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
新四军的前身及其组成与发展经过概况汇总

新四军的前身及其组成与发展经过概况第一、新四军前身——内战时期:第一次大革命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这支和共产党血肉相关的、大部分团营连干部是共产党员、并且全部政治工作是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部队,参加了北伐,卓著勋绩,功高威远。
大革命失败后,整个资产阶级叛变了革命,投降了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独立的来领导这个革命,由叶挺、周恩来、贺龙等同志组织举行了南昌暴动——大革命退兵的一战,继续保持中国反帝传统。
从此,由国共合作进到共产党单独领导,继续深入这个革命到农村中去,进行深入的土地革命,并创建工农武装。
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暴动失败以后,带一千多农民到井岗山与朱德同志会合.组织红军第四军,并建立根据地,高举红旗,开展游击战争.这是大革命以后的第一时代的游击战争(从一九二七年南昌暴动开始,到一九三O年彭德怀同志进攻长沙为止:嗣后即转为大规模的工农红军和苏维埃运动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国内战争).一九三四年苏维埃运动和土地革命受着损失以后,红军主力部队举行万里长征,留在以江西为中心的各个游击区域单独奋斗,坚持阵地。
从一九三四年到抗战爆发二年零八个月,算三年,这就是新四军产生的最近的历史(主力部队九万八千人开始长征。
留下的主力师——二十四师三个团,每一连有一架机关枪。
每一个团有重机枪迫击炮,计留在福建、江西、广东交界地方的武装游击队有三千多枝枪,以江西为中心)。
当时在江西组织了中央分局来主持。
长征军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日离开,国民党于是年二月以大兵围剿,图彻底肃清中央苏区。
红二十四师主力被包围,游击队被歼灭,于是退出苏区,转到南岭山脉,重新组织游击战争。
当时方志敏负责赣东北游击区,黄道负责闽北区域,粟裕负责浙江区域,闽东由叶飞负责,闽西游击区域山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负责,湘赣由谭云宝负责,湘鄂赣由傅秋涛,钟期光、张藩负责,赣南由陈毅、项英负责。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可是顽固派认为这个合作,只能是和西北朱毛率领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真正红军合作,而拒绝和南方游击队合作,并且进攻更加厉害;从一九三七年春天三月至五月,是清剿最严重的时候。
新四军军部

“我的中国梦”——陈集中学学生在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侧记
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是阜宁县著名的红色文化景点之一,是陈集中学的德育基地。
2013年11月15日上午,陈集中学高一年级师生来到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到了新四军军部旧址,副校长陈兵给同学们讲解了这次活动的主题、意义、要求。
同学们走进馆内,看着图片、实物,倾听讲解员讲解新四军当年在盐阜地区、陈集地区战斗生活的故事。
集体参观结束后,在团委书记张楠的组织下,举行了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朗诵比赛,还举行了发扬传统、树立理想宣誓仪式。
陈集中学充分利用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经常带领宣誓到军部旧址进行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张根生王明)
∙
陈集中学充分利用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经常带领宣誓到军部旧址进行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
果。
(张根生王明)
∙
∙
∙。
新四军

一、烽烟滚滚举大旗1937年春夏之交,华北地区的紧张局势愈演愈烈。
从4月下旬起,日本在中国的驻军开始在平津近郊举行战斗演习。
进入6月,演习更为频繁。
尤其是驻丰台的日军河边旅第1团,竟以攻夺卢沟桥、宛平城为目标,不分昼夜地进行演习。
当时,北平已处于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西南方向的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驻守此地的中国军队是第29军。
7月7日夜,日军驻丰台的第1团,又在卢沟桥东北龙王庙附近举行军事演习。
10时左右,突然听到日军演习位置响起一阵阵激烈的枪声,少顷,几名丧心病狂的日军来到城下,声称丢失一名士兵,要求进城搜查,遭到守军的拒绝。
日军第八连连长清水节郎一面派兵包围宛平城,一面派人去丰台请求援兵。
20分钟后,因解手而离队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清水并不报告。
8日凌晨,营长一木清直率领援兵赶到现场,并指挥部队占领了宛平城外的沙岗。
5时半左右,日军团长明知失踪士兵已归队,却下令向宛平城发动攻击。
守军奋起反击。
炮火连天,枪声不绝,弹片横飞,战斗非常激烈,双方激战约1小时,互有伤亡。
下午5时,牟田口发出通谍,限中国守军于当天下午8时前撤至永定河西岸。
刚到下午6时,疯狂的日军即炮轰宛平城发动攻击,城内军民死伤甚众。
9日凌晨,我军突击队夜袭铁路桥,全歼了日军一个连,收复了永定河东岸阵地。
几小时后,中日双方代表达成口头停战协议。
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次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表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生路!”9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要求全国总动员,并代表全体红军将士请缨杀敌。
共产党积极抗日的主张,搏得全国同胞的赞许,蒋介石迫于压力,在万般无奈之下,终于接受了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
8月22日,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蒋介石公开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和国共两党合作的谈话。
新四军与新中国

铁军·“茅家岭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TIEJUN ·“MAOJIALINGBEI ”新四军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既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历史贡献,同样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和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四军部队作为人民解放军的根脉和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延续、在发展,新四军将帅们一直在新中国的各条战线上奋斗和奉献,新四军在战斗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铁军精神一直在激励人们勇往直前!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转折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中国战场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我们谈新四军对新中国的贡献,要从抗战说起。
新四军为抗战而成立,在抗战中坚强,在抗战中发展。
新四军1937年10月12日正式诞生,1947年1月取消番号,走过了10年的战斗岁月,先后对日伪军作战2.46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9.37万余人,俘敌12.42万余,另有5.4万余日伪军官兵向新四军投诚反正;为了自卫,还进行“反顽”作战3200余次,毙、伤、俘顽军官兵14.3万余人。
新四军抗战期间自身伤亡8.2万人。
新四军组建时只有1万人,而到抗战胜利时,主力部队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部队9.7万余人,民兵自卫部队96万余人。
历史的结论是,新四军是华中地区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华中人民的长城。
抗日战争是决定中华民族命运和民族复兴的生死存亡之战。
第一,抗日战争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实现了民族的空前团结。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封建官僚欺压百姓,科技落后,经济萧条。
民族心理遭到重创,民族情绪极度自卑,民族精神低沉涣散。
直到抗战时,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民族的脊梁,唤醒民众,全民抗战,结成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
民族精神的振奋,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开始。
八路军新四军所有部队及番号

八路军新四军所有部队及番号八路军: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总部特务团。
115师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 343旅 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 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王麓水、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一营营长刘德元、副营长胡炳云、二营营长曾国华、教导员袁子清、副营长陈祖林、参谋长杨承德、三营营长梁兴初;四连连长龙宗义、指导员陈德、五连连长曾贤生(后任谭端志)、指导员杨俊生、六连连长周志辉(后任王志华)、七连连长匡斌、八连连长龙书金(后升任副营长)、齐钉根;特务队队长夏德胜; 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 344旅 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 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赵凌波、田守尧、常玉清、参谋长兰国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副主任吴信泉、参谋长卢绍武;一连指导员:黄薇; 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1937年底组建)、参谋长胡继成(37年底组建); 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营长一营曾保堂、二营季光顺、三营黄寿发;教导员一营张文松、二营张襄国、三营李水清;副营长一营袁升平、二营肖思明、三营邱蔚;连长李湘 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 115师补充团团长彭雄、政委符竹庭(37年底组建); 115师骑兵营营长刘云彪、参谋长李钟奇;二连指导员蔡顺礼(不久任骑兵营教导员); 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委兼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参谋处长彭绍辉; 358旅 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 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政训处主任黄延卿; 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来古、政训处主任伍云甫;三营营长王祥发; 714团团长顿星云、政委彭德大(38年1月组建); 359旅 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政训处主任袁任远; 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刘理明; 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参谋长帅荣,政训处主任罗志敏(该团转隶留守兵团);新718团团长陈宗尧,政委刘子奇(38年1月组建); 719团团长贺庆积,政委陈文彬(38年1月组建);教导团团长彭绍辉(兼)、政委苏启胜; 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 385旅 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唐天际(该旅旅直转隶留守兵团); 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政训处主任丁先国;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该团转隶留守兵团); 386旅 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许世友、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 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 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教导团团长张贤约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
新四军

《新四军军部旧》 、皖南新四军旧部旧址导游词
致欢迎词:孔老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很荣幸能为各位嘉宾服务,我就是大家两日游的导游员,我的名字叫王平,大家叫我小王也可以,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的大巴,车牌号12345,劳烦大家一定要记住了,在我身后的就是我们劳苦功高的司机李*师傅,他是拥有多年的驾车经验的老司机,李师傅不仅人长的帅,开车技术也是一流,坐他的大家可以尽管放心。在接下来得几天就由我和司机师傅陪伴大家一起度过~
1998年5月,项英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项英同志生平图片展”正式展出,让广大观众了解项英同志革命的一生。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军部大会堂,大家跟我这边走,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也是现在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所在地。它原是云岭的“陈氏宗祠”,建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468年),位于云岭村田畈里,座西北朝 东南,背靠巍巍的云岭山,面临清清的叶子河。咸丰十年曾毁过一次,道光、光绪年间屡次重修,它原来占地十亩三分,后祠堂左边“敬修堂”毁坏,现存面积仍有 3220.8平方米,约合六亩。是泾县最大的两座祠堂之一。 这座祠堂由前、中、后三进组成,祠宽三十米,长七十五米,高十五米。每进从地面开始递升约五十厘米。大厅至后进递升的更高一些,造成单体建筑之间的起 伏变化,蕴含着步步高升,青云直上之意。宗祠大门为木栅栏。进入前进门厅,用木屏风分隔为两部分。屏风上开辟三个门,即中门大、右门、左门小。中门两边竖 立一对大理石鼓,中门门额上方悬挂堂“陈氏宗祠”斗字匾额。门厅两边为厢房,上有楼阁。门厅后有宽大四方天井,两边是回廊,建有廊房包厢,上有楼阁。天井 四周有十根大理石柱。中厅为堂式殿堂,梁柱粗大,宽伟轩昂。梁柱上刻有各种图案,有飞鸟走兽、花草虫鱼、双龙戏珠等栩栩如生。前庭和中庭的抖拱、梁柱、衬 坊布满了各种民间艺术的雕梁画栋,其图案题材,内容广泛,丰富多彩,有传说的中三星高照、八仙过海、麒麟送子、魁星点斗等祥瑞之物,中厅还有南宋的理学家 朱熹的手书“忠、孝、节、义”四个一米多高的木刻大字,分别镶嵌在两边的山墙体上,衬托得殿堂更加宏伟、壮观。 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迁至云岭,这里即作为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是军 部召开大型会议,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举行军民联欢和举办战利品陈列展览的主要场所。1939年春,周恩来曾在此给新四军指战员作过重要报告。陈氏宗祠的后 进新辟为《新四军在皖南》陈列展。该展2000年荣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奖。
新四军

新四军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193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南方各游击区“较大的红色部队,可与国民党的附近驻军或地方政府进行谈判,改变番号与编制以取得合法地位”的指示,陈毅、邓子恢等游击区的领导积极展开统一战线工作。“铁军”名将叶挺出面与蒋介石进行联络,协商红军改编等问题。10月12日,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宣布,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4军,军长为叶挺,副军长为项英,参谋长为张云逸,副参谋长为周子昆,政治部主任为袁国平,副主任为邓子恢,供给部长为宋裕和。为加强党的领导,中共中央还决定成立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书记兼军分会书记为项英,军分会副书记为陈毅。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江西南昌正式宣告成立。4月4日奉命着手改编部队,新四军共编为4个支队1个特务营。第1支队,司令员为陈毅,副司令员为博秋涛,参谋长为胡发坚,政治部主任为刘炎。分编为1、2两团,计2300余人。第2支队,司令员为张鼎丞,副司令员为粟裕,参谋长为罗忠毅,政治部主任为王集成。分编为3、4两团,计1800余人。第3支队,司令员为张云逸(兼),副司令员为谭震林,参谋长为赵凌波,政治部主任为胡荣,分编为5、6两团,计2100余人。第4支队,司令员为高敬亭,参谋长为林维先,政治部主任为肖望东,分编为7、8、9团和手枪团。军部特务营,由湖南、闽中等地游击队编成。全军共1.03万余人,6200多支枪。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坚持武装斗争,不屈不挠,队伍不断扩大,先后建立了以罗炳辉为司令员的第5支队,以彭雪峰为司令员的第6支队,以李先念为司令员的豫鄂挺进纵队,以及许多游击支队,创建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了苏南、皖中、皖东、皖东北,豫皖苏、鄂中等游击根据地,为开辟苏北,继续发展华中打下基础。为适应斗争需要,1940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任命叶挺、陈毅为正副总指挥。在叶挺抵苏北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刘少奇为政委,总指挥部指挥的部队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北指挥部;豫鄂挺进纵队;八路军第4纵 队;第5纵队。此时,新四军军部下辖第1支队:第1团、新1团;第2支队:第3团、新3团;第3支队:第5团、挺进团;江南指挥部:第1、2、3纵队。到1941年初,基本上完成了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项英、袁国平等领导同志牺牲,部队受到严重损失。1941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了重建新四军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1月23日,新四军将领发布通电,宣誓就职。l月28日,新的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2月28日,新四军总部颁令,将全军扩大整编为7个正规师1个独立旅,连同抗大第5分校,全军共9万余人。整编后的新四军,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抗击敌伪的进攻,加强了根据地的建设。1941年3月27日,中央决定组织新四军分会,由刘少奇、陈毅、邓子恢、赖传珠、饶漱石五人组成,以刘少奇为书记。7月11日,中央军委任命饶漱石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原主任邓子恢调任为第四师政治委员。1942年 1月 3日,中央决定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七大,新四军政委一职由饶漱石代理。11月1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任命谭震林为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4日,奉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实行精兵简政。精减后的新四军下辖:l师兼苏中军区;2师兼淮南军区;3师兼苏北军区;4师兼淮北军区;7师。新四军坚持了华中抗战阵地,全面深入地进行根据地建设。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代军长为陈毅,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为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为赖传珠,下辖苏浙军区、苏中军区、2师兼淮南军区、3师兼苏北军区、4师兼淮北军区、7师兼皖江军区。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抗战中,华中我军在30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封锁、围攻下,抗击着敌伪强大兵力。对敌作战近两万次,毙伤俘敌31.7万余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五省的敌后根据地,我主力和地方部队发展到31万余人,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四军

新四军研究期末作业:浅析新四军与八路军组建的异同姓名:学号: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上,新四军和八路军是中产党的两支主要武装队伍,“新四军”与“八路军”这两个名词耳熟能详,但具体的异同却不为人所熟知。
本文将从队伍的组建这个角度来分析两支武装力量,比较新四军与八路军组建的异同。
本文主要以新四军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在比较中,将新四军放在首位。
关键词:新四军、八路军、组建。
一、简述新四军与八路军的组建新四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军队。
“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正规军纷纷调往战区,对南方游击区的‘清剿’已力不从心。
‘剿’灭南方红军游击队的目标未能实现,又没有力量继续‘清剿’下去,蒋介石实施改‘剿’为‘抚’的方针……蒋介石企图通过叶挺,把南方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调离南方游击区,编为一个军开赴前线,既可为他所用,又可使‘后方安定’。
”① 1937年10月6日,蒋介石电令江西省主席熊式辉:“鄂豫皖边区高敬亭部,湘鄂赣边傅秋涛部,湘粤赣边项英部,浙闽边刘英部,闽西张鼎丞部,统交新编第四军军军长叶挺编遣调用。
”②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变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命令,并将10月12日这天作为新四军的建军节。
八路军:中共中央与国民党经过多次谈判,蒋介石为了调遣红军北上抗日前线作战,蒋介石于8月19日基本上同意了中共提出的关于红军改编的原则。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25日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
红军总政治部改为第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
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〇、①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军事科学出版社,第5页,2001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
辖4个游击支队,10个团,1个特务营,共10329人。
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主任刘炎
第一团团长傅秋涛
第二团团长张正坤
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主任钟国楚
第三团团长黄火星
第四团团长卢胜
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主任胡荣
第五团团长饶守坤
第六团团长叶飞
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萧望东
第七团团长杨克志
第八团团长周骏鸣
第九团团长顾士多
手枪团团长詹化雨
教导队教育长冯达飞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整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
1941年1月下旬,新四军新军部成立。
2月,将原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为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兼),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未到职)。
(见照片:1942年,陈毅代军长与二师、四师部分干部合影。
左起张树才、刘顺元、方毅、张爱萍、张云逸、宋文、陈毅、
罗炳辉、杨梅生、龙潜、周骏鸣)原第四、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依次改编为第四、第五、第六旅,另辖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
整编后,即活动于东起运河、西至淮南铁路、瓦埠湖、北临淮河、南濒长江的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1年4月至1943年,先后粉碎日伪军多次“清剿”,共歼灭日伪军1100余人,收复了定远县大桥。
1944年春转入攻势作战,直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被分别编入山东和华中野战军。
新四军第三师
新四军第三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
1941年2月以八路军第五纵队为基础编成。
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
下辖第七旅,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第八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第九旅(1941年9月与第四师第十旅对换建制),旅长张爱萍,政治委员韦国清;盐阜军分区(1941年6月组成),司令员洪学智;淮海军区(1941年3月组成),司令员罩健,政治委员金明;皖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今员常玉清。
第七、第八旅活动于苏北淮海、盐阜区,第九旅到皖东北。
1942年11月成立苏北军区(亦称盐淮军区),第三师师部兼军区机关。
1944年9月,第七旅奉命西进淮北,归四师指
挥。
1945年4月,以淮海第二、三支队组成独立旅,南下皖江归七师指挥。
同年9月,第七旅和独立旅归还三师建制。
1945年8月,为保证丰力部队大规模机动,第三师师部免兼苏北军区,第八旅和第十旅分别免兼盐阜和淮海军区。
1945年10月,第三师所属部队共3.7万余人,分作两个梯队开赴东北。
第7师在抗日战争中,共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
到大反攻前,主力部队发展到2万余人,组建地方武装7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