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师范大学考研936参考书目、复习指导、外国文学史、知识点梳理、考点总结、真题回顾

合集下载

北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近年来,历史学的研究和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北师大历史学考研的兴起,学生们对于适合自己的参考书目有着更高的需求。

以下是一份北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历史纲要》(郭沫若):这本书是中国历史的经典教材之一,以纵览全局的方式介绍中国古代史,内容概括全面,是理解中国古代历史脉络的重要工具书。

2.《中国古代史稿》(陈寅恪):陈寅恪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的这本书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入研究,对于理解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观点和解读。

3.《中国古代社会史》(陈寅恪):这本著作是陈寅恪对中国古代社会史的系统总结与阐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人文风貌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纲要》(董晓明):这本教材是对中国近代史的简明概述,内容涵盖了清末民初、抗战时期、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等时期,适合初学者整体理解中国近代历史。

2.《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陈明):本书作者是北师大历史学教授,详细研究了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思潮和运动,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的政治思潮和社会变革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中国革命史》(罗寿星):这本书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内容详实,适合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感兴趣的研究生和学者。

三、世界史1.《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全面而客观地梳理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重要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适合拓宽思维、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

2.《世界史纲要》(王德安):这是一本系统介绍世界历史概况的书籍,涵盖了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历史等重要时期,内容清晰明了,适合初学者整体了解全球历史演进。

3.《世界通史》(J.M.罗伯茨):这是一本关于世界历史的经典参考书,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北师大文学类723和936考研指南

北师大文学类723和936考研指南
我所编写的这份辅导资料包括了参考书目的笔记以及我精心准备专业课知 识点补充,再加上历年的真题和解析,是我这一年来准备专业课考试的心得和宝 贵经验,相信会对大家的复习有一定的效果,帮助大家攻克专业课这一关。本资 料特别适合基础薄弱者和想要考取高分的同学。
祝愿大家明年都能够心想事成,顺利进入北师大!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面临这种选择,我也曾一度彷徨,在工作 和读研之间纠结,大学几年生活消磨尽了自己的锐气,真的很担心自己没有毅力 苦学大半年,考上一所好学校,看到各个名校录取通报上动辄几十比一的录取比 例,也曾有过退缩。但是,事情,真感觉仿若隔世,但最重要的还是像一位学姐说的一样,我 把自己起点抬高了很大一截。
一、开篇语 ......................................................................................................................................... 1 二、北师大文学院简介 ..................................................................................................................... 2 三、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 4 2012 年全国统考学术型硕士生招生简章.........................................................................................4 2013 年全国统考学术型硕士生招生简章 ........................................................................................8 四、北京师范大学复试须知 ........................................................................................................... 12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须知 ..........................................................................................12 201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须知 ..........................................................................................13 五、201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15

补充参考书目

补充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1、北师大文学院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过常宝、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3、过常宝、康震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

4、尚学锋、过常宝、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5、郭英德、谢思炜、尚学锋、于翠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

6、北师大文学院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2版),北师大出版社,2009年。

7、李山著:《诗经析读》,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

8、李山:《楚辞选译》,中华书局,2005年。

9、尚学锋:《庄子》,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过常宝:《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过常宝:《依然旧时明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康震品李白》《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评说李清照》《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等13、郭英德:《明清传奇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4、郭英德:《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

(其实任何一个版本都可以的)16、郭英德、于雪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程光炜、刘勇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新编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外国文学史》参考书目及考研网站

《外国文学史》参考书目及考研网站

《外国文学》课程参考书目杨周翰:《欧洲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教育出版社,2005。

成良臣:《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王向远:《东方文学通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刘象愚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龚翰熊:《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共六分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杨烈:《世界文学史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译林》、《当代外国文学》等杂志《外国文学》学生阅读书目古代文学:《希腊神话与传说》荷马:《伊利亚特》、《奥德修纪》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中世纪:但丁:《神曲》文艺复兴:卜伽丘:《十日谈》塞万提斯:《唐·吉诃德》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集》理性主义:莫里哀:《莫里哀喜剧集》弥尔顿:《失乐园》启蒙运动: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席勒:《阴谋与爱情》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狄德罗:《拉摩的侄儿》浪漫主义:卢梭:《新爱洛伊丝》、《忏悔录》菲尔丁:《汤姆·琼斯》拜伦:《拜伦抒情诗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集》、《叶甫盖尼·奥涅金》雪莱:《雪莱抒情诗选》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集》现实主义: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司汤达:《红与黑》梅里美:《卡门》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老古玩店》、《董贝父子》萨克雷:《名利场》夏绿蒂·勃朗特:《简·爱》海涅:《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莫泊桑:《漂亮朋友》、《一生》、《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欧·亨利:《欧·亨利小说集》惠特曼:《草叶集》杰克·伦敦:《热爱生命》、《马丁·伊登》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百万英镑》罗曼·罗兰:《传记》、《约翰·克利斯朵夫》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易卜生:《易卜生戏剧集》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理:《彼德堡故事集》、《钦差大臣》、《死魂灵》屠格涅夫:《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罪与罚》、《双重人格》、《卡拉马佐夫兄弟》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契诃夫:《契诃夫小说集》、《契诃夫戏剧集》现实主义:高尔基:《高尔基短篇小说选》、《高尔基剧作选》、《自传三部曲》、《母亲》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德莱塞:《美国的悲剧》、《欲望三部曲》毛姆:《人生的枷锁》、《刀锋》、《月亮与六便士》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现代主义:卡夫卡:《美国》、《审判》、《城堡》、《变形记》奥尼尔:《奥尼尔戏剧集》艾略特:《荒原》乔伊斯:《尤利西斯》贝克特:《等待戈多》萨特:《恶心》、《禁闭》加缪:《鼠疫》、《西绪弗斯的神话》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奥吉·玛琪历险记》约瑟夫·海勒:《二十二条军规》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艾特玛托夫:《一日长于百年》、《白轮船》、《永别了,古利萨雷》、《断头台》亚非文学:《吉尔伽美什》《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圣经故事集》《一零一夜》《旧约》迦梨陀娑:《沙恭达罗》《万叶集》紫式部:《源氏物语》纪伯伦:《先知》夏目漱石:《我是猫》泰戈尔:《摩诃摩耶》、《园丁集》、《吉檀迦利》、《戈拉》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雪国》《外国文学》网络资源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Criticism介绍从柏拉图到当代的文学评论各种流派、著名评论家和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科目及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科目及真题

北师大文学类考试科目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文学院专业课真题中国文学史(古代部分)名字解释(每题5分):2 唐宋八大家3 杂剧简答题(每题15分):1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并各举一例说明。

2 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论述题(二选一,30分):1 比较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歌2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的异同中国文学史(现当代部分)名字解释(每题5分):1 《财主底儿女们》2 《雅舍小品》3 《会唱歌的鸢尾花》简答题(每题15分):1 新月派的艺术主张2 京派的整体风貌论述题(二选一,30分):1 老舍的《四世同堂》的艺术风格2 以《屈原》《蔡文姬》说明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特点和局限外国文学史名字解释(每题5分):2 套话3 东方文学简答题(每题15分):1 莫里哀的《伪君子》对古典主义的运用和突破2 高尔基的《母亲》对奠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意义论述题(30分):论述哈代的长篇小说的悲剧特色文学理论(含比较文学)名字解释(每题5分):1 隐含的读者2 视角3 简化简答题(每题15分):1 形式创造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2 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区别论述题(30分)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三大传统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骚体赋2.江西诗派3.才子佳人小说二.简答题1.结合实例谈谈庄子寓言的特点。

2.试述《西厢记》的结构特色。

三.论述题(二选一)1.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2.《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特色现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大河小说2.“独幕喜剧圣手”3.“雨巷诗人”二.简答题1.什么是“鲁迅风”杂文?2.结合实例试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的异同。

三.论述题(二选一)1.以《上海屋檐下》为例分析夏衍戏剧的艺术特色。

2.以《传奇》为例分析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风格特色。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 来。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 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 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方法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紧扣理论。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但是条数也不宜 过多,在 5-8 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论述题字数在 1500 左右。用时为 25-30 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 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 30 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但是案 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 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937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2013 年)
现代汉语部分: 一.音素、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15 分) 二.请举例说明汉字的特点。(15 分) 三.什么是修辞现象的词汇化现象。请举例说明(15 分) 四.什么是缩略语?举例说明其类型及各类型的形成方式。(15 分) 五.什么是语义指向?举例说明状语的语义指向。(15 分) 六.“我是昨天来的”这句话有没有歧义?这句话对我们研究与学习语法有什么 启示?(25 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答题的第一部 分将理论部分写透。(这是主要的部分) 第二,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材料。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结合的方法或 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
只接收推免生,接收推免生1人左右
01思想政治教学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0推荐免试
010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02综合人文课程与教育创新
002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推免生全部通过夏令营接收。统考名额为10%左右,且统考名额不按专业分配,按经济类和管理类分配。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02中国现当代哲学
03易学与中国文化
04中国传统哲学与民族精神研究
05儒学与社会发展
010103外国哲学
5
接收推免生2人左右
01西方历史哲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11马克思主义哲学④901西方哲学史
0103现代西方哲学
02西方文化哲学
03西方政治与法律哲学
04心灵哲学与分析哲学
300
专业学位 不接收推免生
01管理咨询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
0203英语0204面试
02工商管理
03公司金融与财务
04文化创意产业管理
05人力资源与应用心理
06教育运营与管理
003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204中共党史
5
接收推免生2人左右
0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13政治学原理④918专业基础一
05特殊儿童健康教育
06融合教育
0401Z1教师教育
16
接收推免生10人左右
01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40教育学基础综合
0401笔试内容为各专业综合基础知识0402外语口试0403综合面试

北师大901参考书目

北师大901参考书目

北师大901参考书目【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北师大 901 参考书目2.北师大 901 参考书目列表3.如何使用北师大 901 参考书目4.总结:对北师大 901 参考书目的重要性进行总结正文北师大 901 参考书目是北京师范大学针对研究生入学考试 901 科目提供的参考书目,目的是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和范围,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北师大 901 参考书目,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参考书目进行有效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北师大 901 参考书目的列表。

这些参考书目包括:1.《现代汉语》(增订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郭锡良、孙景阳、宋绍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3.《中国文学史》(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5.《外国文学史》(第三版),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在面对这些参考书目时,考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

如何使用北师大901 参考书目进行有效复习呢?首先,建议考生对参考书目进行全面阅读,了解每个科目的主要内容和考试范围。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做好笔记和知识点整理,以便后期查阅和复习。

其次,在全面了解参考书目的基础上,考生需要结合历年真题和考试大纲,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参考其他相关书籍或向老师请教。

此外,考生还需要加强练习,通过模拟题和历年真题进行反复训练,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总之,北师大 901 参考书目为考生提供了明确的复习方向和重点,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北京师范大学考研936参考书目、复习指导、外国文学史、知识点梳理、考点总结、真题回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些书目:
(1)匡兴主编:《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王向远、陈惇、刘向愚等主编:《比较世界文学史纲》(上、中、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5)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6)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亚非卷)》(修订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7)王向远:《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陈惇,刘象愚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一些说明:
1、匡兴的外国文学史现在是指定书目,虽然讲得有些简单,但是重点作家
分析的还是可以;
2、刘洪涛、李正荣、吴泽霖、高建为、张哲俊、王向远、曹顺庆等教授的
论文著作信息。

复习方法:
一、文学分期
二、文学流派、文学运动
三、重要作家的风格、作品的细节、艺术特色
简述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
宣传启蒙思想。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正剧(严肃的喜剧):
1 18世纪由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

2 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其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

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

主要作品有狄德罗《私生子》、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哲理小说:
1 18世纪由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2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

以人物活动为主线,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

如孟德斯鸠《波斯人的信札》、伏尔泰《老实人》、卢梭《爱弥尔》。

感伤主义
1 60年代至80年代末,在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

它不仅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也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

2 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

3 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哥尔斯密斯:
小说《威克菲牧师传》及“墓园诗派”的诗歌中,感伤主义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哥特式小说(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
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充满神秘、怪诞、刺激。

代表作:瓦尔蒲《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力芙《渥多尔弗的秘密》。

前浪漫主义代表:彭斯(农民诗人):《苏格兰方言诗集》布莱克:《经验之歌》《天真之歌》
狂飙突进运动:
1 18世纪德国发生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国范围的文学运动,狂飙突击运动。

这一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击》。

2一大批文学青年,强烈要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

18世纪英、法、德三国文学比较
18世纪英、法、德三国文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1. 18世纪英、法、德都是启蒙文学成就最高。

2 都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实现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3都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歌颂。

不同之处:1英国:18世纪英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

英国的启蒙文学主要任务不是为革命做舆论准备,而是扫除封建残余,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要成就现实主义小说。

2法国(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直接负有教育群众,使他们摆脱愚昧,学会理性思考,从而摆脱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

为大革命造舆论,文学的革命性、战斗性更强,内容特别丰富。

主要成就:正剧、哲理小说。

3德国:18世纪的德国还处于封建诸侯割据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国启蒙运动的任务是唤起民众觉醒,反对分裂建立民族统一的国家。

爆发了狂飙突击运动。

为什么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第一部产生影响的作品。

1歌德的中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

他的性格是社会铸造的,他以孤傲来对抗德国现实的丑恶,但他总以不合作――逃避的方式来反抗,显得无力。

因此他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2感染了世界各国不同时代的同病相怜的青年。

他们不但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甚至也学他自杀。

在意大利期间他创作和构思了三个古典主义悲剧:
《哀格蒙特》、《伊菲格涅亚的陶里斯》、《塔索》。

晚年:《威廉·迈斯特》(上下部、德国第一部教育小说)通过威廉从童年到老年发展的记述,展示了他道德完善的过程。

《浮士德》:取材于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

以诗剧形式写成,以浮士德博士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要义的一生。

基本情节:一幕序曲(剧情的正式开端)、两个赌赛、终身追求、五幕悲剧。

五幕悲剧:知识的追求和知识的悲剧:否定了脱离实际的追求。

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否定了仅仅迷恋情欲的爱情(玛家蕾特)。

权势的追求和从政的悲剧:否定了与王朝相妥协的道路(海伦)。

美的追求和寻美的悲剧:否定了以古典美来改造世界的理想(瓦格纳、欧福良)事业的追求和事业的悲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分析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

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

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

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

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

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

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

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

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

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

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意义:向人们指出了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分析《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风采:
1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

使《浮士德》成为即是资产阶级理想的激越颂歌,同时又是当是德国现实生活的深刻概括。

2在人物塑造上:辩证的方法。

浮士德灵与肉的对立统一,梅非斯特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

天帝与魔鬼是理性于情欲的对比;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人类
与魔鬼的对比;浮士德与玛加蕾特是知识者与自然的对比。

比较的手法使各自的性格特征更为鲜明。

3形式多样化。

诗剧开头用自由韵体,写玛加蕾特用民歌体;写海伦部分则用古希腊悲剧的诗体。

叙事、抒情、议论糅为一体,诗剧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如人造人、海伦、魔女之厨都是象征,批评教会则常用暗喻。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作品。

1主要思想价值,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摆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

2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3诗剧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

世界和人类就是在这不断追求、不断幻灭的大循环中矛盾运动、发展进步的。

4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以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