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讲义--0401

合集下载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概念:1、生长:包含形态(细胞组织量,大,重的增加)、化学(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化学成分边花)生长2、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的不断分化与完善过程,包括“身”(体格体力)“心”(心理情绪行为)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3、成熟: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已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二、体格发育指标:1、纵向测量:身长:指人体的高度(三岁前卧位测,三岁后立位测)*出生平均50cm,周岁平均75cm2、横向测量:头围:头的最大围径(从眉毛最高处绕后脑勺枕骨最高处)*2岁前测量最有价值三、生长发育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1、连续性: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是量的积累,伴随着功能的成熟①生长的轨迹现象:指按遗传潜能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婴儿期、童年期、青春发动期)②赶上生长:一些引起的生长迟缓的因素被解除时,集体会出现向原有生长轨迹靠拢的倾向2、阶段性:不只是量的增加,还有质的变化,因而形成不同的发育阶段①发育关键期②发育年龄分期和发展任务:按生长发育特点和不同发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将儿童期分为胎儿,婴儿,幼儿,学龄期,学龄,青春和青年期四、生长发育的程序性1、动作语言发育和线性生长规律:①头尾发展率: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②向心律:7岁始,足-小腿-下肢-手-上肢,自下而上,四肢远端到躯干2、身体器官系统的发育类型①!一般型:各种体格发育指标,婴幼儿期、青春期快速②!淋巴系统型:淋巴器官儿童期生长很快,在青春期达到高峰,成年期为一半③!神经系统型:仅一个生长突增期,6岁左右达90%④生殖系统期:几乎停滞至青春期迅速加快⑤子宫型:出生后迅速变小,至青春期后恢复且迅速增大第二章:儿童少年体格发育一、体格发育的阶段变化(身高体重为代表)1、第一生长突增期:出生50cm→第一年75cm→第二年85cm(成人一半)出生3000g→4~6月6000g→2岁12000g2、相对稳定期:增长持续而稳定3、第二生长突增期(青春期生长突增):*身高:5~10cm/年→10~14cm/年(男>女)*体重4~7kg/年→8~10 kg/年4、生长停滞期:身高生长逐渐停止,体重也一般停止明显增长二、体型发育(按个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三胚层相对优势):1、内胚层体型:有身体圆胖、消化器官发达等特征2、中胚层体型:身体健壮,骨骼肌肉发达3、外胚层体型:身体瘦长,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发达三、脑发育1、生命早期:胎儿期的后三月和出生的头两年称为“大脑发育加速期”。

第一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一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3)Rohrer指数 用(W/H3)×107表示,反映身体的 充实程度。A Nhomakorabea13
第一节 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
(4)腰臀比 即腰围/臀围,是反映体型的指标。腰 臀比又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指标,腰臀比越大,心血管疾 病、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越高。但儿童 少年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腰臀比与疾病的关系可能并没有 在成人中的预测意义那样明显。
(2)布兰奇心功指数(BI) 用心率×(收缩压+舒张 压)/100表示。BI考虑了心率和血压因素,因而较全面地 反映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3)日本台阶指数 上、下台阶持续时间(秒) ×100/2×(2、3、4分钟前30秒脉搏之和)。
A
21
第一节 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
(三)心理行为发育指标 1. 认知能力指标
A
34
第一节 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
4. 社会行为发育
儿童的成长总是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的,一定的 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制约了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方向。同时,在行为社会化过程中,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 迎合了社会规范的要求,体现在对成人的依恋、生活自理 能力、待人接物能力、生活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合 群与共享等方面。
A
3
第一节 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
第一节 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
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统一,这一复杂 的生物学现象需要运用不同的指标。
随着基础医学和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 的发展,生长发育的研究内容呈现出从整体水平到基因与 代谢水平的整合。
A
4
第一节 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
一、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
A
27
第一节 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件-绪论课件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件-绪论课件

• 5.學校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①健康教育規劃的制定和規範化; ②教育的實施方法和評價模式; ③怎樣通過生活技能教育,培養良好的自 我意識,促進社會適應力提高 ④青春期性教育和愛滋病/性病預防知識 技能教育的密切結合,成為預防青少年 健康危險行為的最有效途徑; ⑤與成年期疾病早期預防相關的營養、生 活方式等專題教育。
• 2. 研究對象 • 從出生後的嬰兒到發育成熟的青年 • 年齡範圍為0~25歲
• 不同階段兒童少年年齡劃分? 新生兒 嬰兒 幼兒 學齡前兒童 學齡兒童 少年 青年
• 重點對象是中小學生群體,在此基礎上向 學齡前兒童和大學生群體延伸。
• 這些群體合計占我國總人口的1/3。
三、主要研究內容
• 兒少衛生學密切聯繫實際,涵蓋的內容 十分豐富,歸納為以下“六個”主要方面:
(二)熟悉自身領域需求特點,靈活運用 各種知識技能。
• 舉例1. 生長發育調研: 不能簡單套用流行病學的樣本估計方法, 而應針對兒童少年人群正在發展變化,個 體差異大的特點,有自身的樣本量和分組 需求。
• 舉例2. 兒童青少年營養: 注重旺盛生長發育期的特殊需要,提出 諸如科學早餐、學校營養午餐、課間加餐、 學生奶等營養衛生措施。
體格發育測量 體能測試 心理社會測驗 生理生化功能檢測 膳食營養調查
• 重點學習的生長發育研究方法: (2)評價方法: 生長發育(個體、群體)的評價: 如:骨齡、肥胖、營養不良
• 2.疾病防治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疾病防治工作 臨床醫學有不同的側重點。
• 集中體現在: • ①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篩查、診斷和防治: 沙
兒童少年衛生學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第一節 緒論
• 一、定義 • 二、研究目的、對象 • 三、主要研究內容 • 四、學習技能和方法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ppt课件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ppt课件
第四章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二、儿少心理卫生的工作目标和内容 三、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四、儿童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表现 五、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 第三节 学校心理卫生服务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内容
1.一般卫生措施 建立优生咨询机构,加强围生期保健,从婴幼儿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尽力减少各种有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致病因素。 2.改善家庭、学校环境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教师、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早期发现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时采取干预、矫治措施。 3.开展儿童行为指导 多学科专业人员密切配合,重点进行儿童青少年认知、情绪及行为问题方面的指导矫治。
儿少心理卫生的工作目标
1.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情绪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期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2.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3.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为儿童少年创造良好的身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环境,减少或消除不良因素,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
初入学儿童(尤其女孩)多见,表现为对学校这一特定环境感到异常恐惧,强烈拒绝上学;发作时还伴有焦虑情绪、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 多因童年期分离性焦虑引起,也可能与学习成绩不良,适应学校环境困难,家长过度的溺爱、保护和干预,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内容
4. 改变不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使家长和教师充分认识到溺爱、放纵、忽视、虐待、简单粗暴等都有增加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性。要加强法制教育,禁止虐待儿童和歧视缺陷儿童的行为,禁止性别歧视。 5.建立跨学科防治网 对社区、学校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普查,早期发现心理问题倾向;通过家访、追踪观察等方式,分析其病因和主要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6. 建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 培训学校、幼儿园心理指导教师,建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队伍,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群防群治。

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资料

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资料

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资料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资料儿童少年卫生学是关于儿童和少年健康的学科,它涉及到儿童和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和少年的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掌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知识,对于保护儿童和少年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儿童少年的生理发展儿童少年的生理发展是指他们身体各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在儿童期,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骨骼和肌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儿童的器官和系统也在逐渐成熟和完善,例如心脏、肺部和消化系统。

在青春期,儿童经历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例如性征的发育、月经的开始等。

二、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除了生理发展,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少年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密切关注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三、儿童少年的社会健康儿童少年的社会健康是指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在学校和社交圈子中,儿童少年需要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

此外,儿童少年还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见。

这些社会技能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四、儿童少年的饮食与营养儿童少年的饮食与营养对于他们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此外,儿童少年还需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避免过多食用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提高。

五、儿童少年的运动与锻炼儿童少年的运动与锻炼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他们的骨骼和肌肉的发展,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此外,运动还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提高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鼓励儿童少年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精品文档儿童少年卫生学(下划线为本科期末重点) 绪论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是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7-18岁)。

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1、正在旺盛生长发育2、生长的同时在接受教育;3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童年期及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教育过程卫生;残疾儿童卫生。

第一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含了生长;成熟maturity:指生长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的水平。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程序和时间性的协调4、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的生长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是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个体的生长轨迹与遗传、疾病等因素有关。

追赶性生长catch-up growth: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stress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解除,机体表现为向原有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追赶型生长的意义:积极:为那些生长发育受障碍的儿童提供了赶上正常的机会。

消极:体重过快的赶上生长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种成人疾病相关联。

关键生长期critical period: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一旦不能抓紧时间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

儿童少年卫生学培训课件课件稿

儿童少年卫生学培训课件课件稿
2023
儿童少年卫生学培训课件
目录
• 儿童少年卫生学概述 •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健康 • 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 • 儿童少年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 • 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进展与趋势
01
儿童少年卫生学概述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及促进生长发育的 卫生学措施的科学。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支具或进行手术治疗。
神经管畸形的预防与控制
总结词:神经管畸形是儿童时期常见的 先天缺陷之一,预防和控制对于提高儿 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 处理神经管畸形的高危因素。
控制环境污染,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详细描述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特别是在怀孕 前3个月和怀孕期间。
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因肥胖而产生的自卑、抑郁等心理 问题。
脊柱弯曲异常的预防与控制
总结词:脊柱弯曲异常是儿童少年时期的常见骨 骼问题,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 要意义。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脊柱弯曲异常。 加强锻炼,特别是腰背部肌肉的锻炼。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
学校健康服务与健康促进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学校健康服务与健康促进的案例分析应选 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 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VS
详细描述
选取的案例应包括成功的健康服务与促进 项目、典型的学生健康问题以及相应的干 预措施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了解 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做法和经验,为开展学 校卫生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通过 对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改 进和完善现有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必修/专业课总学时: 50学时 理论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 18学时适用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童年期和青春期儿童心理卫生等)、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监测及常见病的预防等内容,为将来解决儿童少年卫生、妇幼保健以及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is that special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which focuses on the health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promote and maintain health and prevent disease, disability. The course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ich includes the rules of growth, effects and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troduces the mental health, the health surveillance and disease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health, the hygiene of education process, 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fatigue, the hygiene of school architecture and equipments,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ng schools, the school health supervision. Those theories are the important base for resolve the question in the child health and school hygiene work.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儿童少年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长发育调查 (一)常用的调查指标和方法 1.调查指标 常用的调查指标有以下几类: (1)形态指标:最基本的形态指标有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

身高表示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度,是身体长度的重要指标,其内涵主要是骨骼,能为准确评价生长水平、发育特征、生长速度提供重要信息;未满2周岁的婴幼儿要卧位测量,称“身长”。

体重是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的重量总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骨骼、肌肉、体脂肪和内脏重量增长的综合情况,是最易变化和最活跃的指标,它和身高的比例还可辅助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坐高表示头、颈、躯干的总高度,反映躯干发育。

胸围表示胸廓的围长,间接反映胸廓的容积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

臀围、腿围和各部位皮褶厚度可用于评价营养状况。

婴幼儿头部发育变化大,应考虑对6岁以下(尤其3岁以下)小儿测量头围。

要了解青春期体态变化特征应测量肩宽、骨盆宽和上、下肢长度;要观察青春期性发育情况可询问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发生年龄,并检查第二性征,如乳房、阴毛、腋毛、胡须及喉结等的发育状况。

有些指标的测定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应根据人力物力条件及特殊调查目的选用,如要了解骨骼发育状况,常用手腕部X线摄片,通过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形态变化、钙化程度和干骺融合情况确定骨龄;利用水下称重法、双能X线吸收法等测定人体成分的变化,可较精确地判定营养状况及肥胖程度。

(2)功能指标:儿童少年的生理功能发育与形态发育有所不同,生理功能发育变化迅速,对外环境的影响更敏感,受体育和劳动锻炼的影响大。

常用生理功能指标有:反映肌肉力量的握力、拉力、臂肌力等;反映呼吸功能的呼吸频率、呼吸差、肺活量、肺通气量等;反映心血管功能的脉搏、心率、血压等。

各种联合功能试验和最大耗氧量测定则可反映运动时心肺功能状况和训练水平。

常用生化功能指标有:反映肌肉代谢水平的尿肌酐、三甲基组氨酸;反映骨代谢水平的尿羟脯氨酸和总体钙。

前两类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蛋白质营养状况。

此外还有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等。

各种内分泌激素如生长激素、生长介素、甲状腺素、雄激素、雌激素、促卵泡成熟素和促黄体生成素,以及尿17-酮类固醇等的测定,不仅有助了解生长发育内在规律,对诊治各种生长发育异常也有实际意义。

(3)素质指标: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能力等,每种指标可用一种或几种特定运动项目表现。

常用指标有:短距离快跑、中距离耐力跑、投掷、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体位前屈、反复横跳等。

(4)心理指标: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言语、记忆、思维、想象、动机、兴趣、情感、性格、行为及社会适应力等。

根据测验目的可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记忆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测验等。

指标通常是多项的,通过一些专门设计的测试量表或问卷调查获得。

这些量表、问卷应得到国内外公认,采用本国的标准化常模,由专业人员操作;尽可能消除内外环境影响,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调查方法 根据不同调查目的,可选择以下方法之一进行生长发育调查: (1)横断面调查:是在某一较短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某几种指标进行的一次性大样本调查。

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资料。

主要目的是在一个较大地区范围内通过调查得出某项指标的正常值,建立该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标准”。

也可将本地区本人群的调查结果与其他地区、人群的结果作比较,以了解本地区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并作为评价本地区儿童少年卫生保健工作效果的依据。

横断面调查规模大、时间短,需集中较多测试人员,故调查前应有周详的计划,严格的人员分工和测试程序,调查项目不宜过多。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外,对对象所处的内外环境属性,如民族、地域、城市、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等应有明确规定。

(2)追踪性调查:追踪调查是一种动态观察。

通过选择一定数量的对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进行的定期、连续多次的调查,观察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动态。

目的是制定生长速度正常值;通过对某一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连续观察,揭示生长发育的规律性;系统深入地观察分析某些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

追踪调查的测试对象自始至终是同一组人群,故所反映的生长发育规律较横断面调查更准确,更能确切反映人群或个体的生长速度。

追踪性调查费时长,调查过程中人员和对象都容易流失,所以从调查设计开始即应采取措施保证其稳定性,最大限度减少样本流失。

在长期测试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型号的测试器材,技术标准保持一致,使前后结果有可比性。

(3)半纵向调查:半纵向调查是将横断面和追踪调查两种方法混合,克服追踪调查所需年限太长、研究样本易流失的缺点。

例如,可对6、9、12、15岁四组学生同时进行三年追踪调查。

6岁组追踪到9岁,9岁组追踪到12岁……由此,可在3年内获得6~18岁期间的生长发育资料,节约时间和工作量。

但该方法只具有部分的追踪性质,获得的生长发育速度是近似的;在6、9、12、15岁这几个年龄组将出现两组不同对象的重叠,产生差异,需利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修匀。

(二)调查设计 调查设计包括调查对象的选择和抽样、检测仪器、检测时间、年龄计算、检查程序和资料检验。

1.调查对象的选择和抽样 根据调查的目的选择调查对象。

若需通过调查获得某地区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正常值,应注意在该地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社会经济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中小学校学生为对象。

对象应是健康、正常的学生。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人)组成样本,然后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

抽样方法很多,如:单纯随机抽样(以个体为单位随机抽取);系统抽样(机械地间隔一定数量抽取);分层抽样(按城乡、年龄、性别等分类再随机抽取);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人群全部调查)等。

考虑样本代表性时,除需严格遵守随机抽样原则、使样本构成能充分反映总体外,样本数量也是重要因素。

不同性别-年龄组的调查人数都应有足够数量。

根据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兼顾人力、物力资源和时间、调查范围等因素。

2.检测仪器和方法 为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要求测量仪器要精确,测量方法应统一。

正式检测前应按规定的精确度、灵敏度对所有仪器进行检修和校准。

为减小和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偏差,应严格要求现场测试人员按统一方法操作,测试前应对所有测试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经考核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参加正式检测,追踪调查时,应自始至终使用同一方法、同一型号仪器进行。

3.检测时间和季节 许多生长发育指标即使在同一天内也有一定变化。

如身高早晨最高,经过一天活动,因椎间盘受重力性压缩、脊柱弯曲加大、足弓变平等因素影响,傍晚时身高可降低1~2cm。

体重则会因进食、饮水、排便、出汗、运动消耗等原因而发生不规则变化。

一日内功能指标变化也较大,如清晨血压较低,心率、脉搏较慢;午后则有明显升高现象;运动后、情绪紧张时功能指标都会出现变化。

因此,追踪调查时个体的前后测量时间应相对固定,如限定为上午或下午。

横断面调查样本量大,需全天测试。

应合理安排各年龄组检测时间,尽可能将同一年龄组样本均匀分配在上、下午,减小不同年龄组因检测时间不同而造成的人为误差。

安排检测时间时还应考虑季节和生活制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考试前后、假期前后身高、体重的增长都不同。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理气候、生活条件相差悬殊,一般应统一在5~6月、9~10月内最适宜。

此时天气较暖,便于测试,而且避开了考试、假期等生活制度变化的影响。

4.年龄计算 年龄是生长发育统计中的重要指标,须严格统一,否则所得结果难以比较。

各国的年龄算法不完全一致。

我国按实足年龄,根据测试时的年月日和出生年月日之差计算年龄。

如:满8岁到差一天满9岁一律计为8岁。

国外有按7岁半到8岁半的前一天为8岁的计算方法。

进行国与国资料比较时,要注意各国间年龄计算方法的差异。

5.检测程序 安排周密合理的现场检测程序是顺利完成调查的重要条件。

测试现场的检查室要合理配置,有明显标志;各检查项目按规定顺序实行流水作业,以免漏测。

血压、脉搏及心肺听诊等检查项目须安排在安静条件下进行,检测前应有足够的安静休息时间。

素质测试通常应安排在最后进行。

正式调查前应有小规模的预调查。

通过预调查一方面可检验调查设计的合理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另一方面可使全体调查人员掌握、熟悉检测程序和步骤,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6.资料检验 调查资料的检验分现场检验和运算前逻辑检验两部分,是整个调查中实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应由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实施。

现场检验的主要任务是逐一核对调查表,认真检查项目填写结果,发现缺、误、疑数据后要令测试者补填、补测、重测。

检验所有的体检项目是否按规定方法进行,书写是否符合规范,字迹是否清楚。

为提高测试质量,检验人员应每日抽取5~10张卡片,对生理变异较小的指标(如形态指标)进行复测,计算复测卡片检测误差的发生率,公式为: 式中:P表示检测指标误差发生率;∑n为复测卡片中检测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的项次数之和;A为检测指标数的总和;N为复测卡片数。

若P>5%时要及时研究原因,提出改进办法;对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指标进行复测、复检,对错误检测值加以改正。

若P>20%,提示检测质量很差,当天全部数据无效,必须重测。

运算前要进行逻辑检验,按调查设计要求逐项检验,剔除那些不符合条件(如年龄、民族、健康状况不符合,缺项、字迹无法辨认或有明显逻辑错误)的调查表,直到全部符合要求,再进行统计运算。

使用计算机逻辑检验可显著减少错误率,提高工作效率。

二、生长发育评价 (一)常用的评价方法 生长发育评价在儿少卫生工作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 ①评价个体、群体儿童少年现时的生长发育水平,处于什么等级。

②筛查、诊断生长发育障碍、评价营养和生活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保健咨询建议。

③列入社区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观察指标变化,评价各项学校卫生措施的实效,作为实施学校卫生监督的依据。

根据这些需要,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生长发育水平、生长发育速度、各指标相关关系等三个方面。

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是进行正确评价的关键。

迄今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满足对个体、群体儿童的发育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

因此,应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力求简单易行,直观而不需要附加计算;可结合体格检查、生活环境条件、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较全面、准确的评价结果。

(二)指数法 指数法利用数学公式,根据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将两项或多项指标相关联,转化成指数进行评价。

本方法计算方便,便于普及,所得结果直观,应用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