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纤维及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抗疲劳等优点的新型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船舶、体育器材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呈现出以下发展现状和趋势。
1.材料性能提升:随着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改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例如,新型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可以满足更高的工程性能要求。
2.成本降低:由于碳纤维和树脂材料的价格较高,导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本相对较高。
为了降低成本,正在研究开发更加经济实用的碳纤维制备技术,比如通过改变纤维结构、调整成纤维化学组成等方式降低成本。
3.制备工艺改进: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工程应用的需求,人们正在不断改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例如,采用新的纤维排列方式、改变纤维束的堆放方式等,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断裂韧性和耐疲劳性。
4.新型纤维增强材料的研发:除了传统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人们还在研究开发其他类型的纤维增强材料,如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等。
这些新型纤维材料可以通过与树脂组合使用,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5.应用领域的拓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经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例如,在新能源领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风力发电机叶片和光伏支架;在医疗器械领域,可以制备高性能的假体和支架等。
总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技术在不断发展中,其性能提升、成本降低、制备工艺改进、新型材料研发和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趋势。
这一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推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种类、环境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运动器材、建筑材料等领域。
随着对环境友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境应用也呈现出日益重要的趋势。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种类1.碳纤维布碳纤维布是由碳纤维经过编织或无纺工艺而成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轻质等特点,常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2.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是由碳纤维布经过树脂浸渍、层叠、压制而成的板状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汽车制造领域。
3.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将碳纤维与树脂等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强度高、耐高温等特点,常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领域。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境应用1.减少能源消耗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能够降低汽车、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重量,减少燃料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降低环境污染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能够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1.环保可持续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保性能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发展将更加偏向于环保可持续。
2.多领域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将逐渐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包括建筑材料、新能源领域等,拓展发展空间。
3.优化性能未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进一步优化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环境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应用领域也将得到拓展,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种类、环境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优劣势解析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优劣势解析江苏卜式科技:在复合材料家族中,纤维增强材料一直是关注的焦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碳纤维是由含碳量高的合成化学纤维制成,在热处理过程中不熔化,经过热稳定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和石墨化处理而成。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
一般不单独作为材料使用,主要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材复合制成结构材料。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等综合指标是现有结构材料中最高的。
在对密度、刚度、重量和疲劳特性有严格要求的领域,以及要求高温和高化学稳定性的场合,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相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强度(是钢铁的5倍);2、出色的耐热性(可以耐受2000℃以上的高温);3、出色的抗热冲击性;4、低热膨胀系数(变形量小);5、热容量小(节能);6、比重小(钢的1/5);7.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辐射性能。
当然,目前碳纤维的生产技术还掌握在日美等发达国家手中,国内对这一块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出现时间短,应用相对复杂。
所以目前它的应用还存在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成本高,零件的量产效率和金属有明显的区别。
零件整体成型,损坏了就整件报废更换;2.难以回收,由于碳纤维制件是含碳纤维,树脂的复合材料,目前还没有办法在热固性树脂固化之后做到既经济又稳定的碳纤维回收;3.碳纤维原丝生产过程中边角料的回收也只可再用作短纤维复合材料,没有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面广;4.因为大部分树脂体系不阻燃,而阻燃树脂的研究和应用难度大,成本高。
综合起来看,碳纤维复合材料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所具有的的突出优势必将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应用也会逐渐增多,江苏博实碳纤维科技是一家实力雄厚的碳纤维制品生产商 ,拥有先进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材、管材、模压、热压罐、数控加工等生产线,坚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碳纤维产品。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纤维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比强度高,比重轻,具有优异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
它的比强度约为钢铁的10倍,比重则只有钢铁的1/4、这使得碳纤维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和轻量化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航空航天、航空发动机、车辆轻量化等。
此外,碳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和低热膨胀系数,使其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碳纤维的制备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方法。
干法制备主要是通过将聚丙烯腈(PAN)等聚合物纤维进行氧化、碳化处理制成。
湿法制备则是通过炭化纤维进行碳化处理得到碳纤维。
无论是干法还是湿法制备,都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炭化处理,通常在1000℃以上。
碳纤维的复合材料是将碳纤维与树脂等基体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综合了碳纤维的高强度和树脂的良好的塑性和可加工性,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常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有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制造飞机的机身、机翼等部件时,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实现减重和提高结构强度的目的。
而在汽车行业,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轻量化优势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碳排放量。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广泛应用于体育器材、建筑领域等。
然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较高。
由于制备工艺的复杂性和原材料的昂贵性,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其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保性仍然是一个问题。
目前,碳纤维的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成本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高性能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和耐磨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建造、体育器材等领域。
本文将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预浸料制备、层叠成型、固化和后处理等步骤。
预浸料是将碳纤维与树脂预先混合,形成一种浸渍了树脂的碳纤维布,以便于后续的成型加工。
层叠成型是将预浸料铺在模具中,按照设计要求依次叠加,形成所需的复合材料结构。
固化是通过加热或加压等方式使树脂固化,使碳纤维与树脂基体充分结合。
最后进行后处理,包括修整、表面处理等工艺,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和性能。
其次,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和耐磨损等优点。
碳纤维的比强度和比模量都很高,比重却很低,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又非常轻便。
此外,树脂基体的耐腐蚀性能和碳纤维的耐磨损性能也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恶劣环境下有着良好的表现。
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制造飞机机身、机翼等部件,以减轻飞机重量,提高飞行性能。
同时,汽车制造业也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车身、悬挂系统等部件,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
在船舶建造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船体结构、船舶内部装饰等部件,以提高船舶的航行性能和舒适性。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器材制造,如高尔夫球杆、自行车车架等,以提高器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很高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轻质高强材料需求的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必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碳纤维复合材料论文

碳纤维复合材料论文导言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高性能材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CFRP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体育用品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将就CFRP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应用前景进行详细探讨。
1. CFRP的制备方法CFRP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纺丝、预浸料、固化和成型四个步骤。
1.1 碳纤维纺丝碳纤维是由多个碳纤维丝束组成的。
纺丝过程中,先将碳纤维丝束在高温下拉伸,然后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纤维与树脂的粘合性能。
1.2 预浸料制备预浸料是将纺丝得到的碳纤维与树脂基体进行浸渍得到的材料。
树脂基体一般采用环氧树脂。
预浸料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纤维的含量、纤维间的排列方式以及树脂的渗透性。
1.3 固化固化是指通过加热或加压将树脂基体中的单体或低分子量聚合物转变为高分子量聚合物的过程。
固化可以提高CFRP的强度和刚度。
1.4 成型成型是将固化后的预浸料经过特定形状的模具加热或加压成型,得到最终的CFRP产品。
2. CFRP的性能特点CFRP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特点,使其成为许多领域的首选材料。
2.1 高强度和高刚度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CFRP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
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2000 MPa,弹性模量可以达到150 GPa以上。
2.2 轻质CFRP的密度大约为1.6 g/cm³,相比于钢材(7.8 g/cm³)和铝材(2.7g/cm³),CFRP具有更轻的重量优势。
2.3 抗腐蚀性由于CFRP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碳纤维和树脂基体,它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不易受潮湿环境、化学物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2.4 热稳定性CFRP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而不发生形变或脆化。
2.5 高耐疲劳性由于CFRP的高强度和高刚度,它具有出色的耐疲劳性能,适用于长期受到重复加载的应用场景。
3. CFRP的应用前景随着CFRP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树脂基体则起到粘结和保护纤维的作用。
CFRP因其高强度、高刚度、耐腐蚀和轻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运动器材、汽车和建筑等领域。
CFRP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碳纤维的强度和刚度远高于传统金属材料,因此CFRP的拉伸和弯曲强度也相对较高。
此外,碳纤维具有较低的线膨胀系数,使得CFRP具有优秀的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另外,碳纤维还具有优异的疲劳性能,能够承受长期的使用和重复的载荷。
CFRP的轻质特性使之成为代替金属的理想材料。
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CFRP的密度只有其一半左右,因此在重量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航空航天)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在汽车行业中,使用CFRP可以降低车辆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续航里程。
CFRP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比于金属材料容易受到氧化和腐蚀的影响,CFRP不容易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
这使得CFRP在恶劣环境下可以更好地保持其性能稳定性。
然而,CFRP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CFRP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是由碳纤维的制备和树脂的浸润过程所导致的。
其次,CFRP容易受到挤压、冲击和断裂的影响,而且一旦损坏很难修复。
此外,CFRP的导电性较差,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研究者们正在不断研发改进CFRP的制备技术和性能。
近年来,采用3D打印、自组装和纳米复合等新技术制备CFRP的研究逐渐增多。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CFRP的成本,提高其性能。
此外,通过在复合材料中引入导电纳米材料,可以使CFRP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从而扩展其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轻质和耐腐蚀性能的材料。
尽管CFRP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CFRP在未来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1401 孙朋亮
碳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
我们通常所说的碳纤维是一个模糊的总称, 不同种类碳纤维的性能其实千差万别。要注意, 我们所说的「碳纤维」,其实是「碳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的简称和俗称,与真正的「碳纤维」 是有区别的。简单理解,真正的「碳纤维」就 像是一根一根的毛线,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碳 纤维」则是这些毛线织成的各种毛衣、围巾、 手套等等
• 对于工程中使用的碳纤维来说,纤维的排 布既可以是单一方向的,也可以是多方向 交叉叠加的。其中最常用的当然是多方向 交叉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碳纤维 的外观。
• 比如这就是单一方向的
• 这个就是多方向交叉的,我们常见的碳纤维的外观就是这
种双向交叉的纹理。原始的碳纤维材料就是这样的,其实 更像布料,可以弯折,可以卷成一卷。
•
所谓的碳纤维增强复合 材料,其实就是用很多碳纤 维,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布, 然后用树脂或者其它黏合材 料紧密的连接成一体。如图 所示,这一根一根的圆柱体 就是碳的纤维,而这些圆柱 体被中间填充的树脂填充在 一起。这些纤维的分布密度 直接影响最终的材料性能。 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 调整纤维体积比,来控制碳 纤维材料的最终性能。简单 说,
碳纤维编织
• 编织是一种基本的纺织工艺,能够使两条 以上纱线在斜向或纵向互相交织形成整体 结构的预成形体。这种工艺通常能够制造 出复杂形状的预成形体,但其尺寸受设备 和纱线尺寸的限制.该工艺技术一般分为两 类,一类的二维编织工艺,另一类是三维 编织工艺 。
• 传统的二维编织工艺能用于制造复杂的管状、 凹陷或平面零件的预成形体,它与其它纺织技 术相比成本相对较低。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 发自动化编织机来减少生产成本和扩大应用范 围。它的关键技术包括质量控制、纤维方向和 分布、芯轴设计等。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近二十年来诞生的一种新 型复合材料,它以三维整体织物为增强体,其 优良的结构性显著改善了复合材料多方面的力 学特性,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层合板层间剪切 强度低而且易分层的缺点在航空、航天、军工、 汽车、疗以及高级体育用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 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6
1.7-1.75
280
Thornel-50 6.5
1.67
2.10
350
Thornel-60 6.1
1.7
2.27
420
Thornel-70 ---
---
2.27
490
Thornel-75 ---
1.86
2.4-2.6
525
Thornel-100 6.1-9.4
1.79
3.5
703
2、粘胶基CF的制备
宇航、原子能、军事工业等现代高技术的 发展,大大促进了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
研究与开发
更加重视材料的重量、比强度和比模量;
三大合成材料的诞生引起材料领域的一场 革命,但单一材料很难满足使用要求;
二十一世纪是复合材料的新时代;
炭纤维具有重量轻、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耐热、耐化学腐蚀、耐烧蚀、热膨胀系数 小等特点,是复合材料的优秀增强材料。
的石墨纤维,模量已达175GPa; 目前,除维持少量的用于宇航材料外,基本处于萎
缩状态。
各种Thornel牌号粘胶CF的性能
Thornel牌号 Thornel-25
直 径 ( μm ) 密
度
(g/cm3)
பைடு நூலகம்
7.3
1.42
抗拉强度 (GPa)
1.29
杨氏模量 (GPa)
175
Thornel-40 6.9
四、PAN基炭纤维
1、发展简史
1950年,Houtz发现PAN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到耐燃 的黑色纤维;
1959年,日本进藤昭男申请PAN纤维经氧化、炭 化制备CF的专利;
1963年,日本炭公司以PAN纤维为原料经氧化、 炭化获得通用级PAN-CF,规模6t/a;
1964年,英国皇家航空研究所(RAE)的Watt等 人,在PAN纤维预氧化过程中施加张力,为制备 高性能CF开辟了新途径;
第四部分 炭纤维及其复合
材料
一、前言
现代材料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向多功能化、复合化、 智能化和生态平衡化以及低成本、高可靠性方向发 展。
在功能材料方面,向高效能、高可靠、高灵敏和多功 能、智能化、功能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在结构材料方面,向着高韧性、高比强、高耐磨、抗 腐蚀、耐高温的方向发展。
在发展新材料的同时,重视采用新理论、新工艺、新 技术改造传统材料。 此外,材料在生物工程与环境 科学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240℃); 通过自由基反应,糖链热裂解,伴随CO和
C-C键断裂,产生CO、CO2、H2O和四碳原 子基团等(240-400℃); 芳构化并形成类石墨结构(400℃以上)。
3、粘胶CF的性能及应用
由人造丝制得的CF的横截面积形状大多不规则, 一般呈树叶状,表面沟槽十分清晰;
粘胶基炭纤维的碱金属含量低(<100ppm),而 PAN-CF高达数千ppm,另外,前者灰分低、密 度小、导热性差,更适合于作耐烧蚀材料,因为 钠等碱金属不仅是碳氧化的催化剂,而且在相当 低的温度下发生离子化并使烧蚀体周围空间的电 子浓度急增,从而使追踪耐烧体的雷达截面积扩 大并干扰微波通讯。因此,至今美国用于导弹等 空间耐烧系统的CF都是粘胶基CF。例如,分导 式多弹头MK-12A洲际导弹的C/C鼻锥使用的CF 就是Thornal-50。
CF制备的工艺流程
三、粘胶基炭纤维
1、发展历史及概况
1880年,爱迪生申请用碳丝作电灯丝的专利; 1950年,美国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开始研究用
人造丝制备CF; 1958年,美国UCC公司开始人造丝基CF及其织物的
工业化生产,但力学性能较差; 1965年,UCC公司开始出售牌号为“Thornel P-25”
2)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3)均相溶液聚合(DMSO、DMF等);
o 纺丝:湿法和干法 o 水洗 o 牵伸:使PAN分子链沿轴向排列,提高
取向度,改善力学性能;
o 干燥和热定型;
原丝的预氧化
目的在于使PAN原丝分子环化脱氢,转化为耐 热的梯形结构,变为不溶不熔体,提高炭化收 率。
二、炭纤维的分类
按照原料分类: 粘胶基(纤维素基或人造丝基); 聚丙烯腈基(PAN); 沥青基(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
按照制备条件和方法分类: 炭纤维(800-1600 ℃ ); 石墨纤维(2000-3000 ℃ ); 气相生长炭纤维; 活性炭纤维等
按照力学性能分类 通用级(GP); 高性能(HP): 中强型(MT); 高强型(HT); 超高强型(UHT); 中模型(IM); 高模型(HM); 超高模型(UHM)
纤维素
NaOH
粘胶基 人造丝
碱性纤维素
CS2
粘胶液于硫酸等 凝固浴中湿法纺丝
纤维素磺酸钠盐 纤维素磺酸钠溶于碱液
1000℃炭化
2800℃牵伸石墨化
炭纤维
纤维素加热时化学结构的变化
炭化过程经历四个阶段: 物理吸附水的放出(25-150℃); 分 子 结 构 的 变 化 , 纤 维 素 环 脱 水 ( 150-
原丝是影响CF质量和扩大生产的关键之一,只有 得到取向度和强度高、热转化性能好、杂质和缺 陷少和纤度均匀的原丝,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炭 纤维。
1)加入共聚组分,可加速线型PAN分子的环化, 缓和纤维在氧化时的放热效应,易于控制反应, 并提高氧化和炭化的速度。
加速氰基环化、促进预氧化的共聚单体多数为丙 烯酸类及其衍生物,加入量要适宜(0.05-10%);
主要因素有:温度、时间、气氛介质和牵伸程 度等
主要反应: * 环化反应 * 脱氢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CN CN CN CN
环化
脱氢
N
NN
脱氢
CN CN CN CN 环化
环化脱氢
N
NN
N
上述任何阶段可能结合氧的情况 OH OH O
COOH
N
N
N
N
OOO
O
N
NN
N
预氧丝的炭化
预氧丝在惰性气体中热处理至1500℃时,纤维中 的聚合物结构逐渐向多晶炭结构转变,梯形聚合 物结构之间进行交联,非碳元素从纤维中排出;当 在2500℃以上进行石墨化处理时,微晶进一步长 大,取向度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也发生深刻的变 化.
1969年,日本东丽公司研究成功特殊的共聚性 PAN纤维,生产出高强高模型CF。
CH2
CH
C
N
CH2
CH
CN
+CH2
CH
C
N_
2、PAN-CF的制备
原
聚
纺
料
单
合
丝
体
成 品
炭纤 维
加
工 石墨
纤维
原
200300℃
预
氧
丝
化
预 氧 丝
上
表
面
处
浆
理
7001800℃
炭化
20003000℃
石墨 化
原丝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