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的定性鉴定
聚合物的定性鉴定

聚合物的定性鉴定海洋与生化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姓名:彭福气座号:47 指导老师:林爱琴课程高分子材料试验实训(实验)项目聚合物的定性鉴定时间2015年10月15日下午第5节至第8节实训(实验)地点S411一、实验目的1. 了解聚合物燃烧实验和气味的特殊现象,借以初步辨认各种聚合物。
2. 掌握钠熔法进行简易的元素定性分析鉴别聚合物的方法。
3. 利用聚合物溶解的规律及溶剂选择的原则,了解并掌握溶解度法对常见聚合物的定性分析。
二、基本原理聚合物的鉴别,特别对未知聚合物试样的鉴别颇为复杂。
聚合物往往需要纯化,即使经纯化的聚合物也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方法进行鉴别。
对于常见的聚合物通常使用红外、质谱、X射线衍射、气相色谱等仪器可以不同程度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仪器比较昂贵,且仪器分析法也不是万能的,而对少量的、组成复杂的聚合物样品,这些仪器分析方法往往具有许多局限性,不用化学方法加以验证常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基于聚合物的特性简单地通过外观、在水中的浮沉、燃烧、溶解性和元素分析的方法进行实验室的鉴别是方便易行的。
1. 根据试样的表观鉴别HDPE、PP、NY-66、NY-6、NY1010质硬,表面光滑。
LDPE、PVF、NY-11质较软,表面光滑,有蜡状感觉。
硬PVC、PMMA表面光滑,无蜡状感觉。
PS质硬,敲打会发出清脆的“打铃声”。
2. 根据试样的透明程度鉴别(1)透明的聚合物聚丙烯酰胺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再生纤维素、纤维素酯类和醚类、聚甲基戊烯类、PC、PS、PVC及其共聚物。
(2)半透明的聚合物尼龙类,PE、PP,缩醛树脂类。
透明性往往与样品的厚薄、结晶性、共聚物某些成分的含量等有关。
如EVA中VC的含量大于15%可以从半透明变为透明;半透明的聚合物在薄时变为透明;加入填料共混后,透明聚合物变为不透明;结晶可使透明聚合物变为半透明。
3. 根据聚合物燃烧实验的火焰及气味鉴别把聚合物通过加热或直接燃烧,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气体的气味、燃烧过程产物的状态等,可以获得聚合物的某些信息。
橡胶中橡胶聚合物的定性分析

橡胶中橡胶聚合物的定性分析摘要:在橡胶产品的生产和制备过程中,橡胶聚合物是主要的原材料,其材质与橡胶的性能息息相关。
为了深入探究橡胶产品的具体性能和用途,技术人员需对橡胶制品进行解剖,对橡胶聚合物的定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为橡胶制品的配合情况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橡胶制品、橡胶聚合物;定性前言:在橡胶聚合物的试验分析中,技术人员首先要将高分子的橡胶聚合物逐一裂解成为低分子的气体或液体物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红外对其进行鉴别,这也是迄今为止最为适用的一种鉴别方法,其取得的效果已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一致认可。
相比红外鉴别,核磁共振、质谱等鉴别方法虽然能够快速鉴别出橡胶制品中橡胶聚合物的成分,但是在一些技术还未发达的基层地区,尚未得到有效的推广。
1.橡胶与塑料中橡胶聚合物的鉴别1.溶解法不同的橡胶聚合物在不同的溶剂中具备了多样性的溶解性[1]。
在试验室研究中,利用溶解参数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溶剂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化学领域,溶解被视为溶剂分子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加了大分子链间距离。
因为除了聚四氟乙烯之外的其他化学分子,都能够有效的溶解在不同的溶剂中[2]。
而对于交联结构的聚合物,在溶解的过程中要对其交联结构进行有机的破坏,而橡胶中的硫化胶也具备此性能。
所以,这种溶解法对于硫化胶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在利用此方法对橡胶聚合物进行鉴别时,所用溶解的分子量越大,其溶解的速度相对较慢。
据研究证实,分子量在100万以上的聚合物,其完全溶解的时间一般在2—3天,并且是在膨胀之后才能够进行溶解操作的。
1.红外光谱法在橡胶聚合物的鉴别工作中,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方法。
凭借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准确性高的优势,在各地试验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橡胶制品中,各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都具有专属的红外光谱图,在吸收光谱的过程中,每个吸收带都充分反映出该化合物某个原子或分子的特征。
而在红外光谱法的鉴别过程中,某种化合物分子或原子团的震动频率与其分子链的长度及质量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红外光谱法鉴定聚合物的结构特征

红外光谱法鉴定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引言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表征和鉴定。
聚合物是由重复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决定了其性质和应用领域。
通过红外光谱法,可以研究聚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官能团以及杂质等信息,从而实现聚合物的结构特征的鉴定。
本文将介绍红外光谱法在聚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红外光谱的原理红外光谱法基于分子内振动产生的特定频率的吸收现象来鉴定材料的成分和结构。
红外光谱仪通过引入红外光源,照射到样品上,样品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光,所吸收的红外光谱与样品分子的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有关,因此可以得到有关样品结构和化学键性质的信息。
二、红外光谱法在聚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1.化学键类型的鉴定红外光谱法可以通过分析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确定聚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
例如,碳氢键的振动会在285-300 cm-1范围内产生吸收峰,羟基(OH)官能团的振动会在320-360 cm-1范围内产生宽而强的吸收峰。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吸收峰的出现和位置,可以确定聚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
2.官能团的鉴定红外光谱法可以通过分析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确定聚合物中的官能团。
不同官能团的振动会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产生吸收峰。
例如,醛基(C=O)官能团会在165-175 cm-1范围内产生吸收峰,羧基(COOH)官能团会在170-180 cm-1范围内产生吸收峰。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吸收峰的出现和位置,可以确定聚合物中的官能团。
3.结构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的强度和形状,可以对聚合物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例如,在聚丙烯中,不饱和度的增加会导致红外光谱中烯烃吸收峰的增加。
通过测量吸收峰的强度,可以确定聚合物中不饱和度的含量。
4.杂质的检测实例以聚丙烯为例,通过红外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特征。
首先,我们需要将聚丙烯样品制备成薄膜状。
然后,将样品置于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测试。
重量法测定聚合物的原理

重量法测定聚合物的原理
重量法测定聚合物的原理是利用聚合物与溶剂之间的溶解相互作用,通过称量聚合物在不同溶剂环境下的重量变化来辨别和测定聚合物的性质和组成。
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将待测聚合物样品称量并记录其重量。
2. 将聚合物加入所选溶剂中,使其完全溶解,并充分搅拌混合,使聚合物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3. 将溶解后的聚合物溶液过滤或离心,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溶剂中的杂质和未溶聚合物颗粒。
4. 将溶液倒入干燥的皿中,然后放入加热器中进行脱溶剂处理,使溶剂蒸发,只留下干燥的聚合物样品。
5. 完成脱溶剂处理后,将皿中的聚合物样品取出并称重。
6. 通过计算聚合物样品的重量差异,可以得到聚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度参数,进而推测聚合物的性质和组成。
重量法测定聚合物的原理基于溶解度理论,根据聚合物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能力来推测和测定聚合物的性质。
重量法测定聚合物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溶剂选择、皿内的空气流动等因素会影响测定结果。
因此,在进行重量法测定之前,需要对溶剂和实验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和控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聚合物近代测试及表征DTA、DSC、TG、DTG

2.2.3失重率的计算
根据原始试样用量及各温度区间的失重量, 可以分别计算各温度区间的失重百分率。 失重率计算式如下:失重前的重量与失重后的 重量之差(W0-W1)除以样品重量W0 失重率=(W0-W1)/W0×100%
2.3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 温度的动态特性和天平的平衡特性,使 影响热重曲线(TG曲线)的因素更加 复杂 影响因素可分为三个方面: 仪器方面的影响 操作条件方面的影响 样品方面的影响
DTA和DSC的主要区别:
针对聚合物: DTA:定性测定Tg,Tm等,测定热稳定性, 耐热性,检测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其它。 DSC:定量测定:热化学测量△Hm,△He, 比热,动力学,分解,结晶△H聚合反应,
DTA DSC 一般高温炉可达到1500℃以上, 主要优点:热量定量方 对超高温 DTA ,最高 T 可达到 便、分辨率高,灵敏度 2400℃,因此对高温矿物,冶 好。 金等领域应用可采用 DTA 。 缺点:使用温度低(以 而对温度要求不高,而灵敏度 温度补偿型 DSC为例) 要求较高的有机物,高分子及 最高温度只能达725℃ 生物化学领域,DSC则是一种 很有用的技术,正因为如此, DSC发展非常迅速。
试样较好。例如a.空的
(2)样品粒度、形状和装填的影响 颗粒过大的试样会爆裂而造成TG曲线 形状异常。 样品的装填方式对TG有影响,主要是 改变了热传导及质量传递性能。样品 装填越紧密,接触越好,有利于热传 导。
(3)试样性质的影响
试样的比热、导热性和反应热对热重 曲线都有影响
3.4 TG, DTG在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中应用
TG, DTG 的定量性强,能准确测定物质的变 化速率 近年来在冶金学、漆料及油墨科学、制陶学、 食品工艺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 化学及地球化学等学科中,热重法都有广 泛的应用。
塑料和橡胶中聚合物辨别方法

塑料和橡胶中聚合物辨别方法塑料和橡胶中聚合物辨别方法:焚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热分解气相色谱法。
1.焚烧法焚烧法即用煤气灯或火柴扑灭试样,而后依据发出的气味及焚烧状态加以判定。
焚烧法有肯定的局限性和缺点,高分子材料中的其他一些组分会影响焚烧特性,如塑料中加有阻燃剂或某些无机填充剂时,材料焚烧的难易会发生显著变更。
深圳铁氟龙2.溶解法不同的聚合物在不同的溶剂中有着各自的溶解特性,聚合物与各种溶剂互相间的溶解能力一般以溶解度参数(S.P.值)示意。
溶解过程可了解为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引力使大分子链间间隔增大的结果。
线型聚合物,除聚四氟乙烯外,一般都能溶于不同的溶剂中。
交联结构的聚合物,除非溶解过程可以毁坏其交联,否则是不会溶解的,只能在某些溶剂中溶胀。
因而,溶解法对硫化胶的鉴定是有局限性的。
应当注意,聚合物的溶解性与其分子量有很大关系,分子量越大,在溶剂中的溶解速度越慢。
分子量在10万到100万的聚合物须要1~2天赋整个溶解,超越100万,往往须要2~3天,而且在溶解过程中先涌现溶胀景象。
3.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是测定聚合物化学结构常用的方法,也是对比正确的方法。
各种结构不同的化合物都有它的特性红外接收光谱图。
在接收光谱中,每一接收带都反应了化合物中某一原子或原子团的振动情势。
这些结构的振动频率与其质量的大小及化学键的强度大小有关。
①薄膜法:将聚合物溶于溶剂中,迟缓蒸发溶液除去溶剂制成薄膜,而后测定薄膜的红外接收光谱。
②溴化钾压片法:将1~3毫克的精制聚合物与0.2~1克的溴化钾混杂,用研钵良好粉碎,以压片机加压抑成片后测定其红外接收光谱。
关于弹性体或硬度高的聚合物运用有溶胀作用的溶剂预先使之溶胀,而后再与溴化钾混杂、粉碎、压片。
文章来源:深圳铁氟龙/。
聚合物方法学验证

聚合物方法学验证聚合物检查一般采用凝胶色谱法。
一、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实验。
参考中国药典及相关质量标准。
例如:分别以流动相A、B为流动相,取0.1m g/m l蓝色葡聚糖2000溶液200μl 进样,理论板数按蓝色葡聚糖2000峰计算不低于700,拖尾因子小于2.0。
在两种流动相系统中蓝色葡聚糖2000峰保留时间的比值应在0.93-1.07之间,对照溶液主峰和供试品溶液中聚合物峰与相应色谱系统中蓝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时间的比值应在0.93-1.07之间。
另以流动相B为流动相,精密量取对照溶液200μl,连续进样5次,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0%。
二、空白溶剂分别以流动相A、B为流动相,精密量取溶剂200μl进样,记录色谱图,空白溶剂应无干扰。
三、检测限与定量限一般采用信噪比法。
取对照品,加溶剂稀释至很小浓度,进样,记录图谱,观察信噪比。
信噪比10:1,为定量限;信噪比为3:1,为检测限。
可接受标准: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四、线性关系试验取对照品,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外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注意:最低浓度尽量小,样品溶液中的聚合物峰面积须在线性范围内。
五、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具体操作:一般可取线性关系试验项下中间浓度溶液,连续进样,记录色谱图。
2、供试品进样浓度与聚合物峰面积的相关性:取供试品,配制成浓度在80%~120%的溶液6份,以称样量与峰面积比做响应因子,6个响应因子R S D应不大于2.0%。
3、重现性指不同实验室之间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当分析方法将被法定标准采用时,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常见聚合物的红外光谱

质子的面外伸缩振动,是典型的单取代苯的特征谱带。
2020/4/19
.
16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2020/4/19
.
17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5.肯定法与否定法相结合 在审视一张4.Poly(vinyl acetate)
⑴ 1740cm-1的最强谱带,是羰基伸缩振动的吸收; ⑵ 1240和1020cm-1的两条谱带是PVAc最特征的吸收谱 带,归属与-COOH3,中的-COO-和-O-CH-的伸缩振动; ⑶ 1370cm-1的谱带归属于甲基的变形振动。由于相连 羰基的加强,使得它比亚甲基的变形振动谱带强得多。
2020/4/19
.
31
2020/4/19
.
28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2020/4/19
.
29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10.Epox ⑴ 830 cm-1谱带是对位取代苯环上两个相邻氢原子 的面外弯曲振动吸收。 ⑵ 915 cm-1谱带是链端环氧基的吸收。
2020/4/19
.
30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11.聚甲基硅氧烷 ⑴ 1100 ~ 1000 cm-1区域的谱带是Si—O—Si伸缩振动的吸收。 ⑵ 1260 cm-1和1410 cm-1两条谱带分别是由Si—CH3基团的CH3 对称变形振动和不称变形振动引起的。 ⑶ 800 cm-1谱带是由Si—C伸缩振动和CH3面内摇摆振动产生的。 ⑷ 3000 ~ 2800区域的谱带是甲基C—H的伸缩振动。 ⑸ 510和390 cm-1谱带分别由Si—O—Si和O—Si—CH3弯曲振动 引起的。
2020/4/19
.
20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的定性鉴定————————————————————————————————作者:————————————————————————————————日期:ﻩ聚合物的定性鉴定海洋与生化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姓名:彭福气座号:47 指导老师:林爱琴课程高分子材料试验实训(实验)项目聚合物的定性鉴定时间2015年10月15日下午第5节至第8节实训(实验)地点S411一、实验目的1. 了解聚合物燃烧实验和气味的特殊现象,借以初步辨认各种聚合物。
2. 掌握钠熔法进行简易的元素定性分析鉴别聚合物的方法。
3. 利用聚合物溶解的规律及溶剂选择的原则,了解并掌握溶解度法对常见聚合物的定性分析。
二、基本原理聚合物的鉴别,特别对未知聚合物试样的鉴别颇为复杂。
聚合物往往需要纯化,即使经纯化的聚合物也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方法进行鉴别。
对于常见的聚合物通常使用红外、质谱、X射线衍射、气相色谱等仪器可以不同程度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仪器比较昂贵,且仪器分析法也不是万能的,而对少量的、组成复杂的聚合物样品,这些仪器分析方法往往具有许多局限性,不用化学方法加以验证常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基于聚合物的特性简单地通过外观、在水中的浮沉、燃烧、溶解性和元素分析的方法进行实验室的鉴别是方便易行的。
1. 根据试样的表观鉴别HDPE、PP、NY-66、NY-6、NY1010质硬,表面光滑。
LDPE、PVF、NY-11质较软,表面光滑,有蜡状感觉。
硬PVC、PMMA 表面光滑,无蜡状感觉。
PS质硬,敲打会发出清脆的“打铃声”。
2.根据试样的透明程度鉴别(1)透明的聚合物聚丙烯酰胺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再生纤维素、纤维素酯类和醚类、聚甲基戊烯类、PC、PS、PVC及其共聚物。
(2)半透明的聚合物尼龙类,PE、PP,缩醛树脂类。
透明性往往与样品的厚薄、结晶性、共聚物某些成分的含量等有关。
如EVA中VC的含量大于15%可以从半透明变为透明;半透明的聚合物在薄时变为透明;加入填料共混后,透明聚合物变为不透明;结晶可使透明聚合物变为半透明。
3. 根据聚合物燃烧实验的火焰及气味鉴别把聚合物通过加热或直接燃烧,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气体的气味、燃烧过程产物的状态等,可以获得聚合物的某些信息。
在受热时,热固性塑料变脆,发热,,但并不软化,而然热塑性塑料则发软,甚至熔融,这是系统鉴别的分界线。
含有N、F、Si的塑料都是不易着火的,或具有自熄性,相反含有S、NO,等塑料极易着火或燃烧。
乙烯、丙烯、异丁烯等的塑料与烷类化合物的结构相似,燃烧特性相同,有苯环或不饱和双键的塑料燃烧时会冒黑烟。
塑料在受热时,会分解成単体或其他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产生特殊的气味,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分解成单体;聚乙烯、聚丙烯分解成碳数不等的碳氯化合物;聚氯乙烯聚偏一氯乙烯则分解成大量的氯化氢气体,这些现象都可以作为塑料分类及鉴别的依据。
燃烧实验可以使用火柴、酒精灯,下表是一些常见聚合物的燃烧特性。
常见聚合物的燃烧特性表聚合物名称燃烧难易离火后是否熄灭火焰状态变化状态气味PE容易继续燃烧上端黄色,下端蓝色无黑烟熔融滴落石蜡燃烧味PP 有黑烟石油味PET 黄色黑烟微微膨胀,有时开裂苯乙烯味PMMA 浅蓝色顶端白色融化起泡强烈腐蚀花果味PS 橙黄色,黑烟呈炭飞扬软化起泡苯乙烯味PC缓慢燃烧缓慢熄灭黄色,黑烟呈炭飞扬熔融起泡强烈腐蚀花果、蔬菜味尼龙蓝色上端黄色熔融滴落,起泡羊毛指甲烧焦味PVC 难离火即熄黄色,下端绿色白烟软化刺激性酸味4. 根据聚合物的密度来鉴别聚合物的密度差别悬殊,有些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有些的密度则为水的2倍,因此可以通过密度的测定来鉴别一些聚合物。
5、钠熔法(1)试液的制备在试管中放入约50~100mg分散均匀的高分子试样和一颗豌豆粒大小的钠(或钾),小心的在酒精灯加热至金属熔化。
小心的把此灼热的试管放入盛10~1 5mL蒸馏水的烧杯中,试管将炸裂,反应物溶于水中,未反应的金属钠液会与水反应,用玻璃棒小心搅拌,直至无反应发生。
最后,过滤此接近无色的液体或用移液管吸取液体,使玻璃碎片和炭化残渣留下。
该原始液体称为试液,分成几分供下面的试验使用,反应原理如下:高分子Na、加热→NaCN、NaC1、NaF、NaO3、Na2S、NaCNS(2)氮的测定加一小勺硫酸亚铁于1mL试液中,煮沸。
如果有硫存在,则会形成硫化铁沉淀。
过滤,使溶液冷却,加几滴1.5%的氧化铁溶液,用盐酸酸化至氢氧化铁恰好溶解。
如果有氮存在,溶液会慢慢变成蓝绿色,片刻会生成普鲁士蓝沉淀。
如果试样中氮含量很少,则产生微绿色溶液,静置儿个小时后才会产生沉淀。
如果样品中无氟,溶液仍为黄色。
但该试验不能用来检测硝基和氮杂环化合物。
反应式如下:6NaCN+FeSO4→Na4Fe(CN)6+Na2SO43NaFe(CN)6+4FeCl3→Fe4[Fe(CN)6]3+12NaCl (3)氯的测定取1mL试液与稀硫酸一起煮沸以除去H2S、HCN等,加入少量相酸银溶液(2g AgNO3)溶于100mL蒸馏水中)。
若出现白色片状沉淀(A gCl),且加入过量氨水后溶解表明有氯;若出现蓝色沉淀,且难溶于过量氨水,表明有溴;若现黄色沉淀,且不容于氨水,表明有碘。
(4)硫的测定取mL。
试液与约1%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反应,若出现深紫色表示有硫存在,这个反应非常灵敏,反应式如下:Na2S+Na2Fe(CN)5NO→Na4Fe(CN)5NOS紫色其他验证方法还有(1)滴一滴试液于银器上,如果有褐色的Ag2S斑点形成,说明有硫。
(2)用醋酸酸化试液后,用几滴2mol/L醋酸铅溶液或醋酸铅试纸试验,黑色沉淀生成或试纸变黑表示有硫。
三、实验仪器电炉、水浴和油浴各一个,试管10支,烧杯、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做已知样品的燃烧试验、溶解度试验,训练基本操作。
2、取两种给定的未知样品,通过观察外观,初测其密度范围,通过燃烧观察火焰颜色及辨别其气味,结合溶解性的试验鉴定其是何种聚合物。
五、实验结论1.聚合物燃烧实验的火焰及气味鉴别现象:聚合物名称燃烧难易离火后是否熄灭火焰状态变化状态气味HDPE 易继续燃烧上黄下蓝,无黑烟熔融滴落石蜡燃烧味PP 易继续上黄下蓝,膨胀,石油燃烧无黑烟开裂味PET 易继续燃烧黄色火焰,有黑烟融化起泡苯乙烯味PMMA 易继续燃烧上淡蓝下白,无烟软化起泡臭味PS 易继续燃烧橙黄火焰,有浓烟融化起泡苯乙烯味LDPE 易继续燃烧上黄下蓝,有白烟软化起泡石蜡燃烧味尼龙缓慢燃烧缓慢燃烧上黄下蓝熔融臭味PVC 难离火即熄上黄下蓝绿,有白烟软化刺激性酸味橡胶易继续燃烧黄色火焰,有浓黑烟软化刺激性焦味结论:①聚合物一般都容易燃烧,但也有一些聚合物由于结构特殊,或者含有阻燃剂等,使得其不易燃烧或燃烧缓慢且容易熄灭;②而聚合物的组成对聚合物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和气味影响大,聚合物的烟是由于聚合物的高含碳量引起的,一般有浓黑烟是由于含有芳环,白烟可能是由于含有双键,而刺激性气味一般和N、S、Cl等元素有关。
因此,根据聚合物的燃烧的火焰和气味,我们可以推测出聚合物含有的一些官能团、杂元素等等。
2.聚合物密度的鉴别现象:聚合物名称密度(g/cm3)C2H5OH(0.90)H2O(1.00)NaCl(1.19)MgCl2(1.34)HDPE> < < < PP < < < < PET > > > > PMM> > > <APS < < < < LDPE< < < <尼龙< < < < PVC < < < <橡胶< < < < 结论:聚合物的密度虽然不一,但在利用密度鉴别聚合物时,仅能确定范围,排除一些聚合物,无法准确鉴定。
因为有些聚合物密度虽然比水大,但由于其形状、大小、以及表面材质等,也可能使其浮于水面。
3.聚合物含有元素的鉴别聚合物名称HDPE PP PET PMMA PS LDPE尼龙PVC橡胶所含元素无无无无无无N N Br 聚合物除了其结构本身含有杂元素外,其添加剂如阻燃剂、增塑剂等也可能含有杂元素。
很多聚合物都含有相同的几种元素,因此元素分析只其一部分的样品分类作用,或在配合其他检测方法提供一些结构上的信息。
六、思考题1、溶剂和聚合物之间溶度参数相近就足以保证两者相溶吗?在什么情况下,可应用溶解度参数相近的原则来判别聚合物的溶解性能?如果聚合物和溶剂的溶度参数相近,则聚合物和溶剂分子的作用力较大。
但是溶度参数仅适用于非极性溶质和溶剂的相互混合,严格的说它只适用于非极性或弱极性的无定形高聚物。
因此,虽然溶度参数对许多简单的化合物适用,对于许多聚合物的溶剂选择也有用处,但不符合聚合物例外的情况也是很多的。
2、晶态与非晶态的聚合物溶解过程有何区别?因为非晶态聚合物的分子堆砌比较松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溶剂分子比较容易渗入聚合物内部使之溶胀和溶解。
而晶态聚合物由于分子排列规整,堆砌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因此,溶剂分子渗入聚合物内部很困难。
所以,通常非晶态聚合物比晶态聚合物容易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