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体系框架简图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总复习知识结构图

高中政治总复习知识结构图

公 司
股份 公司
生 产
劳动 者
含义
经济 重要 效益 性
途径
经 营 地位 者
素质
国有大中 型企业
地搞搞 位好好 作意措 用义施
第三单元 分配
知识结构图表
表一:财政税收与纳税人 I。
社会总产值
减去消耗掉 的生产资料
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品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性 定质分配ຫໍສະໝຸດ 决 定 水和 状 况

生产力
税收 利润 债务 其他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 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互
依体 据现
含义
交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权
本质
优越性
多种宗教并行流传
宗教
我国宗教概况
一定的世界性 根本变化
原因 表现
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 务的管理
信仰自由 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独立自主、自办
知识结构图表
骗税
抗税
增殖税 营业税 消费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关税
表二:银行和储蓄者
I.



分 类
业 务

作 用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吸收存款
再生产顺利进行
发放贷款
的纽带
转账结算
企业和国家经济决策
的依据
监督和管理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
活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II.
公 民 投 资 的 方 式
国家 制度
巩固
政体

高中政治知识框架总结结构全图(必修1-4)分解

高中政治知识框架总结结构全图(必修1-4)分解

1 《知识结构全图》使用说明: (1)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层层掌握,理清知识脉络。

(2)查漏补缺,标注知识掌握中的弱点,加强记忆。

(3)区分知识掌握的程度,增强应试能力。

符号表示:A —理解、略记;B —理解、强记;C —理解、强记、运用。

(4)第一遍以阅读为主,第二遍以回忆为主。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结构图】经济生活每一课的知识相对比较独立,所以以“课”为单位组建知识板块。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价值尺度的含义A 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B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必须确定计量单位B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就是把价值表现为价格B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B 流通手段的含义B 商品流通的含义B (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的区别A 、商品流通与简单商品交换的区别A )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只能用现实的货币B 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是“惊险的跳跃”B 货币流通规律及其公式C 外汇产生过程(从金属货币到纸币)及原因A 、优点B 、含义B 纸币发行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发行规律的关系C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比较B 爱护人民币A 电子货币(产生原因、具体表现)B 现金结算使用纸币,转账结算使用信用工具B 货币产生的原因B 货币的含义B 、本质B 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B 神奇的货币 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含义B 、要求(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B 世界货币:前提(国际市场)B 、表现(三个方面)、要求(金银、某种纸币)B支付手段:产生原因B 、表现B货币的发展 纸币 货币 信用工具 信用卡:含义A 、银行卡的发放B 、作用B 、使用要求A 支票:含义A 、使用要求A 、种类B 外汇的含义B 、汇率的含义B 我国汇率的表示:外币的汇率=人民币元∕100外币C 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C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C 、意义C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正确认识货币 正确对待货币 总的来说,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有决定性因素(如价值),有非决定性因素(如供求);有直接因素(如价值和供求变化、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化、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下纸币币值的变化),也有间接因素(如气候和地域的变化引起供求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起供求的变化);间接因素还包括主观因素(如消费预期引起供求的变化)。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图表(完整版)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图表(完整版)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公有制:主体
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
(分配制度)
消费 融资
基 础 决定 生产 反作用
条 件
资本
主体
现代 企业
公司
类型和组织形式 经营成功的因素
兼并、破产
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意义重大)
实现就业(形势、国家、个人——正确的就业观) 维护合法权益
投资
储蓄存款——商业银行(体系、业务) 股票: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
市场经济
要 求
市场调节:市场配置资源
互 补 宏观调控:政府配置资源
优势:价格、供求、实现 竞争机制
资源优化配置
规范市场秩序
局限:自发性、 导致 盲目性、滞后性
社会资 源浪费
(诚信)
加强宏观调控
原因、含义、目标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经济全球化
含义、表现 跨国公司的作用
要求我国
积极参与国际经 济竞争与合作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P47
需 要
人民的 政府


基本职能 ③
P37

责任
性质 宗旨
要体 求现
基本原则 含义P43
便民利民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有限政府 —— 打造服务型政府
求助有门 投诉有道 P41
政府的权威 P49
要求
依法行政
含决体标树 义定现志立
必要性P43 原因
意义(四个有利于)P44
地位的确立
基本政 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执政
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 执政方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中政治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政治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28/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29/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30/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31/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32/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6/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7/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8/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9/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10/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1/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2/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3/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4/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5/48
11/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12/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13/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14/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15/48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16/48
22/48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框架简图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框架简图

. .1 / 4商品含 、基本属性决定价值规律价 (量)社会必要生本 能决表 定一般等价物( 行量) 企公司主体 生影响影响价格供求条件者(就 形 、解决措施、就 )影 响 本投资(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 融资生活个人收入分配影响因素(收 入、物价) 国家收入分配(财政、税收)全面建 小康社会学 践 收入分配 消消 型、消构立正确的消社会主 市市 市 科学 展互生 力生 系基本 制度宏 控 要 求含 、表极参与国 争与合作跨国公司的作用要求我国 全球化 全球化影响( 分析). .2 / 4国际关系决定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主要参加者背景公民的政 治参与 持人民 政 (正 的事情)决策 国家利益 管理和平与发展是当 今时代的主题要求体督要求决定独立自主决定 的和平外 交政策人民民 主 政本 人民当家作主坚定维护我 国国家利益决定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性质 持人民代表基本 能:政治、 文化、公共服建 设 为 人民 服 务 的政 府展 社 大会制度 宗旨特点、容、优势 中国 宗旨: 人民服 基本原 : 人民任中国共产党领共产党执政 导的多党合作地位 会 主 度民共基本容和政治协商制优势指导思想依法行政(意义、要求)党的 树立政府权威原则进程执政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主 政治 理念 执政方式 自觉接 受监督 建设政府 容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 4文化的涵 决 定增强我国 力文化安全 社会 展文化是一种 精神力量文化的 作用可以 化物 力量 个人成 秀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传播多样性与传播要 求传统文化(特点、作用、态度)继承与发展(关系、影响因素) 文化的发展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现状 选择当代文 化生活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源泉和动力(实践)根本途径 源远流长包 容 性要 求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思想基本途径 途径博大精深坚持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集 主 根 基中 体 现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观文 化中心环节基本涵 作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精神原因 措施弘扬民族精神的 原因与措施思想道德 建设. .4 / 4意识决 能 动 作 定 作 用 用物质 唯物论固有 属性 运动 规律 辩证 唯物 主义 和历 史唯 物主 义 实践生活的向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作用反 作 用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社会变革的先导认识论真理 认识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近代 形而 上学 唯物 主义 哲学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法何者为本源 (唯物主义 辨证否定观和创 新意识基本派别思维和存在 和唯心主义 的关系问题)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正确认识社会 (历史观) 历史 唯物 主义 是否具有同一性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观)唯心主义。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框架简图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框架简图

商品含 、基本属性决定价值规律价 〔量〕社会必要生本 能决表 定一般等价物〔 行量〕 企公司主体 生影响影响价格供求条件者〔就 形 、解决措施、就 〕影 响 本投资〔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 融资生活个人收入分配影响因素〔收 入、物价〕 国家收入分配〔财政、税收〕全面建 小康社会学 践 收入分配 消消 型、消构立正确的消社会主 市市 市 科学 展互生 力生 系基本 制度宏 控 要 求 含 、表极参与国 争与合作跨国公司的作用要求我国 全球化全球化影响〔 分析〕民主国际关系决定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主要参加者背景公民的政 治参与 持人民民主 政 〔正 的事情〕民主决策 国家利益 民主管理和平与发展是当 今时代的主题要求体民主 督要求决定独立自主决定 的和平外 交政策人民民 主 政本 人民当家作主坚定维护我 国国家利益决定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性质 持人民代表基本 能:政治、 文化、公共服建 设 为 人民 服 务 的政 府展 社 大会制度 宗旨特点、内容、优势 中国 宗旨: 人民服 基本原 : 人民任中国共产党领共产党执政 导的多党合作地位 会 主 度民共基本内容和政治协商制优势指导思想依法行政〔意义、要求〕党的 树立政府权威原则进程执政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主 政治 理念 执政方式自觉接 受监督 建设阳光政府 内容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文化的内涵 决 定增强我国 力文化安全 社会 展文化是一种 精神力量文化的 作用可以 化物 力量 个人成 秀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传播多样性与传播要 求传统文化〔特点、作用、态度〕继承与发展〔关系、影响因素〕 文化的发展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现状 选择当代文 化生活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源泉和动力〔实践〕根本途径 源远流长包 容 性要 求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思想基本途径 途径博大精深坚持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集 主 根 基中 体 现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观文 化中心环节基本内涵 作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精神原因 措施弘扬民族精神的 原因及措施思想道德 建设意识决 能 动 作 定 作 用 用物质 唯物论固有 属性 运动 规律 辩证 唯物 主义 和历 史唯 物主 义 实践生活的向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作用反 作 用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社会变革的先导认识论真理 认识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近代 形而 上学 唯物 主义 哲学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法何者为本源 〔唯物主义 辨证否认观和创 新意识基本派别思维和存在 和唯心主义 的关系问题〕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正确认识社会 〔历史观〕 历史 唯物 主义 是否具有同一性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观〕唯心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框架
简图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商品
含、基本属性
决定
价值规律
价(量)
社会必要

本 能
决表 定
一般等价物
(行量) 企
公司
主体 生
影响
影响价格
供求
条件
者(就形、解决措施、就)
影 响 本 投资(储蓄、股票、债券、融资
生活
个人收入分配
影响因素(收 入、物价) 国家收入分配(财政、税收)
全面建
收入分配 消
消型、消

立正确的消
社会主 市
市市 科

生力
生 系
基本制度
宏控 要 求 含、表
跨国公司的作用要
全球化
全球化影响(分析
民主
国际关系
决定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主要参加者
背景
公民的政 治参与 持人民民主政 (正的事情)
民主决策 国家利益 民主管理
和平与发展是当 今时代的主题
要求

民主督
要求
决定
独立自主决定 的和平外 交政策
人民民 主政
本人民当家
作主
坚定维护我 国国家利益
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
性质
持 人民代表
基本能:政治、 文化、公共服
建 设 为 人
民 服 务 的
政 府
展 社 大会制度
宗旨 特点、内容、优势
中 国 宗旨:人民服 基本原:人民

中国共产党领共产党执政 导的多党合作
地位 会 主

民 共 基本内容
和政治协商制
优势
指导 思想 依法行政(意
义、要求)
党 的
树立政
府权威
原则
进程 执政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主 政 治
理念 执政
方式
自觉接 受监督 建设阳光政府 内容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文化的内涵 决 定
增强我国力
文化安全 社会展
文化是一种 精神力量
文化的 作用
可以化
物力量 个人成 秀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传播
多样性与传播
要 求
传统文化(特点、作用、态度)
继承与发展(关系、影响因素) 文化的发展
文化继承
文化创新
现状 选择
当代文 化生活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源泉和动力(实践)
根本途径 源远流长
包 容 性
要 求
中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思想
基本途径 途径
博大精深
坚持的方向
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集 主 根 基
中 体 现
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观
文 化
中心环节
基本内涵 作用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精神
原因 措施
弘扬民族精神的 原因及措施
思想道德 建设
意识
决 能 动 作 定 作 用 用
物质 唯物论
固有 属性 运动 规律 辩证 唯物 主义 和历 史唯 物主 义 实践
生活的向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反 作 用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社会变革的先导
认识论
真理 认识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近代 形而 上学 唯物 主义 哲学
唯物主义
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法
何者为本源 (唯物主义 辨证否定观和创 新意识
基本派别
思维和存在 和唯心主义 的关系问题
)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
正确认识社会 (历史观)
历史 唯物 主义
是否具有同一性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观)
唯心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