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教案

合集下载

护理学基础教案

护理学基础教案

护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如测量体温、血压等。

二、教学内容1.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护理学的定义及作用(2)护理学的发展历程2.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3)预防医学与治疗医学(4)综合性护理管理模式3.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2)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3)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基本护理技能及操作要点(1)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指标(2)协助饮食、排泄、活动等生活自理能力(3)协助护理医学操作,如静脉输液、口服药物等三、教学重点难点1.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了解和掌握。

2.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掌握。

3.基本护理技能及操作要点的掌握,如测量体温、血压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护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模拟演练法: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及操作要点。

五、教学评价标准1.能够正确地说明护理学的定义及作用。

2.能够清楚地描述护理学的发展历程。

3.能够正确地说明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并且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性。

4.能够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5.能够正确地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指标,并且掌握协助饮食、排泄、活动等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护理学的定义及作用护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科学,它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妇女医药”的专业人员。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护理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为护理学专业学生提供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护理理论、实践和技术,并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 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 掌握基本的护理实践技能,如体温测量、心率测量等;3. 理解护理学在不同临床环境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护理伦理和职业素养;5.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护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护理学的定义、范畴和核心理论,如护理过程、护理模式等。

2. 基本护理技能:包括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床位护理等基本的护理技能和操作。

3. 护理实践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护理学在不同病例中的应用和实践。

4. 护理伦理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伦理意识和职业操守。

5. 沟通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与病人、家属以及其他医疗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讲义,向学生传授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技能实训:通过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

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护理实践中。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实实践:安排学生到临床实岗位进行实践,加强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研究情况的监测和考核,评价方法包括: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考核:通过模拟实训和实考核,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报告和病例分析:要求学生撰写相关报告和病例分析,展示对护理学理论应用的理解和能力。

4. 考试评估: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以上为《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的内容提纲,具体教学细节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护理学基础教案

护理学基础教案

护理学基础教案教案:护理学基础教学目标:1. 理解护理学基础的重要性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各个方面,包括患者观察、体温测量、心率测量等。

3. 培养学生的护理学基本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护理学基础概述- 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观- 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患者观察与评估- 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观察方法- 患者意识状态的评估- 患者视听觉功能的评估3. 体温测量- 体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体温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体温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处理4. 心率测量- 心率的定义和意义- 心率的测量方法和常见心律失常- 心率异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授护理学基础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和应用。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或模拟的患者案例,培养学生观察和评估患者的能力。

3.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临床实习中,让学生亲自操作体温计和心率仪器,掌握测量技巧。

4.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表现。

3. 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教学资源:1. 护理学基础教材。

2. 实验室设备和模拟患者案例。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医疗机构的护理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护理学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或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的重要性有了较好的认识,并掌握了相关的观察和测量技巧。

然而,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是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时间有限,希望能更多地与学生互动,提高实践能力。

护理学基础教案

护理学基础教案

护理学基础教案第一节:引言护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医疗保健领域中关于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病人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教案旨在介绍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护理学的内涵和专业要求。

第二节:教学目标在本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规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护理学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 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研究领域;4. 认识到护理学对病人护理的重要性。

第三节: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以下教学内容:1. 护理学的定义和作用:简要解释护理学的概念,并阐述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以及护理学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2.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详细介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病人隐私、病人安全和卫生等,以及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如个体化护理、综合性护理等。

3. 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概述护理学的发展历史和里程碑事件,展示护理学从传统角色到专业化的演变过程。

4. 护理学的研究领域:介绍护理学的相关研究领域,如护理伦理、护理技术和护理教育等。

阐述这些研究领域对提升护理学水平的重要性。

第四节:教学方法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理解,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座:通过详细而清晰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护理学的相关概念和原则。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研究领域。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意见。

3. 观察练习:安排学生进行护理实践的观察练习,以加深他们对护理学实践的理解和应用。

第五节: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本节课将进行以下评估:1. 书面测验:组织一次书面测验,以检验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六节: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本节课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 幻灯片:准备相关的幻灯片,以清晰地展示护理学的基础概念和内容。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第一章:护理学导论1.1 护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护理学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1.3 护理学的专业角色与职责1.4 护理学的教育与认证要求1.5 护理学在healthcare 领域的应用与重要性第二章: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2.1 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2 护理诊断的分类与形成过程2.3 护理诊断的prioritization 与collaboration 2.4 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的实际案例分析2.5 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的临床应用与挑战第三章:计划与护理干预3.1 护理计划的基本结构与要素3.2 护理干预的策略与方法3.3 护理干预的implementation 与evaluation 3.4 护理计划的修订与调整3.5 护理干预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四章:护理伦理与法律问题4.1 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决策方法4.2 护理伦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4.3 护理法律问题的类型与处理原则4.4 护理法律问题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4.5 护理伦理与法律问题的临床应用与挑战第五章:护理常用技术操作5.1 护理操作的基本原则与技巧5.2 护理操作的safety 与infection control 5.3 护理操作的documentation 与reporting 5.4 护理操作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5.5 护理操作的临床应用与挑战第六章:患者沟通与护理交流技巧6.1 沟通的基本原则与非语言沟通技巧6.2 有效沟通的障碍与解决策略6.3 护理交流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6.4 患者教育与健康指导的沟通技巧6.5 患者沟通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七章:护理患者心理与精神健康7.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与评估方法7.2 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策略7.3 精神健康疾病的护理管理与治疗7.4 心理与精神健康护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7.5 心理与精神健康护理的临床应用与挑战第八章:内科护理8.1 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与诊断8.2 内科疾病的药物治疗与护理管理8.3 常见内科疾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8.4 内科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与生活指导8.5 内科护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九章:外科护理9.1 外科患者的特殊护理需求与评估9.2 外科手术前后护理与康复指导9.3 常见外科疾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9.4 外科患者的疼痛管理与社会支持9.5 外科护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章:母婴护理10.1 孕产妇的护理评估与健康指导10.2 孕产期并发症的识别与护理干预10.3 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技巧10.4 母乳喂养的支持与问题解决10.5 母婴护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一章:儿童护理11.1 儿童发育与成长的基本概念11.2 儿童护理评估与常见问题诊断11.3 儿童疾病的护理干预与治疗11.4 儿童营养与生活照顾指导11.5 儿童护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二章:老年护理12.1 老年护理的独特性与挑战12.2 老年患者的健康评估与诊断12.3 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干预12.4 老年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12.5 老年护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三章:急危重症护理13.1 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与监护13.2 急救技术操作与护理管理13.3 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干预13.4 急危重症患者的家属沟通与心理支持13.5 急危重症护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四章:康复护理14.1 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14.2 康复评估与治疗计划的制定14.3 常见康复护理技术操作与训练14.4 康复护理的家庭指导与社区合作14.5 康复护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五章:护理研究15.1 护理研究的概念与方法论15.2 护理研究的伦理问题与原则15.3 护理研究的证据转化与实践应用15.4 护理研究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15.5 护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护理学导论重点: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核心理念与价值观、专业角色与职责。

安医大护理学院护理学基础教案

安医大护理学院护理学基础教案

安医大护理学院护理学基础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 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4. 学时:90分钟5.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护理学基本概念2. 护理程序3. 护理伦理4. 护理法律法规5. 护理操作技术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护理伦理、护理法律法规等内容。

2. 演示:展示护理操作技术,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护理学基础教材2. 多媒体课件: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护理伦理、护理法律法规等内容的PPT。

3. 护理操作视频:用于展示护理操作技术。

4. 护理模型: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护理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护理伦理、护理法律法规等内容。

3. 演示:播放护理操作视频,展示护理操作技术。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5. 总结:强调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操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通过书面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反思1. 课程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困难,以便改进教学。

4. 自我提升: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八、护理操作技术教学1. 操作讲解:详细讲解每个护理操作的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

护理学基础全套教案

护理学基础全套教案
3、二人搬运法
4、三人搬运法
5、四人搬运法
【目的】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课 题第五章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 病人的活动与安全
教学目的
1、掌握使用拐杖、约束带的注意事项。
2、熟悉活动的基本类型;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指导和协助病人活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常使用拐杖、约束带的注意事项
2、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课题内容
五章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人体力学与护理 40分钟
一、常用力学原理
(一)杠杆作用
(二)平衡与稳定
(三)压力与摩擦力
二、人体力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节 体位的保持与更换 50分钟
一、常用的各种体位
掌握要点
1、人体力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常用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法
举 例
腹部手术病人采取半卧位、休克病人采取仰卧中凹位的原因
四、增进舒适的方法
第二节 疼 痛 70分钟
一、疼痛的基本概念
二、疼痛发生的机制
三、疼痛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四、疼痛病人的护理
掌握要点
1、导致不舒适的原因
2、促进舒适的护理措施
3、疼痛病人的护理措施
举 例
1、疼痛人在诊断未明确前不能使用止痛药
2、腹部手术病人疼痛时护理要点
提 问
哪些原因会使人感到不舒适?
第三节搬运病人的方法 60分钟
一、轮椅的使用
二、平车的使用
掌握要点
1、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注意事项
2、搬运病人的操作要点
举 例
提 问
如何安全实施二人搬运法和三人搬运法?
3.小结(时间)5分钟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篇一:《基础护理学》教案病人的清洁护理,是整体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危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来说,机体的清洁、舒适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能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第一节口腔护理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

正常人口腔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其中有是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疾患;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带来危害;长期使用抗菌素的病人,由于菌群失调又可诱发霉菌感染。

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

(一)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舌苔的变化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协助诊断。

(二)用物1.轻病人口腔护理用物脸盆、毛巾、漱口杯盛清水或漱口溶液、牙刷、牙膏。

2.重病人口腔护理用物治疗盘内盛换药碗、漱口溶液浸湿的棉球,弯钳与压舌板各1,纱布1块,小茶壶或杯内盛温开水,弯盘,手电筒,毛巾,石蜡油,棉签,珠黄散或冰硼散,锡类散,漱口溶液,必要时备开口器等。

(三)常用漱口溶液1.正常口腔用清水、生理盐水、朵贝尔液。

2.口腔糜烂、口臭用1%-3%过氧化氢(遇有机物时放出氧分子,有防腐、防臭作用),2%-3%硼酸溶液(酸性防腐药,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制作用),0.02%呋喃西林(有广谱抗菌作用),以及甘草银花液等。

3.酸中毒、霉菌感染用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对霉菌有抑菌作用)。

4.绿脓杆菌感染用0.1%醋酸溶液。

5.中西药制成的含漱消炎散、口洁净等,具有消炎止痛,防治口腔疾患作用。

(四)操作方法1.一般病人的口腔护理适用于不能起床的病人。

抬高床头支架,使病人取斜坡卧位,也可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取病人的干毛巾围于领下,脸盆放于旁边接取漱口污水,备好牙刷、牙膏、漱口水,让病人自己刷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健康观的崭新特征,给现代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和生物遗传因素
作为生物属性的人,其全部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生物躯体上的。所以生物学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1、性别 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性别之分,如女性胆囊炎的发病
第3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一、健康的概念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关于健康的年在不断的变化。对健康的认识逐渐深化。健康的概念随着医学模式及健康观的转变在改变。
(一)、古代的健康观:
在古代,由于医学的落后再加上宗教的影响,认为人类的健康是神或上帝所赐,而疾病是鬼神所致,这是人类对健康最原始的认识。
随科学的进步,各文明古国对健康有自己的看法:
3、疾病不仅是体内的一种病理过程,而且是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是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的一种损伤性的客观过程。
4、疾病不仅仅是躯体上患病,也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整个疾病过程是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综上所述,疾病的概念是:疾病是机体(包括躯体和心理)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一定部位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况的偏离。
第4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五)医疗保健服务
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和专业人员为防止疾病,增进健康而采用卫生资源和医疗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人、群体、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过程。在该服务中,医疗资源的分配,人员的质量,服务的好坏,制度的完善及人们获得该服务是否便利,都会对人类健康有所影响。
1、医疗资源的分配。
四、护理发展趋势
*
#
*
*
#
45min
25min
20min
课件
举例
提问
举例
讨论、思考题、作业:
1、பைடு நூலகம்康与疾病的关系
2、护理人员在健康保健事业中的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保健
参考书目:
1、《护理学基础》殷磊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护理学基础》白继荣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
3、《护理学导论》冯先琼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如:南丁格尔提出健康是生命毫无阻碍地运用其拥有的每一种能力的状况,而且没有任何疾病。
罗杰斯;健康是一种能量呼唤的动态过程,这种能量能相互提升,并表现出生命的所有潜力。
奥瑞姆;健康是一种没有疾病、伤害、与疾病,且能够自我照顾的状态。
罗伊、金、拉克曼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健康观的特点是: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
授 课
对 象
系别:护理系
层次:高职高专
班级:
教 学
方 式
讲授√
讨论□
示教□
其他□
课 程
类 型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课□
其 他□
题 目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课时
安排
2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掌握健康、保健的概念。3、掌握现代疾病观的特点和疾病谱的变化。2、熟悉影响健康的因素。4、了解护理学对健康的看法。
第6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三、疾病谱的变化
(一)疾病构成与死因顺位的变化
由传染病、寄生虫和营养不良变为心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
(二)致病因素的显著变化
生物因素变为心理信宿、生活方式、环境因素。
四、护士的职责
(一)对健康状况良好的人:促其更加健康或保持健康。
(二)对尚未生病、尚无健康问题的人:预防疾病。
(二)社会学的定义强调疾病是社会行为,特别是劳动能力的改变。
(三)生物学的定义生物学从不同方面对疾病作了解释,如疾病是细胞、器官或组织损伤的结果;疾病是生物学的变量,是功能、结构形态的不正常;疾病是机体自稳状态的紊乱等。但这些阐述都不尽完善,都不能合理的解释某些疾病状态。
1、疾病是细胞、器官或组织损伤的结果。
2、医疗保健人员的质与量。
3、医疗服务的优劣。
4、医疗制度的完善程度。
5、人们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便利与否。
第二节 疾病
一、疾病的概念
(一)辞海上的定义强调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病理过程1989
疾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这时,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现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丧失或受到限制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2、疾病是生物学的变量,是机体功能、结构形态的不正常。
3、疾病是机体自稳状态的紊乱。
(四)哲学的定义疾病是机体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或者说疾
第5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病是机体对有害因子作用的反应。它揭示了疾病过程的本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矛盾的哲学观。但不是所有疾病都是损伤和抗损伤的过程,也不是所有的这种矛盾过程都是疾病。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
(分钟)
提问/举例/教具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 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的发展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二节 疾病
一、疾病的概念
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三、疾病谱的变化
四、护士的职责
第三节 护理与健康保健
一、保健的概念
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与健康新地平线
三、护理人员在健康保健中的作用。护士是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力量
2、社会学的健康观 一个人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该观点从个体的社会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及本质属性,指出健康是一个人按照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去执行该角色权利和义务的最佳身心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社区不同的层次,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3、护理学家对健康的看法
强调人的整体性健康,不同的护理学家对健康有不同的解释。
(四)生活方式
约占50%生活方式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的文化信仰,民族习惯,经济能力,社会状况,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特别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制度和意识。目前社会中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吸毒、药物依赖和体力活动过少、生活工作节奏紧张、家庭结构的改变等异常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是在生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又以情绪、情感作中介,通过神经系统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大量事实证明:
1、积极的情绪可以增进健康 我国很多养生长寿的箴言中把“淡泊、宁静”放在保持健康的重要地位。有些疑难杂症只要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时能起到药物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与健康新地平线
(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WHO在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并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措施是发展初级卫生保健。这一目标的基本政策
这一目标的基本政策是:
1、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全世界的一项共同目标
2、人民有权利,也有义务参加卫生保健的计划和实施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编号:3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教学目标:
1、掌握健康、保健的概念。
2、熟悉影响健康的因素。
3、掌握现代疾病观的特点和疾病谱的变化。
4、了解护理学对健康的看法。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健康
健康( health )一词,在古代英语中有强壮( hale )、结实( sound )和完整( whole )的意思,这也是人们的共识。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健康的认识又不完全相同,有些人认为主观感觉良好或检查不出疾病就是健康,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有无症状及能否从事日常的活动,判断自己是否健康;另外,一个人的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经验、个人的价值观和希望等都影响他们对健康的看法。所以对健康的研究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多维的,又在不断深化发展的一个过程。
(五)现代疾病观的特点
从上述疾病的定义可看出,现代的疾病观包含了生理、心理的损伤及联系,以及人体与社会环境间的联系等,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现代疾病观的基本特征:
1、疾病是生命活动中与健康相对应的一种现象,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
2、疾病是机体内部动态平衡的失调和破坏,正常活动的偏离,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异常以及由此产生的机体内部各系统间和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障碍。
3、政府应对人民的健康负责。
4、各国发展卫生事业,要自力更生,但也需要国际支持与协作。
第7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5、确认卫生是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只靠卫生部门,而要依靠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密切协作。
6、必须充分利用世界资源,要促进国际合作。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根据“四元素说”提出了“四液体学说”。该学说认为人是有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组成,健康是四种液体协调的结果。
古代中国,把人体看作有阴阳组成,阴阳协调则机体健康,当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阴阳失调,引起疾病。如:“七情”、“六淫”。
第1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把健康与疾病的发生同人体的物质变化联系起来,用一种朴素、朦胧的整体观来解释健康。
(三)、现代的健康观
一)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对健康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什么是健康
1、1948年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不仅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详见第一章,这一定义揭示了健康的本质,指出了健康所涉及的若干方面,它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
第2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二)、近代健康观
1、生物个体健康观 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人们认为健康是指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强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且有较好的劳动效能状态。该观点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有病就是不健康。只重视疾病,而忽视了个体的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