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邑县高级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中课程结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是国家规定的每个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技术教育等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突出上述基本内容,同时,要有效整合社团活动、技术设计与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构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规范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行为,推广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作用,科学有序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依照商丘市教体基研〔2015〕161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李伟

副组长: 邵志刚张立民蒋文记

成员:杨涛张利锋高晨星何勇闫晓东王大藏

李勇郭义功何浪涛臧红伟杨钦营刘新党

孔凡高程昆峰田秀英

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设在学校教导处。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

1、获得实践性学习的机会。

2、尝试搜集和处理信息。

3、尝试提出和探究问题。

4、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体验服务与责任。

6、学会合作与分享。

二、课程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领域,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的主题探究活动、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开展的专题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等方面。

(三)技术教育

技术教育类成果应以项目设计与制作为主要形式。

技术教育类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实践与职业体验、技能练习与技术试验、项目设计与制作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等。技术教育活动主题的选取应与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项目设计与制作等内容有效整合。

(四)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结成、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是学校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程实施方案

表二:课程设置总表

说明:

(一)研究性学习

1、课程设置

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高一、高二学年和高三上学期每周安排2课时,高一、高二和高三分别完成一个课题,高中三年共完成三个课题,学生在高一、高二学年分别获得6个学分,在高三获得3个学分,共获得15个必修学分。

2、课题研究的组织

研究根据我校的实际,学校不提倡采用个人独立研究,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成立研究小组,每组人数一般在5-10人左右,设组长一人。班主任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力及男女生比例等,需

要时与学生协商作适当调整。学生可在本班组建小组,也可跨班组建小组。

组内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自主的课题工作,确保真正参与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的实施

(1)培训教育。对于高一学生,由于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通过讲座、课堂教学、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成立选题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

(3)制定计划。课题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研究背景、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主导科目和相关科目、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课题实施计划、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

(4)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馆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建议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摄像、录音、下载等。

(5)整理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作出处理,如发现还缺少材料,可继续进行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实物模型、多媒体软件或网页等。

(6)交流评价

评价方案由学科组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要做到三个结合:(1)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学生自评占20%,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50%(2)对书面材料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3)强调评价主体,评价手段、方法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把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研究性学习评价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考评中凡发现不合格项目必须重修。

(2)个人评价与课题评价有效结合:

A课题评价优秀,原则上最多80%的成员可以获得优秀;

B课题评价良好,原则上最多50%的成员可以获得优秀;

C课题评价合格,原则上最多30%的成员可以获得优秀;

D课题评价不合格,原则上所有成员都不能获得优秀。

(3)学生课题研究评价,按阶段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终期评价,其中,终期评价须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审核。

4、课程管理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由学校教导处和“研究性学习”学科组负责实施,学科组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确定,指导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全过程负责。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课程设置

社区服务:学校不统一安排时间,学生可在高一或高二期间的假日内进行,但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