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达教学大纲模板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教案下册

《施工技术》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施工技术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施工工具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施工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五章:模板工程1.1 模板的分类及应用1.2 模板的设计与安装1.3 模板的拆除与维护2. 第六章:混凝土工程2.1 混凝土的分类及性能2.2 混凝土的配制与搅拌2.3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3. 第七章:钢筋工程3.1 钢筋的种类及规格3.2 钢筋的加工与连接3.3 钢筋的安装与验收4. 第八章:砌体工程4.1 砌体的分类及结构特点4.2 砌体的施工工艺4.3 砌体的质量控制与验收5. 第九章:装饰工程5.1 装饰工程的基本要求5.2 装饰材料的选用与施工5.3 装饰工程的质量验收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施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施工技术》下册。
2. 课件:施工技术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
3. 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4. 网络资源:相关施工技术的学习资料和案例。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安排: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五章:模板工程(8课时)第六章:混凝土工程(6课时)第七章:钢筋工程(7课时)第八章:砌体工程(7课时)第九章:装饰工程(7课时)第十章:施工安全管理(5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砌体工程和装饰工程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讲义(20210212013438)

施工技术讲稿大纲总体绪论壹、问候贰、自我介绍叁、平时成绩管理规定肆、几点约定伍、祝词陆、课程绪论一、介绍课程性质和任务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三、总括介绍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深度、广度(一)、绪论(二)、土石方工程(三)、桩基工程(四)、砌筑工程(五)、钢筋混凝土工程(六)、预应力混凝土工(七)、结构安装过程(八)、多层及高层房屋的施工(九)、防水工程(十)、装饰工程(十一)、冬雨季施工(十二)、其他新技术和新工艺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五、建筑施工的特点六、基本建设和建设程序(一) 、基本建设的含义(二) 、基本建设的分类1.按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的不同来分2.按建设项目的建设性质不同来分3.按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来分4.按建设项目建设总规模和投资的多少来分5.按投资主体分类(三) 、建设程序1.含义2.建设程序反应的客观规律a.建设程序反映了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关系。
b.建设程序反映了技术经济规律的要求3.建设程序的内容a.项目建议书阶段b.可行性研究阶段c.设计阶段(勘测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d.建设准备阶段e.施工阶段f.竣工验收阶段g.后评价阶段(四)、建设程序的管理权限1. 分级管理2. 分段管理(五) 、建设施工程序承接施工任务,签定施工合同全面统筹安排,做好施工规划落实施工准备,提出开工报告精心组织施工,加强各项管理进行工程验收,交付投入使用第一章施工技术准备§1—1 概述一、施工技术准备的调查研究(一)、对工程项目环境的调查(位置、交通、电力等);(二)、对地质情况的调查(钻探资料、必要时补做地质钻探);(三)、对地方建筑材料的调查;(四)、对市政设施的调查(水、电、气);(五)、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六)、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建设、设计、协作和各分包单位)。
二、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分类(一)按施工范围分类(二)按施工阶段分类§1—2 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一、编制施工规划的技术资料11二、编制施工平面图规划的技术资料14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技术资料16四、施工技术管理的技术资料18五、编制施工预算的技术资料20六、规范施工行为的技术资料23(一)建筑法规体系(四种类型):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91年建设部颁发),规定了申请领取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条件和程序2. 施工企业的从业许可证根据95年发布的《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标准》,把建筑企业的资质分为一、二、三、四级;把设备安装和机械化施工企业分为一、二、三级。
教学大纲(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72,其中:理论教学学时:48,课内实训学时、校外实习学时:24。
先修课: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一、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施工技术》课程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方向)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
课程着重介绍建筑施工中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及有关的施工机械和选择与应用,它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房屋建筑的建造过程,具备解决一般工程施工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1)知识目标①掌握建筑施工的程序;②掌握主要工种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能进行施工现场技术指导;③掌握质量检查、质量验收标准、安全防范措施的内容和方法;④了解施工机械性能参数,能在施工中合理地选择机具.(2)能力目标①能够从事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具有施工现场技术指导能力;②具有各主要工种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的基本能力。
③能够正确选择常用建筑工程施工机具的能力;④具有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
(3)素质目标①培养辨证思维的能力;②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③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土方工程教学内容1、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2、土的工程分类及其性质3、护坡的一般方法和土壁支撑的一般方法4、轻型井点降水5、常用土方机械的性能6、填土压实教学重点护坡的一般方法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案设计填土压实的要求和方法教学难点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案设计第二章桩基础工程教学内容1、预制桩施工2、灌注桩施工教学重点预制桩施工工艺与组织灌注桩施工工艺与组织教学难点预制桩施工工艺与组织灌注桩施工工艺与组织第三章砌体工程教学内容1、砌体工程的准备工作,砌筑工艺和运输设备2、砌体工程的质量评定标准教学重点砌筑工艺砌体工程的质量评定标准教学难点砌筑工艺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工程教学内容1、木模板、钢模板2、大模板、爬升模板3、钢筋配料与代换4、钢筋加工与安装5、混凝土的准备工作、施工工艺与组织6、预制构件施工7、掌握钢筋冷拉冷拔的施工工艺8、掌握混凝土配料、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护9、掌握混凝土拆模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方法教学重点钢筋配料与代换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混凝土拆模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方法教学难点钢筋配料与代换混凝土拆模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方法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教学内容1、先张法的的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2、后张法的施工工艺与组织3、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及张拉力的计算4、无粘结后张法等预应力新技术教学重点先张法的的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后张法的施工工艺与组织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教学难点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第六章结构安装工程教学内容1、起重机械的性能及应用2、结构安装一般施工工艺3、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方案4、轻钢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方案教学重点结构安装一般施工工艺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方案教学难点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方案第七章防水工程教学内容1、卷材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及对材料的要求2、刚性屋面防水及涂料防水施工工艺与组织3、地下防水施工工艺与组织教学重点卷材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及对材料的要求教学难点地下防水施工工艺与组织第八章装饰工程教学内容1、一般抹灰与饰面工程2、楼地面施工教学重点楼地面施工工艺教学难点楼地面施工第九章脚手架施工教学内容1、外脚手架2、内脚手架教学重点外脚手架的构造教学难点外脚手架的构造三、《施工技术》学时分配表五、考查与考试本课程应进行考试,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涵盖所用讲授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课程主要原理、方法的掌握、理解程度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必备项)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学时:32所需先修课:建筑施工技术学分: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性质: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专业课。
它以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工程制图与识图等课程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建筑中各种关系的能力,能掌握一般建筑的水电暖设计原理和方法。
地位:《建筑设备工程》是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建筑设备系统对土建结构设计、施工的主要要求,以及建筑设备工程所需要的建筑设计、结构施工给予技术协调的知识,使学生具备综合考虑和处理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并掌握一般建筑水电暖的设计原理。
了解建筑设备工程的发展方向及问题。
(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实际应用要求为目的,教学內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授管材,建筑给水,建筑排水,供暖工程,热水及煤气供应,通风工程,空气调节,建筑电气基本知识,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安全用电及防雷。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和学时分配(一)绪论 2学时1、目的与要求1)了解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的主要内容;2)了解课程与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关系;3)了解建筑设备的发展概况与发展动态2、教学内容1)本课程与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关系2)建筑设备的发展概况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可选项,如有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二)建筑给水 6学时1、目的与要求1)了解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理解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和适用场合;3)掌握室内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的要求;4)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器材、附件及设备及其布置安装要求;5)了解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设置与用水要求及其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特点及要求;6)了解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类型、管道配置与敷设及加热设备类型。
建筑施工技术 教学大纲模板.doc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建筑施工,道路桥梁等学时学分:(48)学时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中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方法、施工机械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和施工程序掌握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工种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标准、质量通病防治、安全防范措施;熟悉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了解施工机械性能、参数,能在施工中合理地选择和正确使用机械,同时应了解机械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绪论1.主要内容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任务;国内外建筑业的成就及发展方向;本课程研究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简单介绍施工规范和规定。
2.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的特点及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二)土方工程1.主要内容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土的分类及鉴别;土的性质;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场地的抄平与放线;基坑、基槽的开挖技术要求;土方回填与压实;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土方工程的特点、性质,熟悉土方量计算方法;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内容;掌握基坑、基槽的抄平与放线、开挖、回填与压实。
了解土方调配的原则和方法。
(三)基础工程1.主要内容地基局部处理;软弱地基加固;桩基工程机械类型、选用及安装要求;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施工工艺;现浇钢筋混凝土桩施工工艺;桩位的抄平与放线;配筋及混凝土浇筑;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知识,熟悉地基加固的方法;掌握桩基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四)砌筑工程1.主要内容砌筑用脚手架的材料、分类、组成、构造、技术要求、脚手板、脚手架基础、安全网;垂直运输机械类型、构造、使用要求;砌筑砂浆种类、组成、使用要求;毛石砌体构造、抄平、放线、施工方法、标高、灰缝、接搓控制;砖砌体标高与轴线测设、基顶抄平、组砌形式、砌筑方法、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空心砖与各种砌块的材料、构造、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砌体质量通病、防治方法与安全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课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课件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操作等内容。
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要点,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操作知识,能够合理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教学内容章节名称学时第一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4第二章建筑材料 6第三章渗透防水工程8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8第五章砌体结构工程8第六章建筑防火与隔热工程8第七章建筑装饰工程8第八章建筑机电工程8第九章工程测量及质量控制 6第十章施工安全及环保 4四、课程教学形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同时还要对相关操作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章节都有一定的操作时间,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技能,并且逐渐形成技能和知识的协调发展。
五、课程教学要求1.学生课前要认真预习,课后要及时复习;2.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实践操作中加强能力的练习;3.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学生要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5.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六、课程评分标准1.平时表现(含课堂表现、练习情况等)占30%;2.作业占25%;3.实践操作占35%;4.考试占10%。
七、参考文献1.《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第三版),沈国钧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建筑工程概论》(第五版),张伯俊等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3.《建筑施工技术》(第五版),李建宏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以上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课件,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工程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技术要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引言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教学工作,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大纲的编制应该根据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求进行,结合实际案例和工程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工程施工技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工程施工的各项任务。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2. 熟悉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3. 能够分析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4. 具备工程管理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建筑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建筑结构的设计理论等。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施工工艺与流程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施工工艺,如土方开挖、基础施工、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
学生需要了解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技术要点,掌握施工工艺和流程。
3. 施工管理与协调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
学生需要学习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施工管理的流程和要求,培养工程管理和协调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工程实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和工地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施工过程,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施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3.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
《施工技术》教案 下册

《施工技术》教案下册章节一:建筑施工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施工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的定义、施工过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管理。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4. 教学资源:教材、案例资料。
章节二:施工准备与施工测量1. 教学目标: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了解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2. 教学内容: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施工测量概述、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实操演示、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教材、测量仪器、实操场地。
章节三:土方工程1. 教学目标:了解土方工程的基本概念、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2. 教学内容:土方工程概述、土方开挖、土方回填、质量控制。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实操演示。
4. 教学资源:教材、案例资料、实操场地。
章节四:混凝土工程1. 教学目标:掌握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2. 教学内容:混凝土制备、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与验收。
3. 教学方法:讲授、实操演示、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教材、实操场地、混凝土试块。
章节五:钢筋工程1. 教学目标:了解钢筋工程的基本概念、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2. 教学内容:钢筋种类、钢筋加工、钢筋绑扎、质量控制。
3. 教学方法:讲授、实操演示、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教材、实操场地、钢筋样品。
章节六:砌体工程1. 教学目标:掌握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
2. 教学内容:砌体材料的分类与使用、砌筑方法、施工要求、质量控制。
3. 教学方法:讲授、实操演示、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教材、实操场地、砌体材料样品。
章节七:木作工程1. 教学目标:了解木作工程的基本概念、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2. 教学内容:木作工程的分类、木材的选用与处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3. 教学方法:讲授、实操演示、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教材、实操场地、木材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必备项)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学时:96
所需先修课:土木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学分:6学分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
本课程函盖了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地下建筑工程等专业范围,使本课程具有教学内容面广、难度较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课程设计,现场教学,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习题作业及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等环节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述基本要求:
1. 掌握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地下建筑工程等领域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工艺原理和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掌握拟定施工方案的基本方法,并能对各种施工方案的技术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
2. 了解我国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政策,了解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对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有所了解。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等专业领域中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及组织的一般规律,各工种工程的工艺原理和工艺过程,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等。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科学合理地组织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组织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工程建设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及毕业后从事工程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土石方工程18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1、目的与要求
1)理解土的工程性质对施工的影响
2)了解地下掘进开挖方案及施工方法,爆破施工的基本概念及常用方法。
3)熟悉土方边坡,施工排降水,土方的填筑和压实,基坑(槽)的土方量计算,土壁支护方案,土方机械选择。
2、教学内容
1)概述
2)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与调配
3)土方工程的准备与辅助工作
4)施工排、降水
5)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
6)土方的填筑与压实
7)地下开挖与爆破
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
土方的填筑与压实与施工排、降水采用工程实践视频教学辅助理论教学,培训实践能力。
(二)基础工程(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1、目的与要求
1)理解墩基础。
2)了解沉井基础、管柱基础施工。
3)熟悉预制桩、灌注桩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
2、教学内容
1)概述
2)预制桩施工
3)灌注桩的施工
4)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原理、工艺过程、施工设备及质量控制
5)墩基础、沉井基础、管柱基础等的施工要点
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预制桩施工、灌注桩的施工及地下连续墙
的施工采用工程实践视频教学
辅助理论教学,培训实践能力。
(三)砌筑工程( 6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1、目的与要求
1)理解砌体的施工。
2)了解小型砌块施工,砌体冬期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熟悉砖砌体的施工及质量要求,脚手架工程,垂直运输设备。
2、教学内容
1)砌筑工程的准备工作
2)砌筑用脚手架
3)砌筑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砌筑用脚手架的施工采用工程实践视频教学
辅助理论教学,培训实践能力。
四)砼工程方工程18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1、目的与要求
1)理解模板的基本构造及设计规定,钢筋的冷拉工艺及钢筋配料设计,砼的制备、运输、浇筑工艺过程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2)了解砼的质量检验标准及冬期施工原理
3)熟悉钢筋砼结构施工的特点及三个主要施工过程模板、钢筋、砼的施工工艺及原理
2、教学内容
1)模板工程
2)钢筋工程
3)砼工程
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及砼工程采用工程实践
视频教学辅助理论教学,培训实践能力。
五)预应力砼工程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1、目的与要求
1)理解先张法、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原理及预应力值的建立传递原理,张拉机具的适用及选择。
2)了解施工中对张拉机具的要求,预应力损失的影响,掌握施工工艺过程对建立预应力值的重要作用。
3)熟悉先张法施工工艺,后张法施工,先张法施工设备
2、教学内容
1)先张法施工
2)后张法施工
3)电张法施工
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后张法施工工程采用工程实践视频教学辅助
理论教学,培训实践能力。
六)结构安装工程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1、目的与要求
1)理解起重设备的选择及对索具的要求。
掌握单厂结构吊装中柱、梁、屋架等主要构件的吊装工艺,掌握钢结构吊装的一般方法。
2)了解多层房屋结构吊装,升板法施工,钢框架、钢网架的安装方法
3)熟悉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吊装,起重安装机械,钢结构吊装的一般方法
2、教学内容
1)起重机械
2)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
3)多层房屋结构安装
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工程采用工程实践视
频教学辅助理论教学,培训实践能力。
(七)防水工程 6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1、目的与要求
1)理解各种卷材材料的施工工艺过程及卷材和粘结剂的要求
2)了解不同卷材对所适用的粘结剂的要求及卷材、粘结剂的特性,质量标准对工艺过程控制的要求。
3)熟悉卷材屋面的防水构造层次及作用
2、教学内容
1)屋面防水工程
2)地下防水工程
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
无
(八)装饰工程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1、目的与要求
1)理解油漆工程,壁纸裱糊和铝合金与玻璃幕墙安装。
2)了解不同基层的处理要求和大块饰面的构造及施工方法。
3)熟悉抹灰的分类和组成及对抹灰基层的处理要求。
熟悉块材饰面的贴、挂施工工艺过程。
2、教学内容
1)装饰工程分类及特点
2)抹灰工程
3)饰面工程
4)玻璃幕墙
5)油漆、涂料和裱糊
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无
三、教学总时数分配表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建议
考试、闭卷
作业、实践环节考查、平时表现环节成绩所占30%:匕例
期末考试成绩所占70%:匕例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中国建材出版社 2002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执笔人部门: 执笔人: 审核人部门:
审核人:
系(部)签章:
1.土木工程施工 2.建筑施工
3.建筑施工
主编:阎西康
主编:郭正兴
重庆建筑大学、
2002
4. 土木工程施工
主
编:
应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