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也有一处明十三陵

合集下载

恢宏的帝王陵墓

恢宏的帝王陵墓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回族自 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 贺兰山东麓。
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 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 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 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
图:霍去病墓与墓前石雕
在咸阳与兴平之间的五陵塬上的霍去病墓前,现建有茂陵博物 馆。位于陕西省距西安约40公里,是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 型石刻群而内容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现有文物陈列室2座,汉武 帝故事造像艺术展一座,石刻廊房6座。总占地面积121486平方米。
茂陵博物馆图
汉武帝(前156年-前87,景帝之子)于公元前140 年登基,在位54年(曾用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
桥 陵
桥陵,又名桥冢,是唐睿宗李 旦之墓,位于陕西渭南市蒲城 县城西北15公里的丰山。桥陵 以山为冢,在山腹开凿地下宫 殿,在地面上绕山筑城,四面 各开一门。 桥陵园周长约13公里,陵园占地面积达8.5平方公里.因建于 开元盛世,各种设施十分崇厚。距今已历经1270多年风蚀雨 剥,但所保留的40多尊巨大石刻却依然眉目清晰,生动自然。 石雕排列成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堪称盛唐石刻艺术的 露天展览馆。陵区群山有“三山九峰一平台”的宏大气势, 神道两侧石刻精美,气势磅礴,有“甲天下”之美誉。是中 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的遗存代表,是陕西旅游东线“山— 水—城—陵”的重要环节和热点。
明· 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 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 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 麓的天寿山。
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 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 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 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十三陵每个陵的介绍

明十三陵每个陵的介绍

明十三陵每个陵的介绍《明十三陵每个陵的介绍》嗨,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明十三陵,那可真是个充满神秘和故事的地方。

先来说说长陵,它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

这地方那叫一个宏伟,建筑高大壮观,走进去就感觉自己穿越回了明朝。

朱棣可是个厉害的主儿,他的陵墓自然也不同凡响。

再看定陵,这是万历皇帝的安息之所。

定陵被发掘了,能让咱们看到好多珍贵的文物,想象一下那些精美的瓷器、华丽的服饰,仿佛能感受到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

昭陵也不错哦!这里经过多次修缮,保存得还算完好。

陵中的建筑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漫步其间,心里会有种说不出的宁静。

还有景陵,它是宣宗皇帝的陵墓。

虽然规模没有长陵那么大,但也有着独特的韵味,透露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

永陵呢,是世宗皇帝的长眠之地。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献陵相对来说比较简朴一些,但也有着它自己的魅力。

庆陵的布局挺有意思的,让人忍不住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德陵是熹宗皇帝的陵墓,也是有很多故事等待着咱们去发现。

康陵,它的周围风景优美,让人陶醉。

思陵就比较特殊啦,它的规模较小,却也承载着一段历史的沧桑。

怎么样,朋友,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对明十三陵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有机会一定要去亲身感受一下!《明十三陵每个陵的介绍》嘿,亲!今天咱们好好唠唠明十三陵。

长陵啊,那可是十三陵的老大,朱棣的地盘。

一进去,那种皇家的气势就扑面而来,什么祾恩殿,那叫一个气派,大柱子粗得吓人,雕梁画栋,美极了!定陵呢,万历皇帝在这儿睡着。

它的地下宫殿那叫一个神秘,走进去感觉凉飕飕的,不过看到那些宝贝,眼睛都亮啦,什么凤冠、珠宝,让人惊叹不已。

昭陵呀,修缮得不错,看起来挺新的。

里边的碑亭、神道,都有讲究,每一处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景陵呢,宣宗皇帝在这儿安安静静的。

虽说不是特别豪华,但那种宁静的氛围让人心里很踏实。

永陵,世宗皇帝的家。

建筑精致得很,一砖一瓦都透着皇家的威严。

献陵,稍微简单了点,不过也能看出当年的用心。

明十三陵(6):景陵、献陵

明十三陵(6):景陵、献陵

明⼗三陵(6):景陵、献陵明⼗三陵(6):景陵、献陵这次游⼗三陵,除了参观长陵,还去了景陵、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加上去年看过的永陵、德陵,就把⼗三陵中位于昌⾚路及以东的9座陵园都看全了。

从地图上看,在长陵西北,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依次排开,我们也是开车依次看过去。

景陵,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的合葬陵寝。

明宣宗朱瞻基就是宣德皇帝,著名的“宣德炉”便是取其年号命名。

景陵是未开放陵园,能看到只是陵园前⽅的⼀座碑,还有⾼耸的明楼。

其他地⾯建筑⼤部分已经坍塌,也没有重建。

⼀道铁门拦着,没办法⾛到明楼近前观看。

景陵是宣宗死后修建的,他遗诏“务从俭约”。

因此景陵相对其他陵墓显得⼗分狭⼩,是⼗三陵中除思陵外最⼩的⼀座。

嘉靖年间,明世宗朝拜先帝时,见景陵⼜⼩⼜破,便下令重建宫殿,增崇基构。

尽管如此,景陵规制依然狭⼩。

献陵,明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炽和皇后张⽒的陵墓。

⽬前没有对外开放,能看到只有红⾊的陵墙和陵园后部的宝城及明楼。

看到陵墙围起的⾯积挺⼩的,并且也不是长⽅形,⽽是⼀个正⽅形,这是怎么回事?查资料才知道,献陵的形制在明清两朝的皇陵中是最为特别的,祾恩殿和⽅城明楼两个院落没有连在⼀起,中间隔了⼀座⼩⼟⼭。

据说如此布局与陵园的风⽔有关。

中间的这座⼩⼭从陵园左侧延伸⽽来,是献陵的龙砂,不可破坏,所以就将两个院落分别建于⼭前、⼭后。

但祾恩殿、祾恩门相继在清末民初时毁坏。

⽇军侵华期间,为修炮楼取砖,⼜将院墙等拆毁。

所以,现在保存下来只有后边的这个院落。

院门为三座单檐歇⼭顶的琉璃花门,就是别的陵寝中最后⼀进院⼦的“三座门”,门前有三座拱桥。

但⼤概是因为桥两边地势抬⾼的缘故,桥⾯已经跟地⾯差不多平齐了。

院⼦的深处便是宝城明楼。

透过门缝,可以看到明楼经修缮后,保存较好。

但明楼形制明显⽐长陵简朴的多,远没有长陵明楼⾼⼤宏伟。

这是因为明仁宗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陵制度务从俭约。

全国陵墓景点

全国陵墓景点

全国陵墓景点
以下是中国一些著名的陵墓景点:
1.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明朝朝廷中13位皇帝及
其配偶的陵墓群。

2.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慈禧太后等皇帝的陵墓。

3. 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秦始皇陵附近的大型陵墓群,其中包括数千个精细的兵马俑雕塑。

4. 赵州桥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陵园,纪念了参与解放战争的烈士们。

5. 孙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精神丰碑。

6. 鲁迅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鲁迅的墓地,也是鲁迅纪念馆所在地。

7. 北陵公园: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清朝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的陵墓公园。

8.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故居,现在成为了供人参观的博物馆。

9.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故居,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建筑。

10. 毛泽东陵园:位于湖南省衡山县,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毛泽东的陵墓,也是中国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盘点十大最恢弘的帝王陵墓 明十三陵最为华丽

盘点十大最恢弘的帝王陵墓 明十三陵最为华丽

盘点十大最恢弘的帝王陵墓明十三陵最为华丽黄帝陵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皇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中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乾陵乾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由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石山。

古今中外的史书上都称这座山为梁山。

据文献记载,五代时,温韬为后梁耀州节度使期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

……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古往今来,多少歹人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找不到的乾陵地宫墓道口,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被几个农民意外发现。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

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

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

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撞,工程十分艰难。

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南麓,方圆40平方千米的小盆地上。

距北京市区50千米。

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

总面积124余平方千米。

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

十三个皇帝的陵寝,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基本相同,均位前方后圆,只有面积大小、筑饰繁简略有差异。

明十三陵景区讲解词

明十三陵景区讲解词

明十三陵景区讲解词刚到达景区的这座门叫大红门是陵墓区的正门,穿过正门我们脚下的这条道路就是十三陵的神道,这条神道随地形回转起伏,这是依据“风水”理论中有“生旺而弯环则吉,衰死硬直则凶”的说法,它是我国历代修建的帝王陵中最长的神道,全长有7.3千米。

往前看有一个碑亭,这就是长陵的神功颂德碑,圣德碑上为盘龙碑首,下为龟趺驮碑,通高7.91米,刻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正面是长子朱高炽(chi)为其父撰写的4000多字颂德碑文,背面是在乾隆撰写的《哀明陵三十韵》后又在碑之左侧刻御制诗一首,右侧刻清嘉庆御制文一篇,论述明王朝灭亡的原因。

过了碑亭,在800米的神道上排列着石兽12对、石人6对,叫做石像生。

树立这些是为了体现帝王生前的仪仗和死后的尊严。

这是一座棂星门,也叫龙凤门,取天门之意。

在这个三门六柱的门中央位置上,有三个火焰宝珠,所以这里也被叫做火焰牌坊。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宏伟建筑就是一一长陵,它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长、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陵墓。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得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

在执政的22年中,勤于政务、不喜奢华,作了许多益事,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派郑和六下西洋,中国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古迹中有四处是朱棣开创基业的。

长陵共占地10公顷,中轴线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和宝顶。

陵墓共有三进院,最具欣赏价值和文物价值的是位于二进院落中的陵恩殿,是十三陵中唯一保存完好的祾恩殿,祾恩的意思,是仿照紫禁城的太和殿的规制建成的,它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殿内有60根巨大楠木柱,中间的四根直径都达到了一米以上,是国内最好的楠木殿,用途是供奉帝后神位和举行谒陵祭祀活动的场所。

从殿后门出来就到达了第三进院落,长陵标志性的建筑一一明楼,明楼内竖有石碑一块,上书: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因为皇帝姓朱,所以碑身也都是用的朱砂红色。

接下来我们去定陵,在那里大家就可以参观到古代皇帝的地下宫殿了。

秦岭十大旅游景点

秦岭十大旅游景点

秦岭十大旅游景点
1. 华山:素有“奇险第一山”之称,是中国的五大名山之一,以险峻的山势、壮美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2. 兵马俑:位于西安市郊区的兵马俑坑是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被誉为“八大奇迹”之一。

3. 华清池:古称华清宫,是唐代宫殿建筑群的遗址,以其美丽的风景、古迹和温泉而著名。

4. 马嵬坡: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是明代陪葬墓地,著名景点有明十三陵、昆明池、忠烈庙等。

5.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帝王陵墓。

6. 张骞庙:位于陕西省凤翔县,是纪念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创办者张骞而建的庙宇,是中国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7. 马家坪: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是世界上最长的中国古长城遗址之一,被誉为“东方长城”的起点。

8. 全福寺: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建于唐代,以其古老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9. 翠华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是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地貌和壮丽的景色而著名。

10. 紫金山: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以其独特的紫色山体和奇特的地质景观而闻名,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西安乾陵导游词

西安乾陵导游词

西安乾陵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乾陵!乾陵是明代第一位皇帝朱棣及其妃嫔的陪葬陵墓,是明代十三陵中最著名的一座陵墓。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陵墓。

乾陵位于西安市东郊,占地面积约21.3万平方米,呈长方形,正门朝南。

乾陵建于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迄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它是明代皇帝陵墓中规模最大、品位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陵墓,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乾陵的大门。

它由两座高大雄伟的石狮子守卫着。

狮子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物,象征着皇家的尊贵和权威。

大门上方悬挂着一个牌匾,上书“乾陵”,这是朱棣在位时所赐的。

走过大门,我们来到了乾陵的前院,这里是朱棣迎接文武百官和外来使节的场所。

前院有一座宽敞的平台,名为“花坛坡”,坡顶上种植着各种花卉和树木。

接下来,我们穿过一个石阶,就来到了乾陵的正殿——“宝顶殿”。

宝顶殿是乾陵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朱棣的灵柩所在之处。

宝顶殿的屋顶是彩绘的琉璃瓦,非常华丽壮观。

殿内供奉着朱棣的神像,四周是朱棣和他的妃嫔的灵牌。

从宝顶殿出来,我们来到了乾陵的北部,这里是朱棣及其妃嫔的墓地所在。

墓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部的墓地是朱棣及其妃嫔的陪葬墓,西部的墓地是其他亲属的陪葬墓。

在东部墓地的中央,是朱棣和他的妃嫔的主墓。

主墓是由砖石垒筑而成的,形状呈四方形,高约32米。

墓顶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黄土,为了保护主墓不被盗掘。

主墓的外部是一个环形的砖墙,墙上有24个铜质的华表。

华表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物,象征着尊贵和高贵。

华表上镶嵌着精美的彩色琉璃,非常漂亮。

在乾陵的西部墓地,有一处非常特别的景点,那就是“马俑坑”。

马俑坑是为了陪葬朱棣的御马而建的,里面有上千个陶俑,都是按照真实的御马的形象制作的。

这些陶俑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

除了主墓和墓地,乾陵还有其他一些建筑和景点值得大家注意。

比如在主墓的西侧,有一座名为“玄坛”的大理石台阶,是朱棣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也有一处明十三陵
说起明十三陵,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坐落在北京西
北郊昌平天寿山的13座明代的帝王陵,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西安长安区的少陵原上也有一处规模不小的明十三陵。

20世纪90年代末,前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王翰章发表了自己多年考察、研究长安明十三陵的成果,从此,这些墓葬才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

在多方努力下,2006年5月,长安明十三陵及其陪葬墓终于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初建时,朱元璋为了巩固朱氏政权,将除去太子之外的2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封在各地为王,其中二儿子朱?颈
环獾轿靼舱蚴厣挛?,号为秦王。

由于此时的大明王朝还面临着北方残余蒙元势力的威胁,所以,驻守北方的诸王便担负起了保卫边疆的重任。

西安的秦王朱?尽⑻?原的晋王朱??以及燕王朱棣,都手握重兵,其中尤以秦王朱?镜谋?权最重。

由于秦王在诸位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所以秦藩国被称为“天下第一藩”。

第一代秦王朱?居诤槲涫?一年(1378)来到西安,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去世。

藩王的传承与皇帝的传承相似,世代相继,从明初到明末的十三位秦王死后均葬于西安市长安区的少陵原(鸿固原)和凤栖
原上。

长安明十三陵所在的少陵原自古便是一块风水宝地,它
南望秦岭,北靠西安城,东临?汉?,西有??河,依山傍水,地势高爽,视野开阔,是古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们墓葬选址的绝好
地方。

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就在这里,所以,少陵原又称杜陵原。

明代对于藩王墓葬的规格有严格的界定,然而,第一代秦
王朱?灸沟拇笮∪丛对冻?过了这个规定。

有专家这样说:“明代,每个级别的王享有什么样的待遇,比如陵墓的高度、宽度、体量、享堂大小等,都有明确规定,然而,不论是秦王府城,还是第一代秦王朱?镜牧昴?,在规模上都超出了明代的相应规章。


长安明十三陵墓群占地面广,排列整齐,若以第一代秦藩
王朱?灸刮?中心,墓与墓之间相距不到3公里。

墓冢封土均坐北朝南。

神道两旁多分布大型石雕,有望柱(华表)、石麒麟、石虎、石狮、石羊、石马、石文官、石武官像等,现存总计
70多件,有的神道前还保留着神道碑、御祭碑和记墓碑。

在少陵原大府井村的是第一代秦王朱?镜牧昴?,朱?灸故
悄壳肮婺W畲蟆⒈4孀钔暾?的秦王墓。

朱?灸古越闲〉哪冠S形遄?,西南一座,东南四座,据专家推断,第三、第四以及第
八位秦王的墓冢,应该就在朱?灸苟?南的四座陵墓中。

朱?灸
瓜执娴乇淼姆馔粱褂?20米高,墓底周长187米,封土从下往上总共有三层。

墓冢上长满了杂草和野枣树,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墓顶。

从此往西的村庄里,有第七位秦王朱诚泳的陵墓,他谥号简,又称简王。

简王墓的神道的部分已经被淹没在村中,它曾在1989年11月18日被盗,陪葬的彩陶马和彩陶俑被洗劫一空。

后来,被盗的陶俑、陶马被追回,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内。

第九位秦王定王的墓就在简王墓旁。

第二代秦王朱尚炳之墓在朱?灸贡狈皆?0.5公里处的东伍村。

比起朱?灸?,隐王墓的封土稍小了一些,神道两旁的石像也比朱?灸股?,从北到南依次是石马、武士、文官、石马、石麒麟,没有石狮、石虎、石羊和华表,石像摆放的顺序也与朱?灸沟拇蟛幌嗤?。

隐王墓往西是三府井村,这里有从第十位到第十三位秦王的四座藩王墓。

然而现在地表能看到封土的就仅有宣王墓一座,其他的都在各个时期平整土地时逐渐消失了。

宣王墓的封土比起朱?灸购鸵?王墓都小了一些,墓冢的一角被削去,露出黄色的夯土层,破坏比较严重。

由于宣王是第十代秦王,属于明末,所以其石像和朱?灸埂⒁?王墓的差别非常大。

不论人像还是动物像,都显得肥胖了许多,两只石马旁还多了牵马人,这在明秦王墓的石像中是独一无二的。

以上这十一处秦王陵都在少陵原的北部。

而少陵原的南边,还有两处藩王墓――康王井村的康王墓和庞留井村的惠王墓,他们分别是第五代和第六代秦王。

据当地老人讲,他们在少陵原生活了一辈子,从来不知道
这些冢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曾有人来这里考察,说这些墓葬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后来平整土地
时把一些较小的墓冢全铲平了。

他们还说,曾经见过墓里的陶俑,是彩绘的,很漂亮。

眼前的这些墓葬均被不同程度地盗挖过,如今还剩下多少文物,谁也说不清楚。

少陵原很多村落的名称,都与秦藩王墓有关,最明显的如
简王村、康王井村,一听就知道是哪个王葬在这里。

另外,还
有如大府井、三府井、四府井等这样的名字,也从明代藩王墓而来。

为何这些村落都要以“井”命名呢?据了解,按照明代
的制度,藩王、诸王2岁后便开始修建其陵墓,修好后只留一
个天井,死后才封葬,因为避讳“墓”,所以称为“井”。

还有另一种说法,因为高大的陵墓形状像“鼎”,所以当地人就以“鼎”称之,然而长安的方言中“鼎”读“井”音,所以,临近王陵的
村落多以“井”命名。

现在,长安区少陵原上的很多村落都是明代看守藩王墓
的陵户和驻军的后代。

明代旧制,每井有两营兵把守,后来,九
井共十八寨均发展为村庄,所谓“九井十八寨,个个有由来”,
每个井就是一处藩王家室陵墓。

今以大府井为首,包括二府井、三府井、四府井、五府井、简王井、康王井、庞留井、世子井,共九井,此外,护陵的军营逐渐形成许多村寨,如东伍村、南伍村、胡家寨、大兆寨、甘寨、查家寨、常旗寨、南高寨等。

这些古老的地名,距今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明十三陵距西安市区较近,西临大雁塔曲江风景区,南望终南山脉,以朱?灸刮?代表的墓群相对集中,而且地域开阔,交通方便,相信很快就能开发建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