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黄牛改良技术汇总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黄牛是我国重要的家畜资源之一,其品种改良对于提高黄牛生产性能、促进黄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优质种畜选育、科学育种管理、加强品种改良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推进。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选择优质种畜进行选育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优质种畜进行选育。
选择种畜是品种改良工作的关键,只有选择了优质的种畜才能培育出优质的后代。
选择种畜需要从外貌、生长发育、生殖性能、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确保选择出的种畜具有优秀的遗传性状。
在选择种畜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优良种畜,以丰富国内种畜资源,改良黄牛品种,提高黄牛生产性能。
二、科学育种管理科学的育种管理对于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也非常重要。
科学的育种管理包括配种管理、饲养管理等方面。
配种管理是品种改良的基础,要根据黄牛的遗传特点、配种对象的要求和配种方法进行科学的配种。
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黄牛的饲养水平,保障黄牛的生长发育,提高黄牛的生产性能。
还需要加强学习与交流,增加养殖技术人员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加强养殖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加强品种改良技术研究要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还需要加强品种改良技术研究,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品种改良技术。
品种改良技术研究包括遗传改良技术、生理生化改良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
通过遗传改良技术提高黄牛的遗传力,通过生理生化改良技术提高黄牛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黄牛品种的遗传水平等。
这些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黄牛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促进黄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品种改良政策扶持为了提升黄牛品种改良效果,还需要加强品种改良政策的扶持。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种畜资源的引进与保护,支持品种改良技术研究与推广,制定相应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加大对黄牛产业的投入,推动黄牛产业的良性发展。
简述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现状、建议

简述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现状、建议作者:拉巴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年第10期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黄牛制品需求量不断增加。
西藏地区的黄牛品种改良工作刻不容缓,要认真研究西藏黄牛改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不断的完善西藏黄牛的繁育体系。
搭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模式,促进黄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是针对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西藏;黄牛;品种改良;现状分析;建议随着养殖数量和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大,西藏黄牛养殖行业进入到轉型期。
传统的养殖方案一味的追求数量的增加,对于养殖质量重视不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养殖户对于黄牛品种改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培养新品种,进而提升黄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西藏黄牛改良总体情况西藏黄牛养殖广泛的分布在农区、林区,平均海拔达到3800米,比如拉萨、山南、日客则等半农半牧的区域。
西藏黄牛养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黄牛肉、皮、乳、牛粪都是当地民众重要的生活资源。
西藏黄牛具有个体小、生产性能较低的缺陷,对于养殖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西藏黄牛品种改良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大幅度提升,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有着较大促进作用。
当前西藏黄牛改良杂交后已经达到35万头,对于西藏奶业发展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西藏黄牛改良存在问题1.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不足。
区级农业农村厅、畜牧总站等对黄改工作特别重视,但是乡、县、市级管理部门对于黄牛改良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不管不问,后续管理交给技术部门。
2.加强宣传引导工作,还有很多群众不支持、不懂,使计划、任务下发优质冻精浪费情况时有发生,严重的阻碍了后续工作的开展。
3.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
西藏引进了荷斯坦、西门塔尔牛等优良品种奶牛,促进了黄牛品种改良进程。
但是养殖户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不仅容易造成奶牛营养不良的问题,还直接导致了经济效益的降低。
简述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现状建议

简述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现状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西藏黄牛是西藏地区特有的一种牲畜,具有适应高寒缺氧环境的特殊生理特点。
由于其优良的肉质和奶质,在西藏地区被广泛用于食用和生产。
受到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限制,西藏黄牛的生长速度较慢,生产性能较低,存在着很多问题。
为了提高西藏黄牛的养殖效益,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开始进行黄牛改良工作。
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改进饲养管理等措施,试图提升西藏黄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目前的改良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
本文将对西藏黄牛的特点、现有改良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建议和前景展望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西藏黄牛改良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西藏黄牛是西藏高原上的一种重要畜牧资源,具有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独特优势,但也存在生长缓慢、繁殖率低、抗病能力弱等问题。
对西藏黄牛进行改良工作,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综合利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西藏黄牛是西藏地区农牧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通过改良工作提高西藏黄牛的产量和品质,可以有效提升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西藏黄牛是西藏地区重要的耕作力和军需工作力,通过提高西藏黄牛的生产性能,可以提高农田开垦和农业生产的效率,保障西藏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国家的军需需要。
通过对西藏黄牛进行改良工作,可以促进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推动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提高畜牧业对西藏地区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西藏黄牛进行改良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对推动西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保障当地农牧民的生计具有重要价值。
愿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西藏黄牛的特点西藏黄牛是一种生活在高原地区的独特牛种,具有以下特点:1. 体型适应:西藏黄牛体型较小,适应高原环境,能够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生存。
2. 毛色:毛色呈现深黄色,有一定的防寒保暖作用。
简述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现状建议

简述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现状建议西藏黄牛是西藏地区重要的农牧业资源,也是藏族人民重要的生计来源之一。
由于长期的野生状态和环境限制,西藏黄牛的遗传品质相对较低,生长速度慢,产肉率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弱。
为了提高西藏黄牛的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需要进行改良工作。
当前,西藏黄牛改良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品种选育:通过选育肉用性能更好的品种,如西藏短角、藏北短角、藏东短角等,以提高产肉率和生长速度。
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纯种西藏黄牛的基因库,避免基因的丧失和杂交过程中引入外来基因的风险。
2. 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方式和养殖条件,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饲养技术水平,以增加西藏黄牛的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适当的饲养密度和饲养环境可以提高牛只的育肥效果,增加经济效益。
3. 饲料资源开发:改善饲料资源的质量和供给,提高牛只的饲料营养水平和利用率。
在西藏地区,由于高海拔和恶劣的气候条件,饲料资源稀缺,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如高山草原的利用、高寒地区的饲料种植等,以提高饲料供给的可行性和养殖经济性。
4. 疾病防治:加强西藏黄牛的免疫接种和疾病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提高牛只的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
加强疾病的研究工作,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当前西藏黄牛改良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未来改良工作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 加强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西藏黄牛的遗传与育种研究,提高选育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加强对西藏黄牛生态环境的研究,为改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优化养殖模式:通过发展标准化养殖、集约化养殖和生态养殖等模式,提高西藏黄牛的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
可以探索与当地农牧民合作的方式,将改良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农牧民,提升他们的养殖技术水平。
3. 加强技术培训: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改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养殖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养殖示范、组织培训班等形式,培养一批具有改良技术熟练掌握和推广能力的人才。
黄牛养殖技术存在问题及相应改进措施总结分析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6.032黄牛是我国肉牛养殖产业当中的当家品种,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分布。
不同地区的黄牛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隔离和品种筛选,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黄牛品种。
黄牛在不同地区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但在长期养殖管理期间,由于很多农户一直坚持传统的养殖管理理念,不注重做好种植资源的有效保存,导致黄牛养殖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黄牛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黄牛养殖管理期间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希望对更好地推动黄牛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帮助。
黄牛养殖技术改进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户收入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黄牛是我国主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饲养黄牛能够提供丰富的肉类和乳制品。
通过改进黄牛养殖技术,可以提高黄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从而加快生产周期,减少养殖成本,并提高农产品产量。
这对于满足人们对肉类和乳制品的需求非常重要。
同时,黄牛养殖也是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改进养殖技术可以提高黄牛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收益。
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训农户,传授科学的养殖管理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水平,进一步增加收入。
这对于农村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黄牛养殖行业的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改进养殖技术可以帮助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避免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等资源的污染,从而减少环境负荷。
此外,改进黄牛的饲料配方和喂养管理,还可以减少养殖对农业的用地需求,节约土地资源。
一、黄牛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1、品种生产性能严重退化长期以来,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用途的需求,人们对黄牛进行了大量的选择和繁殖。
然而,为了追求特定特征或用途,如体型大、肉质好或产奶量高等,可能会忽视对遗传的全面考虑,导致了基因缺乏多样性和退化。
这使得黄牛品种的生产性能遗传基础变窄,进而降低了其整体的生产性能。
黄牛改良工作总结

黄牛改良工作总结近期,本公司积极开展黄牛改良工作,旨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此,我将对该项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改良工作内容1. 提高服务标准:我们将黄牛的服务标准进行全面提升,包括接待流程、问题解答、购票服务等方面,以确保客户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体验。
2. 强化员工培训:为了确保员工对黄牛的相关操作和政策有深入了解,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训课程,包括黄牛基础知识、销售技巧、沟通技巧等,以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3. 规范管理流程:我们建立了一套规范的黄牛管理流程,包括对黄牛进行考核评估、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等,以确保黄牛的工作符合公司规定和客户需求。
二、工作成效经过改良工作的推进,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1. 客户满意度提升:客户对我们的服务评价明显提高,反馈中出现的问题逐渐减少,许多客户表示黄牛的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2. 工作效率提升:由于流程的规范化和员工培训的加强,黄牛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处理业务的速度明显加快,减少了客户等待的时间。
3. 黄牛形象提升:通过改良工作的开展,黄牛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从以前的不信任和不满意转变为认可和信赖,我们的黄牛更加得到客户的信赖和选择。
三、改进建议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黄牛服务质量,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进一步加强培训:尽管我们已经组织了员工培训,但面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和情况,我们仍需要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培训,以确保员工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
2. 完善管理机制: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黄牛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其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以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公司要求和客户期望。
3.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 推广使用科技手段:通过引入一些科技手段,如自助取票机、线上购票系统等,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便捷性,减少黄牛的存在。
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丧失 品种改 良工 作 的积极 性 ,导 致改 良工 作不 能有 效开 展 。
专业 知识 的宣 传教 育 。通 过 养 殖地 区筹 办 专 业技 术 讲座 ,及 时发
2.2 养 殖 规 模 小 而 影 响 改 良工 作 开 展
放 配 种 知 识 ,做 好 疑 难 问 题 的 解 答 。定 期 放 映 黄 牛 品 种 改 良食
渡 。在 此 ,对 各地 方 上 的黄 牛 品种 改 良工 作 提 出更 高 的要 求 。利 指 派更 多 的技 术 人 员到 岗指导 配 种 ,解 决配 种 期 间存 在 的实 际 问
用 种 间 杂交 的方式 ,创 建新 品 种 ,可 以提 高 牛 的 出肉量 与 生 长速 题 ,大 大提 升配 种 的数量 和质 量 ,提 升配种 的经 济效 益 。
度 ,实 现更 大 的经 济 效 益 。笔 者 由此 而展 开论 述 ,要点 性 知识 以 3.3 提 升 配 种 人 员 的 综 合 技 术 素 养
供 参 考和 借鉴 。
组 织 多 种 形 式 的技 术 培 训 活 动 ,内 容 要 涉 及 配 种 工 作 的方
2 黄 牛改 良工作存在的问题
方 面 面 。培训 工 作 的开 展 不能 仅着 眼于 当下 ,而 注意 培训 长 短期
2.1 对 黄 牛 品种 改 良认 识 不 足
的结 合 ,定期 与不 定 期 的结 合 。培 训 方式 力 求 多样 化 ,通 过 座谈
受 传 统养 殖 观 念 的影 响 ,在 黄 牛配 种 改 良这 个 问题 上 ,不 少 会 、交 流 会等 多种 形 式 ,大大 提升 配 种人 员 的 实践 能 力 和理 论知
育 周 期 ,对 应 的 品种 改 良工 作也 会 花费 较 长 时间 ,不 能 起 到立 竿 过携 带 液 氨罐 配种 冻 精 的方 式 ,做 好母 牛授 精 的配 种 服务 工 作 ,
简述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现状建议

简述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现状建议当前,由于环境变化、资源匮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藏黄牛的生产力和品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黄牛改良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此,本文将对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的现状进行简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藏黄牛的基本情况。
西藏黄牛属于牛科动物,是高原地区的特有品种,是西藏地区的主要家畜之一。
它们在高原的恶劣环境下生存,具有耐寒、耐饥等优良品种特点,是当地人民的主要饮食来源。
由于基础品质的限制,目前的黄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对此,相关部门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改良工作。
目前,改良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优良种牛进行繁殖。
通过选种,挑选出具有良好品质和高产能的黄牛,以提高黄牛的生产力和品质,有利于改良品种。
二是改进饲养管理技术。
现代化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黄牛的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保障黄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产奶量,改良黄牛的品质。
三是加强疾病防控。
黄牛是易感动物,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
建立健全的疾病防控体系,对于改良黄牛品种具有重大意义。
尽管当前已经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改良工作缺乏科学指导。
基因改良、饲养管理技术等方面需要更加精准的科学指导,以提高改良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需要由相关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加强指导和研究。
改良工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尽管政府和社会对改良工作已经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由于高原地区的资源匮乏和经济条件有限,资金投入仍然不足,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改良工作的开展。
应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改良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以提高改良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改良工作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当前改良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的改良计划。
西藏黄牛改良工作的现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稿:西藏黄牛改良技术在我国,黄牛是一个常见的牛种,它们适应能力强,是老百姓家里耕作时的有力帮手,饲养的范围也比较广泛,这次我们的摄制组来到了海拔高、风景迤逦的青藏高原,除了草原上成群放牧的牦牛,老百姓家里饲养最多的就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本地黄牛,为适应高原地区高海拔、空气稀薄的气候,这些本地黄牛的体型比我们常见的黄牛要小一些。
本地黄牛指的是西藏本土进化的黄牛,中国遗传资源志中统称西藏牛。
它们的体表颜色并不统一,有黄色的,有棕色的,也有花色的等等。
近几年,在西藏正在推广一种叫做黄牛改良的技术。
那这种技术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它又是怎么回事呢?采访: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畜牧兽医总站站长旦增桑珠这个黄牛改良的话这个工作就是已经70年代就开始做了主要是用那个(冷)冻(精液)配(种)也就是从内地直接(引)黑白花(奶牛)的冻精引进到这边跟当地黄牛进行杂交产了F1代也就是那个第一代然后就是F1代长大了之后成为适龄母牛的时候再次配个(冷)冻(精液)配(种)然后就产了第二代然后适龄以后在进行(冷)冻(精液)配(种)然后就成了F3代按应该说F3代的品种特性差不多就可以固定简单地说,黄牛改良技术就是本地黄牛与奶牛品种进行杂交的一项技术,一般经过三代杂交,最终得到品种特性比较稳定的黄牛改良后代。
这些黄牛改良的后代,母牛主要用于产奶,而公牛以肉用为主。
可是听西藏山南地区畜牧兽医总站的工作人员介绍,黄牛改良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年了,看来这黄牛改良技术还挺费时间,那为什么要进行黄牛改良呢?采访:湖北省武汉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场高级畜牧师金尔光采在西藏地区进行黄牛改良主要是因为第一个就是这个黄牛群体里面自然交配导致了品种的退化毛色的分化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由于现代机械的应用这个黄牛役用退出第三个是由于品种退化之后经济效益相对降低原来是这样。
既然黄牛役用的程度越来越低,而本地黄牛的产奶性能又不好,那干脆直接淘汰,引进产奶性能好的奶牛品种,比如荷斯坦奶牛等到这边来养殖,何必还要费时间花力气对本地黄牛进行改良呢?采访:湖北省武汉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场高级畜牧师金尔光这个由西藏地区的高原气候特征所决定的它这个荷斯坦奶牛引(进)过来因为个体的原因它对生产要求不一样它的个体大对高原反应也比较敏感拿我们现在所处的西藏山南地区来说吧,这里位于冈底斯山山脉南麓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
最高海拔达到6630米,最低海拔也要3200米,空气稀薄,每立方米空气中只含氧气约150─170克,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2%到65%,如果直接引进荷斯坦奶牛等品种,它们根本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而本地黄牛一直生活在高原上,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条件,于是这里的畜牧工作人员才想到改良这个办法。
利用本地黄牛做母本,因为本地黄牛已经适应了高海拔,氧气稀薄的生存环境,利用荷斯坦奶牛做父本,因为荷斯坦奶牛的身躯高大,产乳量高。
二者经过杂交的后代,需要再次与荷斯坦奶牛进行杂交,以此类推,经过三代杂交之后,所产下的犊牛综合了母本和父本的优势,既适应了高原环境,又提高了乳用性能。
这些年,西藏山南地区,经历了一次次实验,黄牛改良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逐渐在乃东、扎囊、琼结、桑日等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好的县进行推广。
虽然这种技术推广的比较好,但是这些经过改良之后的杂交后代,还没有申请到一个新的品种名称,或者品系名称,为了方便管理,山南地区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给它们起了一个代号,统称为黄改牛,杂交一代的牛称为黄改牛一代,杂交二代的牛称为黄改牛二代。
那这些黄改牛,都有哪些特点?是像母本多一点,还是像父本多一些呢?黄改牛的生物学特性体型外貌从外观上来看,这些黄改牛,还是像荷斯坦奶牛多一些。
它的毛色还是以黑色和黑白花为主,当然,也有少部分像母本的,比如,有毛色为黄色、黄白花和白色的。
从身材上来看,比本地黄牛要高大一些。
皮薄毛短,头部和腹部静脉明显。
四肢细长,蹄子坚实,大部分为黑青色。
头平直而且狭长,角比较小。
公牛腰背平直;母牛则乳房匀称,乳头比较整齐。
生产性能除了体型外貌有了一定的变化之外,这些黄改牛在生产性能上又有了哪些变化呢?采访: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畜牧兽医总站站长旦增桑珠以前我们像西藏的话就是当地母牛的话一天产乳量最高也是能产个6斤就很不错但改良后了以后也就是我们现在到了F3代 F4代的时候它每天的日产量能够达到40到50斤根本没问题这是产乳量上的一个很大的改变第二个就是产肉这一块如果像那个杂交以后生下来的(如果)是公牛我们主要是公的(用于)产肉这一块经过杂交以后生下来公牛的产肉量也比原来有所提高,大概是以前的两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黄改牛的种牛选育也就是说相对于本地黄牛来说,黄改牛无论是产奶性能还是产肉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那要想培育出优良的黄改牛,又该怎么做呢?第一步就要选择优良的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
父本的选择西藏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父本荷斯坦奶牛的生长,所以,当地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会选择荷斯坦奶牛的优良冷冻精液,对本地黄牛进行人工授精。
工作人员选择的都是农业部统一公布系谱标准的种公牛精液。
为了方便老百姓使用,这些优良精液都由西藏自治区畜牧兽医站统一引进购买,然后再分发到西藏各地区的畜牧兽医站,由地区畜牧兽医站进行管理和使用。
冷冻精液的贮存各地区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在接到冷冻精液之后,首先要对精液的采购验收单进行核实,核实精液的编号记录和日期。
核实完毕后,还要对这些冷冻精液进行抽样检测。
这主要是为了确保精子的成活率。
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会在每个液氮罐中抽取2到3支冷冻精液进行检测,抽样检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冻精液。
冷冻精液的抽样检测在西藏,以前工作人员解冻精液比较简单,直接用手进行揉搓,靠体温把冷冻精液解冻,现在这里引进了恒温水浴锅。
在低海拔地区,工作人员只需要把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设置在37到38摄氏度之间,而在这里,我们发现工作人员把温度设置到了40到42摄氏度之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西藏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单位气体的压力小,气压低,所以水的沸点也比较低,在这里,当水温达到40摄氏度时所释放的热量,才能接近低海拔地区水温在37摄氏度左右时所释放的热量,达到解冻的要求。
当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达到40摄氏度时,工作人员把冷冻精液从液氮罐中取出来,放入恒温水浴锅。
15秒后取出,进行精液检测。
检测时首先要看精液的外观,要求盛装精液的细管无裂痕,两端封口严密,同时,每支冷冻精液的剂量要大于等于0.18ml。
接下来工作人员会剪去细管的封口,挤出一小滴精液,使用200倍-400倍的显微镜观察精子的活力,要求精子活力要大于等于 90%。
检测完毕后,工作人员就可以使用液氮罐把剩余的冷冻精液发放到各区县的定点配种站。
准备好父本的冷冻精液,还需要挑选母本,才能进行人工授精工作,老百姓在挑选母本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母本的选择山南地区的乃东县,是推广黄牛改良技术较好的一个县,为了选择合格的种母牛,我们的摄制组来到这里,村里的老百姓听说地区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要来这里挑选黄牛,进行改良技术推广,表现的都很积极,牵着自家的黄牛来到了村口的一块草地上。
本地黄牛,毛色不一,有黄色的,褐色的,也有花色的各不相同,体质状况也是有肥有瘦,参差不齐,那这些本地黄牛是否都可以被挑选上?挑选黄牛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标准呢?采访:湖北省武汉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场高级畜牧师金尔光在西藏地区选择2岁体重达到200公斤以上健康的无重大疫病的体格比较健壮的黄牛作为黄牛改良的母本(因为)荷斯坦奶牛的个体比较大人工授精之后呢它怀孕之后它产的犊牛个体比较大如果是选择个体比较小的(黄牛)那就容易引起难产挑选好本地黄牛,需要等待黄牛发情,才可以进行下面的工作,与低海拔地区相比,这里黄牛的发情期也有所不同。
采访: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畜牧兽医总站站长旦增桑珠这个大致是这样我们整个西藏的话由于一个是海拔的问题海拔比较高然后(由于)气候原因比内的时间相对的发情时间比较短也比较晚大致每年的发情期是5月中旬到10月中旬大致5个月的样子其中这里面的7、8月份是发情高峰期老百姓发现自家黄牛开始发情了,就可以直接将牛牵到就近的配种点,准备配种。
在西藏山南地区,每个配种点需要配备1到2名,专业的输精员或者是当地的兽医。
他们除了对本地黄牛进行人工授精工作之外,还要帮助和指导养殖户,进行黄牛受精后的饲养与管理工作。
人工授精输精员在对本地黄牛进行人工授精工作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除了要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之外还要对手进行清洗和消毒,要求凡是接触精液和母牛生殖道的输精器具都要使用75%的酒精消毒。
还要在输精枪扩张器上涂抹润滑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输精过程中对母牛的伤害。
关于人工授精这项工作,西藏山南地区畜牧兽医总站的工作人员,还提出了一些需要老百姓注意的问题。
采访: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畜牧兽医总站站长旦增桑珠这方面的话主要的是一个是关键的是卫生第二个的话我们西藏的话一个是气候的原因特别是我们这高原紫外线比较强所以这些方面不注意的话冻精活力影响特别大所以主要就是从解冻到上枪然后到母体输配这一块尽量缩短时间然后就是不要暴晒这两个是关键问题准备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就可以解冻精液了。
将冷冻精液取出后,使用恒温水浴锅进行解冻,之后将冷冻精液的细管装到输精枪上,套上一个塑料外套,注意外套后部与输精枪,要结合紧密。
输精员在操作时,要对母牛进行输精前的清洁工作,主要是清理直肠粪便和对外阴部进行消毒;然后,辅助人员将牛尾巴拉向一侧,输精员将准备好的输精扩张器,缓慢旋转并伸入到牛的阴道内,再将输精枪伸到子宫颈口内,1到1.5cm左右的距离,注入精液,最后缓缓抽出输精枪和扩张器。
输精完成后,母牛不能立刻剧烈运动,要在一旁休息一个小时左右,这样有利于成功受孕。
为了确保人工受精的成功,黄牛每一个发情期需要输精2次,每次一支精液。
第一次输精后间隔8小时左右,再进行第二次输精,确保配种成功。
档案的建立配种结束后,要建立完善的配种档案,这项工作主要由输精员或者当地兽医来完成。
填写好各类卡片、档案,填写内容包括母牛的年龄、初配与否、花色、谱系、输精时间及冷冻精液信息等详细情况,所填写的内容要做到真实、无缺漏。
妊娠检查完成档案后,还需要确认母牛是否成功受孕。
如何确认呢,这就涉及到妊娠检查的方法了,一般直肠检查法是最准确简便的怀孕鉴定方法,但是,由于西藏本地的黄牛体型比较小,不太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主要依靠观察法来确定母牛是否成功受孕。
主要注意观察两点,一是观察母牛人工受精后21天是否继续发情,如果黄牛不再发情说明已经受孕成功;二是观察母牛人工授精后的变化,如果三个月以后,母牛的性情变得比较安静,食欲也有所增强,体况变得越来越好,那也能断定母牛成功受孕,6个月以后,母牛的腹围就会显著增大,在右下腹可以看到胎动,乳房也会显著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