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虫虫大聚会
浙美版美术四下第17课《虫虫大聚会》课件2

目录 Contents
• 课程导入 • 虫虫的种类和特点 • 虫虫大聚会创作指导 •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 课程总结与拓展
01
课程导入
虫虫大聚会的故事背景
故事概述
在一片美丽的花园中,各种昆虫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聚会,他们各自展示了自 己的美丽和才华。
提前预习有关植物的知识,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形态,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
准备必要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笔、颜料、画纸等,确保下节课能够顺利完成绘 画作品。
色彩搭配
根据虫虫的特点和画 面的整体效果,选择 合适的色彩进行搭配 ,使画面更加生动有 趣。
调整和完善
在完成初稿后,对画 面进行细致的调整和 完善,确保构图、形 象、色彩等方面都符 合要求。
创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突出主题
在创作过程中,要时刻牢记“ 虫虫大聚会”这一主题,确保
作品与主题相关联。
形象生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 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02
虫虫的种类和特点
常见昆虫的种类
01
02
03
04
蝴蝶
蝴蝶是昆虫中的一种,它们通 常有美丽的翅膀和优雅的飞行
姿态。
蜜蜂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它们以花 蜜为食,并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
蚊子
蚊子是常见的害虫,它们会叮 咬人类和其他动物,传播疾病
要求
作品需突出虫虫的特点,展现出 丰富多彩的虫虫形象;画面要生 动有趣,富有创意和想象力;色 彩搭配要和谐,构图要饱满。
创作步骤和方法
收集素材
收集各种虫虫的照片 、图片等素材,观察 虫虫的特点和形态, 为创作提供参考。
四年级美术下册《虫虫大聚会》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如头、胸、腹、翅膀、触角等,并能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绘画语言进行表现。
2.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想象、创造等美术技能,创作出富有个性、充满生活情趣的昆虫画作。
3.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如勾勒、渲染、涂抹等,并能够灵活运用到昆虫绘画中,提高绘画表现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虫虫大聚会》为主题,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他们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昆虫这一主题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前期的课程学习,学生对昆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已有初步了解,为本次《虫虫大聚会》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昆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的能力,提高绘画表现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生活情趣的昆虫画作。
2.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绘画基本技法,如勾勒、渲染、涂抹等,并灵活运用到昆虫绘画中。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画面构图、色彩搭配,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昆虫绘画创作。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适时指导,提高绘画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绘画进度,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绘画技能。
《虫虫大聚会》(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虫虫大聚会》(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种类和外形特征,包括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不同数量的足、翅膀和触角等。
掌握以昆虫为主题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能够准确地描绘昆虫的形态,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表现出昆虫的色彩、纹理和质感,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昆虫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比例、对称等造型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昆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和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命的情感。
让学生在创作虫虫大聚会的作品中感受集体和聚会的欢乐氛围,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了解昆虫的结构和特征,观察不同种类昆虫在外形上的独特之处,如蝴蝶翅膀的花纹和色彩、蜻蜓透明的翅膀和细长的身体、甲虫坚硬的外壳等。
学会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昆虫,如在绘画中准确把握昆虫的形态比例和色彩搭配,在手工制作中熟练掌握材料的裁剪、拼接和塑形技巧,重点突出昆虫的生动形象和聚会的热闹氛围。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作品中体现昆虫的动态和情感,避免只画出静态的昆虫形象,使作品富有生机和活力,仿佛昆虫们正在欢快地聚会。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众多昆虫合理地安排在画面或场景中,处理好昆虫之间的大小、疏密和空间关系,营造出和谐统一又热闹非凡的聚会场景。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昆虫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内容涵盖各种常见和奇特的昆虫,展示它们的外形、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的姿态,同时介绍一些昆虫的趣味知识,如昆虫的伪装、求偶行为等。
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宣纸、毛笔、颜料、彩色铅笔、勾线笔等)、手工材料(彩色卡纸、硬纸板、剪刀、胶水、黏土、废旧物品、铁丝、毛根等),用于示范。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虫虫大聚会丨浙美版(2012)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虫虫大聚会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课《虫虫大聚会》属于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虫虫,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课程内容包括观察各类虫虫的特点,学习虫虫的基本构造,掌握虫虫的绘画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虫虫画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虫虫的基本构造和特点,培养观察力。
2. 培养学生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虫虫的能力,提高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虫虫画作。
教学难点1. 虫虫的构造和特点的观察与描绘。
2. 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表现虫虫的立体感和质感。
3. 创新思维的培养,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虫虫画作。
教具学具准备1. 各种虫虫的图片、模型或实物。
2. 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3. 课件、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课件展示各种虫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虫虫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虫虫的兴趣。
2. 新授- 讲解虫虫的基本构造,如头、胸、腹、触角、翅膀、脚等。
- 示范虫虫的绘画方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3. 练习- 让学生根据观察和所学知识,描绘出自己喜欢的虫虫。
-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建议。
4. 展示评价-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选出最有创意的虫虫画作。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虫虫的绘画技巧。
- 强调观察力、表现力、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1. 虫虫大聚会2. 重点:虫虫的构造、绘画技巧3. 难点:观察力、表现力、创新思维作业设计1. 必做题: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虫虫,要求结构准确,色彩丰富。
2. 选做题:创作一幅虫虫主题的画作,要求富有创意,具有一定的艺术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虫虫,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虫虫大聚会》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反思

《虫虫大聚会》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反思《《虫虫大聚会》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虫虫大聚会》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反思在构思《虫虫大聚会》这堂课的内容过程中,我感觉导入部分比较难,一直找不到适合的切入点,这个问题一直困饶着我好几天。
本来想找个昆虫方面的动画片段,让学生通过欣赏导入到新课中。
结果这样理想的动画片没找到。
我在想如果直接叫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昆虫,显得有些简单。
今天在四(2)班上课之前,突然想到不防叫学生来模仿昆虫的叫声或者形态动作吧。
这到是个好办法,比原先纯粹的说出熟悉的昆虫要好的多了。
课堂上,气氛一直是活跃的,学生举手也很积极,很愿意上台来表演,展示自己。
在让学生来模仿昆虫和演示昆虫制作时,模仿和讲解的声音不够洪亮,台下的有些学生自己顾自己,这样使得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就学不到东西了,动手能力就更加弱了。
鉴于以前上课语言比较贫乏、枯燥,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
这次我特地想了些适合小学生的'词句,比如“森林里的昆虫在开会,我们也一起去参加虫虫大聚会吧”、“会上我们请来了很多优秀的模特供我们欣赏、思考、研究”、“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些模特的风格特点、有什么不同的个性”等等。
感觉学生反应也不是很大,可能是我才刚开始任教,讲的还不动听。
作品上,学生都挑简单的毛毛虫做,放在讲台上煞是好看:大的、小的、不同颜色的毛毛虫都有。
还有几个做蝴蝶、蜜蜂、蜗牛、瓢虫等,但做的不是很精美。
在动手能力上要多培养一下,多练习。
很多学生都有这个问题,老师在讲解时,不好好听,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时,就做的乱七八糟,更是有些学生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动,问问她说不会做。
学生毕竟是小孩,在理解能力上有点欠缺,不同与我们只要稍点拨,就能懂,所以老师就要好好引导,多多讲解,尽量讲得细致点。
在这节课中,我明白了学习美术应该是快乐的,在快乐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收获知识。
生活处处是美丽,美丽是快乐的,所以我们要创造美丽。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虫虫大聚会|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虫虫大聚会|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并能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昆虫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物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昆虫的基本知识:介绍昆虫的主要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2. 昆虫的艺术表现:通过欣赏不同艺术作品中昆虫的形象,学习如何艺术地表现昆虫。
3.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创作出独特的昆虫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昆虫的基本结构及其艺术表现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昆虫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材料、示范作品。
2. 学具:绘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废旧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昆虫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昆虫的特征。
3. 示范:展示如何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昆虫,如绘画、剪贴等。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创作自己的昆虫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创意和环保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课题:虫虫大聚会- 1. 昆虫的基本知识- 2. 昆虫的艺术表现- 3. 创作实践作业设计-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一幅昆虫作品,要求创意独特,色彩丰富。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加丰富和独特的艺术作品。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够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
17.虫虫大聚会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浙美版)

17.虫虫大聚会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虫虫大聚会》为主题的美术创作课,教学内容围绕引导学生观察虫子的特征,学习如何用彩泥制作虫子的立体造型,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创作虫子的模型,学生将了解和掌握彩泥的基本技法,如揉、搓、捏、压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法表现虫子的细节特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虫子的基本结构,掌握彩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或多个虫子模型的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虫子的细节特征表现,如昆虫的触角、翅膀纹理等。
2. 彩泥色彩的搭配,使作品既真实又富有创意。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致,确保作品的质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材料、示范作品。
2. 学具:彩泥、牙签、小刀、纸张、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虫子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虫子的特征,激发学生对虫子的兴趣。
2. 新授:讲解虫子的基本结构,示范彩泥制作虫子的步骤和技巧。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始自己的虫子模型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虫虫大聚会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 教学难点:细节表现、色彩搭配、耐心细致4. 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实践、展示与评价、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完成课堂上的虫子模型创作。
2. 课后收集更多关于虫子的资料,尝试用彩泥制作其他种类的虫子。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认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作品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7虫虫大聚会》说课稿4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7 虫虫大聚会》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虫虫大聚会》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虫虫的形态特征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虫虫世界,发现虫虫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虫虫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虫虫的形态特征和绘画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锻炼和激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虫虫的形态特征,掌握绘画虫虫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虫虫作品的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虫虫的形态特征,掌握绘画虫虫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虫虫的生动和有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虫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虫虫世界,激发学生对虫虫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虫虫的形态特征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了解虫虫的基本结构,如头、身、腿等,并演示绘画过程。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
5.总结: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虫虫绘画的要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描绘更多的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