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梁验算指导

合集下载

预制构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预制构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预制构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长度
阳台板、空调板、楼梯
去18m
±20
尺量两端及中部,取偏差绝对值较大处
楼板、梁、柱
<12m
±5
212m且<18m
+10
宽度
楼板、梁、柱、阳台板、空调板、楼梯
±5
尺量两端及中部,取偏差绝对值较大处
墙板
±4
高度
梁、柱
±5
尺量两端及中部,取偏差绝对值较大处
扭翘
楼板
L/75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墙板
L/1000
对角线差
楼板
6
尺量两对角线长度,取其绝对值的差值
墙板
5
挠度变形
梁、板起拱
±10
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
梁、板下垂
0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预埋钢板
中心线位置
楼板、墙板、梁、柱
2m靠尺和塞尺量测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尺量
外露长度
+10,-5
预埋套筒、螺母
中心线位置
墙板
2
尺量
平面高差
0,-5
2m靠尺和塞尺量测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
楼板、墙板、梁、柱
5
尺量
孔尺寸
±5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洞口尺寸、深度
÷5
预留钢筋
中心线位置
3
尺量
外露长度
÷5
预埋吊环、
木砖
中心线位置
楼板、堵板、梁、柱
10
尺量

阳台梁验算指导

阳台梁验算指导

相关知识:本文只针对带边梁的梁板式阳台结构,且边梁为一跨。

目前的结构设计规范对梁板式阳台的结构内力计算没有明确的指出,一般在进行梁板式结构阳台的内力计算时,并不考虑结构构件之间的协调工作。

另外,从目前的结构计算方法来看,对于挑梁,无论其位于中间跨或边跨,均忽略其受到的扭矩。

一般设计中,挑梁的设计计算按悬臂梁进行计算。

边梁常见形式有单跨和双跨之分,对单跨边梁通常按照简支梁进行计算;双跨边梁通常按照连续梁进行计算,在进行计算时,对中挑梁处截面的负弯矩进行调幅,使该截面处负弯矩值等于阳台单跨跨中截面正弯矩值,进而对边梁进行配筋计算。

在程序中,仅对框架梁进行调幅,对于一般梁/次梁/悬臂梁等均没有调幅。

在实际工程结构中,板的长/短边的比值往往较大,板按单向板传递荷载。

当板为双向板时,亦可按单向板进行简化计算。

注意阳台结构采用折梁形式时应根据折梁的计算方法计算。

结构重要性系数可以选择1.0。

推荐使用软件工具进行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morgain结构快速设计/极致建筑技术(在线计算书)/结构力学求解器/。

边梁计算1. 荷载计算(标准值)梁自重线荷载+阳台板自重传递的线荷载/悬挑工字钢梁支座反力(注意区分标准值与设计值)/阳台板活载传递的线荷载说明:阳台板按照单向板计算,阳台板支座为阳台边梁及阳台内侧主梁。

例如:阳台板活载传递至边梁的线荷载为q=QL/2(其中L为阳台的挑梁方向开间)。

2. 确定边梁计算控制截面(计算弯矩的控制截面)边梁上只有一根悬挑工字钢梁时,考虑现场施工的不确定性,将悬挑工字钢梁位置假定在边梁跨中,计算控制截面为边梁跨中。

边梁上工字钢梁多于1根时,将最大工字钢梁支座反力作用于跨中,其余根据工字钢梁间距布置,计算控制截面为边梁跨中。

如果可以控制悬挑工字钢梁位置时(例如阳台位于转角处等情况时),可根据实际布置的悬挑工字钢梁的位置确定计算控制截面。

当支座反力相等时,可选择靠近跨中的工字钢梁位置为控制截面。

悬挑脚手架作用下阳台梁承载力验算

悬挑脚手架作用下阳台梁承载力验算

悬挑脚手架作用下阳台梁承载力验算根据本工程特点,型钢工具式悬挑脚手架分别在二层、八层、十四层、二十层结构悬挑,考虑到阳台处脚手架外附加荷载较大,为保证结构传力可靠,需对阳台梁承载力进行验算。

结合结构图,以27-29轴最大阳台跨度为最不利受力计算,见图1、图2。

图一图二根据外脚手架方案,立杆纵向间距,单立杆竖向力P=20KN,则型钢作用于阳台上,其受力简图如下:一、阳台连系梁承载力验算阳台连系梁截面为200*55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受力纵筋采用HRB400三级钢,箍筋采用HRB400三级钢。

2 计算条件:荷载条件:均布恒载标准值: 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均布活载标准值: m 支座弯矩调幅幅度: %梁容重 : 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考虑恒载分项系数 : 活载分项系数 :活载调整系数 :配筋条件:抗震等级 : 不设防纵筋级别 : HRB400混凝土等级 : C30 箍筋级别 : HRB400配筋调整系数 : 上部纵筋保护层厚: 25mm面积归并率 : % 下部纵筋保护层厚: 25mm最大裂缝限值 :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截面配筋方式 : 双筋3 计算结果:单位说明:弯矩: 剪力:kN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裂缝:mm 挠度:mm-----------------------------------------------------------------------梁号 1: 跨长 = 600 B×H = 200 × 550左中右弯矩(-) :弯矩(+) :剪力:上部as: 35 35 35下部as: 35 35 35上部纵筋: 220 220 220下部纵筋: 220 220 220箍筋Asv: 191 191 191上纵实配: 2E14(308) 2E14(308) 2E14(308)下纵实配: 2E14(308) 2E14(308) 2E14(308)箍筋实配: 2E6@250(226) 2E6@250(226) 2E6@250(226)腰筋实配: 6d8(302) 6d8(302) 6d8(302)上实配筋率: % % %下实配筋率: % % %箍筋配筋率: % % %裂缝:挠度:最大裂缝:<最大挠度:<(600/200)本跨计算通过.-----------------------------------------------------------------------梁号 2: 跨长 = 1600 B×H = 200 × 550左中右弯矩(-) :弯矩(+) :剪力:上部as: 35 35 35下部as: 35 35 35上部纵筋: 220 220 220下部纵筋: 220 220 220箍筋Asv: 191 191 191上纵实配: 2E14(308) 2E14(308) 2E14(308)下纵实配: 2E14(308) 2E14(308) 2E14(308)箍筋实配: 2E6@250(226) 2E6@250(226) 2E6@250(226)腰筋实配: 6d8(302) 6d8(302) 6d8(302)上实配筋率: % % %下实配筋率: % % %箍筋配筋率: % % %裂缝:挠度:最大裂缝:<最大挠度:<(1600/200)本跨计算通过.-----------------------------------------------------------------------梁号 3: 跨长 = 1600 B×H = 200 × 550左中右弯矩(-) :弯矩(+) :剪力:上部as: 35 35 35下部as: 35 35 35上部纵筋: 220 220 220下部纵筋: 220 220 220箍筋Asv: 191 191 191上纵实配: 2E14(308) 2E14(308) 2E14(308)下纵实配: 2E14(308) 2E14(308) 2E14(308)箍筋实配: 2E6@250(226) 2E6@250(226) 2E6@250(226)腰筋实配: 6d8(302) 6d8(302) 6d8(302)上实配筋率: % % %下实配筋率: % % %箍筋配筋率: % % %裂缝:挠度:最大裂缝:<最大挠度:<(1600/200)本跨计算通过.-----------------------------------------------------------------------梁号 4: 跨长 = 1300 B×H = 200 × 550左中右弯矩(-) :弯矩(+) :剪力:上部as: 35 35 35下部as: 35 35 35上部纵筋: 220 220 220下部纵筋: 220 220 220箍筋Asv: 191 191 191上纵实配: 2E14(308) 2E14(308) 2E14(308)下纵实配: 2E14(308) 2E14(308) 2E14(308)箍筋实配: 2E6@250(226) 2E6@250(226) 2E6@250(226)腰筋实配: 6d8(302) 6d8(302) 6d8(302)上实配筋率: % % %下实配筋率: % % %箍筋配筋率: % % %裂缝:挠度:最大裂缝:<最大挠度:<(1300/200)本跨计算通过.-----------------------------------------------------------------------4 所有简图:由此可知原结构设计梁安全二、阳台悬挑梁承载力验算阳台梁截面尺寸200mm*5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cm=mm2,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 = N/mm2,纵向受力钢筋为三级钢,fy=360N/mm2,fy'=360N/mm2,受拉钢筋为3Φ20,受压钢筋为2Φ16,箍筋为三级钢Φ8@100。

阳台悬挑部位荷载分析验算

阳台悬挑部位荷载分析验算

阳台悬挑部位荷载分析验算一、工程概况 (1)二、阳台荷载 (2)三、脚手架荷载 (2)四、模型建立 (3)五、计算结果 (3)六、Morgain软件校核截面 (6)七、阳台结构梁位移 18一、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悬挑脚手架进行外围结构施工,悬挑脚手架附着在已完成施工的框架主体结构上。

因部分结构外围为悬挑阳台,考虑利用阳台封头梁(200×400)作为悬挑工字钢的附着点。

本方案将分析计算悬挑脚手架对悬挑阳台的影响,校核永久结构在脚手施工荷载影响下的安全。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可知,结构差异不大,阳台受力情况相似,选取南侧阳台进行最不利工况分析。

二、阳台荷载本次校核采用MIDAS/gen专业结构计算软件,阳台结构自重由软件自行计算。

根据设计资料,阳台周边栏杆自重取1.5kN/m,阳台活荷载取 2.5KN/m2,考虑施工不利因素,校核时的阳台活荷载取为4KN/m2;考虑外围脚手架的围护作用,不考虑栏杆玻璃的风荷载,仅考虑脚手架风荷载作用;三、脚手架荷载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选取。

(1)恒载:立杆自重0.1295kN/m(1.5m纵距);扣件自重18.4N/个;脚手板自重0.35kN/m2;挂网自重0.05kN/m2;栏杆与脚手板挡板自重0.17kN/m(2)风荷载:基本风压ω0=0.4kN/m2,地面粗糙度C类,密目网挡风系数取为0.8。

风荷载体形系数μs=1.3φ=1.04;按屋顶高度(48.60m)考虑,计算近似按离地面50m高度,风荷载体型系数为μz=1.25,所以风荷载标准值ωk=1.25×1.04×0.4=0.52kN/m2。

(3)施工荷载:考虑两层,每层3Kpa。

四、模型建立脚手架悬挑支座(包括拉杆)与阳台整体建模,模型如图1所示(标准层高2.9m)。

阳台悬挑梁视为固端悬臂梁,不考虑阳台板刚度的有利作用。

图1 悬挑脚手及阳台整体计算模型示意图五、计算结果经MIDAS/gen计算,阳台悬挑主梁最大轴力4.7KN,最大剪力46.3KN(Y向剪力可忽略不计),最大扭矩3.3KN•m,最大弯矩69.6KN•m(Z向弯矩可忽略不计);封头梁最大轴力5.5KN,最大剪力39.6KN,最大扭矩 1.9KN•m,最大弯矩49.4KN•m。

悬挑脚手架作用下阳台梁承载力验算

悬挑脚手架作用下阳台梁承载力验算

悬挑脚手架作用下阳台梁承载力验算阳台梁是建筑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支撑楼板和承重墙体的作用。

为了保证阳台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其承载力进行验算。

首先,需要确定阳台梁的材料和尺寸。

常见的阳台梁材料有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不同材料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尺寸方面,需要考虑阳台梁的长、宽和高等参数。

在进行承载力验算之前,我们需要明确阳台梁的受力形式和作用荷载。

阳台梁主要受到自重和附加荷载的作用。

自重是指阳台梁自身的重量,需要根据材料密度和尺寸计算得出。

附加荷载包括人员负荷、施工荷载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阳台梁的受力情况,进行承载力验算。

常见的验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静力计算法:根据静力学原理,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

静力计算需要考虑阳台梁的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受力情况,采用力学公式进行计算。

2.有限元分析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阳台梁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

有限元分析法可以更精确地模拟阳台梁的受力情况,考虑到材料的非线性性和复杂的受力分布。

3.抗弯强度验算法:根据阳台梁材料的抗弯强度和受力情况,进行验算。

抗弯强度验算需要考虑材料的弯曲应力和弯曲强度,根据弯矩和截面形状进行计算。

4.极限承载力验算法:根据阳台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验算。

极限承载力验算需要考虑阳台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采用强度理论和抗变形理论进行计算。

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还需要将阳台梁与其他结构的连接方式和受力情况考虑在内。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期间的荷载变化和临时荷载的影响,以保证阳台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为了确保阳台梁的承载力,需要进行验收和监测工作。

验收工作包括对阳台梁的材料和尺寸进行检查,验证验算结果的准确性。

监测工作包括对阳台梁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总之,悬挑脚手架在阳台梁承载力验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计算方法和严格的验收监测工作,可以保证阳台梁的安全可靠,为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A10阳台

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A10阳台

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一、基本参数悬挑方式普通主梁悬挑主梁间距(mm)1200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平铺在楼板上锚固点设置方式压环钢筋压环钢筋直径d(mm)20主梁建筑物外悬挑长度L x(mm)3250主梁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a(mm)0主梁建筑物内锚固长度L m(mm)2750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二、荷载布置参数支撑点号支撑方式距主梁外锚固点水平距离(mm)支撑件上下固定点的垂直距离L1(mm)支撑件上下固定点的水平距离L2(mm)是否参与计算1下撑290030002900是作用点号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F(kN)各排立杆距主梁外锚固点水平距离(mm)主梁间距l a(mm)1 6.63001200 28.3111501200 38.3123001200 48.3131501200附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三、主梁验算主梁材料类型工字钢主梁合并根数n z 1主梁材料规格16号工字钢主梁截面积A(cm 2)26.1主梁截面惯性矩I x (cm 4)1130主梁截面抵抗矩W x (cm 3)141主梁自重标准值g k (kN/m)0.205主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215主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2)125主梁弹性模量E(N/mm 2)206000 q=1.2×g k =1.2×0.205=0.25kN/m 第1排:F 1=F 1/n z =6.6/1=6.6kN 第2排:F 2=F 2/n z =8.31/1=8.31kN 第3排:F 3=F 3/n z =8.31/1=8.31kN 第4排:F 4=F 4/n z=8.31/1=8.31kN1、强度验算弯矩图(kN·m)σmax=M max/W=5.87×106/141000=41.65N/mm2≤[f]=215N/mm2符合要求!2、抗剪验算剪力图(kN)τmax=Q max/(8I zδ)[bh02-(b-δ)h2]=13.76×1000×[88×1602-(88-6)×140.22]/(8×11300000×6)=16.26N/mm2τmax=16.26N/mm2≤[τ]=125N/mm2符合要求!3、挠度验算变形图(mm)νmax =1.9mm≤[ν]=2×l a /400=2×3250/400=16.25mm 符合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R 1=-1.17kN,R 2=15.62kN,R 3=18.59kN四、下撑杆件验算下撑杆材料类型槽钢下撑杆截面类型10号槽钢下撑杆截面积A(cm 2)14下撑杆截面惯性矩I(cm 4)173.67下撑杆截面抵抗矩W(cm 3)34.73下撑杆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205下撑杆弹性模量E(N/mm 2)206000下撑杆件截面回转半径i(cm)3.52对接焊缝抗压强度设计值f t w (N/mm 2)140下撑杆件角度计算:β1=arctanL 1/L 2=arctan(3000/2900)=45.97° 下撑杆件支座力:R X1=n z R 3=1×18.59=18.59kN主梁轴向力:N XZ1=R X1/tanβ1=18.59/tan45.97°=17.97kN下撑杆件轴向力:N X1=R X1/sinβ1=18.59/sin45.97°=25.85kN下撑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 X=max[N x1...N xi]=25.85kN下撑杆长度:L01=(L12+L22)0.5=(30002+29002)0.5=4172.53mm下撑杆长细比:λ1=L01/i=4172.53/35.2=118.54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C得,φ1=0.502轴心受压稳定性计算:σ1=N X1/(φ1A)=25852.29/(0.502×1400)=36.78N/mm2≤f=205N/mm2符合要求!对接焊缝验算:σ=N X/(l w t)=25.85×103/A=25.85×103/1400=18.47N/mm2≤f c w=140N/mm2符合要求!五、悬挑主梁整体稳定性验算主梁轴向力:N =[(N XZ1)]/n z=[(17.97)]/1=17.97kN压弯构件强度:σmax=M max/(γW)+N/A=5.87×106/(1.05×141×103)+17.97×103/2610=46.55N/mm 符合要求!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分析:其中φb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得,φb=2.8由于φb大于0.6,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表B,得到 φb值为0.97。

梁的挠度验算

梁的挠度验算

梁的挠度验算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梁的挠度验算的定义和重要性
2.梁的挠度验算的方法
3.梁的挠度验算的实际应用
正文
一、梁的挠度验算的定义和重要性
梁的挠度验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梁是承担重要力量的部分,因此,梁的挠度验算旨在确保梁在承受外力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挠度是指梁在受力情况下发生的弯曲变形,如果挠度过大,将会影响梁的使用寿命和结构性能。

因此,进行梁的挠度验算至关重要。

二、梁的挠度验算的方法
梁的挠度验算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解析法:解析法是根据梁的结构和受力情况,通过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梁结构,计算过程较为简单。

2.弹性力学法:弹性力学法是根据弹性力学原理,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梁结构,计算结果更为精确。

三、梁的挠度验算的实际应用
梁的挠度验算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的设计,梁的挠度验算可以确保梁在承受风荷载和其他外力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对于既有建筑的维修和加固,梁的挠度验算可以为设计提供依据,确保维修和加固方案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梁的挠度验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梁的挠度验算

梁的挠度验算

梁的挠度验算是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用于确保梁在承受载荷时不会发生过大的弯曲变形。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梁挠度验算过程:
确定梁的跨度:首先需要知道梁的跨度,即梁两端之间的距离。

计算均布载荷或集中载荷:确定梁上承受的载荷类型(均布载荷或集中载荷),并计算相应的数值。

计算支座反力:根据梁的支座约束条件,计算出支座反力。

使用挠度公式进行验算:挠度(ω)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ω = \frac{FL^3}{48EI})
其中,
F 是均布载荷或集中载荷的值,
L 是梁的跨度,
E 是梁材料的弹性模量,
I 是梁的惯性矩。

比较挠度与允许挠度:根据设计规范或标准,确定允许的最大挠度值。

如果计算出的挠度值超过允许的最大挠度值,则需要进行结构加固或重新设计。

考虑其他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梁的自重、温度变化、施工误差等对挠度的影响。

请注意,以上是一个简化的梁挠度验算过程,实际工程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和复杂的边界条件。

在进行实际结构设计时,建议咨询专业的结构工程师或查阅相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知识:
本文只针对带边梁的梁板式阳台结构,且边梁为一跨。

目前的结构设计规范对梁板式阳台的结构内力计算没有明确的指出,一般在进行梁板式结构阳台的内力计算时,并不考虑结构构件之间的协调工作。

另外,从目前的结构计算方法来看,对于挑梁,无论其位于中间跨或边跨,均忽略其受到的扭矩。

一般设计中,挑梁的设计计算按悬臂梁进行计算。

边梁常见形式有单跨和双跨之分,对单跨边梁通常按照简支梁进行计算;双跨边梁通常按照连续梁进行计算,在进行计算时,对中挑梁处截面的负弯矩进行调幅,使该截面处负弯矩值等于阳台单跨跨中截面正弯矩值,进而对边梁进行配筋计算。

在程序中,仅对框架梁进行调幅,对于一般梁/次梁/悬臂梁等均没有调幅。

在实际工程结构中,板的长/短边的比值往往较大,板按单向板传递荷载。

当板为双向板时,亦可按单向板进行简化计算。

注意阳台结构采用折梁形式时应根据折梁的计算方法计算。

结构重要性系数可以选择1.0。

推荐使用软件工具进行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morgain结构快速设计/极致建筑技术(在线计算书)/结构力学求解器/。

边梁计算
1. 荷载计算(标准值)
梁自重线荷载+阳台板自重传递的线荷载/悬挑工字钢梁支座反力(注意区分标准值与设计值)/阳台板活载传递的线荷载
说明:阳台板按照单向板计算,阳台板支座为阳台边梁及阳台内侧主梁。

例如:阳台板活载传递至边梁的线荷载为q=QL/2(其中L为阳台的挑梁方向开间)。

2. 确定边梁计算控制截面(计算弯矩的控制截面)
边梁上只有一根悬挑工字钢梁时,考虑现场施工的不确定性,将悬挑工字钢梁位置假定在边梁跨中,计算控制截面为边梁跨中。

边梁上工字钢梁多于1根时,将最大工字钢梁支座反力作用于跨中,其余根据工字钢梁间距布置,计算控制截面为边梁跨中。

如果可以控制悬挑工字钢梁位置时(例如阳台位于转角处等情况时),可根据实际布置的悬挑工字钢梁的位置确定计算控制截面。

当支座反力相等时,可选择靠近跨中的工字钢梁位置为控制截面。

支座反力不相等时,根据结构力学知识进行判定,或者选择多个截面作为控制截面。

3. 分别计算不同荷载在控制截面处产生的弯矩值
边梁计算模型为简支梁。

4. 内力组合
根据《荷规》3.2.3节进行效应组合。

5. 计算控制截面处配筋面积
根据《砼规》6.2节进行计算,将计算配筋面积与设计配筋面积进行对比。

6. 挠度/裂缝计算
可不进行计算,计算时需注意效应组合的区别。

挑梁计算
1. 荷载计算
挑梁自重线荷载/边梁传递的集中荷载(应根据活/恒荷载分别计算)
计算边梁传递的集中荷载时,应将工字钢梁支座反力作用于距离挑梁最近的位置(此时边梁传递的集中荷载为最大值)。

2. 确定挑梁计算控制截面
挑梁根部截面。

3. 分别计算不同荷载在控制截面处产生的弯矩值
挑梁计算模型为悬臂梁。

4. 内力组合
根据《荷规》3.2.3节进行效应组合。

5. 计算控制截面处配筋面积
根据《砼规》6.2节进行计算,将计算配筋面积与设计配筋面积进行对比,注意不进行弯矩调幅。

6. 挠度/裂缝计算
计算时需注意效应组合的区别,计算裂缝时应该取荷载准永久组合,根据《砼规》7.1.2计算。

梁的挠度根据7.2节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