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行测常识备考重点之成语积累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1.层出不穷(近五年考频 15 次)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出不穷”侧重强调不断出现,数量很多。
2.大相径庭(近五年考频 15 次)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也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大不相同。
“大相径庭”形容相差很大,不同之处很多。
3.不可或缺(近五年考频 14 次)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不可或缺”侧重强调不能缺少。
4.历久弥新(近五年考频 13 次)经历的时间长久而更加新鲜,更显价值。
“历久弥新”侧重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新、更有价值。
5.理所当然(近五年考频 12 次)释义: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理所当然”侧重应当如此。
6.相辅相成(近五年考频 12 次)两种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成,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指两者形成互补,重在缺一不可。
7.不言而喻(近五年考频 12 次)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不言而喻”侧重道理浅显,不用说就明白。
8.持之以恒(近五年考频 11 次)长久地坚持下去。
“持之以恒”表示长久地坚持做某事。
“持之以恒”侧重强调长时间地坚持,不放弃。
9.方兴未艾(近五年考频 11 次)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方兴未艾”是指新生事物刚刚开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10.根深蒂固(近五年考频 11 次)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根深蒂固”多指存在时间很久,基础牢固。
“根深蒂固”常搭配抽象的事物,比如观念。
“根深蒂固”是中性词,可以搭配陈旧的观念。
11.潜移默化(近五年考频 11 次)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潜移默化”强调影响是无形的,看不到的;“潜移默化”常搭配物或事,多用于性格、习惯、作风等方面;“潜移默化”是中性词。
12.一成不变(近五年考频 11 次)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一成不变”侧重强调不再发生改变,常用于否定句中。
“一成不变”为中性词,但含贬义。
公务员行测600个必考成语

行测600个必考成语(易错成语)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道。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不为(wéi)已 ji 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
行测常考100个成语

行测常考100个成语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成语积累国考

国考,即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潜质。
以下是一些与国考相关的成语积累:
1. 胸有成竹:比喻事先有准备,心中有数。
2. 锲而不舍:形容持之以恒,不断努力。
3. 深思熟虑:形容深入思考,仔细斟酌。
4. 厚积薄发:形容积累深厚,逐渐展现。
5. 触类旁通:形容掌握一类事物后,能够理解其他类似
的事物。
6. 融会贯通:形容将所学知识融为一体,深刻理解。
7. 举一反三:形容能够类推,触类旁通。
8. 实事求是:形容真实反映情况,不夸大不缩小。
9. 勤学苦练:形容勤奋学习,刻苦训练。
10. 临阵磨枪:形容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这些成语都与学习和考试有关,可以用来形容备考国考的
考生状态和心态。
希望这些成语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国考
的含义和要求,提高自己的备考效率。
行测备考:行测高频成语考点

行测备考:行测高频成语考点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成语的考查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准确理解和运用成语,不仅能够提升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得分,对于逻辑填空等题型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行测中的高频成语考点。
首先,“一蹴而就”这个成语常常被考查。
它指的是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在具体的题目中,我们需要注意其使用的语境。
比如:“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这里就突出了成功的不易,不是一下子就能达成的。
“司空见惯”也是高频出现的成语之一。
意思是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例如:“对于这种不良现象,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强调了对常见现象的习以为常。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例如:“学习和实践相辅相成,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一门技能。
”“浮光掠影”常用来形容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刻。
如:“这次的旅行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了一些景点,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
”“走马观花”同样有粗略观察的意思,侧重于速度快。
“他在书市上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书。
”“未雨绸缪”强调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比如:“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应对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居安思危”则侧重于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可能存在的危险。
“即使现在生活安逸,我们也要居安思危,不断进取。
”“有的放矢”指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我们做工作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行事。
”“对症下药”侧重于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症下药,找到根源所在。
”“脍炙人口”多用来形容好的诗文或事物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这部电影脍炙人口,深受观众喜爱。
”“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
“这种形式的文艺表演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相得益彰”表示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他们两人的合作相得益彰,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相辅相成”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但“相辅相成”更强调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更侧重于相互配合使优点更突出。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积累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积累一、副省级卷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积累立竿见影: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能看到影子。
比喻行事能迅速见到成效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
事半功倍:只用一半的力气,而收到加倍的功效。
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万无一失:指非常有把握,不会出错。
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过河拆桥: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落井下石:看见人要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
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粗枝大叶: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
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表里不一: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
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避重就轻: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
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按图索骥: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不折不扣:指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矢志不渝: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一步到位:指一次就达到预定的目标。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一鸣惊人:一叫就使人震惊。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
2021年公务员考试成语

1、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随心所欲:随着自己意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轻而易举:形容做事情很容易,不费力气。
4、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选用词语或典故。
5、望眼欲穿,翘首以盼:形容等待,中心词。
6、改弦易辙:比喻变化本来方向、筹划、办法,形容放弃不切实际抱负。
7、偃旗息鼓:比喻无声无息停止运动,也比喻停止批评和袭击。
8、盖棺定论:人是非功过到死后才干做出结论。
9、言之凿凿:形容说话有根有据。
10、铁证如山:形容证据确凿,像山同样不能动摇。
11、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陷,但是尚有可取之处,应予原谅。
12、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聚精会神,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13、坚韧不拔:形容在艰难困难状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14、矢志不渝:指立下誓言或志愿,绝不动摇。
不特指爱情15、持之以恒:指长期坚持下去。
16、以点带面:指用一种单位或地方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工作。
17、断章取义:指引用与原意不符,比喻引用别人文章、言论,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某些。
18、信口开河:比喻随口胡说一气,指说话没有依照。
19、以偏概全:用片面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贬义词20、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21、殊途同归:通过不同途径,到达同一种目。
比喻采用不同办法而得到相似成果。
22、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23、相辅相成:指两件事情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24、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期间里就发展得特别快,迅速壮大或是产生意料之外成果。
25、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26、炙手可热:比喻权势极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7、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28、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勇气行事行为。
29、涅槃重生:经历痛苦考验后获得重生并升华。
30、紧密相连:指联系非常紧密。
行测 成语

行测成语
在行测考试中,成语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行测常考成语:-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拘泥于常规,缺乏创新精神。
- 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 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好坏。
形容水平相当。
-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
- 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以上是一些行测考试中常见的成语,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练习等方式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行测中有一个专项是各位考生容易忽略的专项,而恰恰也是最容易拉开分差的专项,它就是行测中的常识部分,今天中公教育辅导专家通过本篇文章将给大家系统的整理了公务员常识中的成语典故。
1.夫妻关系
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
最早见于《诗·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
举案齐眉:表示尊敬,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出自《后汉书·梁鸿传》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出自宋·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2.表示友情
泛泛之交:普通的交情,交情不深的朋友。
金石之交:比喻坚定的友谊。
金石:以其材质之坚硬,来形容坚定不变的事物。
金兰之交:比喻朋友之间互相投合,后来指结拜兄弟。
金比喻其坚。
兰比喻其香。
点头之交:见面时只点头打招呼,比喻很淡的交情。
患难之交: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比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朋友。
一面之交:只见过一次面,形容彼此没有深厚的交情。
八拜之交:结拜的异姓兄弟。
与金兰之交相近
布衣之交:平民间的友谊。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布衣之友、患难之交、贫贱之交含义相近。
布衣:平民的服装,借指平民。
忘年之交: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因学识志趣相投,不论年纪长幼。
总角之好:谓幼年相契的好朋友。
与青梅竹马相近。
总角原指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形如两角,后借指幼。
市道之交:指惟利是图,为利害关系而结交的朋友。
肺腑之交:指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3.易误用成语合集
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
炙:烤。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易被误用为受追捧、受欢迎的事物。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
易被误用为冲在前列或者首先应当做某事。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辞,含贬义。
易误用为夸奖别人的褒义词。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
易误用为肯定句中只能望其项背。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差:古代义为甚,现代义为大致,比较。
易误用为不满意。
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不是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易误用为冷清、空无一人。
屡试不爽:多次验证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
易误用为多次试验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