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形三级阶梯模型
中国的地形上课用

脉
中国主要的山脉(走向)
天山
阴山
秦岭
大巴山
跨三级阶梯喜的马山拉脉雅—山—脉秦岭; 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内蒙古、宁夏)、 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南巴岭山(四川、陕西)、巫山 (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 流域界线: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 (雅鲁藏布江、怒江)、唐古拉山(怒江与澜沧江、长江)
一、中国地形特点:
⒈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1000米—2000米
>4000米
500米以下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地势特征
由青藏高 原和柴达 木盆地组 成,海拔 4000米以 上。
昆仑山
祁连山
第一级阶梯 横断山3000米等高线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地势特征
由三大盆地、 三大高原组成, 海拔1000~ 2000米
的有
AB
,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
有C
。
(4)图中山脉①②③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
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的是 ③ ,属于我国地
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的是 ①② 。
实战演练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贺兰山 B.阴山 C.大巴山 D.秦岭
2.下列矿产地,位于①、②两地 所在省区的是 A.神府煤矿 B.白云鄂博稀土矿 C.平朔煤矿 D.金昌镍矿 3.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中国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分布图
75°E 90°E 42°N 36°N
中国地形三大阶梯 PPT

分界: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海大陆架
补充:
中国第四阶梯:东海大陆架。
6
东海大陆架是中国领土向中国东海的自然延伸,最宽处位于上海东南方向约600多公里 处(根据国家海洋法公约,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为“外大陆架”)。东海大陆架多数 地方坡度平缓,延伸至冲绳海槽一带,大部分沉积物来自中国。根据国际法 ,中国在 东海大陆架具有排他性主权。
黄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扇缘向东直逼鲁西南山地丘陵的西侧。黄河冲积扇的中轴部位淤积较 高,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并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分隔南北。历史时期黄河频繁迁徙,北至天津、 南及苏北的广大平原遍受黄河影响。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 在黄河冲积扇前缘与鲁西南山地之间分布。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被昆仑山、 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介于90°16′E99°16′E、35°00′N-39°20′N之间。盆地略呈三角形,东西长 约8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面积257768平方千米,为中国三 大内陆盆地之一。 壁纸盆地西高东低,西宽东窄。四周高山环绕,南面是昆仑山脉, 北面是祁连山脉,西北是阿尔金山脉,东为日月山,为封闭的内 陆盆地。处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山脉和高原形成的月牙形山谷 中,盆地内有盐水湖5000多个,最大的要数面积1600平方千米的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中, 地势最高的盆地。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 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 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 盆"的美称。
中国三级阶梯如何形成,主要受到什么的控制

问题:我国的三级阶梯地貌格局是何时形成的?主要受什么因素控制?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主要分为三级阶梯(图1):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区,海拔达4000-5000m,主要为帕米尔-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的以西地区,海拔达1000-2000m,主要是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也在其中;第三级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的以东地区,海拔达500m以下,主要是我国东部的低山丘陵及平原区(朱膺,1989)。
图1 三级阶梯式的中国地形根据地史学教程(刘本培,全秋琦,1996)可知第四纪青藏高原的剧烈抬升和东部边缘海的显著下降是造成我国现在地势西高东低的根本原因。
具体分析是由于第四纪时印度板块继续向北移动,导致青藏高原剧烈隆升,并带动周缘山系的回春,形成中国西部高原、山系和盆地相间的地势。
太平洋板块向西继续俯冲,导致中国东部拉张断陷再次出现,形成一系列北北东向的沉积盆地、断块山脉和长白山等近期火山喷发。
青藏高原的隆升在三级阶梯地形的形成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青藏高原在以时间为坐标的隆升过程中,高原的范围、高度都是呈阶段性递增的。
其定型之时也许就是三级阶梯地貌格局形成之时。
吴珍汉等人通过对高原南北盆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发现--祁连山和高喜马拉雅的逆冲时间相同,说明青藏高原在渐新世基本定型(吴珍汉,吴中海等人,2007)。
然而根据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晚新生代沉积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推算,上新世中晚期(3~4MaBP)除少数山系外的广大青藏地区处于准平原(主夷平面)状态,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下。
上新世晚期(316~2148MaBP)高原内部的断陷盆地和周边低地(喜马拉雅山的Karewa盆地、西昆仑山北麓、临夏盆地等)开始堆积磨拉石型粗粒沉积,它们是青藏高原最近一期强烈隆升的记录,最近300多万年来高原隆升了近3500m。
中国的地形与地质灾害(高考复习上课用)

大巴山
2、盆地
五、三大平原
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 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 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 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 平原带。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 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2%。
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 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广东 的珠江三角洲,台湾的台西平原等。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北侧
天山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中 国 地 形
地 形 的 特 征 地 形 的 分 布
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山脉 四大高原 地势评价 山区评价
地 形 评 价
地质灾害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主要丘陵
主 要 丘 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三 大 平 原
东 北 平 原
华 北 平 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确定三大平原的位置
三 大 平 原
东北平原
三 大 平 原
华北平原
三 大 平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3、平原
两侧地形区的名称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西侧 东侧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巫山
横断山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南侧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质 灾害 破坏生产、生活设施 地震 人员 伤亡 疫病 蔓延
地裂
火灾、海啸、滑坡
人类破坏植被 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的防御
1、建立灾情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建筑抗震强度增加;护坡工程;植树 4、加强宣传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

黄土高原
位于中国中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流 失严重。
内蒙古高原
位于中国北部,地势平坦,草原广阔,是中国的重要畜牧业基地。
云贵高原
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表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是我国石漠化最严 重的地区之一。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位于中国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基地。
04
CATALOGUE
中国第三级阶梯
主要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是 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东北平原
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地势 平坦,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农业基地。
ABCD
东南丘陵
位于中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 广丘陵等,地形复杂多样。
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中国的气候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中国气候的重要调节器。
青藏高原的冷空气活动和季风活动对中国的降水分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 影响。
青藏高原的冰川和冻土也对中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长 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青藏高原。
03
CATALOGUE
中国第二级阶梯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主要是山地和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 第三阶梯主要是平原和低地,海拔在500米以下。
三级阶梯的地形地貌
第一阶梯
01
青藏高原是中国第一阶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拥
有许多高山和峡谷。
第二阶梯
02
第二阶梯包括中国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区,
第三阶梯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 、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 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三级阶梯状的地势(完美版)

不同走向的山脉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
构成纵横交织的山脉网。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 平
原就镶嵌在山脉网之中。在下图中填出山脉东西、南 北的地形
天山 准格尔盆地
塔里木 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大
兴东
安 岭
北 平
原
原古内
高蒙
高 原
黄 土
太 行 山
寒冷的北方
炎热的南方
西部的高山
有“鱼米之乡”美称的长江中下游平 原
这一幅幅美丽的自然 景观,反映了我们祖国 风景如画,自然环境多 样,也表现出了我国东、 西部,南、北方在自然 环境上有明显的差异。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从青藏高原到沿海平原
第一课时 三级阶梯状的地势
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
◆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1 “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 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2 阶梯间落差巨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 地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是我国耕作业的主要区域;而西部地 区则以畜牧业为主。
◆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
1 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 的联系;
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
五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练习
1.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势笫一、二级阶梯
• 界A.昆山仑,山又是西北---东南走向的是: • B.祁连山
• C.横断山
• D.太行山
2.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 • 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 • B.秦岭----黄土高原
• C.横断山 ----塔里木盆地 • D.巫山----东北平原 3.我国火山地震发生次数都较多的省是:
中国的地形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1-5题。
1.P河河谷地带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A.褶皱 B.断层
云贵高原
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 1000-2000米 分
中国三大平原
名 称 范围 主 要 特 征 大小兴安岭、长白 山之间,由松嫩平 东北平原 原、三江平原、辽 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北是燕山,南到准 华北平原 河,西起太行山, (黄淮海) 东至渤海。 长江中下 巫山以东到海滨, 游平原 沿江分布呈狭长形 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 (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势 坦荡,黑土、多沼泽,商品 粮基地。
中国自然地理
2.1 中国的地形
一、中国的地势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对气候、河流、人口、经济的影响)
中国地形剖面图示意图
↑沿36°N
↓沿32°N
下图为我国西部沿东经87.5°的地形剖面 图,说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喜马拉雅山 ④塔里木盆地
②冈底斯山 ⑤准噶尔盆地
③青藏高原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其界线
39°N
36°N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经纬度定位:三大平原
120°E 135°E 48°N 41°N 40°N 33°N 113°E 120°E
东北平原
110°E 121°E 32°N
华北平原
28°N
长江中下游平原
经纬度定位:主要山脉
主要山脉及其地理意义
主要山脉及其地理意义
主要山脉及其地理意义
中 国 三 级 阶 梯 分 布

使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 东西交通。
④水能: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阶梯交界 处可以建设水电站。
拓展思维:
如果我国的地势 “东部 高,西部低”那会是怎么样 的情况呢?
暖湿气流
东高西低的地势不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向内陆推进
气候:暖湿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干旱面积扩大。 河流:自东向西流。 交通:不便,不利对外交流。 水能:河流水量小,水能小。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
海平面
3.河流从高 一级阶梯流 向低一级阶 梯时,水能 会有什么变 化?有什么 利用价值?
刘家峡水电站
小浪底水电站
河流从高一级流向低一级阶梯时,河流落差 很大。 葛洲坝水电站 河流落差大的河段,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二滩水电站 适合建设水电站。
课堂小结
巧记我国地势特征
地形图上仔细看,我国地势有特点: 西 部高、 东部低, 三级阶梯很明显。 青藏高原第 一 级,平均高于 四千 米。 昆仑祁连 横断 山,一二阶梯分两边。 高原盆地第二级,高度 一千至两千。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延至 雪峰山 。 第 三(级)阶梯在东边,东界直到海岸线, 平均低于 五百 米,多是丘陵和 平原。 西高 东 低大趋势,江河东 流不复还, 开发 水 能供电力,航运灌溉保民安。
32°
西
东
大 兴 安 岭
昆仑山
阿尔金山 山
武 夷 山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1000米—2000米 4000米 500米以下
1.对照“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说一说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分布对气候可能产生 什么样的影响? 2.在“中国地形图”上描出:长江、黄河、珠江等 主要河流,说一说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这种分布 对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古人是怎样 描述的? 3.在自制的透明小水槽中注入水,在水的流动过程 中,你发现了吗:水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 梯时,水能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4.对照“中国地形图”和“中国交通图”说一说我 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六:制作中国地形三级阶梯模型
教学对象
初一、初二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明中国地形的基本特点。
2、知道主要的地形区和山脉。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制作三级阶梯模型,掌握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标注主要的地形区和山脉帮助记忆,并强化对祖国大好河山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欣赏。
了解基本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中国地形模型,说明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教学方法:捏制、展示交流、、讨论
教学媒体:中国立体地形模型、中国陆地轮廓空白图、陶泥、相关工具、签字笔、便利贴(或标签)
教学课型:动手操作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我国广阔的疆域也是由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组成的。
海底和陆地上都有复杂的地形组成。
今天我们来了解我国陆地地形。
【活动】第一步,分发中国立体地形模型,找五种地形,看看能找到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地形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明确三级阶梯和分界线。
【活动】第二步,分发中国陆地轮廓图,陶泥及工具。
动手制作模型。
第三步,在模型图上标注地形区和山脉,看谁标注的更多。
【教师】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看中国地形图寻找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给完成的作品拍照。
【活动】第四步,学生展示,比一比谁制作的像,谁找的多。
第五步,小游戏:瞎子摸象——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视课堂所剩时间,选同学,蒙上眼睛,用手触摸中国立体地形模型图,说出所摸到的地形区的名称。
【教师】进行活动评价,鼓励学生多出去走走,进一步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