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设计——生产过程的核算
《基础会计学》 第八章生产过程的核算PPT课件

费、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 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董事会费 (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 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 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 费用、绿化费、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 修理费用等。
第八章 生产过程的核算
•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企业生产过程 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掌握核算这些经济业务所涉及账 户的用途和结构;重点掌握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 [教学重点]生产环节的账户设置、账务处理方法。 • [教学难点]生产环节的账户设置、账务处理方法。
•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投入各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 生产要素的耗费就是所发生的费用。生产过程的核算计算对所发生的 各种费用,依据费用受益原则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 单位成本。
• “生产成本”账户的结构如下:
生产成本
直接费用的发生额 间接费用的分配额
结转完工验收入库产品成 本结转额
期末余额:在产品成 本
• 二、“制造费用”账户
• 用途: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的发生和分配。属于成本类账户。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知识。
(2)让学生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
(3)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
(2)具备初步的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的理解和运用。
(2)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3)会计凭证、账簿的填制和登记。
2、教学难点(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和记账规则。
(2)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系统的了解。
2、案例教学法引入实际企业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践教学法安排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训,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一些会计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内容全面、案例丰富的基础会计教材。
2、教学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实训资料准备会计模拟实训所需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
4、在线学习资源推荐相关的在线课程、学习网站和会计软件,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经济业务案例,如购物发票、工资条等,引出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计基础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会计基础》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案头单元标题:会计入门知识授课对象:学时:2 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能用所学的会计学知识来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并从中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2、能够分析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1、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2、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内容、会计科目和账户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教学重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会计的六大要素教学难点:会计的六大要素解决方法:1、举例说明会计的六大要素2、能力训练从身边的人、事、物入手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材料⑴樊行建、孙建华、颜剩勇《基础会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⑵PPT课件作业见教案第一部分:介绍课程内容、课程安排、课程目标以及具体的考核方式(时间:10分钟)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5分钟)课件演示:会计入门知识介绍本次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步骤二】新授课(时间:40分钟)任务一: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会计的产生:中国原始社会: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木记事2、会计发展的三阶段:古代会计阶段、近代会计、现代会计任务二: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1、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综合、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3、会计的对象4、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任务三: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7大核算方法【步骤三】操练(时间:15分钟)练习: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分类资料:某公司某年1月1日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料如下:1、厂房一栋、各种设备2、国家投入现金、法人投入现金、外商投入现金3、各种材料4、在产品和完工产品5、银行存款6、应收账款7、应付账款根据上述资料,划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步骤四】总结(时间:5分钟)1、会计的产生、发展2、会计的概念、职能3、会计的六大要素4、会计的核算方法第三部分:布置作业、说清楚作业的要求(时间:5分钟)作业:练习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分类《会计基础》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案头单元标题:会计科目与账户授课对象:学时:2 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能够分析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掌握会计恒等式,了解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2、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3、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掌握会计账户的设置与基本结构4、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教学重点:会计科目和账户教学难点: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解决方法:通过对比说明账户的结构问题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材料⑴樊行建、孙建华、颜剩勇《基础会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PPT课件作业见教案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和复习上次课主要内容(时间:10分钟)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5分钟)课件演示:会计科目与账户本次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步骤二】新授课(时间:40分钟)上次作业内容的深化,计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由学生自己得出会计恒等式:任务一:掌握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任务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举例: 1、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备用2、向银行借入期限六个月的贷款20000元,直接偿还货款,金额为20000元。
基础会计 3.4-生产过程核算

该账户是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 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 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 贴、福利费等。
借方
应付职工酬薪
贷方
支付给职工的各种酬薪及支 付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 费、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 房公积金等。
应付给职工的各种酬薪
应付未付的职工酬薪
按“工资”、“职工福利”、“社 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 “股份支付”等设置明细分类账。
单位:元 合计
按机器工时
100台
直接材料
A产品
30 400
15 960 18 500
B产品
——
19 200
6 840
合计
——
49 600
22 800
18 500
90 900
按A、B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分摊共同负担的制造费用:
举例—— 产品制造成本计算
每元工资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18500 = 0.8114(元 ) 15960 + 6840 A、B产品各生产费用资料
生产过程中所发生 的各种生产费用, 的各种生产费用, 并按成本项目计算 各种产品的总成本 和单位成本。 和单位成本。
第四节 生产过程核算
一. 生产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主要账户 二. 生产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三. 产品制造成本计算 (一) 产品制造成本的内容
劳动资料耗费的费用 劳动对象耗费的费用 活劳动耗费的费用 其他费用支出
该账户是资产类账户,是固定资产 的抵减账户,用来核算固定资产因 磨损而减少的价值。
借方
累计折旧
贷方
已提固定资产折旧累计减少或转销数
固定资产折旧的增加数
生产过程核算的教学设计

问 :① 生产笔 记本 需要几 道工 序 ? (印——裁——牿 1。
共 有 几 名 工 人 ? ( 名 );② 生 产 练 习 本 需 要 几 道 工 序 ? 8 ( 印— —裁 ——粘 )。共 有 几 名 工 人 ? ( 名 )。 4
3车间里还有其他人 吗? ( . 车间主任 )
三 、教 学 重 点
笔 记 本 : 1开 10 白 纸 ,8 工 人 。 练 习 本 : 1 开 6 0页 名 6 5 页 白 纸 ,4 工 人 。 ( 张 纸 1 钱 ,做 一 个 笔 记 本 一 名 O 名 每 分
工人 的工 资是 1 角钱 ,车间主任3 角钱 。 )
( 2) ( 论 )计 算 结 果 中 ,谁 的相 对 准 确 一 些 ? 为 讨 什么? 3研 究 性 学 习 ,培 养 学 生 利 用 教 材 资 源 的 习惯 。 对 照 .
~
l
教 学 设 计
… … 一 ~
生 产 过 程 核 算 的教 学 设 计
◇河北 唐 山市 第 一职 业 中等 职 业学 校 苗凤 霞
【 摘
要】 文 主 要 探 ຫໍສະໝຸດ 了引 导 学 生进 行 会 计 思 维 及 用理 论 指 导 操 作 习惯 的 方 法 。 本
【 键 词】 产 过 程 核 算 教 学设 计 关 生 【 学理念】 教
二 、 教 学 目标
造教 育 环境 ,培养 竞争 意 识 ,是 促使 学 生主 动 预习 、学
习 、复 习 的前 提 。 )
【 学过 程】 教
第一课 时 : 1 用 案 例 ,激 发 兴 趣 。 观 看 制 本 生 产 流 程 视 频 ,提 . 利
1 意 目标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严 谨 、大 胆 探 索 、 勇 于 创 . 情 新 的精 神 ,要 求 学 生 形 成 良好 的 团 队 意 识 ;培 养 独 立 人 格 及节约意识 。 2认 知 目标 : 通 过 本 节 课 的 学 习 ,学 生 应 掌 握 生产 过 . 程 中 直 接 费 用 和 间 接 费 用 的 区 别 ; 理 解 “ 产 成 本 ” 和 生 “ 造 费用 ” 账 户 知 识 ;掌 握 生 产 过 程 发 生 的 料 、工 、 费 制
基础会计-生产过程的核算教案

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课题序号授课班级13会计对口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新课授课章节名称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使用教具投影教学目的熟练掌握企业生产过程的核算教学重点生产过程设置的主要账户教学难点生产过程设置主要账户的核算内容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复习回顾 二、生产过程业务核算的财务处理(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假设企业生产AB 两种产品,本月产品的生产业务如下:材料耗用汇总表项目甲材料 乙材料 合计 生产产品耗用其中:A 产品B 产品40000 26000 14000 20000 13000 7000 60000 39000 21000 车间一般耗用600 600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300 300 合计 4060020300 60900借:生产成本 ----A 产品 39000----B 产品 21000制造费用 600管理费用 300贷:原材料 60900 直接人工 计入成本的费用 不计入成本的费用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生产费用(二)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企业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如下:生产工人工资 42000 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工资 24000生产B产品工人工资 18000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2000行政人员工资 16000合计 60000借:生产成本——A产品 24000——B产品 18000制造费用 2000管理费用 16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60000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360——B产品 2520制造费用 280管理费用 224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8400(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一是制造费用归集过程,即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机物料消耗、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车间的水电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等记入“制造费用”账户;2、二是制造费用分配结转过程,即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月末将“制造费用”账户分别转入“生产成本”各明细账中,“制造费用”账户期末无余额。
基础会计教案-生产业务核算

讲解+演示
(1)、15 日,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 100 000 元,准备发放工资。
借:现金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2)、15 日,企业以现金发放工资 100 000 元
借:应付工资 100 000
贷:现金
100 000
(3)、月末,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 100 000 元,其中生产工人
率
该企业工资分配率=76 000÷(13 000+7 000) =3.8
A 产品应分配的工资=3.8×13000=49 400(元)
B 产品应分配的工资=3.8:
讲解+演示
月末,计算出本月车间使用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提
折旧 8 400 元,厂部使用的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应提折旧 1
《基础会计》课 程 授 课 教 案
№: 9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
题
单元 2-3 生产业务核算
授 课 类 型 课堂讲授
课 时 数2
教
学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生产过程业务核算的基本原理,能够对生产过程的。一
目
的 般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重
点
难
点
生产过程业务核算方法。
教
具
挂
图
教学过程 及 时间分配
计 2 700 元。
借:制造费用 2 000
管理费用
2 700
贷:银行存款 4 700
15
课堂练习
布置课后任务
讲解+演示
课 外 作 业 单元 2-3 习题
课 后 小 记
授课教师: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的运用
生产过程核算教案

生产过程核算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生产过程核算教案昆池职中孟小敏一、教学内容:生产过程的核算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2)理解生产过程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3)掌握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账户的运用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习的乐趣(2)增强自信心(3)具有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2、运用账户进行生产业务的账务难点:设置的主要账户的性质和结构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回顾:供应过程核算所涉及的主要账户及相应处理(二)情景导入技工杨师傅的创业故(三)讲授新课【一】生产过程设置的主要账户1、生产成本――成本类账户核算企业生产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可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借生产成本贷2、制造费用――成本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核算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借制造费用贷3、管理费用――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期末无余额。
借管理费用贷4、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应该支付而尚未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各种福利借应付职工薪酬贷5、累计折旧――资产类账户核算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借累计折旧贷【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材料费例1:本月领用材料价值4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10000元,乙产品20000元,车间一般耗费5000元,销售部门耗费5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0000-----乙产品 20000制造费用 5000销售费用 5000贷:原材料 40000【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人工费例2:分配本月工资5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工人工资15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管理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生产过程的核算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一书中第四章第四节中的内容。
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可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生产过程”处于整个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这过程中主要是为了生产产品,而生产产品必然要发生各种耗费,如:材料的耗费、支付工人工资等,实质上是将储备资金转变为生产资金,这些耗费最终应归集到产品成本中去,构成产品成本。
产品完工入库后,转入了销售过程,生产资金又转化为成品资金。
所以这节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知道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理解“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
户知识;掌握生产过程发生的料、费的账务处理。
培养学生
账务处理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巩固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的性质、结构及核算内容,并能运用账户工具对企业生产过程发生的“料、工”等费用进行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学生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区分的理解。
【授课对象】该班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会计科目、简单会计分录的编制。
而且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所以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具有差异性。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练习讲义
【课前准备】请学生搜集身边所熟悉的工业生产企业,了解该企业主要生产什么产品?其生产的流程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
上课开始后,教师提出问题,以五常葵花药业生产小儿止咳糖浆为例,请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药品生产流程怎样,大家踊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实例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区分费用,认识账户(10分钟)
教师将前后桌学生组成小组,先由各组学生讨论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费用,接着请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概括学生的答案,进行分类,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费用用多媒体显示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区分这些生产费用中哪些是直接费用,哪些是间接费用。
区分关键点在于,如果生产费用在发生时,就明确知道是为生产哪种产品而发生的,就是生产费用中的直接费用,如生产药品的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等,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我们需要设置“生产成本”这个账户进行核算。
如果是生产产品而共同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车间照明用的电费等就是间接费用,一般我们要设置“制造费用”这个账户进行核算。
教师在分析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过程中,先结合具体的数字介绍账户的基本结构。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即要明白:两个账户的记账方向,核算内容,性质等。
学生自学时可以很快解决这些问题。
在学生回答中一一明确,教师用课件直观演示账户的“T”型结构。
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教师引入创新思维活动。
(三)利用工具,核算业务(10分钟)
多媒体屏幕出示实务:
案例一:五常药业生产小儿止咳糖浆1月份领用材料如下:
公司生产小儿止咳糖浆5,000元。
案例二:分配1月份工资,其中:生产小儿止咳糖浆工人工资30 0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 000元
案例三:月末,按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其中:生产小儿止咳糖浆工人福利费4 2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1400元。
为了使学生掌握领料业务的核算而设计,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本案例我设计的比较简单,仅仅是生产一种产品领用一种材料。
教师提示解题技巧:在师生的互动中将资金的来龙去脉在多媒体屏幕上用“T”型账户直观演示,引导学生生产产品领用材料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对应的记入“原材料”账户的贷方,最后确定会计分录。
在会计分录写好后,再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来检验。
在完成案例一后,教师启发学生,如果是两种产品领用一种材料该如何处理,再引导如果是车间一般消耗该记入哪个账户。
在教师的步步引导过程中,学生掌握了领料业务的核算。
对于案例二,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先确定“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两个账户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明白工资费用发生时,对企业来说往往是形成了一项负债,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
教师简单介绍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对于案例三,教师要请学生注意福利费的计算是按工资总额的14%来计提,其他账务处理同工资分配的核算,只是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账不同而已。
通过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以上两个账户进行业务处理。
答案:
案例一:借:生产成本——小儿止咳糖浆 5,000
贷:原材料——甘草 5,000
案例二:借:生产成本——小儿止咳糖浆 30,000
制造费用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0,000
案例三:借:生产成本——小儿止咳糖浆 4,200
制造费用 1,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5,600 设计意图:会计核算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资金的运动,通过直观演示,将资金的来来龙去脉清楚的展示出来,会计核算业务就从复杂变得简单,这样的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四)课堂练习,巩固技能(19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能力有强弱,接受能力有快慢,教师不能要求每位学生同步发展,但要求每位学生都有发展。
所以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具有一定的坡度,通过客观题使学生巩固本节课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业务题,培养学生认识账户、运用账户工具的能力。
(五)归纳提升,布置作业(3分钟)
根据板书设计归纳小结本节课重点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达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体现了新颖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教学体现了开放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生活化。
大大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