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下)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下)考试复习资料

1. 解释生化需氧量BOD 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2. 解释化学需氧量COD 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

√3. 解释污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4. 绘图说明有机物耗氧曲线5.绘图说明河流的复氧曲线6. 解释自由沉降当悬浮物质浓度不高时,在沉淀的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底过程。

7. 解释成层沉降又称区域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大于500mg/L时,在沉淀过程中,相邻颗粒之间相互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并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与澄清水之间形成清晰的液——固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

√8. 解释沉淀池表面负荷的意义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

√9. 写出沉淀池表面负荷q0的计算公式 q=Q/A√10.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平流沉砂池主要缺点是沉砂池中夹杂有15%的有机物,使沉砂的后续处理增加难度,故需配洗砂机,把排砂经清洗后,有机物含量低于10%,称为清洁砂,再外运,曝气沉砂池可克服这一缺点。

√11. 说明初次沉淀池有几种型式平流式沉淀池、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向心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12. 说明沉淀有几种沉淀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成层沉淀)、压缩13. 说明沉砂池的作用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14. 辐流沉淀池的进水和出水特点普通辐流式沉淀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中心传动排泥。

进水管设穿孔挡板,变速水流,中心流速最大,沉下的颗粒也是中心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小,出水用锯齿堰,堰前设挡板,拦截浮渣。

15. 解释向心辐流沉淀池的特点向心辐流式沉淀池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流入槽采用环形平底槽,等距设布水孔导流絮凝区的宽度与配水槽等宽,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可高于普通辐流式2倍,流水槽,可用锯齿堰出水。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水质工程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见的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滤工艺按过滤孔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和。

2、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是在冷却构筑物中以为冷却介质,由、和三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3、常用无机混凝剂有三大类:、和复合型高分子混凝剂。

4、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期)、、、。

5、污水生物脱氮的原理同化作用、氨化作用、、。

6、生物流化床按使载体流化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分为、和机械搅拌流化床。

7、厌氧消化器的物料不同,其限速步骤是不同的,溶解性底物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为,纤维素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是。

8、我国当前饮用水水质指标共106项,分四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9、水中杂质按其尺寸大小可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活性炭的制备分两步,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___。

11、控制消毒效果的CT值中C是_____________,T是接触时间。

12、.鼓风曝气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机械曝气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

13、生物除磷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剩余污泥排放。

14、列举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异常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污泥处理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和调理。

二、选择题1、机械搅拌絮凝池沿水流前进方向一般设()挡搅拌机,转速(),用隔墙或穿孔花墙分隔,水从其中串联流过。

A.4~5;从小到大 B.1~2;从大到小C.3~4;从小到大 D.3~4;从大到小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水的浊度小于()NTU,色度小于()度。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水质工程学复习整理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水质工程学复习整理

1.了解水的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2.了解饮用水水源及其水质特征、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地下水〔水质好、含矿物质、含盐量和硬度高、铁锰一般含量较高〕、江河水〔悬浮物和胶态杂志较多、浊度大、含盐量和硬度较低、易受污染〕、湖泊及水库水〔流淌性小、贮存时间长、浊度较低、藻类多、底泥厚、含腐殖质、氮磷养分盐、其他易释放至水体的有机污染物、含盐量通常高于河水、有富养分化问题〕、海水〔含盐量高、各种盐类比例根本全都、氯化物含量最大、硫化物、碳酸盐、要淡化〕水质标准是用水对象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到达的指标和限值。

3.把握反响器的概念、种类及其特征,学会进展物料衡算。

概念:但凡能引起水处理效应的容器或设备,都称为反响器。

种类及其特征:CMB.CSTR.PF.CSTR 连用4.水中杂质的分类及相应去除方法。

按尺寸分,悬浮物、胶体、溶解物。

悬浮物和胶体,直径大雨0.1mm 泥沙:在水中自然沉降;较小的:混凝沉淀。

溶解物:有机物:生物与处理、活性炭、高级氧化、混凝沉淀;无机物:混凝沉淀、膜过滤、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软化。

5.表征水中有机物的水质指标及各自的含义,生疏各种常用的水质指标及其含义。

CODcr、CODmn、TOC、DOC、BDOC、UV254 不饱和双键或芳香族化合物的量、THM 三卤甲烷的含量臭、味、色度、浊度、ph 、碱度〔水中和强酸的力量〕、硬度〔表示水中钙、镁、铁、锰、铝等易形成难溶盐类的金属阳离子的量〕6.水中胶体的稳定性及其缘由。

亲水胶体与憎水胶体的稳定有何不同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状态的特性。

缘由:亲水和憎水胶体的共性〔1〕胶体的动力稳定性〔2〕胶体的带电稳定性〔3〕胶体的溶剂化作用稳定性不同:对于憎水胶体而言,通常带电稳定性和动力稳定性起主导作用,对于亲水胶体,水化作用稳定性〔溶剂化作用〕起主导作用,带电稳定性则处于次要地位。

7.DLVO 理论从胶粒之间相互作用能的角度说明胶粒相互作用理论。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资料

1.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这样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污水中即形成一种黄褐色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

这种絮凝体就是称为活性污泥。

2.污泥龄 -----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3.活性污泥组成:(1)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2)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物的残留物(3)由原污水夹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4)由污水夹入的无机物质4.MLSS和MLVSS ----------MLSS即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LSS=Ma+Me+Mi+Mii MLVSS即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的浓度。

MLVSS=Ma+Me+Mi5.污泥沉降比SV-------单位mg/L混合液,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它能够反映曝气池运行过程的活性污泥量,可用以控制、调节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还能通过它及时地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的发生。

6.污泥指数SVI------单位ml/g,物理意义是在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

SVI=SV/MLSS.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质含量高,缺乏活性;过高,说明污泥的沉降性不好,并且已有产生膨胀现象的可能。

7.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V1/V2=W1/W2=(100-p2)/(100-p1)=C2/C1,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8.厌氧消化的投配率-----投配率是每日投加新鲜污泥体积占消化池有效容积的百分数。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水旳良性社会循环?何谓水质性水资源短缺?答:水旳良性社会循环:从天然水体取水不会对水体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对都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后不会导致污染,实现水资源旳可持续运用。

水质性水资源短缺:丰水地区,由于水源水质受到污染而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

2.水处理中旳反应器有哪些类型?答:常见旳有间歇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恒流搅拌反应器等3.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提成几类?简述各类杂质重要来源、特点及一般清除措施?答: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提成:悬浮物、胶体杂质和溶解杂质。

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

但胶体颗粒尺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水中所存在旳胶体一般有粘土、某些细菌及病毒、腐殖质及蛋白质等。

有机高分子物质一般也属于胶体一类。

天然不中旳胶体一般带有负电荷,有时也具有少许正电荷旳金属氢氧化物胶体。

粒径不小于0.1mm旳泥砂清除较易,一般在水中很快下沉。

而粒径较小旳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须投加混凝剂方可清除。

溶解杂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

它们与水所构成旳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

但有旳无机溶解物可使水产生色、臭、味。

无机溶解杂质重要旳某些工业用水旳清除对象,但有毒、有害无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旳清除对象。

有机溶解物重要来源于水源污染,也有天然存在。

4、为何斜板、斜管沉淀池旳水力条件比平流式沉淀池好?答:由于斜板(管)旳水力R很小,则Re小,Fr大,水力条件好。

5、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关系怎样?两者涵义有何区别?答: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在数值上相等,但含义不一样。

沉淀池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旳产水量,而截留沉速指沉淀池中能被所有清除旳所有颗粒中最小颗粒旳沉速。

6、斜管沉淀池旳理论根据是什么?为何斜管倾角一般采用60°?答:斜管沉淀池旳理论根据是采用斜管沉淀池既可以增长沉淀面积,又可以运用斜管处理排泥问题。

斜管倾角愈小,则沉淀面积愈大,沉淀效率愈高,但对排泥不利,实践证明,倾角为60°最佳。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5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1、下列属于微生物学指标的是()。

A、细菌总数B、细菌种类C、游离生物D、水PH值参考答案:A2、湿投凝聚剂时,溶解次数应根据凝聚剂用量和配制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每日不宜超过()次。

A.5 B.3 C.6 D.8参考答案:B3、选择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比较确定。

A.同级别水厂B.工程造价C.技术经济D.施工难度参考答案:C4、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根据原水水质、水温等,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宜为()。

A.1.5~2.0h B.1.0~1.5h C.1.0~2.0h D.1.0~3.0h参考答案:C5、滤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性能,并不得含有有害成分,一般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

A.抗蚀B.耐高温C.高硬度D.耐磨参考答案:A6、凡能提高或改善混凝剂作用效果的化学药剂可称为()。

A、助凝剂B、混凝剂C、溶剂D、絮凝剂参考答案:A7、使固-液混合物通过多孔材料(过滤介质),从而截留固体并使液体(滤液)通过的过程是()。

A、浮选B、沉淀C、过滤D、澄清参考答案:C8、水和氯应充分混合。

其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A.40min B.60min C.30min D.20min参考答案:B9、取水构筑物进水自流管或虹吸管的数量不得少于()条。

当一条管道停止工作时,其余管道的通过流量应满足事故用水要求。

A.4 B.2 C.3 D.5参考答案:B10、水厂平面布置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是()。

A、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面积的40%,清水池池顶宜铺设草皮B、水厂内应采用水洗厕所,厕所和化粪池的位置应与净水构筑物保持大于10m的距离C、城镇水厂或设在工厂区外的工业企业自备水厂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10mD、水厂的防洪标准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参考答案:B11、滤池由开始进入有效过滤期到出水浊度达到泄漏值,称为()。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进行设计。

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 )年。

A.5~10;10~20B.5~10;15~20C.5~10;10~15D.10~20;20~302.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

(1)综合生活用水(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3)消防用水(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公共建筑用水A.全部B.(1)、(2)、(4)C.(1)、(2)、(3)、(4)、(5)D.(1)、(2)、(3)、(4)、(5)、(6)3.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天用量计算。

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A.5~10B.7~15C.15~30D.10~204.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 )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B.对称C.慢速D.平均5.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 )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

A.0.2~0.3B.0.5~0.6C.0.6~0.8D.0.8~1.06.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B.1.2C.1.5D.0.87.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

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

A.1.0%~1.5%B.1.5%~2.0%C.0.20%~0.28%D.0.6%~0.8%8.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

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氧化法。

A.接触B.曝气C.自然D.药剂9.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 )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1。

水质工程学题库及复习资料给水部分

水质工程学题库及复习资料给水部分

水质工程学题库及复习资料给水部分水质工程学(一)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2、反应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都有一个发生化学反应的生产核心部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称为反应器。

3、活塞流反应器和恒流搅拌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也称管式反应器,流体是以队列形式通过反应器,液体元素在流动的方向上绝无混合想象,每一流体元素停留时间都是相等的,各点上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度有确定值。

恒流搅拌反应器:也称连续搅拌罐反应器,物料不断进出,连续流动。

反应器内各点浓度完全均匀,反应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有返混作用。

4、胶体稳定性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分为1、动力学稳定性2、聚集稳定性。

5、凝聚和絮凝凝聚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絮凝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的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

6、四个混凝作用机理1、压缩双电层作用机理2、吸附—电性中和作用机理3、吸附架桥作用机理4、沉淀物的网捕、卷扫作用机理7、胶体保护当胶粒表面被高分子物质全部覆盖后,量胶粒接近时,由于“胶粒-胶粒”之间所吸附的高分子受到压缩变形而具有排斥势能,或者由于带电高分子的相互排斥,使胶粒不能凝聚。

8、异向絮凝和同向絮凝异向絮凝:指脱稳胶体由于布朗运动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同向絮凝:指借助于水力或机械搅拌使胶体颗粒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1 / 159、自由沉淀和拥挤沉淀颗粒在沉降过程中不受颗粒彼此间影响的沉淀,称为自由沉淀。

颗粒在沉淀过程中相互干扰,使悬浮颗粒以接近或相同的沉速拥挤下沉,呈界面式沉降,出现清、浑水层间的明显界面(浑液面)的沉淀,称为拥挤沉淀。

10、截留沉速和表面负荷截留沉速u0指能够全部被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

表面负荷q是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其中11、接触絮凝在池内形成一个絮体浓度足够高的区域,使投药后的原水与具有很高体积浓度的粗粒絮体接触,可以大大提高原水中细粒悬浮物的絮凝速率,这种方式称为接触絮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
第三章
1.絮凝机理
2.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1)水力条件的影响(P61)
水力条件包括:水力强度,作用时间混凝过程:快速混合,絮凝反应
水的混合条件:1快速混合:短历时,强度大;2絮凝反应阶段:随水流速度的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
(2)PH 温度
第四章
1.根据司笃克斯克斯公式解释沉降方向、速度:据司笃克斯(STOKES)在1851年的研究结果指出,球体微粒在静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微粒的半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的粘滞系数成反比
2.平流沉淀池(P95)
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设:①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沉速始终不变。

②水沿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

③颗粒沉到底就被认为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

④在沉淀池的进口区域,水流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上。

3.概念
截留速度:恰好能让杂质颗粒在池中沉淀下来的颗粒的沉速(P96)
水中造粒:利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过程中,由体系外部供给一定能量,在某些条件下生成的密实的颗粒状絮凝体(P115)
第五章
1.滤料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P129):①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③具有用户要求的颗粒尺寸和粒度组成④外形接近于球状,表面粗糙而有棱角⑤能就地取材,廉价。

2.图5-10 快滤池的最优工作条件(P137)主要考图的含义及其如何影响滤速,水质周期和滤层的关系
3.幅流沉淀池用于污水处理的二沉池或者污水浓缩,适用于悬浮物浓度高,沉淀池量大的水处理。

4.滤层的反冲洗
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的优缺点,区别(P161)
第六章
1.吸附(P179)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不同:物理吸附①易在较低温度下进行②物理吸附可逆③没有选择性④物理吸附可形成单分子吸附层或多分子吸附层;化学吸附①作用力是化学键,其吸附热较高②不可逆③具有一定选择性④只能形成单分子吸附层
第七章
1.氯消毒和折点加氯法的概念、过程(P211)
图7-5 曲线中各段所表示的意思
2.臭氧-生物活性炭(P221)优势:消毒能力强,缺陷:作用及生产不方便,生产臭氧耗能
高及运行成本高,不能持续消毒
3.消毒副产物和消毒副产物的前期产物(P212)
第十三章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曝气池: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反应场所;
2.二沉池:a)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b)浓缩污泥;c)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
泥浓度。

3.污泥回流系统:a)确保曝气池内生物量的稳定性,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吧)改变
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4.剩余污泥排放系统:a)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b)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

5.曝气系统:a)提供足够的溶解氧;b)起混合搅拌作用。

2.活性污泥法的设计与运行参数(P377)
BOD污泥负荷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有机物量。

BOD容积负荷率: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有机物量
污泥龄:指在曝气池内,微生物从其生成到排出的平均停留时间
推流式完全混合法的特点:(1)有浓度梯度(2)出水水质好(3)不易发生污泥膨胀(4)水流速度不会纵向混合,断面之间不会混合
2.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P394)
特点:F/M负荷非常低;处理水稳定性高;污泥量小;处理水质好;对原污水水质、水量变化有较强适应性
3.高负荷活性污泥法(P394)
特点:F/M负荷高,曝气时间短,处理效果差,适用于处理对处理水水质要求不高的污水5.污泥上浮:缺氧状态,污泥反硝化,产生气体促使污泥上浮
异常生物相:工艺控制不当货入水水质水量突变,会造成生物相异常。

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指污泥结构极度松散,体积增大、上浮,难于沉降分离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有非丝状菌性膨胀和丝状菌性膨胀两种,前者系因黏性物质大量积累而引起,后者系丝状菌异常增长而引起。

6.脱氮除磷原理
⑴总凯氏氮(TKN):氨氮和有机氮之和,
⑵氮的吹脱处理优点:经济且操作简便,效果稳定;缺点:逸出的氨氮会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使用石灰调节PH会生产水垢,并且气温低时处理效果不高
⑶同化作用:一部分氮(氨氮或者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分
异化作用:有机氮化物在氨化菌作用下,分解、转化为氨氮
硝化作用:氨氮首先由亚硝化单胞菌氧化为亚硝酸氮,继而再由硝化杆菌氧化成硝酸氮。

反硝化作用:缺氧条件下,将亚硝酸氮和硝酸氮还原成气态氮
⑷A/O工艺
图13-36(P423)
工艺特点:设内循环,回流中含有NO3-N,无需建曝气池,不加碳源外加碱度,要增加回流比
优点:构筑物少,节省曝气量,运行成本低;缺点:脱氮效果比传统工艺低,引起污泥上浮,未严格区分生物相。

影响因素与主要工艺参数:水力停留时间硝化:反硝化=3:1
循环比 200%-300%
污泥龄 30d
⑸A-A-O工艺
图13-40(P429)
缺点:回流污泥中有硝酸根回到厌氧池内而使厌氧池内存在氧气,破坏条件;好氧池中硝化细菌所需多,聚磷菌所需少,设备不能同时兼顾脱氮除磷;含磷污泥随污泥回流进入厌氧反应器,破坏反应条件;污泥龄的选择具有矛盾性
(6)三段式:第一阶段为反硝化滤池,在缺氧环境中利用进水的BOD对淹没曝气生物滤池回流过来的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脱氮;第二阶段为消化阶段是在好氧环境中利用压缩空气中的氧气对反硝化滤池出水中的BPD和氨氮进行氧化去除。

第三阶段为反硝化阶段,去除悬浮固体和硝态氮,保证出水达标。

十四章
1.选择生物膜载体的基本原则
(1)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抵抗强烈的水流剪切力(2)优良的稳定性,包括生物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热力学稳定性(3)亲疏水性急良好的表面带电特性(4)无毒性或抑制性(5)良好的物理状态(6)就地取材、价格合理
2.生物膜法中对滤料的要求:比表面积大,质量轻
3.负荷:包括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
水力负荷:单位面积的滤池或单位体积滤料每日的处理的废水量
有机负荷:单位时间供给单位体积滤料的有机物量
滤池本身负荷低时,提高负荷,出水水质几乎不变,生物膜更新快,滤池易堵塞
高负荷:提高有机负荷,出水水质变差,膜更新速度不大
4.影响滤池的因素:滤池高度、负荷(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回流、供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