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专题07 古诗词表现手法鉴赏-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07 古诗词表现手法鉴赏-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07 古诗词表现手法鉴赏(原卷版)考点穿透【考向阐释】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渲染、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对比、象征等。

考查表现手法的使用及分析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是近几年中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如下:1、渲染和烘托首先是概念,渲染,指的是对环境景物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的手法。

而烘托指的是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的过程。

接下来是判断方式,虽然概念中说了,渲染是正面而烘托是侧面。

但是实际上,渲染和烘托都是侧面描写时使用的手法。

无论是描写场景,还是描写其他陪衬事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衬托主要描写对象。

所以很明显的,两者都是侧面描写。

2、衬托和对比同样是先说概念,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其特性更加鲜明。

3、比兴比兴实际上就是比喻,只不过比喻这种手法,运用在诗歌中就叫做比兴。

诗歌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比兴的判断是非常简单的,就像前面说的,诗歌当中的比喻就叫比兴,所以说,只需要在诗歌中找比喻的手法就可以了,可千万别说找不出比喻哟。

4、象征象征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某种相似的特点。

简单举个例子。

比如说蜡烛,蜡烛在燃烧的时候可以带来光明,同时也在焚烧自己。

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就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和比兴其实很像,如果通篇贯穿着一种比兴的意象。

就形成象征。

5、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多为浪漫主义诗人采用。

比如说著名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在诗中大篇幅的描绘了梦境,仙境,仙人。

山东省日照市2017届中考最后冲刺模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17届中考最后冲刺模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东省⽇照市2017届中考最后冲刺模考语⽂试卷(有答案)2017年五⽉底初中学业⽔平质量检测最后冲刺模考语⽂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答卷前,考⽣务必⽤0.5毫⽶⿊⾊签字笔将⾃⼰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

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效。

3.第Ⅱ卷必须⽤0.5毫⽶⿊⾊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共18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完全正确的⼀项是()A.嫉.妒(jì) 惬.意(qiè) 恬.静(tián) 茅塞.顿开(sài)B.焦灼.(zhuó) 禁锢.(gù) 吮.吸(yǔn) 玲珑剔.透(tī)C.归省.(xǐng) 枯涸.(hé) 浸渍.(zì) 风雪载途(zài)D.蝉蜕.(tuì) 峰峦.(luán) 脊梁(jí ) 鳞次栉.⽐(zh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A.涟漪挖墙⾓冥思遐想粗制烂造B.慰籍煞风景脍灸⼈⼝莫名其妙C.枯槁座右铭味同嚼蜡浮想联翩D.告磬必需品顾名思议根深蒂固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恰当的⼀项是()A.这位年轻的创业者决⼼以⽆所不为....的决⼼和勇⽓,战胜害怕失败的恐惧,攀登⼈⽣的⾼峰。

B.学习犹如登⼭,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其冲....的。

D.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7届第二次学业水平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7届第二次学业水平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黝.黑(yǒu) 亘.古(ɡènɡ) 轻薄.(bó)称.心如意(chènɡ)B.倔.强 (jué) 蓦.然(mò)殷.红(yān) 锋芒毕露.(lù)C.阴霾.(mái)慰藉.(jiè)戏谑.(nüè)扣人心弦.(xuán)D.粗糙.(cāo)遒.劲(jìnɡ) 勒.进(lè)惟妙惟肖.(xiào)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赝品陨落重蹈覆辙随声附和B.愧怍诘难根深蒂固张惶失措C.旁骛沉湎一泄千里粗制烂造D.制裁分歧前赴后继不可明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四月的莒县,桃花娇羞,樱花烂漫,玉兰含苞待放,空气里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的味道。

中/华-资*源%库B.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传播..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C.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城”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胜利闭幕,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论的热门话题。

2017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17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为了参加体育考试,一向文绉绉.(zhōu)的王明,每天坚持在教室门前做伏卧撑B.对自然人的肖.(xiào)像权给予法律上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人格利益保护的需要C.他们有的坐火车旅.(lǚ)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威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D.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lòu)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2.下列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泌人心脾正襟危坐莫明其妙B.不屈不挠轻而易举迥乎不同C.重蹈覆辙惊心动魄正重其事D.登峰造极吹毛求痴狼狈不湛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发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以被各大企业。

②在现实盲目模仿文学作人物的行为,说明他能力太低。

③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三年的关爱?A.采用鉴赏无微不至B.采用鉴赏无所不至C.沿用鉴定无所不至D.沿用鉴定无微不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会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B.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C.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以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迷人的天地D.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扬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南京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B.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D.网络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可以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B.“守株待兔”“龟兔赛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都出自《伊索寓言》.这些寓言既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C.《海底两万里》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等情节惊险离奇,极富幻想,读来引人入胜,如临其境D.鲁智深三拳就打死了恶霸郑屠,为了避免官司,他一边骂郑屠诈死,一边拔腿就走.这些情节表现了鲁智深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7.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和冰心的散文《谈生命》,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验.B.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醉翁亭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C.从表达方式角度,诗歌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北朝民歌《木兰诗》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都是叙事诗.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变色龙》均使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8.某学校一位教师,接到一份请他参加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他因病不能出席。

日照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和解析

日照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和解析

日照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和解析日照市中考语文真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霎(sh)时躯壳(qio) 哂(shěn)笑锋芒毕露(lu)B.慰藉(j) 告罄(qnɡ) 炽(ch)痛气冲斗(dǒu)牛C.把(bǎ)玩遒劲(jn) 稽(jī)首锲(qi)而不舍D.窥伺(s) 掺和(huo) 庇(b)护浑身解(xi)数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攫取殒落相形见绌翻来覆去B.隐秘凛冽鸦雀无声人情练达C.恣雎销蚀张皇失措一返既往D.烦躁藻饰眼花瞭乱粗制滥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会怎么样。

”德国柏林学者夫罗里扬的这句话,折射出当今世界越来越认同的一个事实:中国好,世界也会好。

B.成长是一种经历,成熟是一种阅历。

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何况恬淡、平和、幸福的人生也离不开成熟。

C.4月13日,某地客车侧翻,导致3人死亡,5人重伤。

在扣人心弦地等待中,经过两个多小时地紧急抢救,受伤最重的小女孩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D.近些年来,作为加害国的日本,总有一些人不顾事实,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早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品头论足,尤其是以安倍晋三为首的右翼势力。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入?或者只是站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

B.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告诫,至简,至真,至诚,至善。

C.卢沟桥亦作“芦沟桥”。

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D.“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2017年山东省各市中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与鉴赏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山东省各市中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与鉴赏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山东省各市中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及鉴赏类题】汇集2017年菏泽市中考题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 2分)1.默写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

(4分)’。

’。

【答案】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直接默写。

默写时注意“仞”“羌笛”“度”的正确书写。

2.填写空缺的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②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③身无彩凤双飞翼,。

(传统文化·李商隐《无题二首》)④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传统文化·《老子》)【答案】①惟吾德馨②虽乘奔御风③心有灵犀一点通④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解析】本题考查诗文记忆型默写。

默写时要注意“惟”“馨”“乘”“御”“灵犀”的正确书写。

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蕴含“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这种哲理的句子是,。

【答案】①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型默写。

除了要注意“蒸”“撼”等字的正确书写,还要求考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4 ---5题。

(4分)牡丹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释】①占断:独占。

②破:超出、胜过。

4.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

(2分)【答案】牡丹盛开之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牡丹盛开之时的娇媚姿态胜过灿烂的朝霞。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解答本题,要在阅读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诗中“占断城中好物华”“千娇万态破朝霞”,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性回答。

5.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答案】将牡丹与传说中的洛川神女类比,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胜过灿烂的朝霞。

2017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卷(日照市附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卷(日照市附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卷(日照市附答案)2017年五月底初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最后冲刺模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嫉妒(jì) 惬意(qiè) 恬静(tián) 茅塞顿开(sài) B.焦灼(zhuó) 禁锢(gù) 吮吸(yǔn) 玲珑剔透(tī) C.归省(xǐng) 枯涸(hé) 浸渍(zì) 风雪载途(zài) D.蝉蜕(tuì) 峰峦(luán) 脊梁(jí ) 鳞次栉比(zh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涟漪挖墙角冥思遐想粗制烂造 B.慰籍煞风景脍灸人口莫名其妙 C.枯槁座右铭味同嚼蜡浮想联翩D.告磬必需品顾名思议根深蒂固 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年轻的创业者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决心和勇气,战胜害怕失败的恐惧,攀登人生的高峰。

B.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D.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山东省日照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山东省日照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山东省日照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第Ӏ卷(选择题共3 0分)一、(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立(zhù) 取缔.(dì) 晌.午(xiǎng) 转弯抹.角(mò)B.应.酬(yìng) 锃.亮(zhèng) 诘.问(jié) 缄.默不语(jiān)C.慰藉.(jiè) 顷.刻( qǐng) 涟漪.(yī) 风雪载.途(zaì)D.倒坍.(tān) 荫庇.(pì) 招徕.(lài) 浑身解.数(x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切磋颜值震悚入不敷出B.涣散惺忪惘然炯乎不同C.恻隐喑哑告磬所向披靡D.殒落赡养苍茫克敌制胜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B.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日照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立(zh ù) 取缔.(d ì) 晌.午(xi ǎn g ) 转弯抹.角(m ò) B .应.酬(y ìn g ) 锃.亮(zh èn g ) 诘.问(ji é) 缄.默不语(ji ān ) C .慰藉.(ji è) 顷.刻(q ǐn g ) 涟漪.(y ī) 风雪载.途(z àì) D .倒坍.(t ān ) 荫庇.(p ì) 招徕.(l ái ) 浑身解.数(xi 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切磋 颜值 震悚 入不敷出B .涣散 惺忪 惘然 炯乎不同C .恻隐 喑哑 告磬 所向披靡D .殒落赡养苍茫克敌制胜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 .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 .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 .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 .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C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D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B .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C .本月首飞的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线客机。

D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B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 .“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鞠躬尽瘁”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诸葛亮的《出师表》。

D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稼轩长短句》《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字、籍贯、官职来命名。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的小茨冈是一个鄙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为替外祖母报仇他把酒馆女主人锁在地窖里。

B .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母爱”“童真”与“自然”为主题,表达了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感悟。

C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小说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位生物学家,他和仆人康塞尔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海洋生物,给读者许多海洋生物知识。

D .《三国演义》通过讲述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煮酒论英雄、刮骨疗伤等故事,塑造了关羽这位忠肝义胆、骁勇善战、一身正气的英雄形象。

8.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她不仅担任节目的主持工作②节目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③还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④《朗读者》是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电视经验的一次全情绽放 ⑤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A.④①③⑥⑤②B.④①③⑤②⑥C.⑤②④①⑥③D.⑤②⑥④①③9.下面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的表述,最符合简明、连贯、准确要求的一项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A.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到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就业后成为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入城市。

B.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打工或就业,成为农民工或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入城市。

C.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就业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以及职业学校学习,最终以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等打工者的身份融入城市。

D.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主要是通过成为农民工或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实现的,而这些是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获得的。

二、(共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

①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

在诸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

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

②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而是代表着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

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

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重,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③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

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炼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

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

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

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④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

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

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

⑤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10.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寒门再难出贵子。

B.寒门贵子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C.寒门青年成功的方式多元。

D.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11.下列对第②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实力不强的人也可以成为今天社会中的“贵子”。

B.官二代、富二代符合传统意义上“贵子”的标准,一定是时代的“贵子”。

C.寒门青年只要通过努力,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就是“贵子”。

D.人生不断进步以及有机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人,就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

1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②段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

B.第③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寒门青年取得成功的方式多元。

C.第④段的观点是寒门青年不具备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不会取得成功。

D.第⑤段引用演讲词意在告诉读者,起点低的人可以通过奋斗逆袭成为“贵子”。

三、(共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15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③杂揉,屠洁④纷然。

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睡,已再⑤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⑦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注】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

③民:指汉族。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

⑤再:同“在”。

⑥过:苏轼的小儿子。

⑦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至承天寺 遂:于是,就B .怀民亦未寝.寝:睡觉 C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 过:经过 D .归舍已三鼓.矣 鼓:动词,击鼓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欣然.起行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 B .放杖而.笑 强饮三大白而.别 C .予欣然从之.山间之.朝暮也 D .相与步于.中庭皆以美于.徐公 15.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作者在寂寞夜晚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