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规范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卷
最新语言文字测试题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知识测试题(教师)单位: 姓名:一、选择填空(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月1日B.2001年10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异读词的标准读音、注音的依据是()。
A.《现代汉语词典》B.《新华字典》C.《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3.书写下列字时,末笔全是“撇”的一组是()。
A. 万、力、勿、我B. 芳、乃、伤、另C. 叨、匕、易、才4.推广普通话就是要求人们在()都要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A.任何场合B.公共场合C.娱乐场合5.在城区学校,语文教师要求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是( )。
A.一级乙等B.二级甲等C.二级乙等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有关语言的规定是( )。
A.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国家推广北京话C.国家推广现代汉语7.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 )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9月份的第1周B.9月份的第2周C.9月份的第3周8.2018年9月10日至16日是第(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二十 B.二十一C.十九9.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注音字母B.《汉语拼音方案》C.国际音标二、填空题(10分)1.和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教学。
3.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
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的语音系统为标准。
5.学校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做到“三个带动”即:老师带动学生,,家长带动社会。
三、判断题(一)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20分)余弦yúxuán()字帖zìtiè()收敛shōu liǎn()混沌hún tún()按捺àn nà()西安xīān()氛围fèn wéi()病菌bìnɡjǔn()生肖shēnɡxiào()小孩儿xiǎo háier()(二)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用字是否规范(20分)驾御()家具()埸地()推委()再接再励()装潢()規定()筹划()展转()丰富多采()四、读词语(20分)皇冠字典处理穴位高粱塑料女婿炎热办公室皮板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知识测试题(学生)单位: 姓名:一、选择填空(45分)1.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XX学校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测试卷 XXXX年第X学期 学生

XXX学校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测试卷XX学年度第X学期班级:姓名:一、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完全规范(20分)树阴()餐厅()好像()按装()师付()渡假()翻天复地()彗星()家具()前扑后继()二、按照读音提示,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字(20分)chénɡ()前毖后记忆yóu()新名fù()其实走tóu()无路按bù()就班英雄bèi()出三、用√或×判断正误(10分)1.联合国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中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经颁布10年了。
()3.按笔画排列,“中”应排列在“王”的后面。
()4.按音序排列,“路”应在“铝”的前面。
()- 1 -四、选择填空(10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我国的()。
A.国家通用语言B.官方语言C.民族共同语2.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通用文字是()。
A.汉字B.规范汉字C.通用汉字 D.标准汉字五、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20分)质量zhlinɡ()关卡ɡuān kǎ()针灸zhēnjiū()尽管jǐn ɡuǎn()潜力qiǎnl()档案dnɡn()创伤chunɡshānɡ()皇冠hunɡɡun()六、给下面一句话标注汉语拼音(20分)我们是湖北省杭州市英才小学的学生,我们有责任说好普通话。
XXX学校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测试卷XX学年度第X学期班级:姓名:- 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B.2001年1月1日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普通话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地方语言和文字3.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4.下列3组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组是()A.背道而驰、风驰电掣、慢不经心B.遗笑大方、直截了当、如火如荼C.勾心斗角、挑拨离间、黄粱一梦5.下面是在街上发现的广告和标语,请你指出用字不规范的一项()A.绿色——生命之源B.篮球场严禁闲人入内C.新鲜带鱼每斤8元D.茶叶旦五角一只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10分,选择错误或不完整不得分)1.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1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

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单位: XXXX心小学姓名: 分数:1.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内容是()。
A.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B.防止方言泛滥和推行标准汉字C.推广国语和推行国文2.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
A.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3.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时期。
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 中文B. 汉语和汉字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6.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末笔都是“撇”的一组是()。
A.万、力、戈B. 芳、乃、伤C.叨、匕、易7.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8.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地名B. 姓名C. 姓氏9..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0. 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A.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B. 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C. 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11.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特定范围内B.古籍研究中C. 书法艺术中12.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通用汉字B. 规范汉字C. 标准汉字13. 《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小学语文-有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书写1.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
二、信息匹配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琵琶⋅(pa ba ) 隶⋅书(lì nì) 歇⋅后语(xiè xiē) 蜀⋅国(sǔ shǔ) 祭祀⋅(shì sì) 造诣⋅(yì zhǐ)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于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所以制定通用语言文字法十分必要。
(________)(2)进入隋唐以后,楷书称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直通行至今。
(________)(3)“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
(________)(4)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
(________)(5)金文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________)四、选择题下列不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材、骑、固、爸B.采、笔、尖、灶C.梅、证、攻、闷D.削、铜、故、宵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中,修订通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施行的时间是( )A.2001年5月1日B.2001年6月1日C.2001年10月1日D.2001年1月1日下列关于研究性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研究性报告需要有一个标题,要写出研究的目的。
B.研究性报告要写清楚研究的具体内容。
C.研究性报告要把研究的结果整理出来。
D.研究性报告的形式有很多种,但不论哪一种,研究的目的、内容、结果都是不可缺少的。
文字的产生,反映了记事方式的演变,下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物语文字结绳记事B.结绳记事文字物语C.结绳记事物语文字D.物语结绳记事文字关于甲骨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B.甲骨文在夏朝时期就使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1 有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1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能力、阅读能力()能力、()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和(价值取向)。
5.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6.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7、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8.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9.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10.()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11.重视学生读书、写作、()、搜集处理信息等(),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12.汉语拼音能帮助()帮助学生(),帮助(学生阅读)。
13.对于学生的评价设计,要注重()性和()性,力戒繁琐、零碎,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14在选择学生评价方式时()评价和()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评价。
15、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16.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第二学段开始(),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和()。
1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18.写作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19.在评价工作中,应注意将()的评价、学生的()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以体现评价的多元化特点。
20.()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选择题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4-1-2语言文字工作政策法规与基本知识测试题(答案)

语言文字工作政策法规与基本知识测试题单位:姓名:职务:成绩: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祖国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6.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二、单项选择(40分,每小题1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B )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C )。
A.北方话和汉字。
B.普通话和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D.地方语言和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 C )。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C)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7.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校长测试卷

语言文字规范化校长测试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
3.2012年12月4日,《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颁布。
《规划纲要》给“语言文字”作了一个更科学的定义,即: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的重要力量。
4.《规划纲要》明确了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七大任务。
其中,核心任务是-。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6.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月份第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7. 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被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形不标准的字和。
8. 我国一般划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区、方言区、赣方言区、湘方言区、闽方言区、粤方言区、方言区。
9.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中“读单音节字词”测试项,一个字词允许应试人即时改读次,以改读后的读音为准。
隔字词改读。
10. 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分别为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和语。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标准。
()2.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写法是不规范的,应该写为“20世纪80年代”。
()3.“十七八”“二十五六”“七八十”这类概数,相邻的两个数字间不能用顿号,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中间没有停顿。
()4.“成人、手术、暂时、展示”中每个音节的声母都卷舌。
()5.“此次比赛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这句话没有语病。
()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汉语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部分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例如:北京市,应该拼写成Běijīng Shì。
小学生汉语拼音测试卷

厦门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试卷(小学生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正确的打“√”,错误或不规范的打“”)1.词语注音判断(20分,每个判断2分)做主zuòzhǔ(√)在乎zài hū(√)参差cēncī(√)纵横zhònɡhénɡ(×)背景bèiyǐn (×)照相zàoxiànɡ(×)水灾shuǐzhāi(×)朝阳cháoyánɡ(×)复杂fùzá(√)勇敢yiǒnɡɡǎn(×)2.词语用字判断(20分,每个判断2分)蛉.单(×)揩.书(×)迁徒.(×)浪废.(×)欢渡.春节(×)严厉.(√)装潢.(√)厚碌.(×)憔悴.(√)前扑.后继(×)3.基础知识判断(40分,每个判断4分)(1)“凹”字笔画数是五笔,“凸”字笔画数是六笔。
(×)(2)“每”字的笔顺是:撇、横、竖折、横折钩、横、点、点。
(×)(3)“仇”、“单”、“区”作姓氏时,分别读作:qiú,shàn,ōu。
(√)(4)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省略号(……)属于点号。
(×)(5)按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李”排在“张”字后面。
(×)(6)“盛”在“盛饭”中读“chénɡ”,“盛开”中读“shènɡ”。
(√)(7)“这个消息传出后,大家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个句子中的标点正确。
(√)(8)书写下列字时,末笔全是“撇”(×)万、力、勿、我、芳、乃、伤、另、叨、匕、易、才(9)下列词语中,“尽”字都读jǐn ( × )尽快、尽力、尽早(10)普通话有五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二、看汉字写拼音,看拼音写汉字(20分,每错一处扣1分)1. 看拼音写汉字zhǔ(煮)饭 pí(脾)气mào(冒)犯 mǎ(马)上lín(临)时政dǎng(党)miǎn(免)除 yù(遇)到dēng(登)山 yuán(缘)份2.看汉字写拼音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卷
姓名: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普通话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地方语言和文字
3.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4.下列3组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组是()
A.背道而驰风驰电掣慢不经心
B.遗笑大方直截了当如火如荼
C.勾心斗角挑拨离间黄粱一梦
5.下面是在街上发现的广告和标语,请你指出用字不规范的一项()A.绿色——生命之源
B.篮球场严禁闲人入内
C.新鲜带鱼每斤8元
D.茶叶旦五角一只
6.将“路、鲁、吕、栾、刘、梁、罗、龙”这8 个姓氏按笔画由少至多排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龙、吕、刘、罗、梁、栾、鲁、路
B.龙、吕、刘、罗、栾、梁、鲁、路
C.龙、刘、吕、罗、栾、梁、鲁、路
D.龙、刘、罗、吕、栾、梁、鲁、路
7.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8.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 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中说官话(当时的普通话),这位皇帝是()。
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9.《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 部分。
()A.声调表、隔音符号
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C.声调表、注意事项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10分,选择错误或不完整不得分)
1.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
A.文物古迹
B.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C.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D.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2.实现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文字政策和文字应用管理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标准,使社会主要领域的用字符合国家及主管部门规定的要求。
要重点规范()用字,堵源截流,标本兼治。
A.广告牌
B.出版物
C.影视屏幕
D.计算机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
2.异体字是指与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语言文字规范中专指被《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的异体字。
()
3.“布帛”、“布匹”等词语中的“布”不能写做“佈”。
()
4.沧海桑田的“沧”,不能写为“苍”。
()
5.“该产品款式新颖,质量上乘,享誉神洲。
”该条广告词用字没有错误。
()
四、将下列句子中不规范的用字划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
(每题3分,共18分)
1.周总理带着和霭可亲的微笑与在田间劳作的老农聊着家常。
()2.现代社会中,保母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职业。
()
3.与书为伍,少一分浮燥,多一分清纯。
()
4.某大报的一幅广告上面赫然写着“慾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5.嫉妬这种恶习对个人、对社会危害无穷。
()
6.这次表现不错,希望你下次再接再励。
()
五、问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规范汉字与汉字有什么不同?
2.行政机关公文中使用数字的规范标准是什么?
3.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
教师B卷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C 5、D 6、B7.B8B9.B
二、1、全选2、BCD
三、1、对2、对3、对4、对5、错
四、1、霭---蔼2、母---姆3、燥----躁4、慾----欲5、妬----妒6.励改成厉
规范汉字与汉字不是同一个概念。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已有6000 多年历史,现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并存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使用。
而规范汉字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而形成的。
规范汉字的标准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
1993 年11 月21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正式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词语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至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数字使用,与出版物上数字用字的现行规定取得一致。
汉字的形体从甲骨文到小篆、再从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演变的总趋势是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由繁趋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