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诗经》题库及答案
诗经测试题带答案50道

1. 《诗经》共有多少篇?答案:305篇2. 《诗经》分为哪几部分?答案:《风》、《雅》、《颂》3. 《诗经》中的《风》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主要是各地的民歌和民谣4. 《诗经》中的《雅》分为哪两部分?答案:《小雅》和《大雅》5. 《诗经》中的《颂》主要是歌颂什么?答案:主要是歌颂祖先和神灵6. 《诗经》中的第一篇是什么?答案:《关雎》7. 《诗经》中的《关雎》属于哪一部分?答案:《国风·周南》8. 《诗经》中描述爱情的著名篇章有哪些?答案:《关雎》、《蒹葭》、《桃夭》等9. 《诗经》中描述战争的篇章有哪些?答案:《无衣》、《采薇》、《出车》等10. 《诗经》中描述劳动生活的篇章有哪些?答案:《七月》、《伐檀》、《硕鼠》等11. 《诗经》中描述自然风光的篇章有哪些?答案:《蒹葭》、《采薇》、《鹿鸣》等12. 《诗经》中描述宴会的篇章有哪些?答案:《鹿鸣》、《鱼丽》、《南山有台》等13. 《诗经》中描述离别的篇章有哪些?答案:《采薇》、《伯兮》、《黍离》等14. 《诗经》中描述友情的篇章有哪些?答案:《常棣》、《伐木》、《頍弁》等15. 《诗经》中描述思乡之情的篇章有哪些?答案:《黍离》、《黄鸟》、《东山》等16. 《诗经》中描述政治讽喻的篇章有哪些?答案:《硕鼠》、《伐檀》、《南山有台》等17. 《诗经》中描述女性形象的篇章有哪些?答案:《关雎》、《桃夭》、《蒹葭》等18. 《诗经》中描述男性形象的篇章有哪些?答案:《君子于役》、《伯兮》、《黍离》等19. 《诗经》中描述婚姻的篇章有哪些?答案:《桃夭》、《鹊巢》、《女曰鸡鸣》等20. 《诗经》中描述丧葬的篇章有哪些?答案:《蓼莪》、《葛生》、《素冠》等21. 《诗经》中描述祭祀的篇章有哪些?答案:《楚茨》、《信南山》、《甫田》等22. 《诗经》中描述狩猎的篇章有哪些?答案:《驺虞》、《车攻》、《吉日》等23. 《诗经》中描述农耕的篇章有哪些?答案:《七月》、《载芟》、《良耜》等24. 《诗经》中描述教育意义的篇章有哪些?答案:《文王》、《抑》、《桑扈》等25. 《诗经》中描述道德教化的篇章有哪些?答案:《文王》、《抑》、《桑扈》等26. 《诗经》中描述历史事件的篇章有哪些?答案:《大明》、《绵》、《皇矣》等27. 《诗经》中描述神话传说的篇章有哪些?答案:《生民》、《公刘》、《绵》等28. 《诗经》中描述天文现象的篇章有哪些?答案:《定之》、《云汉》、《月出》等29. 《诗经》中描述地理环境的篇章有哪些?答案:《蒹葭》、《南山有台》、《终南》等30. 《诗经》中描述动植物的篇章有哪些?答案:《桃夭》、《蒹葭》、《鹿鸣》等31. 《诗经》中描述四季变化的篇章有哪些?答案:《七月》、《采薇》、《蒹葭》等32. 《诗经》中描述音乐舞蹈的篇章有哪些?答案:《关雎》、《鹿鸣》、《简兮》等33. 《诗经》中描述服饰的篇章有哪些?答案:《绿衣》、《蜉蝣》、《芄兰》等34. 《诗经》中描述建筑的篇章有哪些?答案:《斯干》、《绵》、《灵台》等35. 《诗经》中描述交通工具的篇章有哪些?答案:《驷铁》、《有条有梅》、《车攻》等36. 《诗经》中描述食物的篇章有哪些?答案:《七月》、《伐檀》、《硕鼠》等37. 《诗经》中描述疾病的篇章有哪些?答案:《伯兮》、《黄鸟》、《东山》等38. 《诗经》中描述梦境的篇章有哪些?答案:《斯干》、《无羊》、《正月》等39. 《诗经》中描述死亡的篇章有哪些?答案:《蓼莪》、《葛生》、《素冠》等40. 《诗经》中描述友谊的篇章有哪些?答案:《常棣》、《伐木》、《頍弁》等41. 《诗经》中描述孤独的篇章有哪些?答案:《考槃》、《击鼓》、《隰有苌楚》等42. 《诗经》中描述欢乐的篇章有哪些?答案:《鹿鸣》、《鱼丽》、《南山有台》等43. 《诗经》中描述悲伤的篇章有哪些?答案:《黍离》、《黄鸟》、《东山》等44. 《诗经》中描述思念的篇章有哪些?答案:《采薇》、《伯兮》、《黍离》等45. 《诗经》中描述赞美的篇章有哪些?答案:《文王》、《抑》、《桑扈》等46. 《诗经》中描述批评的篇章有哪些?答案:《硕鼠》、《伐檀》、《南山有台》等47. 《诗经》中描述祈祷的篇章有哪些?答案:《楚茨》、《信南山》、《甫田》等48. 《诗经》中描述诅咒的篇章有哪些?答案:《巷伯》、《青蝇》、《何人斯》等49. 《诗经》中描述誓言的篇章有哪些?答案:《击鼓》、《考槃》、《隰有苌楚》等50. 《诗经》中描述旅行的篇章有哪些?答案:《黍离》、《黄鸟》、《东山》等。
《诗经二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诗经二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存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2、《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局部。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又叫“十五国风”或“国风”,它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3、《诗经》题材广泛,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就是直陈其事;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是起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的内容。
语言朴实优美,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音律和谐悦耳,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4、后人常把“离骚”和《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5、《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6、《五经》包括:《易经》、《诗经》、《尚书》、《礼仪》、《春秋》。
7、《六经》是春秋时期孔子教授和编译的六类科目的教科书,这六本教科书在孔子晚年成型,在弟子的不断传播中被强化,最后在汉代被称为汉代“六艺”,包括《诗经》、《尚书》、《礼仪》、《乐经》、《易经》、《春秋》。
孔子所教授的“六艺”与周朝教授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相比,其文化课内容和外延显然丰富多了,应该算是一种创新。
从此,这“六经”就成为儒家的必读书目。
8、《诗经》的“六义”包括:风、雅、颂、赋、比、兴。
二、《氓》的知识点积累〔一〕、通假字1、匪〔fēi〕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诗经测试题及答案

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计______篇。
2. 《诗经》按照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地区的民歌。
3. 《诗经》中的“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收录了______时期的诗歌。
4. “颂”是《诗经》中用于______的诗歌。
5. 《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是《关雎》,其开篇的两句是“关关雎鸠,在______之洲”。
二、选择题1. 《诗经》的“风”部分主要收录了哪些地区的民歌?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D. 淮河流域2.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经》“颂”部分的用途?A. 祭祀B. 宴会C. 娱乐D. 颂扬3. 《诗经》中“雅”部分的诗歌主要反映了哪个阶层的生活?A. 农民B. 贵族C. 商人D. 工人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文学价值。
2. 描述《诗经》中“风”、“雅”、“颂”三部分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一、填空题1. 3052. 黄河流域3. 西周4. 祭祀5. 河二、选择题1. A2. C3. B三、简答题1.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不仅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二是诗歌形式多样,语言朴实自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是其内容涵盖了爱情、劳动、战争等多个主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2. “风”是《诗经》中收录的各地民歌,主要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情感;“雅”则主要收录了宫廷诗歌,反映了贵族阶层的生活和思想;“颂”是用于祭祀的诗歌,主要歌颂祖先和神灵。
四、论述题1.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练习题答案

诗经练习题答案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请问“风”指的是什么?A. 古代的礼仪B. 古代的乐歌B. 各地方的民歌D. 古代的颂歌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是《诗经》中的名句,请问这句诗出自《诗经》的哪一篇?A. 《周南·关雎》B. 《秦风·无衣》C. 《小雅·鹿鸣》D. 《大雅·文王》3. 《诗经》中的“雅”主要包含哪些内容?A. 各地方的民歌B. 贵族阶层的乐歌C. 祭祀时的颂歌D. 描述战争的诗歌4.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经》中“颂”的特点?A. 用于祭祀B. 内容庄重C. 语言简练D. 形式多样5. 《诗经》中的诗歌,其主题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请问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中常见的主题?A. 爱情B. 战争C. 农业劳作D. 神话传说6. 《诗经》的诗歌多采用四言或五言的形式,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请问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诗歌的特点?A. 重章叠句B. 用字讲究C. 语言晦涩D. 形象生动7. 《诗经》中的“风”部分共有多少篇?A. 十五篇B. 三十篇C. 一百五十篇D. 二百篇8.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句诗出自《诗经》的哪一篇?A. 《周南·桃夭》B. 《秦风·蒹葭》C. 《小雅·采薇》D. 《大雅·生民》9. 《诗经》的诗歌多采用赋比兴手法,其中“赋”指的是什么?A. 直接陈述事物B. 通过比喻表达C. 通过联想引出D. 通过反问提出10. 《诗经》中“颂”部分的诗歌主要用于什么场合?A. 宫廷宴会B. 民间娱乐C. 祭祀活动D. 军事出征11. 《诗经》中的“雅”部分,其诗歌内容主要反映的是?A. 贵族的生活B. 农民的生活C. 战争的残酷D. 神话的传说12. 《诗经》的诗歌在形式上多采用什么结构?A. 对仗工整B. 散文化C. 四六句式D. 七言律诗13. 《诗经》中的“颂”部分,其诗歌的特点是?A. 内容轻松愉快B. 语言平易近人C. 形式庄重严肃D. 情感热烈奔放14. 《诗经》中的“风”部分,其诗歌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A. 贵族的生活B. 农民的生活C. 祭祀活动D. 神话传说15. 《诗经》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A. 语言晦涩难懂B. 语言简练有力C. 语言华丽夸张D. 语言平淡无奇正确答案:1. C2. A3. B4. C5. D6. C7. C8. A9. A10. C11. A12. A13. C14. B15. B。
诗经注解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诗经注解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诗经注解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多少首诗歌?- 答案:305首2. 《诗经》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 - 答案:地方民歌3. 《诗经》中《关雎》是一首描写什么主题的诗歌?- 答案:爱情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 答案:《采薇》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描述的是女子的什么特质?- 答案:体态轻盈、举止优雅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属于《诗经》中的“风”部分?- A. 《鹿鸣》- B. 《关雎》- C. 《硕鼠》- D. 《蒹葭》- 答案:B2. 《诗经》的编撰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答案:A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一词,其含义是: - A. 年轻- B. 夭折- C. 鲜艳- D. 枯萎- 答案:C4. 《诗经》中的“雅”部分主要收录了:- A. 宫廷乐歌- B. 祭祀歌曲- C. 民间歌谣- D. 政治议论- 答案:A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的哪一篇?- A. 《子衿》- B. 《青青子衿》- C. 《采薇》- D. 《关雎》- 答案:A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文学价值。
- 答案:《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语言朴实自然,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解释《诗经》中的“风”、“雅”、“颂”三部分的区别。
- 答案:“风”是地方民歌,反映了民间生活和情感;“雅”是宫廷乐歌,多用于宴会和祭祀,语言较为典雅;“颂”是祭祀歌曲,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内容庄重。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答案:《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学《诗经》题库与答案

71.多选题怨刺诗主要保存在A.大雅B.颂C.国风D.小雅72.多选题《邶风•静女》 A.是一首青年男女约会的情诗 B.以女子口吻来叙述C.女子所赠礼品是一根柔嫩的白毛草D.以男子口吻来叙述1.判断题《玄鸟》是一首赞美打猎者的赞歌。
×2.判断题《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判断题“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5.判断题《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6.判断题“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7.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8.判断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9.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判断题《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1.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12.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13.判断题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4.判断题《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5.判断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贤文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16.判断题《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17.判断题《周礼•春官》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
√18.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完整版)《诗经》题库

(完整版)《诗经》题库《诗经》选择题1、《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C)A、《民歌》B、《诗歌》C、《诗》D、《诗两百》2、《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的是那一部分(A)A、风B、小雅C、颂D、大雅3、《诗经》中主要是宗庙乐歌的是哪一部分(C)A、风B、小雅C、颂D、大雅4、《诗经》全书收录了自(C)至春秋中叶的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东周初年5、《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的是(D)A、王子夫B、姜子牙C、庄子D、尹吉甫6、《风》包括了(B)个地方的民歌A、十四C、十六D、十七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A、国风B、小雅C、大雅D、周颂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A、风B、小雅C、颂D、大雅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出自于(B)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A、《诗经》B、《楚辞》C、《汉赋》D、《汉乐府诗集》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出自于(C)A、曹操的《短歌行》B、汉乐府诗中C、诗经D、楚辞12、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B、孔子C、朱熹D、王夫之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C、《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D、《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B、“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C、《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D、《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练习题答案

诗经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属于《诗经》中的“风”?答案:B、静女2.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在:答案:C、公元前6世纪3. 《诗经》中的“国风”主要描写的是:答案:A、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4.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主要描写的是:答案:C、宫廷仪式和政治生活5.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答案:B、古代汉字文化的瑰宝二、判断题1. 《诗经》的作者是一人创作的。
答案:错误2. 《诗经》所记录的都是历史事件。
答案:错误3. 《诗经》被誉为“五千年来的文化瑰宝”。
答案:错误4. 《诗经》中的诗歌以骈文居多。
答案:错误5.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大多数是四言或七言。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诗经》是如何被传承下来的?答案:《诗经》最早是由古代君主所命令的宫廷音乐家所作。
后来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并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整理成为一部书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诗歌被广泛地传唱和流传,最终形成了《诗经》这部古代文化经典。
2. 《诗经》具有哪些重要的文化价值?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是古代汉字文化的瑰宝,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古代汉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其次,它记录了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次,它通过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等的真实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最后,它的语言优美、质朴,给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3. 《诗经》中的“风”、“雅”、“颂”有何区别?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它们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内容。
其中,“风”主要描写的是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歌颂了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体现了民歌的特点。
而“雅”则主要描写的是宫廷仪式和政治生活,体现了宫廷文学的风格。
而“颂”则是歌颂君主、贵族和神灵的颂歌,具有较为庄重的文风。
四、解答题1. 《诗经》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有哪些?答案:《诗经》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判断题《玄鸟》是一首赞美打猎者的赞歌。
×2.判断题《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判断题“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5.判断题《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6.判断题“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7.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8.判断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9.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判断题《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1.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12.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13.判断题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4.判断题《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5.判断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贤文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16.判断题《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17.判断题《周礼?春官》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
√18.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19.判断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20.判断题“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21.单选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悠悠”的意思是 A.流动的样子B.思绪波动的样子C.长久的意思D.思绪不断的样子22.单选题“死生契阔,与子成说”,“阔”的意思是 A.富裕B.阔绰C.宽D.散23.单选题《诗经?七月》是 A.爱情诗B.战争诗C.农事诗 D.怨刺诗24.单选题“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中“僚”的意思是 A.轻浮 B.洁白C.美好D.清晰25.单选题《诗经》中下列作品描写爱情的诗是 A.《邶风?静女》B.《邶风?谷风》C.《卫风?硕人》D.《卫风?氓》26.单选题“投我以木瓜,()。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报之以木李B.报之以琼瑶C.报之以琼琚D.报之以琼玖27.单选题《生民》、《公刘》、《徘》、《皇矣》、《大明》等诗是 A.抒情诗B.山水诗 C.叙事诗D.说理诗28.单选题“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指的是 A.风流B.风韵C.《诗经》中的《国风》D. 楚辞中的《离骚》29.单选题《诗经》中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主要集中在 A.国风B.大雅C.小雅D.颂30.单选题“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说”的意思是 A.说话B.摆脱C.游说D.理解31.单选题“搔首踟蹰”这个成语出自《诗经》中的 A.《周南?关雎》B.《邶风?柏舟》C.《邶风?静女》D.《卫风?氓》32.单选题下列哪一首诗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 A.《大雅?江汉》B.《小雅?黄鸟》C.《大雅?皇矣》D.《鄘风?柏舟》34.单选题“小心翼翼”这个成语出自《诗经》中的 A.《周南?汉广》B.《大雅?大明》C.《魏风?木瓜》D.《齐风?南山》34.单选题“小心翼翼”这个成语出自《诗经》中的 A.《周南?汉广》B.《大雅?大明》C.《魏风?木瓜》D.《齐风?南山》36.单选题“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出自下面哪首诗歌? A.《卫风?氓》B.《豳风?东山》C.《小雅?采薇》D.《大雅?生民》36.单选题“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出自下面哪首诗歌? A.《卫风?氓》B.《豳风?东山》C.《小雅?采薇》D.《大雅?生民》38.单选题《诗经》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部分是 A.风B.雅C.颂D.兴39.单选题下列作品中,全诗采用重章叠唱的表现方式的是 A.《卫风?氓》 B.《大雅?生民》C.《小雅?采薇》D.秦风?蒹葭》40.单选题“邂逅相遇”这个成语出自《诗经》 A.《郑风?野有蔓草》B.《大雅?文王》C.《卫风?淇奥》D.《秦风?蒹葭》41.单选题《诗经》的语言以()为主。
A.三言B.四言C.五言D.七言42.单选题“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云胡不夷B.云胡不喜C.云胡不瘳 D.云胡不怒43.单选题下列属于思妇诗的是 A.《卫风?氓》B.《邶风?谷风》C.《王风?采薇》D.《王风?君子于役》44.单选题“刚亦不吐,柔亦不茹”中“茹”的意思是 A.臭B.吃C.度量D.柔软47.单选题“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扬扬,可以乐饥。
”出自 A.《陈风?衡门》B.《王风?黍离》 C.《小雅?鹤鸣》D.《秦风?黄鸟》1.判断题“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的“寤”的意思是睡眠。
√2.判断题成语“夙夜无寐”的意思是早晚都不能入睡,一直在流亡的途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
×3.判断题我国上古神话当中已经出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1.判断题《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2.判断题“杨柳依依”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写出士兵当年离家时恋恋不舍的情感。
√3.判断题《诗经?卫风?木瓜》反映的是一般的礼尚往来的情形。
×4.判断题“竹苞松茂”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5.判断题“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1.判断题成语“孔武有力”出自《诗经?郑风?羔裘》,形容人勇猛有力。
√2.判断题《诗经?魏风?硕鼠》中的“乐土”是安乐的地方,理想的处所,是人们幻想的美好社会。
√3.判断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1.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7.判断题《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7.判断题《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高高在上”的意思是“天子脱离百姓,不知世事”。
×1.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2.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1.判断题《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2.判断题《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
√4.判断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诗经?小雅?北山》,写出了“君权神授,天下一家”的君主集中制的社会体系。
√1.判断题《诗经?邶风?二子乘舟》写出了母亲对两个儿子乘舟远行的牵挂担忧。
×2.判断题《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3.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4.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5.判断题我们习惯上把诗叫做“诗歌”,事实上“诗”和“歌”在起源和格式上是不同的,“诗”起源于“歌”,“歌”重形式而不重内容。
√76.多选题下列《诗经》作品中,属于哲理诗的有 A.《秦风?终南》B.《小雅?无将大车》C.《小雅?鹤鸣》D.《卫风?伯兮》75.多选题下列诗篇中反映了民生疾苦的有 A.《诗经?邶风?北风》B.《诗经?齐风?鸡鸣》C.《诗经?郑风?风雨》D.《诗经?豳风?七月》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的“寤”的意思是睡眠。
√3《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愁,以哀景写欢乐,相反相成,效果奇妙。
√5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6.《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7.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中表达的是一名男子对女子的思念。
×8.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讽刺了统治者白吃饭也就是不劳而获的本质。
√9.“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召南?鹊巢》,写出了人们对占着鹊巢的鸠的厌恶之情。
×10.“巧言如簧”出自《诗经?小雅?巧言》,是“口才很好,能说会道”的意思。
√11.《诗经?魏风?硕鼠》中的“乐土”是安乐的地方,理想的处所,是人们幻想的美好社会。
√12.《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3.判断题《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14.判断题《生民》选自《诗经?大雅》,追述了周始主后稷的事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