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设备
成型机的工作原理

成型机的工作原理
成型机是一种用于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型产品的机械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将原材料准备好,通常是通过将塑料颗粒或者其他形式的原料放入机器的料斗中。
2. 加热和熔化:原材料经过传送带或者旋转螺杆进入机器内部,在内部持续加热和旋转的过程中逐渐熔化。
熔化后的原材料在机器内部形成了一个熔体。
3. 压力和注射:一旦原材料完全熔化,即形成了均匀的熔体,机器开始施加高压将熔体注射到模具中。
这个过程通过一个活塞或者螺杆进行控制。
4. 冷却和固化:一旦熔体注射到模具中,模具会迅速冷却,使熔体迅速固化成为所需的成型产品。
通常采用冷却液或者冷却气体进行冷却。
5. 开模和取出成品:当成型产品冷却完成后,机器会打开模具,并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然后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便后续的包装和销售等操作。
通过不断重复以上的工作步骤,成型机可以高效地生产大量的成型产品。
不同类型的成型机,比如注塑机、挤出机等,其工作原理可能有所差异,但整体上都是基于加热、压力和冷却等原理来实现原材料熔化、注射、冷却和固化的过程。
材料成型设备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设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材料成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理解不同设备的工作特点和适用范围。
2. 使学生了解材料成型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掌握其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3. 引导学生了解材料成型设备的发展趋势,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在现代设备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操作、调试和维护材料成型设备,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 使学生具备分析材料成型设备故障原因的能力,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备选型、工艺参数优化和生产线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材料成型设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3. 引导学生关注材料成型设备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材料成型设备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材料成型设备概述:介绍材料成型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内容:设备分类、应用领域、发展趋势。
2. 塑料成型设备:讲解塑料成型设备的原理、结构及其操作与维护。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内容:注射成型机、挤出成型机、吹塑成型机等。
3. 金属成型设备:分析金属成型设备的特点、应用及其工艺参数的优化。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冲压成型设备、锻造成型设备、焊接成型设备等。
4. 复合材料成型设备:探讨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的原理、性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内容:热压成型设备、缠绕成型设备、真空吸塑成型设备等。
5. 材料成型设备选型与优化:讲解设备选型原则、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设备优化。
不同的材料及成型工艺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不同的材料及成型工艺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一、概述在制造业中,材料和成型工艺是产品制造的关键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材料和成型工艺被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为了实现高效、高质的制造,主要设备也经历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本文将对不同的材料及成型工艺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材料分类及对应设备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在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铜、铝等。
针对这些金属材料的加工,主要设备包括:熔炼炉、轧机、冲压机、焊接机等。
这些设备的作用是熔炼金属、轧制金属板材、冲压金属零件以及焊接金属部件等。
2.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因其轻便、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针对塑料材料的加工,主要设备包括:注塑机、挤出机、热压成型机等。
注塑机的作用是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得到所需形状的塑料零件;挤出机则是通过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挤出成连续的型材;热压成型机则是利用热压工艺将塑料片材热压成所需形状的制品。
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针对复合材料的加工,主要设备包括:预浸料设备、热压罐、缠绕机等。
预浸料设备的作用是将树脂与纤维预先混合,制成预浸料;热压罐的作用是将复合材料在高温高压下固化成型;缠绕机则是通过将纤维缠绕在芯模上,制成所需形状的复合材料制品。
三、成型工艺与设备的作用1.注塑成型工艺与注塑机注塑成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工艺,主要设备为注塑机。
注塑机的作用是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后开模取出塑料制品。
注塑成型工艺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
2.挤出成型工艺与挤出机挤出成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工艺,主要设备为挤出机。
挤出机的作用是将塑料原料加热熔融,通过螺杆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推挤出模头,冷却后形成连续的型材或管材。
挤出成型工艺的特点是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可以生产各种规格的型材和管材。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教学设计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教学设计前言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是现代工业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制造行业和工程师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础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概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是指生产高分子材料产品时使用的各种设备,包括挤出机、注塑机、吹塑机等。
这些设备可将高分子材料加工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产品,如管道、板材、容器、零件等。
挤出机挤出机是一种将塑料加热融化后挤出成型的设备。
它主要由加热器、料斗和螺杆挤出机组成。
在挤出机中,螺杆不断旋转将塑料加热、融化并压缩挤出。
挤出机广泛应用于制造管道、电缆、塑料薄膜等。
注塑机注塑机是一种将塑料加热融化后注入成型模具中形成产品的设备。
它主要由加热器、型腔和注塑机组成。
在注塑机中,加热后的塑料通过压力进入型腔,在型腔中形成产品。
注塑机广泛应用于制造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
吹塑机吹塑机是一种通过吹气的方式把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形的设备。
它主要由加热器、模具和吹塑机组成。
在吹塑机中,热塑性塑料在模具中形成预制品,随后通过气压吹气成形。
吹塑机广泛应用于制造塑料瓶、容器、桶等。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教学设计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能够加深学生对设备的理解和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下面是一个针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的实验教学设计:实验名称基本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实验目的1.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技能;2.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3.掌握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
实验材料注塑机、挤出机、吹塑机、高分子材料实验步骤操作和维护部分1.学生随机抽取设备,了解设备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2.学生对设备进行操作演练,操作时应注意设备的安全使用规程;3.学生学习不同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
成型操作部分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如挤出机、注塑机、吹塑机等;2.学生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选择不同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操作。
模压成型设备有哪些

模压成型设备有哪些模压成型设备是一种用于将原材料加热软化后通过压力成型为特定形状的设备,常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压成型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产品外壳生产、家用器具制造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模压成型设备:1. 注塑模压机注塑模压机是一种常见的模压成型设备,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
它通过将塑料原料加热至熔化状态后注入模具中,并施加压力使其成型。
注塑模压机可用于生产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塑料制品,包括玩具、包装材料、管道等。
2. 压延模压机压延模压机是另一种常见的模压成型设备,主要用于生产金属板材或塑料板材。
它通过在高温状态下将原材料压延成所需厚度和形状的板材,通常用于制造建筑材料、金属零部件等。
3. 热压机热压机是一种利用热压技术将原材料成型的设备,常用于木材、纤维板材等材料的加工。
热压机可以通过加热和压力使原材料粘合成所需形状,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地板生产等行业。
4. 橡胶压延机橡胶压延机是专门用于橡胶制品加工的模压设备,通过在高温下将橡胶加热软化后,在模具中进行压延成型。
橡胶压延机常用于生产轮胎、密封件、橡胶管等产品。
5. 粉末冶金压力机粉末冶金压力机是一种用于制备粉末冶金制品的模压设备,通过将金属粉末或合金粉末放入模具中,在高压状态下进行冷压或热压成型。
粉末冶金压力机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金属零部件、精密仪器部件等。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模压成型设备,它们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各行业的制造业提供了高效、精准的生产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模压成型设备的性能和功能也在不断提升,将继续推动工业制造领域的发展。
材料成型设备名词解释

材料成型设备名词解释1. 锤锻:利用蒸汽或液压等传动机构使落下的部分(活塞.锤杆.锤头.上砧)产生运动并积累动能,将此动能施加到锻件上去。
使锻件获得塑性变形能,以完成各种锻压工艺过程的机器称为锤锻。
2. 曲柄压力机公称压力:曲柄压力机的公称压力(Pg)是指滑块离下死点前某一特定距离(此特定距离称为公称压力行程)或曲柄旋转到离下死点前某一特定角度(此特定角度称为公称压力角)时,滑块所允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
3. 锁模力:锁模力是指注射时为克服型腔内熔体对模具的涨开力,注射机施加给模具的锁紧力。
当原料以高压注入模穴内时会产生一个撑模的力量,因此注塑机的锁模单元必须提供足够的\锁模力\使模具不至于被撑开。
4. 注射量:注射量也称公称注射量。
注射量是指机器在对空注射条件下、注射螺杆或柱塞作一次最大注射注射行程时注射装置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
5. 最大成型面积:指模具分型面上允许的塑件最大投影面积,作用于该面积上的型腔总压力小于注射机允许的锁模力,否则会产生溢料。
6. 软压下:铸坯的液芯压下也称为软压下,是指带液芯的铸坯出结晶器下口后,通过支承辊对坯壳实施挤压,铸坯内仍然是液芯。
经二冷区铸坯液芯逐渐减小,直至铸坯完全凝固。
7. 轧机:以实现金属在旋转的轧辊之间依靠轧制压力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的机械设备,称为轧机。
8. 辊型:板材轧辊的辊身呈圆柱形,为补偿轧辊受力弯曲及不均匀热膨胀变形或轧制过程中的不均匀磨损对实际辊缝的影响,必需时需将辊身磨制成较复杂的曲线形状,即所谓的辊型。
9. 孔型:型材轧辊按照所轧件不同断面形状要求,辊身上刻有各种形状的轧槽,即所谓的孔型。
10. 焊管生产:是将板.带材用各种成型方法弯卷成所要求的管状,然后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将焊缝焊合的过程。
11. 最大净空距:最大净空距(开口高度)H是指活动横梁停在上限位置时从工作台上表面到活动横梁下表面的距离。
(反映液压机在高度方向上工作空间大小)12. 连续铸造:是将液态金属通过连铸机浇铸,凝固成形.切割而直接得到铸坯的新工艺.新技术。
成型机用途

成型机是一种用于将原始材料加工成特定形状、尺寸和结构的设备。
成型机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途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型机用途示例:
1.塑料加工:成型机可以用于塑料加工领域,将塑料原料加热融化后,通过模具压制或注射成型的方式,制造出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容器、管道、零件等。
2.金属加工:在金属工业中,成型机可以用于冲压、锻造、挤压等过程,制造各种金属零件、构件和产品,如汽车零部件、机械零件等。
3.橡胶制品:成型机可用于生产各种橡胶制品,如轮胎、密封件、橡胶管等。
4.玻璃制品:在玻璃工业中,成型机可以用于玻璃熔化和成型过程,制造玻璃容器、窗户、镜子等。
5.陶瓷制品:在陶瓷工业中,成型机可以用于制造陶瓷瓷砖、餐具、装饰品等。
6.食品加工:成型机在食品加工业中有着多种应用,如制作饼干、巧克力、糖果等。
7.纺织品:成型机可用于纺织品行业,如织布机、织袜机等,制造各种纺织品。
8.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成型机可以制造砖块、混凝土构件、屋顶瓦片等。
9.医疗设备:在医疗领域,成型机可以用于制造医疗设备和器具,如人工关节、医疗器械等。
10.电子产品:成型机在电子行业中也有应用,如制造塑料外壳、金属外壳等电子产品部件。
成型机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用于加工各种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产品,涵盖了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业零部件的广泛范围。
材料成型设备教学设计

材料成型设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能够:1.理解材料成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掌握材料成型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和决策因素;3.熟悉典型的材料成型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理解各种材料成型设备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1. 材料成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类1.1 材料成型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1.2 材料成型设备的分类及其特点 1.3 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2. 材料成型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和决策因素2.1 材料性质和物理特性 2.2 工艺参数及其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2.3 设备选型和工艺流程的优化3. 典型的材料成型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1 压力机 3.2 注塑机 3.3 挤出机 3.4 热压机4. 各种材料成型设备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4.1 压力机 4.2 注塑机 4.3 挤出机 4.4 热压机1. 集体讲授老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讲解材料成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重要参数和决策因素,典型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各种设备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等。
2.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进行成型实验,并且可以进行成型参数的修改,以便课后分析实验结果。
3. 团队合作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制造零部件,然后利用不同的材料成型设备进行制造并比较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4. 讨论交流课程结束后,安排讨论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围绕课程内容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吸收更多的知识和思想。
四、教学评估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主要采用以下考核方式:1.实验考核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进行成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课堂测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小测验来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
3.课堂表现考核记录学生的讨论交流情况,以及课堂纪律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
1.PPT课件2.教学视频3.实验室设备4.课程参考书籍六、教学参考书目1.《材料成型工艺学》,吕广中,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2.《塑料加工工程手册》(第二版),杨运祥、郭晋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3.《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二版),陈海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材料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挤压机液压JB7-400型液气缓冲及过载保护装置缓冲工作原理:液气缓冲主要由缓冲液压缸13完成,在凸模接触工件前液压缸处于图示状态。
开始挤压时的工件变形力通过上模传递给滑块14,再通过液压油传递给过载保护活塞12,此时油压升高至大于气压值,造成液压油回流至充液筒5,由于单向阀8的作用,时回流只能通过节流阀9完成,因此,油的回流缓慢,即此时起到了挤压缓冲作用。
当缓冲5mm后,滑块14与过载保护活塞12刚性接触传递工作力,滑块继续下行至挤压工作完成,滑块回程时,充液筒内油液及时通过单向阀8补充进缓冲液压缸13内,滑块与过载保护活塞分离回复到初始状态。
过载保护工作原理:过载保护由液压缸11完成,正常工作情况下由于单向阀7的工作,过载保护液压缸内的油一直处在液压缸内,多次工作后油液有泄漏时,充液筒及时向其补充。
当挤压力过载时,机器上的力传感器发出电子信号,通过转换起动电磁换向阀10使液压缸内油液流至油箱,将装模高度值增加,起到了保护目的。
故障排除后,再次起动机器时,液压泵将油液又送人过载保护液压缸内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
JA31 - 160B 型压力机的圆盘式摩擦离合器- 制动器制动。
一般情况下,制动弹簧10通过制动压紧块15压紧制动摩擦片12,使制动器外齿圈13不能转动,从而使整个从动系统不能转动。
同时制动弹簧10还将推杆5推向左位,与推杆5联动的活塞2也处于左位,使离合器主、从摩擦片分开,飞轮等主动部件转动。
结合。
当需要压力机工作时,发出指令使气缸1内进压缩空气,由于气压力大于制动弹簧10的力,活塞2和推杆5右移,将从动摩擦片6、主动摩擦片9一起压紧在飞轮右侧,飞轮的转动即通过主动摩擦片9传递给外齿圈3,整个从动部分即与主动部分一起旋转,达到结合的目的。
同时由于推杆5的右移,通过制定压紧块将弹簧10压紧,制动摩擦片12松开,从动部分与静止部分分离。
摩擦片间隙调整。
摩擦片使用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在工作时摩擦面之间的间隙为0.5mm。
但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摩擦面磨损而使间隙扩大,以及调换新摩擦片后使间隙减小,需要调整时,通过扳动压紧块右部的调节螺母即可实现。
简单的液压机工作循环过程空程向下(充液行程):工作缸11下腔的油液通过开启的液压单向阀7和换向阀5排入油箱,活动横梁靠自重从初始位置快速下行,直到上模接触工件。
此时,换向阀3置于“回程”位置,换向阀5置于“工作”位置,液压泵输出的油液通过阀3、4、5、8进入工作缸上腔,不足的油液由充液罐10内的油液通过充液阀9补充。
工作行程:阀3和阀5的位置不变,当上模接触到工作台,由于下行阻力增大,充液阀自动关闭,这时液压泵输出的液压力随阻力增大而升高,此油液进入工作缸上腔推动活塞下行加工工件。
工作缸下腔的油液继续经阀7和阀5排回油箱。
保压:若工艺有保压要求,则将换向阀5置于“停住”位置,阀3的位置不变,液压泵通过阀5卸荷,工作缸内的油液被液控单向阀8封闭在缸内进行保压。
回程:换向阀5置于“回程”位置,阀3位置不变,液压泵输出的油液通过阀3、4、5、7进入工作缸下腔,此时,液控单向阀8和充液阀9反向打开,使工作缸上腔卸压,在工作缸下腔高压液体的作用下,活塞带动活动横梁上行,工作缸上腔的油液经过打开的充液阀排入充液罐中。
停止:换向阀3和5置于“停止”位置,液压泵通过换向阀3卸荷,工作缸下腔的油液被液控单向阀7封闭于缸内,使活塞及活动横梁稳定地停止在任意所需位置。
顶出缸顶出:换向阀5置于“停止”位置,换向阀3置于“顶出”位置,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套管阀3进入顶出缸的下腔,同时,顶出缸上腔的油液经阀3流入油箱,在下腔压力油的作用下顶出缸活塞上升顶出工件。
顶出缸回程:换向阀5的位置不变,换向阀3位置置于“回程”位置,顶出缸下腔的油液可经阀3流入油箱,液压泵输出的油液经阀3进入顶出缸上腔,使顶出缸活塞下行。
转键式离合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半圆形双转键离合器,主动部分的大齿轮8并未直接安装在曲轴3上,它靠两个滑动轴承1、5支承在与曲轴键联接的内套2和外套6上,因此大齿轮可以自由转动而不带动曲轴。
在曲轴上加工出两个半圆形槽,转键15、工作键16安装在内外套上,可在内外套上自由转动,由尾板10控制,中套4利用键连接在大齿轮内孔中,在其上开了4个半圆形槽。
当关闭器9将转键尾板挡住处于c-c断面实线位置时,转键的半圆形截面正好隐藏于曲轴3的半圆槽内,此时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中套和大齿轮可以再曲轴上转动而曲轴不动。
当关闭器9让开,尾板在弹簧12的作用下旋转至c-c剖视图中虚线位置,此时转键的半圆形截面凸出曲轴凹槽,此时由于转键将中套和曲轴连成一体,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曲轴在大齿轮驱动下一期产生旋转动作,压力机可进行冲压工作。
JA31-160b气动系统工作原理气源1来的压缩空气经阀门2进入压力机气动系统,由分水滤气器4将压缩空气净化干燥后,经减压阀5减压分两路输出:一路经单向阀12平稳缸储气罐14进入平衡缸15,另一路经离合器储气罐8油雾器9空气分配阀10进入离合器气缸11。
由于离合器与制动器采用机械系统联锁,所需气体流量不大,采用了一支滑阀式电磁空气分配阀控制对离合器气缸的供气,压力继电器6的作用是保证系统运行的最低气压值,当气压值地狱设定正常工作值时,将系统的控制部分断电,不能进行增压工作,否则活塞压力不够会使离合器打滑或平衡缸的平衡力太小而造成事故。
溢流阀7、13的作用是当系统压力过大时进行减压排气。
摩擦离合-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制动。
一般情况下,制动弹簧10通过制动压紧块15压紧摩擦片12,使制动器外齿圈13不能转动,从而使整个从动系统不能转动。
同时制动弹簧10还将推杆5推向左位置,与推杆5联动的活塞2也位于左位,使离合器主从摩擦片分开,飞轮等主动部件转动。
结合。
当需要压力机工作时,发出指令气缸1内进入压缩空气,由于大气压力远大于制动弹簧10的力,活塞2和推杆5右移,将从动摩擦片6、主动摩擦片9一起压紧在飞轮右侧,飞轮的转动通过主动摩擦片9传递给外齿圈3,整个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一起旋转,达到结合的目的。
同时由于推杆5的右移,通过制动压紧块将弹簧10压缩,制动摩擦片12松开,从动部分与静止部分分离。
摩擦片间隙调整,摩擦片使用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在工作时摩擦面之间的间隙为0.5mm。
当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摩擦面受损而使间隙增大,以及调换新摩擦片后使间隙减小,需要调整时,通过搬动压紧块右部的调节螺母即可实现。
Y32-315型液压机液压原理电动机起动液压泵电动机1m、2m启动后驱动液压泵向系统供油,全部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主液压泵3输出的油经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0和4流回油箱,处于卸荷状态,控制液压泵1输出的油液经溢流阀2排回油箱,其油压保持不变。
活动横梁快速下降电磁铁1YA、5YA通电,阀10、11换至右位,控制液压泵1输出的压力油经阀11至液控单向阀12的控制腔将其打开,这样主缸下腔的油液经阀12、10、4排入邮箱,由于失去活塞下腔的支承活动横梁在重力作用下迅速下行,在主缸上腔形成负压,充液阀14打开,充液灌中的油液大量补充到主缸上腔,同时液压泵3输出的油液经阀10、16进入主缸上腔。
活动横梁减速下行活动横梁下降到接近工件时,触动行程开关ST2,使5YA断电,阀11复位,阀12关闭,主缸下腔的油液经背压阀13排入油箱,主缸下腔产生背压,上腔负压消失充液阀14关闭。
活动横梁靠液压泵输入的压力油推动活塞下行,活动横梁速度减慢。
加压上模下行到接触工件后开始对工件加压,主缸上腔压力升高,当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时在液体压力作用下,推动液动滑阀15换位。
保压工艺要求进行保压,则使1YA断电,这时液压泵3输出的油液经阀10、4排回油箱,利用单向阀16和充液阀14的密封锥面将主缸上腔的油液封闭,靠缸内油液及机架的弹性进行保压,保压压力由压力继电器17控制;油压低(高)于一定值时,压力继电器发讯,1YA通(断)电,泵向主缸上腔(停止)补油升压。
卸压回程2YA得电,阀10换向,主泵输出的压力油经阀10进入充液阀14的控制腔并打开卸荷阀,主缸压力下降,加压阀15处于上位的动态状态,压力油还可经阀15进入顺序阀18的控制口将其打开,这样泵输出的压力油经阀10、18排回油箱。
当主缸上腔的压力降至一定值后,阀15在弹簧作用下复位,阀18关闭,充液阀14完全打开,泵输出的压力油经阀10并顶开阀12进入主缸下腔活动横梁回程,主缸上腔的油液经充液阀14排入充液灌中。
顶出缸顶出3YA得电,使阀4换至左位,压力油经阀10、4进入顶出缸下腔,顶出缸上腔油液经阀4排回油箱,顶出活塞上行顶出工件。
顶出缸回程4YA得电,阀4换至右位,压力油经阀10、4进入顶出缸上腔,顶出缸下腔油液经阀4排回油箱,顶出活塞退回。
浮动压边活动横梁下行之前先给3YA得电,顶出缸上行到上死点位置后,3YA断电,活动横梁下行压住下模上的压边圈时,迫使顶出缸活塞与之同步下行,顶出缸下腔的油液经节流阀6、溢流阀5排回油箱。
调节溢流阀5的溢流压力即可改变压边力的大小。
顶出缸上腔可通过阀4从油箱中吸油。
停止全部电磁铁断电,泵输出的油经阀10、4排入油箱,泵卸荷。
主缸下腔油液被单向阀12、13的锥面密封,使活动横梁悬空。
J1113A型压铸机压射增压机构,采用三级压射增压机构,它由带缓冲器的普通液压缸和增压器组成,联合实现分级压射,具有两种速度和一次增压压射机构。
压室1和压射缸6固定在压射支架16上,支架底部装有升降器17,以便于调节压射机构位置,使之与模具浇口套对准。
第一级压射:压力油经增压器的油孔14进入,由于增压器活塞的背压腔11有背压,增压活塞12不能前移,压力油经活塞中的单向阀进入压射缸的后腔,汇集在缓冲杆周围的分油器8中,由于节流阀杆9的作用,只有很小流量的压力油从分油器的中心孔进入,作用在压射活塞的缓冲杆端部截面上,作用力也小,婴儿压射活塞慢速前进,进行慢速压射,压射冲头2换换封闭压室1的注液口,以免金属液溢出,同时以利于压室中空气的排出和减少气体卷入。
第二级压射:当压射冲头越过注液口,大流量压力油进入压射缸,推动压射活塞快速前进,实现快速压射充模。
第三级压射:金属液充满模腔,压射活塞停止前进瞬间,增压活塞及单向阀阀芯13前后压力不平衡,增压活塞因压差作用前移,单向阀阀芯在弹簧10的作用下自行关闭,实现压射增压。
压射结束后,只要压射缸前腔进入压力油,同时增压器的油孔14回油,实现压射冲头回程。
回程后期由于缓冲杆重新插入分油器中,回程速度降低起缓冲作用。
全液压合模机构,整个机构由合模缸组、活塞组、动模板5、充液箱2、填充阀3和增压器7等组成。
V3为开模腔,V1为内合模腔,V2为外合模腔,活塞组中的差动活塞1和外活塞及动模板相连接。