补法:通过腹腔镜技术后入路利用人工合 成补片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精选ppt课件
9
组织对组织修补
精选ppt课件
10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合成材料修补法。
精选ppt课件
11
覆盖式(Onlay)修补法
Mesh Sutures Rectus Muscle
精选ppt课件
7
切口疝的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愈切口疝的唯一办法
精选ppt课件
8
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直接缝合法:切除疝囊及其周围的瘢痕组织,利用 坚实而健康的肌腱膜缝合关闭缺损,适用于腹壁缺损小 于3cm的切口疝;
②自体组织移植修补法:利用自体的皮肤、筋膜作为 修补材料,因其易感染,手术范围大而对取材部位不利 目前已被淘汰;
腹壁切口疝及其治疗
精选ppt课件
1
切口疝的发生率达10%,随着 肥胖患者日益增多,切口疝的患者 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文献报道切口 疝“单纯疝修补成型术”的复发率 可达50%,使用人工材料修补后复 发率也有10%,到目前为止切口疝 的治疗效果仍不满意。
精选ppt课件
2
美国腹壁疝的状况
美国:每年超过2,000,000例腹部手术 其中2%-11%的手术术后会发生切口疝
⑥关闭腹膜最好使用可吸收的肠线连续缝 合,固定补片则以不可吸收的单丝合成 线连续缝合最佳,我们常规使用2-0的 普理灵线,此种线光滑,不易隐藏细菌, 有足够的抗张力。
精选ppt课件
36
⑦切口引流的放置特别重要,闭式引流, 负压球持续吸引至少48~72小时后如引 流量每日少于5毫升可拔除引流管。
精选ppt课件
30
②腹壁缺损直径大于5cm而小于10cm的 经解剖分离后腹膜缺损不明显者,方法同 ①;腹膜缺损明显者,腹膜和后鞘不能直 接关闭或勉强关闭张力很大,用可替代腹 膜的补片(防粘连补片)修补腹膜和后鞘, 前鞘关闭时如有张力可在前鞘关闭后在加 一层平片,缝合方法同前。
精选ppt课件
31
③腹壁缺损直径大于10cm的经解剖分离后 腹膜缺损多明显而不能关闭多需要防粘连 补片修补腹膜和后鞘。④对于在中线附近, 切口周围粘连较重,无法分离后鞘和腹膜 者,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可把腹膜、 前后鞘(中线)一层缝合后把软组织补片 置于腹直肌前鞘前,缝合固定方法同前, 但皮下游离范围要足够大,补片前置1~ 2根闭式多孔引流,否则皮下容易遗留死 腔影响伤口愈合。
精选ppt课件
34
③游离范围要足够大,间隙要准确,减 少出血,补片要足够大,超过切口的 边沿至少5cm达到健康牢靠的组织, 对于多次复发疝范围要更大。
④根据切口疝的解剖类型及大小选择合 理的补片和修补方式。
精选ppt课件
35
⑤补片有张力而切口无张力:要让整个切 口的张力分布在补片和组织间,组织与 组织间的缝合是无张力的,有利于切口 的愈合,防止腹膜再裂开,肠管接触补 片引起肠粘连甚至肠瘘的发生。
精选ppt课件
6
切口疝修补的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情况要全面了解,伴发疾病要 首先治疗和控制,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 肿,便秘,前列腺增生肥大,糖尿病,肥胖, 低蛋白,营养不良,长期口服激素和阿司匹林 的患者。因此术前准备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积极治疗伴发疾病,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 ②控制体重;③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④停 服阿司匹林至少3天;⑤术前肺功能检查,疝 内容物回纳后的腹壁顺应性的锻炼。
精选ppt课件
4
切口疝发生的原因
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切口疝发生 的根本原因,而肥胖,切口感染或裂开, 手术后切口内血肿或浆液肿,关闭切口 的不良缝合技术(缝合材料和缝合技 术),可利用腹壁组织不充分,手术后 腹胀,肝硬化中度腹水,营养不良,肺 部并发症等均可诱发切口疝的形成。
精选ppt课件
5
切口的类型对切口疝的发生也 有影响,不同部位的腹壁切口其 切口疝的好发顺序:旁正中切口 >下腹正中切口>上腹正中切口> 横切口,而肝硬化、慢性咳嗽、 肥胖和疝的宽度> 4 cm被列为疝 手术后复发的四大危险因素。
28
根据腹壁缺损的范围和切 口疝局部的解剖特点选择不同 的修补方式。
精选ppt课件
29
具体如下:①腹壁缺损直径小于5cm的经 解剖分离后腹膜缺损多不明显,腹膜和后 鞘关闭后把平片(软组织补片)置于腹直 肌后鞘前,用2-0的普理灵线在补片的 边缘和切口的周边约2cm处分别固定一圈, 使腹膜及后鞘的切口无张力,补片与组织 间有张力,补片前放置1~2根闭式多孔 引流经低位另戳孔出,前鞘、皮下和皮肤 分别关闭。
- 4万—22万切口疝患者 大约25万—30万例腹壁疝手术。
- 其中:12万—13万例为切口疝手术(11.5万例用网片修补)
- 10万例未能得到修补 - 15+万例是脐疝手术 - 6.5万用网片修补
精选ppt课件
3
美国腹股沟疝80万例,切口疝10万例; 德国腹股沟疝23万例,切口疝5万例; 澳大利亚腹股沟疝8万例,切口疝2万例; 中国腹股沟疝200万例以上,切口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