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黄牛改良技术

合集下载

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

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

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冻精冷配是一种较新的人工授精技术,通过将冻存的精液与注射器中的冰冻胚胎配对,实现牛群的高效繁殖。

这种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例如能够一次性使用多种种公牛的精液,方便牧场管理和繁殖计划调整,提高繁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传统的冻精技术使用的慢速冷冻法,由于精液质量差异较大,冷冻处理过程中有较高的细胞损伤率,导致成活率低,受胚胎发育影响的风险,而且对黄牛的繁殖周期有一定的限制。

这些问题和挑战催生了冻精冷配改良的需求。

为了改良冻精冷配技术,我们需要关注以下要点:1. 优化冻精技术:提高冻精技术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细胞损伤率。

可以采用改良的组胺盐溶剂,冷冻速率和冷冻液的成分来提高精液的质量和存活率。

2. 提高胚胎质量:胚胎质量是牛群繁殖成功的关键。

可以通过改进体外成熟技术和胚胎培养环境,提高胚胎的质量和存活率。

3. 减少胚胎发育影响:冻精冷配技术通常会对胚胎的发育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可以通过优化胚胎移植时机,减少对胚胎的干扰,提高移植效果。

4. 引入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帮助鉴定和筛选出优良的种公牛和配种母牛,提高繁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5. 加强管理和培训:冻精冷配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牧场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加强管理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冻精冷配改良技术的应用前景很广阔,可以帮助养殖户提高牛群的繁殖效果和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掌握核心技术是实现该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关键。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冻精冷配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黄牛是我国重要的家畜资源之一,其品种改良对于提高黄牛生产性能、促进黄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优质种畜选育、科学育种管理、加强品种改良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推进。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选择优质种畜进行选育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优质种畜进行选育。

选择种畜是品种改良工作的关键,只有选择了优质的种畜才能培育出优质的后代。

选择种畜需要从外貌、生长发育、生殖性能、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确保选择出的种畜具有优秀的遗传性状。

在选择种畜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优良种畜,以丰富国内种畜资源,改良黄牛品种,提高黄牛生产性能。

二、科学育种管理科学的育种管理对于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也非常重要。

科学的育种管理包括配种管理、饲养管理等方面。

配种管理是品种改良的基础,要根据黄牛的遗传特点、配种对象的要求和配种方法进行科学的配种。

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黄牛的饲养水平,保障黄牛的生长发育,提高黄牛的生产性能。

还需要加强学习与交流,增加养殖技术人员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加强养殖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加强品种改良技术研究要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还需要加强品种改良技术研究,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品种改良技术。

品种改良技术研究包括遗传改良技术、生理生化改良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

通过遗传改良技术提高黄牛的遗传力,通过生理生化改良技术提高黄牛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黄牛品种的遗传水平等。

这些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黄牛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促进黄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品种改良政策扶持为了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还需要加强品种改良政策的扶持。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种畜资源的引进与保护,支持品种改良技术研究与推广,制定相应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加大对黄牛产业的投入,推动黄牛产业的良性发展。

为什么要进行黄牛改良?

为什么要进行黄牛改良?

为什么要进行黄牛改良?
答:肉牛生产中所谓的黄牛改良是用肉用牛或肉乳兼用牛与本地黄牛杂交生产肉用牛的方法。

黄牛改良目的在于使杂交后代保留黄牛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抗病力、耐粗饲的特点;吸收外来品种牛体躯高大、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等优点,并可得到杂种优势,繁殖生产性能好的后代,提高牛群的质量,增强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品种改良的牛体型好,生长速度快,养殖收入是同期饲养本地牛的2~3倍,能显著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十几年黄牛改良实践表明,用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海福特、安格斯、皮埃蒙特牛与本地黄牛进行两品种杂交、多元杂交和级进杂交等,所得杂种后代的肉用性能都得到显著改善,改良初期都获得良好效果。

以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做父本,并以多元杂交方式进行本地黄牛改良效果好。

小议黄牛改良技术及饲养管理

小议黄牛改良技术及饲养管理

小议黄牛改良技术及饲养管理黄牛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性畜牲之一,其肉、奶、皮等产品在市场上拥有广阔的销售市场。

如何进行黄牛的科学饲养管理和改良技术是农民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黄牛改良技术及饲养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黄牛改良技术1.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提高黄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

在黄牛品种改良中,要尽量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环境和生产条件的优良品种和品系,如青藏牛、内蒙古牛等。

选择耐寒性、繁殖力强、肉质好的种公母牛进行选育。

在品种改良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提高良种的繁殖速度和品质。

2.营养改良提高黄牛的饲料品质和营养水平,是改良黄牛生产性能的关键。

饲料要求高蛋白、高能、高维生素,以满足黄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

可以适量添加一些优质饲料,如豆饼、鱼粉等,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还可以采用配方饲料,根据黄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饲料,提高黄牛的饲料利用率。

3.环境改良改善黄牛的生活环境,是提高黄牛生产性能的关键。

黄牛要求的环境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湿度适中。

在黄牛的饲养场所,要做好隔离、通风、排水等设施建设,提高黄牛的生活环境。

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保持黄牛饲养场所的清洁卫生,避免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二、黄牛饲养管理1.科学饲料配给2.定时定量喂养黄牛饲养管理中,要做到定时定量喂养,保证黄牛每日摄入的饲料量和营养物质的平衡。

合理安排饲料的发放时间和数量,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导致黄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受到影响。

要分配好不同生长阶段的黄牛,按照其需求进行饲料喂养,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3.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黄牛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黄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黄牛的疾病,保障黄牛的健康。

可以定期请专业兽医进行健康检查,对黄牛进行常规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合理消毒饲养场所的消毒管理是提高黄牛生产性能的关键。

要定期对黄牛的饲料槽、饮水槽、饲养场地等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病毒的传播和滋生,保障黄牛的健康。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黄牛是一种重要的牲畜品种,其产肉产奶性能出色,对于提供肉类和乳制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为了进一步提升黄牛品种的改良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1.选择合适的育种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目的,确定优良品种的改良方向。

可以注重提高黄牛的产奶量和品质,或者着重提高肉质和肉量。

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对于指导黄牛的选配和改良非常重要。

2.进行基础种源的筛选和选育:通过对不同的黄牛个体进行性状评价和遗传背景分析,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基础种源。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可以加快优良基因的传递速度,提高品种改良效果。

3.加强品种改良的技术支持:在黄牛的选育和改良过程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支持。

如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基因组选择等技术,可以更精确地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基础的个体。

针对特定的育种目标,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进行精准改良。

4.加强繁殖管理:合理的繁殖管理是确保改良品种进展的关键。

要合理控制配种数量和频率,确保黄牛的遗传多样性,避免近亲配种造成的遗传缺陷。

加强繁殖期间的饲养和管理,提高母牛的繁殖率和存活率,以便更好地实现品种改良效果。

5.加强科研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黄牛品种改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科技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推广,使养殖户学会和掌握相关的繁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建立黄牛品种改良示范基地,进行技术示范和推广,引导养殖户积极参与品种改良工作。

6.加强监控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对黄牛的品种改良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通过对改良品种的生产性能、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进展的评估,不断改进改良方案,提高品种改良效果。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需要全面、系统的工作措施。

除了选择合适的育种目标和进行基础种源的筛选和选育外,还需要加强技术支持、繁殖管理、科研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监控和评估机制的建立。

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将有助于提升黄牛品种改良的效果,为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

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

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升,冻精冷配成为了促进黄牛遗传改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冻精冷配技术的原理和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

一、冻精冷配技术原理冻精冷配技术是一种牛精液保存和运输的方法,其原理是将新鲜精液在添加保护剂后,通过特殊的冷却方法使精液内的水分结晶形成冰晶,进而减缓精子代谢和能量消耗,从而延长其保存时间。

通过冷配方法,可以将精液保存数月乃至数年,方便运输和使用。

冻精冷配技术可以帮助改良当地黄牛品种,提高育种成功率和产量。

以下是改良当地黄牛技术的要点:1、挑选精良种牛:选择優質種公牛進行採精工作。

在育畜技术较为落后的地区,经常会出现黄牛品种异质性大、血缘关系复杂的情况。

此时,应该尽可能地从当地的优良种牛中进行挑选,勤以倡导新的品种。

2、选择精液颜色好的:当黄牛进入成年后,汇聚的精子数量相对较少,精子大多数都被吞噬细胞吞噬了,因此不同牛隻之间的精液质量也存在着差别。

为了提高育种效果,应该选择颜色浓烈、精液透明度高的种公牛进行收集、保存和使用。

3、冷却保存:应该采用恰当的冷却保护剂进行精液的冷却保存工作。

在保存过程中,精液应该避免与外界环境的污染,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并减少其与氧气的接触,提高精液的保存率。

4、配种技术:在配种过程中,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配种。

对于精液保存时间较长的取精公牛,可以采用人工发情或人工授精的方法,使其尽可能地达到射精的能力。

5、对前体母畜品种和血缘关系的控制:对于前体母畜进行人工授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黄牛品种和血缘关系进行控制。

在进行精液配种过程中,为了避免后代品质的下降,不同种公牛之间的交配应该避免或尽量避免。

总之,冻精冷配技术可以帮助改善当地黄牛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牛的产量和品质,以及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是关键,有助于提高配种的成功率,提高黄牛的品质和生产效益。

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技术 - 养牛技术

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技术 - 养牛技术

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技术-养牛技术张年江(黑龙江省海林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海林157199)作者简介:张年江(1973-),男,山东日照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家畜繁育改良方面工作。

1肉牛杂交的优势我国黄牛品种数量及品种很多,但是多属于役用牛,体型偏小、后躯发育差、产肉性能不佳、饲料报酬率低,并且生长速度缓慢。

可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对本地黄牛进行改良,获得的杂交后代一般体型要比本地黄牛大30%左右,体躯较大,胸部宽深,后躯较为丰满。

本地黄牛最为明显的的缺点是生长速度较慢,并且在成牛后的体重较小,经改良后,经20个月左右的饲养即可达到350~400kg,与同龄本地牛相比,杂种牛的体重可提高40%~45%。

我国也有少数较为优良的黄牛品种,如秦川牛、延边牛,这些牛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是肉质却非常好,因此可对其进行杂交育种,以提高其生长速度。

肉牛杂交育种后,其肉用价值提高,一般经过育肥的杂种牛,屠宰率能达到55%,甚至有的牛可达到60%,比本地牛提高了近3%~8%,产肉量要比本地牛多出10%~15%。

另外,杂交肉牛的生长速度快,可提前出栏上市,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方法与环境下,杂种牛的出栏时间比本地牛要缩短近一半的时间,并且杂种牛的肉质较好。

2肉牛杂交改良的模式两品种杂交是利用两个品种之间的杂交,一般杂交后代不留为种用,而是直接作为商品牛出售,可以用肉用型品种或兼用型品种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一般用国外优良的肉用品种作为杂交父本,如夏洛来、西门塔尔等,本地黄牛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多呈现生长速度快、成熟早、体重大、育肥性能良好、饲料利用率高等优点,是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杂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还可以用肉用品种与乳用品种进行杂交,把乳用牛生产与肉用牛生产相结合,一般多利用低产奶牛与肉用公牛杂交,所产后代在断奶后育肥,可以提高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牛肉的品质。

三品种杂交是指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后,再与第三品种的公牛进行杂交,所产的后代,无论公、母都作为育肥牛用。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黄牛是我国传统的优良畜种,具有耐粗饲料、适应力强、繁殖力强等特点。

由于品种较为单一、遗传改良不足等原因,导致目前黄牛的产出效率并不高。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成为当前农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改良黄牛品种,提高其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

下面将探讨一些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配种管理优化配种管理是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关键一环。

在进行配种管理时,需要根据黄牛的品种特点和遗传背景,选择合适的优良公牛进行配种,以期产生更加优良的后代。

要根据母牛的生理周期和发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配种时间,确保配种成功率。

合理控制配种间隔,防止母牛因连续配种过度而出现生殖问题,影响生产效益。

通过优化配种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黄牛品种改良的效果,产生更多高品质的后代,提升畜牧生产效益。

二、加强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是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遗传改良,可以选择出更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和生产需求的黄牛品种,提高其繁殖能力、产奶量和抗病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在进行遗传改良时,可以采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筛选出更具优良遗传性状的黄牛后代,加快改良品种的培育速度。

还可以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基因编辑和选择性育种,进一步提升黄牛品种的改良效果。

三、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对于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

在饲养管理方面,首先要保证黄牛的合理营养供给,根据其生长发育和生产需求,科学配制饲料,确保其获得充分的营养和能量。

要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保持饲舍清洁、通风良好,避免黄牛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和感染。

要定期对黄牛进行健康检查和疫病防控,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确保黄牛的健康状态。

加强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黄牛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其发病率,保证黄牛的生长和生产效率,从而提升品种改良效果。

四、加强品种信息共享和交流为了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需要加强品种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推动优良品种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地黄牛改良技术
“牛细管冻精输配操作技术规范”是为了克服畜牧引种的障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对奶、油的需求。

我们引进了“牛冻配技术”。

即饲养有冷冻精液(基因)的黄牛来改良本地黄牛品质。

一、母牛发情鉴定
1、母牛的发情在生殖内分泌的调节下,母牛卵巢上的卵泡周期性地发育成熟,并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母牛生殖道产生一系列变化并产生性欲,爬跨其他牛,也接受其他牛的爬跨,把这种生理状态称为发情。

母牛发情时表现为外部生殖道上皮充血肿胀、粘膜潮红、子宫增生、发情生、比平时大而硬(脖子);子宫和阴道前庭的分泌机能增强、分泌的粘液增多、并流出阴门;母牛发情时敏感、兴奋不安、喊叫、走动频繁,食欲下降、奶量减少、主动接近公牛,两后肢叉开、举尾、回头探望、排尿次数增多、开始时爬跨其他牛,进入发情稳定期接受其它牛的爬跨;除上述变化之外,发情母牛卵巢上有成熟卵泡发育并排卵,只有成熟的卵子排出才能母牛配种受胎。

没有成熟卵泡发育的发情,原因可能是由于母牛生殖机能乱或使用含有雌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假发情。

2、母牛发情特点
(1)母牛是属全年多次发情的家畜,约18------21天一个发情周期,一般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饲养管理良好的母牛可全年发情配种和产犊;但在粗放的饲养条件下,冬季气候寒冷、营养差、农牧区的牛多表现为体情。

(2)发情期(发情持续期)短,但行为明显。

母牛有外部表现的发情时间一般仅为12-------24小时,有的牛仅几个小时,因此发情观察必须留心,否则很容易漏掉。

(3)母牛排卵一般发生在发情停止后8------12小时(个别母牛也有提前或推后的现象),因此母牛港发情时不要急于配种,而应得到发情结束时配种,这是最适宜的配种时间。

二、配种前的准备工作
﹝1﹞室外准备。

1、配种架。

采用木质或钢管焊接,其长短、高矮、宽窄均应适合当地母牛体型大小,一般要装在室外。

2、精液操作室。

至少应有10厘米左右,要求向阳、采光好、干旱、无尘、地面平整。

窗户留一小窗口,便于向外送输精器。

3、环境。

要求排水良好、干净、安静、地面平整、有围墙、安全。

﹝2﹞室内准备。

1、设备。

工作台2张、椅3把、铁炉1个、窗户(留小窗户)。

2、仪器、器具。

3、配液、器具、洗条、卫生。

在开展输配以前要调试显微镜、洗条试管、配置精液、打扫卫生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保证输配工作有序进行。

三、正确的输配法
1、在取出解冻细管之前,仔细检查输精器、输精器套管、塑料手套、卫生
纸等的放置位置,以取用方便为宜。

随即迅速将解冻好的细管取出,用卫生纸将外面水分擦干净。

|
2、用手夹住细管、轻轻甩动手腕使细管中空气移至上端。

后用专用细管剪刀剪切无棉塞一头。

注意剪口时一定要将细管口剪平,不致使管中精液流出。

将输精器活塞杆抽回约15公分,再将细管有棉塞一端插入输精器品的筒管内,再把塑料套开口端,对准细管和输精器,漫漫套上,最后漫漫推动活塞杆排除细管中的空气等待输配母牛。

注意,此步在室内进行操作,细关与输精器的接口,塑料管与输精器接口一定要按牢。

3、输配。

用未戴手套的一只手将发情母牛尾巴提向一侧,助手清洗外阴部,用带手套的手顺势从肛门插入至需要深度,通过直肠碧触摸母牛左右侧卵巢,注意判断发情征候,再握牢子宫经,轻轻向后和向下压使阴唇略细张开,用另一手将输精器由阴唇漫漫插入阴道,经子宫经口,子宫经直至子宫体。

在判定输精位置准确无误后,慢慢推压活塞杆,大约用5秒中时间将全部精液输完,后将输精器抽出,抽出时要注意防止精液回流,最后将握直肠的手慢慢抽出。

输配任务结束。

4、输配后处理。

输精结束后,用戴手套的手将输精器套管包住,将手套反脱下来,取出输精器,洗条、消毒,手套和塑料套管及空细管即丢入垃圾桶内。

如再有发情母牛、又进行输配,如无发情母牛、输配结束后即进行登记和清扫卫生。

如使用的非一次性手套,侧可将手套先清水冲洗,用布擦干净,涂上滑石粉,凉干备下次使用。

使用过的器具,如剪刀、输精器等玻璃和金属器具可用70%酒精擦洗消毒,不能用消毒剂或肥皂。

配种人员的劳保用品一定要配备齐全,同时注意自身的消毒和环境的消毒。

在注意黄牛配种的操作步骤下同时也要注意黄牛配种的可行性市场行为。

一、适应市场变化,坚持常抓不懈。

黄牛改良效益,每头改良牛可比当地牛多收入500-700元,经济效益显著。

因此,不能因为市场价格波动而放松改良,相反应增加科技投入,搞好改良。

二、加强科技知识管理,增膘复壮促发情。

对4个月以上的犊牛实行人工断奶,促进母牛早发情。

对患有生死系统疾病的母牛,可用“促孕一剂一灵”等药物治疗,然后输精配种。

三、选好种公牛,开展冷冻精液配种。

利用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等品种与本地母牛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杂种后代生长发育快、产肉多,杂交优势明显,效益高。

四、掌握配种“火候”,适时输精配种。

放牧员发准确报情,发现母牛发情及时隔离。

要做到适时输精,以提高受胎率。

在母牛发情末期即“过劲”阶段,试情公牛不再尾随发情母牛,母牛黏液量少而黏稠,且由乳白色变至米黄色,此时输精准胎率最高。

五、取缔杂种公牛配种,杜绝野交滥配。

杂种公牛跗性不稳定,后代退化。

要遵照《种畜禽管理条例》,取缔杂种公牛配种。

对当地公牛进行去势,以保证黄牛改良工作有序进行。

六、普及细管配种,提高科技含量。

塑料细管精液具有活力好、受胎率高、标记清楚、卫生条件好等优点,受胎率可提高10%上,要积极推广使用。

七、提高配种质量,树立冷配信誉。

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母牛发情鉴定、输精。

精液保管使用和器材消毒等技术环节,在提高受胎率上狠下功夫。

参考文献:
1、雷霁霖《黄牛养殖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韩英《养殖高效新技术》黑龙江科学技术 2004
3、潘军,张永根《养牛博士送给黄牛养殖户的20项建议》黑龙江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4
4、孙镇平《简明动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