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阳光》测试卷

合集下载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3阳光的组成 习题课件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3阳光的组成 习题课件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 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故A错误;
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红光,吸收了其他色 光造成的,故B错误;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 是因为屏幕发生了漫反射,屏幕本身不发光,不是 光源,故C错误;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 应来加热食物的,故D正确。
夯实基础·巩固练
华师版 七年级下
第3章阳光
课3题 2 阳 光 的 组 成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C
6B
2D
7D
3B
8C
4B
9D
5A
10 B
11 D 12 C 13 14 15 C
答案呈现
16 C 17 C 18 C 19 C
20 D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21 A 22 D 23 24 D
答案呈现
夯实基础·巩固练
2 三棱镜色散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D ) A.阳光经三棱镜后向三棱镜底边方向偏折 B.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色散现象 C.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 色光 D.实验证明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 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色散现象,由复色光变成
夯实基础·巩固练
7 对蚊、蝇等有特殊吸引力的是( D ) A.红光 B.紫光 C.红外线 D.紫外线
夯实基础·巩固练
8 为了预防假钞,人们多采用一种便携式验钞机。这种 验钞机利用的是( C ) A.红外线 B.紫光 C.紫外线 D.X射线
夯实基础·巩固练
9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白色光是单色光 B.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 他色光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 光源 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华师大版初一科学(下)第三章《阳光》单元测试卷

华师大版初一科学(下)第三章《阳光》单元测试卷

华师大版初一科学(下)第三章《阳光》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1~10题每题3分,第21~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B、自然界中,只有太阳是自行发光的天体C、许多恒星是自行发光的天体,但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发光点D、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的主要形式2. 炼钢炉前,工人们都会穿一件银白色的工作服,这样做的目的是……………()A、可以少吸收高温物体的热辐射B、可以多吸收高温物体的热辐射C、可以防止被高温物体直接烫伤D、可以防止体温下降3. 两个颜色分别是黑色和白色的相同气球内有相同的空气,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照射相同时间后气球的体积应是…………………………………………………………()A、黑色气球的体积大B、白色气球的体积大C、两者的体积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 如图所示,Q为一堵墙上的一个小洞,当观察者的眼睛位置分别在A、B两处观察墙外,则在哪一个位置观察到的位置范围大?………()A、一样大B、A处C、B处D、无法比较5. 试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A、电池和萤火虫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6. 在密林中的地面上常看到明亮的小圆光斑,这些小圆光斑是………………()A、树叶的像B、树叶的影子C、太阳的像D、太阳的影子7. 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形B、“▽”形C、“○”形D、“□”形8.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小孔观察霓虹灯广告上的一个“上”字,则它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结果正确的是…………………………………()A、上B、C、D、9. 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是…………………………………………………………()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都有可能10. 一位同学经过一盏路灯,则他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为……………………()A、始终变短B、始终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11. 下雷雨时,总是先看见闪电,然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光速比声速小得多B、光速比声速大得多C、闪电的地方近,打雷的地方远D、闪电早发生,打雷后发生12.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它的速度将要………………………………………()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13. 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日食和月食B、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利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C、影的形成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14. 如图所示:这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着地球运动时,要看到日环食,只有运动到…………………………………………………………………………………()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15. 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了眼睛B、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了眼睛C、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眼,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光源只能发出一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路径的直线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17.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这是由于………………………………………()A、雨滴直接发出的B、光的色散C、人的视觉出现偏差D、空气透过的色光不同1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白光是单色光B、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D、不同的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颜色1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光的色散现象中,紫光偏转得最厉害B、白炽灯发出的光是复色光C、彩红是阳光射入水滴发生色散而形成的D、蜡烛烛焰发出的光是单色光20. 银行的自动门,是利用哪种射线的遥感技术…………………………………()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可见光线21. 蓝色玻璃呈蓝色是因为………………………………………………………()A、蓝色玻璃反射了蓝色的光B、蓝色玻璃吸收了蓝色的光C、蓝色玻璃透过了蓝色的光D、蓝色玻璃既不吸收也不透过蓝色的光22.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A、不可见光部分B、可见光部分C、可见光和红外光谱部分D、可见光和紫外光谱部分23. 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绿、紫D、红、黄、绿24. 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生长主要依赖于太阳光中的不可见光部分B、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只吸收太阳光中的绿光C、在叶片中形成叶绿素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光和绿光D、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可提高植物的温度,加速植物叶片中水分蒸腾,加快植物生长25. 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0分)26..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的球,它以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做。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3章 阳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3章 阳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在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答案】C【解析】解:A.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蓝天白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D.棱镜分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冰雪消融B. 露珠的形成C. 霜打枝头D. 冰的形成【答案】A【解析】解: 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吸收热量, A符合题意;B.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B不符合题意;C.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C不符合题意;D.冰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放出热量,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泸州市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B.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 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现象D. 紫外线照射人体总是有益的【答案】C【解析】解:A、泸州市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故A错误;B、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但是光从空气垂直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故B错误;C 、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反射,让各个角落里的观众都能够看到,故C正确;D、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但是过量照射对人体就是有害的,故D错误.故选C.4.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生长,所以需要适量的光照,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 红光B. 黄光C. 绿光D. 紫光【答案】C【解析】解: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故选C.5.2013年12月14日21时14分左右,“嫦娥”携“玉兔”登月成功,圆了千年梦想.“玉兔”号月球车示意图如图所示.月球车着陆之后4分钟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在着陆大约8个小时后,月球车在月面“走”起来进行巡视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B. 月球车是用汽油机驱动的C. 宇航员使用次声波来遥控月球车D. 月球车的车轮较为宽大,是为了减小月球车行走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力【答案】A【解析】解:A、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B、内燃机的工作需要空气的支持,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只能用电动机,故B错误;C 、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要使用电磁波来遥控月球车,故C错误;D、登月车轮子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错误;故选A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 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C.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 “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答案】A【解析】解: 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 A正确;B.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色的花是因为太阳光中的黄光被黄花反射了,而太阳光中的其它色光都被黄花给吸收了,故 B错误;C.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 C 错误;D.“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喷出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错误.故选 A.7.2018年2月22日,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会首枚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作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B. 运动员用力蹬冰面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D. 运动员鞋底与冰面的摩擦力有时是前进的动力,有时是前进的阻力【答案】D【解析】解: A .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作为参照物,观众与运动员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 A错误;B.运动员用力蹬冰面对冰面有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运动员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C .冲过终点后运动员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惯性不是作用,故 C错误;D.运动员鞋底与冰面的摩擦力有时是前进的动力,有时是前进的阻力,故 D正确.故选: D.8.小明看到闪电后12.3 s 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 s 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 m ,光速约为3\times 10^8 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 .假设声速或光速发生以下变化,这种估算方法不再适用的是()A. 声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B. 声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 光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D. 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答案】D【解析】解: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这种估算方法原理是: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光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来处理的,所以,故这种估算方法的前提是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ABC选项中的变化,仍满足光速远远大于声速的条件,但 D选项中,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光传播的时间就不能忽略不计了,故这种估算方法不能适用.故选 D.9.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字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A. “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 “浮光月影”,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 “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D【解析】解: A .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鱼的虚像,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缘故,故发生了折射,故 A错误;B.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即不是光源,故 B错误;C .“浮光月影”,金色是光在水面发生的反射现象,故 C错误;D.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D正确.故选 D.10.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A. 玻璃缸的折射作用B. 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未绝对平行C. 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D. 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答案】C【解析】解:A、由于玻璃缸的折射,光线只能在空气和玻璃缸的界面上传播路径改变,故A错误;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是平行的,故B错误;C 、白糖水放置久了后,就变的不均匀了,越深密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传播时就会发生折射,故C正确;D、激光笔发出的光是单色光,不能色散,故D错误;故选C.11.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阳光练习题十三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阳光练习题十三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阳光练习题十三第1题【单选题】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B、河水看起来变浅C、小孔成像D、水中荷花的倒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C、缸中金鱼“变大”D、小孔成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97年6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研究成功的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它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该卫星发送回地面的红外云图是由卫星上设置的具有接受云层辐射热的红外线感应器完成的,云层上的黑点程度由辐射红外线的云层的温度高低决定,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 )A、不可见性B、穿透性C、热效应D、化学效应【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下列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特点的是( )A、对着平面镜化妆B、坐在岸边欣赏水中的游鱼C、在树荫下“躲太阳”D、用放大镜观察细微处【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赛跑时要在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就起跑,这是因为( )<!--{cke_protected}{C}%3C!%2D%2DE1%2D%2D%3E-->A、赛场很乱听不清枪声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C、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D、声和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射击时,人眼通过枪的准星去瞄准目标,是因为( )A、通过准星看目标就可以看得更清楚B、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准星可以放大目标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紫外线的说法哪一个是不真实的( )A、它使一些物质发荧光B、它能晒黑皮肤C、它由太阳发出D、它的传播速度比可见光快【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如图所示,太阳能路灯的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白天向灯杆中的蓄电池充电,而夜晚则由蓄电池给路灯供电.下列关于太阳能路灯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白天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向蓄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晴天,由于小孔成像,在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 )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太阳的虚像D、树叶的影子【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百米赛跑的计时员在发令枪响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时的,为什么( )A、听到枪声就计时,因为这样计时误差小B、看到枪冒烟就计时,因为枪烟更明显C、听到枪声就计时,因为听枪声听得更清楚D、看到枪冒烟就计时,因为光速大于声速【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立竿见影B、水中倒影C、杯弓蛇影D、海市蜃楼【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如图为小亮在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到洛阳旅游时用照相机拍摄的牡丹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亮看到牡丹的叶子是绿色的,是因为叶子只吸收绿光B、小亮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牡丹,是因为光在牡丹表面发生了漫反射C、拍摄时,牡丹在照相机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若要将牡丹的像拍的更大一些,则应将照相机镜头远离牡丹【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钞机是应用红外线验钞的B、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C、近视眼患者眼睛的晶状体变厚,应佩戴凹透镜矫正D、照相机中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答案】:【解析】:第17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8题【填空题】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______色,裙子呈______色。

第三章阳光综合练习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含答案)

第三章阳光综合练习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含答案)

第三章阳光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的影响所形成的是()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B.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气温的升高D.山体滑坡2.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公历是以地球公转运动为依据编制的B.地球转到B位置时的节气是夏至C.太阳系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天体系统D.太阳辐射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3.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的影响所形成的是()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B.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气温的升高D.山体滑坡4.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5.王派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应该是()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6.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D.光的传播速度是3x108m/s8.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

“人工虹”的形成是下列哪种光现象()A.光的色散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具有能9.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10.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11.夏天外出适宜穿着的衣服颜色是()A.色彩鲜艳B.草绿色C.白色D.黑色12.广阔无垠的沙漠上有浅色的沙子,黑色的石头,小片草地和位于草地上的一池湖水,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的最高的是()A.小片草地B.黑色的石头C.浅色的沙子D.一池湖水13.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影子的形成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C.水中筷子弯曲了D.小孔成像14.剪去易拉罐的上部,并在上面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大D.在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15.王派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应该是()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16.有两朵花,一朵是红色的玫瑰花,另一朵是白色的水仙花,当用蓝色的光照在这两朵上后,两朵花将分别呈现什么颜色()A.玫瑰花呈蓝色,水仙花仍然是白色B.水仙花呈蓝色,玫瑰花仍然呈红色C.都呈蓝色D.水仙花呈蓝色,玫瑰花呈黑色17.广阔无垠的沙漠上有浅色的沙子,黑色的石头,小片草地和位于草地上的一池湖水,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的最高的是()A.小片草地B.黑色的石头C.浅色的沙子D.一池湖水18.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二、填空题19.阳光经过茂密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______形光斑,这是太阳的____,是由于_______而形成的.20.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的_________有关,________色物体不易吸收太阳辐射能,________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辐射能。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3章 阳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3章 阳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B.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 在公园的湖水中可以看到拱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潭清为何疑水浅”和“海市蜃楼”的光学原理不同【答案】A【解析】解: A.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 A正确;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 B错误;C.平静水面上拱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错误.D.“谈清为何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使人误以为水很浅,海市蜃楼同样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 D错误.故选 A.2.下列生活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B. 汽车观后镜中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C. 为了安全用电,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须使用三脚插头与三孔插座D. 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答案】C【解析】 A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A错误;B、汽车观后镜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 、大功率或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通常都要使用三脚插头,这是为了防止因漏电使外壳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故C正确;D、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3.如图为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传播的示意图,其中实线分别表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B是折射光线B. AO是入射光线C. 入射角是30^circD. 空气在MM′的下侧【答案】B【解析】4.空调遥控器能够控制空调的开机、关机、调温等,利用的是()A. \ X 射线B. 紫外线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C【解析】解: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空调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空调的遥控.故选 C.5.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C. 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D. 声波不能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解:A、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 、如果乐器发出的声音干扰了人们的学习和休息就是噪音,故C错误;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6.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词歌中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答案】B【解析】解:A .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光被物体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正确;C .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它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 C错误;D.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发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 D错误.故选 B.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的条数就越多B. 油罐车底拖一条铁链是为了增大摩擦C. 车载GPS导航设备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D.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裂变【答案】C【解析】 A 、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磁性越强,而不是磁感线的条数越多,故A错误;B、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不断的相互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静电,通过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及时导走,这是防止静电危害,不是增大摩擦,故B错误;C 、车载GPS导航设备是利用了卫星通迅技术,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D、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故D错误。

2018春华师大版科学七下第三章《阳光》单元测试

2018春华师大版科学七下第三章《阳光》单元测试

第三章阳光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6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2.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 (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C.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D.眼睛能发光3.地球上获得太阳的辐射能主要包括 (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太阳对地球的热辐射C.太阳对地球的光辐射和热辐射 D.以上说法都是片面的4.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

其理由是 ( )A.对于地球而言,太阳光是平行的 B.阳光进入大气层发生了色散C.在同一种媒质中阳光的直射现象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人们总是喜欢聚集在大树下乘凉,其主要原因是( )A.大树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B.大树下宽敞通风C.大树能遮住阳光,大树下通风较好,树叶里的水份蒸发要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D.大树易于将热量传到地上6.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射出光线的偏折方向正确的是 (7.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 )A.0.75X108米/秒 B.2.25 X108米/秒 C.3.0X108米/秒 D.2.0X108米/秒8.晴朗的天气,阳光通过枝叶的间隙,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洒下片片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A.间隙是不规则的,所以光斑也是不规则的B.是太阳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所以一定是圆的C.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像,所以一定是圆的D.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发生了色散现象,所以_定是圆的9.如果,一束白光A人射到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其中l、3表示两束边缘色光,2是中间色,A.1是紫光,2是绿光,3是红光B.1是绿光,2是红光,3是紫光C.1是红光,2是绿光,3是紫光D.1是红光,2是紫光,3是绿光lO.夏天外出宜穿A.草绿色迷彩制服B.白色洁净的制服C.色彩鲜艳的制服 D.黑色不惹脏的制服11.关于雨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彩虹一般是弧行的B.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C.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D.彩虹只有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12.看平静的大海,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 )A.海水中的盐分B.蔚蓝的天空映射的结果C.阳光在海面直线传播的缘故D.其它光多被海水吸收,海水主要反射蓝光13.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海洋中能够发光的生物体B.夏天夜晚在地面上方飞舞的萤火虫C.星空中闪烁的星星D.每月十五悬挂在天际的明月14.如右图所示,把两只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有一段有色液柱,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 阳光 综合素质评价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 阳光 综合素质评价

第3章阳光综合素质评价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2·仙居期中】下列选项中是光源的是()A.晶莹的露珠B.道路两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胶带C.璀璨的钻石D.发光的电灯2.汽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

下列能源的使用最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的是()A.太阳能B.天然气C.汽油D.柴油3.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光学知识的是()A.图书馆的“请勿喧哗”B.高速路的“保持车距”C.成语“一叶障目”D.成语“刻舟求剑”4.夏天外出适宜穿着的衣服颜色是()A.色彩鲜艳B.草绿色C.白色D.黑色5.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A.小孔成像B.手影C.激光束D.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6.根据生活经验,下列各图中情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是()7.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考察时,考察船被困在南极冰层中,用爆破等方法均告失效,而用黑炭、煤炭铺在冰面上,才使船安全脱险,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黑炭、煤炭燃烧产生热量,使冰熔化B.黑炭、煤炭的颜色是黑色的,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强,使冰熔化C.黑炭、煤炭跟冰反应,使冰熔化D.没有什么科学依据8.将初始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相同金属片放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其中,甲金属片与太阳光线垂直、乙金属片与太阳光线平行),用手摸两金属片,感觉烫手的是()A.甲B.乙C.一样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9.下列关于色散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单色光B.红光偏折程度最大C.紫光偏折程度最大D.太阳光发生色散,但各种色光的排列杂乱无章10.下列关于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在医院的手术室常利用红外线灯来灭菌B.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C.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是有效的防伪措施D.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11.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3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 .全身呈绿色B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 .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12.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星形的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 ( )A .出现一个蜡烛火焰的实像B .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C .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D .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13.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光的传播方向始终不变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 km/sC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14.【2022·仙居期末】在晴朗的中午,小乐观察到树荫下出现圆形的光斑,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阳光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60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2.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 ( )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D.眼睛能发光
3.地球上获得太阳的辐射能主要包括 ( )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太阳对地球的热辐射
C.太阳对地球的光辐射和热辐射 D.以上说法都是片面的
4.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

其理由是 ( )
A.对于地球而言,太阳光是平行的 B.阳光进入大气层发生了色散
C.在同一种媒质中阳光的直射现象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人们总是喜欢聚集在大树下乘凉,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树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B.大树下宽敞通风
C.大树能遮住阳光,大树下通风较好,树叶里的水份蒸发要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D.大树易于将热量传到地上
6.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射出光线的偏折方向正确的是 (
7.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 )
A.0.75X108米/秒 B.2.25 X108米/秒 C.3.0X108米/秒 D.2.0X108米/秒
8.晴朗的天气,阳光通过枝叶的间隙,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洒下片片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
A.间隙是不规则的,所以光斑也是不规则的
B.是太阳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所以一定是圆的
C.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像,所以一定是圆的
D.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发生了色散现象,所以_定是圆的
9.如果,一束白光A人射到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其中l、3表示两束边缘色光,2是中间色,
A.1是紫光,2是绿光,3是红光
B.1是绿光,2是红光,3是紫光
C.1是红光,2是绿光,3是紫光
D.1是红光,2是紫光,3是绿光
lO.夏天外出宜穿
A.草绿色迷彩制服B.白色洁净的制服C.色彩鲜艳的制服 D.黑色不惹脏的制服
11.关于雨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彩虹一般是弧行的
B.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C.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
D.彩虹只有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
12.看平静的大海,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中的盐分B.蔚蓝的天空映射的结果
C.阳光在海面直线传播的缘故D.其它光多被海水吸收,海水主要反射蓝光13.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海洋中能够发光的生物体B.夏天夜晚在地面上方飞舞的萤火虫
C.星空中闪烁的星星D.每月十五悬挂在天际的明月
14.如右图所示,把两只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有一段有色液
柱,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并同时
将甲涂黑的一侧正对太阳。

将乙白
色的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后,记录
有色液柱移动的距离甲为L1,乙为
L2.则( )
A,L1>L2 B.L1=L2
C.L1<L2
D.以上都有可能
15.我们知道,天琴星的亮星织女星里地球的距离是27光年,太阳离地面的距离是l.5亿千米。

织女星离地球约是太阳离地球距离的 ( )
A.数百万倍 B.数万倍 C.数千倍D.数十倍
16.“b”通过小孔成像仪后在半透明光屏上成的像是( )
A.b
B.P
C.d
D.q
17.红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的光屏上呈( )
A.白光 B.红光C.黑光D.绿光
18.白色钧试卷上印着黑字,每个字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眼,黑字不反射光
D.黑字比白字反射光的本领要强
19.晚上迎着路灯走向路灯到离开路灯
的过程中,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的变
化是 ( )
A..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20.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说明的
是 ( )
A.通过隙缝的阳光经三棱镜后向
三棱镜底边方向的偏折
B.通过隙缝的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色散现象
C.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D.实验证明了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1.现在部分验钞机是应用了( )
A.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产生萤光
C.红外线的热作用 D三棱镜的色散原理
22:绿色植物能吸收和反射的色光是( )
A.吸收的色光是红光和绿光,反射的是蓝光
B.吸收的色光是蓝光和绿光,反射的是红光
C.吸收的色光是红光和蓝光,反射的是绿光
D.吸收的色光是绿光,反射的是红光和蓝光
23.用蓝色墨水在白纸上写-个“蓝”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收蓝色的光,所以看到的“蓝”字是蓝色的
B.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反射蓝色的光,所以看到的“蓝”字是蓝色的;
C.“蓝”字它能发出蓝光;所以“蓝”字是蓝色的
D.“蓝”字在蓝光照射下能发出蓝光
24.、黑白照片进行室内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

关于这一问合理的解释是( )
A.暗室的安全灯是红色的,因而一切物体看起来是红色的。

温度计的红色在这种环境下不易看清
B.温度计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
C.温度计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看得更清楚
D.温度计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反射白光
二、分析简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2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米/秒,光在空中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千米/秒,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真空中要。

26.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是传播的,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现象等。

27.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棱镜的另一侧的白色光屏上形成了一条,各色光按红、紫的顺序排列,这种现象叫,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的。

28.不够再分解的色光叫,由二种以上的单色光单混合而成的光
叫。

如果红光能透过了透明体,则透明体的颜色呈,如果不透明体反射的是绿光,则物体的颜色呈
29.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1.4×1018米3。

,其中海洋水的体积约1.3×1018米3。

太阳光照在地球上,地球获得它的能量。

在靠近赤道的地区,阳光直射,接受的太阳能;在靠近两极的地区,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能。

地球接收的太阳能大部分变为热,储存在海洋水里。

30.排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31.一根旗杆竖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一从中午到傍晚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32.晚上我们看到灯光下的人影,是由于光的形成的;白天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课桌,由于课桌射人了眼睛
33.2002年6月11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目偏食”,这是光沿引起的现象。

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可行十万八千里(约为5.4×104于米),设翻一个跟斗用的时间是1秒,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4.轿车装上茶色玻璃后’,车外行人很看清乘车的人的面孔(填“容易,,或“不容易”),车内的人看清车外的人。

(填“容易”或“不容易”)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CC 6——10:BBCCB 11——15:BDDAA 16——20:DBCDD 21——24:BCBD
二、填空
25、3X108,3X105,3/4C,小
26、沿直线,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
27、彩色光带,橙,蓝,黄,绿,靛,光的色散,牛顿
28、单色光,复色光,红色,绿色
29、多,少
30、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的直线传播,光速比声速快
31、变短,变长
32、直线传播,反射了光线
33、直线传播,小于
34、不容易,容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