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3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含解析)
政治常识练习

政治常识练习(一)(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考点难点】1.矛盾范畴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即矛盾是事物统一体内部的对立因素之间的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转化靠斗争实现。
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和范围。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辩证认识的实质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矛盾。
(2)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既要重视斗争,也要善于调和和妥协。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国两制"方针,党的十七大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以及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理念,正是对立统一学说的运用和体现。
练习题: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B.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个范畴的中心线索C.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2.下列哪些现象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A.一团和气,与世无争B.敌我双方军队展开激战C.敌中有我,我中有敌D.团结互助的进步集体3.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3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含解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虽然不断升级的电脑病毒和无空不入的不良手机短信使人们防不胜防,但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技术升级和普及,还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可以说明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②矛盾双方的统一是主要的,对立是次要的③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对立是相对的④矛盾双方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对立,②③没有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
题中对互联网的看法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故选D。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区别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作用①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为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吸收有利因素发展自己,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①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
具体表现为:要么双方在斗争中共同发展,从而促进事物发展;要么一方战胜另一方,推动事物发展②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一事物转化为它事物联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方法论①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单元1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点 矛盾的同 性和斗争性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对立性和统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 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 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 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古村 落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既对立 又统一,两者存在经济社会建设 与特色文化传承的互补性等内在 同一性,对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合 理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社 会建设。③但在资金使用、古村 落内的建房等方面,也存在着古 村落保护与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 活条件等矛盾,只有有效解决两 者的矛盾,才能做到既保护古村 落,又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在当前加快推进城镇化 进程中,必须把古村落保护和经 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这一观 点是正确的。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1.考点精讲 ➢ 2.命题探究 ➢ 3.视野拓展
➢1.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一、矛统一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
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 种基本属性。
解析: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考查 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在明确 教材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围绕 机器人和人的关系,用矛盾即 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矛 盾答的案斗:争性①等斗知争识性分和析同说一明性机是矛 器盾人的和两人个的基关本系属即性可。。②矛盾的斗 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 互斗争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 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 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致使一 些人失业。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 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 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 机器人。
考点精讲
4.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2018年美国发动贸易战对我国某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但该企业认为“危中有机”,通过改变营销策略、调整海外布局等方式使企业效益不降反升,推动了企业长远发展。
这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共同决定事物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并寓于斗争性之中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排斥2.“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一名言出自《礼记·中庸》,其哲学寓意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④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也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必须加强前瞻预防。
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④主次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下列名句与下图漫画蕴含哲理最接近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5.人们在吃了大鱼大肉之后发现这样的饮食方式有损健康,因此,人们又开始喜欢上了粗粮,远离了细粮。
虽然粗粮确实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有益于健康,但是人们如果过量食用,也会损害健康。
这说明(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有条件的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矛盾双方存在着斗争性和同一性④真理超出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就会变成谬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你害怕它、回避它,它就水远是你的硬伤;只有正视它、克服它,它才会成为你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当把全部力量用于改善自我而不是掩盖不足时,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由材料我们可以悟出的哲学道理有(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②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③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④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它们走到了一起。
高中政治哲学矛盾试题

高中政治哲学矛盾试题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哲学矛盾试题,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哲学矛盾试题:选择题1、哲学上所讲的"斗争"与政治上所讲的"阶级斗争"之间的内在联系是( )A、它们都是具有不同特点的具体矛盾斗争的表现B、它们都具有特殊性C、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前者是包括后者在内的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D、两种斗争都是矛盾双方对立的具体表现2、"自相矛盾"典故中的矛盾是 ( )A、逻辑矛盾B、生活中的矛盾C、人为制造的矛盾D、哲学意义上的矛盾3、石墨变成金刚石是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发生的,汞变成金是用中子轰击汞原子,打掉一个质子和电子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些科学实验说明了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D、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有条件的4、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的梦想,这些构想主要违背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D、事物的矛盾是相互转化的5、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 )A、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内部D、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6、所谓两分法是指 ( )A、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B、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分析一切C、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D、既要看到优点又看到缺点,既看到成绩又看到问题7、《经济日报》发表的有关文章指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实行双气化的大城市中的生活垃圾里,与人们吃喝有关的厨房有机垃圾占50%左右,其余50%中,18.2%以上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其中纸张占5.3%,棉纺织物占6.8%,草木树叶占6.1%,这些物质扔掉是害,利用起来是个宝。
高三一轮复习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要求: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二者的联系: (1)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 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争论而发展;中美相互斗争 而发展;运动员相互竞争而进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 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 和发展。 (上坡路下坡路都是同一条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 不和) 要求: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矛盾 的对立统一中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坚持 发展的观点。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对 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接受挫折和挑战。 4、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 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 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求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坚持适度的 原则。 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对立统一, 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 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致使一些人失业。 (3)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 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 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机器人。 (4)矛盾的基本属性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 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看到机器人的产生对人的排斥, 另一方面机器人的产生又依赖于人,对人的素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三年高考】2016-2018年政治试题类编:专题15-矛盾观(含答案)

专题十五唯物辩证法—矛盾观2018年高考题1(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2)2018年4月,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2(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21)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等,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以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分析法等相关知识。
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等,这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①②正确;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③说法错误;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2018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23)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D4(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9)下列选项与图4漫画《盲目加工》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图4A.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B.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C.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D.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新高考政治小题必练18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

考纲要求:1.正确认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2.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3.掌握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4.掌握辩证否定观5.把握创新的社会作用1.(2020·江苏卷)灯泡的发明曾被认为是骗局、外科消毒法曾被人们拒绝、疫苗刚出现时曾受到抵制……今天,它们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还在不断更新。
材料说明()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答案】D【解析】本题强调事物发展的前途与道路,没有涉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排除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B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
本题考查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没有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排除C。
灯泡的发明曾被认为是骗局、外科消毒法曾被人们拒绝、疫苗刚出现时曾受到抵制,这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它们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还在不断更新,这说明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故本题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2020·山东卷)习近平强调,城市发展和治理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规模的拓展过程中,只有实现人口与环境、生产与生活、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鱼与熊掌”兼得,才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
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联系的客观性和无条件性要求人们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B.“鱼与熊掌”兼得是基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推动事物发展C.建设宜居城市需要人们通过实践搭建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D.宜居城市建设要坚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答案】B【解析】B: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一方面,二者有对立的一面;另一方面,如果在城市发展和治理中统筹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是能实现鱼与熊掌兼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虽然不断升级的电脑病毒和无空不入的不良手机短信使人们防不胜防,但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技术升级和普及,还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可以说明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矛盾双方的统一是主要的,对立是次要的
③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对立是相对的
④矛盾双方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误区1】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分析: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误区2】一分为二就是我们在分析事物时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
分析: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不能把矛盾双方简单地理解为好与不好、优点和缺点。
【误区3】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分析: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矛盾双方不可能斗争。
【误区4】矛盾就是问题,就是困难,因此矛盾越少越好;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矛盾越多越好
分析:矛盾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说矛盾越少越好,也不能说矛盾越多越好,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
1.智慧家居的物联系统“住进”青瓦白墙的江南民居,智慧道路上的无人车和桨声灯影中的摇橹船“并行”——古老的江南水乡乌镇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
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个江南水乡演绎和投射了无数“变”与“常”的碰撞与交融。
对“变”与“常”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变”具有绝对性,是无条件的,“常”是永恒的
②“变”与“常”作为矛盾双方,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③“变”寓于“常”之中,并且通过“常”体现出来
④“变”与“常”为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大胆作为”。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哲学依据是
①改革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改革创新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改革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误的对立统一推动着改革创新的发展
④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是人们不可避免且无能为力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有人指出: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如果不各美其美,就只能任人宰割,不美人之美世界就争端不断,只有美美与共,才能走向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
从矛盾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要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
③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要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
④创造多种条件促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