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自测血糖的方法
老年人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测血糖的注意事项老年人测血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血糖的偏高或偏低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以下是老年人测血糖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 确保正确使用血糖仪:在测血糖之前,老年人需要确保自己正确使用血糖仪,并且了解仪器的操作方法。
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最好咨询医生或护士进行指导。
2. 清洁双手:测血糖前需要彻底清洁双手,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洗手,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手上的污垢或细菌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3. 选择合适的部位:老年人在测血糖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部位,一般建议在手指或手掌的侧面取血,不要在指尖处取血,因为指尖处的神经较为密集,较易引起疼痛。
4. 注意采血深浅:在使用血糖仪取血时,老年人需要掌握好采血的深浅,以免出现采血过深或者过浅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 观察血糖仪的反应:在加血到试纸条上后,老年人需要仔细观察血糖仪的反应,确保出现测量结果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6. 记录测试结果:老年人在测完血糖之后需要将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并且可以将这些数据保存在血糖日记本中,方便医生进行查看和分析。
7. 随时咨询医生:当老年人在测血糖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对测试结果感到困惑时,可以随时向医生咨询,以便及时得到帮助和指导。
8. 注意饮食和运动:老年人在测血糖的同时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情况,因为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血糖水平。
9. 定期体检:除了自我测血糖外,老年人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测量血糖、血压、胆固醇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慢性病风险。
10. 遵医嘱用药:如果老年人已被医生确诊为糖尿病或其他血糖不稳定的疾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用药,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复诊。
总之,老年人在测血糖时需要细心和耐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遵循医生的建议,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问题,维护身体健康。
中老年人如何自我检测血糖

中老年人如何自我检测血糖血糖的稳定是保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自我检测血糖是掌握自身健康状态的关键。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血糖水平的监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老年人自我检测血糖的注意事项及常用方法。
一、自我检测血糖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逐渐增加。
糖尿病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视力损害和肾脏病变等。
通过自我检测血糖,中老年人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饮食、加强锻炼或按时服用药物,以保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
二、自我检测血糖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血糖仪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血糖仪器,中老年人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仪器。
最好选择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的血糖仪,同时要确保血糖试纸的质量和有效期。
2. 按照正确的使用说明操作:在进行血糖监测时,应仔细阅读并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包括准备洗手、擦拭指尖、使用测试试纸等环节。
保持仪器和测试区域的清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选择适当的测试时间:血糖水平会受到饮食和运动的影响,因此应选择适当的测试时间。
通常,在餐前1到2小时和睡前进行测试,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血糖数值。
4. 记录测试结果:进行血糖测试后,中老年人应及时记录测试结果。
建议使用笔记本或手机应用程序来记录血糖值和测试时间,以便追踪和分析自己的血糖变化趋势。
三、自我检测血糖的方法1. 利用血糖仪器进行指尖采血: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血糖测试方法。
首先,用酒精擦拭手指并等待干燥。
然后,在手指侧面采血,并将采血处清洁干净。
将血液样本滴到测试试纸上,待仪器显示结果后,进行记录和分析。
2.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对于一些需要频繁监测血糖的中老年人,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血糖数据。
这种系统由一个在皮肤上植入的传感器和一个无线接收器组成。
传感器可以24小时监测血糖水平,并将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接收器。
个人监测三项内容

个人监测三项内容
做好血糖,血压和血脂的自我检测。
一、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是近十年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简单便捷的医疗仪器对自身血糖水平进行评估,这种方法快捷比较准确可靠,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帮助患者,随时了解血糖水平的好方法。
其最大的益处就在于以血糖浓度随时调整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和判断疗效。
除了儿童过度年老或者是视力不佳的患者,应在加速帮助下进行监测外,一般可自行使用。
血糖检测次数因人而异,血糖不易控制的一型糖尿病,以及胰岛素功能差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可测四到八次。
一般选3餐前以及加三餐后2小时,睡前或者是一到两点监测,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测定的次数,一般一周测四到八次
二、自我血压监测,但有高血压的患者要每天监测血压,如血压升高要调整抗高血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三、自我血脂监测,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血糖总是飘忽测不准,这几个测量步骤,核对一下

血糖总是飘忽测不准,这几个测量步骤,核对一下李先生为某企业技术工程师,今年41岁,由于工作性质特殊,需要经常熬夜加班、长期久坐,且日常饮食并不规律,有时进食过饱,有时未依照三餐作息进食,肥胖体质,存在糖尿病家族史。
近三个月来,患者发现存在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且夜尿频繁,体重有所下降,由于存在家族病史,所以李先生了解糖尿病基础常识,因此到医院就医,经血液检查发现糖化血红蛋白为8.1%,空腹血糖为8.9mmol/L,餐后2h血糖为12.6mmol/L,医生建议患者先通过药物控制,并加强血糖监测。
于是李先生开始定期进行血糖自我监测,但测量结果忽高忽低,究竟是哪些测量步骤存在问题呢?1 影响血糖检测值的因素有哪些?长期经验积累发现,影响血糖检测值的因素如:(1)消毒水影响:许多患者在针刺取血前,会利用酒精进行指尖消毒,但操作缺乏规范性,许多患者还未等到酒精挥发便开始监测,最终导致酒精与血液混合,而酒精会对试纸上的氧化酶产生影响,且酒精中的水分也会造成血液稀释,导致检测值低于实际值。
(2)穿刺深度偏低:利用血糖仪取血时,可能存在疼痛,许多患者因恐惧害怕,无法控制穿刺力度,造成取血深度偏低,进而造成血液量不足,无法达到实际测量标准,若存在时间差,可能导致已流出血液内的血糖被氧化,产生误差,甚至是检测失败。
另外,许多患者因出血量偏少,会采用其他手指进行挤压,这一操作会导致大量组织液与血液混合,造成血液被稀释,使检验结果低于实际值。
(3)采血部位影响:一般情况下,采血会选择末梢血液丰富的位置进行采集,如手指、耳垂等,这些部位有效避开了疼痛敏感区,容易进针。
(4)疾病影响:研究显示,像脱水、低血压等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末梢血糖值改变,实际测量值要低于静脉血;像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均存在影响末梢血糖值的可能。
(5)药物影响:药物对血糖影响极大,若患者测量血糖前服用大量维生素C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容易导致测量值低于实际值。
在家测血糖的正确方法

在家测血糖的正确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血糖状况。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家自测血糖更是日常管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在家测血糖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呢?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在家测血糖的正确方法。
一、准备工作1、血糖仪的选择市面上的血糖仪种类繁多,在选择时要考虑准确性、操作简便性、价格等因素。
建议选择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血糖仪,并参考医生的建议。
2、血糖试纸购买与血糖仪配套的血糖试纸,并注意查看试纸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一般来说,血糖试纸需要在干燥、阴凉处保存,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3、采血针采血针通常是一次性的,以确保卫生和避免交叉感染。
选择合适规格的采血针,以减少采血时的疼痛。
4、消毒用品准备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签,用于采血前的皮肤消毒。
5、记录工具准备一个血糖记录本,用于记录每次测量的血糖值、测量时间和相关的饮食、运动等信息。
二、测量时间1、空腹血糖指隔夜禁食 8-12 小时后,次日清晨早餐前测量的血糖值。
一般在早上 6-8 点之间测量较为准确。
2、餐后 2 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 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
注意要正常饮食,不要刻意减少或增加食量。
3、随机血糖一天中任意时间测量的血糖值,可在感觉不适或怀疑血糖异常时随时测量。
三、测量步骤1、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以去除手上的污垢和细菌,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2、安装采血针和试纸按照血糖仪的说明书,将采血针安装到采血笔中,并将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
3、消毒皮肤用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签消毒采血部位,一般选择手指的无名指、中指或小指的指腹两侧,此处神经末梢分布较少,采血时疼痛较轻。
消毒后等待酒精挥发干燥,以免酒精混入血液影响测量结果。
4、采血采血笔调整到合适的深度,通常为2-3 档,然后轻轻按压采血部位,使其充血,迅速按下采血笔按钮进行采血。
采血量要足够,以确保血糖仪能够准确检测。
血糖监测的五种方法

血糖监测的五种方法血糖监测是一种用于测定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血糖)浓度的方法,这在管理糖尿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中至关重要。
现如今,有许多不同的血糖监测方法可供选择,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五种常见方法。
一、家庭血糖监测仪家庭血糖监测仪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用于在家中或任何其他地方测量血糖水平。
它通常由一个电子仪器和一个血糖试纸组成。
使用时,将一小滴血液放在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插入仪器中进行测量。
仪器会显示出血糖水平的数字结果。
优点:家庭血糖监测仪简单易用,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且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另外,它的便携性使得携带和使用十分方便。
缺点:家庭血糖监测仪需要定期购买血糖试纸,这对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项负担。
而且,如果不正确使用或不正确保存试纸,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准确。
二、持续血糖监测系统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简称CGMS)是一种通过植入设备来实时监测血糖水平的方法。
该系统由一个被置入皮下的传感器和一个外部的监测设备组成。
传感器测量皮下组织的葡萄糖浓度,然后将数据传输到监测设备上显示,并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记录和分析。
优点: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可提供连续的血糖数据,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血糖变化趋势,并更好地调整餐后胰岛素注射时间。
此外,持续血糖监测系统还可以提供饮食、运动、压力等因素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缺点:持续血糖监测系统的成本较高,且需要经常更换传感器。
另外,有些人对植入式设备不太适应,有可能导致皮肤刺激或感染。
三、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方法,通过测量葡萄糖分子与光的相互作用来确定血糖水平。
这种方法不需要患者在皮肤上抽血,而是使用一个小巧的传感器,通过光谱技术检测皮肤上的葡萄糖水平。
优点:光学传感器无需抽血,避免了疼痛和不适感。
其测量速度快,只需数秒钟即可获得结果。
缺点:光学传感器尚处于研发阶段,准确性和稳定性尚待改进。
定期规律检测血糖,学会正确操作

定期规律检测血糖,学会正确操作自我监测血糖的一般步骤:①用肥皂水洗手并擦干,或用酒精消毒并晾干;②用采血针采血;③将一滴血滴在试纸的测试薄膜上;④按说明书要求等候约一分钟左右时间;⑤如果用血糖仪,可在显示屏上直接读出。
自我监测血糖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搭配、运动量调节及治疗方案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能及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但很多人由于血糖仪操作不当,失去了监测意义。
因此,自我监测血糖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校准血糖仪要定期到购买的商店或厂家指定处校正血糖仪是否准确,与医院抽血检查结果相对比也可知道家中血糖仪的准确性。
2.注意试纸的有效期和保存方法任何血糖仪的试纸上都含有酶的成分,试纸受潮变质或过了有效期,试纸上的酶就会失活,影响血糖测试的准确性,因此要注意包装上标出的有效期,按正确方法保存。
取出试纸后,需立即盖紧试纸瓶盖,以避免试纸受潮或变质。
3.采血方法要正确手指消毒后,一定要等酒精挥发干燥后再采血。
采血部位在手指侧边为宜,这一部位采血疼痛较轻,且血量足。
采血针的深度要适宜,不能用力挤压出血,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应注意采集足够的血液,血量以尽量覆盖全部测试孔为宜。
4.固定监测时段通常,每天测定血糖时间定在早、中、晚三餐前和晚上睡觉前。
有时为能更准确地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在三餐后2小时和凌晨2时到4时之间也应各测血糖一次。
5.监测频率因人而异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在开始调整剂量的前两周,每周连续3天监测空腹、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血糖稳定后,每周1天监测空腹、睡前和餐后2小时血糖。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测定血糖。
如使用中效胰岛素者,应每天测两次血糖,可以交替一天测早餐前和晚餐前血糖,一天测午餐前和睡前血糖。
使用短效胰岛素者,应每天测3~4次血糖,选择餐前或餐后2小时测定。
血糖波动大或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发热时,应增加血糖测定次数;血糖比较稳定时,可酌情减少测定次数;当出现血糖过高或低血糖症状者,应随时测定。
测血糖的流程

测血糖的流程测血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于患有糖尿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来说,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并且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测血糖的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血糖检测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工具和设备。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一台血糖仪、一些测试条、一个针头取血器、酒精棉球和一些棉签等。
确保这些工具都是干净的,并且血糖仪的电池电量充足。
2. 洗手。
在进行血糖检测之前,要先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净双手,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这是为了避免因为手上残留的食物或其他物质影响到血糖检测的准确性。
3. 使用针头取血器。
在进行血糖检测之前,首先需要用针头取血器在手指上取一滴血。
在使用针头取血器之前,要先用酒精棉球擦拭取血部位,然后用针头取血器轻轻扎破皮肤,使得血液流出。
4. 测量血糖。
将取得的一滴血涂抹在测试条上,然后将测试条插入血糖仪中。
血糖仪会在几秒钟内显示出血糖水平。
在测量血糖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挤压手指,以免影响血糖的准确性。
5. 记录结果。
测量完血糖之后,要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血糖监测表上。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趋势,并且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6. 处理废弃物。
在完成血糖检测之后,要及时处理好废弃物,将使用过的测试条、针头取血器和棉签等放入专门的废弃物容器中,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通过以上的流程,我们可以很好地进行血糖检测工作。
定期测量血糖,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血糖检测工作,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如何自测血糖的方法
老年人如何自测血糖的方法老年人的健康离不开日常的保
健。
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自测血糖方法呢?
专家指出,自测者一般是扎手指取全血,医院检测多臂部静
脉抽血浆,因此测出来的血糖值会有差异,但误差如在15%以内是可以接受的。
定期检测血糖能为糖尿病患者及时调整治疗用药.控制病情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80%、90%的糖尿病人掌握了自测血糖的方法,但在我国,目前大多数患者仍缺乏自测血糖的概念。
记者采访发现,影响血糖自测的原因并非患者买不起血糖仪,而是许多人都不知道怎么用,有的患者自测的数值与医院的误差甚至超过30%,令他们失去了自测的信心。
自测血糖和医院抽血测的血糖差异大的原因与采血的方式有关。
医院抽的一般是臂部的静脉血浆,而自测者一般是扎手指从毛细血管屮取全血,血浆屮葡萄糖的含量可较全血高出约11%。
因此,一般认为家用血糖仪测出来的误差如在15%以内是可以接受的。
自测血糖竟与医院检测误差30%王先生患有多年的糖尿病,刚开始血糖达13o 7mmol/L,需经常去医院测血糖。
医生要他经常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刚开始他隔三差五跑医院,根据血糖的检测结果配合用药。
在病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后,他觉得老跑医院确实不方
便,于是买了一台便携式血液葡萄糖检测仪,开始在家自测血糖。
最近,他觉得身体明显好了许多,但空腹自测的血糖仍有
7.6 mmol/Lo按照检测标准,当空腹血糖在
6. r
6.9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
7.8^11. 1 mmol/L时,称作糖耐量异常;当空腹血糖2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或任何时候血糖Nil. 1 mmol/L时,就是明显的糖尿病了。
这么说,王先生的血糖指标仍是“不合格” o 他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来到医院抽血重新检测,结果发现,医院测的血糖结果只有
5.8 mmol/Lo是不是搞错了?他半信半疑地来到医院检验科,在再次确认后,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告诉他结果确实没错。
开心之余,他开始怀疑:自己测的血糖与医院的结果误差高达30%,结果这么离谱,是否该考虑让家里的血糖仪“下岗” 了呀?对此,医生指出:“其实,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血糖自测的意义很大。
日常坚持自测可了解自己是否陷入危险区域。
”有研究证明,血糖自测有利于指导生活和配合医生管理,可降低将近五成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据介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80%、90%的糖尿病人掌握了自测血糖的方法。
但目前国内很多糖尿病患者仍以为一个月偶尔去医院测一两次血糖就可以了。
由于缺乏自我监测的意识,导致不少患
者根本不清楚自己是否达到治疗目的,严重的还引起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自测血糖为何误差大?“不少在家自测血糖的患者都跟王先生有同样的困惑:为何家用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医院抽血的结果会相差那么大?”采血方式造成误差:一-般来说,患者在医院抽血测的一般是静脉血浆所含葡萄糖的含量,而家用血糖仪测的一般是毛细血管全血屮葡萄糖的含量。
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血浆较全血高出约11%。
也有些型号的血糖仪为了避免此差异,在试纸上改进有多孔膜分离血细胞,结果与血浆接近。
采血时间造成误差:静脉血与毛细血管血不同。
一般在空腹8 小时以上时两者血糖值无大差异。
但进食后毛细血管血(大致相当于动脉血)比静脉血血糖值高,这是因为进食后肠道吸收的葡萄糖经腔静脉回心后流到动脉,动脉血经过毛细血管与组织代谢消耗了葡萄糖后才进入静脉。
--般认为进食后此差异与血浆.全血差异两者抵消,采指血与抽血的血糖结果几乎相等。
血糖仪保养及使用不当:一般认为,家用血糖仪的误差如在15%以内,是不会影响治疗措施的改变,故是可以接受的。
但像王先生所测的结果相差达31%,主要原因可能是对血糖仪的清洁维护不当。
血糖仪在放置过程中可能会被落尘污染,特别是检测时不小心涂抹在机器上的血液都可影响测试结果,因此一定要定期检查保养。
另外,未按说明书规定操作,如未校正试纸代码,试纸保存不
当可受温度.湿度.光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造成检测误差。
其他原因:如:患者血液内含有过高的胆固醇.尿酸.胆红素等会对血糖仪的结果产生影响;血糖太高或太低有些血糖仪会检测不到,一般在2'33 mmol/L,超出此范围即不准。
此外,因血糖仪是电子仪器,如操作时附近有手机或其他无线电器材都会对其造成干扰。
而因试纸反应需氧,如在低氧环境下(高原地区)应用,血糖仪反应迟钝会影响结果。
总Z,要缩小家用血糖仪扎手指测血糖与医院抽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除了要买质量好的仪器外,记住对仪器要定期维护.清洁.保养,试纸条防潮保管.在有效期内使用等。
如何正确自测血糖?自采指血测血糖,要注意哪些细节才能测得准些?
1.调校好仪器:首先应认真阅读血糖仪的使用说明书,注意
各种提示信号,并保证操作前有充足的电量。
然后调整好血糖仪代码,使之与试纸代码相同。
建议最好使用原厂家配套生产的试纸条。
每次自测时,都要注意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并察看试纸表面有无因受潮或受其他污染,切忌用手触摸试纸条表面。
2.采血前准备:先洗手,然后令手臂下垂一会儿,感觉到手
指血液充盈时,即可用酒精消毒准备要扎的手指。
注意一定得等酒精挥发完后再扎手指。
3.扎针有讲究:采血部位要交替轮换,不要长期刺扎一个地方,以免形成疤痕。
在手指侧边采血疼痛较轻,而且血量足。
另外,扎针时需要注意千万不要挤压采血的手指,因为太用力挤压手指可致血液稀释,影响到检测结果。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