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评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等第_____一、计算。
(共32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1分,共20分)0×8= 78-9= 43+34= 28÷9= 9×0+9=13×4= 8×500= 12×5= 3×12= 26×1+25=36×2= 74-26= 30+80= 45-19= 52-30+98=47+36= 14×7= 49×2= 7×50= 40×2-40=2.竖式计算。
(每题3分,共12分)48×7= 8×250= 125×4= 9×423=二、填空。
(每空1分,共26分)1.口算13×4时,可以先算()×4,再算()×4,最后算()+(),得()。
2.因为3×5=15,所以30×5得()个十,300×5得()个百。
3.60是()的5倍,60的5倍是()。
4.8分=()秒 5时=()分5.219×3的积是()百多,250×4的末尾有()个0。
6.□32×3要使它的积是三位数,□最大填();要使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7.小明妈妈去买大米,每袋39元,买这样的5袋大约..要准备()元。
8.活动课上,小明拍球35下,小华拍的比小明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
小华最多拍()下,最少拍()下。
9.商场有一种西装每件308元,有一种裤子每条198元。
买2件西装的钱大约可以买()条裤子。
10.爸爸今年32岁,小强今年4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倍。
3年后,爸爸比小强大()岁,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倍。
11.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每段长3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厘米。
12.156+157+158+159+160=()×5=()。
包头市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测试试卷应用题含答案(1)

包头市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测试试卷应用题含答案(1)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小剧场共有500个座位.一年级248人二年级247人先算一下小剧场的座位够不够坐.如果够坐,空多少个座位?如果不够坐,还差多少个座位? 2.二年三班有学生42人,其中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4倍多2人,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3.丽丽家和明明家与学校在同一条街上,丽丽家距学校520米,明明家距学校390米,丽丽家距明明家有多远?4.粗心的明明在做一道加法算式时,错把24写成了42,结果算出来的结果是68,你能帮他改正,求出正确的结果吗?5.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百位上的8错写成6,把减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9,这样求得的差是290.那么正确的差是多少呢?6.图书馆、体育馆和小华家在中山大道的一旁。
小华家距图书馆450米,小华家距体育馆900米。
图书馆和体育馆相距多少米?7.游乐场上午有游客643人,中午有384人离去。
下午又来了524人,这时游乐场内有多少游客?全天游乐场内来了多少游客?8.李老师家、芳芳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街上,李老师家距学校570米,芳芳家距学校390米.请问芳芳家到李老师家有多远?9.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去2分米,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几分米?10.从体育场到学校500米,从公园到学校有多少米?11.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的时候,把减数72错写成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正确的差是多少?12.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8分,那么甲比丙少多少分?13.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北京——天津西137北京——济南497北京——徐州814北京——蚌埠979北京——南京1160(1)天津西到徐州有多少千米?(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3)济南到蚌埠与天津西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长多少千米?14.聪聪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大蛋糕,聪聪吃了整个蛋糕的,妈妈吃了整个蛋糕的,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15.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16.我们知道与之间不只有一个分数,下面有一种方法是求大于而小于的分子是2的分数,这个分母刚好是2+3=5,那么这个分数为,且<<。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第⼀单元测试卷(⼀)⼀、填⼀填。
1.有些钟⾯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其中()⾛得最快,它⾛⼀圈是(),()⾛得最慢,它⾛⼀⼤格是()。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分更⼩的单位()。
3.秒针⾛⼀⼩格是()秒,⾛⼀圈是()秒,也就是()分。
分针⾛⼀⼩格是()分,⾛⼀圈是()分,也就是()时。
4.秒针从⼀个数⾛到下⼀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5.在括号⾥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节课时长40()。
(2)爸爸每天⼯作8()。
(3)李静跑50⽶的成绩是13()。
(4)做⼀次深呼吸要4()。
6.体育⽼师对第⼀⼩组同学进⾏50⽶跑测试,成绩如下:⼩红9秒,⼩丽11秒,⼩明8秒,⼩军10秒。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辨⼀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6分=600秒()2.分针⾛⼀⼤格,时针就⾛⼀⼩格。
()3.秒针⾛⼀圈,分针⾛⼀⼩格。
()4.⼩红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到达学校,她在路上⽤了20分钟。
()5.⼩军早上6:30起床,⼩强早上6:40起床,⼩强⽐⼩军起得早。
()三、单位换算。
1时=()分5分=()秒4时=()分3分=()秒20分+50分=()分24秒+48秒=()秒1时-40分=()分四、在○⾥填上“>”“<”或“=”。
6分○60秒 160分○3时4分○200秒3时○300分250分○5时60秒○60分10分○600秒120分○2时五、我会写。
(写出每个钟⾯所表⽰的时刻,并算出经过时间)1.2.3.六、解决问题。
1.⽕车9:20开,李华从家到⽕车站要35分,李华⾄少要在⼏时⼏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车?2.⼀个钟表显⽰的时间是11:45,它⽐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时⼏分吗?3.⼩军、⼩红和⼩伟三个好朋友住在同⼀个⼩区,他们⼀起去公园游玩。
(1)汽车还有5分钟出发,汽车什么时候出发?(2)他们什么时候到达公园?路上⽤了多长时间?4.⼀根长24⽶的⽊棒,每4⽶锯⼀段,锯⼀次⽤4分钟。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第1单元跟踪检测卷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8分)1.在体育运动中,秒表用来记录以()为单位的时间。
2.秒针走1圈,就是走60小格,也就是()秒,这时分针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分=()秒。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4.如下图,小明朗读四首诗大约要()秒,合()分钟。
5.如上图,小红做完一道数学题的时间,分针要走()大格,秒针要走()圈。
6.如上图,小亮踢一场足球的时间约是()分钟。
7.3分=()秒1分-45秒=()秒4时=()分2分10秒=()秒8.在里填上“>”“<”或“=”。
606分180秒3时1时20分8分530分1分35秒9.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小时。
()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时针,走得最慢的是秒针。
() 3.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多于1分钟。
() 4.读一篇200字的文章大约要用1小时。
() 5.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1圈。
()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钟面上()走得最快。
A.时针B.分针C.秒针2.明明吃一顿饭约用()分钟。
A.2 B.15 C.1503.小学生1分钟能跑()米。
A.3 B.30 C.3004.一架客机本应该10:25到达,现在晚点15分钟,()能到达。
A.10:10 B.10:40 C.11:405.100米游泳比赛中,你认为()游得最快。
A.小刚B.小林C.小超四、按要求解决。
(共30分)1.连一连。
(8分)2.下面是体育课上三名同学单脚站立的时间,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
(6分)3.看图写时间。
(每空2分,共16分)(1)(2)五、解决问题。
(3、5题每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27分)1.电影5:50开演,芳芳5:20就到了。
芳芳提前多少分钟到达电影院的?2.全市马上举行“中国梦”书法比赛。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1章_乘除法》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9)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1章乘除法》单元测试卷(9)一、填空题(15分)1. 24是4的________倍;8的11倍是________;甲数是45,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________.2. 23×3计算时,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00×2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225×8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4. 212×5的积是________位数。
791×5的积接近________千。
5. 由3个千,5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_.6.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7. 614×8的积是________位数,积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
8. 羽毛球拍88元一副,王老师买6副,全付100元的人民币,要付________张。
9. 一份稿件由900个字,王老师每分钟打115个字,8分钟能打完这份稿件吗?能________,不能________.10. □36×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能填________.11. 张老师读一本书,每天看18页,5天看________页,第6天应从________开始看起。
12. 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相乘,积是________.13. 198×□<1000,□里最大可以填________.14. 填写表格。
最大的三位数和5相乘,积很接近5000.________.(判断对错)把20拆成两个自然数的和,只有当把20拆成“10+10”时,这是两个自数的乘积才是最大。
________.(判断对错)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大于这个三位数。
________.(判断对错)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1.________.(判断对错)甲是乙、丙两数和的6倍,正确列式为:甲=乙+丙×6.________.(判断对错)三、计算题(41分)四、列式计算(6分)列式计算(1)甲数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74,甲数是多少?(2)8个56的和是多少?五、解决问题(24分)三年级共235人去参加植树活动,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同步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同步试题一、填空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算出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与差。
5.3月12日,新安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六年级植树572棵,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树183棵,一共植树多少棵?列式正确的是()A.572+183B.572-183C.572-183+572三、解答1.笔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801-564 605-319 75+508 258+38 9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估一估,按要求连一连。
4.1.小明从大门出发到熊猫馆至少要走多少米?2.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5.小亮家、小红家和图书馆在同一条路上,小亮家到小红家有多远?《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同步试题答案一、填空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考查目的:这是一组基本的三位数加减三位的笔算练习,让学生巩固“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退一当十”的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能。
答案:解析:第(1)题是不进位加法,第⑵题是进位加法,第⑶题是不退位减法,第⑷题是退位减法。
2.算出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与差。
解析: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和总量与部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列出“379-89”“576-157”“174+265”。
4.用6、4、8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比最小的数大()。
考查目的:本题需要学生利用简单的排列组合先分别找到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再利用减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答案:864-468=396解析:组成最小的数则是把三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即468;最大的数从大到小排列,是864,二者相减即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5.把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
603-325 900-409 56+731 498+504()>()>()>()考查目的:培养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答案:498+504>56+731>900-409>603-325解析:603-325≈300,900-409 ≈500,56+731≈800,498+504≈1000二、选择1.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A、536和361B、649和341C、792和208考查目的: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题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三上数学测试卷第十单元1、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个小格,每一小格长()毫米。
2、2袋水泥重100千克,那么()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角硬币的厚度约2()课桌高约7()一节火车厢可装货60()小红身高135()汽车每小时行60()旗杆高10()4、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5、分针走1大格,秒针要走()圈。
6、一场乒乓球赛,从下午3时30分开始,进行了55分钟,比赛在下午()时()分结束。
7、3时=()分 7分=()秒480秒=()分4吨=()千克4厘米=()毫米8千米=()米6000米+4000米=()千米 1厘米-3毫米=()毫米8、一杯牛奶,喝了它的,还剩下()。
9、一盒蜡笔有24只,明明拿走,拿走了()只。
10、长方形长是20米,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11、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1)把一个西瓜分成四份,每份是。
()(2)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3)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四位数。
()(4)6×6和6的2倍相等。
()(5)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它的周长增加12厘米。
()12、奶奶今天早上6:30去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10分钟,她昨天早上是( )去锻炼身体的。
A.6:40B.6:20C.6:1013、一个数是201,另一个数是7,它们的积大约是()。
A.2100B.1400C.150014、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
A.1B.1099C.89915、把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新长方形的周长与原来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相比,周长()。
A.不变B.增加了C.减少了16、直接写出得数。
180+20= 600-30= 330-150=540+290=180+640=390-300=8080-80=8000-3000=17、直接写出得数。
【单元练习卷】苏教版2022~2023学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2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与解析)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第1~2单元测试卷(二)数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199×9的积()。
A.小于900 B.小于2000 C.小于1000 D.大于20002.下面的算式中,积大约是2400的是()。
A.4×598 B.392×8 C.6×4893.小红看课外书,第一天看了25页,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2倍。
第三天她应该从第()页看起。
A.51 B.75 C.764.把2、3、5、7四个数字分别填入□里,写成乘法算式:□□□×□,要使积最大应该填()。
A.357×2 B.237×5 C.532×75.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A.吨B.千克C.克6.下列()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A.2个苹果B.一只文具盒C.18个鸡蛋D.一袋大米7.1千克的海绵和1千克的钢铁放入水中再拿出来后()。
A.海绵重B.钢铁重C.同样重8.2只鹅的质量等于3只鸡的质量,一只鹅重3千克,那么一只鸡重()。
A.4千克B.3千克C.2千克二、填空题(满分16分)9.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袋大米重5( )。
(2)一只狗重15( )。
(3)一枚1元币大约重6( )。
(4)手机重85( )。
10.商店有一种糖果,每盒重200克,( )盒这样的糖果重1千克。
11.850克的盐再添加( )克,就是1千克。
12.一袋盐约重500( ),( )袋这样的盐约重1千克,所以1千克=( )克。
13.在括号里填“>”“<”或“=”。
150×4( )60 203×2( )426 800( )117×80×999( )0+999 165×6( )165×514.一篮苹果有35个,一筐草莓的个数比一篮苹果的3倍多一些,又比它的4倍少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二、判断题。
(对的画“ ”,错的画“✕”)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四、填一填。
五、先按分数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然后比较大小。
六、直接写得数。
七、动手操作题。
八、解决问题。
(1)晴天和阴天的天数共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2)阴天的天数比雨天的天数多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3)雨天和阴天的天数共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1)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看?
5.医生给妈妈开了一瓶感冒药,让她一天吃3次,3天吃完,每次吃得同样多,妈妈吃了2天,吃了这瓶感冒药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