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鱼塘养鱼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鱼塘养鱼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鱼塘养鱼的正确方法与技巧1. 哎呀,想要养好鱼塘里的鱼,首先得选好鱼苗呀!就好比你要挑个好选手参加比赛一样。

你想想,要是挑了些病恹恹的鱼苗,那能养得好吗?所以一定得瞪大双眼,仔细挑选健康活泼的鱼苗。

比如说,那些游起来有力、鳞片完整的就是不错的选择哟。

2. 水质那可是养鱼的关键呐!这就像人生活的环境一样重要。

你能想象自己天天待在脏兮兮的环境里会舒服吗?鱼儿也一样啊!要定期检测和调节水质,保持水的清洁和适宜。

别偷懒哦,不然鱼儿可就遭罪啦!像及时清理水中的杂物、合理换水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

3. 饲料也不能乱喂呀!你会随便给孩子吃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肯定不会嘛!给鱼喂饲料也得有讲究,要根据鱼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来选择合适的饲料。

而且要注意投喂的量和时间,别撑着它们,也别饿着它们。

就像按时按点给孩子做饭一样,要有规律。

4. 夏天热的时候可得注意防暑降温哟!这跟人怕热一个道理呀。

你可以给鱼塘增加一些遮阳的设施,或者采取一些降温措施,让鱼儿能舒服点。

难道你看着它们热得不行还不管不顾吗?比如搭建凉棚或者使用冷却设备,可别小看这些办法哦。

5. 预防疾病也很重要哇!等鱼儿生病了再来治就晚啦。

就像人要提前打预防针一样,我们也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定期给鱼塘消毒,观察鱼儿的状态,一有不对劲赶紧想办法。

别等到鱼儿都病得不行了才着急哟!好比发现孩子有点咳嗽就赶紧预防加重一样。

6. 还有哇,别小看了日常的巡查和管理哦。

这就像你每天要看看孩子是不是好好的一样。

要经常去鱼塘看看,看看有没有异常情况,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鱼塘养好哟!每月至少得去个好几次认真查看呢。

我觉得呀,只要用心做好这些方面,就一定能把鱼塘的鱼养得健健康康、肥肥壮壮的!。

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

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

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如下:1.选址与建立池塘:在水源充足且水质干净的地方建立池塘,并疏通池塘中的排水和灌水渠道,避免堵塞。

池塘的进出口处应安装铁丝网或尼龙线网,以防鱼逃脱。

2.池塘条件:鱼塘的水深应达到2~3米,水宽以10米左右为宜,这样便于分层养鱼,实行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密养。

同时,池水应能灌能排,达到“肥、爽、活”的标准。

3.鱼种选择:选择大规格、多品种的优良鱼种,是池塘养鱼稳产高产的物质基础。

一般高产鱼池,要求做到品种齐全,规格合理。

同时,放养鱼种的规格要做到“三代同塘”,即同品种不同年龄的大、中、小鱼同时混养在一个塘里。

4.消毒处理:投放鱼苗前,先往池塘中泼洒漂白粉,或和水混合的生石灰,消灭池塘底部的寄生虫和病菌,降低鱼的染病几率。

同时,在池塘的淤泥里施加腐熟的人畜粪便,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为鱼提供食物。

5.饲养管理:每天饲喂两次,饲料可以由小鱼、小虾、蛋白粉、豆饼、肉酱等制作而成。

此外,每隔半年更换一次清水,保证水质干净清洁,并要定期向池塘中投喂药物,以防鱼感染疾病。

6.饵料选择:鱼种下塘后,要根据各种鱼的不同食性选择饵料,使之吃饱吃好。

投饲方法以粗(天然饵料)为主,精粗结合,水陆(水、陆草)、荤素(贝、草类)、饵肥三个并举。

7.日常管理:每天早上、中午、傍晚都要到池塘边观察,看鱼有无浮头现象、吃食是否正常、水质是否有变化等。

同时,注意换水,定期清除残饵及污物,防止污水、污物入池,发现水质不适要及时换水或采取其他调节水质的措施。

8.节约成本:在水面上20~30厘米处安装数盏6~25瓦的灯泡,晚上开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虫入池来喂鱼,可节省部分饲料。

遵循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更有效地饲养鱼塘中的鱼,提高鱼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也需要注意鱼塘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鱼塘的正常运行和鱼的健康生长。

鱼塘养鱼技术指导

鱼塘养鱼技术指导

鱼塘养鱼技术指导
1.养殖环境:挑选保水的池塘,必需有充沛的水源。

2.消毒:用生石灰对囫囵池塘举行喷洒消毒。

3.鱼塘管理:常常观看是否有鱼浮头。

4.注重事项:定期清理池塘中残留的饵料、死鱼、污染物、腐烂的水草。

鱼塘如何养鱼1。

繁殖环境
养鱼最重要的是挑选一个保水池塘,一定要有充沛的水源,这样才干保证池塘在旱季和雨季都是抗旱耐涝的。

其它,池塘的位置一定要阳光充沛,池塘外形整齐,底部平坦,淤泥适量。

2.消毒处理
养鱼前要对池塘举行清洁消毒,挖出多余的污泥,清除池塘内和池壁上的杂草,削减病菌和敌人的威逼。

清洗后,全池洒水,用生石灰消毒。

3.鱼塘管理
日出前夕,是水中产氧最少的时候。

这时候就要不断观看是否有鱼浮头。

而且下午气温最高的时候,要准时查看鱼的活动状况,避开浮现鱼群的不良状况。

4.有关注重事项
在养鱼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残留的饵料、死鱼、污染物、腐烂的水生植物等。

在池塘中,以保证池塘环境的清亮整洁,削减鱼类病虫害,
并在旁边种植燕麦草等青饲料。

农村鱼塘养鱼技术

农村鱼塘养鱼技术

农村鱼塘养鱼技术
农村鱼塘里养鱼时,需要将池塘水深控制在2米左右,再往池塘底部的泼洒生石灰,为其消毒灭菌,并且要往池塘淤泥中撒入基肥,促进水草生长,而且可以选择草鱼、鲢鱼、鲫鱼等鱼类进行混养,并且要每天投喂两次饲料。

农村鱼塘怎么养鱼
1、池塘水深
在农村鱼塘里养鱼时,需要为其放水或加水,使水深约为2米左右,而且要清理鱼塘底部的杂物和淤泥,使淤泥的深度保持在10厘米左右,然后向淤泥中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并且要向池塘里撒入肥料,促进水草和藻类生长,为鱼提供食物。

2、选择品种
在农村饲养鱼时,可以选择草鱼、鲢鱼、鲤鱼、鲫鱼、鳙鱼等鱼类进行混养,而且在投放鱼苗前,需要保证水温稳定在5-7度之间,以免鱼死亡,并且要将鱼苗放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分钟,使其染病几率下降。

3、饲喂管理
饲养鱼时,需要每天投喂两次饲料,可以向其提供轮虫类、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也可以在池塘中栽种轮叶黑藻、苦草、眼子藻等藻类植物,而且要在每天晚上将吃剩下的饲料捞出,以免水质变差,使得鱼死亡。

4、饲养方法
在农村鱼塘养鱼时,需要每天晚上巡查一次鱼塘,要将死亡的鱼捞出,并根据鱼的症状,向池塘中泼洒药剂,以免出现传染病,而且要在夏季时期,在鱼塘上搭建遮阳棚,使水温恒定,有利于鱼生长繁殖。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池塘养鱼有哪些方法和技巧池塘养鱼是农村养鱼最常见的养殖方式,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小,收益大,水体环境易掌控,适合家庭养殖的优点。

但是池塘养鱼管理不简单,防备病害、或者是池塘水质老化、排灌水都是难点,下面一起学习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第一步:清塘消毒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还要清理池塘里的淤泥,可能比较多,需要只留20多厘米的泥。

一亩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后清洗洁净,没有药发挥作用了,才能放养鱼。

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

(实在用量以现场为准)第二步,良好水质的保持水草太多,池塘里空气太差,有些东西腐烂了,影响池塘的水质。

所以必需要清理过多水草,或者是水藻、有些水藻会散发有害物质,所以发觉就要去掉。

少量浮萍可以遮阴,但是太多了,对鱼生长不好有些水藻污染水源,会造成水质变成酸性第三步:病害防备鱼在高温的夏季和气温忽高忽低的秋季简单发病,所以高温期在池塘半个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亩是20斤。

使用菌毒克进行消毒。

对于喂食用具也要用粉剂虾便利。

有时候肠胃病流行,可以饲料拌服虾便利来治疗肠炎疾病。

池塘为什么会缺氧?气温高:气温高其实也是会导致池塘缺氧的,温度高了空气里面的氧气就不简单融入水里面,而鱼则会由于高温加大氧气的消耗,这一高一低,池塘自然就会缺氧了。

这时候一方面加深池塘水深,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纳增氧机器,其次加快换水的频率,让源源不绝的活水来增添池塘的含氧量,这样保证性更高一些。

养殖密度大:养殖密度也是导致缺氧的原因之一,一些养殖户会过分的努力探求养殖密度,以求养殖效益高,这样做养殖数量是上去了,但是氧气消耗也上去了,原来堪堪够用的氧气自然就不足了。

另外密度过大的话会导致鱼长期的比较活跃,单一的一条鱼消耗的氧气也会增添,所以掌控密度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事情。

池底淤泥过深:池塘的淤泥里面有许多可以氧化的物质,其消耗的氧量比鱼更多,淤泥越多且消耗的氧气就更多,鱼能用的自然就少了,就是鱼缺氧了。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池塘养鱼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乐趣的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供新鲜的鱼类食材。

然而,要想成功养鱼,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适合的鱼种是成功养鱼的第一步。

不同的鱼种对水质、温度、氧气等环境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鱼种时要根据自己的池塘条件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般来说,鲤鱼、鲈鱼、草鱼等都是比较适合在池塘中养殖的鱼种,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生长速度也比较快。

其次,保持池塘水质的清洁和稳定也是养鱼的关键。

定期清理池塘杂草、残渣和废弃物,保持水体清澈透明;同时,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

如果水质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影响鱼儿的生长和健康。

另外,合理投喂也是养鱼的重要环节。

投喂要根据鱼的种类和数量来合理控制,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一般来说,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的量要适量,避免造成水质污染。

同时,要选择适合的饲料,保证鱼儿的营养需求。

此外,定期检查鱼儿的健康状况也是养鱼的重要工作。

观察鱼儿的行为、食欲、鳃的颜色和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同时,定期进行鱼类疫病的预防和治疗,保证鱼儿的健康生长。

最后,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在养鱼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源和周围的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养殖,不仅可以提高养鱼的效益,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池塘养鱼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养殖活动,只有掌握了合理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成功。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取得丰收和快乐!。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一、池塘选择选择合适的池塘是池塘养鱼的关键。

池塘的选址应远离污染源,水源充足,适合养鱼的气候条件,并且水深、水质较好。

同时,池塘的周边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和供水条件,便于饲料投喂和养鱼操作。

二、水质管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鱼的效果。

优质的水质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鱼类的成长和繁殖。

因此,我们需要经常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和适宜。

同时,要保持水体的氧气含量,适时进行水质调理和换水工作,保持池塘水质清洁。

三、饵料投喂合理的饵料投喂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环节。

不同种类的鱼类对饵料的需求也不同,我们需要根据鱼种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饵料,并且要注意饵料的种类和数量。

在投喂饵料的过程中,要避免过量过频的投喂,以免造成水质污染和饵料浪费。

四、水产疾病防治水产疾病是影响养鱼效果的重要因素。

疾病的发生会导致养殖鱼类的减产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水产疾病的防治工作,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情况,合理使用药物和疫苗,加强池塘的卫生管理,减少水产疾病的发生。

五、养殖周期控制在池塘养鱼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养殖周期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不同阶段,我们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工作,如投苗、投料、消除废料等。

要根据不同的鱼类和养殖需求,合理控制养殖周期,促进鱼类的健康成长。

总结:池塘养鱼是一项值得尊重和研究的养殖技术。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我们可以提高养殖效率,提高产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养鱼过程中,能够加强技术学习,提高养殖水平,为水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也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共同促进水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六、养鱼设备和工具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养鱼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如水泵、氧气机、温度计、投饵器等,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养鱼过程。

同时,要定期对这些设备和工具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为池塘养鱼提供良好的保障。

池塘养殖鱼的技巧与方法

池塘养殖鱼的技巧与方法

池塘养殖鱼的技巧与方法池塘养殖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其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鲜活鱼类的需求,还能够带来丰收的经济效益。

以下是池塘养殖鱼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1. 池塘选址:选择适合养殖鱼类的池塘十分重要。

首先,池塘应该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以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其次,池塘的底部应为泥质或粘土质的土壤,以便于蓄水。

池塘的大小要根据养殖鱼的品种和养殖数量而定,一般建议每亩可养殖2000-3000斤鱼。

2. 池塘清理:在养殖鱼之前,首先要对池塘进行彻底清理。

清理池塘时,可以使用红树枝、广玉兰等植物,将水探入浅而明亮的池塘,使水中的杂质顺流而出。

此外,还可以使用细砂、两块石块等工具清理池塘底部的杂质,确保养殖环境良好。

3. 池塘养殖种类选择:根据鱼的生长环境和需求,选择适合池塘养殖的鱼类品种。

常见的池塘养殖鱼类有草鱼、鳙鱼、鲤鱼、鲈鱼等。

其中,草鱼和鳙鱼是较为常见的养殖鱼类,适应性强,养殖过程相对简单。

4. 建造养殖池:在池塘养殖前,需要合理规划和建造养殖池。

一般情况下,养殖池可以使用钢筋水泥和砖石结构进行建造,确保养殖池的稳定性和密闭性。

养殖池的深度一般为1-2米,养殖密度为10-15公斤/立方米,避免鱼类之间的相互压迫,影响生长。

5. 排水养殖池:在池塘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排水。

池塘水的排水周期一般为7-10天一次,每次排水比例为20-30%。

排水时,可以将池塘水直接注入其他养殖池或田地灌溉,起到循环利用的作用。

6.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投喂是池塘养殖鱼类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选择适合鱼类生长需求和营养需要的饲料。

市场上常见的饲料有粉料、颗粒料和颗粒料三种。

饲料的投喂要根据鱼的生长状态和鱼类本身的需要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投喂。

7. 水质调节:池塘养殖中,定期检测和调节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

水质指标包括水温、溶氧量、pH值等。

合理的调节水质可以通过增氧设备、增加水源、调节水位和施用调节剂等方式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池塘养鱼第一节清塘成鱼池的清整,可改善环境条件,保持和提高池塘生产力。

连续多年进行精养的池塘,淤泥逐年沉积,鱼池变浅,水体缩小,因此清除过多的淤泥(为保持池塘肥力,淤泥可留20cm),是改善鱼池生产条件的首要问题,对曾发生较严重鱼病的鱼池,应进行药物彻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或20PPM(20克/m3)漂白粉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5-10公斤漂白粉干塘(水深5-10厘米)清塘。

第二节放养鱼种鱼种是成鱼生产的物质基础,对放养鱼种总的要求是:种类齐,规格全,数量足,体健壮。

一、合理搭配混养混养的优点: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可培育鱼种提高鱼产量;产量高成本低。

我国几种主要养殖鱼类,从它的栖息习性看,可以分为上层鱼(鲢鳙)、中下层鱼(草鳊等)、底层鱼(青鲫鲤等)三种。

从食性看,鲢、鳙吃浮游生物;草鱼和团头鲂主要吃草类;青鱼和鲤鱼吃螺蚬;鲫吃小型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罗非鱼吃腐殖质、丝状藻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有机碎屑。

因此,将鱼类实行合理搭配混养,可以因地制宜多种途径地扩大饵肥源,可以充分利用养殖鱼类的分层习性和它们之间在饵料连锁关系及物质循环上的互利作用;不同年龄规格鱼的混养,则有利于实行轮捕和为下年准备大规格鱼种。

这些都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池塘增产潜力,提高放养密度,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1、混养类型:⑴以草鱼、鲢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我国最普通的一种混养类型。

其特点是养殖的鱼类绝大多数是草食性鱼类,能充分利用来源广的青饲料和肥料,生产成本低,而产量和效益却相当可观;⑵以鲢、鳙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鲢、鳙鱼为主体鱼,适当混养草、罗非鱼等鱼类,以施肥为主,同时投喂草料;⑶以鲢、鳙、罗非鱼为主的混养类型,进行鲢、鳙、罗非鱼交叉饲养;上半年抓好鲢、鳙鱼的饲养,到6-8月达到商品鱼,轮捕上市,下半年抓好罗非鱼的饲养;⑷以草鱼和团头鲂为主的混养类型,基本与以草、鲢鱼为主的混养类型相似。

养殖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大;⑸以草、青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江浙一带的养殖类型;⑹以鲤鱼为主。

2、混养比例:⑴"吃食鱼"与"肥水鱼"比例:一般1千克"吃食鱼"可带大0.5-1千克"肥水鱼";⑵鲢、鳙比例:一般放养比例控制在3-5:1或1:3-5范围;⑶青、草鱼与鲤、鲫、团头鲂的比例:一般每放养1千克青鱼可搭2-4尾13cm的鲤鱼种,1千克草鱼种可搭6-10尾13cm的团头鲂,白鲫的食性与鲢鱼相近,投养3-5尾白鲫相当于投养1尾鲢鱼。

⑷青鱼与草鱼的比例:以青鱼为主的,草鱼不能超过青鱼的25%,轮捕轮放且经常注水的,两者比例可达1:1。

⑸罗非鱼与鲢、鳙的关系:在食性上有一定的矛盾,可交叉分上半年重点养鲢鳙(罗非鱼小、稀),下半年重点养罗非鱼,平时要增加投饵施肥,捕大留小。

⑹同种鱼大、中、小规格的搭配放养:青、草鱼一般放养70-75%(按重量比)的2-3龄鱼种,搭配20-25%的二龄斤两青、草鱼,5-10%的一龄青、草鱼种;鲢、鳙鱼可放养250g,100-150g,13cm三种规格。

二、合理放养密度决定放养密度的依据主要是池塘条件,饵肥来源,鱼种的种类和规格,以及管理水平等。

计算放养量的方法,一般可采用预计产量法和饵肥定量法两种。

1、预计产量法:预计每亩毛产量(千克)苗放养量(千克)=-----------------预计总增重倍数×预计成活率(%)预计每亩毛产量亩放养量(尾)=-----------------起捕平均体重×预计成活率(%)亩放养量(kg)亩放养量(尾)=-----------------鱼种平均体重×预计成活率(%)例如放养花白鲢,成活率一般为80%,亩产500公斤,增重5倍,则亩放养量为500÷5÷80%=125公斤。

2、饵肥定量法:计划投饵量亩放养量(千克)=-----------÷预计净增重倍数预计饵料系数×成活率计划投饵或施肥总量亩放养量(千克)=------------------每kg种计划投饵或施肥量×成活率三、鱼种的规格质量1、质量上要求:体质肥满结实,背部尾部肉厚,体形正常,鳞片完整,体表光滑,体色和眼睛水晶体鲜泽,体长和体重匀称。

2、规格上原则:生长快,当年上市,或者可以作为来年大规格鱼种。

四、鱼种消毒夏花鱼种放养时,用食盐水3-5%或高锰酸钾10-20PPM药物浸洗约10分钟,杀死鱼体的细菌寄生虫后再放入鱼池。

当青、草鱼种长到10cm左右,注射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出血病。

五、放养时间及注意事项鱼种放养一般应在年底至春节这一段时间中紧接着干池清塘后进行,一般掌握水温在6℃以上,10℃以下,注意选择在晴天进行。

在夏秋季节,要求操作细致、熟练、轻快,选择气温较低的时间进行。

第三节投饵施肥影响一个水体能产多少鲜鱼,除了放养多少鱼种外,还要进行合理的投饵施肥,合理的投饵施肥是保证鱼类迅速生长,取得稳产高产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养殖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一、投饵1、投饵量:根据"吃食鱼"的放养量、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来确定。

2、投饵原则:投饵必须掌握"四看"、"四定"的原则,保证鱼类吃鲜、吃足、吃匀。

"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

一般在立春前后开食,以中午2-3时吃完为度。

清明后,水温渐高,需适当增加易消化的饵料。

谷雨至立夏,鱼类食欲开始增强,投饲量应该增加,但不宜过多,这时正值"大麦黄"鱼病高发期。

夏至前后,气候不正常,投饵要适当控制。

小暑以后,渔谚有"4、5、6月鱼长壳,7、8、9月鱼长肉"的说法,应逐步增加投饵量,但一次不宜过多,防浮头。

7、8月有台风时可以日夜投饲。

在"白露汛"鱼病高发季节,以下午吃完为度。

白露后,可以大量投饵。

霜降以后,可以少投饵,直到干塘捕鱼时停止。

看天: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天气骤变和阵雨时不投;看水:清淡多投,肥浓少投,恶变不投;看鱼:活动正常食欲旺盛,不浮头应多投,反之则少投。

"四定":定位,定量,定时,定质。

二、施肥池塘施肥,不仅可促进水中细菌、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繁殖,供鲢、鳙、鲤、鲫、鲮、鲴和罗非鱼的摄食,而且有机碎屑还可以直接供杂食性鱼类摄食。

1、施基肥:施基肥可以改良底泥营养状况,增加池塘营养物质,以利天然饵料的增殖。

特别是对底质瘦,新改造或新开的池塘,应在放水前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粪肥或混合堆肥200-1000千克。

2、施追肥:为了陆续补充池中营养物质,促进天然饵料的不断繁殖生长,还应及时适时追肥,使池水不致因长期不施肥而变瘦。

3、施肥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基肥最好遍撒池底,并用推耙把肥料搅拌在泥中。

⑵应掌握少量勤施的原则。

⑶每次施肥量和施什么肥料应根据季节、水温、水色、透明度等情况来决定。

⑷浮泥多的肥塘,可以适当采用"塘泥还塘"的方法。

⑸施化肥要注意配合,一般氮、磷、钾的施放比例按有效成分实际含量计为2:2:1。

⑹各种粪肥、绿肥要经过发酵后加水全池泼洒。

无机肥要经水溶化后全池泼洒。

⑺施肥时要避开食场。

第四节日常管理我国广大渔民和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将许多宝贵的养鱼管理经验提炼成几句"四"字诀,现介绍如下:一、"四看"判断水质1、看水色:水色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褐色水,包括黄褐、茶褐、红褐、褐带绿;另一类是绿色水,包括黄绿、油绿、绿带褐,这两种水均是典型的肥水型水质,也是高产精养塘必须具备的水色,池内含有大量鱼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

2、看水色的变化:池水中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形成水色的日变化。

浮游植物在夜间避光,白天趋光,从而造成浮游植物在水层的位置不同,上午浮游植物尚未到达表层,从而造成水体透明度大,水色清;经过中午的光照作用,到下午时,浮游植物已全部上浮到池塘表层,从而造成水体透明度小,水色浓。

此外,十天半月池水水色的浓淡也会交替出现,这是因为藻类的优势种群互相更替,池塘物质循环快,这种水称为活水,水色的变化频繁,标志着该池塘的天然饵料种群多,数量大,是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

3、看"水华":在肥水的基础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带状或去块状水华。

有水华出现表明该水体有机耗氧负荷过大,水体溶氧较差,水质可能很快变坏,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从而造成鱼浮头,甚至泛池。

4、看下风油膜:有些藻类不易形成水华,或因天气影响如风浪作用不易观察,可根据下风油膜的颜色及覆盖面积来衡量水质好坏。

如果油膜过多,无日变化,泡沫多且伴有阵阵腥臭味,说明该水体已经变坏或正在变坏,应及时放走坏水,换冲新水。

二、"四看"预测浮头1、看天气: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的低气压闷热天气,连绵阴雨天和雷阵雨下得不透的天气,有这些现象表示气温高,气压低,水中含氧少,水质易恶化,鱼类容易在半夜到清晨这段时间内发生浮头,且池塘水质越肥,鱼越密,则泛塘的可能性越大,程度越严重。

2、看食场:鱼体无病但吃食量突然减少,鱼可能出现浮头。

3、看鱼的活动情况:4-5月份,水温逐渐升高,如遇天气变化,鱼类群集水体上层,散乱游动,并可见到阵阵水花,说明水的深层已缺氧,这种现象称为"暗浮头",但其形成的危害相当大,因此,在每年清明前后浮头可适时换冲水并及时培肥水质。

4、看水色:水质过浓,透明度小,如天气变化,水色突变,说明水体处于转水状态,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分解,不仅消耗大量氧,并可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如硫化氢,氨等)而引起严重浮头。

三、"四勤"管理1、勤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时巡查池鱼有无浮头现象;中午检查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观察有无浮头预兆,酷夏季节还经常在半夜前后巡塘,以防浮头。

2、勤检查:定期检查鱼体生长情况及健康状况,以总结前段时间的管理及养殖状况,每日检查观察鱼体活动状况,摄食状况和水质变化,决定投饵、施肥量。

3、勤做清洁工作:搞好池塘环境卫生,减少鱼病传播途径;清除池中杂草、浮渣和各种浮物,经常清扫食场和食台,并定期消毒。

4、勤分析研究:建立塘口观察档案和池塘日记,做好原始记录,不断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总结提高。

四、"四防"保产量1、防泛池:对精养鱼池而言,浮头泛池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此,增氧设备要到位,及早防止池中缺氧而造成死鱼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