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健推拿法

合集下载

轻松学会自我推拿按摩

轻松学会自我推拿按摩

轻松学会自我推拿按摩随着现代人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与压力的增加,自我保健变得愈加重要,而自我推拿按摩,作为一种简便易行、低成本的有效保健方法,更是备受青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些简单易学的自我推拿按摩技巧,帮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一份舒适和健康。

一、技法简介所谓推拿按摩,是指通过一些按压、撞击、揉捏等手法,让身体在刺激下产生一系列变化,促进组织再生,改善身体循环,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并有助于缓解疼痛和疲劳。

以下是一些适合自行实践的常见技法:1. 按摩: 指轻柔地用手指、掌心或指节按摩,对肌肉进行柔性刺激。

2. 揉捏: 用手掌或手指轮流对肌肉进行旋转式揉捏,以放松肌肉和刺激血液循环。

3. 摆动: 用手掌和手臂轻柔地摆动肌肉或关节,以达到松弛和减少僵硬的效果。

4. 瘦肉: 用手指钳住肌肉提起,再用手轻轻拢压,直至感到肌肉放松为止。

5. 推拿: 用手掌、拳头等部位推动身体或肌肉,以刺激肌肉和放松肌肉的效果。

二、脑部按摩头部是人体中重要的精神活动中心,而脑部按摩不仅能够缓解头部疼痛,还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平衡,大大改善睡眠质量。

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脑部按摩:1. 拇指按压法将双手放在头顶,使用拇指的指腹从头顶中心线开始向外按压,每次按压约3秒钟,逐步向两侧推移。

这种方法可以缓解疲劳并促进血液循环。

2. 五指按压法将双手环绕于脑后部上方,用五指同时按压头皮,力度适中,不要用过多力气,最好边深呼吸,边进行按摩。

这种方法可以缓解紧张、提神醒脑的效果。

三、肩部按摩长期久坐不仅会导致肩颈部位的僵硬、疼痛,还可能引发头痛、眼疾等问题,肩部按摩,则可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肌肉,保持舒适和放松。

以下方式适用于自行按摩肩部:1. 肩部拍打用手掌拍打肩部,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组织,增加周围肌肉的灵活性。

2. 肩胛骨推拉用拇指和食指通过轻轻地推拉肩胛骨,可以舒缓和解除肩肌的紧张,有着显著的缓解肩部疲劳的效果。

骨关节病的自我推拿保健

骨关节病的自我推拿保健

健康/生活养生之道HEALTH REVIEW骨关节病的自我推拿保健□图文/王婷浙江医院在步入中年后,关节组织出现退化现象,特别是负重较多的膝、脊柱关节最明显,以局部关节软骨退变,骨质丢失,骨刺形成及关节畸形和软 骨下骨质致密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痛、僵硬、关节肿大伴活动受限和关节 畸形等症状,多发于脊柱、膝、髋、踝、肩、腕、肘、指间关节等部位,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贼节i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膝眼、鹤顶、梁丘、血海、阳陵泉、承山、委中等各20下,有酸胀感为佳;i拿小腿肚,以酸痛能忍耐为度。

时间共约15分钟。

0Q健_丨舅赀U U2017/02颈椎病患者这样按摩★按揉风池穴以拇指指端按揉,痛侧为主,轻重交替,约5分钟,有酸胀痛感为佳★拿颈项:以一手五指,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称性用力,从风池穴开始拿,沿颈两侧肌肉至肩井穴;★抓五经(适用于颈椎病引起头痛)中指沿督脉、食指无名指沿膀胱经、拇指小指沿胆经,自前发沿开始往后抓至风池穴。

操作5遍,使头部微热为佳。

★拍上肢音丨(适用于神经根型患者)一手握空拳,以掌侧从上到下轻拍击另一侧上肢部,先拍内侧,再拍外侧,每侧各拍5遍。

颈椎病适宜的锻炼方法羽毛球、游泳颈椎床沿倒挂法:每晚睡前将头倒挂床沿,但须注意,此法高血压、中风后、颈椎骨刺等患者不适宜。

养生之道HEALTH REVIEW腰部g我按摩按揉肾俞穴:双手握空拳,拳眼紧贴腰部肌肉,上下来回搓动,并配合指间关节按揉,50下。

骨关节病的防治★口服软骨保护剂这类药物见效较慢,一般需洽疗3 个月后才见效,停药后疗效仍持续一定 时间,同时又能减缓、稳定甚至逆转骨关节炎软骨降解过程,如透明质酸、D—葡萄胺(维骨力)等。

★补钙一般50岁左右人体出现钙质流失最快,需及时合理补充钙,常见的就 是□服钥片和注射密盖息、依降钥素等防止骨钙丢失的药物;食补:根据自身体质与喜好,可以 选用含钙丰富的食材,如牛羊猪肉及其 脊柱四肢骨、鱼虾类、牛奶鸡蛋等。

自我按摩保健法

自我按摩保健法

自我 按 摩 保 健 法 可 说 是 种 迄 今 流 传 最 广 又 最 具
原 始 治 疗 精 髓 之 民 间 运 动 , 不 但 简 单 易 行 ,且 有 益 于 人 民 身 心 之 健 康 成 长 , 同 时 更 是 一 种 防 病 、 治 病 较 为 有 效 之 手 段 。 其 法 沿 袭 至 今 ,积 累 了不 下 于 3 O
就 是 通 过 对 经 络 穴 位 之 刺 激 , 调 整 并 平 衡 各 脏 腑 之
( = )
2 o1 3 . 6
自我 按 摩 可 说 是 一 种 以运 动 来 防 病 治 病 之 保 健
法 , 它 要 求 施 术 者 首 先凝 心静 气 、 运 力 于 指 ,再 在
内部功 能 ,进而 起到治 病 防病 之作用 的 。明乎 此就
种 招 式 , 比如 叩 齿 、 旋 眼 、 擦 鼻 、 搅 舌 、 浴 面 、 抹 头 、 呜 天 鼓 、 捏 颈 项 、 抚 胸 肋 、揉 肚 脐 、 转 肩 、 提
腿 、握 固、搓 肾等 , 包 含 了 由 头 面 五 官 到 胸 腹 腰 背 及 四肢 颈 项 各 部 。 一 般 做 保 健 按 摩 者 ,又 多 配 以 保 健 气 功 之 锻 炼 ,则 连 内脏 各 脏 器 都 将 因之 被 按 摩 到 ,所 以 其 疗 效 就 更 为 广 泛 。

不 致令健 康每 况愈 下。
以 下 列 举 针 对 数 种 病 症 之 具 体 功 法 , 以 供 大 家 参考。 常患 头 痛 之人 ,可 先 以指 点 压 头 部 最 痛 之 点 , 此 点 即经 络俞 穴 说所 谓 之 “ 阿是 穴 ” ,也 叫 “ 天 应
穴” ,用 力 由 轻 至 重 、 间 歇 用 力 点 压 二 三 十 下 , 再 点 按 太 阳 穴 及 印 堂 穴 ,再 加 后 枕 部 两 旁 之 风 池 穴 , 顺 就 抹 头 浴 面 ,用 掌 心 由 额 部 抹 向后 颈 ,若 梳 头 洗

推拿的基本手法教程

推拿的基本手法教程

推拿的基本手法教程推拿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和推压身体特定部位,以调理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在推拿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手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用的推拿手法。

一、揉捏法揉捏是指用拇指、掌根或手掌动作,以旋转摩擦方式,按摩特定的部位。

揉捏手法能调理经络,舒缓肌肉,同时促进气血流通。

在进行揉捏时,可采用以下步骤:1. 热手准备:双手相互摩擦,使其升温。

2. 摸索穴位:使用拇指或手指按按摩点,确定病人对该部位有敏感反应。

3. 施力方向:根据需要,选择与经络走向一致的方向,或逆行按摩。

4. 按摩力度:可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按摩力度,力度要轻柔平稳,避免造成局部疼痛。

揉捏手法可用于腰部、颈部、肩部、腿部等部位,对缓解疲劳、调理经脉具有良好效果。

二、推拿法推拿是以手指的腹部或掌根为主要作用面,配合手指的按压,推动或圆周运动的手法。

推拿手法可以刺激经络,舒缓肌肉,促进气血通畅。

推拿时,应注意以下步骤:1. 确定穴位:根据需要,确定要推拿的穴位,进行摸索和定位。

2. 施力节奏:推拿时,可采用较快的频率进行推拿,但不可太快,以免引起不适。

3. 推拿方向:推拿时应遵循经络的走向,或者按照具体情况做逆行推拿。

4. 根据需要调整力度:推拿力度要适中,不可过度用力,避免伤害。

推拿手法可以应用于头部、背部、肚脐周围等部位,对改善头痛、肩颈不适等有较好的效果。

三、按压法按压是用手指末端或掌根,以定点点压的方式,对特定部位进行刺激。

按压手法有助于调理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放松肌肉。

按压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 确定穴位:根据需要,准确定位到要按压的穴位。

2. 施力方向:按压时,应按照穴位所在经络的走向进行操作。

3. 施力力度:使用适度的力量,在舒适的范围内进行按压,避免过度施力。

4. 持续时间:每个穴位按压的时间一般为10-30秒,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按压手法可以应用于手臂、腹部、脚底等部位,对缓解疼痛、调理内脏功能有益。

自我保健按摩PPT课件

自我保健按摩PPT课件

便秘
1.揉脐 右掌心贴紧神阙穴,左手压在右手背上,做顺 时针旋转揉动2~3分钟。
便秘
2.平推小腹 右手大鱼际着力,从肚脐 向下平推至耻骨联合处 30~50次。
便秘
3.抓肚皮 右手五指将小腹部皮肤抓起抖动3~5次后松 开,反复操作3~5遍。
便秘
4.点揉脾俞T11、胃俞T12、 三焦俞L1、肾俞L2、气海俞 L3、大肠俞L4、关元俞L5各 半分钟。
头痛
1.点揉风池、风府 用双手拇指点揉两侧风池穴,注意用力 方向朝向自己的鼻子尖。
头痛
2.揉太阳穴
将双手掌根贴于太阳穴,双目自然闭合,做轻缓平和的揉动。
头痛
3.抹额印堂穴 手法以轻中有重为宜,每次做30遍以上,具有 消除头晕目眩、减轻头痛之功效。
头痛
4.浴全头穴 头部有上星、头维、百会等穴,经常浴头部各 穴有健脑之功效。
常见病症的自我按摩
推 拿
按 摩
作用:
1.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 2.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3.理筋整复,强筋壮骨。
推拿手法要求 持久、均匀、有力
推拿手法分类 摆动类、摩擦类、运动关节类
推拿适应症
1.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 2.四肢关节疾病:肩周炎、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3.内科疾病:头痛、失眠、便秘、痛经等。 4.其他:小儿斜颈、近视、鼻炎等。
失眠
4.旋摩全腹 仰卧位,两掌重叠或单掌置于腹部,做顺/逆 时针摩腹2~3分钟。
失眠
5.按摩涌泉穴 ①摩擦涌泉穴:以一手握着脚趾,再用另一手 掌摩擦对侧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 ②浸泡涌泉穴: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浸泡 双脚,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 浸泡15~30分钟。 ③拍打涌泉穴: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 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手自然轻缓地 拍打涌泉穴,最好拍到脚底有发热的感觉。

【推荐】自我保健推拿方法——陶弘景保健按摩法

【推荐】自我保健推拿方法——陶弘景保健按摩法

【推荐】自我保健推拿方法——陶弘景保健按摩法载于梁代陶弘景小于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

其文曰:常每旦啄齿三十六通,能至三百弥佳,令人齿坚不痛;次则以舌搅漱口中津液,满口咽之,三过止;次摩指少阳令热,以熨目,满二七止,令人目明。

每旦初起,以两手叉两耳,极上下热捋之。

二七止、令人耳不聋;次又啄齿,漱玉泉三咽,缩鼻闭气,右手从头上引左耳二七,复以左手从头上引右耳二七止,令人延年不聋;次又引两鬓发,举之一七,则总取发,两手向上,极势抬上一七,令人血气通,头不白;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热,揩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日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皆除。

夜欲卧时,常以两手揩摩身体,名日干浴,辟风邪。

峻坐,以左手托头仰,右手向上尽势托,以身并手振动三,右手托头振动亦三,除人睡闷。

平旦日未出前,面向南峻坐,两手托膛,尽势振动三,令人面有光泽。

平旦起未梳洗前峻坐,以左手握右手于左塍上,前却尽势,搔左膛三,又以右手握左手于右膛上,前却捋右膛亦三;次又叉两手向前,尽势推三;次又叉两手向胸前,以两肘向前尽势三;次直引左臂,拳曲右臂,如挽一斛五斗弓势,尽力为之,右手挽弓势亦然,次以右手托地,左手仰托天尽势,右亦如然;次拳两手向前筑,各三七;次拳左手尽势,向背上握指三,右手亦如之,疗背膊臂肘劳气,数为之弥佳。

平旦便转讫,以一长柱杖策腋,垂左脚于床前,徐峻尽势,掣左脚五七,右亦如之,疗脚气疼闷、腰肾间冷气、冷痹及膝冷、脚冷并主之,日夕三掣弥佳。

勿大饱及忍小便,掣如无杖,但遣所掣脚不著地,手扶一物亦得。

晨夕以梳梳头满一千梳,大去头风,令人发不白。

梳讫,以盐花及生麻油搓头顶上弥佳。

如有神明膏,搓之甚佳。

旦欲梳洗时,叩齿一百六十,随有津液便咽之,讫,以水漱口,又更以盐未揩齿,即含取微醋清浆半小合许熟漱,取盐汤吐洗两目讫,闭目以冷水洗面,必不得遣冷水入眼中。

此法齿得坚净,目明无泪,永无蜃齿。

鸣天鼓的自我推拿方法总结

鸣天鼓的自我推拿方法总结

鸣天鼓的自我推拿方法总结①即击探天鼓。

《河间六书》:“双手闭耳如鼓音,是谓鸣天鼓也。

由脉气流行而闭之于耳,气不得泄,冲鼓耳中。

故闻之也。

”②即叩齿。

《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养性书》曰:……叩中央齿,名鸣天鼓。

”“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自我按摩保健方法,意即击探天鼓。

该法最早见于邱处机的《颐身集》,原书这样描述“两手掩耳,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两骨做响声,谓之鸣天鼓(可去风池邪气)”。

在后世的《河间六书》、《圣济总录》、《修龄要旨》和《养生十六宜》中都有“鸣天鼓”练习的记载;被称为我国传统健身术的“八段锦”和“易筋经”也都采用了这个方法;现代也有采用此法治疗耳部疾患的报道。

由此,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可见一斑。

使用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共60下。

然后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紧按脑后枕骨不动再骤然抬离,这时耳中有放炮样声响,如此连续开闭放响9下。

以上算作1回。

每次可作3回,每天可作3次。

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听觉灵敏;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髓海赖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肾虚则髓海不足,易致头晕、耳鸣。

练习时的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因此,该练习可以达到调补肾元、强本固肾之效,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

练习时要求顶平项直,这可使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得到调理,督脉得到疏通。

督脉贯脊属肾,肾藏精,为元气之海,与人的生长代谢息息相关,因此,补益肾气有利于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素问》曰:因而强力,肾气伤及,高骨乃坏。

注云:强力入房也。

《玉房指要》大声疾呼:“勿高自投掷,颠倒五脏,伤绝脉络,致生百病也。

”人生节制房事,保生元气为第一要事,否则再怎么补液只能取得微末功效,伤肾伤身,悔之晚矣(一)原理从现代解剖生理的角度分析,鸣天鼓时“鼓声”的形成与声音在耳内的传导密切相关。

而声波在耳内的传导有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条途径。

推拿按摩保健手法全攻略

推拿按摩保健手法全攻略

(q)揉小腿:用两手掌挟紧一侧小腿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30次。
(r)擦涌泉:先将两手互相搓热,接着用右手中间三指擦左足心,以涌泉穴为中心,一般进行30~50次,以擦至左足心发热为止;然时又用左手中间三指将右足心擦热。
上述按摩动作,各有各的保健作用,如叩齿可以促进牙齿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使牙齿坚固,预防某些牙病;运舌,具有按摩口腔粘膜和齿龈的作用,并能刺激唾液分泌而帮助消化;擦面,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面部皮肤的弹性和张力;呜天鼓,有助于预防头昏、项强等症的发生;揉腹,能够改善腹腔血液循环,促进肠的蠕动,可促进消化机能;擦涌泉,不仅通过改善局部循环而有助于健步,而且还有助于预防失眠、心悸等症的发生。由此可见,每天坚持练习上述动作,对于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确有一定价值。
(a)净口:口唇轻闭后,用舌在齿唇之间用力卷抹,右转、左转各30次。
(b)叩齿:口唇轻闭时,有节律地叩击上下齿35次左右。
(c)搓手:用两手掌相对用力搓动,由慢而快,约30次~搓热为止。
(d)摩脸:用搓热的手掌擦脸,手指微屈、五指并拢,两手轻作遮面状,由额向下拂,如同洗脸30次。
(k)揉胸脯:以两手掌按在两乳外上方,旋转揉动,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பைடு நூலகம்
(l)抓肩肌:以右手拇指与食、中指配合捏提左肩肌,然后再以左手拇、食、中指配合捏提右肩肌,如此左右手交叉进行,各捏提10~15次。
(m)擦丹田:用右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摩擦小腹部,以丹田穴为中心,一般进行30~50次。
(i)梳头:十指微曲,以指尖接触头皮,从额前到枕时进行"梳头",共25次左右。
(j)鸣天鼓:先用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中间三指轻击头时枕骨15次。然后掌心掩按耳孔,手指紧按头时枕骨部不动,再骤然抬离,接连开闭放响15次;最后两中指或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再骤然拔开。如此共进行3~5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七)掐太冲
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 前凹陷中。
• 用两手拇指的指尖分别置于两侧的太冲穴上 ,稍用力按揉1分钟,以出现酸胀感为度。

第四节 宣肺通气法
• 宣肺通气法,对肺系各种病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
• (一)疏气会 • 坐位或仰卧位,交替分推至
胁肋。注意手掌应紧贴肋间,用力平稳,动作轻
快柔和。 • (二)摩膻中
两乳连线中点,前正中线,第 四肋间隙。
• 用左手或右手的四指并拢置于膻中穴,顺、逆时 针方向摩运膻中穴各1分钟。

• •
(两逐三手渐)擦五下胁指 移肋并 至拢 浮侧肋置肋腹端于,部的胸往,下前返第缘乳3十~。下一5,遍沿,胁或乳肋以六头方胁肋直向肋间下搓部隙,擦有。第并温
府穴上,稍用力顺、逆时针方向按揉各32次。
• (四)勾天突
胸骨上窝中央。
• 用中指或食指端置于天突穴处,向下向内勾揉1分钟。
• (五)理三焦
• 两手四指交叉,横置于膻中穴上,两掌根按置于两乳内侧 ,自上而下稍用力平推至腹部天枢穴。操作32次。
• (六)擦迎香
• 用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置于鼻旁迎香穴上,上、下快速推擦 各32次,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
• (五)按揉足三里
• 取坐位,双手拇指或食、中指置于足三里穴上, 稍用力按揉,以出现酸胀感为度。
第三节疏肝利胆法
• 疏肝利胆法,对肝胆系病变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 (一)疏肋间
• 取坐位或仰卧位,两手掌横置于胸骨正中,手指
分开,指距与肋间隙等宽,先用左手掌从胸骨正
中向右侧腋下分推疏理肋间,从上至下往返3~5
第一节 固肾益精法
三阴交 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
• 固肾益精法能加强骨巩内侧固面肾的脏后缘功上能;,取穴并位在时,一正定坐程度 上对肾系病变有较或好仰卧的,防沿治内踝作尖用直。下3寸,于胫骨
内侧面后缘取穴。
• (一)搓擦涌泉. • 盘膝而坐,双手掌对在搓足发底部热,后蜷,足时从足三前部阴凹交陷过处,踝约关当
• (六)擦少腹
• 双手掌分别置于两胁下,同时用力斜向少 腹部推擦至耻骨部,往返操作,以透热为 度。
• (七)缩二阴
• 全身放松,做腹式呼吸,在呼气时稍用力 收缩前后二阴,吸气时放松,重复32次。
第二节健脾益胃法
• 健脾益胃法对脾胃系病变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 (一)摩脘腹 • 仰卧位,用左手或右手掌置于腹部,以脐为中心
节至拇趾跟外一线往足返底摩第2擦、至3趾透趾缝热纹,头然端与后足左跟中右点手连 分别搓擦涌泉穴至发线热的止前1。/3与后2/3交点处。 • (二)摩肾俞 • 两手掌紧贴肾俞穴,双手同时做环形抚摩,共32 次。顺转为补,逆转为泻位,于肾第俞二穴腰宜椎补棘突不下宜泻。 如有肾虚腰痛诸症者,可适当旁开增1加.5次寸数处。
第二腰椎棘突下
• (三)揉命门 • 以两手的食、中两指点按在命门穴上,稍用力做
环形揉动,顺、逆方向各32次。 • (四)擦腰骶 • 身体微前倾,屈肘,两手掌置于两侧腰骶部,以
全掌或小鱼际着力,向下至尾骶部做快速的往返 摩擦,以透热为度。 • (五)摩丹田 • 用左或右掌以丹田为轴心,做顺、逆时针方向的 摩动各32次,然后随呼吸向内向下按压丹田穴1 分钟。
由内向外地顺、逆时针方向摩运脘腹部各2分钟。 • (二)分阴阳 • 两手分别置于剑突下,稍用力由内向外沿肋弓向
胁肋处分推,并逐渐向小腹部移动,往返5—8遍。
脐旁两寸
• (三)揉天枢
• 用双手食、中指同时按揉天枢穴,顺、逆时针各1
分钟。
前正中线上,脐上
• (四)按中脘
四寸。
• 左手或右手四指并拢置于中脘穴上,采用腹式呼 吸,吸气时稍用力下按外,膝眼呼下气三时寸做,轻胫柔骨的环形揉 动,如此操作2分钟。 前嵴外一横指。
上下往返推擦2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 • (二)疏肺经 • 右掌先置于左乳上方,环摩至热后,以掌沿着肩
前、上臂内侧前上方,经前臂桡侧至腕、拇、食 指背侧(肺经循行路线),上、下往返推擦32次,然 后换左手操作右侧。

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 寸。
• (三)揉中府 • 坐位,两手臂交叉抱于胸前,用两手中指指端置于两侧中

• (三)拿心经
• 右手拇指置于左侧腋下,余四指置于上肢内侧,
边拿捏边按揉,沿上臂内侧渐次向下操作至腕部
神门穴,如次往返操作5~8遍,再换手操作右侧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四)按内关
• 用右手拇指按压在左手内关穴上,余四指在腕背
辅助,拇指稍用力在按腕揉部,内腕关掌侧穴横1纹分尺侧钟端,,尺再侧换腕屈手肌腱操的作
热感为宜。
• (四)按揉章门、期门
• 用两手掌掌根或中指端分别置于两侧的章门、期 门穴上,稍用力按揉各1分钟。
• (五)运双眼
• 端坐凝神,头正腰直,两眼球先顺时针方向缓缓 转动32次,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动32次。

• (六).拨阳陵泉
腓骨下头前下方。
• 两手拇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的阳陵泉上 ,余四指辅助,先按揉1分钟,再用力横向 弹拨该处肌腱5—8次,以出现酸胀感为度。

第五节宁心安神法
• 宁心安神法对心系各种病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一)振心脉 • 站立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身体自然放松,两
手掌自然伸开,以腰左右转动带动手臂前后摆动 ,到体前时,用手掌面拍击对侧胸前区,到体后 时,以掌背拍击对侧背心区。拍击力量由轻到重 ,各拍击32次。 • (二)摩胸膛 • 右掌按置于两乳之间,指尖斜向前下方,先从左 乳下环形推摩心前区,复原,再以掌根在前,沿 右乳下环形推摩,如此连续呈倒“8”形操作32次 。
右侧。
桡侧凹陷处。
• (五)揉神门
• 右手握住左手腕背,中指置于左腕尺侧神门穴处 ,以中指端稍用力向内向上按揉神门穴1分钟,然 后换手操作右侧。

第六节 消除疲劳法
• 消除疲劳法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的舒缩功 能和淋巴液的回流,促进各组织器官的良性调节, 较快地排除体内积聚的有害物质,进一步使肌肉、 肌腱、韧带等组织的张力和弹性迅速恢复,从而 消除疲劳,改善机体功能,使机体处于良好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