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2)

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答案】习题22-1〜2-14 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指出多余则应联系的数目。
题2-2图题2-3图题2-5图题2-6图题2-8图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题4-1图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 及Q 图。
习题(a)1.5m 1 2m I2.5m | 1.5m l 4.5m题3-1(b)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 图。
4m40kN(a) 5kN/mM(b )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2kN /m2kN • m (a)2kN 题3-2习题4(b ) (c )4-3 4-4 4-54m(a)(d)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图。
M=4Pa2a(b)4kN4m 4m(c)珂10kN/m4m(e)题4-2图CE0.5m ]m2J 0.5m7mB7m(a)题4-3作图示刚架的M图。
(a)I 盒lUlUUW已知结构的M图,试绘出荷载。
10kN/m1.5m题4-4图urm*~ G3mC7.35m 7.35m(b)m6Nn m220kN40kN/m4m(b)C_PaPaPaa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图,并予以改正。
5-15-2 题4-5图(b)P(d)(e) (f)(c)题4-6图习题5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4 f1kN/mx)x,(h)试求D截面的内力。
20kN10m题5-1图K15m j 5ml=30m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 y ,求截面的弯矩。
题5-3图习题6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6-2 6-3 6-4 6-5 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中各杆内力。
(b) (c)m题6-2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各杆的内力。
3m [ 3m3m I 3m题6-3试求图示组合结构中各链杆的轴力并作受弯杆件的用适宜方法求桁架中指定杆内力。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英文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Chapter 1 - Introduction
Exercise 1.1
What are the three mn functions of a computer?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control unit?
Answer:The purpose of the control unit is to control the flow of data and instructions within the CPU.
Exercise 4.2
Chapter 5 - Memory Organization
Exercise 5.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AM and ROM?
Answer: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is volatile memory that can be read from and written to. ROM (Read-Only Memory) is non-volatile memory that can only be rea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RISC and a CISC processor?
Answer:A 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processor has a simplified instruction set with fewer instructions that are executed more quickly. A CISC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processor has a more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with more instructions that can perform complex operations in a single instruction.
福大结构力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祁皑).. - 副本

结构力学(祁皑)课后习题详细答案答案仅供参考第1章1-1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1-1(a)(解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两铰拱(图(a-1))。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有一个多余约束。
1-1 (b)解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三角形。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1-1 (c)[(c-1)(a)(a-1)(b)(b-1)*(c-2) (c-3)解 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三角形。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1-1 (d)!(d-1) (d-2) (d-3)解 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悬臂杆,如图(d-1)-(d-3)所示。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注意:这个题的二元体中有的是变了形的,分析要注意确认。
1-1 (e)~解 原体系去掉最右边一个二元体后,得到(e-1)所示体系。
在该体系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支链杆C 组成了一个以C 为顶点的二元体,也可以去掉,得到(e-2)所示体系。
在图(e-2)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基础只用两个链杆连接,很明显,这是一个几何可变体系,缺少一个必要约束。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可变体系,缺少一个必要约束。
1-1 (f)[解 原体系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体系的其它部分用一个链杆和一个定向支座相(d )(e )(e-1)AB}AB (e-2)(f )(f-1)连,符合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因此,可以将该刚片和相应的约束去掉只分析其余部分。
很明显,余下的部分(图(f-1))是一个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1-1 (g)解 原体系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体系的其它部分用三个链杆相连,符合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因此,可以将该刚片和相应的约束去掉,只分析其余部分。
余下的部分(图(g-1))在去掉一个二元体后,只剩下一个悬臂杆(图(g-2))。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重庆大学

第1章 绪论(无习题)第2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习题解答习题 是非判断题(1) 若平面体系的实际自由度为零,则该体系一定为几何不变体系。
( )(2)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 =0,则该体系一定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 (3)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 <0,则该体系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 (4) 由三个铰两两相连的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 )(5) 习题(5) 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CEF 后,剩余部分为简支刚架,所以原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B DACEF习题 (5)图(6) 习题(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ABC 后,成为习题(6) (b)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7) 习题(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 后,成为习题(6) (c)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a)(b)(c)D习题 (6)图【解】(1)正确。
(2)错误。
0W 是使体系成为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3)错误。
(4)错误。
只有当三个铰不共线时,该题的结论才是正确的。
(5)错误。
CEF 不是二元体。
(6)错误。
ABC 不是二元体。
(7)错误。
EDF 不是二元体。
习题 填空(1) 习题(1)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
习题(1)图(2) 习题(2)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_体系。
习题2-2(2)图(3) 习题(3)图所示4个体系的多余约束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题(3)图(4) 习题(4)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__________。
习题(4)图(5) 习题(5)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__________。
习题(5)图(6) 习题(6)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约束。
习题(6)图(7) 习题(7)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约束。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三版)张晨曦 课后答案

fi Si
−1
式中,fi 为可加速部件 i 在未优化系统中所占的比例;Si 是部件 i 的加速比。
⎧ f ⎫ f f S = ⎨[1 − ( f1 + f 2 + f 3 )] + 1 + 2 + 3 ⎬ S S S 1 2 3⎭ ⎩
0.3 0.3 f 3 ⎫ ⎧ 10 = ⎨[1 − (0.3 + 0.3 + f 3 )] + + + ⎬ 30 20 30 ⎭ ⎩
课
45000 × 1 + 75000 × 2 + 8000 × 4 + 1500 × 2 = 1.776 129500
答
案 网
计算机体系结构 • 第一章 • 第4页
⎡ f ⎤ Te = To ⎢(1 − f e ) + e ⎥ S e⎦ ⎣
S=
1 (1 − f e ) +
fe Se
S=
i
1 (1 − ∑ f i ) + ∑
对于第三级而言,为了完成 IC 条指令的功能,第三级指令的条数为: 执行第三级
IC 。为了 M2
IC IC 条指令,需要执行 N 条第二级的指令对其进行解释。那么对第二级 2 M M2 IC IC + 2N 2 M M
而言,总的指令条数为:
N⎤ ⎡ = ⎢1 + ⎥ K ⎣ M⎦ N⎤ ⎡ T4 = ⎢1 + ⎥ K ⎣ M⎦
1.5 计算机系统有三个部件可以改进,这三个部件的加速比如下: 部件加速比 1=30; 部件加速比 2=20; 部件加速比 3=10; (1) 如果部件 1 和部件 2 的可改进比例为 30%,那么当部件 3 的可改进比例为多少时, 系统的加速比才可以达到 10? (2) 如果三个部件的可改进比例为 30%、30%和 20%,三个部件同时改进,那么系统 中不可加速部分的执行时间在总执行时间中占的比例是多少? 解:在多个部件可改进情况下 Amdahl 定理的扩展: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答案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答案【篇一:计算机体系结构习题(含答案)】1、尾数用补码、小数表示,阶码用移码、整数表示,尾数字长p=6(不包括符号位),阶码字长q=6(不包括符号位),为数基值rm=16,阶码基值re=2。
对于规格化浮点数,用十进制表达式写出如下数据(对于前11项,还要写出16进值编码)。
(1)最大尾数(8)最小正数(2)最小正尾数(9)最大负数(3)最小尾数(10)最小负数(4)最大负尾数(11)浮点零(5)最大阶码(12)表数精度(6)最小阶码(13)表数效率(7)最大正数(14)能表示的规格化浮点数个数2.一台计算机系统要求浮点数的精度不低于10-7.2,表数范围正数不小于1038,且正、负数对称。
尾数用原码、纯小数表示,阶码用移码、整数表示。
(1) 设计这种浮点数的格式(2) 计算(1)所设计浮点数格式实际上能够表示的最大正数、最大负数、表数精度和表数效率。
3.某处理机要求浮点数在正数区的积累误差不大于2-p-1 ,其中,p是浮点数的尾数长度。
(1) 选择合适的舍入方法。
(2) 确定警戒位位数。
(3) 计算在正数区的误差范围。
4.假设有a和b两种不同类型的处理机,a处理机中的数据不带标志符,其指令字长和数据字长均为32位。
b处理机的数据带有标志符,每个数据的字长增加至36位,其中有4位是标志符,它的指令数由最多256条减少到不到64条。
如果每执行一条指令平均要访问两个操作数,每个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操作数平均要被访问8次。
对于一个由1000条指令组成的程序,分别计算这个程序在a处理机和b处理机中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包括指令和数据),从中得到什么启发?5.一台模型机共有7条指令,各指令的使用频率分别为35%,25%,20%,10%,5%,3%和2%,有8个通用数据寄存器,2个变址寄存器。
(1) 要求操作码的平均长度最短,请设计操作码的编码,并计算所设计操作码的平均长度。
6.某处理机的指令字长为16位,有双地址指令、单地址指令和零地址指令3类,并假设每个地址字段的长度均为6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习题解答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计算机系统是指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或逻辑的综合体。
硬件即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
软件是由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文档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4.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即概念性的结构与功能特性,通常是指用机器语言编程的程序员所看到的传统机器的属性,包括指令集、数据类型、存储器寻址技术、I/O 机理等等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它包含了许多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硬件细节。
5.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1) 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2)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的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寻访(3) 指令和数据均可以用二进制代码表示(4)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5) 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6)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
6.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说明各部件的作用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1) 机器字长:指 CPU 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通常与 CPU 的寄存器位数有关(2) 存储容量: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存放二进制代码的总数=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3) 运算速度:主频、Gibson 法、MIPS 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CPI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时钟周期数、FLOPS 每秒浮点运算次数7.解释下列概念: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MM(主存或内存)组成;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存储字长——存储器一次存取操作的最大位数;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机器字长——CPU能同时处理的数据位数;等于处理器内部寄存器位数指令字长——一条指令包含的二进制代码位数;8.解释下列英文代号:CPU、PC、IR、CU、ALU、ACC、MQ、X、MAR、MDR、I/O、MIPS、CPI、FLOPS。
软件体系结构习题答案

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支持功能增强;支持重用。分层系统的缺点: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可以很容易的划分为分层的模式,甚至即使是层次化的,出于性能的考虑,也不得不吧一些低及或高级的功能综合起来;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正确的层次抽象方法。
(1)
(2)
(3)应用层:处于最底层,包括构件链接,构件接口和执行中间层:包括连接件配置,构件配置,构件描述及执行体系结构层:位于最上层,控制和管理整个体系结构,包括体系结构配置,体系结构描述和执行。
1、请把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模型与其他软件开发模型进行比较。
答:软件开发模型有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智能模型等。传统软件开发模型存在开发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地支持软件重用等缺点。在
b/s风格就是上述三层应用结构的一种实现方式,其具体结构为: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优点(1)基于b/s体系结构的软件,
系统安装,修改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解决。(2)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同意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缺点(1)缺乏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没有集成有效的数据库处理能力。(2)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要远远低于c/s体系结构。(3)数据提交一般以页面为单位,数据的动态交互性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应用。
3、sis和dssa分别用在哪些场合?
答:1.dssa只对某一个领域进行设计专家知识的提取,存储和组织,但可以同时使用多种体系结构风格;而在某个体系结构风格中进行体系结
构设计专家知识的组织时,可以将提取的公共结构和设计方法扩展到多个领域。
2.dssa的特定领域参考体系结构通常选用一个或多个适合所研究领域的体系结构风格,并设计一个该领域专用的体系结构分析设计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采用等长操作码表示时的信息冗余量。
(2)要求操作码的平均长度最短,试设计操作码的编码,并计算所设计操作码的平均长度。
(3)只有二种码长,试设计平均码长最短的扩展操作码编码并计算平均码长。
(4)只有二种码长,试设计平均码长最短的等长扩展码编码并计算平均码长。
3.(1)采用等长操作码表示时的信息冗余量为%。
(2)操作码的Huffman编码法如表所示,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为位。
表操作码的Huffman编码法、2-5扩展码和2-4等长扩展码编码法(3)操作码的2-5扩展码编码法如表所示,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为位。
(4)操作码的2-4等长扩展码编码法如表所示,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为位。
5.若某机设计有如下格式的指令:三地址指令12种,一地址指令254种,设指令字的长度为16位,每个地址码字段的位数均为4位。
若操作码的编码采用扩展操作码,问二地址指令最多可以设计多少种?5.二地址指令最多可以设计48种。
6.一台模型机共有9条指令I1~I9,各指令的使用频度分别为30%,20%,20%,10%,8%,6%,3%,2%,1%。
该模型机有8位和16位两种指令字长。
8位字长指令为寄存器-寄存器(R-R)二地址类型,16位字长指令为寄存器-存储器(R-M)二地址变址寻址类型。
(1)试设计有二种码长的扩展操作码,使其平均码长最短,并计算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
(2)在(1)的基础上,该机允许使用多少个可编址的通用寄存器?(3)若采用通用寄存器作为变址寄存器,试设计该机的两种指令格式,并标出各字段的位数。
(4)计算变址寻址的偏移地址范围。
6.(1)操作码的2-5扩展码编码法如表所示,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为位。
表操作码的Huffman编码法和2-4等长扩展码编码法(2)在(1)的基础上,该机允许使用8个可编址的通用寄存器。
(3)该机的两种指令格式及各字段的位数如下:(4)变址寻址的偏移地址范围为-16~+15。
3.假设高速缓存Cache工作速度为主存的5倍,且Cache被访问命中的概率为,则采用Cache后,能使整个存储系统获得的加速比是多少? 3. 3.574.某机是由Cache和主存组成的二级存储系统,Cache的存取时间t c=20ns,主存的存取时间t m=80ns。
Cache分为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指令Cache的命中率为,数据Cache的命中率为。
假设在所有的访存操作中有20%是访问指令体,求系统等效的存取时间。
4. 22.16ns5.如图所示的三级存储系统,若M1、M2、M3的访问时间分别为20ns、80ns和2000ns。
M1、M2的命中率分别为和,则存储器系统的等效访问时间为多少?图三级存储系统5.6.完成一个两级存储系统的容量规划。
第一层M1是高速缓存,其容量可为64KB、128KB和256KB。
第二层M2是容量为4MB的主存。
设c1和c2分别是M1和M2的每字节成本,而t1和t2分别是CPU访问M1和M2时的存取时间。
假设c1=20c2,t2=10t1,而高速缓存在上述3种容量时的命中率分别为、和。
(1)假设t1=20ns,当高速缓存的容量分别为上述3种假设时的平均存取时间t a是多少?(2)当c2=$KB时,分别求整个存储器系统的平均成本。
(3)比较这3种存储层次结构,并对平均成本和平均存取时间分别进行排序,根据平均成本和平均存取时间的乘积值,选择最优设计。
6.(1)当M1的容量为64KB时,平均存取时间t a=74ns;当M1的容量为128KB时,平均存取时间t a=38ns;当M1的容量为256KB时,平均存取时间t a=。
(2)当M1的容量为64KB时,整个存储器系统的平均成本c=$KB;当M1的容量为128KB时,整个存储器系统的平均成本c=$KB;当M1的容量为256KB时,整个存储器系统的平均成本c=$KB。
(3)第三种方案为最优设计7.假设在一个由Cache和主存构成的两级存储系统中,h1、t1、s1和c1分别为CPU访问Cache的命中率、Cache 的存取时间、存储容量和每字节成本,t2、s2和c2分别为主存的存取时间、存储容量和每字节成本。
若h1=、t1=20ns、s1=512KB、c1=$10/KB及c2=$5/KB,t2和s2未知,而整个存储器系统的预算上限为$15000。
(1)推导此存储器系统的等效存取时间t a的公式。
(2)推导此存储器系统的总成本公式。
(3)在不超出预算的前提下,s2的最大值为多少KB?(4)为了使t a=40ns,主存的存取时间t2应为多少ns?7.(1)t a=19+ (2)C total=5120+5s2 (3)1976KB (4)420ns8.有16个存储器模块,每个模块的容量为4MB,字长为32位。
现在要用这16个存储器模块构成一个主存储器,有如下二种组织方式:方式1:16个存储器模块用高位交叉方式构成存储器;方式2:16个存储器模块用低位交叉方式构成存储器。
(1)写出访问各种存储器的地址格式;(2)比较各种存储器的优缺点;(3)不考虑访问冲突,计算各种存储器的频带宽度;(4)画出各种存储器的逻辑示意图。
8.(1)方式1(高位交叉)的存储器的地址格式为:4位 20位方式2(低位交叉)的存储器的地址格式为:20位 4位(2)方式1(高位交叉)的存储器的优点为:当多处理机发出的访存地址的高4位均不相同时,可对共享存储器内的不同存储体进行同时存取,这种存储器一般适合于共享存储器的多处理机系统;缺点为:当多处理机发出的访存地址的高4位均相同时,便产生了存储器的分体冲突,此时的存储器的频宽与单体存储器的相同。
方式2(低位交叉)的存储器的优点为:当处理机依次发出的访存地址的低4位均不相同时,可对存储器内的不同存储体进行并行存取,这种存储器一般适合于单处理机内的高速数据存取及带Cache的主存;缺点为:当处理机依次发出的访存地址的低4位均相同时,便产生了存储器的分体冲突,此时的存储器的频宽与单体存储器的相同。
(3)若不考虑访问冲突,二种方式的存储器的频带宽度均为64字节/存储周期;(4)二种存储器的逻辑示意图类似课本第3章图和图。
9.在一个具有8个存储体的低位多体交叉存储器中,如果处理器的访存地址为以下8进制或16进制值,分别求该存储器的平均访问速率为单体存储器的多少倍。
(忽略初启时的延迟)(1)10018、10028、10038、…、11008(2)10028、10048、10068、…、12008(3)100316、100616、100916、…、1300169.(1)8;(2)4;(3)811.在页式虚拟存储器中,一个程序由P1~P5共5个页面组成。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依次访问到的页面如下:P2,P3,P2,P1,P5,P2,P4,P5,P3,P2,P5,P2假设系统分配给这个程序的主存有3个页面,分别采用FIFO、LRU和OPT三种页面替换算法对这3页主存进行调度。
分别画出这三种替换算法对同一页地址流的调度过程,并计算每种替换算法获得的命中率。
11.①FIFO替换算法对页地址流的调度过程如图所示。
图 FIFO替换算法对页地址流的调度过程采用FIFO替换算法的页命中率为。
②LRU替换算法对页地址流的调度过程如图所示。
图 LRU替换算法对页地址流的调度过程采用LRU替换算法的页命中率为。
③OPT替换算法对页地址流的调度过程如图所示。
图 OPT替换算法对页地址流的调度过程采用OPT替换算法的页命中率为。
16.假设在一个采用组相联映象的Cache存储器中,Cache的容量为1KB,要求Cache的每一块在一个主存周期内能从主存取得。
主存采用模32交叉,每个分体的宽度为64位,主存的总容量为4MB。
采用按地址访问存储器构成的相联目录表,实现主存地址到Cache地址的变换,并约定采用2个外相等比较电路。
(1)请设计主存地址格式和Cache地址格式,并标出各段的位数;(2)若替换算法采用LRU算法,对于如下主存块地址流:1、4、1、4、7、1、9、4、27、7,如主存中内容一开始未装入Cache中,请列出随时间变化Cache中各块的使用状况,求出此期间Cache的块命中率。
16.(1) 主存地址格式如下:(2)随时间变化Cache中各块的使用状况如图所示。
图随时间变化Cache中各块的使用状况此期间Cache的块命中率为。
17.一个组相联映象Cache由64个存储块构成,每组包含4个存储块,主存包含4096个存储块,每块由128字组成,访存地址为字地址。
设计主存地址格式和Cache地址格式并标出各字段的位数。
17.主存地址格式如下:20.设某计算机的Cache-主存存储层次采用组相联映象和LRU替换算法,已知主存容量为1MB,Cache 容量为8KB,按4字块分组,每个字块的长度为8个字(32位/字)。
假设Cache起始内容为空,CPU从主存单元0,1,2,……,2079依次读出2080个字,并重复此一读数序列共5次。
问Cache的地址命中率为多少?20.3.指令的解释方式采用顺序、一次重叠和流水,其主要差别在什么地方?流水方式与完全重复增加多套解释部件的方式相比各有什么优缺点?3.指令的解释方式采用顺序、一次重叠和流水,其主要差别在于可并行解释指令的条数;流水方式与完全重复增加多套解释部件的方式相比,其优点是省硬件、成本低,但缺点是控制复杂,要解决好指令相关、数据相关,以及流水线的中断等问题。
5.一台非流水处理器X的时钟频率为25MHZ,平均CPI为4。
处理器Y是对X机的改进,它有一条5级流水线,各级经过的时间为一个时钟周期。
但由于锁定器延迟和时钟扭斜效应,其时钟频率仅为20MHZ。
(1)若含有100条指令的程序运行在两台处理机上时,假设每条指令之间不发生任何相关,求处理机Y 相对于处理机X的加速比为多少?(2)计算执行此程序时每台处理机的MIPS速率。
5.(1);(2)X处理机的MIPS速率为;Y处理机的MIPS速率为。
9.已知一条由5个功能段组成的浮点加法流水线,每个功能段的延迟时间均为Δt,流水线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有直接数据通路,而且设置有足够的缓冲寄存器。
要求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计算,画出流水线时-空图,并计算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加速比和效率。
9.流水线时-空图如图所示;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加速比和效率分别为3/(7Δt)、和% 。
10.一条线性静态多功能流水线由6个功能段组成,加法操作使用其中的1、2、3、6功能段,乘法操作使用其中的1、4、5、6功能段,每个功能段的延迟时间均为Δt。
流水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有直接数据通路,而且设置有足够的缓冲寄存器。
现在用这条流水线计算,画出流水线时-空图,并计算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加速比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