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绪论一、内容提要: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是发展园艺生产的关键途径之一。

各种各样的栽培园艺植物种类及其品种类型都是从野生植物进化而来。

利用园艺植物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就是优良性、适应性、稳定性和整齐性,品种具有特异性等特性。

良种是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它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以减少农药污染、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以节约能源、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研究的任务是根据遗传变异的规律,合理选择利用种质资源,通过发现和创造变异来选择优良品种,以及提高种性、防止混杂退化、加速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方法。

园艺植物育种有着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才有专门的育种机构,20世纪育种理论、方法进步很快,新品种选育成果巨大。

二、思考题:1、了解品种的概念及其属性;2、良种在园艺植物生产中的作用?3、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第一章育种对象与目标一、内容提要园艺植物多为周期长的多年生植物,育种年限长,育种目标涉及产量、品质、熟期及抗性等一系列目标性状。

因此,因地制宜选择育种对象,明确育种目标,制订育种方案,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

二、思考题:1、当前园艺植物育种的总目标是什么?2、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种?3、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是什么?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方法园艺植物繁殖方式不同,其遗传特征就不一样,因而相应采取的育种程序和方法也不同。

此外,栽培植物品种根据其群体遗传组成,可分为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杂交种品种和无性系品种。

育种学思考题老的重点

育种学思考题老的重点

《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及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一定的地区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名词解释: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自花授粉作物:又名自交作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又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自交系品种: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群体品种:基本特点是遗传基础比较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性、异质性。

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2、说明各类作物的遗传结构和育种特点。

(1)遗传结构:A、自交系品种;个体内基因性纯合,个体间一致。

B、杂交系品种;个体内基因型高度杂合,个体间基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C、群体品种;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性、异质性。

D、无性系品种:基因型由母体决定,个体间一致。

(2)育种特点:A、自交系品种:1、自交 + 单株选择,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

2、从变异丰富的大群体中选。

B、杂交系品种:自交系间杂交种优势最强。

① 连续自交选择获得自交系。

② 自交系间杂交配得强优势组合。

③ 利用雄性不育。

C、群体品种:a、使群体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b、使用群体品种能够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D、无性系品种:a、有性杂交+无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 b、利用芽变。

园林植物育种学分章节复习题

园林植物育种学分章节复习题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绪论一、名词解释品种二、问答题1.如何理解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品种在花卉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2.如何实现我国园林植物育种的突破?3.怎样看待传统的育种手段与现代生物技术?第一章园林植物育种目标一、名词解释园林植物的育种目标二、问答题1.简述园林植物的主要育种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

2.制定园林植物育种目标时的原则;3.与其它植物相比,园林植物的育种目标有何特点?4. 试分析目前园林植物育种的目标趋向。

如何实现我国园林植物育种的突破?第二章种质资源一、名词解释1.种质资源2.园林植物种质资源3.核心种质二、问答题4.种质资源的范围?5.简述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6.种质资源考察应注意哪些问题?7.如何建立园林植物的核心种质?8.试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与各自的特点。

第三章选择育种一、名词解释1.选种2.选种目标3.实生选种4.单株选择法5.芽变6.芽变选种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关于在植物改良中任何理想的实现,第一因素是选择,最后一个因素还是选择”?2.试述选择的创造性作用?3.怎样提高选择的效果?4.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有哪些?5.当前园林植物的主要选种目标有哪些?6.实生选种有哪些方法?7.单株选择法与混合选择法各有何优缺点?8.如何加速实生选种的进程?9.芽变有何特点?10.芽变选种有哪些关键的技术环节,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第四章引种一、名词解释1. 引种2. 简单引种3. 驯化引种二、问答题1.如何区分引种中出现的饰变与形变?2.引种前如何进行生态因子分析?3.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保证引种成功?4.引种驯化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5.南种北移与北种南移分别应采取什么栽培措施?第五章杂交育种一、名词解释1. 有性杂交育种2. 杂交不亲和性3. 远缘杂交二、问答题1.杂交的方式有哪些?2.选择亲本时有何原则?3.杂交育种中如何选配亲本?4.如何解决杂交中自然花期不遇的问题?5.采用不同繁殖方式的园林植物杂种后代的选择有何不同?6.远缘杂交有何作用?7.远缘杂交的主要特点有哪些?8.试述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原因及解决方法?9.如何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与远缘杂种不育性?第六章优势杂交育种一、名词解释1.杂种优势2.优势育种3.配合力4.一般配合力5.特殊配合力6.人工去雄制种7.苗期标记性状8.雌性系9.雌株系10.雄性不育11.细胞质雄性不育12.核质互作雄性不育13.自交不亲和性二、问答题1.杂种优势遗传机理?2.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3.杂交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异同?4.杂交优势早期预测的方法?5.杂种优势的固定?6.自交系选育方法?7.杂交优势育种的一般程序为?8.配合力测定的方法?9.根据配制一代杂种时所用的亲本数,可分为单交种、双交种、三交种和综合品种四种配合方式,简述这四种配合的概念?10.杂交种子生产的方法?11.根据植物雄性器官的形态及功能的表现,雄性不育可分哪几种不育类型?第七章倍性育种一、名词解释1.倍性育种2.同源多倍体3.异源多倍体4.单倍体5.异数多倍体二、问答题1.单倍体育种的意义?2.同源多倍体的发生途径?3.异源四倍体形成途径?4.多倍体的特点?5.秋水仙素的诱导原理?6.人工诱导多倍体宜采用何种职务材料?7.多倍体的鉴定?8.获得单倍体的途径?第八章诱变育种一、名词解释1.诱变育种2.化学诱变剂3.致死剂量4.半致死剂量5.半致矮剂量6.临界剂量7.化学诱变8.辐射诱变剂量9.辐射敏感性二、问答题1.诱变育种的优点有哪些?2.辐射诱变的原理?3.什么样的植物材料可以用于外照射?4.化学诱变与辐射诱变有什么不同?5.化学诱变育种中常用的诱变剂有哪些?第九章生物技术一、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2.无性系3.愈伤组织4.胚状体5.原生质体6.原生质体融合7.植物基因工程二、问答题1.植物组织培养包括那些方面?简述之。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作物品种有何特性?园艺植物良种在生产中有什麽作用?2. 我国园艺植物育种现状如何?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何?第二章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1. 根据现有知识,你认为对于不同种类的园艺植物,应该如何区别地选择育种途径?2. 在育种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目标性状与非目标性状的关系?如何充实与调整育种目标?第三章种质资源1. 什么是种质资源?论述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种质资源的迫切性。

作物起源中心的主要论点是什麽?起源于中国的园艺植物有哪些?简述不同繁殖方式园艺植物的群体特点和育种关系。

4. 栽培植物品种根据其遗传组成,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育种途径和选择方法有何不同?5. 种质资源保存常采用哪些方法?6. 种质资源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第四章引种驯化1. 引种和驯化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 植物被引到新的地区后,植物本身会产生哪些遗传、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异?3. 如何处理综合环境的气候相似性与主导因子的限制性作用?4.如何进行引种驯化的试验研究?怎样才算引种成功?5.引种驯化对我国园艺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五章选择育种1.园艺植物在实生繁殖时遗传变异有何特点?2.何为芽变?何为芽变选种?简述芽变的遗传效应。

3. 试说明株选方法的主要特点。

4. 试述选种程序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5. 试比较说明两种基本选择方法有何特点?6. 试分析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7. 异花授粉植物群体的遗传基础有何特点?由此对应的选择方法有哪些差异?第六章有性杂交育种1、植物有性杂交的方式有哪些?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2、如何确定园艺植物多亲杂交时亲本配组的先后顺序?3、回交和自交的遗传效应有何不同?4、植物远缘杂交有什么特点?如何克服?5、根据育种目标,试提出一种园艺植物的远缘杂交育种程序。

开放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

开放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

国开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种质资源是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也称为遗传资源。

重要性:(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

(2)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4)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2.育种上如何利用种质资源?一是直接利用。

对搜集到的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开发潜力、可取得经济效益的种质材料,可直接在生产上应用。

二是间接利用。

对在当地表现不是很理想或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但具有明显优良性状的种质材料,可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

例如,美国已从印度搜集抗白粉病的野生甜瓜作抗病种质,和栽培品种杂交后,选育出抗白粉病的甜瓜品种。

三是潜在利用。

对于一些暂时不能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的材料,也不可忽视。

其潜在的基因资源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认识、3.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论点及意义是什么?起源于中国的作物有那些?主要论点:(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中心。

(2)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现在一般称为初生中心,意为当地野生类型驯化的区域。

一般有4个标志: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或次生基因中心。

同初生中心相比,它也有4个特点:①无野生祖先;②有新的特有类型,如高粱,初生中心在非洲,但在中国形成糯质高粱,中国即为其次生中心;③有大量的变异;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3)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

瓦维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

(4)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称为原生作物。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绪论1、名词解释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和自带不同个体间性状的相异性2、简述遗传学的发展3、园林植物育种在园林生产中的作用4、目前国内外园林育种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第一章园林植物的细胞学基础1、名词解释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分散于整个细胞或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拟核。

如:细菌、蓝藻等。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及真菌类。

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

在原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染色单体:由超螺线体折叠和螺旋化形成的染色质的四级结构,长度约为2~10微米,它是超螺线体压缩约5倍的结果。

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是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的,两个染色单体在对应的空间位置上以着丝粒结合在一起。

着丝点:着丝粒两侧的具有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的蛋白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则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拉下分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的一种细胞分裂类型减数分裂: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联会:减数分裂前期Ⅰ偶线期来自两个亲本的同源染色体侧向靠紧,像拉链似的并排配对现象。

受精: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1个合子过程。

双受精: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

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2、植物的细胞质里包括哪些重要的细胞器?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细胞核的构造如何?线粒体;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微体;液泡;细胞骨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品种:经人类选育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的,遗传上相对稳定的栽培植物群体。

优良品种: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的种子,其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四项指标均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品种的时间性:品种在一定时间内其产量、品种和适应性等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地区性:每一个品种的生物学特征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要求。

一致性:同一品种个体间在一些主要经济性状方面是相对整齐一致的。

稳定性: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其相关特征或特性保持相对不变。

主要目标性状:园艺作物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

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生产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质的总量,即全株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干物质总重量,称作生物产量。

计算生物产量时通常不包括根系(块根作物除外)。

经济产量:经济产量是植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所累积的可直接供人们食、用或作其它用途的产品的重量,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生产的鲜重或风干重或干物质重表示。

产量构成因素:组成产量的因素。

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统称为种质资源。

种质: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当地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栽培与选育得到的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外地种质资源:指在国内不同气候区域或由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包括人工诱变而产生的突变体、远缘杂交创造的新类型、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基因工程创造的新种质。

引种:从外地或外国引入本地区所没有的植物,使它在新的地区生长发育,以增加本地区的植物资源,这种人工的植物迁移过程叫引种。

简单引种:是指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该植物品种由于环境适应能力强或两地之间的环境差异小而能够直接栽培。

驯化引种: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退化: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经一定时间的生产繁殖后,会逐渐丧失其优良性状,在生产上表现为生活力降低、适应性和抗性减弱、产量下降、品质变次、整齐度下降等变化,失去品种应有的质量水平和典型性,降低以致最后失去品种的使用价值。

机械混杂:在种子的收获、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和调运等过程中,由于工作上的粗枝大叶,致使其他品种混入,从而造成品种混杂,影响到群体性状,降低了该产品的生产利用价值。

生物学混杂:发生于有性繁殖作物,由于品种间或种间有一定程度的天然杂交,使异品种的配子参与受精过程而产生一切杂合个体,在继续繁殖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重组类型,致使原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造成品种混杂退化,丧失利用价值。

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优良品种: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 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品种的时间性:品种在一定时间内其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主要经济性状上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要。

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的消费兴趣转移,原有的一些品种便会被淘汰而更换新品种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地区性:指每一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要求一致性:指同一品种个体间在一些主要经济性状方面是相对整齐一致的稳定性:指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保持相对不变。

当地种质资源:在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经过长期培育选择得到的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包括人工诱变而产生的突变体、远缘杂交创造的新类型、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基因工程创造的新种质等。

亲和指数:K=自交结籽总数/授粉花朵数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以致植物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作物品种有何特性?园艺植物良种在生产中有什麽作用?
2. 我国园艺植物育种现状如何?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何?
第二章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
1. 根据现有知识,你认为对于不同种类的园艺植物,应该如何区别地选择育种途径?
2. 在育种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目标性状与非目标性状的关系?如何充实与调整育种目标?
第三章种质资源
1. 什么是种质资源?论述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种质资源的迫切性。

作物起源中心的主要论点是什麽?起源于中国的园艺植物有哪些?简述不同繁殖方式园艺植物的群体特点和育种关系。

4. 栽培植物品种根据其遗传组成,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育种途径和选择方法有何不同?
5. 种质资源保存常采用哪些方法?
6. 种质资源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四章引种驯化
1. 引种和驯化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 植物被引到新的地区后,植物本身会产生哪些遗传、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异?
3. 如何处理综合环境的气候相似性与主导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4.如何进行引种驯化的试验研究?怎样才算引种成功?
5.引种驯化对我国园艺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五章选择育种
1.园艺植物在实生繁殖时遗传变异有何特点?
2.何为芽变?何为芽变选种?简述芽变的遗传效应。

3. 试说明株选方法的主要特点。

4. 试述选种程序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5. 试比较说明两种基本选择方法有何特点?
6. 试分析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7. 异花授粉植物群体的遗传基础有何特点?由此对应的选择方法有哪些差异?
第六章有性杂交育种
1、植物有性杂交的方式有哪些?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2、如何确定园艺植物多亲杂交时亲本配组的先后顺序?
3、回交和自交的遗传效应有何不同?
4、植物远缘杂交有什么特点?如何克服?
5、根据育种目标,试提出一种园艺植物的远缘杂交育种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