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秘方
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

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
对某些烧烫伤,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希望能帮到你。
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配方】:白芨30g 紫草30g 大黄30g 地榆30g 冰片1.5g 氧化锌1-2% 甲硝唑2% 香油500g。
【制法】:香油熬热,加入白芨、地榆、大黄炸至焦黄色,再加入紫草熬8分钟,改为小火加热10分钟,过滤后,计算一下剩余香油量,加入总重1-2%氧化锌,2%甲硝唑,冰片水火烫伤秘方治烫伤、烧伤、枪伤,一切因灼热所引起的外伤均有效。
配方及步骤:先将生石灰投放到清水里,令其发生反应,待到反应停止,石灰浆完全沉淀,取上面的清水备用。
取来香油(南方人又称芝麻油),滴到清清的石灰水内,立即发生化学反应,一会就出现豆腐脑一样的反应物,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治疗烫伤的神奇物质,将豆腐脑一样的反应物提出来轻轻地涂抹到患处,患者当时就感到极大的缓解疼痛,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患处就开始长新肉。
毫无痛楚。
安然入睡。
原理:石灰水有高度杀菌功效;香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维生素E、卵磷脂等对细胞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上述的反应,实质是一个皂化反应过程。
石灰、水究竟取多少,根据创面大小而定,一般水能淹过石灰,反应彻底为原则。
记住:一定要取反应后清洁的石灰水。
水火烫伤是比较常见的意外外伤。
今供养大家一妙方,有缘者当珍惜!妙方:澄清的石灰水2份、山茶油1分,搅拌成白色油滑膏脂状。
妙方即成!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用法1,烧伤后即用此药最好,若先已用它药,应用盐水洗掉再搽此药。
2,前5天不用包扎,时时用干净鸡毛沾药涂患处。
5天后,烧灼感消除,可包扎。
换药时用盐水洗掉旧药。
3,重度烧伤可配合内服消炎药。
4,忌煎炒酸辣、荤腥。
注:山茶油很多地方没有,可用菜油等植物油代替。
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
烧烫伤独门秘方“烧烫妙灵散”

烧烫伤独门秘方“烧烫妙灵散”
1、秘方:寒水石、大黄、赤石脂、煅牡蛎、地榆,五味药各等分。
2、制法:上药混合,磨细粉,可干用,也可用麻油浸泡3小时。
3、用法:外涂患处,10分钟就没有火辣辣的感觉,一星期就完好如初,愈后不留疤痕。
对烧烫伤面积大,或者已化脓的,可以用药粉洒在伤口上,立时止痛。
4、附注:另有一方,为本人临床经验方,用庆大霉素针加鸡蛋清混合,奇效!一般十只庆大霉素针加一个鸡蛋的蛋清,混合后直接涂抹患处即可,不用刺破水泡。
本方有两个特点:一是止痛快,涂上当场就止痛;二是不留疤痕,愈后完好如初。
本方至今已治愈三百余人。
果断转载果断关注
看完博文请别收藏,一定要转载,举手之劳可能帮助更多人重拾健康、财富、甚至生命,请大家高抬贵手,也请离开博客前加了关注再走,以后还有更多“宝贝”易医绝技与您一起分享哦!。
治烧烫伤特效方

治烧烫伤特效方
1、石榴皮治“烧烫伤”,一次治愈
取石榴皮500 克,将其清洗干净,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到只剩250毫升,
过滤后倒入瓶子中备用。
按烧伤面的大小,将1平方厘米的纱布块浸于药液,
一块一块贴敷于患处,直到痊愈时纱布块自行脱落。
一般敷药一次既可以治愈。
2、生地榆生大黄治“烧烫伤”,三天治愈
生地榆,生大黄各等份共研末备用。
使用方法:水烫伤用香油调敷,一日数换,保持创伤面湿润;
油或火烫伤,冷水调敷,一日数换,保持创伤面湿润。
注意事项:创面不要进行任何处理,包括消毒祛腐都严格禁止。
效果:一般敷药后立即止疼,三天痊愈,不留任何疤痕。
【李辽:祖传六代专门治疗烧烫伤方】

【李辽:祖传六代专门治疗烧烫伤方】李辽:祖传六代专门治疗烧烫伤方组方:寒水石、生大黄、赤石脂、煅牡蛎、地榆各等分。
共研细粉备用1、药粉用麻油浸泡3小时,抹上,10分钟就没有火辣辣的感觉,一星期就完好如初,没有疤痕。
2、药粉干用:面积大的或者化脓的,用药粉洒在伤口上,比消炎药还管用。
1、寒水石:辛、咸,寒。
归经入心、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用于发热烦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外用治烧烫伤。
2、生大黄:苦,寒。
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
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3、赤石脂:甘、酸、涩,温。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肠,止血,生肌敛疮。
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不敛,湿疹脓水浸淫。
4、煅牡蛎:咸,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功能主治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
煅牡蛎收敛固涩。
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5、地榆:苦、酸、涩,微寒。
入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郭永来:烧烫伤验方】

【郭永来:烧烫伤验方】烧烫伤验方处方:黄柏50g,地榆50g,冰片10g用法:共研极细,渗出液多者可以直接撒于患处,渗出液少者用香油调涂。
我多年来临床应用,效果很好,治验很多记得当年在风西时,林子不到两周岁,有一次病腹泻,因艰于服药,故用偏方治疗。
用祚树皮烧水洗下身,第二次洗时,他母亲把煮药的盆子直接坐在灶门口的火上加温,靠灶门口的一边很热,他母亲忽略了,竟把这个盆子靠到了他的臀部,于是烫了一大片。
我急忙按方配药,为他涂药后哭声即止,数日便愈。
之后,风西五队吕树同的女儿,时年有六七岁。
一次她家烙煎饼,烧开水烫玉米,东北的冬天天气冷,水开时屋中热气腾腾,看不清人。
她的爷爷正在往盆中倒热水,她从里屋跑出来竟没有看到,以至把热水倒在她脖子里,烫伤一大片。
数日后开始化脓才来找我治疗,我用此方给她调涂而愈。
后来五队的人几乎家家都知道此方,不少家都自己上山采黄柏树皮和地榆以备用(此两种药在东北的山上到处都有)。
1990年,邻居李光亮开木匠铺,木工用的有一种胶,胶已用完,剩下的空桶他想干别的用,划了一根火柴去烧。
不想此胶属易燃品,烈火轰地一声扑了出来,把他整个头面部全都烧伤了,头发、眉毛、胡子都烧没了,脸上全是大大小小的水泡。
我也用此方治之,数日而愈。
伤口结疤后再用鸡蛋黄油加冰片调涂,愈后竟连疤痕都没有。
尤其神奇的是,此药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我为李光亮上药之后,当即不疼了。
他的亲属来看他,提出说獾子油治烫伤有特效,于是把我用的这药洗了去,换上了獾子油,结果又疼起来,只好又把獾子油洗去,再涂上我用的这药,才又不痛了。
黄柏、地榆都有很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地榆又有很好的收敛止痛作用,故能收捷效若此。
从我近30年的应用来看,此药效果确实不一般。
我用它治疗的患者还有很多,以后再没一一记录。
而且,此药不只是治水火烫伤,对一些其他的化学烫伤,同样能收到很好的疗效,愿后学者莫以其方简而忽视之。
本文摘自《杏林集叶》。
中医治疗烧烫伤的方法

中医治疗烧烫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地榆、白芷、黄连、黄柏、黄芩、紫草、红花、虎杖、米壳、蜂蜡、冰片、狗油等中草药外敷:将烧伤烫伤处外涂以上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烧烫伤。
黄苓、川芎、黄柏、没药、冰片、香油等中草药外敷:将黄酒喷洒苓片并微炒,将黄皙用一定浓度的盐水喷洒后微炒,把这五味中药拌匀过细箩后装到瓷瓶密闭,用时用香油调成稀糊状,敷在烧烫患处。
黄连、黄柏、大黄、地榆、当归、马勃、紫草、血余炭、珍珠粉、冰片、甘草等中草药外敷:将以上草药制成药膏外涂敷患部皮肤,可彻底隔离杜绝细菌的外源性污染,还有止痛迅速、抗菌能力强的作用。
乳香、没药、生地、黄芩、黄柏、大黄、黄连、红花、蜂蜡、冰片、三七等中草药外敷:制成药膏外涂伤处,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支持治疗的作用。
此外,中医针灸、艾灸、拔罐、刮痧等外治法也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加速血液循环等方式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疼痛。
同时,注意不要使用棉质绷带,以免刺激伤口。
烧烫伤23方

烧烫伤23方发表者:赵东奇1、莲子心2克、或天门冬、麦冬各10克、或石斛、玉竹各10克、或当归6克、黄芪10克、或党参10克、开水泡浸代茶饮,主治烧烫伤;2、蜂蜜适量,烧伤创面,经清洁处理后,即涂搽蜂蜜,早期每日4-5次。
创面采用暴露疗法。
待创面形成一透明胶痂后,涂蜜次数可以减少,到每日1-2次,主治烧伤;3、鲜槐花120克、或生百合适量,捣烂贴敷伤处,每日换一次,主治烫伤。
捣烂涂伤处,主治烧伤,每日1-2次。
4、生大黄适量,研粉,鸡蛋清或食用油调,涂伤处,日2次,主治烧伤;5、丝瓜络、龙眼核、荔枝核,用一样烧灰存性,或兔毛(家兔或山兔均可)适量,或猪毛适量,火制(烧)成灰,麻油适量,调成油膏,用时局部皮肤发红灼痛者,可直接涂药。
如患处起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以油膏涂后,纱布包扎,1-3日换药一次。
主治烧伤;6、马蜂窝12克,研粉麻油调,涂伤处,每日1-2次,主治烧伤;7、生石膏120克、地榆60克,共研末,麻油调敷伤处,2次。
主治烧伤。
8、藕节40克、苍术40克,共研末,麻油调敷伤处,1-2次,主治烧伤;9、陈石灰120克、水360毫升。
将石灰化开,取其上层清水,涂伤处,每日2-3次,主治烧伤;10、生大黄粉30克、陈醋300毫升,调匀,涂敷伤处。
日2次。
主治烧伤;11、白糖50克、蜂蜜90克,白糖研粉,用蜂蜜调匀,涂敷患处,每日2-3次,主治烧伤;12、青果30克,加适量清水煎数沸,放凉涂搽伤处,每日3次,主治烫伤;13、桐油30克,涂搽伤处,每日3-5次。
若水泡破裂,患处化脓,可撒上地榆粉或黄柏粉。
主治烫伤。
14、废茶叶(泡用过之茶叶,不论红茶绿茶)适量,晒干保存,遇烫伤时,取废茶叶大量,加水浓煎取汁,待凉涂伤处,每日4-6次。
主治烫伤;15、荷叶适量,或乌贼骨适量,烧成灰,用麻油调和,或加梅片少许,涂于伤处,每日2-3次。
主治烫伤;16、地榆适量,焙干研粉,用麻油或菜油调敷伤处,或地榆30克、冰片3克研粉,或地榆30克、生石膏50克、共研粉,或地榆30克、木通30克、共研粉,或珍珠母120克、冰片1·2克、共研粉,菜油调敷伤处。
烫伤的偏方

烫伤的偏方
1、生姜汁治烧烫伤
药物:生姜适量。
用法:将生姜捣成泥,取姜汁,用姜汁涂抹患处。
每日数次。
功能:消炎止痛。
疗效:效果特佳
2、米酒治烫伤
用料:米酒适量。
制用法:用药棉蘸米酒轻轻涂擦患处,直到患处有凉感,每隔半小时涂擦一次,次数越多好的越快。
我活着,是为了让更多同胞,更好的活着!
本公号立志于搜集整理华夏大地最实效、特效、奇效的中医偏方、验方和秘方,
成为大家永保安康的实用药方库!
为同胞们打造实用、贴心的养生信息源泉!
如果您觉得有用,请告诉您的朋友
让咱们一起努力造福四方,普惠同胞!
<为百姓服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系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固体或电、放射线及化学物质的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损伤。
临床以火焰伤和烫伤为常见。
由于引起烧伤的病因,烧伤面积、程度、部位以及烧伤者的年龄、体质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同,预后亦各异。
判断烧伤的程度,首先须了解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测定烧伤面积的计数有“九分法”、“手掌法”、“儿童烧伤计算法”三种。
“九分法”将全身皮肤面积分为11个九等分,即头、面、颈9%,二上肢为9%X2,躯干前后及外阴为9%X3,双下肢及臀部为9%x5+1。
“手掌法”即将患者五指并拢时手掌的面积为占全身面积的1%,适应於计算小面积烧伤。
小儿烧伤面积计算法公式为:头、颈、面部为9+(12一年龄)%,双下肢为41-(12一年龄)%。
烧伤深度计算采用三度四分法,即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
由于烧伤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亦各异。
Ⅰ度烧伤伤区较小,创面潮红,灼热,疼痛,无水疱,2一3天脱屑痊愈;浅Ⅱ度烧伤表现为剧痛,局部潮红,呈大小不等水疱,基底均匀红色,局部感觉过敏或肿胀,1一2周痊愈,有色素沉着;深Ⅱ度表现疼痛迟钝,水疱如溃破基底苍白,中央有不同密度的红色小斑点,烧伤后12一24小时更为明显,3一4周愈合,有疤痕;Ⅲ度烧伤表现疼痛消失,无水疱,皮肤呈蜡白色,无弹性或炭化,坚硬如皮革,干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状, 2-4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大都需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疤痕和疤痕挛缩。
诊断要点主要根据临床表现。
严重者配合生化化验,血、尿常规化验以判断水与电解质紊乱情况、脏腑损伤情况、感染情况加以判断。
现代医学对烧伤治疗原则为对症处理,如给服止痛剂,外用烧伤膏或油剂等;酸碱烧伤立即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对严重者首先采取抗休克及抗感染措施,按烧伤补液公式补液,增加患者营养,必要时输血,或肌注丙种球蛋白等措施。
中医学称烧伤为“水火烫伤”,具体可分为“火烫伤”、“汤烫伤”、“火疮”等。
唐代孙思邈着《千金方》指出,“凡火烧损伤慎勿以冷水洗之”,否则“火疮得冷,热气更深入膏,坏人筋骨难瘥”。
清代医家进一步闸明本病的辨证与预后。
如陈二锋所着《洞体奥旨》中记有“汤烫伤……轻者害在皮肤,重则在肌肉,尤甚者害在脏腑”,“火烧疮遍身烧伤如黑者难救;或烧轻而不致黑者犹可疗也。
然皮焦肉卷,疼痛难熬,有百计千方用之而不验者,以火毒内攻而治不得法也,故火烧之症,必内外同治,则火毒易解也”。
在病因病机方面,中医学认为,烧伤系热毒灼盛伤皮肉,导致热盛伤阴,热毒内攻,脏腑不和,阴阳平衡失调。
后期为毒邪渐退,久病导致气血两亏,或阴伤胃败,因此诸症迭生。
一:儿茶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收湿,止血敛疮,生肌定痛。
主治各种类型烧伤。
【处方组成】
儿茶100克、黄芩100克、黄柏100克、冰片30一50克、80%酒精1000毫升。
先将儿茶研成粉,然后与另3味药一起浸泡于酒精中2一3天,过滤,装瓶,密封备用。
试用前先清洗创面,外涂1%达克罗宁液(总量不超过1克)止痛,2一3分钟后喷洒或搽本方,早期每隔2一4小时喷涂药液1次,并用烧灯或电吹风将创面烤干促使药痂形成。
待成痂牢固后,每日喷液1~2次即可。
若痂下有感染或积液,需清理引流,反复涂药定痂。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烧伤2179例,治愈2057例,治愈率%,死亡122例。
【处方来源】
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韩之勋等。
【按语】
本法系一种制痂疗法,有良好疗效,深度烧伤处理是烧伤处理中颇感棘手的问题,本方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而且对Ⅲ度烧伤面积在40%以内亦适应,对Ⅲ度40%以上用此法可为分期分批植皮赢得时间。
儿茶有清热收湿、生肌作用,经实验室抗菌作用试验表明,毫克/毫升的生药浓度能抑制绿脓杆菌生长,毫克/毫升的生药浓度能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和产气杆菌生长,而毫克/毫升浓度即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上述浓度药液中含酒精分别为5%、%、%。
死亡病例原因主要治疗延晚,感染明显,多数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感染,伴严重败血症、肺炎而死亡。
二:虎榆烫伤膏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消炎,止痛消肿。
主治烫伤。
【处方组成】
地榆40克、大黄40克、虎仗40克、黄连20克、白蔹20克、海螵蛸20克、炉甘石20克、没药15克、冰片4克,诸药共研细末,过筛,取麻油适量,将药末调成稀糊状,装瓶备用。
使用时,将油膏涂于烫伤部位,每日用药2-4次。
用本药膏外敷时,若创面不清洁,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如有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抽吸尽,然后将油膏涂敷于烫伤创面。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烫伤35例,34例均于7-ll天痂皮脱落而痊愈;另1例因烫伤后伤口严重感染方始治疗,经16天痊愈。
【处方来源】
黔西南自治州兴义下五屯卫生院胡守礼
【按语】
本方适于烫伤面积30%以下,烫伤深度为Ⅰ度、Ⅱ度。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三:烧烫伤散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消肿,止痛解毒,收敛生肌。
主治小面积烧烫伤。
【处方组成】
黄连5克、山栀5克、苦参5克、天仙子200克、生石膏5克,上药研末备用,用时以3%茶叶洗液调匀外敷。
【辨证加减】
创面轻度感染可加冰片2克、枯矾2克、地榆10克;创面干燥出血加大黄5克、地榆5克、黄柏5克;新肌渐长加地榆8克、青黛2克。
【临床疗效】
治疗烧烫伤100例,轻度烧伤53例,平均8天治愈,中度烧伤38例,平均18天治愈;重度烧伤8例,平均28天治愈;特重病例1例,32天治愈。
【处方来源】
湖南省衡东县中医院谭平立。
【按语】
疼痛是烧烫伤病人的主要症状,本方黄连、山栀、大黄、黄柏因具有清热消肿作用故能止痛。
本方疗烫伤,可收到止痛快,愈合快,基本无疤痕,完全无功能障碍之效。
四:烫伤油
【功能主治】
功能安神镇痛,收敛燥湿,清热解毒,祛瘀生新。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烧伤。
【处方组成】
干地黄120克、红花120克、当归120克、麦门冬120克、陈皮120克、甘草120克、地榆120克、冰片120克、朱砂12克、虎杖500克、菜油或花生油5000毫升。
以上诸药除冰片、朱砂研细末外,其他药物均放入油内浸泡24小时,然后用文火煎熬至麦门冬变为褐黑色为度,滤去药渣,待油温降至60℃再投入冰片、朱砂末搅匀,油凉后装瓶消毒备用。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本方外搽治疗烫伤75例,其中沸水烫伤35例,火焰烧伤14例,汽油烧伤12例,石灰烧烫伤8例,热沥青烫伤与电灼伤各2例,钢水烫伤与氧焊烧伤各l例。
痊愈64例,显效6例,好转5例,其中浅Ⅱ度平均7天治愈;深Ⅱ度平均16天治愈;Ⅱ、Ⅲ度混合伤的治愈时风最短者26天,最长者129天。
Ⅱ度烧伤者创面愈合不留瘢痕,肢体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处方来源】
桂中医学院附第二医院高超义
【按语】
无
五:地榆烫伤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消肿,止痛生肌。
主治Ⅱ度烫伤。
【处方组成】
儿茶100克、白芨100克、白蔹100克、白芷100克、黄芩100克、血竭60克、地榆300克、冰片40克。
制法:将上8味药研极细末过筛,取麻油500克、凡士林5克,捣拌均匀,然后摊在纱布上约毫米厚,放在带盖珐琅盘内,经低压消毒(有效期2周)。
使用前必须先清除创面分泌物,后按创面大小剪好带药纱布,单层乎贴于创面,污染创面先用%生理盐水湿敷1-2分钟待创面无分泌物再用“本药膏”纱布。
每日换药1次。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Ⅱ度烧伤80例,全部治愈。
其中浅Ⅱ度25例治愈天数5-7天,深Ⅱ度55例治愈天数13-14天。
【处方来源】
辽宁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冯国荣。
【按语】
本方中儿茶有止血、敛疮、收湿作用;血竭止血化瘀,敛疮生肌;白芷排脓消肿止痛;地榆解毒收敛;黄芩清热解毒止血;冰片清热止痛,防腐止痒;白芷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