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分离方法概述
混合稀土分离方法

混合稀土分离方法
混合稀土分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溶液萃取法:利用稀土离子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常用的溶剂包括硝酸、盐酸、氨水等。
通过调节溶剂的酸碱性、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使得稀土离子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从而分离出不同的稀土离子。
2.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选择性吸附和释放离子的性质,将混合稀土溶液通过经过特殊处理的离子交换树脂柱,不同稀土离子会在树脂上以不同的速率被吸附和释放,从而实现分离。
3. 氧化还原法:利用稀土离子在不同氧化态下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通过调节溶液中氧化还原剂的浓度和pH值等条件,使得不同氧化态的稀土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分离。
4. 螯合剂络合法:利用稀土离子与特定螯合剂之间形成稳定络合物的性质来实现分离。
通过调节溶液中螯合剂的浓度和pH
值等条件,使得特定稀土离子与螯合剂形成络合物,从而与其他稀土离子发生不同程度的络合能力,实现分离。
5. 晶体生长法:利用稀土离子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通过调节晶体生长条件,使得特定稀土离子能够优先结晶出来,从而实现分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通常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并且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操作要求,具体选择方法需要结合具体实验情况来确定。
混合稀土分离

混合稀土分离
混合稀土分离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将混合状态的稀土元素分离开来,使各种稀土元素单独存在的过程。
常用的混合稀土分离方法包括萃取法、溶剂萃取法、蒸发结晶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等。
萃取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不同稀土元素在有机相和水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实现分离。
通过使用不同配体或萃取剂,可以实现各种稀土元素的分离。
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将稀土元素从水溶液中提取到有机溶剂中的方法。
不同稀土元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可以用来分离这些元素。
蒸发结晶法是通过将稀土水溶液进行蒸发浓缩,使其溶质达到饱和状态,然后通过冷却结晶或者加入适当的沉淀剂进行结晶分离。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吸附和解吸稀土元素的方法。
不同稀土元素在树脂上的吸附和解吸速度差异可用于分离。
电解法是将稀土元素溶解于适当的电解质中,在特定电位或电流条件下,通过电解过程将稀土元素分离。
混合稀土分离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仔细操作,并且需要经过多次处理和提纯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稀土元素。
同时,混合稀土分离也需要考虑到成本和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艺进行分离。
- 1 -。
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

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目前,除Pm以外的16个稀土元素都可提纯到6N(99.9999%)的纯度。
由稀土精矿分解后所得到的混合稀土化合物中,分离提取出单一纯稀土元素,在化学工艺上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
其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镧系元素之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多数稀土离子半径居于相邻两元素之间,非常相近,在水溶液中都是稳定的三价态。
稀土离子与水的亲和力大,因受水合物的保护,其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分离提纯极为困难。
二是稀土精矿分解后所得到的混合稀土化合物中伴生的杂质元素较多(如铀、钍、铌、钽、钛、锆、铁、钙、硅、氟、磷等)。
因此,在分离稀土元素的工艺流程中,不但要考虑这十几个化学性质极其相近的稀土元素之间的分离,而且还必须考虑稀土元素同伴生的杂质元素之间的分离。
现在稀土生产中采用的分离方法:(1)分步法从1794年发现的钇(Y)到1905年发现的镥(Lu)为止,所有天然存在的稀土元素间的单一分离,还有居里夫妇发现的镭,都是用这种方法分离的。
分步法是利用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的难易程度(溶解度)上的差别来进行分离和提纯的。
方法的操作程序是:将含有两种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先以适宜的溶剂溶解后,加热浓缩,溶液中一部分元素化合物析出来(结晶或沉淀)。
析出物中,溶解度较小的稀土元素得到富集,溶解度较大点的稀土元素在溶液中也得到富集。
因为稀土元素之间的溶解度差别很小,必须重复操作多次才能将这两种稀土元素分离开来,因而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
全部稀土元素的单一分离耗费了100多年,一次分离重复操作竟达2万次,对于化学工作者而言,其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
因此用这样的方法不能大量生产单一稀土。
(2)离子交换法由于分步法不能大量生产单一稀土,因而稀土元素的研究工作也受到了阻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原子弹研制计划即所谓曼哈顿计划推动了稀土分离技术的发展,因稀土元素和铀、钍等放射性元素性质相似,为尽快推进原子能的研究,就将稀土作为其代用品加以利用。
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

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稀土元素相互分离的方法如分级结晶法、分级沉淀和均相沉淀法,因分离的效果不理想,手续冗长、费时,已很少用于矿石分析。
氧化还原分离法系以原子价的改变为基础,广泛用于具有变价的稀土元素如四价铈和二价铕、钐和镱的分离。
有机溶剂萃取法对于分离稀土元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用乙醚萃取四价铈可与其他稀土元素分离。
近年来应用P204萃取分离稀土元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用0.75mol/LP204甲苯萃取时,镧-镥的分离因数可达3.5×105,相邻两镧系元素平均分离因数为2.5。
P507性质与P204相似,相邻稀土元素的分离因数的平均值大子P204。
层析分离法包括纸色层法和柱上色谱法。
在纸色谱法中,展开剂的选择很重要,用于稀土元素分离的展开剂有:丙酮-乙醚-硫氰酸-硝酸铵系统;丁酮-硫氰酸-硝酸铵系统,丁醇-8-羟基喹啉-乙酸-硝酸铵系统以及8-羟基喹啉-二甘醇甲醚-三氯甲烷-氯化钾系统等。
纸色谱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由于某些稀土元素在展开时存在拖尾现象,影响分离效果。
近年来提出用高压直流纸上电泳法可将15个稀土元素分离,但在常规分析中尚未使用。
用乙醚-四氢呋喃-P204-硝酸(100+15+1+3.5)对所有的稀土元素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大量铀存在以及复杂矿石中镧系元素的分离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分离系统中,采用双向薄层色谱分离钼、锆、铀、钇、铕、钐、钷、钕、镨、铈、镧、钡、锶、碲等元素,且可以分离测定岩石和独居石中的稀土元素。
柱上反相分配层析法中以负载于三氟氯乙烯、硅藻土或多孔硅胶等担体上的P204或P507作固定相,以适当浓度的盐酸、硝酸或高氯酸溶液作流动相可以将稀土元素分成两组、多组或将15个稀土元素相互分离。
在一般情况下的分离效果,P507优于P204。
以P507萃淋树脂作固定相的分离又优于负载在一般担体上的P507的固定相。
柱上色层法分离稀土元素,目前应用最广。
离子交换法也是分离稀土元素较为有效的方法。
矿石中稀土元素的提取与分离

矿石中稀土元素的提取与分离稀土元素是一组特殊的金属元素,包括镧系元素(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以及钪和钇,共 17种元素。
它们在现代科技和工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高科技电子产品到清洁能源,从国防军事到医疗设备,稀土元素的身影无处不在。
然而,稀土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不是以单独的纯元素形式存在,而是与其他元素一起组成复杂的矿石。
因此,从矿石中有效地提取和分离稀土元素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但又至关重要的任务。
稀土矿石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独居石、氟碳铈矿、磷钇矿等。
这些矿石中稀土元素的含量通常较低,且与其他杂质元素紧密结合,这就增加了提取和分离的难度。
在提取稀土元素之前,首先需要对矿石进行预处理。
这通常包括破碎、研磨和选矿等步骤,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减少后续处理的工作量。
破碎和研磨的目的是将大块的矿石破碎成较小的颗粒,以便后续的化学处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
选矿则是利用物理性质的差异,如密度、磁性、导电性等,将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石与其他杂质矿石分离。
化学浸出是提取稀土元素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的浸出剂有盐酸、硫酸、硝酸等强酸,以及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强碱。
在浸出过程中,浸出剂与矿石中的稀土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将稀土元素溶解到溶液中。
例如,对于独居石矿石,通常使用硫酸进行浸出,反应方程式如下:REPO₄+ 3H₂SO₄ → RE₂(SO₄)₃+ H₃PO₄然而,仅仅将稀土元素溶解到溶液中还不够,还需要将它们从复杂的溶液体系中分离出来。
溶剂萃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离方法。
在溶剂萃取过程中,利用稀土元素在两种不互溶的液相(通常是水相和有机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实现稀土元素的分离。
常用的萃取剂有磷酸三丁酯(TBP)、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等。
以使用 D2EHPA 萃取剂为例,它在有机相中可以与稀土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当含有稀土离子的水相与有机相接触时,稀土离子会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从而实现分离。
稀土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4)二(1-甲庚基)磷酸(P215)萃取分离 特点:*酸度介于P204和P507之间 *分组的界线由La-Gd为铈组,其余为钇组 *分离测定方法同P204分离法,萃取酸度0.4N硝 酸,萃入有机相的钇组稀土用4N硝酸反萃取, 然后用偶氮胂Ⅲ测定。
(7)草酸盐沉淀分离法的一般操作 ①将含有约0.5克RE3O2的样品溶液加水稀释到200mL。 加0.1%甲酚红指示剂数滴,用1:2氨水调节溶液酸 度,由红色变成橙色(pH2.0-2.5); ②样品由钇组稀土组成或试液中含有大量酸时,应将 试液蒸发至近干,加0.01mol/L盐酸200mL,微热使 蒸干物溶解; ③将试液加热至70-80℃,在剧烈搅拌下慢慢加入7080℃的8%草酸溶液50mL,再继续搅拌约两分钟。 ④将沉淀在室温下放置约四小时或放置过夜;
(2)在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的沉淀分离 稀土氢氧化物沉淀法主要用于稀土与钙、镁 等元素的分离。
(3)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中掩蔽剂的应用 ①三乙醇胺 在碱性溶液中,三乙醇胺能同铁、锰、铝、铜等 元素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适量的三乙醇胺不影响稀土 氢氧化物的定量沉淀。
②EDTA EDTA对稀土有较强的配合作用,但用量适当,可 在稀土氢氧化物定量地沉淀的情况下,掩蔽一些共存元 素,提高氢氧化物沉淀分离的效果。
(4)稀土与磷酸根、氟离子等的分离
4.1.4氟化物沉淀分离法 (1)氟化物沉淀分离法的特点 ①沉淀剂:氢氟酸或氟化铵,不能用氟化钠或氟化钾。 ②含水氟化稀土胶状沉淀,加热转化为细小的颗粒状 沉淀。 ③稀土氟化物的溶解度比草酸盐小。 适用:*分解试样; *微量稀土的富集; *与铌、钽等元素分离。
(2)共存元素的分离及其对稀土氟化物沉淀的影响 ①稀土同锆、铪、铌、钽、钛、钨、钼、铁、铍、铝 和铀(Ⅵ)等元素分离 ②存在大量的钾、钠时,铌、钽、锆和钛等元素生成 溶解度不大的配盐。 ③铝也可生成不溶性的水合氟化物; ④钙和铅常部分随稀土沉淀,钍随稀土定量沉淀。
稀土冶炼分离核心技术

稀土冶炼分离核心技术
稀土元素是一类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医疗、军事和环保等领域。
稀土冶炼分离技术作为稀土资源利用的关键环节,对于稀土的提取、分离和纯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稀土冶炼分离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萃取分离技术。
萃取分离是目前稀土分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有机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将稀土元素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稀土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
2. 氧化还原分离技术。
氧化还原分离技术是利用稀土元素的氧化还原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通过不同稀土元素的氧化还原电位差异,利用化学还原或氧化反应将稀土元素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稀土分离场景。
3. 结晶分离技术。
结晶分离技术是通过溶液中不同稀土元素的溶解度差异,将其
逐步结晶分离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稀土元素分
离场景,具有分离效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4.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定的膜材料对稀土元素进行筛选分离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环保节能等优点,适用于稀土元素的
精细分离和纯化过程。
总的来说,稀土冶炼分离核心技术是稀土资源利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稀土分离技术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为稀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稀土提取及分离

稀土提取及分离稀土是指一组具有特殊化学性质的17种元素,包括镧系、铈系、钕系、钐系、铽系、镝系、钬系、铒系、铥系和镱系元素。
这些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如电子、光电、医疗器械等。
稀土的提取及分离是稀土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稀土的提取主要有矿石浸取法和离子交换法两种方法。
矿石浸取法是将稀土矿石经过破碎、磨矿等工艺处理后,通过酸浸法或碱浸法提取稀土。
其中,酸浸法适用于含磷的稀土矿石,而碱浸法适用于含碳酸盐的稀土矿石。
离子交换法则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稀土离子从溶液中吸附,并通过洗脱和再生等步骤获得稀土产品。
稀土的分离主要是通过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实现的。
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有机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通过萃取剂将稀土离子从溶液中提取到有机相中,然后通过洗脱和分离等步骤获得纯度较高的稀土产品。
离子交换法则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吸附作用,根据稀土离子的不同特性,通过洗脱和再生等步骤实现稀土的分离。
稀土的提取及分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稀土元素之间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较高,因此在分离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难以分离的混合物。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改变萃取条件、选择适当的分离剂和控制溶液pH值等方法来实现稀土的有效分离。
稀土的提取及分离过程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稀土矿石的开采和提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弃物,其中含有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
因此,在稀土提取及分离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废水处理和废弃物的合理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稀土的提取及分离是稀土产业链的重要环节,通过矿石浸取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稀土的提取及分离。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充分考虑稀土元素之间的相似性,选择合适的分离剂和控制条件来实现有效的分离。
同时,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废水处理和废弃物处置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稀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稀土的提取及分离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将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土分离方法概述
姓名:任嘉琳班级:应化1102 学号:1505110619
摘要:近年来我国许多单位,在稀土分离工艺研究中,取得新的成果,重点是南方离子吸附性稀土矿,特点是单一稀土或部分稀土的分离转向整个镧系元素的全分离,从偏重技术指标到转为重视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稀土全分离单一分离
引言: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 到71 的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和钇(Y)共17 种元素的氧化物。
稀土具有4f电子亚层,丰富的跃迁能级,大的原子磁距,多变的配位数,在光电磁材料中显示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工业维生素”。
我国是稀土大国,所拥有的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工业储量的80%以上,由于稀土元素电子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分离十分困难,但是为了探索功能材料。
探索其本质特征,发现新的功能体系,拓展应用领域,必须解决分离稀土的难题[1]现在,常用的方法有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
除Pm以外的16个稀土元素都可以提纯到6N(99.9999%)的纯度。
由稀土精矿分解后所得到的混合稀土化合物中,分离提取出单一纯稀土元素,在化学工艺上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
其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镧系元素之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多数稀土离子半径居于相邻两元素之间,非常相近,在水溶液中都是稳定的三价态。
稀土离子与水的亲和力大,因受水合物的保护,其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分离提纯极为困难。
二是稀土精矿分解后所得到的混合稀土化合物中伴生的杂质元素较多(如铀、钍、铌、钽、钛、锆、铁、钙、硅、氟、磷等)。
因此,在分离稀土元素的工艺流程中,不但要考虑这十几个化学性质极其相近的稀土元素之间的分离,而且还必须考虑稀土元素同伴生的杂质元素之间的分离。
1.萃取分离
轻稀土(P204弱酸度萃取)—镧、铈、镨、钕和钷;
中稀土(P204低酸度萃取)—钐、铕、钆、铽和镝;
重稀土(P204中酸度萃取)—钬、铕、铒、铥、镱、镥和钪。
2.萃取工艺
(1)分步法[2]
从1794年发现的钇(Y)到1905年发现的镥(Lu)为止,所有天然存在的稀土元素间的单一分离,还有居里夫妇发现的镭,都是用这种方法分离的。
分步法是利用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的难易程度(溶解度)上的差别来进行分离和提纯的。
方法的操作程序是:将含有两种稀土元
素的化合物先以适宜的溶剂溶解后,加热浓缩,溶液中一部分元素化合物析出来(结晶或沉淀)。
析出物中,溶解度较小的稀土元素得到富集,溶解度较大点的稀土元素在溶液中也得到富集。
因为稀土元素之间的溶解度差别很小,必须重复操作多次才能将这两种稀土元素分离开来,因而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
全部稀土元素的单一分离耗费了100多年,一次分离重复操作竟达2万次,对于化学工作者而言,其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
因此用这样的方法不能大量生产单一稀土。
(2)离子交换
由于分步法不能大量生产单一稀土,因而稀土元素的研究工作也受到了阻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原子弹研制计划即所谓曼哈顿计划推动了稀土分离技术的发展,因稀土元素和铀、钍等放射性元素性质相似,为尽快推进原子能的研究,就将稀土作为其代用品加以利用。
而且,为了分析原子核裂变产物中含有的稀土元素,并除去铀、钍中的稀土元素,研究成功了离子交换色层分析法(离子交换法),进而用于稀土元素的分离。
离子交换色层法的原理是:首先将阳离子交换树脂填充于柱子内,再将待分离的混合稀土吸附在柱子入口处的那一端,然后让淋洗液从上到下流经柱子。
形成了络合物的稀土就脱离离子交换树脂而随淋洗液一起向下流动。
流动的过程中稀土络合物分解,再吸附于树脂上。
就这样,稀土离子一边吸附、脱离树脂,一边随着淋洗液向柱子的出口端流动。
由于稀土离子与络合剂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不同,因此各种稀土离子向下移动的速度不一样,亲和力大的稀土向下流动快,结果先到达出口端。
离子交换法的优点是一次操作可以将多个元素加以分离。
而且还能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连续处理,一次操作周期花费时间长,还有树脂的再生、交换等所耗成本高,因此,这种曾经是分离大量稀土的主要方法已从主流分离方法上退下来,而被溶剂萃取法取代。
但由于离子交换色层法具有获得高纯度单一稀土产品的突出特点,当前,为制取超高纯单品以及一些重稀土元素的分离,还需用离子交换色层法分离制取一稀土产[3](3)溶剂萃取
利用有机溶剂从与其不相混溶的水溶液中把被萃取物提取分离出来的方法称之为有机溶剂液-液液萃取法,简称溶剂萃取法,它是一种把物质从一个液相转移到另一个液相的传质过程。
溶剂萃取法在石油化工、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分析化学方面应用较早。
但近四十年来,由于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超纯物质及稀有元素生产的需要,溶剂萃取法在核燃料工业、稀有冶金等工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在萃取理论的研究、新型萃取剂的合成与应用和稀土元素分离的萃取工艺流程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溶剂萃取法其萃取过程与分级沉淀、分级结晶、离子交换等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分离效果好、生产能力大、便于快速连续生产、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一系列优点,因而逐渐变成分离大量稀土的主要方法。
溶剂萃取法的分离设备有混合澄清槽、离心萃取器等,提纯稀土所用的萃取剂有:以酸性磷酸酯为代表的阳离子萃取剂如P204稀土萃取剂、P507稀土萃取剂,以胺为代表的阴离子交换液N1923和以TBP、P350等中性磷酸酯为代表的溶剂萃取剂三种。
这些萃取剂的粘度与比重都很高,与水不易分离。
通常用煤油等溶剂将其稀释再用.稀土金属一般分为混合
稀土金属和单一稀土金属。
混合稀土金属的组成与矿石中原有的稀土成份接近,单一金属是各稀土分离精制的金属稀土氧化物(除钐、铕、镱及铥的氧化物外)为原料用一般冶金方法很难还原成单一金属,因其生成热很大、稳定性高。
因此如今生产稀土金属常用的原料是它们的氯化物和氟化物[5]
(4)熔盐电解
工业上大批量生产混合稀土金属一般使用熔盐电解法。
这一方法是把稀土氯化物等稀土化合物加热熔融,然后进行电解,在阴极上析出稀土金属。
电解法有氯化物电解和氧化物电解两种方法。
单一稀土金属的制备方法因元素不同而异。
钐、铕、镱、铥因蒸气压高,不适于电解法制备,而使用还原蒸馏法。
其它元素可用电解法或金属热还原法制备。
氯化物电解是生产金属最普通的方法,特别是混合稀土金属工艺简单,成本便宜,投资小,但最大缺点是氯气放出,污染环境。
氧化物电解没有有害气体放出,但成本稍高些,一般生产价格较高的单一稀土如钕、镨等都用氧化物电解。
(5)真空还原
电解法只能制备一般工业级的稀土金属,如要制备杂质较低,纯度高的金属,一般用真空热还原的方法来制取。
一般是把稀土氧化物先制成氟化稀土,在真空感应炉内用金属钙进行还原,制得粗金属,然后再经过重熔和蒸馏获得较纯的金属,这一方法可以生产所有的单一稀土金属,但钐、铕、镱、铥不能用这种方法。
钐、铕、镱、铥与钙的氧化还原电位仅使氟化稀土产生部分还原。
一般制备这些金属,是利用这些金属的高蒸汽压和镧金属的低蒸气压的原理,将这四种稀土的氧化物与镧金属的碎屑混合压块,在真空炉中进行还原,镧比较活泼,钐、铕、镱、铥被镧还原成金属后收集在冷凝上,与渣很容易分开。
3.总结
当前稀土分离的几个问题:(1)污染高(2)毒性强(3)容量低
经过我国数十年的发展,稀土分离技术已经有了极大改善,但仍需继续努力,为使我国稀土大国向稀土强国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 徐光宪——造就中国稀土传奇[J]. 泰州科技. 2009 (01)
[2] 莫邪. 徐光宪为“中国稀土”正名[J]. 创新科技. 2010 (03)
[3]李冬,王军. 串级萃取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J].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2 (01)
[4],陶美雄,姜任苟,李机. 中钇富铕稀土矿萃取分离新工艺研究[J]. 稀土. 2001 (02)
[5 徐光宪,高松,李标国,严纯华,黄春辉. 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研究新进展[J]. 中国稀土学报. 1993 (03)
[6 钟盛华. 离子吸附型稀土萃取分离新工艺[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0 (02)
[7 严纯华,廖春生,贾江涛,吴声,李标国. 中钇富铕稀土矿萃取分离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比较[J]. 中
国稀土学报. 199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