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地市2019年3月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阅读(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摘编自樊未晨《学生资助将从经济资助转为资助育人》,《中国青年报》2018 年 9 月 7 日) 材料三:
传统的行政模式受技术条件限制,往往基于宏观情况开展决策、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这容易造 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政府工作过程可以 实现全流程数据化记录,为深度分析、过程回溯、事后监管、优化服务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并为快 速落实责任,及时发现、处置问题提供便利条件。
(摘编自孟庆国《运用大数据提升治理水平》,《人民日报》2018 年 10 月 26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大数据战略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扩展延伸,大数据的驱动效应也越来越显著,如今大数据 已经成为比土地和能源更重要的生产资料。 B.大数据的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为各行各业提升效率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危及 公民隐私、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新问题。 C.大数据的运用,能够使地方和学校“精准”地找到资助对象,并为其成长成才找到精准的切入点, 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因此得以实现。 D.受技术条件限制,传统行政模式往往会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诸多 问题,运用大数据能够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大数据风险的辨识和管控己成为衡量国家安全监控能力的重要指标,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规、 技术保障等手段,调动各层面的优势力量来予以加强。 B.大数据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运用,促进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新传人培育计划和为建档立 卡学生设立“自强不息成长成才”项目等活动的开展。 C.大数据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可实现传统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大数据的运用可帮助政府提 高工作水平和效率,为创新治理模式提供有效支撑。

山东淄博市2019届3月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山东淄博市2019届3月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宰牛本是一项谋生的技能,而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却升华为精妙的艺术表演。

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技者,技术与技巧也;道者,内在规律也。

人只有领悟内在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在行动中表现得天机自运、出神入化。

文艺创作境界之高下,往往与创作者重“技”还是重“道”密切相关。

诗有诗法,画有技法,对创作者来说,掌握“技”并不太难,只要勤学苦练,便能驾轻就熟。

而“道”的境界,则绝非常人所能企及,它需要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即所谓“不疯魔,不成活”。

就文艺作品而言,“技”表现为形式、工巧,“道”表现为内涵、神妙。

同样写夏景,“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是“技”,“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则入“道”;同样是画“深山藏古寺”,在重峦叠嶂中露古刹一角是“技”,老和尚以瓢舀泉水入桶则为“道”……究竟如何超越“技”的层面,抵达“道”的化境?重视美育是一条切实的路径。

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美育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素养,具有欣赏、创造美的能力。

我国传统文化里儒、道、佛三家,审美旨归总体上都是“和谐”。

儒家侧重人与人关系的和谐,道家侧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佛家侧重人与自我内心关系的和谐。

雅正、飘逸、宁静之美,表面上各有不同,但究其实质,皆为“和谐"。

仁爱、宽恕、谦恭、诚信的道德追求,对立统一、周而复始的圆形思维方式,刚柔并济、阴阳相生的强身健体之道,一同滋养华夏民族的身心与情感,化育“文质彬彬”的完美君子人格。

先学做人,后学为文,有坚实的“美育"作为基础,“美术”方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那么,艺术创作之“道”,当如何体察、如何感悟?“道”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入体察民生民情,努力开阔视野胸襟,作品才会有深刻的内涵与蓬勃的生命力。

2019年3月山东省各地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2019年3月山东省各地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2019年3月山东省各地市高三毕业班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德州一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救赎薛培政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护林员老长泰便肩扛板斧,带着猎犬“黑豹”,走在了杂草没膝的山道上。

一条盘旋在路边的花蛇,似乎听见了脚步声,昂头吐着信子望了望,“簌簌”地爬向杂草深处;卧在草丛中的野兔,支楞耳朵听了听动静后,也“嗖”的一下跃进灌木丛中;还有那群被惊动的山鸡,“咕咕、咕咕”的叫着飞向远处。

“咦———瞧恁小样儿,俺老汉又不是妖怪———”他边说边苦笑着坐在那块卧牛石上。

老长泰年轻时一身蛮力气,两三人抬不动的物件,他双手搬起走得呼呼生风;当兵练投手榴弹,出手就是百十米,枪打得也不赖,因斗字不识一升,复员回了家。

饭量也大得出奇,一顿饭能吃五六个大饼子,为这家里每年开春就断粮,快三十了还打着光棍。

那年腊月,鹅毛大雪下得铺天盖地,当人们都窝在家里猫冬时,野狼血洗了生产队的羊圈,一夜之间,七只山羊命丧狼口,看着未被叼走的几只死羊,全队的人都流泪了。

望着哀哀戚戚的人群,女队长萧桂英铁青着脸发话了:“还有爷们吗? 若有就给我站出来! 这狼得逞后,肯定还会来叼羊,谁若能把狼打死,我一分钱彩礼不要,就嫁给他!”犹如石破天惊,大家惊愕的目光投向了女“掌门”。

醒过神来的小伙子们,立马变得跃跃欲试,可再看那血肉模糊的死羊,又个个怂得耷拉下了脑袋。

就见站在人群后边的长泰,往前挤了挤瓮声瓮气地问道:“此话当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过你要提死狼来见俺!”桂英怒眉一扬干蹦脆地把话撂给了他。

长泰一言不发回到家后,找了一根碗口粗的枣木,又到村代销点赊了五斤地瓜烧酒。

入夜,他便反穿羊皮袄蹲到了羊圈边。

在冰天雪地里连守两夜后,第三天清晨,他穿着那件被撕扯掉前襟的破羊皮袄,带着满身的血印,拖着死狼敲开了桂英家的门。

这下,傻大黑粗的长泰露脸了。

县长为他披红戴花,奖他一辆金鹿牌自行车,公社奖他一支猎枪,大队安排他做了护林员,女队长萧桂英也没食言。

济南市2019届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济南市2019届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济南市2019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据世行统计,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

而几乎发展条件最好的、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

若以2010年GDP计算,将湾区视为国家,那么东京湾、纽约湾、旧金山湾在全球国家的经济排名分别为第9位、第14位和第23位。

如果说东京湾是以工业制造取胜,3.68万平方公里盘踞4383万人口制造了1.8万亿美元GDP;那么纽约湾就是玩转金融游戏,2340万人在2.15万平方公里上创造的GDP高达1.4万亿美元;旧金山湾则是科技创新见长,仅1.7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760万人却产生0.8万亿美元GDP,湾区经济的能量可见一斑。

(摘编自《搜狐·财经》,2018年12月1日)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交通条件便利,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广州、深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枢纽,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拥有高度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以及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

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作用不断强化,多元文化交流的功能日益彰显。

珠三角九市是内地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全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潍坊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陶渊明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

[注]①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

②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

③邓林:桃林。

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14.A15.《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15.作者不认为夸父不自量力,全诗表达的是对夸父逐日和那些功竞身后的人的赞美:第一、二句赞其志向,夸父有宏大的志向,敢于与太阳赛跑;三至六句赞其力,夸父具有和太阳赛跑、饮尽河水的能力;最后两句赞其功,夸父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6分。

态度2分,分析4分)菏泽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登剑南西川①门感怀陆游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②。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③深思看太平。

【注】①剑南西川,唐藩镇名,治所在今成都市,后常为军阀割据。

陆游曾应宣抚使王炎之邀,进川一年,投身军旅;很快奉朝廷之诏,入蜀为地方官,与诗人范成大诗酒唱和,辑有《剑南诗稿》。

②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③投老:垂老,临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既点题,交代了身份与处境,同时叙写登楼伤情,思接千载,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潍坊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陶渊明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

[注]①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

②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

③邓林:桃林。

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14.A15.《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15.作者不认为夸父不自量力,全诗表达的是对夸父逐日和那些功竞身后的人的赞美:第一、二句赞其志向,夸父有宏大的志向,敢于与太阳赛跑;三至六句赞其力,夸父具有和太阳赛跑、饮尽河水的能力;最后两句赞其功,夸父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6分。

态度2分,分析4分)菏泽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登剑南西川①门感怀陆游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②。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③深思看太平。

【注】①剑南西川,唐藩镇名,治所在今成都市,后常为军阀割据。

陆游曾应宣抚使王炎之邀,进川一年,投身军旅;很快奉朝廷之诏,入蜀为地方官,与诗人范成大诗酒唱和,辑有《剑南诗稿》。

②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③投老:垂老,临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既点题,交代了身份与处境,同时叙写登楼伤情,思接千载,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3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3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3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与古文运动的先驱者相比较,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文起八代之衰”的重担会历史地落到韩愈的肩上。

韩愈大大超越了他的先驱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他善于展开文学争鸣。

西魏的宇文泰和苏绰,隋代的杨坚和李谔,曾依靠帝王之尊,将相之权,采用严厉的行政措施,来反对艳丽浮靡的“今文”,推行《尚书》式的“古文”,并且强制规定“自是之后,文笔皆依此体”(《周书·苏绰传》)。

但效果极差,嗣响无闻,终于失败。

韩愈则不同。

他不依靠行政手段,而是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摆事实,讲道理,深刻地剖析了“古文”与“今文”的功过是非。

是非明则方向定,人们容易接受,乐于响应。

因此在他的周围自然团结了一大批作家及“古文”爱好者,为古文运动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其次,对六朝文学采取了正确的态度。

对于六朝文学,先驱者常是采用简单的一概骂倒、全盘否定的态度,甚至连屈原的优秀辞赋,也被他们斥为“亡国之音”而不顾(柳冕《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但谩骂攻不倒骈文。

韩愈则不然,他在批判的同时,对六朝文学并不全盘否定,对骈文有益的成分加以吸取,以便作为营养,用来壮大“古文”的新肌体。

他虽自称是“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但这只是口号标榜,实际并非如此。

他对六朝文学是熟悉而精通的,如他对唐初的骈文典范——王勃《滕王阁序》,称赏备至。

他自己的文章如《进学解》《原毁》等,也自然地融骈入散,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再次,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上,先驱者的火力虽猛,却没有在艺术特征及创作实践方面下苦功,因而理论脱离实践,因盲目而无用。

柳冕曾感慨地承认:“老夫虽知之不能文之,纵文之不能至之!”(《与滑州卢大夫论文书》)韩愈则不仅有高明的理论,而且有成功的创作经验。

他的优秀“古文”典范,自古至今,像磁石吸铁那样,吸引了人们,骈文就很难与它争锋了。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新颖语文试卷精选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新颖语文试卷精选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潍坊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陶渊明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

[注]①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

②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

③邓林:桃林。

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14.A15.《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15.作者不认为夸父不自量力,全诗表达的是对夸父逐日和那些功竞身后的人的赞美:第一、二句赞其志向,夸父有宏大的志向,敢于与太阳赛跑;三至六句赞其力,夸父具有和太阳赛跑、饮尽河水的能力;最后两句赞其功,夸父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6分。

态度2分,分析4分)菏泽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登剑南西川①门感怀陆游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②。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③深思看太平。

【注】①剑南西川,唐藩镇名,治所在今成都市,后常为军阀割据。

陆游曾应宣抚使王炎之邀,进川一年,投身军旅;很快奉朝廷之诏,入蜀为地方官,与诗人范成大诗酒唱和,辑有《剑南诗稿》。

②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③投老:垂老,临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既点题,交代了身份与处境,同时叙写登楼伤情,思接千载,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3月山东省各地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诗歌阅读2019年3月济南市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15小题。

自咏示客陆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

②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

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B.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倏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颔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宦海生涯所经历的是非曲直无处分辩的心酸。

D.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E.客人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主要表现客人对“我”处世方式的不满。

14.C E(C项,颔联是直抒胸臆;E项句意理解错误,表现的不是客人对“我”为人处世方式的不满,而是关心。

)15.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6分)15.(1)前一句是以问句形式对州官、对黑暗官场的庄严宣示,后一句用虚笔想象归隐后自己寄情山水的生活,(2分)整联虚实结合,卒章显志,(2分)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愤懑,甚至产生归隐的思想感情(2分)。

2019年3月淄博滨州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晚步陈棠晚步沙头①倚小晴,南山正与暮云横。

栖鸦啼处野烟合,飞鸟去边孤月生。

树暗风微花气度,溪深雨涨水痕平。

夜阑衣湿迷归路,仿佛前村灯火明。

【注】①沙头:地名、位下今湖北荆州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一句中的“沙头”一词交代“晚步”的地点,“小晴”点明了天气状况。

B.第三们写野烟弥漫,栖鸦啼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营造了萧瑟的氛围。

C.第四句写鸟儿飞离悬送,孤月升起,让人顿生凄凉之感,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

D.夜深之时,迷途的诗人忽见前村灯火通明,暗示了自己的仕途即将峰回路转。

E.在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诗人还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其中,使诗歌显得含蓄蕴藉。

14.C D(C项“让人顿生凄凉之感”不妥,“直接表达”错误。

D项“暗示了自己的仕途即将峰回路转”不妥)15.“树暗风微花气度,溪深雨涨水痕平”颇受后世称道,请简要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

(6分)15.①“度”字突出花香袭人的动态,“平”字描摹雨后溪深水涨的情景。

②嗅觉和视觉相结合,营造出清幽寂静的氛围。

③融情入景,既衬托出内心的平和安宁,情感含蓄委婉。

(共6分,每条2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金陵新亭①李白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②。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

②周顗(yǐ)情:西晋灭亡后,南渡豪士在新亭宴饮,周顗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众人皆相视流泪。

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前两句由金陵风景优美起笔,继而写豪士们在新亭聚会,用语平实。

B.三、四句写周顗举目四望,风景未变而山河易主,悲从中来,大为哀叹。

C.五、六句运用“楚囚”典故,写在座之人充满悲怨,为国家命运前途担忧。

D.作者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场景,意在表现国家灭亡的悲痛。

E.作者运用典故,取其意而用之,借古讽今,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发人深思。

14. CD(5分。

C2分,D3分)15.结合全诗,从尾联“慷慨”一词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6分)15.“慷慨”一词,写出了王导不同于对坐而泣的众人,颂扬了王导的意气激昂、忧心国家的情怀,(3分)面对动荡的时局,诗人期望时人能够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光复山河。

(3分)2019年3月济宁市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①无名氏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②非吾事,丘壑③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④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⑤!回首望霄汉⑥,双泪堕清波。

【注】①这首词产生于两宋之交,作者不详。

②银艾:借指做官。

银,银印。

艾,拴印的丝带,其色如艾。

③丘壑:指隐者所居的山林幽深处。

④三江:指吴淞江、娄江、东江,均流入太湖。

⑤挽天河:挽,牵、拉。

天河,即银河。

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兵甲长不用。

”⑥霄汉:即高空,借喻朝廷。

14.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曾多次泛舟太湖,如今故地重游,词中疑问句的使用凸显了他心头的愁苦。

B.把长剑卖掉,买一只小船,做垂钓太湖的渔翁,这表现了作者随性洒脱的性格。

C.在作者看来,出去做官不是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归隐山林才是自己的心愿所在。

D.从太平到战乱的巨变,使作者虽面对美酒佳肴,也不免感慨万千,慷慨悲歌。

E.全词以作者两行泪水洒落清清太湖水这一细节结束,生动感人而又耐人回味。

14.B、C(B“卖”“买”是对词中“换取”一词的曲解;表现的是作者在国难当头时报国无门的愁苦心情。

C从全词可以知道,作者归隐山林实属无奈)(5分,答对一项给3分)15.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请就此作具体分析。

(6分)15.①一方面是作者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面对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现实,作者渴望扫除敌寇、收复故土,为国效力。

②另一方面是作者归隐山林的闲情逸志: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作者报国无门,无奈只能寄情山水,老死林下。

③两种情感的深刻矛盾,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强化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悲愤(6分。

每点2分)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①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②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注】①作者平生足迹曾遍及湘、鄂、皖、苏、浙等江南各省,做过路吏、扬州民务官、桐庐典史、昆山幕僚等卑微杂职。

②诗眼:诗人的洞察力。

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起首二句,总写兴亡盛衰的虚幻,气势阔大。

诗人纵观古今,视通万里。

B.“诗眼倦天涯”,承前接后,“倦”字为后文写隐居生活埋下伏笔。

C.“孔林”三句,铺叙千古繁华如梦的事实,意在缓解“倦”情,宽慰己心。

D.下片写了山中隐居生活,既照应题目,又突出了隐居环境幽静古朴的特点。

E.上片咏史,下片抒情。

语言浅近质朴,含蓄蕴藉,其风格属于婉约一派。

14.C、E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答三项不得分。

15.结合上片,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

(6分)15.①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慨叹。

上片后三句描写了曾经繁盛的孔林、吴宫、楚庙现在荒凉一片。

②对仕途心生厌倦之情。

作者仕途坎坷,只做过卑微杂职,碌碌一生。

【评分标准】6分。

每点3分,情感1分,分析2分。

意思对即可。

2019年3月菏泽市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开龙门八节石滩①(其一)白居易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

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注】①作此诗时,作者73岁。

作者在诗前小序中说:“东都龙门潭之南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

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

予尝有愿,力及则救之。

会昌四年,有悲智僧道遇,适同发心,经营开凿,贫者出力,仁者施财。

”②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

锡,手杖。

③汉太傅疏广年老告退,宣帝及皇太子赐金丰厚,广既归乡里,日令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

后因以“退傅挥金”作致仕归乡、纵情宴游之典。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 诗的第一句“若雷”的比喻,渲染凿锤之声洪大,展现出开滩场面的宏伟气势。

B. “剑棱”二字体现了此地凶险异常,“摧”字表现了往日深受其苦者今日之喜悦。

C. 颔联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石滩疏通后,江上舟筏鱼贯往来、篙楫挥舞如箭的繁忙景象。

D. 第五句表明,此次开滩工程的资金的唯一来源,是持杖僧人从各方化缘的所得。

E. 第六句作者以疏广自比,委婉透露出诗人施财凿滩造福于民的愉快心情。

14.【答案】 CD14. 试题分析:题中AC项考核手法,B项考核炼字,E项考核内容,其中C项,没有比拟的手法。

D 项,“唯一来源”错,第六句表明,工程资金还有一部分是作者的“家财”。

15. 白居易在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有“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句子,试结合这两句诗分析本诗尾联表达的深刻意蕴。

(6分)15. ①尾联里,作者希望有一天随僧人一道玄游四方,不再担心八节石滩难行。

②尾联表现出诗人晚年以做善事为民造福为乐的情怀。

③表现出诗人将百姓疾苦挂念在心的崇高品质。

15. 试题分析:此题注意根据诗句“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分析“以做善事为民造福渔家傲重九良辰,翻成感怆,因用前韵,少豁旅情洪皓①臂上萸囊悬已满。

杯中菊蕊浮无限。

纵使登高宁忍看。

昏复旦。

心肠似铁还须断。

岁月川流难把玩。

平生万事思量遍。

但对割愁山似剑。

聊自劝。

东坡海岛犹三见②。

[注]①洪皓:字光弼,邵阳人,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

官至徽猷阁直学士。

后忤秦桧,谪濠州团练副使,寻谪英州,徙袁州,卒。

②东坡海岛犹三见:苏轼曾被贬谪到海南儋州三年。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臂上萸囊悬己满”与王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都写了重阳节插茱萸以避灾克邪的习俗,蕴涵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B.“杯中菊蕊浮无限”,杯中浮动的花蕊勾起作者无限的思绪,“浮”字既写花蕊,又写愁思,赋予无形的愁思以动态形象。

C.“纵使登高宁忍看”假设推想,进一步渲染了作者沉重的思绪,自然引起下句的“昏复旦”的情景,句句言愁,却不落痕迹。

D.“但对割愁山似剑”一句化用了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锥,秋来处处割愁肠”的诗句,写出作者借用如剑山峰,消除了心中的万般愁情。

E.本词围绕“重九”和“旅情”写愁绪,注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层层铺垫渲染,意与境会,感情流露自然真切。

14.(5分)DE(选D得2分,选E得3分)(D词人化用柳宗元的诗句,意在强调愁绪极为深重,无法排遣。

E“注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