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结构施工图绘制要点
第九章 楼梯施工图识读

图9.11 例9.1中楼梯平面、剖面图
[例9.2]某住宅的开间尺寸为2700mm,进深尺寸 为5100mm,层高2700mm,封闭式楼梯间。 内墙240mm,轴线居中;外墙360mm,轴线 外侧为240mm,内侧为120mm;室内外高差 750mm。楼梯间底部有出入口,门高 2000mm。设计该建筑的楼梯。 解:(1)本题为封闭式楼梯间,层高为 2700mm,初步确定步数为16步。 (2) h=2700÷16=168.75mm,踏步宽度b取 260mm。 (3)由于楼梯间下部通行人,故取第一跑步 数多、第二跑步数少的两跑梯段。步数多的第 一跑取9步,第二跑取7步。二层以上则各取8 步
平行双分楼梯
平行双跑楼梯
折行三跑楼梯
剪刀楼梯
9.2 楼梯的设计要求与尺度
9.2.1 楼梯的设计要求
(1)楼梯的设计应严格遵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的规定。 (2)楼梯在建筑中的位置应方便到达,并有明显的 标志。 ( 3)楼梯一般均应设置直接对外出口,并与建筑入 口关系密切、连接方便。 ( 4)建筑物中设置的多部楼梯应有足够的通行宽度、 合适的坡度和疏散能力,符合防火疏散和人流通行要求。 ( 5)由于采光和通风的要求,通常楼梯沿外墙设置, 可布置在朝向较差的一侧。 ( 6)在建筑剖面设计中,要注意楼梯坡度和建筑层 高、进深的相互关系,也要安排好人们在楼梯下出入或 错层搭接时的平台标高。
图9.14 现浇钢筋混凝土双跑梁板式楼梯 (a)单斜梁式梯段;(b)双斜梁式梯段
斜梁在下面时可布置在一侧(单梁式 ) 、两 侧(双梁式)或中部(梁悬臂式)。(图9.15) 斜梁布置在侧面时有正梁式(明步)、反梁 式(暗步)两种做法。 明步做法是指斜梁在踏步板下面露出一部分, 且踏步外露,这种做法梯段形式较为明快,但在 板下露出的梁其阴角容易积灰(图9.16(a)) 暗步做法是指斜梁上翻包住踏步板,梯段底 面平整且可防止污水污染梯段下面。但凸出的斜 梁将占据梯段一定的宽度(图9.16(b))
结构施工图设计注意避免违反的几条规范条文

结构专业常见问题汇编一、混凝土结构图纸总说明中必须校核和注明的规范条文: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第1.0.5条(强条)。
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1.1条(强条)。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2条(强条)另:GB50223-2008第3.0.3条要求重点设防类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其中抗震措施包括抗震计算时的内力调整措施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具体体现在按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并根据抗震等级进行相关的抗震计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但地震作用仍按原设防烈度相关参数计算。
对于特殊设防类建筑,除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外,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地基基础安全等级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第1.0.8条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5条(强条)。
4.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或建筑桩基设计等级。
注: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1条,取值错误易造成违反第3.0.2条(强条)。
b.《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 94-2008)第3.1.2条,取值错误造成违反第3.1.4条(强条)。
设计等级取值的正确性与否和沉降验算、单桩承载能力的确定、检测桩的数量等参数关系密切。
5.地下室或无地下室建筑电梯井地下部分的防水等级及其所采用的相应的防水措施。
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3.1.4(强条)和3.2.1条(强条)。
6.建筑±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
楼梯绘制word版

楼梯绘制流程WORD版本更新时间2012年7月15日一读懂楼梯建筑图我认为想画好楼梯的结构图,必须先读懂楼梯的建筑图,由于建筑设计在整个设计中的"龙头"地位,后续所以的设计专业都要以它为设计的依据,所以读懂楼梯建筑图对于画好楼梯结构图纸非常关键究竟什么是建筑图,我们该怎么定义它呢?我觉得啊,个人看法,一种事物,当然我们不懂它的定义时,可以去查书查资料也可以去无所不能的百度,但是你会发现那些定义都是非常晦涩的字眼,大家一定要弄懂之后务必用自己的理解再给它一个你自己认为合理的定义,只有这样你对它的印象才会印在你的脑子而不是那些晦涩的文字定义。
我对建筑平面图的理解是---它是建筑物在装修完成后对每一层的楼梯向上某一跑梯段标高处剖切后的俯视图,我的理解建筑图的实质就是剖面后的俯视图,下面结合我正在做的案例来说明,看图A 地下室楼梯建筑平面图B 一层楼梯建筑平面图C 二层楼梯建筑平面图D 三层(本案例的顶层)楼梯建筑平面图E 楼梯建筑剖面图我们知道楼梯是一个立体空间结构所以想弄明白楼梯就必须结合平面图和剖面图来一起看大家在看图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符号这叫剖断线表示该平面图被剖到的部位我们结合A图和E图此案例为四跑楼梯A图表示在该层(地下一层)中第三跑梯段标高处被剖断线剖切并俯视得出来的图再结合B图和E图B图表示该层(首层)中第三跑梯段标高处被剖断线剖切并俯视得出来的图在此大家注意A、B有不同A图剖断线只有一边有楼梯而B图剖断线两边都有楼梯大家想想为什么大家注意到“俯视”这个词A图为底层所以俯视下去什么也没有而B 图为1层下面还有地下一层所以它在本层楼梯第三跑处被剖断后俯视仍然能看见下一层的楼梯但是实质上剖断线两边的楼梯的层数是不在一个平面内的这个大家要理解我人比较笨花了很多时间才看懂楼梯建筑平面图与剖面图的关系一点粗浅的经验分享下下面是C图和B图差不多最后看D图这是本案例顶层楼梯建筑平面图这一层没有向上的梯段了但是我们任然可以按照我对建筑平面图的理解向本层楼梯向上某一跑梯段标高处剖切后俯视但是顶层没有向上梯段所以该层楼梯建筑平面图没有剖断线,这就对应上了另外还有上下标识的箭头和文字不过我觉得只要看懂了上面所说的理解上下箭头和标识是非常容易这里就不做说明了这是建筑图纸中对于楼梯的表示方法我们画楼梯结构图时也可以借鉴其表示方法这个在后面楼梯结构绘图会说到二初识楼梯的结构构成认识楼梯的结构组成和楼梯的结构图表示方法,一定不能不看图集03G101-2混凝土板式楼梯的图集(因为板式楼梯较多,暂时先介绍板式楼梯,另外就是梁式楼梯本人不甚清楚暂无能力介绍。
画楼梯施工图需要注意的标准

楼梯标准1.踏步设计楼梯踏步宽度b加高度h,宜为b+h=450mm,b+2h》600mm。
踏步高度、宽度具体规定详见下表。
楼梯每一梯段的踏步高度应一致,当同一梯段首末两级踏步的楼面面层厚度不同时,应注意调整结构的级高尺寸,幸免显现高低不等;相邻梯段踏步高度、宽度宜一致,且相差不宜大于3mm。
楼梯踏步应采取防滑方法。
防滑方法的构造应注意舒适与美观,构造高度可与踏步平齐、凹入或略高(不宜超过3mm);老年建筑的疏散楼梯踏步前缘宜设防滑条,并应具有警示标识(可采纳和踏面不同颜色的防滑条,宽度不宜大于10mm)。
踏步的起、终端应设局部照明。
2.梯段设计楼梯梯段净宽是指完成墙面至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或两个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每一梯段的踏步不该超过18级,亦不该少于3级。
疏散用室外楼梯梯段净宽不该小于。
楼梯休息平台的最小宽度不该小于梯段净宽度。
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休息平台最小宽度不得小于,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持续直跑楼梯的休息平台宽度不该小于。
楼梯梯段和休息平台的最小净宽度要求详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方法/计划·建筑·景观(2020年版)》。
楼梯休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该小于,梯段净高不宜小于,且包括每一个梯段最高和最低一级踏步的前缘线的前方范围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详见图《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方法/计划·建筑·景观(2020年版)》。
框架结构楼梯间的梯段宽度设计:1)框架梁、柱凸出在楼梯间内时,除框架柱在楼梯间四角外,梯段和休息平台的净宽应从凸出部份算起;2)框架梁底距休息平台地面高度小于时,应采取防碰撞的方法。
如设置与框架内侧面齐平的平台栏杆(板)等,休息平台的净宽从栏杆(板)内侧算起,详见图《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方法/计划·建筑·景观(2020年版)》。
楼梯坡度,不该大于30°。
楼层结构布置图(平法)课件(共21张PPT)《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同步教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必注内容
具体工程的结构施工图的总说明一般应注明以下内容: ① 选用平法构造详图的标准图集代号,以免图集升版后在施
工中用错,应选用最新版本现行图集。例如:16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② 应注明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等 级的标准构造详图;当无抗震设防时也应注明,以明确选 用非抗震的标准构造详图。 ③ 选用砼的强度和钢筋级别、钢筋接头形式及有关要求。 ④ 不同部位的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 ⑤ 当对标准构造详图做局部变更时,应注明变更具体内容。 ⑥ 当有特殊要求时应另加说明。
7.5 楼层结构布置图(平法)
7.5 楼层结构布置图(平法)
7.5.1平法制图规则
《平法》全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 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平法》的要点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平面整 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 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构成一套完整的结 构设计图。平法改变了传统画法中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 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平法》主要内容反映在4册图集中。
2.截面注写方式 柱柱截截面面注注写写分方为式集是中在注柱写平和面原布位置注图写上。,从相同编号的柱 中选一个截面,按较大比例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
2.截面注写方式
集中注写内容按顺序包括:柱编号、截面尺寸b×h(矩形) 或d(圆柱 )、角筋或全部纵筋、箍筋具体数值、柱截面与 轴线的定位尺寸b1、b2、h1、h2。
4)注写纵筋 当柱纵筋直径 相同,各边根 数也相同时, 将纵筋注写在 “全部纵筋” 一栏中;除此 之外,柱纵筋 按角筋、截面b 边中部筋和截 面h边中部筋三 项分别注写。
建筑施工图制图顺序

建筑施工图制图顺序遵循平、立、剖的顺序绘制施工图。
一、平面1、标示清楚散水、台阶、踏步、楼梯栏杆、护栏、伸缩缝(变形缝)做法;2、厨房、卫生间的平面布置,其中包括便器、洗面器、洗浴器,地漏及地漏坡降方向(1%),室内标高(一般低于楼面高0.030m);3、阳台的平面布置,包括地漏及地漏坡降方向(1%)、晒衣架、栏杆做法,室内标高(一般低于楼面高0.030m);4、每个房间的功能标示;5、室内外地面标高,楼梯间标高;6、尺寸标注先注明轴跨距离,再标示清楚细部尺寸;7、楼梯间平面布置,标示清楚踏步尺寸;梯井一般120-200之间,超过200需加设防护措施。
8、屋面设计排水,分水线位于横跨中线,建筑找坡2%,建筑反坡1%,建筑找坡与建筑反坡交线为积水线,落水管做法;9、上人屋面应绘出出屋面做法;10、水箱位置及水箱检修孔、爬梯;11、檐口做法,选用图集或根据方案要求设计;12、平面大样索引清楚;二、立面1、加立面门窗时,门窗高度除考虑宽度外还要参照楼层高及梁高,玻璃幕墙则还要考虑楼地面的关水(一般100-300高);2、立面门窗上表面尽量平齐,保证立面效果;3、立面门窗高宽差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建筑模数(300);4、门窗外框线稍粗,遇内墙门窗外框用细线。
突出内、外层次;5、立面尺寸标注尽量标注最近的洞口、分格尺寸,其它未示尺寸用标高和线性标注就近标示清楚;6、外墙装饰索引说明;三、剖面1、剖面要剖到楼梯间;2、设计楼梯踏步高宽、休息平台宽度,尽量保证两个梯梁之间的宽度不要超过4200m,踏步的高宽要求b+2h<620;3、表示清楚未剖到的梁、柱、门窗看线;4、纵向标注标注清楚窗洞尺寸、楼梯踏步尺寸标高及楼层关系,横向标注标注清楚各楼板、梁与轴线之间的关系;5、详图索引剖视位置要与平面图对应;四、大样1、表达清楚大样的所在位置,如楼层标高、与轴线关系;2、结构形式表达无误;3、阳台、走廊低于楼地面(一般0.030高);。
结构施工图设计注意事项

结构施工图设计注意事项结构施工图设计注意事项一、施工图审查要点:(一)主体结构设计1、总说明:应加强总说明的设计把关,如砼添加剂的规格、掺量等均应表示清楚。
2、工程桩的承载力确定合理取值,避免后期补桩变更。
3、地下三层排水沟与集水井布置,应避开基坑支护增加的立柱桩。
(基坑支护施工图已出)。
4、核心筒筏板电梯基坑或集水坑周边放坡处,桩头遇斜坡处应给出大样。
5、地下室外墙防水及回填土做法根据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距离判断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及地下室外墙回填做法。
6、地下室与地下环廊连通口或地铁交接位置,请注意前期设计考虑,并核对交接位置连接方式处理、板面标高核对等。
7、地下室顶板室外区域,注意补全局部结构做法:a、顶板开洞(风井、楼梯间等)洞口边应做混凝土翻边挡土;b、地下室入口坡道两侧挡土墙;c、景观构筑物结构做法。
8、后浇带:a、地下室后浇带应明确具体浇筑时间;b、注意沉降后浇带不要落在需提前使用的机房位置。
9、标注室外沉降观测点及绘制其做法。
10、设备基础:结构图中,冷却塔、锅炉、冷冻机组、发电机组、水泵等大型设备基础均需在平面图中标注位置,做法大样需齐全;小型设备基础给出通用大样;屋顶和避难层的设备基础也应给出做法和大样。
11、注意结构与非标准楼层幕墙的连接方式,特别是特殊部位如女儿墙等处与幕墙的连接部位。
12、注意擦窗机与幕墙、结构的连接处理。
13、建筑变形缝处大样:多塔建筑与裙楼交界面处,变形缝(包括屋面变形缝)、窗台、女儿墙、管井等,应仔细比对建筑、结构做法,完善变形缝处具体做法。
14、结构模板图中,需表示构造柱位置、大样做法等。
15、变配电房、开闭所(含柴油发电机房)等机电所需的构筑物及重要设备用房的土建必须在施工图设计时考虑预留位置的条件,预留荷载、净高等条件,避免后期变更设计。
16、商业物业外立面清洁考虑:屋面女儿墙应预留蜘蛛人固定锚锭,承重不小于300Kg。
17、如有重型吊灯设置要求的,前期结构设计需考虑预留荷载及预埋件。
楼梯平法施工图

七.楼梯平法施工图(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为例)
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的内容: ① 梯板类型代号与序号:AT3; ② 梯板厚度:h=120; ③ 踏步段总高度和踏步级数之间以“/”分隔,
图中1800/12; ④ 梯板支座上、下部纵筋,之间用“;”分隔,
图中 10@200; 12@150; ⑤ 梯板分布筋,以F打头注写分布钢筋值,该项
图④中梯1板80支0/1座2;上、下部纵筋,之间用“; 梯楼板层的 结平构面标几高何,尺图寸中,3. 图中梯宽为1600、梯
七.楼梯平法施工图(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为例)
剖面注写方式——剖面图
内容包括: ① 梯板集中标注,如DT1,h=100, 10@200; ② 12@200,Fφ8@250 ③ 梯梁梯柱编号TL1; ④ 梯板水平及竖向尺寸,如图中水平尺寸
长为3080=280×11、楼层平台宽1785、梯 井宽150; ⑥ 平台板配筋、梯梁及梯柱配筋等,图中PTB1、 TL1(1)、TL2(1)、TZ1配筋等应按照平法 施工图11G101-1标注。
图3.2.14 A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适用条件
七.楼梯平法施工图(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为例)
剖面注写方式——平面图
也可在图中统一说明,图中Fφ8@250。
图3.2.14 A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七.楼梯平法施工图(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为例)
平面注写方式
外围标注的内容: ① 楼梯间的平面尺寸,图中3600、6900; ② 楼层结构标高,图中3.570; ③ 层间结构标高,图中5.370; ④ 楼梯上下方向,图中标注; ⑤ 梯板的平面几何尺寸,图中梯宽为1600、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