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实验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PPT医学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PPT医学课件
宿主细胞 衣 原 体 大量繁殖 抑制 细胞代谢
主要外膜蛋白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超敏反应
免疫性 免疫力不强
第2节 主要致病性衣原体
• 一、沙眼衣原体
• 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播途径 眼 —— 眼、眼 —— 手 —— 眼、性 接触传播、产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所致疾病
• 沙眼 沙眼亚种A、B、Ba和C血清型 • 感染眼结膜上皮细胞→增殖,包涵体→局 部炎症→早期流泪、有粘液脓性分泌物、 结膜充血及滤泡增生→后期结膜瘢痕、眼 睑内翻、倒睫以及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 损害→影响视力或致盲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 体积微小,一般为0.2~0.3µm。无细胞壁, 呈多形性,有球形、杆状、丝状、分枝状 等多形态。革兰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 淡紫色。。 • 繁殖方式多样,以二分裂 繁殖为主。
• 培养
• 营养要求高,在含有20%血清、酵母浸膏及 胆固醇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3~10天 (甚至2~3周)后才形成荷包蛋样微小菌 落。菌落中央厚而隆起,周边薄而扁平。 用低倍镜观察清楚。适宜温度为35℃。 •
第2节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 一、普氏立克次体
传染源:病人 传播媒介:体虱
人 人虱 人虱 人
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播方式
二、莫氏立克次体
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传播方式
鼠 鼠蚤 鼠虱 鼠蚤 人

三、恙虫病立克次体
• 传播媒介,储存宿主:恙螨 卵
鼠 幼虫
成虫
稚虫
第二代幼虫 人(恙虫病)
稚虫
成虫

第14章 放线菌
第1节 放线菌属
主要致病菌——衣氏放线菌(A. israelii)
一、生物学性状
G+、非抗酸性丝状菌 培养困难,厌氧或微需氧 硫磺样颗粒(菌落) 压片或组织切片,显微镜下可见颗 粒呈菊花状

《医学微生物》课件

《医学微生物》课件

常见医学细菌的分类与特点
01Leabharlann 020304
革兰氏阳性菌
具有厚重的细胞壁,对青霉素 敏感,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革兰氏阴性菌
具有较薄的细胞壁,对青霉素 不敏感,如大肠杆菌、沙门氏
菌等。
厌氧菌
在缺氧环境中生存,如破伤风 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
分枝杆菌
生长缓慢,如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等。
细菌的致病机制
疱疹病毒
分为单纯疱疹病毒和EB病毒等,主 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疱疹。
HIV病毒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艾滋病。
病毒的复制与传播
病毒的复制过程
吸附、侵入、复制、组装和释放。
传播方式
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病毒的致病机制与症状
致病机制
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利用人体的细胞进行复制,导致细胞死亡或功能异常。
抗菌药物使用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 罩等,减少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03
医学病毒学
常见医学病毒的分类与特点
流感病毒
分为A、B、C三种类型,主要通过飞 沫传播,引起流行性感冒。
肝炎病毒
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 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引起肝炎 。
真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污染水源和环境,加强免疫力等措施可预防真菌感染。
治疗
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包括唑类、丙烯胺类等抗真菌药物,也可采用中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方法。
05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微生物检验技术》课件

《微生物检验技术》课件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细菌 、霉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分布特点:食 品的种类、加工方式、储存条件 等对微生物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微生物的来源:食品生产、加工 、运输、储存等环节中可能引入
的微生物。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与操作
01
02
03
04
传统检测方法
培养法、镜检法等。
现代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法、PCR技术、生物 传感器等。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等进行 微生物学检测,评估消毒灭菌 效果,确保医疗安全。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指 导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感染暴发调查
在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分析,查 找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有
效控制措施。
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并进行鉴定,为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 资料。
疫苗株的筛选
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筛选,选择适合作为疫苗株的 菌株或病毒株。
疫苗制备过程的监控
在疫苗制备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安全性 评估,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效果评价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生长是指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和质量的增加。其生 长过程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微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繁殖是微生物生长的必然结果,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 、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繁殖过程中,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会复制并传递给后代。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微生物的代谢
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处理废水、废气等,降低环境污染。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整版x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整版x

个人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说明
实验服与护目镜
进入实验室需穿着实验服,佩戴合适的护目镜, 防止试剂飞溅或粉尘刺激。
手套与口罩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手套和口罩,避免皮肤 接触有害试剂或吸入有害气体。
实验操作规范
规范实验操作,避免产生气溶胶或飞溅物,减少 交叉污染的风险。
实验废弃物处理及环保要求讲解
废弃物分类处理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 整版x
目录
• 微生物学基础 •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 常见病原微生物介绍 • 微生物检验技术与方法 • 临床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实例分析 •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01 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生长与繁殖
01
微生物营养
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营养。微生物营养
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四类。
02 03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摄取营养物质、合成细胞物质、增加 细胞数量的过程称为生长。生长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 衰亡期四个时期。
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和 分析,了解其基因组成和功能, 为微生物的鉴定和分型提供准确
依据。
基因芯片技术
将大量特异性基因探针固定在芯 片上,通过与待测微生物DNA杂
交来鉴定其种类和型别。
宏基因组学技术
通过对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基因 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析,了解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为环 境微生物检测和生态学研究提供
尿液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实例分析
尿常规检查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ppt课件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ppt课件
Interpretation / Reporting 结果解释/报告 Use of Laboratory Data 实验室数据使用
Equipment Maintenance & Calibration设备的维 护和校准 Internal Q.C.室内质控
Proficiency Testing 能力验证
5.1 人员
• 5.1.11 应制定员工能力评审的内容和方法 ,每年评审员工的工作能力;
– 对新进员工在最初2个月内应至少进行2次能 力评审(间隔为30天),保存评审记录。
– 当职责变更时,或离岗6个月以上再上岗时, 或政策、程序、技术有变更时,应对员工进 行再培训和再评审。
– 没有通过评审的人员需经再培训和再评审, 合格后才可继续上岗,并记录。
1:4000系列稀释 – 1ul环取10环 EBD原液至10ml蒸馏水, 吸光
度应与1:1000稀释液相符(10ul环-10 EBD100ml DH2O) – 重复4次,平均误差须≦20%.
5.1 人员
5.1.1 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应从事涉及到辨色的微 生物学检验。
5.1.4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负责 人至少应具有以下资格:中级技术职称,医学、医 学检验专业背景,或相关专业背景经过医学检验培 训,3年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 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应至少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 称,从事申请认可授权签字领域专业技术工作至少3 年。
• Seeded BC studies • Parallel BC studies
Verification of unmodified FDA-Cleared Tests
• Seeded BC studies
– 至少20株代表菌株 – 使用临床病人分离株

医学微生实验 本科实验三细菌致病性及病原性球菌-PPT文档

医学微生实验  本科实验三细菌致病性及病原性球菌-PPT文档
上次实验结果观察
平板划线分离及菌落观察
菌落形态观察: 菌落的色泽、大小; 表面光滑或粗糙、边缘整齐否; 隆起度、透明度等 不同形态菌落代表不同的细菌
斜面移种法及色素观察
观察细菌在斜面上所形成的菌苔。 绿脓杆菌产生水溶性色素,使整个培养基变绿。 金葡菌产生脂溶性色素,培养基不变色。
存在部位
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释出
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散出
化学成分
脂多糖
蛋白质
稳定性
好、160℃ 2-4h 破坏
差、60-80℃ 30min 破坏
毒性作用
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等
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 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抗原性
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 但无中和作用。 甲醛处理后不能形成类毒素
链球菌 G+链状 甲链 不完全溶血 条件致病菌 乙链 完全溶血 致病菌 丙链 不溶血 不致病
肺炎球菌 G+成双 不完全溶血 胆汁溶菌试验 胞外 、荚膜
镜下 培养 毒力及鉴别实验
脑膜炎 G-成双 巧克力平板 球菌 胞内 CO2
细菌生化反应结果分析
H2S产生试验 (史氏痢菌、乙型副伤寒)
硫酸亚铁半固体
乙型副伤寒
黑色沉淀物
细菌生化反应结果分析
葡萄糖发酵试验 乙型副伤寒(产酸产气) 培养基红→黄色,有气泡 史氏痢菌(产酸不产气) 培养基红→黄色,无气泡
细菌生化反应结果分析
吲哚试验 (史氏痢菌、乙型副伤寒)
内毒素检测方法——鲎试验
试剂:鲎试剂 内毒素、生理盐水 试验结果观察: 鲎试验(+):出现凝固
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实验试剂:破伤风杆菌培养物 破伤风抗毒素 实验动物:小白鼠 试验结果观察: 细菌培养物→小鼠强直性痉挛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01医学微生物学概述Chapter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01020304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不同类型的细菌。

细菌包括DNA 病毒、RNA 病毒等不同类型的病毒。

病毒包括酵母菌、霉菌等不同类型的真菌。

真菌包括原虫、蠕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

寄生虫古代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20世纪至今02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01020304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核质荚膜鞭毛菌毛芽孢03细菌的生理与遗传Chapter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理化特性细菌的分类与命名030201细菌的理化性质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细菌的营养类型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代谢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的变异类型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细菌遗传变异的意义04细菌的分类与命名Chapter细菌的分类方法数值分类法传统分类法利用细菌的多种特性,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值分析,确定细菌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进行分类。

分子分类法常见病原菌的分类与命名葡萄球菌属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

链球菌属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肠杆菌科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免疫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代谢产物的产生以及某些酶的活性等特性进行鉴定。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菌抗原的结合反应进行鉴定,如凝集试验、沉淀试验等。

基于细菌基因序列的分析和比较,采用PCR 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手段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细菌的鉴定与识别05病毒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大小病毒的形态病毒形态各异,常见的有球形、杆状、砖形、丝状、蝌蚪状等。

这些形态与病毒的基因组类型、外壳蛋白的结构以及感染宿主的方式有关。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衣壳包膜病毒的分类与命名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命名06病毒的复制与遗传Chapter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通过特异性受体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然后将核酸注入细胞内。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2024鲜版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11
03
细菌学
2024/3/27
1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膜
组成成分、功能特点
2024/3/27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细菌的细胞质与核质
遗传物质、核糖体
13
细菌的生理与代谢
01
细菌的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繁殖方式
2024/3/27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放 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等八大类。
4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 菌三类。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其形态 多样,有球形、杆形、砖形、弹状、丝 状等。病毒的结构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外 壳两部分。
定义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致病机理、 免疫机制、诊断与防治的科学。
2024/3/27
任务
揭示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其与宿主相互作 用规律,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9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024/3/27
研究对象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 生物及其与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5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正常菌群与微生态平衡
菌群种类、数量、分布及作用
条件致病菌与机会性感染
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病原菌与感染性疾病
病原菌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举例
细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枯草杆菌
枯草杆菌芽孢于菌体中间的
白喉杆菌美兰染色
白 喉 奈 瑟 氏 染 色
菌体为柠檬色,两端有异染颗粒
结核分枝杆菌
注意!! 蓝色背景
沙眼衣原体 包涵体
深蓝或暗紫色
透明的边缘区
肺炎支原体 油煎蛋样菌落
于 细 胞 核 一 侧 成 堆 排 列
恙虫病立克次体
钩端螺旋体
C或S型 致密而规则螺旋
红细胞,记住,为一特征
黑色 圆形凸起 有金属光泽
白喉(棒状)杆菌在亚碲酸钾血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菌落呈毛玻璃状,边缘不整齐,呈卷发状,有一个或数个小尾突起
炭疽杆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假菌丝
(这里看 不到)
伸入培养 基
类酵母型菌落
阳 性
澄 清
阴 浑性 浊
应用:肺炎链球菌与 甲型链球菌的鉴别
前者阳性
后者阴性
胆汁或胆盐可溶解肺炎链 球菌,是由于胆汁加速了 肺炎链球菌本身自溶过程, 促使细菌发生自溶。
回 归 热 螺 旋 体
较柔软
不规则疏螺旋
规 则 而 密 的 螺 旋
两 端 尖 直
梅毒螺旋体
记住,红色的 酸性复红所致
厚膜孢子
多 个 细 胞 蓝 色
大分生孢子
网上的图不典型,看书本
小 分 生 孢 子
单个细胞 为蓝色
黑夜中的多个太阳


隐 球 菌
墨 汁 负


白 假 丝 酵 母革 菌兰
染 色
VP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以枸橼酸钠为唯一碳源、PH值 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 7.0的培养基上,产气杆菌分解 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 枸橼酸钠产生碳酸盐,使培养 产生丙酮酸,经缩合 基由中性变为碱性,培养基中 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 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BTB)由 后者在强碱环境下, 浅绿色变为深蓝色,此为枸橼 被氧化为二乙酰,二 酸盐利用试验阳性。大肠杆菌 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 因不能利用枸橼酸盐,此试验 基生成红色化合物, 称V-P(+)反应。 为阴性反应。
(痢疾杆菌) 志贺氏菌不 发酵乳糖, 菌落无色,
其他发酵乳 糖肠杆菌科 细菌呈红色 菌落。
SS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不知道是 什么,但 是记得老 师给我们 看过,记 一下吧
我 觉 得 像 雪 花, 边 缘 很 碎
蜡样芽胞杆菌菌落特征
铜绿假单胞菌菌落
在亚碲酸钾 血清培养基 上生长繁殖 能吸收碲盐, 并还原为金 属碲,使菌 落呈黑色, 为本属其他 棒状杆菌共 同特点
葡萄球菌
链球菌
一 个 杆 菌 有 两 个 菌 体
大肠杆菌
霍乱弧菌
淋病奈瑟菌
中性粒细胞
成双排列,一对咖啡豆













脑膜炎奈瑟菌
作业上菌体跟鞭毛都是 染成红色的,鞭毛较变 形杆菌的少且疏
伤寒杆菌 (周身鞭毛)
变形杆菌 (周身鞭毛)
作业上没要求画,跟 伤寒相比,变形杆菌 的鞭毛多且密
变浑浊 产酸,变黑 肉渣部分消化 边缘变钝
肉渣不被消化,产气较多
汹涌发酵
大肠埃希菌
产气荚膜梭菌
吲哚试验
分解培养基中的 色氨酸生成吲哚 (靛基质),经 与试剂中的对二 甲基氨基苯甲醛 作用,生成玫瑰 吲哚而呈红色, 是为吲哚试验阳 性。
甲基红试验
在分解葡萄糖过程 中产生丙酮酸,进 一步分解中,可产 生乳酸,琥珀酸、 醋酸和甲酸等大量 酸性产物,可使培 养基PH值下降至 pH4.5以下,使甲 基红指示剂变红。
类酵母型菌落
有假菌丝
图片缺少假菌丝,假菌丝间有勒痕
狂犬病毒包涵体 内基小体
神经元细胞,树突或轴突
与 肺 炎 支 原 体 区 分
颜 色
L-型细菌油煎蛋菌落
炭疽杆菌 串珠试验
透明
草绿色
金 黄 色 色 素
白色色素
大肠杆菌普通平板
(伤寒杆菌) 沙门氏菌还 原硫,生成 硫化氢遇铁 离子形成黑 色硫化铁, 呈黑色菌落
成双 排列

荚 膜
炎染 双荚色
球膜

作业上革兰染色,背景红色,菌体蓝色
产气荚膜梭菌 荚膜
跟肺炎链球菌相 比,菌体不是成 双排列
芽孢于顶端 鼓槌状
破 伤 风 杆 菌
芽孢于次级端 汤匙或网球拍状
肉毒梭菌
节 间 的 连 接 位 置 是 平 整 的
炭疽杆菌
节间连接处为 “)(” 状源自跟肉毒梭菌比较痢疾 杆菌
伤寒 杆菌
大肠 杆菌
变形 杆菌
酸性复 红作指 示剂
乳糖
葡萄糖
上 层 下 层
酸性时 呈红色
碱性时 呈黄色
乳糖
-
-
+
+
H2S
-
+
-
+
+ + + + 葡萄糖
产酸不产气
产酸不产气
产酸产气
产酸产气
动力
-
+
+
+
肠杆菌科细菌在克氏双糖铁上的生长情况
O-F试验 (氧化发酵试验)
羊膜腔 卵黄囊
绒毛尿囊膜 尿囊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