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儿少教学大纲》207版

《儿少教学大纲》207版

儿童少年卫生学(理论课教学大纲)前言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营养、疾病、内分泌变化、心理和社会等因素,并研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干预措施和技术方法;②儿童少年时期心理卫生,尤其是童年期与青春期的心理发育特征和心理卫生问题;③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健康监测;④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等儿童少年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⑤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学生,计划教学总时数为36学时。

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家保护有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有关法规(条例);掌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明确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计划时数:1学时三、教学内容:1.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2.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新进展。

4.国家保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或学校卫生)的有关政策或法规。

第一章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特殊表现;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和研究目的;掌握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以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年龄划分及其形态、生理发育特点。

掌握青春期的基本概念、分期和特征;掌握青春期发动机制;掌握青春期生长突增等形态、功能与素质的发育,以及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

二、计划时数:5学时三、教学内容:1.生长发育的概念和研究目的;。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案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案

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章节(课题)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1)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学时 2 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视力不良及近视发生原因、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2、掌握龋齿发生情况、致病因素、预防。

3、了解近视的形成机制、弱视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近视、龋齿的防治;儿童少年近视、龋齿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难点:近视的形成机制。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督导式教学教具电脑幻灯片板书提纲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1)第一节视力不良和近视一、视力不良二、近视:指眼睛辨认远方(5m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

此时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象。

(一)概述(二)近视的发生(三)近视的病因(四)近视的危害近视的矫正与防治第二节龋齿流行特点、致病因素、预防措施第三节营养不良和贫血一、营养不良二、缺铁性贫血教学步骤课程导入5分钟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第一节视力不良和近视50分钟一、视力不良二、近视(一)概述(二)近视的发生(三)近视的病因(四)近视的危害近视的矫正与防治第二节龋齿20分钟流行特点、致病因素、预防措施第三节营养不良和贫血20分钟一、营养不良二、缺铁性贫血小结5分钟思考题或作业1、龋齿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包括哪些?2、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包括哪些?3、我国学生缺铁性贫血患者状况的特点是什么?课后记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章节(课题)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2)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学时 2 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营养不良、蠕虫感染的发生情况、致病因素、预防。

2、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措施。

3、熟悉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4、掌握脊柱弯曲异常的致病因素和预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儿童少年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蠕虫感染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难点: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督导式教学教具电脑幻灯片板书提纲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2)第四节肠道蠕虫感染概述与流行、传播途径、危害、预防与治疗第五节脊柱弯曲异常概述、形成与发展、影响因素、筛查与诊断第六节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肺结核病tuberculosis麻疹Measles水痘chickenpox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流行特征、表现、预防教学步骤课程导入5分钟第四节肠道蠕虫感染50分钟概述与流行、传播途径、危害、预防与治疗第五节脊柱弯曲异常概述、形成与发展、影响因素、筛查与诊断第六节学校常见传染病40分钟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肺结核病tuberculosis麻疹Measles水痘chickenpox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流行特征、表现、预防小结5分钟思考题或作业1、学校传染病的特点包括哪些?2、学校传染性疾病经常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3、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课后记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章节(课题)第九章儿童少年慢性病预防控制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学时2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哮喘等影响因素、健康危害。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案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案

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章节(课题)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1)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学时 2 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视力不良及近视发生原因、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2、掌握龋齿发生情况、致病因素、预防。

3、了解近视的形成机制、弱视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近视、龋齿的防治;儿童少年近视、龋齿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难点:近视的形成机制。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督导式教学教具电脑幻灯片板书提纲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1)第一节视力不良和近视一、视力不良二、近视:指眼睛辨认远方(5m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

此时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象。

(一)概述(二)近视的发生(三)近视的病因(四)近视的危害近视的矫正与防治第二节龋齿流行特点、致病因素、预防措施第三节营养不良和贫血一、营养不良二、缺铁性贫血教学步骤课程导入5分钟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第一节视力不良和近视50分钟一、视力不良二、近视(一)概述(二)近视的发生(三)近视的病因(四)近视的危害近视的矫正与防治第二节龋齿20分钟流行特点、致病因素、预防措施第三节营养不良和贫血20分钟一、营养不良二、缺铁性贫血小结5分钟思考题或作业1、龋齿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包括哪些?2、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包括哪些?3、我国学生缺铁性贫血患者状况的特点是什么?课后记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章节(课题)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2)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学时 2 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营养不良、蠕虫感染的发生情况、致病因素、预防。

2、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措施。

3、熟悉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4、掌握脊柱弯曲异常的致病因素和预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儿童少年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蠕虫感染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难点: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督导式教学教具电脑幻灯片板书提纲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2)第四节肠道蠕虫感染概述与流行、传播途径、危害、预防与治疗第五节脊柱弯曲异常概述、形成与发展、影响因素、筛查与诊断第六节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肺结核病tuberculosis麻疹Measles水痘chickenpox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流行特征、表现、预防教学步骤课程导入5分钟第四节肠道蠕虫感染50分钟概述与流行、传播途径、危害、预防与治疗第五节脊柱弯曲异常概述、形成与发展、影响因素、筛查与诊断第六节学校常见传染病40分钟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肺结核病tuberculosis麻疹Measles水痘chickenpox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流行特征、表现、预防小结5分钟思考题或作业1、学校传染病的特点包括哪些?2、学校传染性疾病经常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3、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课后记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章节(课题)第九章儿童少年慢性病预防控制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学时2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哮喘等影响因素、健康危害。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03010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45学分:2.5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建议教材: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

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二)、学时安排:2(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儿童少年卫生学、生长发育。

2.主要教学内容: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

《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

《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儿童少年卫生学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学习亲自动手操作,得到比较全面的儿童少年卫生学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从而掌握人体测量的方法和评价方法。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8学时。

四使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指导》,自编,2版,2016年。

Ⅱ正文实验一生长发育的测量一教学目的生长发育测量主要应用体质测量学方法进行,是了解儿童少年身体结构、形态发育状况、生长发育规律,和开展体质健康监测的基本手段。

基本要求,应做到:所用测量仪器须经过严格校准,器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嘱被测者在裸露条件下,保持正确的测量姿势;按规定的测量点和测量方法测量,记录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统一测量时间和记录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人体测量的基本要求和对各测量点具体位置,学习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肺活量的测量仪器使用和测量方法。

(二)熟悉皮褶厚度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三)了解握力、背肌力的测量仪器使用和测量方法。

三教学内容(一)人体测量基本要求和测量点。

(二)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围度的测量。

(三)生量功能的测量、肺活量、握力、血压。

实验二生长发育评价方法一教学目的本次实验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重点掌握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几种常用的个体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及其原理;能根据发育标准对儿童发育进行评价;(二)熟悉两种主要的群体发育评价方法;(三)通过生长发育“标准”的制作,熟悉评价过程,掌握针对不同类型的生长发育资料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儿少卫生学大纲

儿少卫生学大纲

绪论学习目标1、掌握儿少卫生学的概念2、熟悉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少卫生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儿少健康影响因素,趋利避害,保护、促进、增强儿童少年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命早期的生活质量)3、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对象: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学校卫生/儿少卫生4、儿少卫生学主要研究内容①生长发育:身体(形态、功能、运动素质等)、心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②疾病防治:传染病、视力不良、龋齿、食物中毒、意外伤害、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网络成瘾、不良性行为等)③心理卫生:心理辅导、心理支持、行为治疗④教育过程卫生⑤学校健康教育⑥学校卫生监督⑦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学习目标1、掌握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2、熟悉遗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1、生长(Growth):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乃至全身的大小、长短、重量增加和身体成分的变化。

2、发育(Development):细胞、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

3、双生子研究(Twin Study):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生长发育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4、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①遗传(Heredity):种族、家族(种族Race:体型、躯干四肢比、性成熟、骨龄等;家族Family:身高、骨龄、性成熟等)②环境(Environment):自然、社会(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Factors:生物圈、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社会因素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社会经济状况、生活学习环境、家庭成员、亲子关系、人际交往等)③营养(Nutrition):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其他(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儿童青少年的热能用于: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学、活动、排泄与分泌、生长发育④体育锻炼(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神经、骨骼和肌肉等)⑤疾病(感染性/非感染性发热、寄生虫感染、各种地方病:碘缺乏症、氟中毒、各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小儿糖尿病、肾炎、风湿病、结核病等)⑥生活作息制度(睡眠制度、膳食制度是否有规律、有节奏)⑦气候与季节(地理气候因素、纬度、海拔等、季节)⑧环境污染(大气污染、铅中毒等)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学习目标1、掌握生长发育调查的内容、方法和设计2、熟悉常用的生长发育评价方法1、生长发育调查(Surve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对个体和群体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观察和测量。

儿少卫生学教学大纲

儿少卫生学教学大纲

儿少卫生学教学大纲预防医学专业用(2005年)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性质: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它是保护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专业课重要组成部分。

儿少卫生学的任务是研究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及其教育、教养、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和健康的各种内外因素,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积极的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

从研究内容来说,这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可以说是边缘学科,既与其他学科内容互相渗透,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又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吸收运用其他各学科现代医学的成就,同时又须注意有机的结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充分体现本学科属于应用科学的预防医学专业特点。

(二)教学目的:“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教学思想应贯彻教学的全过程。

每一名教师都应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与社会相需求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了解本学科的性质、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掌握本学科在其应用领域中监督监测方法及其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使其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卫生防病实践中能够很快适应职业医师的岗位工作,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教学要求:1. 基本理论:通过28学时的理论授课及8学时的实验课,要求本科生需要掌握儿少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同时还应掌握国内外儿少卫生学新进展、新知识。

此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相关学科(如:临床医学有关学生常见病防治的新技术;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建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新进展交给学生,使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基本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2. 基本技能:本着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目标,即毕业生既是能掌握高技术的预防工作者,又是能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社区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案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案

第六章 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目的:1.掌握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2.掌握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3.熟悉脑力负荷的评价方法和指标4.能够根据脑力变化规律合理制定作息制度学时:3学时第一节 学习的脑力劳动卫生一、学习的生理心理基础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记忆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环节,是智力构成的重要成分。

学习:主要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中的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

记忆: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贮存和提取的神经过程。

学习和记忆两者密切相关。

没有学习就谈不上获得的信息贮存和再现,也就不存在记忆。

没有记忆,则获得的信息就会随时丢失。

因此,学习和记忆是既有区别又是不可分割的神经生理过程。

是机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

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获得(acquisition)、巩固(consolidation)、再现(retrieval)。

获得:又称为识记或登录(registration),是感知外界事物或接受外界信息的阶段,也就是通过感觉系统向脑内输入信号的阶段,这就是学习阶段。

周围环境中的信息量是相当大的,各类感受器接受到的信息并不全部被登录下来,大量的信息是作为无关信息不予理睬,在感受到的信息量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脑获得而进一步加工处理。

注意力对信息的获得有很大影响。

巩固:这是获得的信息在脑内编码、储存和保持的阶段。

保持时间的长短和巩固程度的强弱与该信息对个体的意义以及是否反复应用有关。

再现:将贮存于脑内的信息提取出来使之再现于意识中的过程,也就是通常说的回忆过程。

提出问题:记亿如何从普通的脑组织中产生?记忆事实和感觉的神经学基础是什么?由疾病或损伤破坏的记忆能恢复吗?研究方法 研究简单物种,因为他们也用同样的基本机制进行运算。

例如,枝蓑衣海牛已给科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基本信息.指出了学习和记亿的发生过程。

之所以选择海牛来进行研究.是出为它们脑内只含有儿干个神经细胞.而高等动物脑内却有几十亿个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03010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45学分:2.5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建议教材: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

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二)、学时安排:2(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儿童少年卫生学、生长发育。

2.主要教学内容: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第一章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指标体系和研究内容;熟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了解生长发育进化论、生态观和整体观。

(二)学时安排:3(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生长、发育、成熟、生长发育可塑性、体格发育、体能、青春期、青春发动期、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生长轨迹现象、追赶性生长、关键期、头尾发展规律、近侧发展规律、生长模式、Scammon生长模式2.主要教学内容:生长发育指标体系和研究内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进化论、生态观和整体观。

(四)实习内容1.人体测量:教学目的:掌握人体形态、机能测量的主要方法及其实施;熟悉性发育检查的常用方法;了解骨龄的评定方法。

教学内容: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坐高、胸围、皮褶厚度),机能指标(血压、脉搏、肺活量、握力、背肌力)。

2.生长发育评价方法:教学目的:掌握几种常用的个体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及其原理;能根据发育标准对儿童发育进行评价。

熟悉两种主要的群体发育评价方法。

了解生长发育“标准”的制作过程。

教学内容:个体发育评价包括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年增加率及营养状况评价;群体发育评价包括平均数比较法、发育等级百分比法及Z评分法。

第二章儿童少年身体发育(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特点;熟悉群体体格发育长期趋势、体成分模型的演变、体成分发育性别特征;了解体型、体能的分类和发育特征、脑发育特点及其与心理行为的关系。

重点难点:儿童少年体格发育的个体生长阶段;群体身高、体重生长长期趋势;儿童少年体格发育遵循的规律。

(二)学时安排:2(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第一生长突增期、青春期生长突增、生长长期趋势、体型、身体成分2.主要教学内容:儿童少年体格发育:包括阶段变化、生长长期趋势、身体比例变化及体型发育;儿童少年体能发育;儿童少年体成分发育:包括体成分模型、体成分发育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及种族差异;儿童少年脑发育。

(四)实习内容第三章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的主要概念;熟悉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了解与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相关的基本理论。

重点:儿童少年认知能力包含的主要方面;儿童少年注意力及记忆力发展的规律;儿童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儿童少年语言能力发展的主要阶段;语音、词汇和语法、口头语言发育的一般规律;书面语言能力发展经历的三个过程;情绪、情感的定义;儿童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

1.气质的定义及分类;个性和自我意识所包含的主要方面;儿童少年社会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性。

难点:思维和想象的关系;不同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记忆形式;婴幼儿言语发展的三个阶段;不同时期儿童少年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儿童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婴幼儿早期同伴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学时安排:4(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认知、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表象语言、前言语阶段、词语爆炸、情绪、情感、自发性微笑、社会性微笑、个性、气质、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社会化、同伴关系。

2.主要教学内容:儿童少年认知能力发育:包括感知觉发育、注意力及记忆力的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发展;儿童少年言语能力发展;儿童少年情绪、个性及社会化发展:包括情绪情感的发育阶段、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儿童少年个性及社会化发展。

(四)实习内容第四章青春期生长发育(一)目的与要求:掌握青春期发育相关概念;熟悉青春期男女的性征分期;正常青春发育生理、正常青春发育期体格体态的变化及生殖器官、第二性征的发育特点;了解青春发育的机制及神经、内分泌调控特点。

重点难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有哪些;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形态发育方面有何差异;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性早熟的概念、分类及鉴别诊断。

(二)学时安排:3(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青春期、身高速度高峰、身高速度高峰年龄、矮身材、高身材、遗精、初潮、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生长素2.主要教学内容:青春期的定义和发育表现:包括青春期形态发育特点、性发育及性心理发育;青春期内分泌变化和调控机制:包括影响生长发育的激素、青春期发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及青春期的启动机制;青春期发育异常:包括身高发育异常、性早熟、青春期性发育障碍及性分化异常。

第五章生长发育影响因素(一)、目的与要求:掌握生长发育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生活作息制度、气候和季节、环境污染等;熟悉生长发育的社会决定因素、社会经济、家庭、现代媒体等;了解生长发育的遗传影响因素遗传的家族、种族影响,双生子研究的应用。

重点难点: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营养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体育锻炼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影响;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对儿童健康的主要危害。

(二)、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双生长研究、营养、体育锻炼、生活作息制度、环境污染、铅中毒、环境雌激素2.主要教学内容:生长发育的遗传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的家族、种族影响;生长发育的社会决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家庭因素、现代媒体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营养因素、体育锻炼因素、疾病因素、生活作息制度、化学性环境污染及物理性环境污染。

第六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一)目的与要求:掌握横断面调查和追踪性调查;掌握以下生长发育评价方法(LMS法、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百分位数法);熟悉生长发育的调查设计及实施步骤;熟悉以下生长发育评价方法(Z标准差法、骨龄评价法);了解半纵向调查方法,了解常用的指数评价法。

重点:横断面调查和追踪性调查;正常值和标准;常用的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难点:生长发育调查的现场检测和质量控制;生长发育评价的LMS法。

(二)学时安排:3(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生长监测、追踪调查、队列研究、半纵向调查、序列研究、正常值、现状正常值、理想正常值、标准、Z标准差法、发育年龄评价法2.主要教学内容:生长发育调查方法:包括现况调查、前瞻性调查、回顾性调查、人群干预研究及非连续性发育资料调查;生长发育调研设计:包括正常值和“标准”、制订调查计划、遵循伦理学原则、调查实施细则和质量控制;生长发育评价:包括等级评价法、离差曲线图法、指数法、百分位数法、Z分法、LMS法、生长速度评价及发育年龄评价第七章儿童少年健康状况(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少年健康指标中有关生命指标、生长发育指标;掌握儿童少年重要健康问题;了解儿童少年指标体系中的生命质量指标。

重点难点:儿童少年健康指标中有关生命指标、生长发育指标;儿童少年主要健康问题。

(二)学时安排:2.5(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千年发展目标。

2.主要教学内容:儿童少年健康指标体系:包括生命、疾病、生长发育、生命质量指标;中国儿童少年群体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儿童少年重要健康问题。

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一)、目的与要求:掌握视力不良及近视发生原因、影响因素、预防措施;掌握龋齿发生情况、致病因素、预防;掌握脊柱弯曲异常的性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营养不良、蠕虫感染的发生情况、致病因素、预防;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措施;熟悉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重点难点:儿童少年常见疾病有哪些;我国学生常见疾病的流行状况如何;学生常见病的影响因素、预防措施有哪些。

(二)学时安排:4(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视力不良、近视、假性近视、轴性近视、龋病、脊柱弯曲异常。

2.主要教学内容:视力不良和近视;龋病:包括流行特点、致病因素及预防措施;脊柱弯曲异常。

第九章儿童少年慢性病预防控制(一)目的与要求:掌握肥胖定义、判定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熟悉肥胖影响因素、健康危害;了解肥胖流行趋势。

了解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哮喘等相关内容。

重点难点:儿童少年常见慢性病的定义、判定方法;儿童少年常见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儿童少年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学时安排:2.5(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慢性病、肥胖、体质指数。

2.主要教学内容:儿童肥胖症:包括分类、筛查、流行、影响因素、危害、预防和控制。

第十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心理卫生、心理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品行障碍及心理咨询等定义;掌握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主要目标;熟悉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常见儿童心理障碍的表现及预防干预措施;熟悉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了解常见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社区三级预防及青春期心理咨询的原则和一般程序。

重点难点: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如何界定;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有何表现;学校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