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2016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中考中考语文中考语文模拟题2016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编辑:sx_jixia2016-02-23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6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4分)初中三年已悄然接近尾声。

这三年你收获了什么?有些人心无旁w ( )地学习,收获了足以慰藉(A.ji B. j )心灵的优异成绩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而有些人始终对生活抱着吹毛求cī( )的态度,那么,他收获的可能只是腻烦和抱怨。

若干年后,当他回首这段往事,唯一的感觉只剩下四个字:味同嚼(A.ju B.ji o)蜡。

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十则)(2)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3)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4) ▲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 _▲ ___。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

3.选出下列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B.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C.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D.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4.下列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缘溪行,忘路之远近B.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相与步于庭中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窥镜,谓其妻曰5.名著阅读。

(4分)(1)从括号内选择与《水浒》情节相符的人名填入空格内。

(每格1分)(填人名)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缀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中考语文: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刚升初三的学生在期待与喜悦之余内心会有一丝沉重,因为摆在眼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对自己的初三学习有个科学的规划,二是在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下文为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的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ch u) ▲ 密②(xi ng) ▲ 和③急不(xi ) ▲ 择④惟妙惟(xi o)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秋的夕阳让人感觉很遥远,完全没有日出时的那份篷勃,只有义无返顾走向黑暗的悲壮。

在这里,燥动与迷茫变得清平淡泊,质朴与善良变得真诚适度。

走近它的身旁,用纯真的心,伶听它的呼吸,探寻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

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 ▲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 》)②采菊东篱下,▲ 。

▲ 《饮酒》)③ ▲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⑦ ▲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③春冬之时,则▲ ,▲ 。

(郦道元《三峡》)4.阅读下面《一调芭蕉扇》(《西游记》节选)中一段文字,完成答题。

(5分)土地(原本兜率宫守炉的道人)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

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 土地道:不是,不是。

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

行者道:你有何罪?直说无妨。

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

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放火之辈?①在《一调芭蕉扇》中,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行者?而行者又用何手段借到这把假芭蕉扇的?(3分)▲② 土地称:这火原是大圣放的。

大圣是怎样放这把火的?(2分)▲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中考中考语文中考语文模拟题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编辑:sx_jixia2016-03-04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1.《桃花源记》作者, (朝代)著名诗人,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________ ___。

2. 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渔人甚异之( )具答之()欲穷其林( )欣然规往( )诣太守( )寻病终( )落英缤纷( )才通人(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皆叹惋 (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 )欣然规往( )4.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二、能力提高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5-13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 给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原文______ _ ____,_________ __。

6.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整套(带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整套(带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整套(带答案)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中考中考语文中考语文模拟题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整套(带答案)编辑:sx_jixia2016-04-26临近中考许多考生一头扎进一套套的综合训练题中希望熟能生巧,结果却收效甚微。

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的内容。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完成1-5题,共34分)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8分)当晶莹的泪珠模糊了视线,心里却依旧装着明亮的世界,漫延的泪水会 n( )淡生命的华光;当乌云遮挡了太阳,而感受过阳光的人群,依旧能够想象黑暗后暖暖的光芒;当鸟儿被折断了翅膀,而b ( )击长空的雄鹰,却从不会放弃翱翔的梦想 ; ,,。

人生就是这般模样,或千古流芳或默默无闻或y ( )笑大方,才有了品尝百味人生的沧桑。

(1)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根据语境续写一个句子。

(2分)(3)上文片段选自《阳光的味道》,下面三个句子中,阳光又分别有怎样的含义?(3分)A. 一条竖花色的直身背带短裤,可以有许多件T恤与之相配,脚蹬一双REEBOK旅游鞋,轻松休闲很阳光,很青春的感觉。

(《海上文坛》B.马书记说:冯乡长帮凤舞山庄挖你们的人才,虽然做法有些不阳光(电视剧《刘老根》续集台词)C. 给你点阳光就灿烂,给你点木炭就造炸弹。

(春节联欢晚会的相声《马路情歌》中的台词)2.请你按要求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名句。

(11分)漫步古诗苑,如同进入一个大观园。

这里有《望江南》写思妇盼夫未回失望极深的情绪是① _____,__ 这里有温庭筠《商山早行》描绘的静寂鸡声茅店月,② 这里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有家难归、战功未立的情感:③ ____,______ 这里有绵绵不绝的思念,李清照《武陵春》中被称为创意出奇的两句愁情之词是④ _____,___ 这里有《观刈麦》中反应劳动者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⑤ ,王维〈使至塞上〉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使我们联想到《渔家傲》中⑥ ,。

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接下来,与小编一起来看看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名着阅读。

(3分)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文中的“他”是▲,请你简要地写出原着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

1.鲁达(鲁智深、鲁提辖、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等。

评分标准:人物正确1分,出现错别字扣0.5分。

写出事情2分(具体叙述有关“他”的一件事情而非概括式的也可)。

共3分。

2.文学常识与名着阅读。

(4分)(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古代作品名称。

(1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

(3分)“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选自高尔基《童年》)①这里的“她”是谁?②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4分)(1)史记(2)①阿廖沙的外婆(外婆);②她的爱丰富了“我”的心灵,使“我”充满力量面对困苦的生活。

3.名着阅读。

(3分)(1)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行为),在野猪林义救林冲。

(2)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诗简练而隽永,富有哲理。

2016年 中考 语文 模拟试题 含答案

2016年 中考 语文 模拟试题 含答案

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内讧.hîng 镌.刻juàn 气馁.něi 惮.精竭虑dānB.剽.窃biāo 拖踏.tà遴.选lín 瞠.目结舌tāngC.癫痫.xián 戏谑.xuâ嗫嚅.rú成绩斐.然fěiD.累赘.zhuì琐屑.xiâ寒喧.xuān 翻.然醒悟fān2.下列各组短语,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2分)A.雄伟壮观根深蒂固廉明公正舍生取义B.非常坚固自知之明万贯家私长途跋涉C.精力充沛盛气凌人夸父逐日愚公移山D.敬畏生命包罗万象鼎力相助不见天日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_________可爱的茎叶,有娇嫩_________的花朵,有_________的清香;它的果实和茎都是食物中的佳品。

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_________。

A. 婀娜雅致沁人心脾色彩B. 袅娜精致感人肺腑色彩C. 婀娜精致感人肺腑色调D. 袅娜雅致沁人心脾色调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

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当下新媒体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1、全卷三个部分,六大题,18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44分)一、语言积累(13分)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3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3)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4)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6)在《过零丁洋》一诗中,最能体现文天祥民族气节和为国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7)刘禹锡乃一代诗豪,诗文俱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新旧更替之意,体现人生哲思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

《陋室铭》一文中类比古代贤士,流露高洁志趣的句子是:,。

孔子云: ? (4分)二、语言运用(31分)2.根据语言环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4分)背景: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舌尖体也迅速蹿红。

对话:课间,思思吃着瓜子,深情地说:它,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感情的结晶。

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留下质朴的香气强强迅速打断她:啧啧啧,别给我来舌尖体,不就磕个瓜子吗,__(1)____ 思思反驳说:话可不能这么说,______(2)_______3.根据提示完成(1)-(3)小题(8分)春天似乎是小草开学的日子,它们三三两两聚集到一起,在阳光下上课。

每当看到这些A无忧无虑lǜ的小草,我就想成为它们的老师。

B广袤m u无垠的大地上,小草们随意生长,有的C呼朋引伴p n,有的翩翩起舞。

如果下点小雨,小草们便嘻嘻哈哈地用草尖拨去不停落下的雨滴,那雨滴落向同伴,又被同伴拨开。

最新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最新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6年初中毕业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祖国啊,我是你cù()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fēi ()红的黎明正在喷bó();祖国啊!2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1)香港今日的______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

(2)秋天像一个穿着金色裙的仙女,她用轻飘的衣袖______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______给大地。

A.繁荣扫抛B.繁荣拂撒C.繁华拂抛 D.繁华扫撒3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3分)①不要总是概叹岁月的平淡,不要总是沮丧梦幻的破灭。

②其实,我们应该学会读懂生活。

③读懂生活,不要因为没有阳光而不走进春天,不要因为人生驿站的相逢与别离,而让泪滴沾湿少年衣裳。

生活,一种经历,一种代价,一种付出,一种收获。

④难道这不是生活对你的感悟?(1)语段第①句有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1分)(2)仿造“不要因为没有阳光而不走进春天”续写一个句子。

(1分)(3)语段第④句画是病句,应改为。

(1分)4 .古诗词名句默写(①一④题必做,⑤⑥任选一题)。

(6 分)①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 ___________。

(刘方平《月夜》)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的《爱莲说》)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④,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⑤晏殊在《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⑥“水”是大自然的精灵。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水” 字的句子,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

5 .文学常识填空(3分)①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的小说《变色龙》中的人物,小说围绕“”展开情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学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2016学年初三语文模拟考试(11月20日)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口口口口口口口,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1分)(2)报君黄金台上意,口口口口口口口。

(李贺《雁门太守行》(1分)(3)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口口口,口口口。

《曹刿论战》(2分)(4)《观刈麦》中描写劳动者异常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默写诗经《关雎》:(4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俯身拾起一块石子丢入溪水中,溪水激起了lián yī()。

(2)满天yīn mái(),满江愁浪。

(3)现在,日月光华,zhōu dào rú dǐ(),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4)绝不让这种令人zhì xī()的疲倦把他淹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泰囧》这部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让人所有的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B.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C.莫言的长篇力作《蛙》,浓墨重彩....地写了三个案例,描述三个产妇不同的心理。

D.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使它成为妇孺皆知的“神曲”。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B.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的美味。

(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C.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去掉“避免”)D. 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把“不管”改成“尽管”)5、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

(4分)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

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

心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境。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

二、(46分)(一)曹刿论战(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1) 小惠未徧.( ) (2) 下视其辙.( ) (3) 又何间.焉( )7.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二)齐王筑城(9分)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

臣怪之,问其故。

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

’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

支,调度、支付。

②踣(bó搏):跌倒。

③应候:顺应时令。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孰.不欣跃而来耶/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一日临朝. / 皆朝.于齐C. 使秦不得窥.吾/ 朝服衣冠,窥.镜 D.闻.吾下令/闻.寡人之耳者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11.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3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让人,乃众妙之门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

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

“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

”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

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

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

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

”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

”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

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

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

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

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

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

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

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

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

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

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

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

不信,你试试!12.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让人,乃众妙之门。

B.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C.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D.让人,并不是懦弱。

13.下面给出的四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的是()(3分)A.是可忍,孰不可忍!B.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C.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D.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一个“让”字?(4分)(四)手掌里的清凉(17分)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

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

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

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

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

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

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

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

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

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

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

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

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

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

”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

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分)16.按要求品析语言。

(4分)①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分)②他“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吭哧下能够着了。

(品味加点词语)(2分)17.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为什么?(2分)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