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大纲 已改 ok(完整资料).doc
通过戏剧表演创作方法强化《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效果探究

通过戏剧表演创作方法强化《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效果探究作者:孙瑀淼戴冲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32期摘要:随着观众需求的不断提升,很多播音员主持人开始挑战新的角色和任务。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在面对时代的巨浪下,应理性地思考并适当的调整教学思路。
《文艺作品演播》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主干课,向戏剧表演借鉴教学和训练方法到本课程的教学中来。
通过分析剧本带动学生备稿,通过塑造角色调动学生创作热情,通过表演强化学生舞台综合表现力。
如此既丰富了课堂学习形式,又加强了课堂学习氛围。
关键词:文艺作品演播;播音主持;表演;教学改革一、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一)重“形”忘“神”《文艺作品演播》作为播音主持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旨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文学鉴赏能力及文学作品的演播创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同学在演播创作中容易忽略前期准备,单纯模仿老师的声音状态,志在其“形”,而舍其“神”。
备稿不充分,理解不到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使作品缺乏有机的情感运动。
如此创作很容易产生“有形无神”、“味同爵蜡”的感觉。
(二)束手束脚考虑到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大部分《文艺作品演播》教学都以“播”为主,重“播”轻“演”。
除了话筒前的“播”,台上的“演”也是本课程的重要创作手段。
如诗歌散文的现场朗诵,寓言童话的舞台展示同样也是本门课程的考核内容。
对于播音学生来说,前期的专业训练让他们在话筒前更放松。
但当面对舞台展示时会有些紧张,部分同学的展示的束手束脚影响了效果。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播音主持本科的教学过程,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外,实训更是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
如何授课更生动?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们参与性更高?是本门课教学改革中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核心是必须重视学生分析理解稿件和自主创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稿件处理能力和综合表现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播音主持教学是否可以借鉴戏剧表演的方法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呢?表演依靠臺词与行动,播音主持创作依靠有声语言及副语言,二者殊途同归。
文艺作品演播技巧及练习

文艺作品演播在生活中,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而在舞台上和影视中,语言是交待情节、揭示思想、展现冲突、刻画人物、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
有的人错误的认为,文艺作品演播很容易,只要会说话,就能演表达作品,那是他们不了解舞台语言要求高度的技巧,不重视舞台语言技巧的学习与基本功的锻炼,结果一到上台,声嘶力竭,口齿不清,逻辑换乱,文理不通,内心空虚,语言乏味。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生活中会说话,并不等于在舞台上能说好台词。
舞台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关系与区别:一:生活语言是自己说的话舞台上说的是人物的话二:生活语言的随意性舞台语言的制约性三:生活中是自然形态的语言舞台上是艺术加工的语言舞台语言既是一种艺术语言,艺术上应有他的要求和标准,索引应该做到:既真实,又有艺术夸张既自然,又要有所修饰既有内心感受,又要有鲜明体现既使人感到如同生活般的亲切,又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享受要达到以上要求,首先就要做到一:练声1:做口部体操2:开声,发:“a”觉得声音打开后,开始发a,是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试着自己掌控自己的气息练气息的方法:吹纸,吹灰尘发“嘿哈”3:绕口令4:朗诵文章段子5:新闻二:注意感受生活在生活当中积累感情,这样在运用起来会更加的自如与真实三:放的开练习:一:阶梯形声音变化练习这一组练习主要是训练大家掌握语调高低强弱变化的层次分寸,以及气息运用的方法,掌握好语言简单的、不同感情色彩变化。
1:你给我出去,你给我出去,你给我出去!!2:请安静!请大家坐好,我们开始上课了。
3:张力!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实验成功啦!4: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我真的不知道!5:你听,你听,你听啊!多好听啊。
6:你说吧,你说呀!唉你倒是说话呀!7:张力,张力!张力!啊?哦?对不起,我认错人啦。
8: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啊我没有儿子啦!9:你叫我怎么办?你叫我怎么办?你叫我怎么办?噢我可怎么办,我可怎么办哪!10:哦天呐!这是真的吗?啊我的天呐!噢!二:军事口令此练习可以“全连注意”,或“全营注意”等进行不同的训练。
文艺作品演播技巧第一章

第一章文艺作品演播概说将一首诗、一篇散文或一个寓言、童话及小说看过之后,绘声绘色、情感深挚地朗诵、演播出来;或将广播剧中的一个人物及影视中的一个角色,通过自己的演播和配音,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受众从你的表达中受到感染和震撼,与你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与你同悲同喜,你所表现的一切让人们受到启迪、情有所动,这是多么迷人的一片天地啊!为此有多少人迷恋着它。
我想在此告诉大家,这片天地的概貌、范围、特征与步入其中的途径。
第一节文艺作品演播的认识一、文艺作品演播的概念文艺作品演播,指利用艺术语言表达的各种手段将文艺作品的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艺术地体现或再现出来,通过广播电视发射传达给受众的创作活动。
(这里指诗歌、散文、寓言、童话的朗诵,小说和广播剧的演播以及影视配音。
)二、文艺作品演播的范围文艺作品演播的范围仅限于文艺作品,不包括播音领域中的文艺节目主持、串联词、电影、戏剧解说以及电视片解说,也不包括舞台表演。
三、文艺作品演播的特征(一)形象感更强形象.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依托,是其表现的特殊手段,”它是根据客观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图画”。
(引自《辞海》文学分册第5页).一般而言,在文艺作品中,人物是组成形象的主体。
但形象不仅指人物,也有景物,不仅指视觉形象,也有听觉形象,文艺作品从创作到体现都离不开形象.因此,形象对于文艺作品演播具有特殊意义。
理由在于,文艺作品是通过塑造各种艺术形象激发相应的情感来打动人、启发人和教育人的,形象思维是其创作的主要手段。
因此,文艺作品的演播就应体现出具体、生动的形象,发挥其作用。
欲想体现出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演播者的脑海中就必须有它们的存在和活动,用来支撑其表达.文艺作品演播,正是因为有了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参与唤起了具体、生动的形象,才能不断地刺激演播者产生相应的情感,使其表达发自内心,言之有物,言之有形,言之有情,言之有意。
主持人艺术概论和文艺作品演播的重要知识点

主持人艺术概论和文艺作品演播的重要知识点第一篇:主持人艺术概论和文艺作品演播的重要知识点名词解释1、请你说出节目主持人的定义答: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进行联系的“人物化”桥梁,即在电视节目规定时、空、人、事的规定中进行工作的“非角色”表演者。
2、什么是主持人的交流与适应?P38答:交流:是指,主持人(演员)在行动中与行动对象(包括自身内在)在思想、感情、目的和欲求上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适应:则是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时所采用的方式。
3、什么是主持人节目策划?P78答:狭义的主持人节目策划是指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的主持人节目的谋划和组织的过程。
具体是对主持人节目的时机、手段、艺术特色等所做的策划。
4、什么是演播室固定主持?P72答:演播室固定主持,就是主持人在固定的演播室里,在展示相对固定的背景和节目标志的活动空间内,以大致相同的方式为观众主持节目。
5、什么是逻辑重音?答:逻辑重音就是在句子还没有完结的时候,用适当提高的声调,读出主要词的重读音节,而在句子完结时用显然下降的音调读出主要词的重要音节。
6、什么是规定情境?P42答:规定情景指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生活环境,以及全剧的情节、事件和事实。
7、什么是主持人节目的人际性?答:主持人节目把“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特色引入了大众传播,在主持人节目中,传授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直接交流,即时反馈的交互传播模式的特点。
8、什么是栏目意识?P73答:栏目意识:即对自己的即将主持的栏目的类型和类似类型有相对全面的了解。
(对于自身栏目风格的了解是栏目专吃人的首要任务,然后在完成栏目风格定向的前提下,还应对其他栏目的特点进行分析了解,这样才能找到并发挥自己栏目的特点。
)简答题1、服务性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构成P100~102答:1.要有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和一片爱心2.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的积累3.要有个性魅力4.要有人情味,要善解人意2、请简要分析节目主持人的作用P59~61答:1.有利于安排丰富多彩的内容,提高节目质量。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教学大纲

目录《播音创作基础》(课程编号:061005/50) (1)《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程编号:061009) (4)《文艺作品演播》课程编号:061010) (6)《形象设计造型》(课程编号:061016) (9)《体育评论解说》(课程编号:061022) (10)《语言表达》(课程编号 061026) (12)《播音发声B》(课程编号 061027) (14)《播音主持艺术导论》(课程编号:061034) (19)《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课程编号:061035/49) (21)《播音主持实例分析》(课程编号:061036/56-60) (27)《诵读指导与实践》(课程编号:061037) (31)《新闻节目播音主持》课程编号:061038/52) (33)《综艺节目播音主持》课程编号:061040/53) (35)《广播电视口语表达基础》(课程编号:061041/54/42/55) (39)《嗓音矫正》(课程编号:061044) (41)《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课程编号:061045) (43)《普通话正音》(课程编号: 061046) (45)《广播电视节目创意与制作》(课程编号:061047) (46)《节目主持比赛辅导》(课程编号:061048) (48)《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编号:061051) (50)《广告播音》(课程编号:061061) (52)《影视配音》(课程编号 061062) (54)《社交礼仪》(课程编号062020) (56)《播音创作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005/50)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61005/50英文名称:Basics of Announcing授课对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课学期:3、4学分/学时:16/256先修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061035/49)教学方式:理论讲授和实际训练相结合。
考核方式:考试(口试和笔试)课程简介:播音创作基础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广播剧演播教学大纲

《广播剧演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4491适用专业:播音主持总学时数:16 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0学分:1选用教材:《文艺作品演播》罗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1参考书目:[1]《广播剧演播》,魏南江: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2]《中国播音学》张颂: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吴瑜: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广播剧演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广播剧演播是播音主持艺术的组成部分,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并有极广泛的应用性。
2、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广播剧演播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广播剧演播的能力。
并且能够掌握广播剧演播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和掌握广播剧演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熟悉广播剧演播的基本流程;(3) 培养学生广播剧演播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广播剧演播的本质属性、审美特性、广播剧演播的特点及其分类、广播剧演播有声语言及无声语言的表达艺术;新闻、谈话、娱乐及对象性节目的主持艺术;广播剧演播的艺术风格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掌握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参考已取得广泛认可的成功范例进行节目的主持工作。
3、先修课要求本课程在学习之前最好具有历史、哲学及美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概念。
4、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并要求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因此教学形式以理论教学与实际能力训练为主要形式。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广播剧演播的历史发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广播剧演播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要求:(1)了解广播剧演播作为新生门类的发展特点;(2)掌握主持人、广播剧演播人和主持人节目的基本概念,理顺主持人和播音员的关系;(3)懂得了广播剧演播起源以便更好地掌握广播剧演播的本质。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大纲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文艺作品演播英文名称:Performing and Broadcasting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课程编码:x3120671 学时数:32其中实践学时数:16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0 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课程简介《文艺作品演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教学以文艺作品演播的理论讲解和实践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散文朗诵,诗歌朗诵,寓言、童话演播,小说演播,广播剧演播等专业技能进行讲授,并指导学生具体实践。
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践提高演播水平,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传媒工作储备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文艺作品演播的特点和范围有充分的了解,对散文朗诵,诗歌朗诵,寓言、童话演播,小说演播,广播剧演播等五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演播技巧有充分的认知和掌握,在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能熟练运用,从而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加系统和准确。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四、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 散文朗诵; 诗歌朗诵; 寓言、童话演播; 小说演播; 广播剧演播。
(一)教学内容散文朗诵; 诗歌朗诵; 寓言、童话演播; 小说演播; 广播剧演播。
1、 2、 3、 4、 5、 (二)基本要求了解散文、 掌握散文、掌握散文、 掌握散文、 1、 2、 3、 4、(三) 重占・难诗歌、 诗歌、 寓言童话、 寓言童话、 寓言童话、 小说、 小说、寓言童话、小说、 广播剧等五种文艺体裁的风格、特点; 广播剧等五种文艺体裁的备稿流程; 广播剧等五种文艺体裁的演播技巧; 广播剧等五种文艺体裁的节目制作手段。
重点和难点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等五种文艺体裁的演播要旨。
1、冲破固有的演播腔调,根据作品内容确定基调、掌握节奏;2、通过课堂练习实践灵活运用演播技巧。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大纲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文艺作品演播英文名称: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二、课程简介《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立足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工作的实际,同时借鉴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规律以及语言学和艺术学的相关知识,以有声语言表达为核心,以文艺作品的播读训练为主要方式,主要介绍诗歌、散文、寓言故事、小说、广播剧、影视剧配音等。
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文艺类作品的演播技巧,为学生自如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创造条件。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hinese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industry and refers to relevant law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related knowledge of linguistics and art. It takes verbal language expressions as the core and training for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as the primary teaching mode to introduce poetry, prose, fables, novels, radio plays, film and TV dubbings. The course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kills for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and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artistic creation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艺作品演播
英文名称:Literary works are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课
总学时及学分:64学时 4学分
适应对象:播音与主持艺术
主要先修课程:无
执行日期:2017年9月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文艺作品演播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需要在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基础之上进行。
任务:本课程内容包括了诗歌、散文、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等诸多样式的有声语言表达,以单班授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训练,加强针对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获得相应文艺作品演播技能。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结合我国著名文艺作品演播者的体会及录音,引用经典文艺作品演播片段,以具体示范、例稿分析简述理论知识、训练要点等,在实践中强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文艺作品演播潜力。
三、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章文艺作品演播概说
1.1 文艺作品演播的认识
1.2 文艺作品演播的必要条件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文艺作品演播的认识;理解文艺作品演播的概念、范围、特征;掌握文艺作品演播的必要条件。
教学重点:文艺作品演播的认识。
教学难点:文艺作品演播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文艺作品演播与播音的异同
2.1 分析与理解
2.2 表达手段与形式
2.3 任务与作用
2.4 学习文艺作品演播的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文艺作品演播的表达手段与形式;理解文艺作品演播与播音的异同;掌握学习文艺作品演播的意义。
教学重点:表达手段与形式。
教学难点:任务与作用。
第三章文艺作品演播的准备
3.1 弄清背景、心中有底
3.2 获准意图、把握目的
3.3 掌握风格、融进基调
3.4 合理划分、表达清楚
3.5 把握人物、外化贴切
3.6 扫除障碍、字音准确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在文艺作品演播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含义;理解在文艺作品演播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在文艺作品演播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
教学重点:获准意图、把握目的。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外化贴切。
第四章诗歌的朗诵
4.1 诗歌的认识
4.2 格律诗的朗诵
4.3 自由诗的朗诵
4.4 诗歌朗诵应注意的问题
4.5 集体朗诵
4.6 配乐朗诵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诗歌的认识;理解格律诗的朗诵、自由诗的朗诵、集体朗诵和配乐诗朗诵;掌握深入心灵、激起诗情;运用技巧、表现诗情以及区分诗类、注意风格。
教学重点:诗歌朗诵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自由诗、格律诗的朗诵。
第五章散文的朗诵
5.1 散文的认识
5.2 散文的朗诵
5.3 散文朗诵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散文的认识;理解散文的朗诵方法和散文朗诵应注意的问题;掌握理清线索、摸准神韵;表达细腻、点染得体以及注意文辞美、音韵美。
教学重点:散文的朗诵。
教学难点:散文朗诵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寓言、童话的朗诵
6.1 寓言、童话的认识
6.2 寓言、童话的处理
6.3 寓言、童话朗诵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寓言、童话的认识、处理和应当注意的问题;理解对寓意和立意的把握和表现;掌握丰富、合理的想象,夸张、渲染的方法,要化神为形、准确造型,抓形象核心,注重讲述身份感。
教学重点:寓言、童话的处理。
教学难点:寓言、童话朗诵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小说的演播
7.1 小说的认识
7.2 小说的演播
7.3 小说演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小说的认识;理解小说演播的技巧;掌握把握基调、选用样式、驾驭叙述语言、表现人物语言以及小说演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小说的演播。
教学难点:小说演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广播剧的演播
8.1 广播剧的认识
8.2 广播剧的三要素
8.3 广播剧的演播
8.4 广播剧演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广播剧的认识;理解广播剧演播三要素:语言、音乐、音响;掌握广播剧演播的技巧,包括化为人物、把握录音以及广播剧演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广播剧的演播。
教学难点:广播剧演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影视的配音
9.1 配音的认识
9.2 配音工作概貌
9.3 配音创作要素
9.4 配音创作要求
9.5 配音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影视配音的认识;理解配音创作的要素、要求;掌握影视配音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配音创作要求。
教学难点:配音创作要素。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五、教学建议
(一)课堂教学加大信息量,尽量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分析课程特点,直观教学。
(三)理论讲授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注重实际效果。
(四)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并以课外作业形式进行检验。
六、考核评价方法及要求
本课程以基础的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线,建立开放式的全程体系,采用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试包括2次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和到课率情况,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资格。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创新实践加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创新实践加分3 - 5分。
七、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
1、罗莉:文艺作品演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8
参考书目
1、张歌东:影视非线性编辑[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制定者:(签名、日期)
审核者:(签名、日期)
批准者:(签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