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透视及环境制图
【高校环艺】室内外手绘效果图表现教案

教案本课程名称: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任课教师:职称:系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教研室:环境设计专业班级:级环境设计20 — 20 学年度第学期画直线的技法要领:运笔要放松,一次一条线,切忌分小段往返描绘;过长的线可断开,分段再画;宁可局部小弯,但求整体大直;两头重,中间轻;快速、力量、刚劲、徒手设计感。
(2)曲线(弧线、齿轮线、锯齿线、波浪线、骨牌线)画曲线的技法要领:手腕以及指关节要放松;画凹凸线条时不要停顿、犹豫,确保线条流畅;运笔要放松,一次一条线,切忌分小段往返描绘。
齿轮线:常用于表现植物。
它没有弧线成分,线与线之间都成角的关系,在练习时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是线条的轨迹,有机械感,略显坚硬。
练习时不宜求快,要注意力集中,且较为随意。
锯齿线:常用于表现植物轮廓。
速度要快、保持平稳,笔尖基本保持同向运动,手轻微平移。
锯齿微翘,齿尖的朝向不可过于随意,整体上保持统一。
波浪线:要训练眼睛的水平观察能力,要刻意强调线的虚实。
骨牌线:画草皮时使用,多条短线排列组成,长短不一结合,很有秩序感。
在实际表现中,短线间虽然有不规律的平衡关系,但间距尽量保持紧密,整体方向保持统一。
2.3.4 线条的排列与重叠直线条的排列与重叠组合线点圆圈线段的拼接线段的拼接依靠线条的重叠产生的疏密变化能产生多层次的灰色调:直线、曲线、点、斜线的渐变退晕直线、曲线、点、斜线的分格渐变退晕2.3.5 线条的实际运用作业:1.练习各种线条,深刻理解和掌握其绘制技巧和方法;2.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室内外手绘线稿及效果图图片或纸质资料。
课程名称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授课内容3.1透视特点(1)等高物体距离人的视点愈近则感觉愈高,反之则愈低;(2)等距间的物体距离与人的视点愈近则感觉愈疏,反之则愈密;(3)等体量的物体距离人的视点愈近则感觉愈大,反之则愈小;(4)消失点愈低物体则感觉愈高大,反之则愈矮小。
透视的三大要素:近大远小、近明远暗、近实远虚。
环境艺术设计ppt课件

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 空前的加大,城市广场、 街区、公共建筑、私人住 宅非常重视环境世界,环 境设计与施工每年的产值 高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之 多。
环境艺术的含义
环境艺术(Environmental Art)主要包括: 1.自然环境 2.人工环境 3.人文环境
1.自然环境
包括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体、土地、植被等自然因素。
19世纪初,出现了现代意义的设计理论专著。 一类是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著作 一类是联系工业革命社会革新而著述的设计探索、设计批评。
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著作代表人物欧文.琼斯(1809-1874年)、克里斯 多夫.德雷瑟(1809-1874年)。
欧文.琼斯的代表作:
《装饰的基本原理》(1856年),是装饰设计理论经典的著作。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意义:
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
主张一切建筑物都应考虑“实用、坚固、美观”,提出建筑物的“均 衡”的关键在于它的局部。
在建筑师的教育方法修养方面,特别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更要重 视德。
撰于公元前32-22年间,分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 专著。书中关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构图原理的论述 总结了古希腊建筑经验和当时罗马建筑的经验。
美术史研究的先驱
G.森珀 将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美术史研
究的德国建筑理论家。
作为一位建筑师,对风格及其 发展规律十分敏感。
出版《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1860-1863)将工艺美术和 建筑进行高度系统化和类型化。
将艺术视为生命体,艺术的发 展也呈现线性的发展过程。
树立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史学观, 是从功能、材料、技术入手围 绕艺术发展的研究,树立了一 面机械的唯物主义理论大旗。
透视与制图PPT课件

• 透视基础 • 制图基础 • 透视与制图实践 • 透视与制图进阶 • 透视与制图案例分析
目录
01
透视基础
透视原理
透视是绘画中表现三维空间和立 体感的一种重要技巧,通过透视 可以使画面呈现出深度和立体感。
透视原理主要是基于人眼的视觉 特点,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角度 下的变化,表现出物体的远近、
02
制图基础
制图工具
笔
尺
圆规
橡皮擦
用于绘制线条和标记。
用于测量和绘制直线。
用于绘制圆形和弧形。
用于擦除错误或不需要 的线条。
制图流程
收集资料
收集相关的数据、 图片和信息。
制作幻灯片
根据设计,使用工 具进行绘制和编辑。
确定主题和目的
明确要表达的信息 和目标受众。
设计布局
规划幻灯片的布局 和结构。
透视与产品设计制图
产品设计的透视表示
利用透视原理,将产品设计图纸上的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立体效 果,便于评估和优化产品的外观和结构。
产品透视图的绘制技巧
掌握绘制产品透视图的技巧,如线条的消失、灭点和视平线的确定 等,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产品的透视效果。
产品透视图的解读
学会解读产品透视图纸,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产品 功能要求,为产品开发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透视与建筑制图
建筑图纸的透视表示
建筑透视图的解读
通过透视原理,将建筑图纸上的二维 图形转化为三维立体效果,便于理解 和呈现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学会解读建筑透视图纸,能够更好地 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为施工和项目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建筑透视图的绘制技巧
掌握绘制建筑透视图的技巧,如线条的 消失、灭点和视平线的确定等,能够更 加准确地表达建筑物的透视效果。
谈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透视表现》课程改革

谈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透视表现》课程改革作者:张帆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3期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方针是以技能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
结合此方针,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透视表现》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调整教学内容,运用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是本门课程改革的要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透视表现;课程改革《透视表现》课程是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目标,建立在《透视学》基础上的一门课程,也是本校的特色课程。
本文结合本校实际,从多个方面论述这门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与实效性,希望能为其他教师从事类似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炼教学内容首先,作为一门课程的改革应着眼于整个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提炼教学内容。
《透视表现》作为高职院校环艺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应该定位准确,并与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保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建筑、室内及景观行业所必需的专业素养,传授给学生关于建筑、室内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图样绘制方法及识图规律,学习并掌握如何将二维图样转化为三维形体的作图过程。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培养目标以及后续的专业课程,使学生对课程的定位和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学习上的盲目性。
同时,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要根据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根据内容的特点和难易程度将其进行提炼、分类。
可将《透视表现》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分为规范性内容(如透视的基本术语)、原理性内容(如1点、2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技能性内容(如线的表现技法等)等几类,以便对不同内容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透视表现》内容多、教学重、难点多,教师一定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等特点,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环境艺术设计》课件

合理搭配不同材质,形成对比和统 一,丰富视觉效果和触感体验。
绿化要素
绿化配置
合理配置植物和花卉,营造出自 然、生态的环境氛围。
绿化层次
通过植物的高低、形态、色彩等 元素,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效果。
绿化功能
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如净化空 气、调节温度等,提升环境质量
。
灯光要素
灯光布局
灯光艺术性
合理布置灯光,营造出舒适、美观的 光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 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素 •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应用 • 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 • 环境艺术设计案例分析
01
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将艺术、科 学、技术和文化结合起来的综合 性设计学科,旨在创造和谐、舒 适和富有美感的室内外环境。
详细描述
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则要求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创意的空间。这包括对形 式、色彩、光影、质感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以及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
创新性原则
总结词
环境艺术设计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 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
VS
详细描述
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性原则要求设计师不 断更新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积极尝试新 的技术和材料,以实现更加高效、环保和 可持续的设计方案。同时,创新性原则也 鼓励设计师发挥个人创造力,打破传统束 缚,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空间作品。
公共艺术作品。
05
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
总结词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环境艺 术设计的重要方向。
营造美好宜人的空间—环境艺术课件

空间的分割往往是由 建筑物本身的机构来 体现的。 形体营造个性空间。 渲染。 主题。 韵律与节奏
包括:梁、 柱、墙面、 顶棚等。 所有造型。 光的形状 色彩语言 结构、材 料、形体、 质感等。
环境设计的方法
首先: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概念表达出来,画出草图
然后:绘制出平面图、立面图和透视图并标出尺寸
营造美好宜人的空间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环
境
既是艺术 也是我们生存的空间 也是我们生存的空间
它包括三大部分
(一)、建筑: )、建筑: 建筑 Text Text 一个体现政治、经济、宗教、文化、 一个体现政治、经济、宗教、文化、 Text 民俗和时尚等生活细节的载体。 民俗和时尚等生活细节的载体。
2、立面:立面反应建筑物 、立面: 的年代和风格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对建筑的构成和对建筑的评价包括: 对建筑的构成和对建筑的评价包括:
3、结构:体现流行的建筑 、结构: 技术
对建筑的构成和对建筑的评价包括: 对建筑的构成和对建筑的评价包括:
1、形式:目的决定形式 、形式: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对建筑的构成和对建筑的评价包括: 对建筑的构成和对建筑的评价包括: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环境艺术设计表达》课件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表达概述
1.1 设计表达技法的目的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从理解和运用万物以至创造及追求生活素质的过程中,设计早已与生 活各方面息息相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艺术,环境艺术就是通过对建筑室内外环境的规划、创意 设计,影响、改变和提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使人类生活、社会和自然更和谐、更文明、 更理想。而任何环境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有一个从初步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阶 段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室内效果表现形式(电脑辅助设计、建筑模型、手绘表现图)
5.3.1.4视点构图
5.3.2画面构成
5.3.2.1黑白配置
作者可利用 主观的黑白配置 形式,并借助客 观对象本身所具 有的黑白关系精 心设计,让画面 在总体构图中形 成黑白节奏,黑 中有白,白中有 黑,黑黑白白, 相互依存,相互 包围,使配置具 有一种秩序美, 让画面在黑与白 的流串间形成韵 律和节奏。
3.2 环境艺术设计表达的透视基础
3.2.1 透视原理
• • • • • • • • • • • •
立 点(S.P) 视 点(E.P) 视 高(E.L) 视平线(H.L) 中央视线(C.V.R) 视中心(C.V) 灭 点(V.P) 画 面(P.P) 基 面(G.P) 基 线(G.L) 基 点(G.L.P) 测 点(M.P)
第二章
环境艺术设计思维与各个阶段的设计表达
2.1.1思维与设计思维
思维 设计思维
2.2 草图与设计思考
•
•
2.2.1设计草图的特点
设计草图主要体现设计思维中的空间、创意理念、色彩、外部内部的总体形态和结构 等雏形,注重保留图面中体现设计思维肯定与否定的过程,具有表达随意即兴,表现 材料多样和激发创意的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 随着环境艺术专业在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开设,该专业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
本文通过对该专业发展现状和艺术类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在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制图课程在目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 环境艺术专业制图教学改革专业制图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制图与透视学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还为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和进一步后续专业设计课的学习、表达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不少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在设计制图课程的教学中山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特点。
以笔者所在的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为例,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文化课尤其是数学基本功较弱,而且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还划分了“室内设计专业”以及“景观设计专业”方向,所以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所面向的学生群体是方向多元化的,同样的情况在其它院校也很常见。
这些特点对该课程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必须进行改革。
笔者尝试在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进行内容分段教学、专题化教学、结合实际测量及计算机辅助等教学方法改革,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工程制图与cad”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在投影概念基础之上的画法几何基本内容,室内制图、景观制图的基本制图规范,轴测图及透视图的绘制原理,cad操作及应用。
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性兼顾的教学环节,总学时80学时,理论教学与实际绘图操作各占课时总数的一半,同时辅以实验理论的讲授。
通过课程的学习建立起空间间表达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制图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这门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配合课后布置设计图纸的临摹练习,再对平时学生作业进行评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透视与环境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透视与环境制图英文名称:Building the perspective drawings with the environment 课程代码: 039064一、课程基本情况(一)学分:3 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32 )(二)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三)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四)开设学期:第2学期(五)先修课程:设计素描、建筑速写(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建筑与室内设计透视图画法》,孙元山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1版;参考书目:《室内设计制图与透视》,靳克群、靳禹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建筑制图与识图》,陆淑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设计透视》,刘国余,赵颖,徐娟芳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第1版;二、课程介绍(一)《建筑与室内环境制图》课程包括透视的基本知识、透视的基本方法、制图基本知识、投影理论、室内制图法及构造详图几个部分,透视的基本方法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制图基础包括制图目的、使用工具及几何制图等,投影理论包括点、线、面的投影,室内制图法包括平面、立面、顶棚绘制,构造详图包括墙体、地面、家具、吊顶等局部放大详图绘制与表达等。
(二)本课程研究解决空间透视关系、空间几何问题及绘制和阅读图样的理论和方法,是为室内外设计课程做准备和铺垫的基础课程。
(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透视学和阴影学的基本原理,对物体、室内空间有较强的立体感,严格按国家标准绘制室内外施工图纸的方法,掌握绘图技巧,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绘制整套图纸,包括平面、立面、天棚及各建筑构件剖面详图,以准确快速地表现室内外环境施工设计,为施工人员提供可依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标准,并正确表达自己的设计意途和理念。
(四)本课程以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为指导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集体授课,讲授法结合课堂练习。
三、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一)学时分配表(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单元/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及投影理论 8学时第一节制图的基本知识1.知识点与基本要求:熟悉建筑与室内环境制图要点,能够了解室内设计制图的目的,绘图前要求首先读懂建筑及室内设计图纸,掌握绘图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基本几何作图方法。
2.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比例尺画图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用比例尺绘的图形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1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比例尺熟练绘制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掌握绘制整套图纸的常用工具特点和使用方法。
难点:绘制正多边形、几何形体的技法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1)熟练掌握课堂几种做图方法2)徒手表现勾画草图训练第二节投影理论1.知识点与基本要求:掌握投影分类,投影体系,点、线、面的投影及投影分析,了解投影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各投影图投影原理。
2. 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投影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用三种投影法绘制床图形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1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比例尺熟练绘图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投影分析难点:点、线、面的投影绘制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运用投影理论绘制三种投影法第三节组合体投影图的绘制与识图1. 知识点与基本要求:了解投影图的绘制规律及投影分析,总结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掌握各种组合形体的投影三视图的绘制。
要求熟练绘制。
2. 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三视图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绘制桌子、椅子的三视图形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2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比例尺熟练绘图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组合体的三视图投影绘制难点:各种组合体投影规律分析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综合运用点、线、面理论知识点,绘制组合形体的三视图。
第二单元/章室内设计制图知识及建筑识图 6学时第一节室内设计制图基础知识1. 知识点与基本要求:掌握尺寸标注、比例、等高线等表示方法,熟悉比例尺工具,要求能运用所学的工具绘制平面图。
2. 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墙体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绘制带轴线号的墙体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1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比例尺熟练绘图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比例尺工具的使用难点:简单平面图的表达方法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运用比例尺练习设计图中的常见线型、尺寸标注、等高线等表示方法平面图绘制临摹第二节室内设计制图符号介绍1. 知识点与基本要求:熟悉常用制图符号,轴号、索引符、详图符号、内视符号、指北针等,熟练制图符号的应用。
2. 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制图符号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用视符号、指北针、索引、详图符号绘制室内平面图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1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比例尺熟练绘图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制符符号的练习绘制难点:各种制图符号的意义表达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练习制图符号的绘制第三节室内立面图、剖面图绘制方法1. 知识点与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室内空间立面图、剖面图的内容、识图及绘制能力,要求掌握剖面图常用剖面符号及剖切材材的表现。
2. 实践环节: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建筑立面图识图、绘制难点:建筑剖面图的基本绘制方法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第三单元/章室内设计制图程序、方法 6学时第一节室内平、立、剖面图内容及绘制程序1. 知识点与基本要求:本节训练学生室内平、立、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基本知识,要求按标准顺序完成一张室内平面绘图,包括比例尺的应用、轴线层定位等,养成良好地绘图习惯2. 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平面布置图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绘制简单平面布置图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1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比例尺熟练绘制、符合制图规范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平、立、剖面图绘制难点:掌握室内平面图绘制的各项内容,包括各种符号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绘制课堂上室内平面图第二节室内顶棚平面图概念、内容及绘制程序1. 知识点与基本要求:掌握正确绘图顺序,熟练室内顶棚平面图概念、内容及绘制程序,了解一些异型造型棚的绘制特点和方法。
2. 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天花图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绘制天花图一张、符合国家标准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1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比例尺熟练绘,不缺少必要的符号。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室内顶棚平面图绘制难点:顶棚平面图设计构思与内容表达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练习课堂示范顶棚平面图第三节室内设计构思分析、方案图、施工图设计1. 知识点与基本要求:熟练室内平、立面图概念、内容及分析草图,掌握一套室内方案图的主要内容及各种绘制要求,一套完整施工图内容及绘制要求。
2. 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临摹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绘制图纸中各家具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2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比例尺熟练绘制、符合制图规范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室内设计草图内容分析难点:室内设计施工图正确绘制表达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练习整套图纸分析,绘制第四单元/章室内设计构造详图及轴测图 4学时第一节地面、墙体的构造详图1. 知识点与基本要求:掌握地面及墙面材质分类及其构造详图,了解特殊造型和材料的构造,掌握其主要结构处的特点有绘制方法。
2. 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墙体构造图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构造图一张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1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比例尺熟练绘图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地面材质分类及其构造详图难点:墙面材质分类及其构造详图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练习课堂地面、墙体构造图形第二节吊顶、楼梯的构造详图1. 知识点与基本要求:掌握吊顶材质分类及其构造详图,家具材质分类及其构造详图,要求熟练上、中、下楼梯不同表达。
2. 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详图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常用吊顶的剖面详图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1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比例尺熟练绘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吊顶、家具、楼梯的构造详图难点:吊顶、家具内容的分类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练习课堂示范图形第五单元/章透视学概述 2学时1.知识点与基本要求:了解透视的发展历史、透视的基本概念,熟悉透视图中的基本术语及其简写,掌握视平线与心点的选择。
2. 实践环节:无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了解透视图中的基本术语及其简写。
难点:重点视平线与心点的选择对透视图的影响。
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教学手段:图片、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查找室内设计图片第六单元/章透视图的形态要素 18学时第一节一点透视1.知识点与基本要求:了解一点透视的作图方法、作图步骤,掌握一点透视中圆的画法,以及室内外一点透视和鸟瞰图。
2. 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名称:一点透视练习实验性质:综合性要求:用一点透视绘制室内空间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时安排:2实践能力要求:要求能用一点透视原理熟练绘制室内空间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掌握室内一点透视的画法难点:掌握圆的透视及鸟瞰图4.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实践法相结合主要的教学形式:集体授课、小组辅导主要教学手段:图片、多媒体教学。
5. 主要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绘制圆的一点透视、室内一点透视、室外一点透视第二节两点透视1.知识点与基本要求:了解两点透视的作图方法,掌握两点透视中圆的画法,以及室内外两点透视和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