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有多难
2016年国考数量关系答题技巧之“细节决定成败”

2016年国考数量关系答题技巧之“细节决定成败”华图教育海南分校数量关系是国考行测中最难的小知识点,那么作为考生如何复习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呢?在此对数量关系我们做个基本的梳理:2016年国考数量关系部分应该会基本延续了往年的特点,题量15道,难度适中,高中低难度合理搭配。
但这几年的题目总体上对考生考查得更细致,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灵活的数学解题思维,还要注意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细节性问题。
下面就结合国考的真题具体谈一谈:【2014-国家-70】8位大学生打算合资创业,在筹资阶段,有2名同学决定考研而退出,使得剩余同学每人需要再多筹资1万元;等到去注册时,又有2名同学因找到合适工作而退出,那么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资几万元?()A. 3B. 4C. 1D. 2【答案】D【解析】设原计划每人需筹资x万元,则有8x=(8-2)(x+1),解得x=3,共需筹资3×8=24万,剩余6人时每人筹资4万,再走两人剩余4人,那么每人需要筹资6万,所以要在第一次多筹资1万的基础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招警| 军转干| 党政公选| 法检系统| 路转税| 社会工作师上,还得再多筹资6-3-1=2万元。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易错】本题问的是“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资多少万”,所以要减去原来已经多筹资的1万,结果是2万,而不能错选成A选项6-3=3万。
综上,在公务员考试中,命题人越来越多地考查大家的细心程度和领会出题人意图的能力。
同时,这也是公务员本身工作性质的内在要求。
要做对一道题目,做好一件事情,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步骤或环节,其中每一个“小”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问题的最后正确解答。
当然要理解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和自己需要提升的技巧,首先要自己的数量逻辑思路清晰,而大多数考生在短时间内很难能自己总结出这样一些技巧,而我们海南华图的“红领决胜”技巧班型上会详细的讲解这样一些技巧。
数量关系考情全解析让你对行测知己知彼

数量关系考情全解析让你对行测知己知彼春节刚过,想要备考2016年辽宁省考的考生就要收收心,准备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当中来。
准备参加2016年省考的考生们,距离考试时间已经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应该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备考。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深入的了解最近的考试考情考务。
从2016年国考来看,数学运算部分题量没有变化,仍旧是10道题目,题目的难易程度较2015年并无很大变化,但是信息量较大,出题较为新颖,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以及在短时间内能够归纳题型,整合条件的能力。
从题型上来看,考查了经济利润问题、时间问题、排列组合问题、行程问题、概率问题等常见题型。
从解题思想方法上进行剖析,主要应用到了比例思想、猜证结合思想、极值思想、方程思想等常用思想方法。
考题中有很多题目都是上课所学到的类似的题目,因为大部分题目都是由近几年国考和省考的试题演变而来,所用的解题方法非常一致,而且很明显发现2016年国考主要是想考查大家的细心程度,题目相对前几年都简单一些,相信大家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完成,而且2016年国考中的数量关系部分所涉及的题型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重点题型。
近几年来看,经济利润问题出题频率较高,可见其重要性。
但解答此道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和方法还是没有变,考试依旧测查考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如售价、利润、利润率、打折等,并且可以根据里面的等量关系,快速的通过基本法方程法来解决。
利润问题虽然描述过程有点复杂,并且出现了新词汇如“市价”“成交价”“交易费用”等,但是只要结合生活常识稍加分析,就会明白这次新词汇与“原售价”“现售价”“成本”“利润”等之间的关系。
并且考查基本知识点非常简单,与以往考查题目相一致,都是考查利润率与售价、成本之间的关系,在解题过程中,也用最常用的方程法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解得正确答案。
相信考生熟记公式,注重细节,就能更好的备考数量关系题目。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方法与技巧历年的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科目都有一类题目叫做数量关系。
这部分题目有一定难度,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而且耗时长,往往成为广大考生公考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然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公考道路上,要想超越竞争对手,取得理想职位,就要在薄弱环节多下功夫,一鸣惊人。
在此,文都网校小编总结了复习数量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助各位考生圆梦公考。
一、系统总结方法,牢固记忆公式数学是一门公式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连公式都不知道,那想把这道题做出来就太难了。
细数历年的行测题目,考查公式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有这么几个:(1)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2)利润问题中利润与成本售价之间的关系公式;(3)行程问题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公式,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与时间的公式;(4)排列组合里隔板法模型、圆桌排序模型以及错位重排的公式;(5)容斥问题两者交集、三者交集公式,以及容斥求极值公式;(6)几何问题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以上是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必须要提前掌握的公式,如果你知道公式的话,很多题目只需要10秒钟就能快速求解。
例1:某中学初二年级共有620名学生参加期中考试,其中语文及格的有580人,数学及格的有575人,英语及格的有604人,以上三门功课都及格的至少有多少人?A.575B. 558C. 532D. 519解析:选D。
此题是一道容斥求极值类的题目,如果一点点去推导的话很浪费时间,但是如果你提前记住了一个公式,那就很简单了。
求“以上三者都包含至少”公式应为:A+B+C-2I(ABC分别为三个集合,I为总数)。
代入数值,即为580+575+604-2×620=519。
二、学会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这类考生平时确实也下功夫了,题目只要做过再回头来复习肯定也能看明白,但是一旦发生一些变化,就又不会做了。
数学其实讲究的就是举一反三,在考试中遇到跟平时做练习一模一样的题目基本不太可能,但是只要考点是一样的,就不能错过。
2016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极值问题“剑走偏锋”

2016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极值问题“剑走偏锋”2016国考考查15道数学运算题,其中5道极值问题,占三成;地市级试卷考查10道题,其中4道极值问题,占四成,专家发现命题人颇有剑走偏锋的意味。
下面就以例题进行佐证:例1:某政府机关内甲、乙两部门通过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发布信息,甲部门每隔2天、乙部门每隔3天有一个发布日,节假日无休。
问甲、乙两部门在一个自然月内最多有几天同时为发布日?A.2B.3C.5D.6(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答案】B。
【中公解析】设甲部门3天、乙部门4天有一个发布日,则两部门每12天同时为发布日,一个自然月最多有31天,31÷12=2……7,则两部门一个自然月最多有2+1=3天同时为发布日。
例2:某新建小区计划在小区主干道两侧种植银杏树和梧桐树绿化环境。
一侧每隔3棵银杏树种1棵梧桐树,另一侧每隔4棵梧桐树种1棵银杏树,最终两侧各栽种了35棵树。
问最多栽种了多少棵银杏树?A.33B.36C.34D.37(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答案】C。
【中公解析】一侧每隔3棵银杏树种1棵梧桐树,则4棵树为一组,35÷4=8……3,此时最多栽种3×8+3=27棵银杏树;另一侧每隔4棵梧桐树种1棵银杏树,则5棵树为一组,35÷5=7,此时最多栽种7棵银杏树。
故两侧最多栽种了27+7=34棵银杏树。
例3:李主任在早上8点30分上班之后参加了一个会议,会议开始时发现其手表的时针和分针呈120度角,而上午会议结束时发现手表的时针和分针呈180度角。
问在该会议举行的过程中,李主任的手表时针与分针呈90度角的情况最多可能出现几次?A.4B.5C.6D.7(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答案】A。
【中公解析】由问题可知开会时间越久,李主任的手表时针与分针呈90度角的次数越多,由题意“早上8点30分上班之后”与“会议开始时时针和分针呈120度角”可知,会议开始时为9点多;由题意“上午会议结束时时针和分针呈180度角”可知会议结束时为11点多,且不到11点30分。
2016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大纲深度解读

2011 年 3
2012 年
2013 年 2
2014 年 2 1
2015 年副省 2
2015 地市 2
2 1 2 2 1 2 1 1 2 1
1 1 2 1 1 1
1
3 1
2 3 1 1 1 1 1 1 4
2
2
1 1 1 1 1 1
1 1
1 3
1 2
2
2 2 1 1 2 15 1 1 10
15
15
15
视半径为 5 公里 。 如果要求整个区域内的每个角落都能被监视到 , 则至少需要设置多少个 哨塔 ?
A .7 2
B .6
C .5
D .4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 历年真题深度解读
解析 :如下图所示 :
6 5 4 3 6 6 6 1
可知一个哨塔监视长边 3×2=6 公里 , 要达到完全覆盖 ,25÷6=4 …… 1 , 故至少需要 5 个 , 答案选 C 。 真题解读 :此题是几何问题 , 考查圆覆盖矩形 , 其关键在于 “ 充分考虑圆如何覆盖矩形的边界 ”。 此 题要实现快解 , 必须对圆的特点有深刻认识 , 对勾股定理及常见勾股数很熟悉 。
1. 重点题型年年必考 。 如行程问题 、 工程问题 、 利润问题 、 排列组合 、 概率问题 、 几何问题 、 容斥原
理 、 推理分析 。 这几类问题所包含的知识要点多 , 命题富于变化 , 需要全面学习 。
2.经典题型间隔出现 。 如不定方程 、等差数列 、浓度问题 、星期与日期问题 、年龄问题等 。 这几类问
2015 年副省 135 20 40 15 40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5 年地市 130 20 40 10 40 20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数量关系题)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数量关系题)
公务员网为大家提供“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数量关系题)”,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数量关系题)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所有数量关系题目,共产生了19个新题。
考察得最多的题型是基础方程类问题,这4个问题当中,2个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个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从中可见今年数量关系的整体难度在下降。
其次考察的比较多的是几何问题,平面几何两个分别为长度计算和规则面积计算。
只要熟练掌握计算公式,这类问题的解法相当简单。
至于几何边端问题,考察的则是植树问题。
除了这两类之外,固定题型中,除了费用问题考察了2个之外,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各考了1题。
费用问题出现的也是基础考点:利润率折扣和分段计费问题;工程考察的是赋值效率关系问题;行程问题考察的是华图各位教育专家一致看好的比例行程问题。
至于排列组合和概率则为分类分步类别。
所有考点都是常见考点。
至于其他题型中,不定方程问题,考察的是整体解方程的思想。
溶液问题之出现在了新疆和江西的考试试卷当中,考点也是普通的溶液混合问题。
剩下的最后3个问题,其中一个为初等计算问题,关于等差数列问题中,求和公式的应用。
以及两个时间问题,一个是星期日期问题,今年的星期日期问题,难度较大。
另外一个是年龄问题。
可以说年龄问题也是一个常见考点了,基本上代入排除即可。
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难度上升

2016年⼴东省公务员考试⾏测数量关系难度上升 店铺公务员⽹为⼤家提供2016年⼴东省公务员考试⾏测数量关系难度上升,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我们⽹站的更新! 2016年⼴东省公务员考试⾏测数量关系难度上升 2016⼴东公务员考试分乡镇和县级两套试卷,就数量关系⽽⾔题量相同,均为5道数字推理和10道数学运算,重复率达到50%,其中数字推理重了3道题⽬,数学运算有5道题⽬相同。
较2015年相⽐,难度都略有上升,数字推理的新题型题⽬难度较⼤,县级数学运算题⼲较长。
令⼈瞠⽬的是,国考真题赫然出现,且在两套试卷中均有体现。
⼀、组合数列继续考查,新题型接⼒2015 ⼴东省考在2014和2015连续两年考查了组合数列,2016再次出现。
2011、2012年都考查了新题型,⽽2013和2014年却消失不见,2015和2016年⼜重返省考真题试卷之中。
【例题】A.55B.103C.199D.212 【解析】答案选D。
第⼀列的平⽅减去第⼆列等于第三列的2倍,由此可得 -( )=6.5×2,因此所求为212。
(重要提⽰:本题⽬依据考⽣回忆还原,店铺公务员频道搜集整理) ⼆、数学运算难度上升 ⼴东省考近3年难度基本持平,考⽣只要掌握了理论基础,基本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成绩,⽽2016难度略有上升,个别题⽬让众多考⽣措⼿不及。
更令⼈始料未及的是,2道国考真题赫然出现在试卷之中,因此考⽣们在备考时要⾼度重视国考真题的学习。
【例题】某⽻⽑球赛共有23⽀队伍报名参赛,赛事安排23⽀队伍抽签两两争夺下⼀轮的出线权,没有抽到对⼿的队伍轮空,直接进⼊下⼀轮。
那么,本次⽻⽑球赛⼀共会出现( )次轮空的情况。
【2014-国考】【2016-⼴东】A.2B.3C.4D.5 (重要提⽰:本题⽬依据考⽣回忆还原,店铺公务员频道搜集整理) 【解析】答案选A。
本题主要考查奇偶性。
由题⼲可知,参加⽐赛的共有23⽀队伍,23为奇数,则第⼀次抽签后,第⼀次出现轮空,⽐赛后变成12⽀进⼊下⼀轮;依此类推,进⼊下⼀轮⽐赛的队伍数分别为6⽀、3⽀、2⽀,其中只有3是奇数,第⼆次出现轮空,直到决出冠军。
2016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解读

随着雾霾的散去,2016北京公务员考试如期而至,本次考试的行测科目稳中略有变化,变化主要集中在言语理解和图形推理这两部分:言语理解由之前的7篇文章35题变成了6篇文章30题与5个片段阅读的组合;而图形推理虽然总题量上没有变化,但题目类型出现了三种,从以上变化不难看出京考在向国考靠拢。
在本文中,免费范文 - 百度文库知识店铺专家主要针对数量关系部分进行解读。
数学运算从整体来看还是比较容易的,都是对基本知识点的测查。
考察的题型集中在计算问题、平均量混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和几何问题等。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部分对于几何问题的考察一直比较少的,一般1-2年考一个,因此几何问题一直持续低温,但今年对于几何问题的考察较多,这也说明了题型的间隔性特色,因此考生们要注意对真题的研究。
在此免费范文 - 百度文库知识店铺专家结合答题策略和技巧跟大家说一说如何在5-10分钟做对9-10个数学运算题从而轻松获胜:
数学运算的第一题是很简单的几何问题,测查的考点是长方体体积公式;
第二题是一个典型的平均量混合问题,用十字交叉法能快速解决;
第三题是一个常规的植树问题,第四题依然是一个常规的计算题目,用方程法或整除特性都能轻松解决;
第六题考察的是普通几何问题,很容易算出答案。
免费范文 - 百度文库知识店铺专家认为,这五道题属于送分题,考生们应该果断拿下,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技巧答对几道,那么,你就能领先其他考生一大步。
所以,公务员考试备考的关键依然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解题技巧策略的把握上。
最后预祝参加2016北京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能取得喜人成绩,一举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有多难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5-08-03 17:29:03
在《历年国考行测题型题量分析助力行测高分》一文中,我们为考生介绍了国考历年的题型题量,与前三年相比,2015年国考形式和题量出现一些变化,行测考试区分了省级和地市级,使用了两套试卷,大部分试题相同,只有数学运算和常识判断有些许区别。
2015年国考试卷省级与地市级试卷难度区分最明显的题型就是数量关系,数量关系题量大,试题难度就会上升;反之,数量关系题量小,试题整体难度就会下降。
可见,数量关系模块的重要性!有不少考生谈“数量关系”色变,想起来就是很复杂的运算,很难以理解的题目,部分考生甚至对于数量关系模块就是放弃的态度。
在我们跟行测高分“学霸”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数量关系部分若想提高只能多做题,巧做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建议,在对数量关系模块复习一筹莫展的时候,不妨先看看这篇文章,也许你会对“数量关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数量关系
2015国考地市行测数量关系依旧考查数学运算这一种题型,题量降为10道题目,这不是偶然,而是分类考试的必然。
既然分省级和地市考试,必然根据考试人员以及测查目的命制题目,地市较省级难度下降是必然的。
比较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省级和地市考点分布可以看出,省级考题包含地市考题,而地市保留省级较简单的题目,将较难的题目都去掉了,比如题意不容易理解的行程问题,与函数图像结合的新颖考题。
数量关系考查什么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数字推理考不考
比较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省级和地市考点分布可以看出,省级考题包含地市考题,而地市保留省级较简单的题目,将较难的题目都去掉了,比如题意不容易理解的行程问题,与函数图像结合的新颖考题。
从考查形式上来说,依旧没考数字推理。
近几年国考大纲中都给出了数字推理这种题型,但是从2011年开始,数字推理就退出了国考舞台,2015年依旧没有出现。
因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预计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继续弱化数字推理这种题型,但考生们不能完全放弃数字推
理,平时在复习时做一些数字推理的练习,不仅能锻炼思维能力及计算能力,还能为省考打下基础(部分地区省考依旧考查数字推理题型)。
数学运算重解法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都是选择题,对于选择题,解法就相当灵活了,代入排除法、数字特性法、赋值法等都是快速破题的技巧。
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近年来的题型分布:
从题型上来说,计数问题、比例问题考查较多,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几何问题也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且数量上有增加趋势,考生应该重点复习。
基础运算问题、行程问题与时间问题虽然是选考题型,但备考仍不能忽视。
不少考生害怕数学运算,是觉得算起来很麻烦很耗时间,但如果你熟练掌握解题的技巧,那么要做好数学运算也没有什么难的了。
接下来,先做一道2015年国考真题感受一下:
例: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
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
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
A.25,32 B.27,30 C.30,27 D.32,25
分析:拿到此题,不少考生还没来得及仔细审题,就先急着动笔算出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再算出2014年小李和小王的年龄,最后虽然算出了答案,但也耗费了不少时间。
其实,本题有着更为简便的解法,可以说不需要动笔计算,只需要挖掘出小李与小王之间的年龄关系,就能轻松破解。
研究题干条件,发现根据“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可以得出小王比小李大3岁,据此判断选项发现只有B项满足这一条件,B项当选。
上述求解过程不费一兵一卒,只是通过简单的条件挖掘就得出了答案,可见公考中的数学运算题侧重考查解法的灵活性,不再单纯追求题目难度,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注重寻找速解方法,而不能仅停留
在“把题做出来”这个层面上。
数量关系备考技巧
1.熟练掌握数学运算的各种题型及其相应解法。
2.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速解技巧。
3.勤加练习,在做题中注意总结方法技巧,提高答题速度,争取在10分钟内答完10道题或15分钟内答完15道题。
数量关系答题注意点
1.考场上应该优先选做那些题干较短、思路明确、有速解技巧的题目,再根据时间情况选做其他题目。
2.答题时应该优先考虑是否有速解技巧,如果没有,再定位题型,套用该题型的相关解法求解。
3.读完题后,如果一时找不到解题思路,感觉计算量很大或是一分半钟内解不出来,应该果断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