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1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1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这说明()

A.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和永恒的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

C.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和暂时的

D.静止是不存在的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发展

D.按规律办事才能造福人类

3.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4.下列关于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意识是与物质同时产生的

B.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先于物质而产生的

D.意识根源于人脑

5.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而不是他事物,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主要是指()

A.事物的外部特征 B.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C.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 D.解决矛盾的不同方法

6.山东省积极推进教育强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因为教育是()

①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证

③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④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近年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学校都把相当大比例的课程放到网络上,网民轻点鼠标,就可以学习国外名校的开放课。一场开放的、彰显着互联网共享精神的教育革命来到了我们身边。这说明()

A.科技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B.中华文化主动走向世界

C.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D.教育体制在不断变革

2011年2月15日,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举行。回答8~10题。8.我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榜上有名,钱老的颁奖词以“爱国”为关键语。

当今时代需要弘扬这种精神,因为它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

的精神纽带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④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

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

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上海为“三钱”画了一个完美而绝唱的句号。以“三钱国魂”“三钱力量”“三钱榜样”为内涵的“三钱精神”()

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②是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③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体现

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15年风雨无阻;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16年从未间断;55次无偿献血,挽救数十人的生命,20年乐此不疲……连日来,“雷锋传人”郭明义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郭明义的事迹说明()

A.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B.道德楷模的感染力量是巨大的C.道德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 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11.“中国特色”、“下海”、“农民工”、“炒股”、“上网”等流行语折射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巨变。这说明()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12.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色非常优美,当地旅游部门根据山形山势,形象地编译了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赋予了大自然更多的灵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这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13.“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4.唐代画家戴嵩曾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作珍品。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竖朝天。”《斗牛图》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这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D.天时人事目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16.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

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

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号,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

系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

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19.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

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0.宋朝张先《木兰花》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

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A. 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B.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21.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曲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

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所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②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

A.敢于否定过去的一切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着眼整体,顾全大局 D.要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23.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两点论

C.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24.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好量的积累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符的陈规旧说③敢于破除就观念,确立新观念④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5.下列说法或做法,符合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A.污染整治,节能减排 B.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C.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将小麦磨成面粉

26.抛弃一切与赞扬一切是一对大笨蛋。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C.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D.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7.我国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市场的食品质量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创新食品质量监管方式,如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降低了食品违法案件数量。监管方式创新属于()

①认识创新②制度创新③实践创新④思维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8.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

A.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B.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强加给事物

D.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

29.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垦荒、草原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这()

A.违背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是市场机制运行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D.是人们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无视事物之间的联系

30.目前国际互联网发展很快,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网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讨论一些问题,各抒己见。这说明()

A.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

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

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12分)

32.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0周年纪念日。我国家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10 分

33.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5分)为什么?(10分)

参考答案:

1-5 BDDBC 6-10 BADAB 11-15 BCBBA 16-20 BACCD 21-25 DDCCC 26-30 CCBDC

31.①两点论就是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4分)

②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改革中,要着重把

握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抓住文化产业这个主流。(4分)

③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4分)

32.①认识来源于实践。材料中说明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和对引发气候问题原因的结论多数源自科学实验的这种实践活动形式.人们不断深化认识的动力和目的也在于

实践,正是在人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新需要的推动下,人类才不断追求对气候变化原因

的正确认识,而形成这种认识旨在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5分

②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形成真理性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自然科学家的报告是经过多次勘测、实验,不断反复分析证实后作出的,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完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形成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真理性认识,而这种认识还要在科学家们不断的实践中深化、完善、发展。5分

33.(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无

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L~24771 60C3 惃39144 98E8 飨34594 8722 蜢34148 8564 蕤n30214 7606 瘆C32893 807D 聽35487 8A9F 誟{24409 5F59 彙31638 7B96 箖40845 9F8D 龍

高二英语12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英语12月月考 试题 (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 分) 第一节(共5 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5 分) 1. What time is it now? A. 9:10. B. 9:50. C. 10:00. 2.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weather? A. I t’s nice. B. It’s warm. C. It’s cold. 3. What will the man do? A. Attend a meeting. B. Give a lecture. C. Leave his office. 4. What is the woman’s opinion about the course? A. Too hard. B. Worth taking. C. Very easy. 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A. Speak louder. B. Apologize to her. C. Turn off the radio. 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 满分15 分) 6. How long did Michael stay in China? A. Five days. B. One week. C. Two weeks. 7. Where did Michael go last year? A. Russia. B. Norway. C. India. 听第7 段材料,回答第8、9 题。 8. What food does Sally like? A. Chicken. B. Fish. C. Eggs. 9. 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 A. Cook dinner. B. Go shopping. C. Order dishes.听第8 段材料,回答第10 至12 题。 10.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hospital. B. In the office. C. At home. 11. When is the report due? A. Thursday. B. Friday. C. Next Monday. 12. What does George suggest Stephanie do with the report? A. Improve it. B. Hand it in later. C. Leave it with him. 听第9 段材料,回答第13 至16 题。 13.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Salesperson and customer. B. Homeowner and cleaner. C. Husband and wife. 14. What kind of apartment do the speakers prefer?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 地理 一.选择题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 下列问题。 1. 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54~1974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 1954~2014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 1974~1994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 1994~2014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2. 与1974年相比,2014年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 劳动力短缺 B. 洪涝灾害更频繁 C. 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 低温冻害更严重 【答案】 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可知:1995到2000年间,从甲图可看出耕地的面积越来越大,湿地的面积越来越小,图乙中人口、 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都在增加,所以1956一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据此 选B。 【2题详解】 据图可知:与1974年相比,2014年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不会低温冷害更严重,湿地减少,洪涝 灾害更频繁,据人口数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劳动力更多,但由于耕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并未减少,据此

选D。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 乳畜业 B. 混合型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4. 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技术先进 D. 市场广阔 【答案】 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甲地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故答案选C项。 【4题详解】 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无语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故答案选A项。 下图分别表示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十二月月考试卷 历史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3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每小题1.5分,合计60分) 1、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在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作为本宗族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尊奉的对象,在铜器铭文中有时被尊为“宗君”。材料反映宗子() A. 是商周时期的族长或王室弟子 B. 是商周和春秋王室大宗的嫡长子 C. 是封建制度下的正统统治者 D. 在本宗族内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 2、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反映出《吕氏春秋》() A. 阐述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 B. 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C. 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 3、西汉初年,对于汉朝的建立,社会普遍接受群雄“逐鹿”,刘邦捷足先登的解释,强调“人力”竞逐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东汉初年,“天命兴汉”说完全取代“逐鹿”说成了社会主流观点。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 “天命”说源于董仲舒儒学 B. 官方意识形态由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 C. 是论证汉朝统治合法性和正当性的需要 D. 反映西汉政权由盛转衰 4、清朝雍正时期实行“耗羡归公”。“耗羡”是指征收赋税、交纳钱粮时,对合理损耗的补贴。雍正帝规定“每两加耗五分”,作为政府的正常税收,统一征收,从中提取“养廉银”,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而且其数量大大超过正俸。雍正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以惩贪为名增加官吏俸禄 B.以耗羡归公增加政府收入 C.通过规范税制以澄清吏治 D.征收养廉银代替正常税收 5、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A.拥有世袭统治权 B.所属土地可以买卖

云南省昆明市高二英语12月月考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二英语12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 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se book does Suzie have? A. Hannah’s. B. Her mother’s. C. Deborah’s. 2. 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town center? A. By train. B. By bus. C. By taxi. 3. How many shirts will the man buy? A. Three. B. Five. C. Six. 4. Who is Jack probably talking with? A. His mother. B. His teacher. C. His dentist. 5. What will the boy probably do this weekend? A. Have a picnic. B. Learn about science. C. Study math by himself.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高二政治上册月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政治上册月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政治上册月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想要高效的复习高二政治月考考试,就做份高二政治月考试卷巩固知识吧。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二政治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上册月考考试试卷 1.爱因斯坦曾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爱因斯坦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科学家都是哲学家 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和物质没有本质的区别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C.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D.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 5.下列表述,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A.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物极必反,相辅相成 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6.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7.认识任何事物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主要是因为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普遍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主观和客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8.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大学生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全国,展现了新时代的奉献精神。这表明x#k#b#1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导向作用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19-2020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意。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一架飞机6月22日从B点飞往A点,沿最短距离飞行,飞机的最初飞行方向是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D. 西南 2. 一架飞机从A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南飞越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 小时后(从A点出发的整个行程)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 (50°S,170°E) B. (40°S,170°E) C. (50°S,170°W) D. (40°S,170°W)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察最短距离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两地间最短距离为过球心大圆的劣弧。根据材料, A点的地理坐标为(60°S,10°E),B点的地理坐标为(0°,60°N),据上述知识可判断从 B飞往A最短距离的方向应为东南方。故正确答案为A。 【2题详解】 根据材料,由于过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所以经度数应与A点互补即170°W。飞机飞行 所走的路程为1100×8=8800km,同一经线上纬度差每差1°经线的长度为111千米,据此计 算可知飞机飞行所走的纬度约为80°,因此其到达的地理位置应为60+80-90=50°S,故其地 理坐标为(50°S,170°W)。正确答案为C。 【点睛】最短航线的判断:两点所在大圆(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 所得的圆)的劣弧;

1.典型大圆:经线(圈)、赤道、晨昏线(圈) 2.在北半球:由西向东: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由东向西: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3.在南半球:由西向东: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由东向西: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4.在赤道上:正东或正西 5.在同一条经线上:正南或正北 6.在同一经线圈不同经线上:过北极点,先正北后正南;过南极点,先正南后正北 3.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甲图反映的范围比乙图小 B. EF处的坡度比CD处陡 C. 乙图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 D. EF间实际距离短于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图比例尺。 【详解】 图示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故反映的实际范围应比乙图大,A错误。由于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EF实际水平距离大与CD,D错误;而两幅图等高距一样,故EF坡度较小,B项错误。由于乙图的比例尺大,图幅相同,则乙反映的实际范围小,故内容更详细,C正确。故选C。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

南充高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12月检测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交卷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6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证明了我国航天技术的突破与成熟,意味着我国在深空探测等航天领域有了历史性的进步。这说明( ) A. 思维能够创造存在 B.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D.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这表明是科学发展观是( ) ①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力量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3.由于轻信算命先生的话,张某草率地进行了股市投资,最后血本无归,后悔不已。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古罗马文豪西塞罗说:“哲学是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设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这主要说明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6.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 B. 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C. 把主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 D. 把客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7.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它们观点相左,名称各异。但所有的哲学不是属于唯物主义,就是属于唯心主义。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是( ) A. “飞鸟之影未尝动也”与“物方生方死” B.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与“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C.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D. “一切物质都具可知性”与“除了经验,我们什么都不可能知道”

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3)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上,并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题48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 B.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 C.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 D.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2.张汤是汉武帝时实行严刑峻法的重要人物。司马迁评价“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将其列入《史记·酷吏列传》。东汉初年的班固则评价“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其后”,将其独立列入《汉书·张汤传》。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东汉执政理念存在去法家化倾向 B.评价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C.班固对张汤的评价比司马迁客观 D.东汉政治环境比西汉更加恶劣 3.据史书记载:“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B.经济的发展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4.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湖北省武穴市高二英语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梅川高中2012年秋季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 英语试题 本试卷共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man do this afternoon? A. Play soccer. B. Wash his shoes. C. Clean his room. 2. When is the next train supposed to get to Miami? A. At 11:00 a.m. B. At 3:00 p.m. C. At 4:00 p.m. 3.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hotel.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bag store. 4.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To find a cheaper car for the man. B. To withdraw some money. C. To buy a car.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will show up next time. B. She remembered her appointment with the man. C. She forgot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ma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ere did the theft happen? A. Beside the bus station about two blocks away. B. Outside the subway station about three blocks away. C. Opposite the subway station about two blocks away. 7. What is said about the thief? A. He took a hat in his hand. B. He wore white jeans and trainers.

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9题;共94分) 1. (6分) (2018高三上·海安月考)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 .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 夏季风势力强 C . 受沿岸洋流影响 D . 地形平坦开阔 (2)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 京剧 B . 豫剧 C . 秦腔 D . 川剧 (3)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 京剧

B . 豫剧 C . 秦腔 D . 川剧 2. (8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银川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A . 东部季风区 B . 西部地区 C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 . 青藏高寒区 (2)银川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A . 东部季风区 B . 西部地区 C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 . 青藏高寒区 (3)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的名称是() A . 西电东送

B . 西气东输 C . 南水北调 D . 西煤东运 (4)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的名称是() A . 西电东送 B . 西气东输 C . 南水北调 D . 西煤东运 3. (6分)(2017·新课标Ⅱ)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4分) A .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1.19世纪前半期,对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时代。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现状感到失望与不满。 A.《西风颂》 B.《双城记》 C.《老人与海》 D.《人间喜剧》 2.一位被称为“预言家”的著名诗人,在他脍炙人口的名篇里写到:“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e far behind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3.一位同学在图书馆查找文学流派的研究资料时,借阅了《欧也妮·葛朗台》、《战争与和平》、《大卫·科波菲尔》等图书,该同学研究的时代与流派分别是 A.19世纪浪漫主义 B.19世纪现实主义 C.20世纪浪漫主义 D.20世纪现实主义 4.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我从未通过想象创作出什么东西来,我只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及我所 A.《悲惨世界》 B.《西风颂》 C.《红与黑》 D.《等待戈多》5.“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这 A.德彪西 B.贝多芬 C.海顿 D.莫扎特 6.据记载,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原本是献给拿破仑的,当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 A.贝多芬具有强烈的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B.贝多芬是18至19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 C D.《英雄交响曲》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瑰宝 7.弗兰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一位绝食表演者把原本作为生计手段的挨饿,当成生存目的和真正"艺术"而孜孜以求,最后被送进马戏团,被关在铁笼里与野兽一道供人们参观,由于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导致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该作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8.“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 A.雪莱 B.毕加索 C. 莫奈 D.巴尔扎克 9.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1915年发表《变形记》,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情节。作品反映了 A. B. C. D.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表达苦闷、迷惘、虚无情绪等 10.在19世纪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某一画派注重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以下属于该画派代表作品的是

初三政治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政治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勇敢的人敢于战胜诱惑②勇敢的人不会有不良诱惑③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④聪明的人不会拒绝不良诱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 有权选举、决定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的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核理生命之序》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合理利用时间要 A.用“分”计时 B.区别 轻重缓急C.“一心二用” D.捉拿“时间窃贼” 4. 下面的宣传漫画说明的道理是 ①人类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②人类生命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息息相关③人类应维护自然生态平衡④人类应该征服其他生命、为我所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是 A.相互争论 B.保持沉默 C.绝对服从 D.学会沟通 8. 隐私是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9. 下列对吸毒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吸毒严重摧残身体,影响健康②吸毒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③吸毒现象的蔓延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④吸毒能刺激人的神经,提高学习效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小明说:“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我要带动大家把学习搞好。”这是小明对的认识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全新自我 D.社会自我 11. 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13. 小王的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此时他应该 ①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 ②责怪父母没给自己请家教 ③每天学习到深夜

④冷静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4. 小明将自己平时积攒起来的零用钱,买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送给了家庭 经济困难的小兰同学。小明的做法是在行使对自己合法财产的 A.使用权 B.占有权 C.处分权 D.收益权 15. 小亮平时很贪玩,期末考试前他向妈妈许诺要考出优异成绩,那么他在学习中应 该 A.随遇而安,考多少都可以 B.我行我素,继续玩耍 C.刻苦努力,考出最好成绩 D.发 奋苦读,累垮身体 二、综合题 16.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想不产生不良情绪是不可能的,不良情绪就像一匹脱 缰的野马,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是不可能的。请你辨析此观点。 17. 在如何处理教育和经济发展关系的问题上,有人认为:“经济要上,教育要让, 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发展教育。”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三、简答题 18. 如何看待偶像崇拜? 19. 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三种。 20. 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 四、分析说明题 22. 华中某县农民薛某正在田里用从亲戚家借来的牛犁田时,被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带走,后来薛某的这个亲戚也被收容并接受审讯。原来,当天有人报案,称自己家的耕牛 失窃,并认定薛某所用的牛是自家的。县公安局在进一步审查中发现薛某及其亲戚“盗牛”的证据不足,数日后放了薛某及其亲戚。县公安局的做法是否侵犯了两个农民的权利?两 个农民应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E.Ber ne依据对自己和对他人所采取的基本生活 态度,把人际交往分成四种模式: “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 “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 “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

高二英语十二月月考试卷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年级 十二月月考试卷英语试题 命题人:高二英语备课组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ich route does the woman suggest? A. The northern one. B. The southern one. C. The western one. 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Play golf next Tuesday B. Take a day off C. Visit his parents 3. How did the woman find the film? A. Touching B. Exciting C. Frightening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picture B. A battery C. A camera 5. 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A. At their house B. At a wedding party C. At a clothes stor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was the professor angry with Jennifer? A. She cheated at the exam B. She was rude to him C. She talked in class 7.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Jennifer? A. Sympathetic B. Ashamed C. Angry 听第7段材料,回答8至9题。 8. What is the woman’s suggestion? A. Meet in the city centre B. Have a quick meal at noon C. Go to the yoga class together 9. Where will the woman be at 2:15? A. At a gym B. At a barber’s C. At Maria’s shop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y does the woman like to surf the Internet? A. To do a course B. To get information C. To be in touch with her family 11. What does the man hate? A. His computer is too slow B. He can’t follow the English soccer C. There are too many junk mails online

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7高二上·集宁期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的是() A .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 .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 . “我思故我在”与“心外无物” D .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 (2分) (2020高二下·大同月考) 图中官员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①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命运我做主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3. (2分) (2017高二上·西城期末)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应出自() A . 亚里士多德 B . 笛卡尔 C . 马克思 D . 黑格尔 4. (2分) (2016高三上·台州期中) 下列说法与漫画《乌鸦救人》给我们的哲学启示相一致的是()。 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④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5. (2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5年11月12日发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为更好地保护人民币持有人的利益,需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钞票的防伪技术和印制质量,保持人民币防伪技术的领先地位。这说明()

浙江省宁波市1213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湘教版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7页,有2大题,29小题,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号信息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相应位置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所示时刻,M 、N 两条经线中,一条经线上各地正好都能看见日出,另一条经线两侧日期分别为6日和7日。读图回答1-2题 M N 180°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6日5时 B .7日5时 C .6日17时 D .7日17时 2.此时,日期为7日的范围占全球的( ) A .少于一半 B .一半 C .多于一半 D .无法判断 图2为某地地形景观素描图,图3为与图2对应的等高线图。完成3~4题。 3.图2中①、②、③三处的地表形态分别为 A .山谷、山顶、山脊 B .山脊、鞍部、山谷 C .陡崖、鞍部、山谷 D .山脊、山谷、峡谷 4.图2中的P 地对应图3中的 A .M 处 B .N 处 C .X 处 D .Y 处 图4为①、②、③(阴影区域)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完成5~6题。 5.图中4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图2 图3 35 40 30 25 P 30 20 10 0 0 50 50 150 150 100 100 200 200 7月降水量(mm) 1 月降水 量 (mm) 1月 均 温(℃ )

6.关于图中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8.A城市到D城市的距离约 A. 4 200千米 B.5 200千米 C.72 000千米 D.8 200千米 图为“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的大小②年降水量的多少③盛行风的风向④雾天的多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10.1月00 C等温线在日本大体与38°N纬线吻合,而在中国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 A.南北温差大于中国 B.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 C.常绿阔叶林分布纬度高于中国 D.候鸟南迁时间早于中国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图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2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 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爱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提出“兼爱”,两者相比,墨子更注重 A. 调节人际关系 B. 倡导重义轻利 C. 无等级名分差别 D. 讲求实际功利 2.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3.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A.孟子B.韩非子C.黄宗羲D.荀子 4.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向当时皇帝提出上述建议的思想家应该是 A. 孟子 B. 韩非 C. 李斯 D. 董仲舒 5.右图为东汉太学讲学画砖,下列关于汉朝太学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实行儒学教育 B. 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2020-2021学年高二英语12月月考试题

高二英语12月月考试题 试题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 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 ................... 草稿纸上答题 ..。 ......无效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man do this weekend? A. Borrow some money. B. Walk around the lake. C. Work at the hospital. 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highly of about the play? A. The costumes. B. The music. C. The scenery.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table tennis player. B. An outstanding movie. C. Yang Lan’s biography.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a box office. B. At a post office. C. At a railway station.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might miss this town. B. He doesn’t like the new job. C. He hasn’t been home for lo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