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黄牛的基本原理
我国黄牛生产性能的改良措施

目前我国黄牛生产性能的改良措施
目前我国农村的黄牛仍占相当比重。
随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相当部分的黄牛将逐步向肉用方向发展。
我国黄牛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好、遗传性稳定等优良特性,但也存在体型小、生产性能低等不足。
对黄牛的改良重点是加大体型、体重,提高生产性能,逐步向肉乳或乳肉兼用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肉用牛品种 , 要大量地引进外来肉用品种牛也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是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是引进的肉用品种与我国的气候和饲料资源特点不相符。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较紧张,应合理地利用我国现有的肉用牛、肉役兼用牛、乳肉兼用牛和本地黄牛,用杂交改良的方法,生产优质杂交牛育肥,提高以增重速度和肉品质为主的肉用性能。
一般来说 , 我国黄牛杂交改良后具有如下优点:
1 .体型增大;
2 .生长快;
3 .出肉率高;4.经济效益好。
当前我国普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畜牧高新技术“奶牛胚胎移植”已在我县示范成功。
黄牛改良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

黄牛改良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黄牛指的是以非法手段获取、炒卖各种限量或热门商品和门票等物品的个体或组织。
由于近年来市场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不足,黄牛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带来了严重问题。
为了解决黄牛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黄牛改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下面将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需求供给不平衡是黄牛问题的根源之一。
某些限量或热门商品的供给不足,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抢购现象,这就给了黄牛可乘之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增加商品的供给,避免供给不足的情况发生。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控制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打破黄牛的利益链条。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也是黄牛问题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由于黄牛活动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所以相关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对于黄牛的违法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并举一反三,引导社会舆论的谴责,增加其违法成本。
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打击黄牛行为,保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缺乏公众参与也是黄牛问题的制约因素之一。
公众的参与对于抵制黄牛行为和维护市场秩序至关重要。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公众能够辨别黄牛活动的危害性,并发挥自己的监督和举报作用。
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和公民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增加对于黄牛行为的谴责,形成全社会合力抵制黄牛。
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也是解决黄牛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打击黄牛活动。
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市场进行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和阻止黄牛行为;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商品交易进行溯源和记录,减少黄牛活动的空间;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黄牛的行为和模式进行研究,提前预警和打击黄牛。
这些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可以有效地解决黄牛问题,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竞争。
黄牛改良的制约因素有需求供给不平衡、市场监管力度不足、缺乏公众参与和技术手段的滞后等方面。
为什么要进行黄牛改良?

为什么要进行黄牛改良?
答:肉牛生产中所谓的黄牛改良是用肉用牛或肉乳兼用牛与本地黄牛杂交生产肉用牛的方法。
黄牛改良目的在于使杂交后代保留黄牛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抗病力、耐粗饲的特点;吸收外来品种牛体躯高大、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等优点,并可得到杂种优势,繁殖生产性能好的后代,提高牛群的质量,增强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品种改良的牛体型好,生长速度快,养殖收入是同期饲养本地牛的2~3倍,能显著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十几年黄牛改良实践表明,用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海福特、安格斯、皮埃蒙特牛与本地黄牛进行两品种杂交、多元杂交和级进杂交等,所得杂种后代的肉用性能都得到显著改善,改良初期都获得良好效果。
以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做父本,并以多元杂交方式进行本地黄牛改良效果好。
本地黄牛改良技术

本地黄牛改良技术“牛细管冻精输配操作技术规范”是为了克服畜牧引种的障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对奶、油的需求。
我们引进了“牛冻配技术”。
即饲养有冷冻精液(基因)的黄牛来改良本地黄牛品质。
一、母牛发情鉴定1、母牛的发情在生殖内分泌的调节下,母牛卵巢上的卵泡周期性地发育成熟,并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母牛生殖道产生一系列变化并产生性欲,爬跨其他牛,也接受其他牛的爬跨,把这种生理状态称为发情。
母牛发情时表现为外部生殖道上皮充血肿胀、粘膜潮红、子宫增生、发情生、比平时大而硬(脖子);子宫和阴道前庭的分泌机能增强、分泌的粘液增多、并流出阴门;母牛发情时敏感、兴奋不安、喊叫、走动频繁,食欲下降、奶量减少、主动接近公牛,两后肢叉开、举尾、回头探望、排尿次数增多、开始时爬跨其他牛,进入发情稳定期接受其它牛的爬跨;除上述变化之外,发情母牛卵巢上有成熟卵泡发育并排卵,只有成熟的卵子排出才能母牛配种受胎。
没有成熟卵泡发育的发情,原因可能是由于母牛生殖机能乱或使用含有雌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假发情。
2、母牛发情特点(1)母牛是属全年多次发情的家畜,约18------21天一个发情周期,一般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饲养管理良好的母牛可全年发情配种和产犊;但在粗放的饲养条件下,冬季气候寒冷、营养差、农牧区的牛多表现为体情。
(2)发情期(发情持续期)短,但行为明显。
母牛有外部表现的发情时间一般仅为12-------24小时,有的牛仅几个小时,因此发情观察必须留心,否则很容易漏掉。
(3)母牛排卵一般发生在发情停止后8------12小时(个别母牛也有提前或推后的现象),因此母牛港发情时不要急于配种,而应得到发情结束时配种,这是最适宜的配种时间。
二、配种前的准备工作﹝1﹞室外准备。
1、配种架。
采用木质或钢管焊接,其长短、高矮、宽窄均应适合当地母牛体型大小,一般要装在室外。
2、精液操作室。
至少应有10厘米左右,要求向阳、采光好、干旱、无尘、地面平整。
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

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升,冻精冷配成为了促进黄牛遗传改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冻精冷配技术的原理和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
一、冻精冷配技术原理冻精冷配技术是一种牛精液保存和运输的方法,其原理是将新鲜精液在添加保护剂后,通过特殊的冷却方法使精液内的水分结晶形成冰晶,进而减缓精子代谢和能量消耗,从而延长其保存时间。
通过冷配方法,可以将精液保存数月乃至数年,方便运输和使用。
冻精冷配技术可以帮助改良当地黄牛品种,提高育种成功率和产量。
以下是改良当地黄牛技术的要点:1、挑选精良种牛:选择優質種公牛進行採精工作。
在育畜技术较为落后的地区,经常会出现黄牛品种异质性大、血缘关系复杂的情况。
此时,应该尽可能地从当地的优良种牛中进行挑选,勤以倡导新的品种。
2、选择精液颜色好的:当黄牛进入成年后,汇聚的精子数量相对较少,精子大多数都被吞噬细胞吞噬了,因此不同牛隻之间的精液质量也存在着差别。
为了提高育种效果,应该选择颜色浓烈、精液透明度高的种公牛进行收集、保存和使用。
3、冷却保存:应该采用恰当的冷却保护剂进行精液的冷却保存工作。
在保存过程中,精液应该避免与外界环境的污染,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并减少其与氧气的接触,提高精液的保存率。
4、配种技术:在配种过程中,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配种。
对于精液保存时间较长的取精公牛,可以采用人工发情或人工授精的方法,使其尽可能地达到射精的能力。
5、对前体母畜品种和血缘关系的控制:对于前体母畜进行人工授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黄牛品种和血缘关系进行控制。
在进行精液配种过程中,为了避免后代品质的下降,不同种公牛之间的交配应该避免或尽量避免。
总之,冻精冷配技术可以帮助改善当地黄牛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牛的产量和品质,以及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是关键,有助于提高配种的成功率,提高黄牛的品质和生产效益。
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

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技术要点
冻精冷配是现代畜牧业的一项重要技术。
黄牛育种也需要采用这项技术,以提高黄牛品种的纯度和优良性状。
对于冻精冷配技术的改良,下面介绍一些具体要点。
1. 精液采集
精液采集是冻精冷配的第一步。
为了采集到高质量的精液,应该先预备好采集场所,以确保场所的环境干净卫生,避免精液污染。
同时,要确保黄牛身体健康,精液产出量正常,以便获得高质量的精液。
2. 精液保鲜
采集到的精液需要进行保鲜处理,一般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使用冰块进行冷却,另一种是使用特殊的保鲜液体,将精液放入液体中保持湿润,避免精液脱水。
在保鲜过程中,应该将精液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确保它保鲜效果。
3. 精液冻存
精液冻存是冻精冷配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为了冻存精液,应该使用专用的冻存仪器,并选择正确的冻存方法。
在冻存时,应该确保精液的存储温度为-196℃,并且使用专门研制的保护剂,以保护精液的完整性并减少精液冰冻对精子的损害。
4. 精液快速解冻
在冻精冷配过程中,解冻精液必不可少。
为了快速解冻精液,在解冻过程中,应该避免直接用热水解冻,因为这样容易破坏精子细胞质,并影响黄牛受孕的效果。
解冻采用逐步解冻法,即先将精液从-196℃放入液氮中,冷却10秒钟左右,然后移入-25℃的恒温水中,以逐步增加温度,解冻时间在1分钟左右,以保证精液恢复活力。
以上就是冻精冷配技术改良在黄牛饲养中的一些主要要点,冻精冷配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黄牛品种的纯度和性状,还可以增加环境质量和生产效益,提高饲养者的收益。
黄牛改良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

黄牛改良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黄牛改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不仅影响黄牛改良的效果,还可能导致工作的失败。
了解并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对于黄牛改良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改良方法、环境条件、资源保障等方面,探讨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
一、资源保障不足资源保障是黄牛改良工作的前提条件。
资源保障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改良工作的顺利进行。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力量,缺乏改良所需的财政资金,缺乏改良实验所需的实验场地等等。
这些资源保障不足会使得改良工作陷入困境,进而影响到黄牛品种的改良效果。
解决方法:1.加大对黄牛改良工作的投入,增加财政资金的支持,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鼓励科研人员参与黄牛改良工作。
2.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改良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3.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与其他科研机构、企业或者农户合作,共同推动黄牛改良工作的开展。
二、环境条件限制环境条件是影响黄牛改良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可能会对黄牛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改良工作的效果。
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土壤条件等。
这些环境条件限制会对黄牛改良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解决方法:1.进行地区差异化改良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开展相应的改良工作,避免因环境条件限制而影响到改良工作的效果。
2.针对特殊环境条件,进行对黄牛的适应性改良,使其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地理、土壤等条件,提高其生存能力和生产性能。
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等,改良黄牛品种,使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三、改良方法选择不当选择恰当的改良方法对于黄牛改良工作至关重要。
若选择的改良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改良工作的失败。
改良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导致改良效果不佳;改良方法操作不当,导致黄牛品种的退化等。
解决方法:1.深入研究黄牛的遗传特性和生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良方案,确保选择的改良方法符合黄牛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技术 - 养牛技术

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技术-养牛技术张年江(黑龙江省海林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海林157199)作者简介:张年江(1973-),男,山东日照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家畜繁育改良方面工作。
1肉牛杂交的优势我国黄牛品种数量及品种很多,但是多属于役用牛,体型偏小、后躯发育差、产肉性能不佳、饲料报酬率低,并且生长速度缓慢。
可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对本地黄牛进行改良,获得的杂交后代一般体型要比本地黄牛大30%左右,体躯较大,胸部宽深,后躯较为丰满。
本地黄牛最为明显的的缺点是生长速度较慢,并且在成牛后的体重较小,经改良后,经20个月左右的饲养即可达到350~400kg,与同龄本地牛相比,杂种牛的体重可提高40%~45%。
我国也有少数较为优良的黄牛品种,如秦川牛、延边牛,这些牛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是肉质却非常好,因此可对其进行杂交育种,以提高其生长速度。
肉牛杂交育种后,其肉用价值提高,一般经过育肥的杂种牛,屠宰率能达到55%,甚至有的牛可达到60%,比本地牛提高了近3%~8%,产肉量要比本地牛多出10%~15%。
另外,杂交肉牛的生长速度快,可提前出栏上市,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方法与环境下,杂种牛的出栏时间比本地牛要缩短近一半的时间,并且杂种牛的肉质较好。
2肉牛杂交改良的模式两品种杂交是利用两个品种之间的杂交,一般杂交后代不留为种用,而是直接作为商品牛出售,可以用肉用型品种或兼用型品种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一般用国外优良的肉用品种作为杂交父本,如夏洛来、西门塔尔等,本地黄牛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多呈现生长速度快、成熟早、体重大、育肥性能良好、饲料利用率高等优点,是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杂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还可以用肉用品种与乳用品种进行杂交,把乳用牛生产与肉用牛生产相结合,一般多利用低产奶牛与肉用公牛杂交,所产后代在断奶后育肥,可以提高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牛肉的品质。
三品种杂交是指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后,再与第三品种的公牛进行杂交,所产的后代,无论公、母都作为育肥牛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黄牛的基本原理
把生产能力较低的黄牛,改良成为生产性能较高的兼用牛,必须打破黄牛低产的保守性,利用生物杂交,吸收引进高产品种的遗传性,达到不断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
家畜的各种经济性状是由亲代产给子代的途径,是通过性细胞中细胞核含有产生这种形状的物质传递的。
这种物质叫做基因,它存在于细胞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家畜身体细胞内染色体都是成对的,当性细
胞成熟的时候,就产生减数分裂,每一对中只有一个染色体进入性细胞内,即家畜身体细胞的基因只有半数今天入性细胞内,受精的时候雄雌两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都结合起来,其身体的基因又复成对,双亲的各种性状就这样传给后代。
在正常情况下,父母各种性状对子代的影响是各占一半的。
家畜的杂交改良,也就是运用这个生物学规律来提高生产性能的。
在一般情况下,黄牛杂交一代的幼畜生长发育旺盛,生活力强,生产性能高,这种现象称为杂交优势。
从生物学看杂交有三个特性:一是丰富了生物的遗传性,各种杂交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时也可能表现出两个品种都不具有的新特性;二是动摇了生物的遗传性。
由于杂交双方遗传上的异质性,杂交后所获得的杂种表现出遗传性的动摇性。
这样即加大了变异性,又加大了可塑性,人们可以利用这两个方面的特性,使杂交后代向需要方向发展。
三是提高了生活力。
由于杂交双方性细胞差异较大,因而结合后可以产生强大的生活力。
黄牛经过杂改良后,可以改变原料的低产基因型,不仅产生杂交优势,而且能把不同亲本优良特性结合起来,进而提高生产性能。
杂交的目的就是要使其后代保留本地黄牛对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的优点;吸收引进外来品种体躯大,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奶、产肉性能好等优点而获得杂交优势,有计划的固定人们所希望的各种有益形状,成为一个品种或新的类群。
更多黄牛养殖技术的内容,各位养殖户可以继续关注本站。
以信为道,以优为胜”,始终坚持对客户负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