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湖南省特岗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全解析版
【必备】2018年湖南省特岗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全解析版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一、单选题1.推理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都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则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则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2.实验室有氧化镁和氧化铁的固体混合物32g,使之与4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70.5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5% B.42.8% C.62% D.45.2%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B.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C.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D.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第二方案比第一方案更方便合理的是()第二方案通过灼热铜丝网用水洗涤点燃的木条伸入瓶内蒸发结晶A.A B.B C.C D.D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B.向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C.向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D.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7.甲、乙、丙三种物质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甲乙丙A.A B.B C.C D.D8.炼铁选用的铁矿石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要“有害元素”少。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必备)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参考答案】B【详解】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100%7.7%<10%16+126⨯⨯≈⨯⨯,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
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用的白色粉末试剂。
熔点-95℃,沸点80℃,遇水、空气均易自燃,相对分之质量是64。
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C.丁基锂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D.丁基锂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参考答案】B【详解】A. 丁基锂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丁基锂分子由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此选项错误;B. 丁基锂中碳元索质量分数为:124124197⨯⨯+⨯+×100%=75%,此选项正确;C. 丁基锂遇水易自燃,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不能用水浇灭,此选项错误;D.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是几万、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的有机物,丁基锂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此选项错误。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推荐)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
现用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2%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下列数据计算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硫酸质量为16.4gB.产生氧气质量为4gC.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36gD.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64g【参考答案】B【详解】A.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200g×8.2%=16.4g,故正确;B.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200g×8.2%=x×10%,x=164g,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200g-164g=36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36g100%=32g18⨯⨯=32g,故错误;C.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200g×8.2%=x×10%,x=164g,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200g-164g=36g,故正确;D.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200g×8.2%=x×10%,x=164g,故正确。
故选B。
2.用15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里,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前后固体物质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75:79,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A.8gB.16gC.32gD.4g【参考答案】A【解析】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158g高锰酸钾中锰元素质量为:158g××100%=55g,反应前后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有::=75:79,x=8g,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质量分数方面的问题,同时考查了锰元素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要注意理解.3.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火碱、硝酸钡、氯化钠、硝酸镁、纯碱、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力推)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将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共生成4.4g二氧化碳B.煅烧越充分消耗盐酸越少C.煅烧后固体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D.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无固体残留【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CaCO3 CaO+CO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 4.4g二氧化碳, A正确;碳酸钙、氧化钙和盐酸都会生成氯化钙,然后结合钙元素守恒,所以生成的氯化钙始终是相等,消耗盐酸相等,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无固体残留B错误;D正确;反应前固体是碳酸钙,反应后的固体是氧化钙,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考点:盐的化学性质2.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2.4g,加入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所用稀盐酸质量100g,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116g,则该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8.6%B.85.7%C.87.5%D.71.4%【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因为参加反应的是混合物中的氧化铜,得到滤液116g,所以氧化铜的质量是116克-100克=16克,所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克×16/80×100%=3.2克,所以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4克-3.2克)/22.4×100%=85.7%。
故选B.考点:元素的质量3.区别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其中有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A.AB.BC.CD.D【参考答案】BA、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冒气泡的现象;厨房洗涤剂显碱性,与石灰石不反应;两种物质溶于水都无明显的放热现象;B、NH4NO3氮肥和K2SO4钾肥,加Ca(OH)2研磨,硝酸铵会生成氨气,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硫酸钾不能;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硫酸钾无明显现象; C、苏打是碳酸钠和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加水,都能溶解;加入稀HCl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 羊毛织品和尼龙织品,触摸纺织品无明显差异,抽丝灼烧,羊毛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必备)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有一份已经变质的NaOH样品100g,测得其中含Na元素46%,现向该样品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的固体质量为A、117g B、46g C、80g D、106g【参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由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Cl溶液,即反应前NaOH样品中Na元素质量=NaCl中Na元素质量,故可设蒸干该溶液得到的固体质量为x,可列式为:100g×46%=x ×23/58.5×100%,x=117g,故选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2.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该袋食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 mgC.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约为16.9 mgD.若仅靠该盐补充碘,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5 g【参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算出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说法正确;B、由包装标签可知含碘 20mg/kg,即可知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mg;故B说法正确;C、根据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设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为x:×100%=10;解答 x=16.9mg;故C说法正确;D、根据成人每天需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设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的质量为y,0.15mg=y×解答 y=7.5g;故D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独家精品)

亚铁、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画出方程式为:FeCO3+HCl===FeCl2+H2O+CO2↑,生
成的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杂质不能反应,设杂质的质量为 y。根据二氧化
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菱铁矿中碳酸亚铁的质量。设碳酸亚铁的质量为 x,那么杂
质的质量=29g-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00g+29g-214.4g-(29g-x)=x-
5
酸钙分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氯化钙,因此完全反应后装置 A 内溶液 的溶质成分有 HCl、CaCl2、FeCl3,故 C 错误; D、氢气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D 中会观察到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因此若去掉装置 E,可用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故 D 错误。 故选 B。 6.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
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沉淀 20.0g。该固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A.Fe2O3
B.Fe3O4
C.Fe 和 Fe2O3
D.FeO 和 Fe2O3
【参考答案】A
【详解】
解:设二氧化碳质量为 x,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为:8.8g× ×100%=6.4g, 则含铁、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中氧元素质量为:6.4g÷2=3.2g,
6
度达到着火点,选项错误; D. ②中白磷燃烧,④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大试管内的氧气已经被过量的白磷消 耗完,对比②④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选项正确; 故选 D。 7.铜锡合金,又称青铜,含锡量 1/4~1/7(质量比)的青铜被称作钟青铜。有 一铜锡合金样品,可通过至少增加 a g 铜或至少减少 b g 锡恰好使其成为钟青 铜,增加 a g 铜后的质量是减少 b g 锡后质量的 2 倍。则原铜锡合金样品中铜 锡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B 【详解】
特岗化学真题及答案

特岗化学真题及答案在学习特岗教师的过程中,化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科目,也是考试的一部分。
因此,熟悉特岗化学真题及答案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一、氧化还原反应在特岗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比较常见的考点。
例如:题目: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B.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C.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D. 2NaCl + H2SO4 → Na2SO4 + 2HCl答案:C解析:C是一种典型的酸碱中和反应,反应物中的CaCO3被酸(HCl)氧化为CO2,产生了电子的转移,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化学计量学化学计量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特岗化学的考点之一。
例如:题目:根据淀粉在碘液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碘化钾的浓度越高,淀粉变蓝的时间就越短B. 氢氧化钠对淀粉的变化没有影响C. 碘液的浓度越高,淀粉变蓝的时间就越长D. 在淀粉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淀粉的变化速度会加快答案:D解析:淀粉在碘液中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碘是溶质,会受到浓度的限制,因此A和C是错误的。
B是错误的,因为氢氧化钠能加速淀粉在碘液中的反应,让颜色更快的变成蓝色。
三、溶液的酸碱性质溶液的酸碱性质也是特岗化学的考点之一。
例如: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 KOHB. Na2OC. H2SO4D. NaCl答案:C解析:H2SO4是硫酸,有强酸性,因此属于酸性物质。
四、元素化学元素化学也是特岗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题目:下列元素中,为同位素的有:A. 12C、13CB. 19F、20FC. 24Na、25NaD. 27Al、28Al答案:A解析:同位素指的是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元素,因此12C和13C是同位素。
综上所述,熟悉特岗化学真题及答案对于备考是非常有帮助的。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强烈推荐)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孔雀石[化学式:Cu2(OH)2CO3]是一种古老的玉料,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用作装饰的孔雀石又被称为“翡翠蓝宝”和“蓝玉髓”。
下列有关孔雀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B.其分子由碳、氢、氧、铜原子构成C.铜元素显+1价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参考答案】B【解析】【详解】A. 孔雀石[化学式:Cu2(OH)2CO3],含有碳、氢、氧、铜元素,属于无机物,说法错误;B. 孔雀石分子由碳、氢、氧、铜原子构成,说法正确;C. Cu2(OH)2C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4价,设铜元素⨯⨯,x=+2,故铜元素显+2价,说法错误;化合价为x,则2x+(-2+1)2+(+4)+(-23)=0⨯⨯,其中铜元素的质量D. 碳、氢、氧、铜元素质量比为12:2:(165):(642)=12:2:80:128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故选:B。
2.实验室有氧化镁和氧化铁的固体混合物32g,使之与4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70.5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5%B.42.8%C.62%D.45.2%【参考答案】B【解析】4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为:400g×14.6%×=56.8g;依据氯元素守恒,则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70.5g﹣56.8g=13.7g;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8%;故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守恒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3.氧化亚铜(Cu2O)是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可用作杀菌剂、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红色玻璃染色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
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
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
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
一、单选题
1.白醋是家庭厨房中的一种常见调味品,白醋中含有3%-5%醋酸(CH
COOH),下列有关醋酸的
3
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醋酸属于有机物
C.醋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2.有一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
现取该混合物6.0克,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
A.12.0g B.24.0g C.20.0g D.40.0g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的是( )
A.MgSO
4、NaOH、HCl、H
2
SO
4
B.HCl、KNO
3、Na
2
CO
3
、Na
2
SO
4
C.AgNO
3、HCl、NaCl、HNO
3
D.BaCl
2、Na
2
SO
4
、 Na
2
CO
3
、HCl
4.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下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M N y
A 水浓硫酸溶液的温度
B 水碳酸钠溶液的pH
C 饱和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硫酸铜溶液铝粉溶液质量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
B.为证明暴露在空气中的 NaOH 溶液已变质,可加入 BaCl
2
C.要除去CO
2
中混有的少量CO,可采用点燃的方法
D.用盐酸即可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盐
6.向一定质量FeCl
2和CuCl
2
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
应关系的是( )
A.B.C.
D.
7.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
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为了探究草酸分解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乙和丙之间应该增加干燥气体的装置
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管内看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C.若甲试管内溶液不变浑浊,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
D.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溶液不变浑浊,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8.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次数实验前第1次第2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0 50 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5 3 2
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
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
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完全反应
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9.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1.现有铁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36g,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3g,则混合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
A.Mg B.Al C.Zn D.Cu
1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