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茶叶市场与消费者分析

合集下载

茶市场调研报告

茶市场调研报告

茶市场调研报告茶叶市场调查报告一一、中国国内的茶叶市场基本概况以1984年为标志,中国茶叶内销市场才完全进入了市场经济,国内茶叶市场的开放是在茶叶产大于销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中国国内茶叶内销市场,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它是由推销库存产品开始的,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结果、生产、加工型的茶企业带着鲜明的生产型企业的特色,暨没有品牌,又没有直接的产品销售的通路,近二十年以买方为主的中国内销茶市场一直没有摆脱产品推销的阴影,二十年来,为卖而卖,为解决产品的销路,由自产内销的门市到销区茶叶批发市场的形成,茶农自产自销彻底颠覆了计划体制下的一级站、二级站的批发网络,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异地销售。

目前中国茶叶内销70-80%靠的是这种产销见面的市场批发模式,因此也培育了北京马连道、山东济南、广州芳村、上海大不同等超大型专业茶叶市场。

二十年,为适应市场需求而作出的产品结构调整,传统历史名茶的挖掘,名优茶的应市,给了消费者极大的挑选余地,同时也培育和刺激了新的消费,促使了内销市场的稳定增长。

二十年来,在茶文化和名优茶热的双重作用下,传统的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瓦解,二十年前,从北京为中心的华北、东北、西北等北方市场,花茶的消费要占据95%以上,二十年后,花茶的比重已下降到不到60%,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呈快速增长之势,尤其是绿茶,在2003年的那场非典以后,绿茶有益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绿茶的增长速度超过20%。

二十年前时名茶生产还刚刚起步,市场总容量不到1万吨,二十年后,名优茶市场销量已达20万吨。

茶叶消费正逐渐成熟,尤其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茶有益于健康的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内销市场,消费前景乐观。

目前,中国茶叶产销的基本概况是:到2004年,全国的茶园面积为127万公倾,茶中产量为84.2万吨,内销为55万吨,内销金额155亿元(人民币),出口为28.02万吨,出口金额为4.37亿美元。

2005年预计,茶园面积为130万公倾,茶叶产量为87万吨,国内销售为57万吨,内销金额为166亿元,1-10月份茶叶出口为24.47万吨,金额为4.06亿美元。

中国各区域茶产品国内市场竞争力分析

中国各区域茶产品国内市场竞争力分析

中国各区域茶产品国内市场竞争力分析许咏梅【摘要】本文利用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对我国各地区茶产品内销市场竞争力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各产茶省份中,内销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主要有:福建22.899%,云南18.6539%,四川14.769%,湖北11.718%,湖南7.723%,安徽5.2239%.(2)河北、山西、黑龙江、河南、湖北、贵州、青海、重庆、西藏这些地区茶叶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吉林地区茶叶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这些地区茶叶出口具有竞争优势,其中浙江作为茶叶生产地区,茶叶出口竞争优势最大.天津、辽宁、陕西这些地区茶叶出口没有竞争优势而处于竞争劣势,其中辽宁最为劣势地.甘肃、宁夏这两个地区茶叶的进出口纯属地区间品种交换.(3)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海南这些省份茶叶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湖北、浙江、广东、重庆、四川、江苏这些地区茶产品没有显性比较优势.从细分茶类来看,红茶总体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绿茶仅江西和海南具有显性比较优势;乌龙茶仅福建省具有比较优势;花茶仅江西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普洱茶仅云南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我们应该根据区域优势原理因地制宜的发展茶叶生产和贸易.【期刊名称】《茶叶》【年(卷),期】2011(037)002【总页数】6页(P93-98)【关键词】中国各区域;茶产品;国内市场;竞争力【作者】许咏梅【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72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2009年我国茶园面积180多万公顷,茶叶产量134万吨,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量30.3万吨,居世界第二;出口金额7.05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中国也是世界最大茶叶消费国之一,2008年中国茶叶消费量84万吨,超过印度,成为世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茶品市场调研报告

茶品市场调研报告

茶品市场调研报告
一、市场概况
1.1 市场规模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当前茶品市场规模庞大,年销售额超过XX亿元。

1.2 发展趋势
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茶品市场逐渐向特色化、精细化方向迈进,消费者
对于茶品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

二、市场分析
2.1 主要产品类型
茶品市场主要产品类型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其中绿茶受到消费者喜爱。

2.2 消费群体
消费群体主要以年轻人和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更注重茶品的时尚和品质,中
老年人更追求茶的养生功效。

2.3 竞争格局
茶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知名品牌和外资品牌,各品牌纷纷
推出新品牌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市场前景
3.1 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茶品品质和口味要求提高,茶品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3.2 市场机会
市场调研显示,消费者对于茶品的个性化需求增加,有待开发更多的茶品特色。

此外,线上销售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四、调研结论
综上所述,茶品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激烈的竞争。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顺应消费者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为茶品市场调研报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茶叶品牌市场调研方案

茶叶品牌市场调研方案

茶叶品牌市场调研方案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茶叶品牌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调研内容1. 市场概况调研:了解茶叶品牌市场规模、发展阶段、区域分布、主要参与者、市场竞争格局等。

2. 消费者需求调研:分析消费者对茶叶品牌的需求、偏好,包括口味偏好、包装设计、消费预算等。

3. 竞争对手调研:对主要茶叶品牌进行调研,了解其产品特点、价格策略、市场份额等。

4. 品牌形象调研:调查茶叶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认知,以及品牌特点、品牌忠诚度等指标。

三、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获取消费者对茶叶品牌的需求和偏好、品牌形象等数据。

2. 实地访谈:随机抽取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了解茶叶品牌的认知、购买决策过程、使用习惯等。

3. 互联网数据挖掘: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渠道,收集茶叶品牌的大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情感挖掘。

4. 竞品调研:对主要茶叶品牌进行实地调研,包括观察其产品陈列、测算价格策略、查询市场份额等。

四、调研区域和样本选择1. 茶叶产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茶叶产区,如云南、福建、四川等。

2. 调研城市:选择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

3. 样本选择: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具有茶叶购买经验的消费者作为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五、调研计划1. 第一阶段(时间:1周)- 茶叶市场概况调研: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市场报告,分析茶叶品牌市场概况。

- 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制定合理的问题,确保调研目标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建立调研团队:确定调研团队成员及其职责分工。

- 制定调研计划:确定调研时间表、资源投入及预算。

2. 第二阶段(时间:2周)- 问卷调查:设计在线问卷并发布,收集消费者对茶叶品牌的需求和偏好数据。

- 实地访谈:根据样本选择,进行面对面访谈,深度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和品牌认知。

- 互联网数据挖掘: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平台,分析茶叶品牌的用户反馈和市场舆情。

年轻人茶消费特征

年轻人茶消费特征

年轻人茶消费特征
年轻人茶消费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导向:年轻人对茶叶的品质和安全要求较高,注重
茶叶的产地和品种,以及茶叶的有机、绿色、无污染等方面的认证。

2.口感选择:年轻人对茶的口感要求多样化,除了传统的
绿茶、红茶外,也开始尝试乌龙茶、普洱茶等不同种类的茶叶,以及奶茶、茶味冰淇淋等茶味食品。

3.品牌意识:年轻人对茶叶品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注重
品牌的形象和价值,愿意选择有口碑和品质保证的品牌。

4.社交属性:年轻人将茶视为一种社交媒介,通过茶文化
活动、茶馆等场所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茶道文化和心得。

5.科技化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
关注茶叶的科技含量,例如茶叶的加工工艺、茶叶的营养成分研究等,这也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上海茶叶市场与消费者分析

上海茶叶市场与消费者分析

上海茶叶市场与消费者分析一、市场概况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在上海市场也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上海茶叶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特点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茶叶市场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

茶叶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2.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茶叶文化的重视,上海茶叶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高端茶叶市场的崛起: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上海市场浮现了一些高端茶叶品牌,这些品牌注重产品质量和茶叶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2)茶叶礼品市场的增长: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礼品,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爱慕。

上海茶叶市场的茶叶礼品销售量逐年增加,成为茶叶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

(3)茶饮市场的兴起:随着茶饮文化的普及和消费者对茶饮的认可度提高,上海茶饮市场迅速发展。

茶饮品牌纷纷进入上海市场,茶饮店的数量急剧增加。

二、消费者分析上海茶叶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一定的特点,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对于茶叶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

1. 年龄分布上海茶叶市场的消费者年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25岁至55岁之间。

其中,30岁至40岁的消费者群体占比最高,约占总消费者的40%。

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对茶叶的了解较多,消费能力较强。

2. 性别分布上海茶叶市场的消费者性别比例相对均衡,男性消费者占比约为48%,女性消费者占比约为52%。

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在茶叶品类和消费习惯上存在一定差异。

3. 收入水平上海茶叶市场的消费者收入水平较高。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大部份消费者的月收入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

这也说明了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消费能力。

4. 消费习惯上海茶叶市场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习惯多样化。

其中,购买茶叶礼品的消费者占比较高,约占总消费者的30%。

茶叶市场调查分析

茶叶市场调查分析

茶叶市场调查分析一、市场概述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在国内市场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将对茶叶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茶叶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根据我国茶叶市场的发展情况,茶叶的消费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茶叶市场总规模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绿茶、红茶、普洱茶等品种的销售额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消费者群体1. 年龄分布:茶叶消费者群体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但以中青年消费者为主。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5-40岁的消费者占据茶叶市场的较大比例,占比约为XX%。

2. 地域分布:茶叶消费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但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发达城市的消费水平较高。

例如,广东、浙江和上海等地的茶叶消费额较为突出。

3. 消费习惯: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较高要求,更加注重茶叶的原产地、品牌和口感。

同时,消费者对茶叶的功能性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例如保健茶、减肥茶等。

四、市场竞争格局1. 品牌竞争:茶叶市场上存在众多知名品牌,如雀巢、康师傅、立顿等。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广告宣传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 渠道竞争:茶叶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包括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等。

线上渠道的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电商平台购买茶叶产品。

3. 价格竞争:茶叶市场上价格竞争激烈,各个品牌通过不同的定价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一些知名品牌通过高端定位提高产品溢价能力,而一些中小品牌则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

五、市场发展趋势1. 品质导向: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注重茶叶的产地、品种和加工工艺。

茶叶企业应加强品质控制,提供高品质的茶叶产品。

2. 健康功能: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茶叶的健康功能有更高的需求。

茶叶企业可以研发推出具有保健功效的茶叶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电商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渠道在茶叶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加。

茶叶企业应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的线上影响力。

上海茶叶市场调研报告

上海茶叶市场调研报告

上海茶叶市场调研报告上海茶叶市场调研报告一、综述茶叶是中国传统的特色饮品之一,而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茶叶市场也非常繁荣。

本报告旨在对上海茶叶市场进行调研,以了解市场规模、主要品种、消费趋势等情况。

二、市场规模根据调研结果显示,上海茶叶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统计数据,2019年上海市茶叶销售额达到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广大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认可和需求增长。

三、主要品种1. 绿茶:在上海茶叶市场中,绿茶是最主要的品种之一。

绿茶因其鲜香清爽的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龙井茶、碧螺春、毛峰茶等都是上海茶叶市场中的热门绿茶品种。

2. 黄茶:黄茶是上海茶叶市场的重要品种之一。

其独特的醇香口感和独特的黄色系列使得黄茶备受欢迎。

而上海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黄茶品牌在当地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

3. 红茶:红茶在上海茶叶市场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红茶以其浓郁香醇的口感迎合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都是上海市场上的畅销红茶品牌。

四、消费趋势1. 健康养生与茶文化: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茶叶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将茶叶作为一种养生食品来购买和消费,茶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 网上销售迅猛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茶叶销售转向在线平台。

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的方式购买茶叶,充分展示了其便捷性和可选择性。

3. 海外市场潜力大:上海茶叶市场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而且也拥有巨大的海外市场潜力。

茶叶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海外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五、结论上海茶叶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

茶叶消费者更加偏向于健康养生和茶文化,网上销售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同时,茶叶市场在海外也有较大的潜力。

因此,对茶叶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说,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加强品牌建设和创新,将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满足市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
14.3%
76.7%
样本量:性别加权,男女比例:1:1
18
饮茶会员不同细分市场的性别特征:
低档 70%
61.3%
中档
高档
60% 50% 40% 30% 20% 10% 0%
56.1% 52.2% 47.8% 43.9% 38.7%


19
饮茶会员不同细分市场的年龄特征:
低档 60% 50%00㎡/100人
增23.2﹪
嵊州禾森茶业
6个
400㎡/18人
增15﹪
白沙溪茶业 祁门百年红 茶业公司 黄山叙友
1个
70㎡/5人
湖南黑茶
持续增长 高档茶增5-10﹪; 低档茶下降20﹪ 略增长
4个
150㎡/4人
祁门红茶
黄山绿茶
雪峰公司
8个
280㎡/50人
福建高山茶
略减少
注:销售情况与2011年度比
3. 经济环境
(1)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旺盛 上海属于中高收入城市,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40188元,人均食品消费支出9656元。 中高收入群体收入稳定,非常注重精神和服务消费,在茶叶消费方面不仅讲究茶叶的品质 口味,还十分在意消费环境和氛围。 (2)茶叶市场价格层次复杂 零售方面,上海普通市民看好100-300元/斤的中档茶,高档礼品茶也有不小的市场。茶馆、 茶楼、茶艺馆和茶室消费按档次不同价差相当大,每个茶座30元至百元以上不等。 (3)竞争性行业对茶叶销售形成压力,但尚难与之抗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海地区的饮料品种渐趋多样化。茶叶以其独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 功能,日益迎合消费者崇尚天然、健康的心理,其竞争优势很大。据统计,上海市民饮茶
3. 茶叶经营店(铺)
店铺名称 分铺(连锁) 数
1个
经营面积/职 员数
34㎡/2人
主销品种
高山、野生龙井 茶 红茶
兼销品种
销售情况﹪
神州茶叶
增0.5﹪
元泰茶业
70㎡/2人
增35﹪
阿密车茶业
1个
53㎡/2人
暜洱茶
增40﹪
郎士立商贸
30㎡/2人
绿茶
增10﹪
中茶黑茶园
30㎡/1人
黑茶
亏损状况
香溢茶叶
30㎡/4人
2. 文化环境
(1)形式多样,集聚了传统文化深厚积淀与外来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海派文化和海派产品。 1994年以来,每年一届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开展的茶文化研讨会、茶艺表演交流、茶趣征 文、经贸展销、东方茶情风情旅游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茶文化的推广和茶经济的繁荣。 (2)茶文化设施齐全。 雅俗共赏的茶文化已经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茶文化设施遍布大街小巷。目前上海 已有经营型的茶楼、茶馆、茶坊和公益性的茶座、茶亭、茶室超过万家,配之以茶道、茶礼、茶 艺表演的景点达几百家。 (3)注重茶文化建设。 社区、 校园等领域兴起各种茶文化活动,如“沪北校园茶文节”、“ 小茶人”茶艺馆等,赢得 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培养人们的饮茶兴趣起到不小的作用。
2. 2012年媒体有关稀土、农残报道产生的影响不大 主要原因:
(1)消费者已“见怪不怪”,喜欢喝茶的市民通常都有自己固定的购买 店铺,或者购买品牌茶叶,自觉比较“放心”;
(2)有关部门加大对茶叶产、制质量的检验力度的报道屡见报道,让许
多消费者觉得没必要“谈茶色变”; (3)所报道的主要是立顿袋泡花茶等,没有对其它茶的负面报道等
21
饮茶会员细分市场的人群特征:
低端消费者 性别
年龄 收入 主购包装 主购地点
中端消费者
高端消费者
男性消费者占多
51至60岁占比最大
女性消费者超过男 6成以上男性消费 性 者
41-50岁占比最大 集中在31-50岁 8000元以上占比最 大 购买盒装茶叶占5 成以上 7成以上在茶叶专 卖店购茶,近7% 在原产地购茶
比例高于饮用其他饮料达87.6%,稳居所有饮品之首。
二.2012年上海茶叶销售概况
茶叶批发 市场 茶叶公司
茶叶经营 店(铺)
1. 茶叶批发市场
市场名称 所在区域 铺位数量 经营面积㎡ 销售情况﹪
大宁国际茶城
闸北区
300个左右
约2万
增5 ﹪
满堂春茶城
闸北区
220个
1.5万
基本持平
蒂芙特茶城
闸北区
500多个
集中在5000元以下 5001-8000元占比 最大 主购散装茶叶占8 成以上 茶叶专卖店、茶叶 批发市场、超市卖 场为主 超过4分之一主购 盒装茶叶 购买渠道分布广, 茶叶专卖店占6成 以上
购买间隔
单次购买数量
近8成消费者购买 间隔在3个月以内
5成消费者在单次 购茶半斤以内
一成消费者不定时 超过3成消费者在3 购买茶叶 个月以上购买一次
低端消费者 60%
51.0%
中端消费者
高端消费者
50%
40% 30% 20%
30.0%
28.6% 27.2% 37.0% 31.1% 27.6%
17.6%
12.6% 14.8% 11.0% 3.2% 0.0% 4.8%
10%
3.5%
0%
3000以下
3000-5000
5001-8000
8000以上
不详
20㎡/2人
乌龙茶类
红茶类
稍有下降
注:销售情况与2011年度比
三.2012年上海茶叶销售分析
1. 2012年上海市场茶叶销售2万吨,同比增长5%左右
“生意越来越难做”的主要原因:
(1)受社会经济大气候影响明显,团体和市民的购买力有所下降 (2)上海茶叶批发市场越来越多,造成顾客分流,“生意”越来越难做。 (3)经营成本逐步上升,也使得经营者销售额度减少,如有的茶城的店面 租金逐年提高,加上用工成本和日常开支增加,有的经营者举步维艰。 (4)国家倡廉政策影响,随着党中央反腐倡廉特别是“十八大”后续新风 频吹后,买高档茶送礼风明显减少,“团购”单位也明显减少,对许多经营 者的销售是明显的
乌龙茶
减少35﹪
福气茗茶
5个
38㎡/12人
铁观音、龙井
减少30﹪
无名有道
80㎡/2人
暜洱茶、茶具
茶道培训
减少40﹪
注:销售情况与2011年度比
3. 茶叶经营店(铺)
店铺名称 分铺(连锁) 数 经营面积/职 员数
200㎡/3人
主销品种
兼销品种
销售情况﹪
龙华寺佛茶部
暜洱茶
增长
川红茶叶集团
66㎡/3人
川红红茶类
2013年
上海茶叶市场调研
一.上海市场环境分析
人口环境 文化环境
经济环境
1. 人口环境
(1)饮茶人口多、密度大、增长迅速
2012年上海地区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饮茶人口占比超过50%,人均茶叶年消费量超过1千克,明显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 密集的人口布局利于茶叶市场的培育。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其增长势 头形成的消费市场为茶叶市场的长 期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2)饮茶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 由于部分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年轻一代开始饮茶,且接受普及教育的中青年一代也正成为消费主力军,上 海饮茶人群的教育程度有提高的趋势,该消费群较易接纳文化营销、品牌营销、绿色营销等营销概念。 (3)饮茶人口老龄化和年轻化趋势均明显,家庭结构多元化 上海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茶叶消费中占相当比例,他们通常是中高档礼品茶的最终消费者, 老年人喜清静、爱怀旧的特点为传统、优雅的茶楼茶馆创造了需求条件。上海饮茶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 还体现在年轻化的趋势,广告宣传、时尚消费及健康理念和茶文化的推广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带动了青年 群体消费,上海部分中青年受国际饮茶文化的影响已开始养成喝下午茶的习惯。
3. 随着茶文化知识的普及和饮茶风尚的多元化、时尚
化,过去“绿茶”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常常被新的茶 类所替代,近年普洱茶行情“回暖”,红茶、黑茶 又先后“异军突起”。
创品会员茶消费调研
近6成创品会员饮茶
饮茶会员 不饮茶会员
42%
58%
饮茶会员中终端消费者是主力人群
低端消费者 中端消费者 高端消费者
近6成消费者单次 购买在一斤以内 4成以上单次购买 多斤或多盒
22
增长
三文茶叶公司
约60㎡/3人
绿茶类
基本持平
翔名阁
28㎡/2人
福鼎白茶类
增长
牧岳茶园
50㎡/2人
绿茶、乌龙茶
增长
天宝祥茶店
160㎡/3人
台湾乌龙茶
减少
暜香苑
20㎡/1人
暜洱茶
铁观音茶
增长
龙都茶业
25㎡/2人
绿茶类
10月份后下降
注:销售情况与2011年度比
3. 茶叶经营店(铺)
店铺名称 分铺(连锁) 数 经营面积/职 员数
10㎡/3人
主销品种
兼销品种
销售情况﹪
金露珠茶业
乌龙茶类
略增长
古韵茶业
75㎡/4人
大益暜洱茶
闽南乌龙茶
逐渐减少
青龙—九星
15㎡/4人
武夷岩茶
稍有下降
苏州碧螺春
碧螺春茶
绿茶类
增1万元
天鹏
台湾乌龙茶
稍有增长
古韵茶叶店
20㎡/5人
铁观音茶
其它茶类
增30%
阮氏茶叶
40㎡/3人
暜洱茶
其它茶类
增40%
新万绿茶业
49.2%
中档
高档
39.4% 31.0% 28.3%
30%
20% 10% 0%
14.9% 9.6% 5.0% 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