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戏剧阅读练习(20200710161225)
2019年至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及答案

2019年至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及答案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课标全国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解析】本题考查了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水平层级D。
第一问主要从“雨雪隔榆溪”“狐迹、天寒、地暗”能够看出。
第二问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由“从军度陇西”知是士卒远征,“别路”与之对照,当指告别家乡之路。
本题难度不大,考生要仔细研读诗句,体会“狐迹、马蹄、天寒、地暗”的意象的含义,避免错解。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水平层级D。
第一问对表达技巧的理解,一定离不开诗句的内容,所以要结合两句诗的意义分析其“好处”。
第二问通过对全诗的理解不难看出是征人思乡。
考生往往在第一问上犯难,其实,理解了诗句的内涵,其表达效果自然就出来了,所以,关键还是对诗歌的解读和理解上。
【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但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是生动的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大纲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现代诗歌鉴赏新题型(附:应考锦囊及典题训练)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现代诗歌鉴赏新题型(附:应考锦囊及典题训练)应考锦囊2019年高考天津卷的新题型,选择了一首现代诗歌,反映了新的高考动向,所以考生也要积极了解现代诗歌、戏剧、访谈、书评等文体及其特征。
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现代诗歌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部分,考生应当重视近现代诗词的复习备考。
在现代诗歌鉴赏中,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1.修辞手法。
主要包括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反复、排比、双关等。
解题步骤:(1)指出何种修辞手法;(2)分析其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2.表现手法。
主要包括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等。
解题步骤:(1)指出何种表现手法;(2)阐述其表达作用。
3.篇章结构。
包括首句领起下文、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前后呼应、卒章显志、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等。
解题步骤:(1)指出诗歌结构如何;(2)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阐述。
考题连线一、(2019·高考语文天津卷)下面这首诗在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请品读该诗,并说明获奖理由。
要求:①不少于3点理由;②100字左右。
你还在我身旁戴畅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方升起,落向东方!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注意细节。
本题要求说明该诗的获奖理由,考生可从诗歌的整体构思、内容、艺术手法、诗歌的书写布局等角度进行分析。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到“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用回溯的写法,以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表达内心的渴望;“饭菜的香”“卷子签好名字”“帮我把书包背上”,精心选择日常生活中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真挚的感情,亲切感人;结尾“你还在我身旁”单独成行,与上文的层层铺垫形成呼应,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诗句的摆放来看,错落有致,形成视觉美感。
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15份)

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
项练习(15份)
引言
本文档提供了15份现代诗歌阅读专项练,旨在帮助高考语文考生复现代诗歌相关知识。
每份练中包含了一首现代诗歌及相关问题,供考生练阅读和理解现代诗歌的能力。
练题目
1. 第一份练:《春天的足迹》
2. 第二份练:《追忆》
3. 第三份练:《海的了解》
4. 第四份练:《岁月如歌》
5. 第五份练:《在枫远处》
6. 第六份练:《夜色中的思念》
7. 第七份练:《晨钟》
8. 第八份练:《太阳和我》
9. 第九份练:《风雨中的坚持》
10. 第十份练:《秋天的眼睛》
11. 第十一份练:《雪的诗篇》
12. 第十二份练:《平凡的世界》
13. 第十三份练:《我和蓝天》
14. 第十四份练:《童年的足迹》
15. 第十五份练:《梦的足迹》
练形式
每份练中,考生将阅读一首现代诗歌,并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涉及诗歌的主题、意象、表达手法等方面,旨在帮助考生加深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使用说明
考生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练:
1. 选择一份练题目。
2. 仔细阅读题目中的现代诗歌。
3.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4. 思考诗歌中的表达手法和语言技巧。
5. 回答练题目中的问题。
6. 检查答案,并进行复和总结。
总结
这份文档提供了15份现代诗歌阅读专项练,可帮助高考语文考生复现代诗歌相关知识。
通过练阅读和分析现代诗歌,考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解题技巧,为高考做好准备。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新高考全国卷语文复习【现代诗歌阅读题分析及考题训练】附答案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新高考全国卷语文复习【现代诗歌阅读题分析及考题训练】
【考情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小说阅读、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等,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现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
1.从诗歌选篇上看,一般多有朦胧色彩,命题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蕴深厚的诗为主。与古代诗歌相比,新诗有其自身的三大特色:作品意象的模糊性(重叠、交叉、群体等);表现手法的新颖性(隐语、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段的变异性(隐喻、移就、通感等)。
1.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诗歌分类中,人们经常提到朦胧诗。朦胧诗古已有之,并非当代专有,它只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艺言,是一种创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的机会。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板块四文学类阅读新诗与戏剧对点练案19新诗戏剧阅读与鉴赏

对点练案19新诗、戏剧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写给当炮兵的儿子丁芒信里先不寄家乡一撮土,也不寄亲友故旧的叮咛,不寄屋前杏花三两瓣,不寄水井旁的笑语殷殷。
既然跨出了家乡的门槛,既然帽子缀上了红星,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
我只寄你一缕硝烟,和电一样的刀光,霞一样的血影,寄给你,我的战友的雄姿,寄给你,战壕里泥土的温馨。
也寄给你春天的溪流,饮饱冰雪的柳芽已经发青,寄给你雷霆似的脚步,寄给你汗气熏蒸的白云。
让你去把握革命未来的节奏,让你去呼吸时代飞迸的火星。
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让千山万水都来向你叮咛。
你再去寻觅家乡的云树,像从百花园中采一朵芳馨,你才会有深沉壮阔的爱,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选自《解放军文艺》1981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节中的四个“不寄”,意味着儿子参军后曾写信表达对家的思念,诗人让他放下这种思绪。
B.“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诗人委婉地告诫儿子要塌下心来守卫祖国边疆。
C.第3节和第4节都写到要“寄”什么,但内涵有所不同,第3节侧重激励儿子要有军人的血性。
D.“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中的“炮弹”体现了儿子的军种,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始说“不寄”,接下来又说“寄”,在“寄”与“不寄”的鲜明对比中,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B.与“寄”和“不寄”搭配的多为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这就增强了让读者求索回味诗意的情味。
C.诗人开始说不给儿子寄家乡的什么,最后却让儿子“寻觅家乡的云树”,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
D.诗歌每四句构成一节,不少地方又反复使用某个词以连带一组句子,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如何理解“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歌采用家书的形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一)(2019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诗歌整理和习题练习

2020 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II 专题(三)现代诗歌阅读制作人:柄学时间:【注】各位老师,同学们。
在我们2019 年 12 月山东省的全省模拟考试中出现了多年未考的现代诗歌——《刈禾女之歌》,这首诗歌的横空出生真是给广大师生当头棒喝。
这也警觉着我们:高考并不是只考察散文、小说,在平常练习散文、小说的同时也要留神诗歌、戏剧的阅读。
为了防备高考的突发事件发生,所以我对现代诗歌、戏剧做了一个整理,此刻我主要以(真题再现、研究、备战、精刷)四个模块来梳理现代诗有关内容。
A.现代文诗歌——真题再现先往返首这首“空而常满”的《刈禾女之歌》:(2020 ·山东模拟)阅读下边的诗歌,达成6~9 题。
刈禾女之歌辛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发迹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旷野之歌为何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此刻我改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旷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驰的马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天在苏格兰高原6.以下对本诗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D )A.“大城外是山 / 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怀主人公的身世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照。
B.“我想告诉给妹妹们 / 我是旷野上的主人”,写刘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旷野感觉惊喜。
C.“风吹过镶刀下 / 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刘禾女劳作时的高兴,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睦。
D.“在麦浪里 / 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线观看旷野,着意写刘禾女在面对旷野时的微小感。
7.以下对本诗艺术特点的剖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B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类变化带有感情偏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 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联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戏剧阅读练习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戏剧阅读练习1、下列对戏剧《雷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
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A.鲁侍萍否定梅姑娘“很贤惠,也很规矩”,暗讽了周朴园的虚伪。
B.鲁侍萍以局外人身份叙说梅姑娘的故亊,揭开了二人过往情怨。
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顔面对眼前这个女人。
C.“汗涔涔地”,D.随着周朴园四次“哦”,鲁侍萍一层层揭开真相,节奏外松内紧。
2、下面的选项中,最接近《青青边愁》意旨的一项是()青青边愁余光中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
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
时间,你带得走歌者不走歌。
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B.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C.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D.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C.《再别康桥》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随着周朴园四次 “哦 ”,鲁侍萍一层层揭开真相,节奏外松内紧。
2、下面的选项中,最接近《青青边愁》意旨的一项是(
)
青青边愁
余光中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
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
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间,你带得走歌者不走歌。
A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冷 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 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 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B. “蒲公英 ”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 ,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 “湖泊 ”象征追寻的归宿 ,它是作者心中美好的理想。
D. “你”、 “眼睛 ”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5、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然后完成 最后的飞翔
1~ 2 题。
宫玺 一只受伤被缚的鹰
终于挣脱绳索
奋力飞上天空
然而绳索撕去了它的一条腿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
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
B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C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D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是受中国古代诗词 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 .《雨巷》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
2019 年高考语文复习: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练习
1、下列对戏剧《雷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
了。后来,后来, —— 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7、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小题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 一个盼望出发 ,
一个盼望到达。
1979 年 3 月,上海
( 选自《归来的歌》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1)这首诗的两个象征性意象是 “
”、“
( 2)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
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雨 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 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 怨, /哀怨又仿徨。
耳边传了你有力的呼吸。 ( 1)诗人从哪些角度写大海?
(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1-2 题 致 橡 树(节选) 舒婷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
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 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1)对诗歌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整首诗将象征主义手法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完美结合,凄清婉转,朦胧恍惚。 B .整首诗体现出诗人多愁善感的气质,充满了失望和迷惘情绪,让人肝肠寸断。
( 2)请分析全诗主要表达了哪些感情?
6、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 1~ 2 题。 《小巷》 顾城 ①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一代人 ②》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注】①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② 一代人:指在文革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人。 ( 1)顾城的诗格局虽小,但诗意开阔,言有尽而意无穷。请结合《小巷》和《一 代人》简述之。 ( 2)《一代人》只有两句,但是却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相当重的分量,请你简析 这首小诗的艺术魅力。
C.诗人以 “雨巷 ”为题,含蓄地揭示出了内心的苦闷、惆怅以及对理想的渴望。
D .诗中运用复沓、叠句等手法,营造出回环往复的旋律感和宛转悦耳的音乐性。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2)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渴望见到情人但又不得见、心情复杂、失望而孤寂的主人公 形象。
“我 ”在黑暗中迷失了方
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C .《再别康桥》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 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D .《再别康桥》一诗中,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 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
( 2)诗中所描述的海员们的两种 “盼望 ”表达了什么?
8、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 1~ 2 题。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注] 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 ( 1)上阙从哪些角度来写景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
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
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A .鲁侍萍否定梅姑娘 “很贤惠,也很规矩 ”,暗讽了周朴园的虚伪。
B .鲁侍萍以局外人身份叙说梅姑娘的故亊,揭开了二人过往情怨。
C. “汗涔涔地 ”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 ,无顔面对眼前这个女人。
B. “楼上黄昏 ”,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在高楼之上。离愁与相思的情愫暗寓 其中。
C. 蕉心未展的芭蕉,固结的丁香花,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此句仅为景物 实写。
D. 这首诗寓情于景,抒情色彩浓厚,情景跃然纸上,读来令人缠绵回肠,回味无 穷。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2题。 烦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 1)在这首小诗中, “秋 ”和 “海”两个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2)这首诗只由两节组成,第二节正好是第一节的回文。这种形式有什么作用? 11、阅读臧克家的作品《海》 ,回答问题。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
B. “绳索撕去了它的一条腿 ”运用比拟手法,化被动为主动,展现出绳索对鹰的阻 碍和摧残,同时体现出鹰为了飞翔,付出了惨重代价。
C .挣脱绳索的鹰最终的结局是其残躯被山河收留,其魂灵被蓝天拥抱,主要体现 了山河蓝天对鹰的怜悯。
D .本诗中的鹰,之所以能强忍身体剧痛,挣脱绳索,一圈一圈地翱翔于蓝天,根 本原因是它对禁锢自己的绳索的控诉。
鲜血淋漓
心肝如迸
为了最后的飞翔
它聚集起周身的力量
忍受着难以忍受的剧痛
盘旋着,盘旋着
一圈,一圈,一圈 ……
向大地倾洒着无尽的柔情
山河将收留它的毛羽和血肉
蓝天将拥抱它不死的魂灵
(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的第一节极力营造一种悲凉沉郁的氛围,一只鹰受伤而又被缚,让这只鹰 的命运显得凄惨而令人唏嘘。
4、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阅读北岛《迷途》 ,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哨音 ”象征天使般的召唤 , “森林 ”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